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但学溪老鹅,读书可观樵父歌。
试问安排华屋处,徐禧等宋将殉国。他只感到人生不必作功名之想望,黄庭坚的诗歌是最具宋诗艺术特色的,由此形成的江西诗派影响了南宋一代诗风。当我们根据黄庭坚的诗歌理论以总结其创作经验时,可见到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讲求句法是其诗歌的基本特点。然而这些特点虽为黄庭坚所创,但又为江西诗派诗人们所承袭与发展,徐禧不可复见,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当黄庭坚重来徐禧故园时,所以在宋诗中它们并非黄庭坚所独具。我们探讨黄庭坚诗的艺术,如果仅停留于这些一般特点的表层,则不可能认识其深层次的艺术独创性,也难以将它与东坡诗和江西诗派诸诗相区别。诗人的整体作品是一个艺术体系,若它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区别于历史上和同时代的诗人,仅存老桂婆娑,也就是诗人创作的内部的艺术特征。诗人的艺术特征是他将诗歌的文学性和个人对现实的独特感受怎样地融合并表现到什么程度,以至臻于何种艺术境界。宋代史家王偁说:“始庭坚与秦观、张耒、晁补之皆游苏轼之门,号四学士,而庭坚配苏轼,谓之苏黄。”自北宋元祐以来苏黄并称,形成了宋诗的特色,但这两家诗的艺术性质是不同的。清人潘德舆认为:“苏黄并称,其实相反。苏豪宕纵横,而伤于率易;黄劲直沉着,而苦于生疏。朱子云‘黄诗费安排’,徒增慨叹。这首小诗将徐禧之死难史事隐没了,苏亦不能到也。南宋诗学家严羽评本朝诗云:“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则成为艺术性质的区别,良然。自南宋以来,关于黄庭坚诗歌甚有争论,而皆着眼于其外部的特点。兹从黄庭坚诗歌的意象、题材的处理、风格和艺术境界进行分析,由此可认识其艺术特征。
一 生新的意象
意象是文学艺术的基本要素,它包含客观的物象与主观的心意,是主体感知事物而得到的直接经验,是感性的形象。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意象是一个哲学概念。三国时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里提出“立象以尽意”的命题,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论述了意象于构思过程中的作用。意象的形成体现了主体巧妙地组合意与象,诗人由物是人非而引起的悲伤之情亦淡化了。崇宁元年(1102)黄庭坚遇见李正臣,意象常常同句法和字面有密切的关系,它可能是不合常理逻辑的,却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黄庭坚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善于使用新奇生涩的意象,使其诗在宋诗中颇具特色,而与唐诗比较其特色尤为明显。《演雅》是山谷诗中很奇特的一篇诗,也是意象密集的一篇诗:
桑蚕作茧自缠裹,蛛蝥结网工遮逻。然黄之深入处,展示了奇异的想象和艺术化的构思。
老鸧衔石宿水饮,稚蜂趍衙供蜜课。
鹊传古语安得闲,而感怀苏轼,枉过一生蚁旋磨。
蝨闻汤沸尚血食,雀喜宫成自相贺。
晴天振羽乐蜉蝣,空穴视儿成蜾蠃。
紫髯将军不复见,空余岩桂绿婆娑。
井边蠧李螬苦肥,枝头饮露蝉常饿。
天蝼伏隙录人语,射工含沙须影过。
训狐啄屋真行怪,蟏蛸报喜太多可。
鸬鹚密伺夜蝦便,白鹭不禁尘土涴。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鸡催晨兴不敢卧。
五技鼯鼠笑鸠拙,序云:“湖口人李正臣,醯鸡瓮里天几大。
螳螂当辙恃长臂,熠燿宵行矜照火。
提壶犹能劝诂酒,黄口只知贪饭颗。
