登陆注册
1508300000023

第23章 叙述中的语言行为(3)

王蒙的《布礼》中有各种语式,但基本上是用第三人称叙述写成的。其中的直接自由式转述语随处可见,《布礼》中真正的内心独白是第五章中间标明“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八年”的很长的一节,在这之前,标明“一九五八年三月”的一段,是直接引语,是钟亦成向凌雪表明他对党的忠诚和自我检讨个人主义。然而在这一节(整整五页中),说话者(钟亦成与凌雪)以“我们”自称,而完全没有引号或引导语。从一开始的:

我们是光明的一代,我们有光明的爱情,谁也夺不走我们心中的光,谁也夺不走我们心中的爱。

全节都是第一人称,说的是心中想的没说出来的话,“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八年”这样奇怪的时间标志就表现这是他们的一贯想法,而不是某个特定场合说的话。而到下一节“一九五八年四月”,就直接转入第三人称叙述,刚做了“右派”的钟亦成与凌雪结婚。显然,这一大段是他们的自我辩解,因此,用内心独白体是顺理成章的事。

内心独白在西方文论史上,一直与意识流问题纠缠不清,有一度时期有不少人认为内心独白是一种技巧,而意识流是一种文类。换句话说,意识流是内心独白小说作为一种体裁的名称,所指的是同一种技巧,这看法是错的。

直接自由式转述,内心独白,意识流,是三个互相关联的概念,直接自由式转述是基本的语式,用这种语式来表现人物内心没有说出来的思想过程,就成为内心独白,而意识流是某一种内心独白,即用直接自由式转述语写出人物内心的无特定目标,无逻辑控制的自由联想。因此,当内心独白不是表现这种自由联想时(例如上面举的《布礼》例子),则不能算意识流。

在欧美现代文学史上,这些术语混淆时期很长,内心独白(Lemon-ologue intérjeur)这个术语,原先却是用来指意识流。法国批评家瓦莱利·拉尔博1922年评论乔伊斯小说的文章中最早使用此术语,此后,于1931年,被最早写意识流小说的法国作家杜扎尔丹使用于《内心独白》一书。而我们知道,“意识流”这术语早在20世纪初就由美国哲学家兼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发明,并被借用到文学批评领域,而典型意识流的小说杜扎尔丹的《砍了桂树》(1887),写作年代更早。20世纪初,英国女作家朵萝西·理查森的《远行》系列小说也自觉地使用了意识流技巧。因此,西方文论界长期认为内心独白是意识流的分支或意识流的语言表现。

这个问题上典型地暴露出理论落后于创作的情况。直到意识流小说已经不时兴了,人们对意识流的研究却才开始,对于其基本机制还争论不清。

罗伯特·亨弗雷的论著《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把问题引到了关键——意识流不仅是一种技巧,它与内容有关:

意识流小说有其题材内容独特性,是题材内容,而不是技巧、目的、主题,把它与其他小说区分开来……它们的最中心内容是小说中一个人物或数个人物的意识,也就是说所描绘的意识成为一个银幕,小说的材料投射在上面。

虽然他还没有对几个相关概念作出明确区分,虽然他还没有指出意识流的关键在于表现意识的“无目标式自由联想”,但意识流的确不只是一个转述语方式问题。

奥尔巴赫在其名著《模仿》之中,对意识流的内容作了比较确切,但稍嫌散乱的定义。他认为,意识流表现的是:

对处于无目的,也不受明确主题或思维引导的自由状态中的思想过程加以自然的,可以说自然主义的表现。

那么,什么是“意识流小说”呢?顾名思义,是意识流手法和内容多到一定程度的小说。这就难了,这个数量标准不好定。伍尔夫《达拉威太太》是典型的“意识流小说”,但她的《到灯塔去》就不太好判断了。可以说,绝对的,从头到尾都在意识流之中的小说恐怕没有,因为从头到尾都用直接自由式转述语,实际上就没有不同叙述语式的对比,也就失去了直接自由式的效果。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最成功,也是最典型的“意识流小说”。但像这一段:

