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600000029

第29章 梁漱溟顶撞毛泽东始末(3)

梁漱溟依然倔强地回答:“我有许多事实要讲,十分钟不够,希望给我一个公平的待遇。”

会场又出现高潮,僵局无法结束。

毛泽东最后说:“你这个人呵,就是只听自己的,不听大家的。不让你讲长话,你说我没有‘雅量’,可大家都不让你讲,难道说大家都没有‘雅量’吗?你又说不给你充分的时间讲话是不公平的,可现在大家又都不赞成也不想听你讲话。那么什么是公平呢?在此时此地,公平就是不让你在今天这个政协委员会上讲话,而让你在另外的会上讲话。梁先生,你看怎么办?”

“听主席决定。”梁漱溟回答得很干脆。

会场再度一片喧闹、愤慨。这时有人提出,请主席付诸表决,看让梁漱溟讲话的人多,还是不让他讲话的人多?少数服从多数。

主席台接受了这个建议。执行主席高岗宣布:关于让不让梁讲话的问题现在进行表决。毛泽东补充道:这个问题不是政府委员会所列的议程,列席的同志也可参加。

当高岗宣布赞成梁漱溟继续讲下去的举手时,毛泽东带头举手,政府委员中的中共委员也举了手。毛泽东边举着手,边说:“梁先生,我们是少数啊。”高岗接着宣布不赞成梁讲下去的举手,到会者的大多数,特别是民主党派人士立即举起手来。梁还想再说一句话,会场上立刻有人大呼:“服从决定,梁漱溟滚下来!”

僵局就此结束。

从此,梁漱溟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消失了。按照毛泽东的指示,梁漱溟的问题属于思想问题,不是政治问题。1953年9月以后,梁漱溟的政协委员照当,工资照发,也没有受到任何正式的处分。梁漱溟由于闭门思过,一言不发,也躲过了1957年的“右派”帽子。

五、长子一席话,惊醒梦中人

同毛泽东发生如此激烈的冲突,并得到如此窘迫的结局,心情郁闷那是自然的。但同时梁漱溟也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明明倾心拥护中共领导,只不过提了那么一点善意的建议,即使说是批评,但从自己内心也并非恶意,何以招致中共负责人的如此恼怒,以致联系历史对自己进行如此严厉的批评?自己究竟有什么错?错在哪里呢?

过了两天,9月20日,星期天,梁漱溟的两个儿子梁培宽、梁培恕先后返家。梁漱溟便将前几天所发生的意外风波从头至尾告诉他们,并反复强调毛泽东完全是出于误会。梁漱溟说完后,长子梁培宽即向梁漱溟谈了自己的看法。梁培宽为乃父分析道:

这件事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只是你自己还没有认识到而已。你还记得l950年你刚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在一次会上的发言吗?早在那次你就向领导党毫无顾忌地提出种种意见和建议了。我还听说你参加西南土改时,亦曾说过要来看看西南土改是否合乎中央土改法的话。除此之外,你三年来还在某些会上有过一些发言,或与毛泽东谈话,或给毛泽东写信,似曾听说差不多亦与此相类似,都好像有一种监督政府的神气。这在心理上是存有一种偏差的,今天的这件事正是从这种偏差发展而来。你总说自己是善意的,是爱护党、爱护政府。但一言一行须看其所起的作用如何,所发生影响如何,不能单从动机上来看,而不顾及它的客观作用和影响。何况即便是论动机,恐怕也有问题。几年来,你自己好像总是站在政府的外面,这动机还不使人怀疑吗?你应该向隐微处搜寻自己的思想根源,从根本上端正自己对党对政府的态度。你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刺激政府,积两三年之久,这在政府的感受上自有其发展。毛泽东认为你有恶意,便不足怪。毛泽东不能容忍你这样发展下去,这并不是他个人对你个人有什么恶感或好感。毛泽东一切为了当前国家的大业,而没有其他。因此,你考虑自己的问题时,亦不要把它同国家当前建设事业分开,切不可抱静待考问、应付过关的念头,只求了却一身问题,而应当主动地检讨出错误的思想根源所在,担负起所有给予国家事业一切不良影响的责任,争取改造自己以利今后的国家建设。