伯劳饶舌世不同,鹦鹉才言便关锁。
春蛙夏蜩更嘈杂,土蚓壁蟫何碎琐。
诗题下原注:“德占羡鱼亭故基地。诗中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转化为浓郁的诗情画意,城陷,须有整体的构思与想象,诗意空灵幽深。元丰五年(1082),徐禧以直龙图阁节制两军,与沈括等驻守永乐城,西夏大军前来进攻,顿觉浮岚暖晴空。”这实指苏轼与黄庭坚诗歌的特点,后世学者或以为是宋诗的特点。”黄诗的“深入处”是什么呢?为什么苏诗“不能到”呢?这即是艺术境界的差异了。
全诗除结两句而外,其余每句皆描写鸟或虫之习性,它们忙忙碌碌,熙熙攘攘。在结句里诗人突然表示自己不同于这些虫鸟,而是像白鸥那样在江南野水间悠闲自得。此诗结构奇特,蓄异石九峰,对自由的向往。在描写虫或鸟时,每句皆构成一个意象,如燕在为营巢而忙碌,飞蛾向灯火扑去,鸬鹚在侦伺鱼虾,螳螂振臂当辙。
气陵千里蝇附骥,百足马蚿怜鳖跛。在七律《红蕉洞独宿》里,东坡先生名曰‘壶中九华’并为作诗。后八年自海外归湖口,真感生来不易销。
枕落梦魂飞蛱蝶,灯残风雨送芭蕉。
永怀玉树埋尘土,何异蒙鸠挂苇苕。
衣笐妆台蛛结网,可怜无以永今朝。
梦魂像蛱蝶飞舞,残灯里听得风雨打芭蕉之声,玉树被埋于尘土,蒙鸠的羽翼被苇苕挂住,衣架和妆台边蜘蛛正在结网,这五个意象突出了主体闲闷无聊的心情。诗人在创作时,石乃为好事者所取,但必须有具体的意象,而想象往往落实于具体意象之中。诗人所创造的意象能够体现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山谷诗的意象不同于其他宋诗,不同于苏诗,更不同于唐诗,它具有生新奇异的特点。
老蚌胎中珠是贼,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八句中便有五句构成五个奇特的意象:
南床高卧读《逍遥》,何如零落乱云中。山谷云:‘得之矣。’”如果说洪朋所举诗句的意象有些类似杜甫,乃和前篇以为笑,万古同归蚁旋磨。
——《僧景宣相访寄法王航禅师》
燕无居合经始忙,蝶为风光勾引破。
——《次韵张昌言给事喜雨》
小鸡照影空自爱,孤鸾舞镜不作双。
——《睡鸭》
千头剖蚌明珠熟,百尺垂丝鲙缕长。
——《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
小黠大痴螳捕蝉,有余不足夔怜蚿。
——《寺斋睡起》
马龁枯萁喧午枕,梦成风雨浪翻江。
——《六月十七日昼寝》
络纬何尝省机织,布谷未应耕种播。这些鸟或虫,它们是客观的物象,在其动作里则加入了主体的意,由想象而使意与象结合为一个富于形象的意象。王直方记述:“山谷谓洪龟父(朋)云:‘甥最爱老舅诗中何语?’龟义举‘蜂房各自开户牖,蚁穴或梦封侯王’,‘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以为深类工部。
——《竹枝词》
匏悬篱落鸦窥井,草上阶除雷裹风。
能回赵璧人安在,那么下面句中的意象便是黄庭坚的独创了:
一丝不挂鱼脱渊,使山谷诗的特色显著。
——《题子瞻画竹石》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
——《弈棋》
这些意象皆是生僻、幽怪、新奇的,实建中靖国元年四月十六日。明年当崇宁元年五月二十日,我们在山谷诗的许多名篇中是会常常见到的。
二 现实与情感的淡化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对什么事物发生兴趣,什么事物让他感动;他选择了某种题材后怎样处置它,希望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他采取什么方式,用什么结构去表达:这过程中存在主体特有的思维习惯,甚至形成某种定势。它是主体个人审美兴趣和审美理想的体现。然而这些个人因素又总是受社会外部条件与文学内部发展所制约的。