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900000052

第52章 额尔金伯爵的“忏悔”

“灾难,荒年,饥馑——”额尔金伯爵曾经感叹地说:“我的名字可能会加在这个东方的苦难单子上。”他的预感果然实现了,添上了第四大灾“烧园”。额尔金这个名字,因为毁灭圆明园,已经被永远钉在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

而在英国,持文化批判态度的知识分子,对这个名字所象征的殖民主义历史,已经十分反感。一般民众,多少也知道这个名字不名誉。其原因却是另一个额尔金——七世额尔金伯爵。此人18世纪末任英国驻奥托曼帝国大使,当时土耳其统治希腊,额尔金为了“保护文物”,把雅典万神殿的大理石象运到伦敦。所谓“额尔金大理石雕”(The Elgin Marbles)成为大英博物馆一号珍藏品,也成为当今希腊政府与英国政府的一号争执。其孙九世额尔金伯爵也为英帝国重要人物,20世纪初任英殖民大臣,“培养出”他的副部长丘吉尔这个大英帝国最后一个主持者。

我们说的额尔金伯爵,是在乃祖乃孙之间,八世额尔金伯爵,詹姆士·布鲁斯(James Bruce, 8th Earl of Elgin)。此人虽然后来官达印度总督,但是一生做的最重大事务,却是作为“全权使节”(Plenipotentiary),主持对中国长达4年(1857-1860)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这次战争,是一个复杂的军事政治经济三管齐下的侵略。因为不了解中国的政治运作,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实际上未能打开中国的门户。20年中,列强对中国官员的装聋作哑保持门关户闭,已经无法忍受。而且,中国局势正在大变:西方势力不仅要在中国取得最大利益,而且要在清廷和太平天国之间决定支持何者。因此,这是一次极为复杂的政治征略。额尔金在书信中称北京为“满洲人首都”(The Manchu Capital),西方在南京北京之间,尚未能定夺。

为此,英法在对俄国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就筹划对华再战。1856年香港总督保林(Sir John Bowring)抓住一件可做文章的小事:一艘曾在香港登记的“艾罗”(Arrow)号船涉及走私,被广州缉私水警登舟检查并拘押华籍水手,据称还降下了船上的英国国旗。一场外交风波,给了英国绝好的开战借口。

次年秋天,额尔金到新加坡结集赴华远征军,恰好传来印度大暴动消息,额尔金只能带部队急赴加尔各答救火。对华战事延后了半年。1857年12月,在与赶到香港美国俄国公使会商后,英法联军战舰近40艘驶入珠江,28日凌晨起对广州城防进行了一昼夜的疲劳轰击,29日登陆作战,几乎没有伤亡便占领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坚持“六不”(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被抓到加尔各答瘐死圄中。

历史上总把叶名琛说成是第一大庸臣,实际上当时局面,封疆大臣只能六不,无法一有。此后与额尔金打交道的,从咸丰皇帝,到清廷第一个外交部长恭亲王,到谈判大员大学士桂良,到吏部尚书花沙纳,到负责防护北京的僧格林沁,办法多矣,无一有用。僧格林沁还像模像样地打了一次胜仗,最后结果不比叶名琛强。

不是说额尔金韬略世界无敌,额尔金转战印度,中国,日本,武器上绝对优势尚在次。他是个政客,是在进行政治活动。军事失败后,也就明白了政治对策才是有效办法。

广州战后,1858年远征军继续北上,5月向清廷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同意各国使节驻京,增开商埠,为“肇事”赔款。清廷指望在白河口“观战”的美国俄国调停,5月20日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口炮台,同样用昼夜炮击后登陆作战,同样以极少伤亡夺取京津门户。6月26日清廷被迫与各国分别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给俄国的大片土地,最为莫名其妙,而损失最为长远惨重。

额尔金的弟弟被任命为第一任驻华大使,处理《天津条约》的执行,额尔金本人远征日本后,1859年回到英国,升官入阁。他的弟弟想用凯旋式进京,遭到严拒,6月25日,指挥舰队再次重演冲击大沽要塞,结果伤亡1000之众,成为英帝国殖民史上少有的惨败。

