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600000021

第21章 瞿秋白与《多余的话》风波(3)

作为一个一心为民族为国家探索前途的知识分子,历史的潮流把瞿秋白推上了中共成立后至关重要的领导岗位,但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瞿秋白和陈独秀都成为共产国际的替罪羊,并受到王明“左”倾集团的打击、排挤,甚至迫害。

或许是因为对自己的政治生涯的反思太过沉重,在《多余的话》中,瞿秋白把曾经拥有过的浪漫、热情、执着、苦闷、困惑、坚定等等,都以本来的面目留在这两万多字的自白中,以致不少后人读来所感受到的,不是作者昂扬向上的斗志,而是内心的痛苦、忧郁、厌倦。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读完这个《多余的话》,一个知识分子不屈而无奈的灵魂,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敲击着我们的心灵。通过《多余的话》,瞿秋白对自己的一生,从出身、教养、思想及革命经历,进行严格的自我解剖,尤其是对自己负面的思想感情作了坦诚的曝光和深刻的检讨,对自己的内心的痛苦、忧郁、厌倦,都一一作了自我批判。这种深刻的真实的内心独白,是人性和理性的反思,从中让我们真正了解了一个真实的革命者的坦荡胸怀。

读完《多余的话》,或者还有下面这个疑问:刑场上的瞿秋白如此地视死如归,《多余的话》中的瞿秋白如此地厌倦政治,两者之间,差距为什么那么大呢?

这正是瞿秋白的伟大之处:虽然痛苦,虽然忧郁,虽然厌倦,虽然自己知道不是一个称职的领袖,虽然遭到政治迫害,虽然信仰有所怀疑,但是他有常人所没有的骨气的,宁可失去生命,绝不出卖自己的同志,宁可失去生命,绝不出卖自己的组织。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像瞿秋白这样的重要人物,如果有一点动摇乞降的表示,蒋介石是决不会放过利用他的机会而轻易地杀他的。相反,正是瞿秋白狱中的言行,特别是从《多余的话》中明显地看出他决不会屈膝投降的钢铁般意志,遂将他处死,以绝后患。

七、风起于青之末

英勇就义的瞿秋白绝不会想到,他坦荡解剖自己的内心世界,勇敢地承认自己能力不足并且存有政治缺陷的《多余的话》,会给他身后的名誉带来多么大的损害,给他亲爱的家人带来多么大的灾难。

瞿秋白就义后,当年,《多余的话》的部分内容,由国民党“中统”主办的《社会新闻》首先发表,1937年《逸经》半月刊全文刊载。抗战初期,有人曾问中共有关人士买不买瞿秋白《多余的话》原稿。或许是英勇就义的瞿秋白和《多余的话》中的瞿秋白反差太大,中共方面认为《多余的话》是国民党伪造的,没有买。但瞿秋白的文风也为熟知他的人所熟悉,他们对《多余的话》为伪造的结论心存疑问。

瞿秋白如此英勇就义,中国共产党当然把他当做烈士对待。

1936年,瞿秋白殉难1周年时,莫斯科外国工人出版社编印了一本中文书,书名《殉国烈士瞿秋白》。编者在引言中说:瞿秋白同志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好领导者之一,而且是中国人民最优秀的领袖之一。他毕生为中华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而奋斗到底。当他牺牲的周年纪念日,不仅中国共产党,而且全中国人民都必然要纪念这位优秀的领袖。这本书集录了陈云、李立三、杜宁(即杨之华),以及王明、康生等人悼念瞿秋白的文章,辑录了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一段文字,还有共产国际代表以及日本、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印度支那共产党(越南共产党)追悼瞿秋白的文章。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瞿秋白同志是当时党内有威信的领导者之一,他在被打击以后仍继续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主要是在文化方面),在1935年6月也英勇地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之下。

1950年,瞿秋白生前的战友冯雪峰主持编辑《瞿秋白文集》。12月31日,毛泽东在为《瞿秋白文集》写的序言中说道:瞿秋白同志死去15年了,在他生前,许多人不了解他,或者反对他,但他为人民工作的勇气并没有挫下来。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瞿秋白同志是肯用脑子想问题的,他是有思想的。他的遗集的出版,将有益于青年们,有益于人民的事业,特别是在文化事业方面。

1955年6月18日是瞿秋白殉难20周年忌辰,中共中央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为瞿秋白举行了隆重的遗骨安葬仪式。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宣传家。瞿秋白同志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无限忠诚的战士。他献身革命直到最后一息。他的高贵品质和毕生功绩将活在人民的心里,永垂不朽!