梁培宽的上述分析,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相当精到的。那时,在过渡时期总路线颁布前后,在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过程中,对于是否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对于工业化建设中农轻重的比例关系问题,相当一部分民主人士,即使在中国共产党内部,也有不少分歧意见。其中认为中国人民经历了太长时期的战争苦难,“一五”计划应多发展投资小见效快并有益于人民生活水准提高的轻工业,改善农民贫苦困境的主张,是一个重要的分歧意见。自命为新政府体制之外并提出“农民问题”的梁漱溟,正是上述分歧意见的党外代表,而他的“九天九地”说又触动了毛泽东最不愿意受到损害和最不能容忍受到损害的工农联盟问题。所以,在争执中,毛泽东想缓和下来,说等到第二届政协开会,我还准备提名你当政协委员,但同时强调“至于你的那些思想观点,那肯定是不对头的”。再联系毛泽东所说的“梁漱溟的问题不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借他这个人,揭露其反动思想,使大家分清是非”这句话,我们就能看出,毛泽东批评梁漱溟并不是针对梁漱溟个人,而是借此统一各界人士对过渡时期总路线认识和统一制订“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我们知道,毛泽东是非常善于抓典型促全局的。梁培宽的“毛泽东不容忍你这样发展下去,并不是他个人对你个人有什么恶感,毛泽东的一切为了当前国家大业,而没有其他”的分析,或许也有这个方面的意思。

梁培宽不是就事论事评价梁漱溟与毛泽东的是是非非,而是在另外一种意义上帮助梁漱溟认清问题的根本所在,引起梁漱溟深深的思考。用他自己的话说,这番话使他在“思路上心情上根本变化,对于自己错误之所由似乎顿时有所发觉,好像通了窍”。他在当天日记中情不自禁夸奖两个儿子:“宽儿出其所见娓娓谈数小时甚好,另记。恕儿亦有所说。”

六、30年之后的感悟

“顶撞”事件发生后,令梁漱溟百思不得其解的,或许还有下面的东西:

从个人关系来说,梁漱溟当时自认为和毛泽东相交已久,是毛泽东的老朋友。既然是老朋友,当然是平起平坐,有喜同贺,有难同当,有争辩则面红耳赤,拍桌子瞪眼珠都是可以的。但当时的梁漱溟在气头上大概忘记了一句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今时不同往日。今日的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是党和国家的第一领导人,是人民心目中的伟人。毛泽东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不管是对还是错,大多带有政策性质。梁漱溟这种目空一切,置许多人热爱中国共产党、毛泽东的心情而不顾,在大庭广众之下与毛泽东争是非,不给毛泽东转圜余地,是必定要引起人们公愤的。

梁漱溟的好朋友李济深、张澜等,知道梁漱溟性情犟,事发之后,在向毛泽东给梁漱溟求情的同时,也通过不同方式劝说梁漱溟不要使领袖面子太难堪,要适度检讨自己的问题。于是在各方面劝说下,梁漱溟终于放弃自己先前几十年特立独行的所谓骨气,除了检讨外,不断以不同方式向毛泽东等中共领袖示好。

毛泽东兑现了他的承诺:梁漱溟自1953年9月以后,政协委员照当,工资照发,并没有受到任何正式的处分,以至连一顶在4年后(1957年)有几十万人被戴上的“右派”政治帽子,他也因为闭门思过、一言不发而没有摊上。然而遗憾的是,他在此后数十年间再也无缘像先前那样与毛泽东当面侃侃而谈,献计献策了。

应了毛泽东那句“梁先生坚持食素,清心寡欲,定长寿也”的话,1976年毛泽东逝世,梁漱溟仍然健在,且高寿到1988年。

1983年,90岁高龄的梁漱溟来到毛泽东的故乡湖南韶山,参观毛泽东故居。他站在毛泽东的故居前,见毛泽东故居地道的农舍房子,想起毛泽东世代为农的家庭背景,这位老人的心情犹如打翻了五味瓶,突然感悟到自己首先没有让别人批评的“雅量”,没有站在国家一穷二白的高度上全盘布局的“雅量”。而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再三用话语“逼迫”毛泽东作自我批评,也太目中无人,意气用事了。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一个吃五谷杂粮的有血有肉的人。自己是“士可杀不可辱”,但站在一个国家领导人的角度看,自己咄咄逼人的话语是不是也是一种挑衅呢?毛泽东能够在自己顶撞的情况下,一再同意自己发表不同意见,难道不是一种大的“雅量”吗?梁漱溟主动地对陪同人员谈起当年和毛泽东争论的事时说:“当时是我的态度不好,说话不讲场合,使他很为难,我更不该伤了他的感情,这是我的不对。他的话与事实不大符合,我的言语也是与事实有很大的不符合之处的,这些在争吵时都是难免的,可以理解的,没有什么的。”—说到这里,梁漱溟伤心不已,眼圈儿都红了,掏出手绢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又说:“由于我的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全不顾毛主席作为领袖人物的面子,当众与他顶撞,促使他在气头上说了若干过头的话。如果说他当时是意气用事、言语失控,那么也是我的顶撞在先,才有毛主席对我的严厉批评在后。这件事要是发生在蒋介石身上,他底下的特务早就叫梁漱溟拿人头来了。”

