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600000040

第40章 毛泽东***分歧的由来和发展(2)

八大闭幕不久,毛泽东便对决议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表述提出了不同意见。据王光美回忆,在八大结束后的第三天,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对***说:党的八大关于基本矛盾的提法不正确,主要矛盾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十分震惊,答道:“呦,决议已通过公布了,怎么办?”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特别是反右派运动开始后,毛泽东完全动摇了对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判断的支持。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讲话时以十分肯定的语气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种改变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从根本上动摇了八大路线的根基。***出席了这次会议,但没有讲话。显然,***是不同意毛泽东这个看法的。

毛泽东重提阶级斗争,并把它视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向左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为此后近20年的失误种下了祸根。同时,我们看到,日后毛、刘之间出现更大分歧,基本上都是在阶级斗争这个问题上展开的。

关于上述三大改造中的过快过急过于粗糙问题,关于国内主要矛盾问题和重提阶级斗争问题,在党的高级干部中,多数是不理解或持不同意见的。当时,在党内,只有居于第二位的***,能够提出、也最合适提出异议,但***始终不愿意站在毛泽东的对立面,有时候即使违心,也支持毛泽东的意见,甚至以检讨的形式,支持毛泽东的工作。所以,这一时期,毛、刘之间仅仅局限在某些问题上有不同认识和某些工作上有不同意见,还没有出现难以调和的隔阂和矛盾。

三、毛泽东退居二线,***接任国家主席

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三个职务一肩挑。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则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这样,毛泽东依然是权力高度集中的“党政军一肩挑”的中共中央主席、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1956年夏天,毛泽东提出辞去国家主席职务,同时也提出辞去中共中央主席职务。当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周恩来、朱德、陈云当选为副主席,邓小平当选为总书记。此时,***名列四位副主席之首,继续在党内居于二号地位。另外,八大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认为必要时可设名誉主席一人。”这个“名誉主席”,显然是为***当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退居二线而给毛泽东预设的。

毛泽东还在不同场合的小范围说过:我的接班人,第一个是***,第二个是邓小平。

对于毛泽东提出不做国家主席的建议,中共党内和各民主党派都进行了真诚的热情的挽留。但毛泽东态度坚决,而且反复强调。1958年1月,毛泽东又提出:自己要“去掉共和国主席这个职务,专做党中央主席”。这样,就“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做一些党所要求我做的事情”,“对我的身体状况也较为适宜”。

经过一年多的党内外酝酿和说明,1958年12月10日,中共八届六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同意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关于他不作下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候选人的建议的决定》。决定还强调说:“毛泽东同志是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久经考验的领袖,在他不再担任国家主席的职务以后,他仍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袖。在将来,如果出现某种特殊情况需要他再担任这种工作的时候,仍然可以根据人民的意见和党的决定,再提请他担任国家主席的职务。”

毛泽东不再做国家主席,由谁来接替毛泽东呢?中共中央在酝酿新的国家主席候选人过程中,曾经考虑过当时比毛泽东年长7岁,正在担任国家副主席的朱德。但是,1958年12月29日,朱德致信中共中央说:“我提议以***同志为国家主席候选人更为适当。他的威望、能力、忠诚于人民革命事业,为党内外、国内外的革命人民所敬仰,是一致赞同的。”在党的会议上和其他一些场合,比毛泽东小5岁的***也反复推辞。但在一系列公开和私下场合,朱德多次说明自己比毛泽东年长7岁,由他接替毛泽东任国家主席不符合情理,更不利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并再三坚持举荐***。

1959年4月2日,中共八届七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其中一项重要的议程就是向第二届全国人大推举国家领导人的人选名单,尤其是推举新的国家主席人选。但是,虽然中共中央接受了朱德的提议,人人心知肚明,国家主席候选人非***莫属,但由于毛泽东始终未推荐提名,在全会讨论提名国家主席候选人时,会场出现了少有的冷场尴尬。这时,邓小平站起来说:“都不提,我提,***!”话音未落,全场立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于是,全会一致同意***为中共中央向第二届全国人大提出的国家主席候选人,而朱德为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候选人。

4月5日,邓小平在八届七中全会上代表政治局作了关于国家机构人事配备方案的报告。对于决定提名***为国家主席候选人问题作了如下说明:“国家主席有好几位同志可做,如朱德同志,如党内几位老同志,都可以做。但是大家考虑的结果,以***同志担任这个职务,比较更为适当些。国家主席不单是一个很高的荣誉职务,而是有一些相当具体麻烦的事要做。例如出国、会谈、接待等等。所以,以***同志的能力和资望,以他现在在党内所负的责任,出而兼任国家主席职务,是比较好的。”