然而,风起于青之末。

1962年,香港出版司马璐写的《瞿秋白传》,书后附录《多余的话》全文。据时任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后来回忆:当时,李克农找到他,说瞿秋白《多余的话》的真迹落在一位民主人士的后人手中,已流出国外,那个民主人士表示要卖,问买不买。陆定一仍认为《多余的话》是国民党伪造的,表示不买。可是不久,陆定一到人民大会堂开会时,“毛主席、周总理都在座,我向他们报告了这件事和我的看法。周总理说,‘我看过《多余的话》的原稿,确是秋白的笔迹。’”丁玲后来也回忆道:她在延安的时候,人家都说《多余的话》是假的,可是她一看,谁也编不出来,谁也写不出来那种风格的文字。她说她对瞿秋白太熟悉,和瞿秋白感情很好,也最崇拜瞿秋白。她说没有人能够模仿得了瞿秋白这种文字的风格。后来调查瞿秋白冤案的时候,著名瞿秋白研究专家陈铁健咨询羁押过瞿秋白的宋希濂,问瞿秋白的《多余的话》,国民党方面动过没有。宋希濂回答:我们那里就没有这种人有这种水平,而且我们也不了解瞿秋白经历的这些事情,无法改动。改动有什么用?没有用,对瞿秋白没有任何影响,一看就是他不会投降的。宋希濂还说:“我有直接的感觉他是个文化人,一个气质素质都具备且心胸坦然的文化人。”

但是,瞿秋白为什么写出这种情绪低沉的《多余的话》呢?陆定一指出:“我又想了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不是情绪低沉,而是秋白同志有内疚。秋白同志所以内疚,是因为他当了共产党的领导人,但没有把王明路线反掉,以致革命遭到灾难,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有愧于被推为领袖。”

陆定一还回忆道:三年困难时期,有一股很大的为彭德怀翻案的力量。这时有人提出彭德怀有功,军事上行,当时演出《李秀成之死》是为彭德怀翻案的。

1963年,《历史研究》第4期发表了戚本禹的《评李秀成自述》,提出李秀成尽管被捕后被杀,但他写下的自述仍是叛徒的供状。据戚本禹回忆:1963年,我写了《评李秀成自述》,写的目的是说对人的评价应看到功劳,也要看到晚节,晚年反对毛主席也不行,影射彭德怀晚年反毛和李秀成一样,也是“晚节不忠”。这篇文章虽然影射彭德怀,但更容易让人想起瞿秋白。

1964年,香港又把《多余的话》登出来了。陆定一回忆说:有一次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我向毛主席、周总理报告说瞿秋白的《多余的话》在香港那里又登出来了。毛主席就要看,我就拿给他了,请他看。……后来,毛主席看了以后,就对我讲,以后少纪念瞿秋白,多纪念***。

时任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兼党组书记的周扬,回忆当年批李秀成时说,先是江青见到他说:主席认为李秀成是“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忠王不忠,不足为训”!接着他见到毛主席时,毛主席非常生气地批评他说:范文澜、郭老,还有你,你们都为李秀成辩护。你这个人没办法,你是大地主阶级出身,本性难改……周扬当时听了很难受。这时主席也提到了瞿秋白。周扬问毛主席看《多余的话》没有,毛主席说:看不下去,无非是向敌人告饶,自首叛变。为什么不宣传陈玉成而宣传李秀成?为什么不宣传***而宣传瞿秋白?

自此,因《多余的话》,瞿秋白与李秀成一样,“晚节不忠”了。

“文革”开始,公开批瞿。1967年1月19日,瞿秋白母亲金衡玉在常州的墓被红卫兵砸毁。1967年2月8日,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瞿秋白墓上的像被红卫兵砸毁。1967年5月12日,瞿秋白墓被红卫兵砸毁。瞿父瞿世玮葬于济南南郊,也被红卫兵砸墓平坟。

1972年中发12号文件称:“瞿秋白在狱中写了《多余的话》,自首叛变了”。

这样,瞿秋白的“叛徒”身份以中央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

八、重评《多余的话》,还瞿秋白清白

粉碎“四人帮”后,1979年3月,《历史研究》第3期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者陈铁健的《重评〈多余的话〉》一文,公开为瞿秋白鸣不平。此文一出,引起轰动。因为此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虽然一些冤案开始平反、昭雪,但对***案、瞿秋白案等一些“格外重大”的“路线斗争”案件尚未平反。所以,有人在报刊上对陈文进行“大批判”,东北一家省报用整版刊出批瞿长文。这些“文章”仍坚持“文革”时的“钦定”标准,口气严厉。陈铁健要求著文反驳,却被拒绝。1979年6月,陈铁健到福建某地参加学术讨论会,主持者执意要他在全体会上讲讲瞿秋白,陈一讲完,会上便对陈进行事先准备好的“围攻”。