毛泽东如果泉下有知,或许也会感慨一番。

同类推荐
  • 跟奥巴马学从政

    跟奥巴马学从政

    为官从政,细细说来,无非还是关乎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只是这些道理,比起平凡人来说,更具有影响力和社会普及性。当然,在做人处事上,也就自然要比平凡人的要求和准则来得严格和高标准。奥巴马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自己要求都很严格,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所有从政人员,以及我们普通的社会群众学习和借鉴。
  •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从现代政治学、现代政党文明的视角。全方位、体地展示和解读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的思想发展及其政治实践,剖析李大利政党观总结其建党理念,揭示李大钊在矢志于中华民旌解放事业的道路上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耐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
  •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影响了整个世界。这样的一个政党革命、改革与建设的历史,堪称人类历史上的思想宝库,它传递出的智慧与感悟必将是厚重而深刻的。白云涛编著的这本《中共党史珍闻录》完整系统地回顾了党的历史,全书主要包括:中共中央从上海秘迁瑞金始末;瞿秋白与《多余的话》风波;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共两党争夺人才的较量;中共“理论家”陈伯达政治沉浮记等内容。《中共党史珍闻录》从框架结构设计到内容材料选取再到语言表达,群众都竭力突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是当前鲜见的广大党员“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用得好”的最基本、最权威的党史读物。
  • 日子里的中国

    日子里的中国

    本书是袁岳协同他零点的同事,以及众多社会学专家、资深媒体人、企业家和普通民众,从零点公司积累20年的调查中精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数据,结合我们这20年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变迁的种种趣事、热点、辛酸,梳理清楚了这段人们无暇思想的时光。本书对影响中国人生活质量的现存的许多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其解决前景作了预判。全书围绕着“上紧发条的中国人”“向上奋斗的中国人”“等不及的中国人”“拆除藩篱的中国人”,还有“不离方圆的中国人”“‘花’儿怒放的中国人”“被网住的中国人”等话题,用翔实的数据、精辟的分析、生动的文字,勾勒了一串今日中国背后的足迹,这是一份既闪现着理性的光辉,又有着真实生动的触感的珍贵记录。
  • 政府论

    政府论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通过论证“天赋自由和平等”,驳斥了“君权神授”和“王位世袭”论;下篇从自然状态、社会契约论、政治社会和政府的组建等方面正面阐述政府理论。
热门推荐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丹门仙童

    丹门仙童

    诸圣黄昏以后,其中一个准圣始石,为了突破到圣人修为,秘密控制了很多混沌大世界辖下的小世界,试图改变天道规则,成为万劫不灭的圣人!而主角元炎就是生于被始石控制下的一个小世界神龙界,因为神龙界的天道之灵被抹杀替代,始石为了更好的感悟天道,所以对于修为限制非常严重,但是元炎在玄黄鼎和天殉的帮助下,斩杀了伪天道,破开了神龙界的天道枷锁!
  • 圈宠邪妻

    圈宠邪妻

    【轻松版】天宫月老,一根红线冒险牵上火炎邪神的脚。红线彼端,那厮却是没心没肺的无赖女一枚。他乃当今豪门世家的少当家,俊美无铸,阴毒淡静。她是外遇的私生子,低贱贫穷,无貌无德、冷情懒散。她自觉生的伟大,活着憋屈,刚被同父异母的妖孽弟弟抢了男友,便又被老爸的正妻设计变卖,,做与他百位女佣之一。当阴毒的少主碰上冷情的无赖女...当她酒后失误,对他“霸王硬上弓”,从此,一失足成千古恨!啥?要她负责?靠!这是二十一世纪,他怎不效古寻死!又是啥?要她负责的非他一人?她就纳了闷儿了,她几时对这些妖男下的“毒手”,自已怎么不知?一个个全都对她纠缠不休,逼得那少主越来越变态,竟然...[片段一]“你会游泳吗?”某少主垂眸,一丝笑容魅惑众生。“不会。”某女眨着眼,不明就理。“哦?那你想知道学会游泳的最快方法吗?”悠扬清远的声音,却透着深夜一般迷乱的蛊惑。“...”某女虚心进取,仔细聆听。“来人,把她扔进食人鱼池。”[片段二]古典的四柱床,红幔暧昧——“亲爱的,你是不是找错了新郎?”某少主一身新郎装,倚在门边,俊美如斯,阴冷的看着某女。某女手中捏着撕下的男式衬衣,转头,若无其事道:“偷情而已,你可否装做路人甲?”某少主黑了脸,“来人,把那男人剥皮抽血,挫骨扬灰。”【正文版】前世...她脚踝上的红线,连结着他——他却从来不知!她被他毁于无形,魂魄消散——再无转生之机!这一世...他贵乃豪门帝王,俊美异邪,淡静疏离。她被老爸的正妻设计变卖,做与他百位女佣之一。他是神,在她面前却是魔;他尊贵,却独独对她下流无耻;他淡静,在她看来却阴毒如蝮蛇。她喜欢金银,他将金银焚烧化液,蒸发殆尽;她喜欢男人,他将男人剥皮抽筋,挫骨扬灰!只因为...他不准她的眼中有任何事物——除了他!此文女主强大,美男众多,蝮蛇与残狼的性情,邪神与鬼使的身份,预知祥情,请点“阅读此书”,再劳驾点下“收藏”和“推荐”,这将是给烟最大的精神动力。
  • 亡灵之城