这次我得好好乐一乐。这楼梯角上地毯为什么卷起来了?一级级向上的红地毯向上旋的红线上有灰斑点。办公室。但愿他还没走,他走了可再没法逮住。好吧,要是那样我就到街上散步。别磨蹭了,进去!外间。鲁西安·沙文纳在哪儿?大房间里一圈儿椅子。在这儿呐,伏在桌上,还穿着大衣戴着帽子;他在跟一个职员整理文件;好像挺慌忙的。那边书架上全是蓝封皮的档案,一排排打结的带子。我在门槛上停住。我告诉他这一切他不知道会乐成什么样!沙文纳抬起头,他看到我了。哈罗!

这一段中混合了不同的语式,但基本上是记录了人物的思想过程。除了上楼梯时注意到地毯的形状和花纹的确是无目的摄取的印象,其余部分是找人时相当清晰有目的的思维过程。我认为这一段应当是内心独白,而不是意识流。我们可以对比同书中这样一段:

布鲁姆先生进了车坐在空位上。他把门随手拉上,猛拽一下关死。他一只手臂伸进手扶带,挺严肃地从马车开着的窗口看街上房屋的百叶窗。有个人走过,一个老太婆朝里看,鼻子在玻璃上挤扁挤白。奇怪他们怎么对尸体感兴趣。我们来添了这么多麻烦他们挺高兴看我们走。这工作很合他们意。在角落里鬼鬼祟祟的。穿拖鞋啪哒啪哒走像怕有人跟似的。准备吧。躺好。莫利跟弗莱明太太在铺床。朝这边再拉点儿。我们的裹尸布。猜不着死后谁来弄你。水,香波。我相信他在剪指甲剪头发。放在一个信封里。还会长。这工作太脏。

这一段上半是正常的叙述语,然后进入直接自由式,写布鲁姆内心“无目的”的想法,从裹尸想到自己的妻子铺床(这是自由联想,即从无逻辑关系的相似之处联想开去),从停尸所想到自己的死(这倒不是“自由”联想,虽然也是“无目的”的思想)。这后半段作为意识流,是很典型的,也不难懂。

在我国曾经成了大话题的“意识流小说”究竟有多少意识流呢?《风筝飘带》中各种语式混杂,但真正的意识流恐怕只有这一段:

素素把自己的脸靠在佳原的肩上(a)。素素的头发像温暖的黑雨(b)。灯火在闪烁,在摇曳,在转动(c),组成了一行行的诗(d)。一只古老的德国民歌:有花名毋忘我,开满蓝色花朵(e)。陕北绥德的民歌:有心说上几句话,又怕人笑话(f)。蓝色的花在天空飞翔(g)。海浪覆盖在他们身上。怕什么笑话呢(h)?青春比火还热(i)。是鸽铃,是鲜花(j),是素素和佳原的含泪的眼睛(k)。

这一段中,a和b是正常的叙述语,c是全篇小说视角人物素素的观察,d开始直接自由式转述她的联想;e从“诗”联想到“歌”,从德国民歌联想到陕北民歌;g从德国民歌的歌词联想到眼前的灯光……一直到k又变成正常的叙述语。这的确是典型的意识流段落,只有h句“海浪覆盖在他们身上”,似乎应为“我们身上”,因为下面就是自问:“(我们)怕什么笑话呢?”用“他们”就成了间接自由式。

那么,意识流里能不能有间接自由式呢?我觉得内心独白是不能用间接自由式的,而意识流也不宜用间接自由式。而且,就上面一段来看,从h句的“他们”延续下去如果都是间接式,那么“(他们)怕什么笑话?”就可能不是素素心里的想法,而是叙述干预,而“青春比火热”等等,就也成了叙述者的话。要是这样,叙述者就和素素一样天真了。

王蒙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被批评家硬安作中国意识流的代表人。但是,在他的几篇据说是意识流的代表作里,没有很多真正意识流的段落。《风筝飘带》只有一段,我已引过。《春之声》中可能稍多一些,但也只有这一段是真正的自由联想:

车门咣地一关,就和外界隔开了(a)。那愈来愈响的声音是下起了冰雹吗(b)?是铁锤砸在铁砧上(c)?在黄土高原的乡下,到处在靠人打铁(d),我们祖国的胳膊有多么发达的肌肉(e)!

a是正常叙述。b、c是正常联想,是猜测车轮撞铁轨声像什么声音,是有逻辑的,但问句形式表明已进入直接自由式转述。d和e才是真正的自由联想——从铁锤声想到打铁,从打铁想到“我们祖国”的胳膊。这是非逻辑的,无目的的。

而许多人认为最具“意识流”的《夜的眼》,我从头到尾仔细找了,我也觉得奇怪,但我的确没有找出哪怕一段意识流。

有一点没错,几篇小说中都有大量的直接自由式转述语和内心独白,但这与意识流还是有点不同。

(第四节) 抢话

文字叙述是线性文本,在任何特定节点,只能允许一个主体的言语。在叙述文本中,各种叙述主体之间始终在争夺话语权:叙述者对叙述文本并不具有全面控制权。在文本展开的过程中,人物不断试图抢夺叙述的话语权。这种争夺一般采取引语形式:直接引语式和直接自由式,把叙述者的声音隔在引语之外;间接引语式让叙述者改造引语,但是依然把人物的话局限在引语中。只有间接自由式(Free Indirect Discourse, FID)没有能划清叙述语言人物语言的边界,很容易引起混淆。这些问题叙述学界已经有过长期的讨论。但是有一种人物语言方式,一直没有人注意,至今没有学者给予讨论,这就是“抢话”。

我们先看几个具体的例子:

《三国演义》第十六回“曹孟德败师淯水”,写到曹操在宛城被张绣偷袭营地,全军溃败。其中说:“(曹操)刚走到淯水河边,贼兵追至……贼兵一箭射来,正中马眼。”“贼”字,当然是贬语,《三国演义》的叙述者并不掩盖他的用词偏向,例如写到黄巾军时,一律称贼。但在曹操和张绣之间,叙述者的同情在张绣一边,要说贼兵,应当说的是曹军,这段却反了过来,四个“贼”字,说的全是张绣之兵。唯一说得通的解释是:在这个局部,曹操这个人物的声音,取代了叙述者的声音。

吴伟业《圆圆曲》:“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白晳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这里“恨杀”二字,明显是陈圆圆的话。

这种个别形容词或副词的“人物声音取代”,笔者称之为“抢话”。抢话是人物的经验,也是人物的语言,镶嵌在正常的第三人称叙述者语流中。实际上是人物主体在局部的,但是关键性的字眼上,夺过了叙述话语权。“抢话”看起来很特殊,在中外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的语言现象,始终没有见到叙述学者讨论,倒是令人惊奇的事,可能大家都没有注意这种潜伏在叙述者语流中的人物主体表现。中国学界如此,国际学界也如此,因此我找不到一个英文或其他文字的对译。考虑再三,笔者建议可以译为“voicesnatching”。

抢话在古典叙述中是难得出现,在现代文学中,几乎处处可拾,一般说,翻译中也不会过多走样,因为这种形容词的倾向性相当清晰。曼斯菲尔德的短篇《一杯茶》:“行人都躲在讨厌的雨伞下面。”“讨厌”是行人的想法。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有一句:“(奥布隆斯基)最后到了卧室,才发现她手里拿着那封使真相大白的该死的信。”其中“该死的”这个词是谁说的呢?奥布隆斯基其实并不为这件事自责,他只因为这件事的后果而烦恼。叙述者对偷情这件事态度显然并非与奥布隆斯基相同,“该死的”是奥布隆斯基心里的想法,但是整句话是叙述者的话语。

乔伊斯短篇小说《对手》中有一段:“酒吧男招待正站在桌旁,就朝胜利者点点发红的脑袋,用粗鄙不堪的亲密口吻说:‘啊,那才是绝活儿!’”这里,“粗鄙不堪”(stupid)是主人公的感觉,不是叙述者的判断。再如纳博科夫的《玛丽》:“阿尔费奥洛夫的声音消失了片刻,当它再度响起时带着令人不快的欢跳。”这两个形容词描写声音给人的感觉的 “令人不快”,显然并不是叙述者感觉到的,而是人物的态度抢入了叙述者语流。

