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600000052

第52章 《毛主席语录》的编辑 出版 修订与传播(3)

我驻某国使馆造反派,在大街上散发印有“造反有理”语录的传单,东道国提出抗议;我驻某国使馆造反派要在使馆屋顶上用霓虹灯制成语录牌,宣称要让这里的人民看到金光四射的毛泽东思想;去某国援建的工程人员中的造反派,要在工地上竖起一块“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巨幅毛主席语录标语牌,当局不同意,他们集合抗议,与警方发生冲突,造成流血事件;我驻非洲某国使馆的造反派,在公共汽车里朗读毛主席语录,在街头向来往行人硬塞“红宝书”和毛主席像章,对拒绝接受的群众挥拳辱骂,引起群众愤怒。

1967年,我国500多名留学生回国,途经苏联,其中留法学生到红场高声朗读毛泽东关于反修防修的语录、与苏联警方发生冲突,挨了打,造成流血事件。其他留学生义愤填膺,成立了留学生总指挥部,准备组织汇集在莫斯科的百十名留学生,再次去红场“血战到底”。如不是接到了陈毅签发的特急电报,真要在“苏修叛徒集团老窝”中心开花了。留在巴黎的留法学生听说第一批回国的留学生在红场挨了打,立刻带上了刷子,提上了油漆桶,排着队准备到苏联驻法大使馆去刷写标语,走到半路就被法国警察截住拘留。我驻法大使亲自连夜给法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打电话,同时又派人到法外交部交涉。次日,法方才用囚车把被扣留学生押送飞机场,让他们立刻登机回国。

1966年,一个青年文艺小组赴法国访问演出,他们在每个节目表演前,都要先念一通毛主席语录。观众对此很反感,头两三个节目,还能忍受。以后每念一次毛主席语录,台下就发出一片嘘声,越念嘘声越厉害。大使馆的同志们看到这种情况,建议他们不必每一节目前都念语录,但文艺小组领导坚决不肯,说节目前念语录是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创举。台下喝倒彩,说明观众大多是资产阶级,敌人反对正说明我们是正确的。

五、因“红宝书”获罪的人们

林彪接替彭德怀担任国防部长并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后,提名罗瑞卿担任了总参谋长。和当时许多中央领导同志一样,罗瑞卿对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本人的宣传,对《毛主席语录》的编辑出版发行,做了很多推动工作。但罗瑞卿被打倒,也恰恰是毁在《毛主席语录》的问题上。

罗瑞卿主张宣传毛泽东思想,但对林彪提出的“毛泽东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顶峰”总觉得有些不妥。1965年的一天晚上,他打电话向毛主席的秘书田家英请教:“家英同志,你看那个提法在理论上站不站得住?”田家英当即斩钉截铁地说:“那个提法是错误的!”罗瑞卿问:‘错在哪里?’田家英说:“错就错在‘顶峰’这两个字上。因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科学,是真理,而科学的真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而不断发现,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所谓“发展的顶峰”,其含义很明显,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毛泽东思想就到了头了,不再发展了。怎么能这样说呢?所以,‘顶峰’的提法,是违反科学的,违反辩证唯物主义的,是站不住脚的!”

罗瑞卿非常赞许田家英的观点。在对再版的《毛主席语录》送审会议上,罗瑞卿对《毛主席语录》的内容没有提出什么意见,但不同意“前言”中引用林彪的“毛泽东思想是最高最活的马克思主义”那句话。他说:“不能这样讲,最高,难道还有次高吗?最活,难道还有次活吗?最高最活,不好理解,外国人也不好翻译呀!”根据罗瑞卿的提议,正式出版时删去了林彪这句话。后来,罗瑞卿的指示传到了林彪那里,成了林彪用来置罗瑞卿于死地的借口。

1965年,林彪指使叶群跑到上海向毛泽东告罗瑞卿的黑状,导致12月8日到15日,中央突然在上海召开背对背批判罗瑞卿的会议。但在那次会议上,林彪没能置罗瑞卿于死地,因为毛泽东对林彪说:反对你,还没有反对我呢。就是反对我到长江里游泳,还是一片好意。

上海会议以后,林彪很快把罗瑞卿的所谓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的材料送到了毛主席那儿。3月在北京召开了由毛泽东及军委常委参加的会议,就在这个会上,给罗瑞卿的问题定为反党反毛主席的性质。在罗瑞卿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的“罪状”中,他反对《毛主席语录》前言中“最高最活”的话算是最重大的一条,尽管后来毛本人也明确指示今后不要用“最高最活”、“顶峰”、“最高指示”一类语言,但在林彪的陷害下,罗瑞卿没能因此减罪。