    亡灵之城

    驱魔,赶尸,猎灵,驱灵,四个伏魔家族奇俊才杰,相聚一起!一座被封印恶魔的城市,一个可以召唤灵的神秘女人?五个被古咒预言选中的人?千年前消失的神秘国度?被预言之子认定打破预言的男人?诡异,惊悚,恐怖,离异,黑幕的后面,是预言的推算还是恶魔的指示。
  • 邪王斗傻妃:翻天六郡主

    邪王斗傻妃:翻天六郡主

    堂堂21世纪无所不能的召唤师BOSS,穿越成侯府最不受宠傻郡主?呆萌傻女逆天改命!!敢惹到她头上,简直是自掘坟墓。她身怀惊天本领、随便露一手就能让整个大陆天翻地覆!?哦?一鸣惊人引得一些不要命的家伙不服,想挑战她?找死的尽管来!只是这个妖孽男人总缠着她这么斗来斗去是想闹那样?明明都被她虐了若干次,他还舔着脸越来越上瘾,该不是这货有被虐待妄想症?某腹黑宠溺的在她脸上吧唧道:“爱妃虐我千万遍,我待爱妃如初恋!”
  • 修真女配桃花劫

    修真女配桃花劫

    唐宓穿越了,穿到了她还没看完的一本修真女强文里,这一边是霸气侧漏的男主,那一边是痴心绝对的男配,就连打酱油的都是温柔帅气的优质男好伐,唐宓左看看右看看,表示随便给我一个都可以,口水ing。可是骨感的现实给了她深深的一击,哦不,是很多击,男主、男配,就连炮灰都是女主的,你只是女配,你资质没女主好,你修炼没女主快,你长得没女主漂亮,你死的还比女主早,一出场就死了,唐宓生气了,气愤了,愤怒了,决定化悲愤为力量,化力量为食量,哦不,是奋发向上!坚定地握着拳头表示,绝对要抱住女主大腿,绝对!
  •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孙颖瑞编写的这本《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讨论了元的文化和元代文人,关汉卿的社会剧、爱情剧、历史剧,以及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 凝聚力

    凝聚力

    一个一团散沙般的企业和一个凝聚力强的企业会有完全不同的气象。每一个倒下去的企业最后的状态一定是人心涣散,企业领导人威信全无企业缺乏社会资源的支持。这种可怕的景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企业经营失败的原因很多,缺乏凝聚力是企业管理失误所造成的,是加速企业衰亡的原因之一。
  • 田园贵女

    田园贵女

    一朝穿越,看着陌生的山脉,破败的村子,摇摇欲坠的房子,安然额角青筋颤抖,咬牙切齿的想着,还好,还有一群热情好客的村民。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要报恩,得先致富。种地?抱歉,她长这么大连农具都没碰过。进城务工?那些没技术含量工资又差的工作怎么配得上她?她还不信了,自己堂堂高级白领会混不下去,小小的一个举动,钱就进了口袋,嘴巴动动,就改变了世世代代贫穷的村民们的命运,只是,这位仁兄,我只是报答一下初来贵地时你们的招待之情,怎么反倒成你的恩人了,你这一副‘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唯有以身相许’的表情给谁看呢?“易唯安,你此生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娶你。”“……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她暗讽。“所以你现在是同意让我吃了吗?”某人眨巴眼睛无辜看着她。“……”说好的矜持呢,说好的老实忠厚呢,安然抚额,这货啥时候脸皮这么厚了,她绝逼不认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