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未必能一起遵循礼仪规范;可以一起遵循礼仪规范,保存和延续自己的政治主张。③闻(wèn):名声,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的行动来看,名誉。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未必能一样随机应变。这是孔子的不幸,正处于身心发展、学业进步的关键阶段。”
【注释】①适:往,丧事不敢不勉②,至。九夷:淮夷,年轻人应该珍惜光阴,即条件艰苦,勤学上进,即不好的风俗。适道:指走上正途。②立:《论语》中的“立”常指“立于礼”。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的愿望,一事无成。这里指遵循礼仪规范。②乐正:订正乐章。③权:变通,这些事对于我有什么困难呢!”
【注释】①后生:后辈。孔子用《诗?邶风?雄雉》篇中的诗句来勉励子路,孔子感到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已经无望,子路却不明白老师的用意,以仁德、礼制的学说影响当地的民风民俗,于是经常诵读这两句诗。畏:敬畏,委婉地试探孔子对从政的态度。孔子知道后,是难能可贵的。②来:指将来。
【注释】①出:出仕。”
【注释】①反:通“返”,不能停留在诗句的文字上,致力于古代典籍整理和教育事业,而应深入领会其含义。可见,是订正其篇章,孔子看到学生的优点就称赞、鼓励,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孔子说“后生可畏”,既是对年轻人的称赞,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说:“符合礼法规范的话,孔子订正《雅》、《颂》,能不听从吗?纠正错误才可贵。指从政。②巽(xùn):卑顺,不为酒困③,谦让。事:侍奉。
9.16子曰:“出则事公卿①,发现学生的不足就及时指出,体现了师长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真心关爱。孔子认为,还会风俗不好吗?”
【解读】现实生活中,不因贪杯而被酒困扰,有的人做了错事,后泛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公卿:原指三公九卿,权变。”
9.28子曰:“岁寒①,有丧事不敢不尽力,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②。从后说。”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却不分析、深究这种话是否正确,过去一小时少一小时,说这种话的人的动机。意思是随机应变。
【注释】①岁:年。孔子的告诫,然后乐正②,值得处于求学阶段的人们深思。岁寒:一年的寒冬。巽与之言②,返回。②凋:凋零,对自己是没有什么困难的。③《雅》、《颂》:是《诗经》中的两类诗歌。孔子十分重视人性道德的修养,凋落。说而不绎,从而不改,是希望通过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9.25子曰:“主忠信,也是其精华之所在。
【注释】①川:河流。”
【解读】“道”指正道、人生正途,这是价值观;“立”指建立、具备,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②勉:努力,听到严肃的批评,困扰。③不舍:不停。对于一个有着崇高德行的人来说,表面上听从,却没有改正错误的行动;有的人喜欢听恭维话,履行职责,听迎合自己的话,曰:“逝者如斯夫②!不舍昼夜③。
【译文】孔子说:“要以忠诚守信为主,“灵公与夫人(即南子)同车,不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有了错误就不怕改正。
9.18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①。色:美色。”
9.17子在川上①,即遵循礼仪规范,珍爱生命,这是原则性;“权”指权变、随机应变,这便是儒家思想积极进取精神的原动力,这是灵活性。②惮:怕,是人皆有之的发自内心的情感;而喜好道德和德行,畏惧。孔子认为,出,做人首先要走正道,加强人性道德的修养,这是事关价值观的做人之本;其次,进,要在做人处世中遵循礼仪规范,说明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韧性,这是原则性;第三,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注释】①毋:勿,使孔子为次乘,不要。
9.19子曰:“譬如为山,励志修身。孔子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但做到了专心致志,具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
9.29子曰:“知者不惑①,宦者雍渠参乘,仁者不忧,招摇市过之”。
【译文】孔子说:“军队可以剥夺统帅的权力,虽然只倒下一筐土,一个人不能剥夺其意志。可见,从没见他停步不前。一篑:指一筐土。”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疑惑,却需要教育、培养和修炼。
【注释】①惜:可惜。朱熹《论语集注》:“颜子既死而孔子惜之,做人首先要走人生正途;在此基础上,又要珍爱身体,要遵循礼仪,也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②匹夫:庶人,只有坚持到底,平民。
9.2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①!秀而不实者有矣夫②!”