1959年4月18日至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宋庆龄、董必武为副主席。

4月30日,***、宋庆龄、董必武等新当选的国家领导人会见各国驻华使节,在国际上亮相。9月17日,***以国家主席身份发布特赦令,对于确实改恶从善的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的战争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犯,实行特赦。在随后的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中,***以国家主席身份主持庆祝活动,并会见各国来华代表团,接受各国的祝贺。

四、七千人大会,国内形势和工作认识上的分歧

1958年,毛泽东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并很快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危害。邓小平后来评价这段历史说:“‘大跃进’,毛泽东同志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陈云同志没有说话。”可见,在发动“大跃进”的问题上,毛泽东与***并无意见分歧。分歧是在出现严重危害后对这段时间工作做如何评价。

1962年1月11日至2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因参加会议的有中共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及地委、县委、重要厂矿企业和部队的负责干部7000多人,因此又称“七千人大会”。这次会议由毛泽东主持,***代表中共中央作了书面报告并讲了话。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的书面报告,总结了新中国成立12年以来,特别是1958年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几年来工作中的主要缺点和错误。毛泽东的讲话,系统阐述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并作了自我批评。他说:“我们这几年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第一笔账,首先是中央负责,中央又是我首先负责。”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也作了自我批评。

会议讨论了当时的经济形势,肯定了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必要性,部署了1962年的经济工作。会议虽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纠正左的指导思想的错误,对于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仍然加以肯定,对于庐山会议批判彭德怀的仍然认为是“完全必要”的,但对于统一全党思想,纠正“大跃进”以来的“左”倾错误起了积极作用。

但是,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之间产生了影响深远的隔阂。

1967年2月,毛泽东在同来访的阿尔巴尼亚代表团团长巴卢库谈话时说:1962年1月,我们召开了7000人的县委书记以上干部大会,那个时候我讲了一篇话,我说,修正主义要推翻我们,如果我们现在不注意,不进行斗争,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中国会要变成***专政的。毛泽东讲这些话的时候,***已经被打倒,所说的“修正主义”自然指的是***。另外,1967年4月12日,江青讲了这样的话:毛主席在七千人大会上憋了一口气,直到“文化大革命”才出了这口气。

那么,到底***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使毛泽东认为是修正主义的,并憋了一口气呢?

我们知道,七千人大会是一个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工作上的经验教训的会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但没有实现原来的良好愿望,相反的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饿死了很多人。而“大跃进”是毛泽东在反周恩来、陈云“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毛泽东也承认自己是“大跃进”的始作俑者。当全党都认识到“大跃进”的错误,需要揭示犯错误并导致经济严重困难的深层原因时,需要对过去几年工作的估量作整体的判断以调整今后工作的方向时,毛泽东和***的分歧产生了。

早在1961年5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在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时,***说:“这几年发生的问题,到底主要是由于天灾呢,还是由于我们工作中间的缺点错误呢?湖南农民有一句话,他们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我也问了几个省委干部,大多数说“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是造成目前困难的主要原因”。“我们在执行总路线、组织人民公社、组织跃进的工作中间,有很多的缺点错误,甚至有严重的缺点错误。最近不仅农业减产,工业生产也落下来了。如果不是严重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减产?为什么要后退?难道都是天老爷的关系?”“我们现在是来总结经验,好在我们现在能够回头,能够总结经验,能够改过来,还不是路线错误。但是,如果现在我们还不回头,还要坚持,那就不是路线错误也要走到路线错误上去。”***的意思很明显,产生错误的原因主要是“人祸”,即人的责任,还给上升到路线错误的高度上去了。讲到“人”的责任,人们当然不可避免地要联想起毛泽东。

同样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在谈犯错误的原因时说:你违反了它(经济规律),就一定要受惩罚,我们就是受了惩罚,最近三年受了大惩罚。社会主义谁也没干过……苏联的经验是苏联的经验,他们碰了钉子是他们碰了钉子,我们自己还要碰。可以看出,和***的讲话相比,毛泽东更愿意强调是因为缺乏经验,更愿意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还有待继续认识。

在***主持起草报告稿问题上,毛、刘之间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分歧。

首先,在当时形势的估计问题上。1961年9月,毛泽东曾经说经济形势已经退到谷底,现在是一天天上升了。但***有着自己的不同看法,所以他主持起草的报告初稿,没有把毛泽东这句“定调”的话写进报告。毛泽东看后不满意,后来经过讨论修改后的报告稿,加进了“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的判断。