有时这种人物感觉抢夺,会连续出现:普拉东诺夫的中篇小说《基坑》的开头,“沃谢夫慢慢走到啤酒店门口,循着真诚的人声进入了店堂。这里的顾客都是些缺乏毅力,忘却了自己不幸的人。不知在什么地方,大约在苏维埃商业职工花园里,管乐队正在有气无力地演奏,那单调乏味、无法实现的乐曲声随风飘过峡谷旁边的空地,然后融入大自然。困惑莫解的天空在沃谢夫头顶上方闪烁着烦人的星光……”这些对音乐的描写里,人物沃谢夫的声音夺过了叙述者较为客观的叙述。

苏联文论家B.H.伏罗辛诺夫(不少人认为这是巴赫金的笔名,存疑)曾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篇小说《淫猥的故事》提出过一个精彩的分析。这篇小说是这样开场的:

从前,在一个寒风凛冽、雾气迷漫的冬夜,将近午夜时分,三位十分尊贵的老爷坐在彼得堡岛上一幢漂亮的二层楼房的一间舒适的,可以说是装饰豪华的房间里,专心致志地对一个极为出色的问题进行举足轻重的极为高尚的探讨。

伏罗辛诺夫指出:“乍一看这段文字相当‘俗气’,如果出自屠格涅夫或托尔斯泰那样不经常把各种主体的声音糅合的作家的手,这段文字的确要不得。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典型手法是让这些文字成为两种语气、两种观点、两种语言行为会合和交锋的场所”。具体来说,这些形容词“并不是来自作者的思想,而是来自将军的头脑,他在玩味他的舒适,他的房子,他的地位,他的头衔。”用当代叙述学的看法:伏罗辛诺夫所说的“并不是来自作者的思想”应当是“并不是叙述者的声音”,但是从其他方面看,伏罗辛诺夫的观点极为正确,说明了抢话的思想意义。

人物抢话与间接自由式的区分

同类推荐
  • 落泪是金

    落泪是金

    有这样一群人,从山里走来,带着贫困,走进神圣的殿堂。他们之中有的父母不堪忍受沉重的负债,带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和痛楚,永远离开了人间;有的因物质的匮乏而扭曲了心灵,也开始堕落。《落泪是金》探究了中国贫困生在通往高等学府的崎岖路上,经受着个人与家庭的艰辛和痛苦。
  •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

    里面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走向梦中的远方》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
  •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民国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林徽因传诵数十年,最唯美最经典的诗歌精选合集。《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偶然》、《翡冷翠的一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仍然》、《深夜里听到乐声》……中国诗歌史上空前绝后的心灵碰撞,爱与美的永恒绝唱。
  • 准风月谈(鲁迅作品精选)

    准风月谈(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残坠2号街:误恋酷千金

    残坠2号街:误恋酷千金

    她曾是人人敬仰的千金,现在沦落到卖报纸为生。却在考上格圣利学院后,慢慢露出了她的本性。打架造反成了她的习惯!她的性格令人着迷,她的身世令人难猜。一下子碰上七个帅男,呃……她是不是走桃花运了?这些感情是捉弄人,还是真心真意?当心逐渐沉沦,扯开的却是一个深不见底的伤疤……
  • 名门医仙女:惹上腹黑妖孽男

    名门医仙女:惹上腹黑妖孽男

    她是无名孤女,师承名门,医术冠绝当世,却从不救人性命。....可是身后那些桃花是怎么回事?“大爷,你能放过我么?”蹲在美男的床头,梦琉璃可怜兮兮的望着床上的人。他抬眸展颜冷笑:“你在开玩笑吗?”梦琉璃仰天痛哭,她错了!大错特错了!早知道当初就不该救人!如今被这妖孽缠身,无法离去!某男抱着怀中女子笑的风华绝代,“你以后就死了这条心吧。”从此一场已脱离苦海为目的的逃离行动就此展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爆笑追妻:娘子逃跑一百次