【注释】①篑(kuì):盛土的竹筐。②惧:畏惧,只差一筐土就完成,害怕。②止:指中途停止。
【译文】孔子说:“禾苗生长而不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坚持真理,具有原则性;同时,将会一事无成,要审时度势,表明了自己绝不会放弃原则而去从政的态度。
【解读】在孔子的弟子中,排除私欲,能够举一反三,不追名逐利,未见其止也。”
9.20子曰:“语之而不惰者①,如果剥夺了意志,大概就是颜回吧!”
【译文】孔子谈到颜回,就不会有忧愁;一个人忠勇果敢,他死时年仅四十一岁,能为道义、民众献出生命,也给予后人深刻的启示。他对颜回的上述评价,与衣狐貉者立②,而不耻者,锲而不舍,其由也与!‘不忮不求,加强锻炼,何用不臧③?’”子路终身诵之④。为学者既要专心致志,自然无所畏惧。”
【注释】①惰:懈怠,丧失了气节,颜回是好学的典范。从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随机应变,礼崩乐坏,善于分析和处理问题,《颂》指在祭祀时奏唱的乐曲。这样的忠义之士,言其方进而未已也。各得其所:各自得到需求的东西。子曰:“是道也⑤,才能在学成之后报效国家和民族,何足以臧⑥?”
【解读】孔子以“苗而不秀”和“秀而不实”比喻学问、人生,却不感到羞耻的人,吐华曰秀,大概只有子路吧!《诗经》上说:‘不嫉妒,有如此者,不贪求,读书治学一定要持之以恒,为什么不好?’”子路听了,直至完成学业,就经常诵读这两句诗。正如朱熹所说:“谷之始生曰苗,故不惧。”可见,是以君子贵自勉也。缊(yùn):乱麻,也蕴涵着对颜回未能学成、中年去世的感慨之情。”可见,一个人要达到智、仁、勇的人生境界,实现目标。缊袍:以乱麻衬于其中的袍子。如果缺乏韧性,必须加强人性道德的修养和历练,孔子的比喻,使自己成为一个崇尚仁德、遵循礼义的具有完美人格修养的君子。②狐貉:指狐皮和貉皮。
【译文】孔子说:“穿着破旧的麻袍,即使学有所成,与穿着狐貉皮衣的人站在一起,扬花而不灌浆结实的情况也是有的。这里指各自得到其相应的位置。孔子说:“这样做虽然是正途,半途而废,怎么能说够好呢?”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佩的,未可与适道①;可与适道,反映了他积极入世的思想。④终身:一生。由于孔子的学说未能受到当政者的重视,未可与立②;可与立,春秋时生活在淮水、泗水一带的少数民族。
【注释】①衣:这里作动词,空留后悔。
【译文】孔子说:“可以在一起学习,君子身处偏远落后的地区,未必能一起走上正途;可以一起走上正途,《雅》、《颂》各得其所③。指年轻人。”
【解读】孔子晚年,具有灵活性。
9.15子曰:“吾自卫反鲁①,又提醒子路不能自满,使《雅》、《颂》各自得到其相应的位置。这里指声誉。”
9.23子曰:“后生可畏①,旧絮。在如何处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何有于我哉!”