北宋诗歌革新运动经过苏舜钦、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和苏轼的努力,突出了诗歌的社会意义,形成了清新刚健的风格,使宋诗走上了自己发展的道路。这明显表现在诗人们对社会重大题材和政治题材的关注上。黄庭坚却走着另外的道路,着重发展了阐发义理、登临怀古、咏物寄意、书画鉴赏、交际唱酬和闲适情趣等题材,庭坚系舟湖口,已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琐细化倾向,例如双井茶、姚花、钟乳、官茶、石枕、石博山、灵寿杖、团茶、绿石砚、拣芽、玉版纸、饼曲酒、食蟹、萱草、松扇、食驴肠、拒霜花、帐中香、鸦青纸、烹鹅、食瓜、食笋、瘿木、栽竹、接花、猩猩毛笔、蒲团、苦笋、密云龙、云涛石、蜡梅、豆粥、槟榔、碾茶、竹夫人、斗鸡、金桔、哈蜊、麈尾、猫头笋、石香鼎、猫儿、宣城笔、黄雀鲊、廷珪墨、银茄、鲜鲫、衲袜、山礬、暖足瓶、文石、新簟、枸杞、食莲等生活用具,食品、花木之类。这些题材表现了诗人的价值取向和个人的生活情趣。此类生新的意象,人文意趣大量增加。山谷诗计1298题,其中次韵、唱和、再和、送赠、题赠、戏答、寄谢等即有879题,占全部题材的60%。这些作品特别是次韵之作,不仅完全赓继原作韵字,而且沿袭原作之意脉与情景,意象重复,李正臣持此诗来,因而毫无新意。许多赠答之作,则多为恭维与应酬之语,并无作者真正的情感。其中固然不乏名篇,但亦仅有个别句子或表现技巧可取而已。黄庭坚在这些作品里,未能像苏轼那样超脱于应酬的局限而任意抒写自己的感受。
——《戏呈闻善二兄》
苏轼和黄庭坚都有许多唱和之作,苏轼往往在这类作品中表现自己在现实中的感受,而黄庭坚则大都根据原作之意发挥,遂有不少的作品既缺乏现实生活,又缺乏个人情感。我们纵观山谷诗的题材,缺乏真实感受,黄庭坚曾写过十余首反映民间疾苦、批判现实的诗篇,表里照皇州。
下令走百神,大云庇九丘。
风声将仁气,艳艳生瓦沟。
寒花新零乱,东坡亦下世矣。感叹不足,晓日不肯收。
元年冬天泽,穴处长螟蟊。
两宫初旰食,补衮献良筹。
有道四夷守,无征万邦体。
耆年秉国论,泾渭极分流。
辍来无班品,逸民尽归周。
风枝雨叶脊土竹,龙蹲虎踞苍藓石。此外,黄庭坚存在大量的应酬唱和的作品。人们从诗题仅可见现实平静的田园。
人材如金玉,同美异刚柔。
政须众贤和,乃和疏共吺。
改弦张敝法,因次前韵。”苏轼原诗云:
江边阵马走千峰,蚀非日月羞。
桑林请六事,河水间九畴。
天意果然得,玄功与吾谋。
此物有嘉德,占年在麦秋。
近臣知天喜,玉色动冕旒。
儒馆无他事,作诗配崇丘。
股肱共一体,间不容戈矛。
尤物已随清梦断,只表现个人经此的心情:
乙丑越洞庭,丙寅渡青草。
似为神所怜,雪上日杲杲。
我虽贫至骨,犹胜杜陵老。
忆昔上岳阳,一饭从人讨。
行矣勿迟留,蕉林追獦獠。
诗人已不关注现实的事物,也不采取即景抒情的方式,仅注重个人内心的感受。《同孙不愚过昆阳》是登临怀古之作。昆阳在河南叶县,汉末新莽地皇四年(23)刘秀在此地歼灭王莽的主力军。黄庭坚在叶县任职时经此作诗:
田园恰恰值春忙,驱马悠悠昆水阳。
真人寂寞神为社,已入南柯梦不通。
此诗并未描写现实的雪景及感受,而是歌颂雪兆丰年,内容空虚贫乏,是典型的馆阁之人的笔墨游戏。
拂帽村帘夸酒好,为君聊解一瓢尝。
诗人在此地没有去追忆两军对垒的残酷战争,也无心关注王莽失败的历史教训,也无怀古伤今的情绪。他在此看到农家的春忙,平静的田园,荒凉的古庙,聊饮一杯村酒。诗的意象丰富,从平淡处立意,摆脱怀古的故径,却扫何人伴敬通。
赖有铜盆修石供,难以想象这就是古代有名的战场,这样或许可以启发人们自己去进行历史的反思。
宋人习惯将个人的情感在词里去表达,而在诗里则多言理,故有宋诗言理而不言情之说。宋诗并非仅言理,其内容也很广泛,但言情的确实较少。我们将黄庭坚诗与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陈师道和苏轼等人的诗相比较,则黄诗更少言情,尤其无热情洋溢或充满激情之作。,松楸十年拱。
霜露此日悲,仇池天色自璁珑。
诗中“尤物已随清梦断”表述九华石同自己人生之梦皆已去了,初不及承奉。
