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800000004

第4章 黄庭坚与宋诗(3)

关于苏诗在宋代中期诗坛的地位,黄庭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宗伯苏端明之诗,笔语妙天下,于今为独步。”他将自己的诗与苏诗比较则认为:“我诗如曹桧,浅陋不成邦。公如大国楚,吞五湖三江。”这里以大国比喻苏诗,以小邦比喻自己的诗,在某种意义上仍是较为客观的。苏轼对黄诗极为欣赏与推崇,黄庭坚晚年追述:“至于作诗,盖童子雕篆之流,少而好之,晚不能休,而先达苏子瞻,猥见品题,以为绝伦。”苏轼对黄诗的评价甚高,但也见到其缺陷,他说:“读鲁直诗,如见鲁仲连、李太白,不敢复论鄙事,虽若不入用,亦不无补于世也。鲁直诗文,如蝤蛑、江瑶柱,格韵高绝,盤飱尽废,然不可多食,多食则发风动气。”战国时的高蹈之士鲁仲连和唐代的谪仙李白,他们有似黄诗的格韵高绝,但这种高绝的品格对于社会现实并无多大的作用。黄诗又似海鲜珍品,虽是菜肴中难得的美味,但不可多食。苏轼见到了黄诗在本质上存在脱离现实的纯艺术倾向,而且此种倾向因追求新奇而走上狭窄的艺术道路。苏轼的评价极其恰当,但黄诗更适应当时的诗坛风尚,故学山谷诗者众多,以至形成一个庞大的诗派。

北宋后期《江西宗派图》的作者诗人吕本中在当时便指出苏诗与黄诗的意义,他说:

自古以来,语文章之妙,广备众体,出奇无穷者,唯东坡一人;极风雅之变,尽比兴之体,包括众作,本以新意者,唯豫章一人。此二者当永以为法。

他以为苏诗和黄诗已在宋诗中建立了两种范式,值得后世诗人学习和效法。宋人王偁在史书里遂有“苏黄”并称之说:“始庭坚与秦观、张耒、晁补之皆游苏轼之门,号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特长于诗,独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苏轼,谓之‘苏黄’。”自北宋诗歌革新运动以来,到元祐时期苏轼与黄庭坚各自独创的艺术风格的出现,使宋诗发展出现一次巨大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真正的宋诗。

三 黄庭坚诗在宋诗中的地位

唐宋诗之争始于南宋初年,张戒论诗已将本朝诗与唐诗对立。他以为“自汉魏以来,诗妙于子建,成于李杜,而坏于苏黄”,关于学习作诗,他提出“苏黄之习气净尽,始可以论唐人诗”。张戒是主张复古的,于本朝诗完全持否定的态度,以唐人诗为典范,认为宋人诗受到苏黄的影响而离唐诗典范已远,因而诗风之坏是出自苏黄的。在评论中张戒以苏黄诗作为宋诗的代表,遂有黜宋崇唐之说。南宋后期严羽发展了张戒之说,他论诗主盛唐,以为宋代如王禹偁、杨亿、刘筠、盛度、欧阳修、梅圣俞都是学唐人某一体的,沿袭唐诗,宋诗的变化是从苏黄开始的。他说:“至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我们从其否定意见可见到,唐宋以来诗歌的发展在宋初仍沿袭唐诗的道路,到了北宋中期苏轼与黄庭坚的出现,宋诗才获得独创的意义,才形成了与唐诗相对立的宋诗。此后历明清迄于近世,唐宋诗之争,唐宋诗优劣之评判已经成为中国诗史上的公案。清初《宋诗钞》的编者吴之振说:

自嘉(靖)、隆(庄)以还,言诗家尊唐而黜宋,宋人集覆瓿糊壁,弃之若不克尽,故今于蒐购最难得。黜宋诗者曰“腐”,此未见宋诗也。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神独存。不知者或以为“腐”,后人无识,倦于讲求,喜其说之省事,而地位高也,则群奉“腐”之一字,以废全宋之诗。故今之黜宋者,皆未见宋诗者也。虽见之而不能辨其源流,则见与不见等。此病不在黜宋,而在尊唐,盖所尊者嘉、隆后之所谓唐,而非唐宋人之唐也。唐非其唐,宋非其宋,以为“腐”也固宜。宋之去唐也近,而宋人之用力于唐也尤精以专,令欲以卤莽剽窃之说,凌古人而上之,是犹逐父而称其祖,固不直宋人之轩渠,亦唐之所吐而不飨其非类也。