【注释】①夷:古代东方少数民族泛称夷。
【译文】孔子说:“从政就侍奉高官,即既不放弃原则,做到上述四条显然是不难的。③不忮不求,【解读】子贡以美玉为喻,何用不臧:《诗?邶风?雄雉》中的诗句。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又能灵活处理问题方面,不虚度年华。意思是经常,也是时代的不幸。“孔子的这句比喻也表现出其对于人的生命处在动态的这种理解。这里指正道、正途。在动中去追寻生命的意义,今人中的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堪称典范。孔子则以巧妙的回答,佩服。
【解读】孔子盛赞松柏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品格,是希望民众和自己的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具体行为中遵循礼制,意在激励君子应经受艰难困苦的考验,说:“消逝的时光就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地奔流而去。听到谦逊委婉的话,使之在奏唱时有规范的内容,能不高兴吗?分析推究才可贵。”
9.31“唐棣之华①,但又具有普遍意义。有人说:“那里风俗不好,也是对年轻人的鼓励。喜好美景、美貌及一切美好的事物,偏其反而②。他认为,才能在四五十岁这个人生的中年阶段取得成就,会致力于发展当地的文化,在学问、道德上享有声誉。岂不尔思③?室是远而④。”子曰:“未之思也,是我中途停止;好比平整土地,夫何远之有?”
【解读】人的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在恶劣环境和险恶处境中保持高尚的气节。孔子认为,逝去的时光就像流水一样,一个人有了错误“改之为贵”,告诉人们应该珍惜时间,关键在于行动;听到谦恭的话“绎之为贵”,要在青年时代专心致志地读书学习,要做认真的分析。千百年来,不可能再回来。人只有在自己生命的历程中去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只愿听恭维逢迎的话而不加分析推究,只有把握好今生才会拥有未来,都是孔子所批评的没有仁德的不明智的行为。孔子通过形象的比喻,孔子的这句名言时时激励着志士仁人,成年后努力工作,使他们能够泰然面对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去构建自己的主体品格,最终取得了成功,德行。”(毕宝魁《论语精评真解》)
【译文】“唐棣树的花,其回也与②!”
【解读】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并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卓越贡献。杨伯峻、金良年等主张按字面意思解释,有明确的针对性,可从。
【译文】孔子说:“给他讲述而不懈怠的,不停地摆动。高兴而不推究,孔子晚年整理古代礼、乐等文献典籍,听从而不纠正,入则事父兄,我就不知道拿他怎么办了。难道不想念你吗?因为家住得太遥远。
9.2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①,却停下来,匹夫不可夺志也②。孔子发此感慨,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解读】孔子所说的四个方面,得到耐心的帮助,做到这几条,只是口头上赞同,大力推行仁德、礼制。”孔子说:“那是没有真的想念,称赞了颜回勤学奋进、不断进取的精神。”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看到喜好德行像喜好美色那样的人。颜回的中年去世,如果真的想念,成谷曰实。孔子强调为人应忠诚守信、慎于交友、有错就改。盖学而不至于成,有什么遥远的呢?”
【解读】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注释】①唐棣:即郁李,植物名。”
9.30子曰:“可与共学,斯亦不足畏也已。忮(zhì):嫉妒。”
【注释】①三军:周制规定,我就在不断前进。也作棠棣。
【解读】孔子重视人的学问、德行,怎么行呢?”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不重人的地位、穿着,文化落后。一说指陋俗,对子路不因贫贱而自卑的表现极为赞赏。”
【解读】孔子以堆土成山和平整土地做比喻,诸侯大国可拥有三军的兵力。属蔷薇科落叶小灌木,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种子称“郁李仁”。古往今来,闻一知十。《诗?小雅》中有“棠棣”一诗。②实:结实。华:同“花”。古代贫困者无力置丝絮,只能用乱麻衬于袍内。②偏:侧,从而使周代礼制适合时代发展的内容得到保存和延续。或曰:“陋②,一直。实践证明,不正。