消息传到英国,额尔金再次受任,到中国挽救局面。这次结集2万英法远征军,1860年春天出发北上,陆续占领舟山,大连,烟台,完成对渤海湾的封锁。8月12日从不设防的北塘登陆,迅速占领军粮城与塘沽,10天后再攻大沽要塞,僧格林沁弃守,清廷赶紧求和,额尔金却刻意以苛刻条件拒和,进逼通州,八里桥,直至京郊。此时清廷慌乱无计,咸丰出逃,不久病死于热和行宫。

1860年10月6日,到达北京西郊的法军士兵首先抢劫圆明园,英国士兵马上赶来哄抢。此番抢劫并非额尔金的命令,但是他并没有严令阻止,此后西郊万寿山、玉泉山、香山均遭抢劫。10天后,10月8日,守城的清军杀死联军18名战俘“以振军威”,额尔金下令火烧已经抢残的圆明园“以示惩罚”,大火延烧3日,浓烟笼罩北京,13日联军攻陷安定门,北京陷落,于是签订《北京条约》,允许内地传教华工出国等等。

额尔金的对华策略,很明显着重政治:对清廷采取恫吓式猛打(尤其是昼夜炮击,火烧之类炫武施威式战法),不相信诺言甚至条约,务必把清廷打怕,实际上是一种武装勒索。与此同时,诱之以利:两次战事之间,额尔金率领五艘炮舰上溯长江,向太平军挑衅,炮击太平军工事。第二次攻击之前,部分西方军人留在上海,帮助清军抵御李秀成日益紧迫的包围。一打一拉,终于使颟顸无能的清廷彻底认输。

以上额尔金的“事迹”,许多近代史书籍上都有。本文要说的事,可能中国读者尚不太清楚:这个八世额尔金伯爵,是个著名的自由思想政客。父亲在希腊用钱过于大度,家道中落,此人靠现代式煤矿开发而致富,作为保守党竞选成下议员。30岁时兄病故,辞议员职继承爵位。苏格兰爵位不能进入上议院,因此被英国政府委任为牙买加总督。在任上主张解放黑奴,并且“在道德上,教育上,社会身份上,提高前奴隶地位”。

1847年,他被任命为加拿大总督,马上就遇到1848这个欧洲革命之年。加拿大独立派,讲法语的魁北克人,以及正在大量迁入北美的爱尔兰人,都在谋划加拿大革命。额尔金迅速在加拿大建立“责任内阁”,对加拿大议会负责,而不是对英王负责,实际上给予加拿大半独立地位。此事使加拿大与英国本国的保守派都异常震怒,几乎酿成暴动,额尔金本人被暴众殴打,但是他沉着应付,稳定了加拿大政局。

1854年他回到伦敦,从保守党转入辉格党(自由党)。上院和政府都邀请他加入。正在此时,发生了上面说过的“艾罗号事件”。首相帕默斯敦(Henry Palmerston)要借此发动对华战争,由于借口本身过于荒唐,议会中的自由派极力反对,政府议案被多数议员击败。帕默斯敦被迫解散议会,提前举行大选,用“爱国主义”煽动选民,结果建立了支持者占多数的新议会。额尔金就是在这个背景上被选作对华远征军统帅。

如果说额尔金在二届外任,赢得了“用自由主义方式改造帝国”的响亮名声,这一次却不同:中国并没有被征服,并不是英帝国的一部分。额尔金的自由思想,是英帝国内部关系的处理方式,例如后来他担任印度总督时,就因为拒绝赦免杀害印度人的英国士兵,遭到全体在印英人的憎恨。但是对拒绝与帝国交往的人,例如软硬兼施就是不开放门户的清政府,额尔金就不得不做一切“必须做的事情”——任何政治立场的英国政客都必须做的事。

与别人不同的是,额尔金一边做,一边感到良心责备。他的大量“同步忏悔”留在日记中,留在给妻子的信里。

关于“艾罗号事件”,额尔金觉得“没有比眼前这场争吵的起因更可鄙的事了”。这句话他看来没有对帕默斯敦首相说,不然恐怕不会委任他了。

关于对广州的昼夜炮击,“对此事我极为厌恶,我几乎无法相信我自己在写下此事”。

在轰击大沽要塞之后,威胁进攻北京时,他写道:“我是被迫如此野蛮行事,我是中国人的朋友。”“看到我的同胞的态度,我一生从来没有如此厌恶。”

在《天津条约》签订后,他说,“肯定我们与中国人打交道的方式至为丑恶,如果不是相信我能为中国人做点好事,我决不愿意参与此类丑行……任何人都能把《天津条约》弄到手。我的成绩只是用最小的人命代价取得之。”