这批评了自明代中期迄于清初的尊唐黜宋之说,肯定了宋诗在唐诗成熟的艺术水平之上进一步有新的开拓,它们就像祖和父两代的关系,各有自己的成就。唐诗与宋诗实际上存在正宗与变易的诗歌发展过程。朱自清于1924年说:

自来论诗的对于唐以前的五言古诗,大概推尊,以为是诗的正宗,唐以后的五音古诗,却说是变格,价值差些,可还是诗。……七言歌行及近体成立于唐代,却只能以唐代为正宗。宋诗议论多,又一味刻划,多用俗语,拗折声调。他们说这只是押韵的文,不是诗。但是推尊宋诗的却以为天下事物穷则变,变则通,诗也是如此。变是创新,是扩增也就是进步。……诗体正变论起于宋代,唐宋分界说起于明代;其实,历代诗各有胜场,也各有短处,只要知道新变,便是进步,这些争论都是不成问题的。

从新变的观点而言,宋人一反唐人规律意味着艺术的创新。宋代诗人面对唐诗的成就而能新变,出以己意;宋以后则面对唐诗和宋诗的成就却无力出以己意而产生新变,不出于唐,则出于宋,失去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关于宋诗之新变,胡云翼于1935年较为具体地分析说:

宋诗不能完全摆脱唐诗的藩篱,这是我们也替宋诗惋惜的。可是,宋诗人在创造方面,虽没有唐诗人的伟大;但在诗的研究方面,却比唐诗人深刻得多了,进步得多了。他们对于唐代诗人,每一个都有很适当的批评;他们对于唐诗,每一篇都作详细的分析;他们能够看出每一个唐诗人的特长,他们能够发现每篇唐诗的好处。尤其对于那几个名贵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王维、韩愈、李义山,无论用字、炼句、对仗、用韵,他们一点点都不肯放松,而加以细密的研究。有了许多唐代的好作家和好作品,供宋人学习与参考,宋人的描写方法自然要特殊进步了。其进步痕迹可明显地看出来的。第一,宋诗格外的整练,有规矩,没有唐人不工稳的毛病了。第二,宋诗的描写越发细致,没有唐人粗率的毛病了。第三,宋诗的描写特别冲淡,没有唐人一味豪迈意气的毛病了。

这是就宋诗新变的一般情况而言的,作为宋诗典型的黄诗而言,它以才学为诗,工于锻炼,创造了一个深刻工巧、瘦硬生新、拗折奇崛的新的艺术境界。当时苏门学士即对黄诗的独创性有所认识。张耒说:“以声律作诗,其末流也,而唐至今诗人谨守之。独鲁直一扫古今,(直)出胸肊,破弃声律,作五七言,如金石未作钟磬声和,浑然有律吕外意。近来作诗者颇有此体,然自吾鲁直始也。”王直方也谈到秦观和张耒对黄诗的推许,他记述道:“山谷旧所作诗文,名以《焦尾》、《敝帚》。少游云:‘每览此篇,辄怅然终日,殆忘食事,邈然有二汉之风。今交游中以文墨称者,未见其比。所谓珠玉在旁,觉我形秽也。’有学者问文潜模范,曰:‘看《退听稿》。’盖山谷在馆中时自号所居曰退听堂。”黄庭坚晚年回忆说:“往在元祐初,始与秦少游、张文潜论诗,二公初不谓然。久之,东坡先生以为一代之诗当推鲁直,而二公遂舍其旧而图新。方其改辕易辙,如枯弦敝轸,虽成声,而疏阔跌宕不满人耳;少焉遂能使师旷忌味,钟期改容也。”当时秦观与张耒对黄诗尚无确切的认识,直到苏轼以为黄诗乃“一代之诗”时始服膺。自此秦观与张耒作诗便另辟蹊径了。苏轼之言成为了定论。苏门文人陈师道即提出学诗当从学黄诗入门,学文当从韩文入门,这已反映了一时的文学风尚。陈师道在《后山诗话》里指出:“黄诗韩文,有意故有工,左、杜则无工矣。然学者先黄后韩,不由黄、韩而左、杜则失之拙易矣。”黄诗和韩文有法度可循,只要有意去学习,便可能达到工致;如果一开始便去学杜诗和《左传》文则不易工致。因此学习作诗文者应先学黄诗再学韩文,如果先学杜、左之诗文则可能有拙易之失。同时代苏黄并称,为什么陈师道不主张人们学苏诗呢?这是因为苏轼乃海涵地负之天才,其诗汪洋恣肆,波澜壮阔,妙理无穷,变化百出,而无特别诗才者是会感到无辙可寻,不可模仿的。因此虽然苏黄并称,而黄诗因学者甚众,遂演变并发展为江西诗派。南宋诗人刘克在论及宋诗的发展时说:

潘阆、魏泰,规规晚唐格调,寸步不敢走也。作杨(亿)、刘(筠),则又专为昆体,故优人有挦扯义山(李商隐)之谑。苏(舜钦)、梅(圣俞)稍变以示平谈豪俊,而和之者尚寡。至六一(欧阳修)、坡公,巍然为大家数,学者宗焉。然二公亦各极其天才笔力之所至而已,非必锻炼勤苦而成也。豫章(黄庭坚)稍后出,会粹百家句律之长,究极历代体制之变,蒐遗笔,穿异穴,间作为古解,自成一家,虽只字半句不轻出,遂为本朝诗家宗祖。

北宋诗歌革新以来,影响最大的是欧诗和苏诗,但这两家的“天才笔力”是不易学习的。刘克庄指出山谷诗成为“本朝诗家宗祖”的原因,其最根本之处在于学山谷诗可以“锻炼勤苦”而成,而学欧诗和苏诗却绝非“锻炼勤苦”可成的。刘克庄总结了山谷诗在这方面成功的原因,我们参以黄庭坚诗论及其创作实践,能见到山谷诗所建立的法度,可供后人指示途径的有以下几方面:一、意象的创造力求生新奇异,使用生僻事典,讲求出处,化用成句,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二、偶尔采用古文句法,善于窄韵巧押,有意破坏律体而使之拗崛;三、在立意方面以俗为雅,以故为新,力求表达新意;四、沿题而赋,以线型结构为主,层次清楚,题意表述完满。这样,即使一般志于学诗的人,皆可以经过勤苦学习和锻炼,循此途径,自然能够弥补生活体验的缺失、想象的贫乏、情绪的平常等等的缺陷,可以作出有一定水平的和具一定特色的诗。因此,在黄庭坚的影响下,学山谷诗者在北宋后期蔚然成风,形成江西诗派,而江西诗风还笼罩着南宋诗坛,直到南宋中期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等大诗人开始努力摆脱其影响并形成自己的风格。自南宋中期以后,虽然逐渐清除了江西诗风,但诗人们却又转而去学晚唐诗、盛唐诗或杜诗,这样宋人自己创造的诗歌艺术特点又渐渐丧失了。唐宋诗之争的历史公案表明:黄庭坚诗及江西诗派才是宋诗艺术特色的代表者,虽然它有一些弊病,并受到许多的指责,但它却体现着异于唐诗风貌的创新精神。

同类推荐
  •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遴选了2011年发表在各类文学报刊上的优秀思想随笔作品,全面展现了2011年的思想随笔创作成绩及美学风貌。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诗歌选集。译者苏杭先生精选了一百来首茨维塔耶娃脍炙人口的短诗,并首次译出长诗《山之诗》。作为主要以诗歌创作名世的诗人,茨维塔耶娃在创作手法上有相当的创新,她披露感情时更热烈、更大胆、更横放杰出。
  •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是中华文化的珍贵宝藏,是国学的重要部分,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认真品读。由雅瑟主编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精选唐宋八大家散文193篇。其中:韩愈39篇,柳宗元35篇,欧阳修32篇,苏洵11篇,曾巩13篇,王安石21篇,苏轼32篇,苏辙10篇。每篇散文均有翔实的注释和精辟的鉴赏,以及后人的点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力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读者尽览八大家散文的概貌和精髓。
  • 美丽的散文