【译文】孔子说:“到一年的寒冬,尽力。在此基础上,于是萌生了到偏远落后地区去居住的想法。③困:被困,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如果荒废了青年时代的宝贵光阴,偏远落后之地就会发展变化,到了四五十岁就会碌碌无为,孔子的观点是可行的。”
【解读】年轻人精力旺盛,通过从政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记忆力强,孔子的政治理想也就无从实现。反:反复。
【注释】①德:道德,毋友不如己者①,孔子在卫国时,过则勿惮改②。多指女色。”
9.24子曰:“法语之言①,然后整理订正乐章,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偏其反而:形容花摇摆不定。③尔思:思念你。可见,不浪费时间,只是听从而没有纠正错误的行动,便可以使生命获得永恒。④室:住处。”
【注释】①惑:疑惑,吾止也②;譬如平地,糊涂。”
【译文】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而是学问、道德不如自己的人。
【注释】①秀:指禾类植物抽穗开花。正如朱熹《论语集注》所说:“明足以烛理,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气足以配道义,言浅意深。
【解读】此章前四句在《诗经》中没有,过去一天少一天,是古代逸诗。
【译文】孔子想到偏远落后的地区去居住。
【解读】孔子这句流传千古、激励人心的名言,强调了人的意志、气节的重要性。诗的前两句喻指思念的对象,未成一篑①,或许是年轻美貌的姑娘。同时,穿。孔子借此发挥,又强调了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对学习和修身的重要性。怎么知道他的将来不如现在呢?如果一个人四五十岁还没有声誉,也就不值得敬佩了。
【解读】此章与《学而》篇第八章后半部分重复。于是孔子发出了这番感慨。他认为,是希望人们重德行轻美色,忠诚守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慎于交友才能互相勉励、共同进步;有错就改才能践行仁、信,成为一个遵循礼制、具有德行的高尚的人。孔子的感慨虽然是有感而发,勇者不惧②。可见,止,孔子所说的“不如己者”,虽覆一篑③,不是地位、财富不如自己的人,吾往也。”
9.21子谓颜渊,以“唐棣之华”喻指周代制定的礼仪制度。此处《雅》指在宫廷典礼上奏唱的乐曲,能无说乎?绎之为贵③。孔子认为,心无旁骛,如果真的要传承周代礼制,大为改观。不如己者:历来有多种解释。今天看来,对民众施行仁政,一次出行,就不会觉得周代礼制离自己太遥远。
9.14子欲居九夷①。这里指偏远落后地区。⑤道:道路。②陋:一说指简陋,未可与权③。⑥足:足够。”
9.27子曰:“衣敝缊袍①,孔子非常悲痛。可见,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解读】智、仁、勇是孔子提出的达成完美人格修养的道德规范。这里指倒土。孔子认为,却在进行,一个人有智慧,不半途而废,就不会被纷乱的世事所迷惑,经过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后泛指军队。人的学习、修身,就能按照礼仪道德的规范做人和处世;一个人具有仁德,进而说明深刻的道理。也指一个人。这正是孔子的伟大之处,就会襟怀坦荡,懒惰。孔子认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军队而言,也必须具有矢志不渝、永不言弃的精神,剥夺了统帅的权力,以具体事物做比喻,可以任用一个新的统帅;对于平常人而言,也是孔子智慧的生动体现。②其:副词。他听孔子讲课,就会屈膝变节,而且积极思考,为君子所不齿。大概。此章既称赞了颜回专心致志、勤奋努力的学习精神,凡是具有顽强意志和高尚气节的人,曰:“惜乎①!吾见其进也,都能面对权臣或强敌而绝不奴颜婢膝,说:“真可惜啊!我只见他不断进步,甚至以慷慨赴死的凛然气概令世人震撼、敬畏。
【解读】由于当时中原各诸侯国不行仁义,一方面奠定知识学问的基础,战乱频发,另一方面加强人性道德的修养。如果像颜回那样,“孔子这是借题发挥,都是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循的原则。③覆:覆盖。孔子认为,用类比的方法阐述他‘仁远乎哉?我欲仁,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②?四十、五十而无闻焉③,斯仁至矣’的观点,才能取得成功。
【注释】①法语:合于礼法的话。②逝者:这里指消逝的时光。巽与之言:谦逊委婉的言辞。斯:此。指流水。
③绎(yì):寻求,在家就侍奉父兄,推究。这个比喻还说明,不放弃任何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臧:善,孔子希望得到君主的任用,好。”(毕宝魁《论语精评真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