《解放军报》社的《毛主席语录》编辑人员,千辛万苦编辑了《毛主席语录》,为宣传毛泽东思想,为宣传毛泽东个人,作出了那样大的贡献,应该是劳苦功高吧。但其中一个编辑,在深夜校审“毛主席指示”时,不经意地在需要删去的毛主席像上画了个“×”,竟然连同一起校审的另外一名编辑,都被诬为“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现行反革命”,大会小会批斗,关进牛棚,抓了放,放了抓,三进三出,成为“牛棚”元老。

另外一些因《毛主席语录》获罪的,情形更为荒唐和悲凉。

1968年初秋,北京某大学哲学系主任、有名的康德研究专家,由于席地而坐时,垫在屁股底下的笔记本中夹着一本《毛主席语录》,而被打成反革命。

总政治部直属单位有位同志,在参加会议时,不经意间把手中的《毛主席语录》插进了跷起的二郎腿的裤腿中,被“政治嗅觉特别灵敏”的人看见,当场大喝道:“我们这个会场出现了现行反革命!你们看!他把红宝书放到哪里去了!”当事人马上立起请罪,人们不依不饶,除现场批斗外,还继续进行政治审查。他惊恐万分,会后不久,跳楼而死。

还有个部队战士在抄写毛主席语录时,将“毛主席”误写成了“毛主度”而受到批判。

1970年2月,宁夏省会银川市“破获了一起重大现行反革命集团”,其中一个叫吴述樟的银川二中1968年毕业学生,在《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的“毛主席的指示,一句顶一万句”的旁空处,写过“放屁”二字,被判处死刑。

六、“红宝书”时代的终结

“文化大革命”10年,全国用于印制毛泽东著作的纸张仅1966年至1970年的5年内就用了65万吨,比1950年-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16年书籍用纸的总量(59.34万吨)还多5.66万吨。这仅是由国家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毛泽东著作的用纸量,“文化大革命”期间群众组织等私自编印的毛泽东著作用纸则多得无法统计。

当时,社会上对“红宝书”多以公费购买、免费分发干部或作为奖品礼品、会议文件等形式分发,印数再多也满足不了需要,造成纸张、塑料等物资及印刷力的极大浪费。

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前,毛泽东开始厌恶林彪的过度吹捧,个人崇拜和“红宝书”浪潮开始降温。

中共九大以后,毛泽东对过分的、将为后人诟病的个人崇拜降温。他在审阅文件时,多次删去加在“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前面的“天才地、全面地、创造性地”三个副词。但是,林彪、叶群等却把毛泽东为个人崇拜降温的举措称为“伟大的谦虚”,同时把别人跟着毛泽东为个人崇拜降温称为反毛泽东思想。

在庐山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上,在毛泽东为个人崇拜降温的背景下,林彪联合陈伯达,坚持称天才,坚持设国家主席,引起毛泽东的极度反感。于是,毛泽东写了一篇批“天才论”的文章《我的一点意见》,随即开展批陈整风,敲山震虎,林彪知趣地停止了对毛泽东的大唱赞歌。

林彪曾经提出“大树特树伟大统帅毛主席的绝对权威”。1970年,毛泽东在南巡时便说:“什么‘大树特树’,名曰树我,不知树谁人,说穿了是树他自己。”这个“他”就是指林彪。

“九一三事件”之后,毛泽东继续保持了领袖权威的地位,但通过批陈伯达、批林彪,那种狂热的个人崇拜政治氛围开始降下来,“早请示,晚汇报”、“忠字舞”、“语录歌”等也逐渐降温,毛主席的著作还是要学,但已经不像林彪时期那样轰轰烈烈,作为“红宝书”的《毛主席语录》,其前述种种功用也大大降低。这种情况,慢慢持续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

1979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停止发行〈毛主席语录〉的通知》。该通知称:“林彪为捞取政治资本而搞的《毛主席语录》本,断章取义,割裂毛泽东思想,自发行以来,危害很大,流毒甚广。为了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自即日起,新华书店、国际书店现存的中文版、民族文版和外文版《毛主席语录》本一律停止发行。”

从此,《毛主席语录》在书店的门市部中消失,“红宝书”时代结束。

同类推荐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本书从新工人群体微观的故事引导我们走向社会结构层次的总体把握。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新工人群体,我们通常称之为打工群体。两亿多的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本书通过一百多个访谈故事来反映他/她们在城市待不下、却也回不去农村的迷失状态。本书强调,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国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新工人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 跟奥巴马学从政

    跟奥巴马学从政

    为官从政,细细说来,无非还是关乎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只是这些道理,比起平凡人来说,更具有影响力和社会普及性。当然,在做人处事上,也就自然要比平凡人的要求和准则来得严格和高标准。奥巴马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自己要求都很严格,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所有从政人员,以及我们普通的社会群众学习和借鉴。
  •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从现代政治学、现代政党文明的视角。全方位、体地展示和解读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的思想发展及其政治实践,剖析李大利政党观总结其建党理念,揭示李大钊在矢志于中华民旌解放事业的道路上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耐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
  •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本书收录的内容,或摘自《参考资料》、《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或摘自公开出版的相关图书,或摘自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网站,或根据电视访谈文字记录稿整理而成。其中对个别文字做了订正。由于本书中选录的外国政要都是广大读者所熟知的,因此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除了个别的人物、地名之外,书中未作专门的注释或说明。
热门推荐
  • 冰火至尊