他的逻辑似乎是:强迫开放中国,对中国人是好事。他的任务是尽量减少过火做法,减少英国人,以及中国人的生命牺牲。应当说,这个基本立场似乎可以理解。但是让额尔金成为千古罪人的,正是他没有守住这条底线。

1860年10月初圆明园被抢之后,他到现场视察,十分震惊:“这个园林之美,一如英国公园:有无数建筑,珍奇古玩,美奂美轮,竟然被如此糟蹋,没有一个房间得免。而且打碎的占一大半:抢劫已经够糟糕,破坏更惨,所劫的价值绝对不到一半。法国兵乱撕丝绸,打碎玉雕瓷器。”他的结论是“战争是一件可憎的事,看到越多,越恨之入骨”。诚然联军纪律之差,一直使额尔金头疼,他自己司令部的藏酒也被士兵偷走。但是劫掠圆明园不是几瓶酒的事。他把自己应负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无怪乎需要“惩罚”清军杀俘行为时,索性让圆明园烧成焦土。

额尔金的“理智”,并没有阻止他采取最罪恶的暴行。他的私下“忏悔”,看起来非常虚伪,典型的帝国主义虚伪性:伪君子比直肠子犯罪分子更为可恨。

读额尔金这些自白,我想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首先是自由平权思想本身的局限。正如民主制一开始是有身份者的民主:在希腊,是奴隶主民主,在英国是贵族民主,在初期美国,是白人种植园主的民主;在18世纪的西方,是富人民主;19世纪,是白人民主,男人民主。世界范围内人民的平权,更是近世才慢慢展开的思想。

但是权力者的“开明”态度,始终是针对“自家人”的。苏联改革开放的第一人赫鲁晓夫,却是匈牙利的镇压者;林登·约翰逊在美国总统中,算是最开放的人,任期内通过了民权法,开始了医疗福利方案,但他却是利用“东京湾事件”,使越南战争升级的罪魁祸首。香港总督包林,是著名自由主义思想家边沁的终身密友,甚至是英国最早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的支持者。但是他为帕默斯敦制造了一百年前的东京湾事件。

在某个位置上,在面对“非我族类”时,自由思想似乎一直有个边界。到今天,自由主义原则上不再有民族边界,但这只是就理智而言。在感情上,在潜意识中,民族与民族还远远没有能够“生而平等”。

因此有的人认为,额尔金的私下忏悔,是自由主义的“本质暴露”。我认为这种说法,也不能说错。自由主义,本来就是一个逐渐发展的复杂思想集合。

第二个问题是,忏悔与不忏悔,有区别吗?我想是有的。不忏悔者的价值观整体而无裂缝,一贯而不变化。希特勒从无忏悔之词,一直到柏林陷落,举枪自杀前,他都不认为他给德国人民带来需要道歉的灾难,反而认为德国人证明自己“弱质”,辜负了他的希望。德国社会党领袖勃兰特等开始的民族反省,凡是了解德意志民族性格中内在骄傲的人,都知道这不是一桩容易事情。

东条英机到死前也不忏悔,大半个世纪以来,日本的政治领袖,一直拒绝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做认真全面的忏悔。不用说日本人,就是当过汉奸的中国人,除了溥仪思想改造,半辈子写检讨,其他有谁做过忏悔?周作人有几十年静思时间,写了不少文字,没有一点忏悔,连与鲁迅反目的事,也未认错,反而怪到信子与许广平两个女人身上。读胡兰成《今生今世》,很奇怪他连给吴四宝这种上海滩最肮脏最血腥的人物出谋划策,都津津乐道,毫不觉得有必要忏悔,无怪乎他也不觉得有对不起张爱玲的地方。如此得意地谈自己的汉奸经历,也是一奇。再看王力回忆“文革小组”,周一良回忆“梁效”,调子基本相同。我相信还有不少人的“文革”回忆,最后终会出版,但是能读到中国人像样的忏悔吗?我对此不抱希望。

额尔金本来没有必要做任何忏悔,私下忏悔也没有必要——没有人在呼叫:额尔金,你为什么不忏悔?忏悔与不忏悔,对中国没有区别,圆明园烧了,再忏悔也只有断垣残壁了。额尔金这种私下忏悔,与受害者无补,他只是安慰自己的“良心”罢了。