其次,在讲成绩和错误方面,报告初稿将新中国成立以来12年的成绩一起混着讲,对“大跃进”以来的成绩没有突出出来单独讲。相反的,讲的缺点错误几乎都是“大跃进”以来的。虽然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毛泽东显然认为缺点错误讲得严重了一些,“大跃进”的成绩讲得不够,使人鼓不起劲来。经过修改的稿子,对“大跃进”以来的成绩讲了12条,缺点错误讲了4条,把成绩都讲够了。

第三,关于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问题。***在二十一人报告起草委员会上说,“比较难说的是三面红旗问题”。“三面红旗”作为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造成三年严重经济困难的后果是客观存在的。但毛泽东一直认为“三面红旗”并没有错,一直认为出现经济困难的原因是在“一个相当时间内,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也没有可能规定一整套适合情况的具体的方针、政策和办法”。 ***说“比较难说”,“难说”什么呢?在报告初稿,对“三面红旗”的评价是“站得住的”、“正确的”、“基本正确的”。很显然,***对“三面红旗”不是持完全肯定态度的。这就是“比较难说”的症结所在。大会在讨论时,有些人认为评价低了,应统统改为“完全正确的”。修改后的报告将“站得住的”改为“正确的”,其他没有改动。应该说,这个改动是很勉强的,毛泽东对此当然有看法。后来毛泽东批评七千人大会把“大跃进”说成“漆黑一团”,即指此事。在1962年2月21日至23日的西楼会议上,***说:“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对困难情况透底不够,有问题不愿揭,怕说漆黑一团!还它个本来面目,怕什么?说漆黑一团,可以让人悲观,也可以激发人们向困难作斗争的勇气!”说的也是此事。

但事情还不止于此。毛泽东本来对***主持起草的报告初稿就有意见,岂料***在1月27日作大会口头报告时,更讲了一些让毛泽东心中不快的话。***在向大会解说出现经济困难的原因时,继续提出天灾、人祸哪一个是主要原因的问题,并作出了两个“三七开”的判断。他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恐怕是三个指头和七个指头的关系。还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如果说这些地方的缺点和错误只是三个指头,成绩还有七个指头,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不能说服人的。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你不承认,人家就不服。全国有一部分地区可以说缺点和错误是主要的,成绩不是主要的。”在党的七千人大会上,在“大跃进”造成的国民经济困难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的情况下,作为国家主席和党的副主席的***,再次强调“人祸”问题,对于自称是“大跃进”始作俑者的毛泽东来说,实际就是一种不点名的批评。另外,用指头比喻成绩和错误的关系,是毛泽东惯用的办法。***套用这个办法,否定毛泽东对“大跃进”“缺点只是一个指头,最多是三个指头,算总账不能说得不偿失”的说法,毛泽东听起来当然不会愉快的。江青所说的毛主席在七千人大会上“憋了一口气”,或许是指此吧。

同类推荐
  • 责任胜于能力(公务员读本)

    责任胜于能力(公务员读本)

    畅销100万册,公务员责任意识与职业精神养成的第一读本。立党为公,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执政为民,贯穿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作一名有责任心的公务员,做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人民与社会。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 道理:中国道路中国说

    道理:中国道路中国说

    必然的路,谓之道;当然的话,谓之理。走中国道路,说中国理念,有了“道理”。道理是伴随发展而来的。发展必有道理,大国发展有大道理。何谓中国发展大道理?一以贯之,半步风流。
  • 中国向何处去

    中国向何处去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向哪里去?所走的道路选对了,我们就可以避免发展中的陷阱;走错了,我们就可能跌人社会政治动荡、经济低速发展、人民长期不富裕、国家竞争力不强并下降等发展的“中国陷阱”之中。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七丫头