    冰火至尊

    灭世灵寒,当这两种神物融合,将会爆发何等逆天的威力?莫凌天仗血煞魔刀纵横天下,凭异火灵寒怒霸苍穹。他的人生格言是:谁不服,我就打到他服,谁敢和我抢女人,焚天异火,我就打死他,我的女人,只有我能欺负,谁敢动一下,就只有死路一条……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皇后你别太嚣张

    皇后你别太嚣张

    “谢静然!给朕醒过来!”“别闹!吵死了!”谢静然不耐烦挥挥手,谁啊?才刚刚睡着就要吵醒自己,找死吗?谁知巴掌挥出去,却只听到一声好清亮的声音,似乎是打到谁的脸上……嗯?谢静然霍然睁开眼,正撞见一双牛眼大的眸子,不由尖声大叫:“鬼啊!”然后腿上丝毫没有犹豫,一下子就发挥了她身为跆拳道黑道高手的本领,将那双牛眼的主人直接踹到地上,发出好大“砰……
  • 命定贵妃

    命定贵妃

    这是一个爱与等待的故事真是倒霉到家,相恋四年的男朋友移情别恋,还害我穿越到一个史书上没有记载的陌生皇朝----盛濯皇朝,遇见皇朝传闻中冷酷无情的三皇子,并且跟他相爱。但是重重误会让我无奈跟他分开。难道真爱都要经历过严格考验才能实现?三年后,他已经成为盛濯皇朝最尊贵的万人敬仰的皇帝,而我却流浪宫外,还带着一个二岁半的儿子!看着那酷似他的小人儿,自己真能潇洒地忘记他吗?我应该选择再次接受,跟随他,并且接受他的三宫六院?还是应该选择做武状元夫人过着逍遥惬意的生活?或者应该跟随一直对我一往情深的他去浪迹天涯?这是一本围绕着爱情而展开的书,情不自禁的爱,让人为它生为它死。让人羡慕和妒忌的女主欧阳若舞,让人敬慕的痴情皇帝濯硕,让人心酸和惋惜的濯墨……紫的第一本书,文笔或许一般,但故事情节很不错的哦。套一位亲的话:那是一个特别的不同凡响的构思!看完全书只需4块8元钱(即480点潇湘币!)值得一看哦!(*^__^*)...紫色为本书做了一个视频出来,个人感觉还可以,音乐,图文并茂,希望你们喜欢!视频地址是?prand=1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玉楼一弦

    玉楼一弦

    她是异世寻死的孤魂,却离奇穿越重生。四年亲情让她蜕变成蝶,玉楼郡主横空出世,翩翩美男层出不穷,这郡主有点招架不住。他唇边勾起一抹浅笑。
  • 从前的老师和同学

    从前的老师和同学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予你天下

    予你天下

    这是一个予来予去的天下。他予她天下,她又予他天下。岂知这样一个天下竟也随他们这般予来予去。
  • 这个丫头太无赖

    这个丫头太无赖

    “爷!天上好像有什么东西掉下来了啊!”那个俊逸非凡,身穿白衣的男子闻言往天上看去,那个东西好巧不巧的就砸向了他的方向,谁知他身形迅速向旁边一移,快得让人觉得眼神一晃,那个东西就这样悲惨的摔在了地上,“喂、你干嘛要闪开啊?”女子疼苦的揉着脚道。“在下不躲,那砸到在下怎么办!”男子好笑的说。“你要不躲,我能扭到脚吗?反正你要负责”女子非常理直气壮的说。男子不可思议的看着她,心想:关我什么事啊……
  • 师士传说

    师士传说

    从小在垃圾星长大的叶重,在一次垃圾山的“淘宝”中意外地发现一架残破的光甲。在这架有着智能的残破光甲的帮助下,叶重逃离了垃圾星,进入人类社会。智能光甲牧殇的真实身份,叶重的身世究竟是怎么回事?野兽与美人之间远异于常人的交流方式,眼中只有生存的叶重又是如何经历他的爱情?未知的社会,他是如何一步步熟悉?扮演着何种角色?迥异于人类社会的丛林法则,又给他的命运带来了怎样的转折?拥有光脑般冷静的头脑,信奉残酷丛林法的少年,如海绵一般疯狂学习各种知识,无论是师士,还是在格斗、调培方面都是如此的出色。他每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都有如流星闪过,惊才绝艳!被动与主动,死亡与生存,冷酷与茫然,叶重的成长经历诠释着一位少年不屈奋斗的历程,同样缔造了一位师士的神秘传说。广阔的星际,当宇宙战舰和光甲出现的时候,人类又再一次陷入那无法自拔的浩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