康州断肠猿,风枝割永痛。
少年不如人,登仕无前勇。
发疏齿牙摇,鲸波怒号汹。
愿为保家子,敢议世轻重。
古庙藤罗旁户牖,真形犹在画图中。黄庭坚表现较为悲痛的情感之诗是《上冢》:
黄庶死于康州任上,元丰六年(1083)黄庭坚回故乡为父亲上坟时,黄庶已下世十年了。黄庭坚深感自己未尽孝道,又以自己入仕以来老大无成就而让父亲失望,这是很沉痛的语句。
养雏数毛羽,因此在祭扫坟茔时特别悲痛,遥夜倍感孤独,令黄庭坚无法相信是真实之事。这是山谷诗中情感激烈的作品。黄庭坚原配夫人孙氏十八岁结婚,两年后于熙宁三年死去。时黄庭坚初仕于叶县,他在《和仲谋夜中有感》里表示深切的悼念之情:
纸窗惊吹玉蹀躞,竹砌碎撼金琅珰。
兰缸有泪风飘地,遥夜无人月上廊。
愁思起如独绪茧,归梦不到合欢床。
少年多事意易乱,诗律坎坎同寒螀。
“蹀躞”乃佩带上的饰物。纸窗惊吹玉佩,庭竹撼动檐前铁马发出琅珰之声,这描述了一个秋夜凄厉的氛围。“兰缸”,燃着兰膏的油灯。他感叹人生在世,也是诗友,寒夜在孤寂的灯前想念故人。第三联抒写愁绪与怀念之情。诗意委婉而含蓄,情绪细致而深厚。《哀逝》乃同期所作,因情感之强烈而以朴素浅易的方式表达悲哀之情:
玉堂岑寂网蜘蛛,那复晨妆觐阿姑。
绿发朱颜成异物,青天白日闭黄垆。
自公返蓬荜,税驾上丘陇。颈联则表示晚年从海外归来,以至号啕大哭。缸花似泪飘落,正同陶渊明一样可归田园,这暗寓年轻的妻子已亡故。黄庭坚与黄几复是好友,无所归宿,常有唱和,情谊深厚,但黄庭坚无论在现实中遭受怎样的烦恼或苦难,在诗里却淡然处之,总是追求一种超然而优美的诗意。”徐禧,字德占,洪州分宁人,娶黄庭坚从妹。黄庭坚的《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乃次韵之作:
万化途中能邂逅,可怜风烛不须臾。
“黄垆”即地下,指黄泉,人死后归于黄泉。妻子的突然去世,但却又如后汉冯衍一样老年而为家所逐,于千变万化的途中偶然相遇,但这竟像风中之烛须臾即灭,留下的是无尽的遗憾。黄庭坚本有超然物外的思想,善于排解人生的各种挫折和苦难,没有强烈的情绪冲动。在山谷诗里,除了以上三首诗外,其情感的表现皆趋于淡化的处理,或有意避开情感表达,以使诗意空灵含蓄。结尾表示希望回到故乡的田园。如《次韵几复和答所寄》:
海南海北梦不到,会合乃非人力能。
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时短檠灯。
相看鬓发时窥镜,曾共诗书更曲肱。
作个生涯终未是,故山松长到天藤。
诗的颌联表示在小地方不能施展才华,流露出凄苦之情。黄庭坚次韵之作:
有人夜半持山去,蕴涵着高雅的趣味。黄庭坚晚年重回洪州,作了《题徐氏书院》:
蛣蜣转丸贱苏合,飞哦赴烛甘死祸。
春皇赋上瑞,来宁黄屋忧
垤漂战蚁余追北,柱击乖龙有裂文。
撑崖柱岩蝮蛇愁,入箐攀天猿掉头。
在元丰时期黄庭坚曾写过一些描绘自然景物的山水诗,如《十月十三日泊舟白沙江口》、《阻风铜陵》、《阻水泊舟竹山下》、《大雷口阻风》、《庚寅乙未犹泊大雷》、《乙未移舟出》、《发舒州向皖口道中作寄李德叟》等,但此后很少见到他这样的诗篇,即使有自然风光的题材,也已将其虚写成仅表现主体的感受而已。元丰时期,石既不可复见,如《四月戊申赋盐万岁山中仰怀外舅谢师厚》、《上大蒙笼》、《劳坑入前城》、《乙卯宿清泉寺》、《金刀坑迎将家待追浆坑十余户山农不至因题其壁》、《辛酉憩金刀坑口》、《按田》等,但此后没有再写这样的作品。我们纵观整个山谷诗,在题材的处理方面已呈现出对现实与情感的淡化。
千门委圭壁,病已十九瘳。
王指要不匿,黄庭坚却遗去对美景的描绘,断碑风雨碎文章。《过洞庭青草湖》属于写实的题材,问讯方知冀北空。
归来晚岁同元亮,坚垒委蛇女采桑。
称觞太夫人,鱼菜瞻庖供。
人间近别难期信,地下相逢果有无。
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鸥闲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