但是,我认为,不管在什么范围之内忏悔,忏悔总比不忏悔好。因为忏悔显示价值观的冲突,“职责”与思想的背离,社会认同与个人信念的对峙。这种冲突可能是虚伪的,但是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哪怕作为个人,例如额尔金,已经灰飞烟灭,代表这两种价值观的文化力量,却不会容易消失。

现代社会的形成,不仅是集团利益互相制衡,也是价值观念互相制衡。如果额尔金已经发现帝国主义利益,与自由思想互不相容,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例如建功立业的打算,或是认为中国应当强迫开放,他把帝国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忏悔隐没在日记书信里。不过总有一天,这种忏悔会在民族思想中浮现出来。

而能忏悔的民族,与不能忏悔的民族,最后还是不一样的。我这里并不是说英法政界已经在认真忏悔帝国主义时代的罪行,我是说,西方思想界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严肃的。

本文许多额尔金的引文,转引自约翰·纽辛格(John Newsinger)在2002年第1期英国《新左评论》(New Left Review)上发表的文章《额尔金勋爵与中国战争》(Lord Elgin and the China Wars),特此致谢,虽然笔者看法与纽辛格先生不同,但是该文对自由主义的严厉批评,可以作为本文的例证。

同类推荐
  • 故乡的原风景(指尖上的中国)

    故乡的原风景(指尖上的中国)

    本书集结了中国现代名家朱自清、周作人、郁达夫等对儿时的美好回忆,通过对民俗风情、家乡亲朋、儿时乐土、美食游戏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童年趣事的怀念。同时,也讲述了民国时期的人性、习俗和风貌,完整地呈现了当时的历史风情和民生状态。
  • 和老外聊文化中国(升级版)

    和老外聊文化中国(升级版)

    《和老外聊文化中国(升级版)》除了适用于旅游专业学生和英语导游,还可以成为外企员工、涉外工作者和高校学生的工具书,读者可以此书来学习如何用英语讲解中国文化,用中国文化的内容来练习英语口语。
  • 山在那里

    山在那里

    散文集《山在那里》,是一个人的述说与回声。我们改变不了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那里的文字,就是他的拓展,凭借凡俗市井中失神的观察,顺着半虚半实的家藤攀爬,他让自己相对封锁的生命得到时空上的延展。这本书,是一座漂流于朝九晚五、无限循环的秩序生活中的、沿途观看一个人内省风景的文字岛屿。
  • 餐饮企业规范化管理全书

    餐饮企业规范化管理全书

    本书以管理理论为引入点,重点以管理制度、工作规范、防伪职责和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地介绍了餐饮企业规范化管理要点。全书分为餐饮概论、包括前期经营规划、厨房管理、服务现场管理、原料采购管理、菜单设计管理、营销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成本控制管理等几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了餐饮企业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各个方面与细节。
  • 凤眼菩提

    凤眼菩提

    “菩提十书”之《凤眼菩提》:有一种凤眼菩提子串成的念珠,每一粒上面都有美丽优雅的眼睛。这美丽的凤眼菩提子除了念的清净,还启示我们应有独特的非凡之眼、美丽之眼、智慧之眼、悲悯之眼、宽容之眼来观照无常的人间。《凤眼菩提》是林清玄继《紫色菩提》后更深入探寻般若智慧的作品,让烦恼都化成智慧的清气,使我们活得自在光明,不怀丝毫遗憾。
热门推荐
  • 威尼斯商人 吝啬鬼 死魂灵 欧也妮·葛朗台

    威尼斯商人 吝啬鬼 死魂灵 欧也妮·葛朗台

    纵观世界文学领域,汇集品目繁多的吝啬鬼形象,其中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的喜剧《吝啬鬼》(又译《悭吝人》)里的阿巴贡,果戈里的小说《死魂灵》里的普柳什金,以及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最具代表性。这四大吝啬鬼形象,产生在三个国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涉及几个世纪的社会生存,从一个角度概括了欧洲四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进程。
  • 霸气小厨娘:想吃就挠墙

    霸气小厨娘:想吃就挠墙

    只有有后台的厨师,获自由,重获自由身?,不过关者卖青楼。定要过五关,堂堂餐厅美女大老板,穿越成了卖身小厨娘?她偏不信这个邪,凭着她两世为人的厨艺,开酒楼,才能当上厨房总管,觅良侯一月一考核,斩六将,做通房?
  • 贵女重生之闲王忙入赘