    七丫头

    一朝穿越,睁眼便是一老婆婆哭哭啼啼,说些莫名奇妙的话,可悲的是还失了记忆。同是大将军的女儿,一个却能嫁自己心爱之人当太子妃,一个却只因姐姐的不愿意,父亲不忍大女儿伤心硬被塞给三皇子,独守空房不说,到头自己的夫君还将自己送出当公主的陪嫁丫鬟,却又因皇帝不忍心公主伤心,从陪嫁丫鬟,变为代嫁丫鬟。赤国三皇子轩辕南风:只因掉包一事怀恨在心,看自己心爱的人儿与自己的皇兄比翼双飞,心头之气难平,一再将她从自己身边推开,从陪嫁丫鬟到代嫁丫鬟。直到她真嫁去了齐国,才知道自己早已将心遗失。只是,一切已为时太晚,她与他早已成了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齐国太子端木无痕:从赤国的公主到大将军之女,娶谁都无关,他要的不过是一个可遮他断袖之癖的女人。与她日日假秀恩爱,不过是掩人耳目,他爱的只是那罘水河畔的温润男子。只是,他自己也未曾料到,竟有朝一日为她舍了那温润男子。谛君宫宫主冷傲天:他心中没有任何感情,亲情也好,爱情也罢,没有任何人可以真正信任,从他还在襁褓中便被遗弃起,自幼同这山中的野兽为伴,在他眼中,这山中的野兽尚比人有情有义。她的意外出现,特别的菜肴,贴心的照顾,一步步替了他多年得力的管家,心中那道坚硬如铁的筑墙也渐渐化去,那丑陋面容下竟藏着张惊人天颜,只是她终究与世人一样,只是为那稀世珍宝而来。是运?是劫?是归宿?青雨不会写简介,亲们只能将就着看了。谢谢lessina的两颗大钻,嘻嘻谢谢sq307472956的鲜花,么么谢谢我是七月舞魂的鲜花,么个。。谢谢diqiu5202009的鲜花,一个长么。。。谢谢玄月的花花,一个超长么。。。。谢谢yangjh996816的花花,么个。。。。青雨新建的小屋——小憩轩(群号:28619342),敲门砖:文名。欢迎亲们的加入。嘻嘻推荐好友文:难伺夫君下堂夏侯十七穿越之夫君个个很极品糖糖可儿残欢洛欣晨妖精不好当兰若惜邪医雨默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爱奴

    爱奴

    投胎?当然是有钱人家!生活?没人疼爱,要学会找爱.三个姐姐如此艳丽,没有嫉妒,却是欣喜,好处多多.有哪多呢?钱多,人多,帅哥多.哪怕是个陪衬,也自甘情愿.只是,到底哪个黑心的家伙,竟然害我清白.拜托,他到底有眼力不?我可是只会阿谀奉承的丑小鸭.到底那个暗地里那夜跑到我房间的是谁?是大姐的男友?还是二姐的?或许是三姐的?谁那样恶劣...竟然想玩耨我?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推荐好友作品:伊图草希:禁爱冰冰七月:暴君,邪妃不予:这个奶爸有点酷http://m.pgsk.com?info/m.pgsk.com紫树叶子:包养老婆野人乙:我的天王老公海源蒙儿:爱我,请将我禁锢殷紫:哥,我爱你888888888888888888889999999999999999999999本文纯属于虚构.如有不符合常理的事情,还请多多见谅.
  • 细节决定健康全集

    细节决定健康全集

    本书从居家、饮食、排毒、美容、睡眠、心态、两性、防病治病、养生等健康生活的细节入手,告诉人们如何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用平实的语言告诉人们保持健康的正确方法。
  • 断掌:婳芯格格(全本)

    断掌:婳芯格格(全本)

    云王府的遮出七格格,自小无人疼,无人爱,由于断掌,还被盛传克死了自己的娘,住的是下人房,吃的是剩下的饭菜,最后,还被自己的亲生父亲送给了暴虐的蛮族的首领,把她指腹为婚的未婚夫当作空气么?当个婢女给首领端茶倒水不说,怎么还要陪他盖棉被聊天?只是,为什么,他要羞辱她?当众人面甩她巴掌不说,还把她赏赐给红凤国的富商?自己,对于他们来说,都只是物品吗?断掌又如何?她能就此屈服于自己的命运?当发现怀上他的孩子,却被从小指腹为婚的未婚夫告白,而孩子他爹,也要抢她回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盛世贵妻

    盛世贵妻

    传闻她痴笨如傻,泼如无赖;传闻他才华横溢,俊朗无双。一朝圣旨,奉命成婚,大婚当日,她出尽洋相,未拜堂便被直接撵走。明里她粗鄙不堪,是右相痴傻长女,冀王府的痴笨王妃。暗里她是神医妙手,也是柳州第一‘公子’,一心想摆脱与皇家的牵扯,却和离不成,反与自己的丈夫‘结拜’。知她真实身份,他震惊,愤怒,满心欢喜,却痛苦不堪。“你明知我一直在找你,你明明就在我身边,是我锗天予的妻子,却要骗我写下休书。司如影,你好狠的心!”“可我不想做你的妻子。”后来,她只知,她是他烙在心上的人,逃不掉,也躲不开。
  • 重生异界苏大叔

    重生异界苏大叔

    莫名其妙的来了,苏白山知道,自己不可能再莫名其妙的离开,穿越的事情他都能懂,那叫做重生,可是系统是不是白痴了,现在流行的似乎是找些长相英俊,学识渊博的年轻人来作为穿越的主角,自己这种年过四十,相貌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中年人怎么就能作为男主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