    爆笑追妻:娘子逃跑一百次

    (田园生活、战场厮杀、宫廷内斗,女主角玩转古王朝)好不容易和男神约会一次,莫名的赶上了穿越,没有狠毒的嫡姐庶妹后娘,只有极品帅哥接踵而至,按说应该过得无比滋润才对。可是谁能告诉她:传说中的英雄救美让她给赶上了,为什么她的英雄不怜香惜玉?明明前主给自己留下了花不完的钞票,还没捂热就进了别人的腰包,难道只能乞讨?好不容易遇见酷似男神的公子,许诺带她游山玩水、吃遍天下时,一头醒来却成了腹黑少爷的丫鬟!荣嫣然仰天长叹:此穿越岂一个“衰”字了得!全文完,欢迎支持新文《天后,BOSS来了》
  • 战国之平手物语

    战国之平手物语

    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作是——老套的穿越故事,尾张,桶狭间,上洛,天下人;一个战国爱好者的私货大放送;起点式历史文;腹黑青年成长史。QQ群:125180638,平手家本城。作者长期居住,欢迎加入围观
  • 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美德故事

    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美德故事

    探索的脚步才时刻充满力量;正因为有了美德的滋润,我们才永葆希望之源的常青;正因为有了美德的牵引,良好的品德决定一生。正因为我们有了对美德的盼望,我们才会在沧桑与风雨的日子里不偏离前进的航向;正因为有了美德的积淀,生命才变得如山一样不屈,如海一样博大
  • 穿越之无泪潇湘

    穿越之无泪潇湘

    同样的红楼,却穿越来了一个不流泪的林妹妹,看拥有现代记忆的她如何演绎不一样的潇湘路,精灵古怪的她如何赢得冷面王爷的那颗心,看热情善良的她如何解救红楼里的苦命女,且看一个不一样的林黛玉,如何玩转红楼,玩转大清朝 ̄ ̄片段一“外祖母,你们家是不是很穷啊?早知道这样我就把我生活费带过来了。免得让别人吃不上饭。”我通情打理地说道。众人不明白中。“玉儿为什么这么说?”贾母慈祥地问道。“难道不是吗?今天我坐的轿子还没有家里雪雁坐的好,弄得我一身都不舒服。”我顺势地揉揉肩。“外甥女弄错了,我们家可是很有钱的。”王夫人得意的说道,“只是比较节俭而已。”“那就好,玉儿身体不好,在家也是每天都必须上等的燕窝鱼翅补着,如此就不用担心,那就麻烦外祖母帮我备着了。”我不客气地说道。众人滴汗中。片段二这时雪雁的声音响起:“我说大清早哪里来的两条狗在这里乱吠啊?你们是谁?想干什么?还有为什么欺负紫鹃姐姐?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想进我们姑娘的房间,就你们也配,去茅厕还差不多,长得倒是人模狗样的,做的事那么龌龊。没听紫鹃说我们姑娘正睡觉啊。再说姑娘家的闺房是你这个臭男人可以进的啊?没得家教。出去,出去。”说完便将她们两推出门外,将门锁上,进了我的房间。宝玉与袭人待在院里忘了反映。片段三康熙看到胤禛吃瘪,心里很是高兴,我接着说道:“不说话就是默认了,皇帝伯伯,你觉不觉得四哥老是这种冰山脸让人看了很不舒服。”康熙简直就是想都没有想就说道:“是啊,朕也不知道朕这么慈祥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儿子来?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二十几年了。”康熙仿佛是看到知音一样地说道。“嗯,”我想了一会说道,“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吧。”我也看了看康熙再看看胤禛说道。“什么是基因突变啊?”康熙也算是博学的人了,没听过他当然好奇地问了。“这个我也说不清,皇上你回皇宫的时候去问你那个洋人官吧,如果他这个都不知道你就把他撵了吧。”我说道。推荐一下偶的完结文,《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_^完结文《别哭黛玉》新文《极品花痴》
  •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构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会使语言锦上添花。
  • 山河美人图

    山河美人图

    请大家支持疯子的新书:邪御九天,在书城搜书名即可观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