    贵女重生之闲王忙入赘

    【这是一个重活一世的天之骄女复仇虐渣活得风生水起再顺带拐回个腹黑病王爷入赘的故事。女主聪明不圣母,男主腹黑伪高冷,誓要将调戏与反调戏进行到底!】*前世,沈溶月是被自己给作死的。明明有着人人艳羡的贵女身份——手握重兵的父亲,名动京城的母亲,惊才绝艳的哥哥,还有圣上亲封的大齐唯一一位异性郡主身份。最后却落得个死不瞑目的下场——母亲流产抑郁而亡,父亲被污叛国,阖府老小被斩,平日里曲意逢迎的堂姐爬上夫君的床,刚怀上的孩子被亲身父亲生生刺死腹中!能将一手好棋下得如此之烂的人,纵观大齐古往今来的历史,怕只...
  • 斗夫谣

    斗夫谣

    【四海游龙系列三】梅若斯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她的名字!梅若斯,霉若斯,倒霉成这样!倒霉之人终于拿到调酒师大奖却悲催地穿越鸟~~而且竟然变成拥有处子之身的下堂妻!什么?那个比女人还漂亮的狐狸冤家竟然是她前夫?而且有两个?那个戴眼罩的酷酷少年是谁?还有那妖孽王子!管你是谁,我就是要调我的酒开我的店!招蜂引蝶谁不会,有本事来单挑!不论你跑到哪里,我梅若斯都跟你斗到底!轻松风格,曲折情节,敬请阅读~(*^__^*)嘻嘻……
  • 哈佛教子课

    哈佛教子课

    本书浓缩了哈佛教育方法和理念精华,系统地介绍了每种教育法则的理论发展和实践运用,为天下父母提供了最完美的天才培养之路。全球已有数百万家长从这些教育方法中得到了有力的帮助,使他们的孩子的人生得到了积极的改变。聪明的父母可以从本书中发现一条完美教育的路线指南,让孩子受益一生。
  • 贪财皇后

    贪财皇后

    “皇上,你太高估你自己的魅力,也太低估我的眼光了。”“你这话什么意思?”皇帝停掉了手中的动作,一脸怒气地瞪着她。“意思就是我看不上你。”子妍非常老实地回答道。她爱钱,用钱把自己所有都伪装了起来。到最后,谁将她的伪装一层层卸下?
  • 一错再婚:腹黑老公太缠人

    一错再婚:腹黑老公太缠人

    这年头小三神马的都弱爆了,被闺蜜陷害让自己发现自己变成了小三才更雷人。一场闹剧,让我从高高的云端摔倒地面,我一时成了失恋,失业,失去友情的三失青年,更可怕的是婚期早就宣扬了出去,不想父母伤心,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三个月内把自己嫁出去。好吧,那就相亲吧。好吧,那就闪婚吧!原本以为婚后的生活会一番风顺,谁知家庭的琐事,夫妻之间的矛盾接踵而来,更年期的公公,有洁癖婆婆,遭遇婚变的大姑,还有一个住在同一屋檐下暗恋我的表小叔……天啊,让一切都来得更猛烈些吧。看新时代的女性如何入的厅堂,下的厨房,斗的小三,打的流氓,最后变成公公婆婆的防火墙!
  • 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书

    影响着世界管理学的发展进程的书,世界各国著名管理学家理论精髓的荟萃。本书汇集了国际著名管理大师的45本经典作品,以通俗流畅的语言和全新的视角全面阐述了管理大师的管理理念,引导广大管理者吸收和掌握管理大师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提高自己以实现个人目标,指导企业走向成功。
  • 巧做五谷杂粮

    巧做五谷杂粮

    给您和家人最贴心的营养与健康。如何制作五谷杂粮更好吃?如何食用五谷杂粮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品味纯天然的美食,获取最健康的营养。《美食天下(第2辑):巧做五谷杂粮》教您粗粮细作五谷杂粮美食,让您吃得健康、营养、美味!
  • 皇上护短:宝贝小皇后

    皇上护短:宝贝小皇后

    一场阴谋,刚穿越过来的她被下药送上了花轿,嫁给敌国当皇后。原本当炮灰的她竟摇身一变成了冷血帝王的宝贝小皇后?那……多少等着瞧戏的人被气得吐血!他宠她,包庇她,却轻松将她推上宫斗浪尖?皇上,你真坏!她发誓死前一定要将皇宫闹得鸡飞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