    美丽的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热门推荐
  • 独宠极品剩女

    独宠极品剩女

    无论身边有多少纷争,嫌烦。不愿意去争太多,他花心、风流、极致出格。清雅自我,私企的富二代,却也不乏心计。她仿佛置身事外,任它电闪雷鸣,风华正茂;她35岁,徐娘半老,我自云淡风轻。名不见经传、色不见卓绝、品不见圈点的她,他29岁,如何征服花心大少?,她谨慎、小心、在国企机关中每走一步皆如履薄冰。具有所有有钱人身上张扬着的缺点国企的小职员,太懒;不愿意去抢太多,活得简单、通透、却也无色无味。
  • 礼仪金说4:公关礼仪

    礼仪金说4:公关礼仪

    进入21世纪,公关礼仪在企业的公共关系、形象宣传、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撒旦夺爱

    撒旦夺爱

    当看到这个和前妻一模一样的女人,他的双眼充满了冲动。吸引如罂粟般无法控制,不管了,先拐回家后再说。豪门夜宴,竟然被在酒杯里下药。一晚醒来,裴贝语就被眼前的小娃娃抓着喊妈咪——天!自己才多大,那里冒出来的孩子啊?撒旦夺爱,本欲求欢。回家后,他后悔了——这个女人带来的刺激和麻烦,他想戒却戒不掉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狂妄殿下

    狂妄殿下

    曦:我对你的爱并不比任何人少一分,可你却看不到,你知道我有多心痛么?情:如果你真的是师傅告诉过我的那个我命里的劫数,那么就让我毁了自己来给你幸福。诺:原来爱一个人却不能说,是一件这么痛苦的事...沈翼:即使你的爱让我万劫不复,我也不会松手,因为,我爱你……涟:夕阳很美,但所有的夕阳加起来,也比不上你的一个笑容...思思..离:尘儿,我所谓的幸福,就是与你相守...惊月:妖姬,即使你记不起我们前世有多么的相爱,我也不会介意,只要,你允许我爱你,就好...悦:这么卑微的我,真的配得到你的爱么?凌:思思,没有你,我还要天下做什么...言若:王,为了你,我可以献上一切,哪怕是我最珍爱的自由...白:王,你就是我的整个世界...紫:翼,总有一天,王会比爱你更爱我...青:王,你介意我没有翅膀么?刚刚制作了视频,网址如下:?pstyle=0第一次做,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指导.....
  • 婚宠,娇妻来袭

    婚宠,娇妻来袭

    她,襁褓之间突遭家庭变故,跟随母亲离开故里;他,才华横溢,却在家长的逼迫下娶了一个母夜叉为妻。在时间的流逝中,在命运的安排下,他们相遇在一起。当她突然发热,隔离治疗的时候,是他,不惧生死,依然守护在她的身边;当他心情低落,颓废丧志的时候,是她,用自己的真心和热情让他重新拾起活下去的希望。就是这样,他们相识、相知、相爱,共同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但就当这一切都向着美好憧憬发展的时候,一张无形的黑手再次向他们缓缓伸来……
  • 欢喜代嫁:独宠小小新娘

    欢喜代嫁:独宠小小新娘

    她是天真娇憨的代嫁小新娘,冷漠无情的庄主相公那边在欢喜的娶妾,她则包袱款款的准备离家出走,行走江湖间,遇美男无数……
  • 风物长宜放眼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

    作为陈寅恪、吴宓先生的弟子,季羡林先生承接上一辈师长的衣钵,晚年不遗余力地捍卫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对人类的贡献、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东西方文化各自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提出了高屋建瓴的精辟论断。本书文字是作者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精华所在,先生其情也真、其言也善。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将从先生的体悟与沉思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格斗传说

    格斗传说

    格斗,世界上练习的人很多。但是真正的强者却很少,只有悟性极高的人才能到达巅峰,才能领悟新的更强的力量。而且没有哪个人有能力不被战胜,除非他是神。而他有可能就是神,虽然他并不是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