但就在被“围攻”两天之后,研讨会仍在进行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转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通知,要陈铁健即日赶赴上海,与瞿秋白案复查组人员会合,参加瞿秋白案复查工作,这时会议的“论调”突然一变。7月1日,陈铁健赶到上海,住东湖招待所,见到中纪委瞿秋白案复查组负责人、时任中纪委研究室副主任的孙克悠。孙克悠向陈铁健详细介绍了情况。

原来,粉碎“四人帮”后,瞿秋白的亲人多次给中央写信,要求为瞿秋白恢复名誉。特别是瞿的胞妹、此时已79岁的瞿轶群,直接写信给任中纪委第一书记的陈云,要求为瞿秋白恢复名誉,并要求修复“文革”中被砸的瞿母金太夫人之墓。在陈云指示下,1979年春中纪委成立了“第八组”,组长孙克悠,复查瞿秋白案。

1979年6月18日,中纪委书记王鹤寿、秘书长魏文伯首次约见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伊,希望她相信党中央会作出正确结论。

随后,“中纪委第八组”在上海、杭州、南京、常州开始了紧张的调查工作,与瞿的多位亲人见面访谈,访问知情者,举行座谈会……其中包括访问陆定一、周扬,提审戚本禹等。

通过大量调查研究,“瞿秋白问题复查组”在1979年底起草了为瞿秋白平反的文件,准备提交给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讨论。1980年1月7日至25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中纪委第三书记胡耀邦主持会议。会议修改和充实了即将提交中共中央通过的包括《关于***、瞿秋白同志的复查平反报告》等一系列文件。2月23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但遗憾的是这次全会只通过了为***平反昭雪的文件,而对瞿秋白的平反文件未予通过。虽然为瞿秋白平反的文件未获通过,但在2月29日的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当有人提到如何评价瞿秋白时,邓小平明确指出:“历史遗留的问题要继续解决。比如这次会议上提到的瞿秋白同志,讲他是叛徒就讲不过去,非改正不可。”

尽管为瞿秋白平反的文件未获通过,但事实上已经“平反”。

1980年6月17日,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联合举行座谈会,纪念瞿秋白就义45周年。会议由中国作协副主席贺敬之主持,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周扬在会上讲话,高度赞扬瞿秋白的一生。座谈会上还有许多人发言。孙克悠回忆说:“在这个会上,我记得李维汉同志曾经说过,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党的主要领导人中,瞿秋白是最能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他不搞家长制。”第二天,中共中央组织部老干部局负责人、社科院研究生院负责人、中纪委“八组”负责人及瞿秋白的亲属瞿独伊等人,在八宝山瞿秋白被砸的墓碑残基前,敬献了中组部送的花圈和亲友献的鲜花。

1980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了转发中纪委《关于瞿秋白同志被捕就义情况的调查报告》的通知,结束了对此案的复查工作。该报告明确宣布:“《多余的话》文中一没有出卖党和同志;二没有攻击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三没有吹捧国民党;四没有向敌人乞求不死的意图。”“客观地全面地分析《多余的话》,它决不是叛变投降的自白书。”

这个报告的发出,标志着对从1964年就开始罗织的“瞿秋白自首叛变案”的正式、彻底的平反。

1982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纪委在向十二大的工作报告中说:“对所谓瞿秋白同志在1935年被国民党逮捕后‘自首叛变’的问题,重新作了调查。瞿秋白同志是我们党早期的著名的领导人之一,党内外都很关心他的问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经过对他的被捕前后的事实调查,证明瞿秋白同志在被捕后坚持不屈不挠的斗争,因而遭受敌人杀害。”

至此,瞿秋白冤案得到彻底昭雪。

同类推荐
  •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2007年是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为此几次来向我了解杨尚昆的一些情况。之后,应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之邀,陆续将杨尚昆同志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有关回忆录第二册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2008年秋,在杨尚昆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又以一篇拙文《怀念杨尚昆》回顾了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伟人,激励自己。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稿汇编成《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出版。为了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特将经杨尚昆生前审定、以杨尚昆名义公开发表的《高饶事件》一并放入《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本书从新工人群体微观的故事引导我们走向社会结构层次的总体把握。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新工人群体,我们通常称之为打工群体。两亿多的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本书通过一百多个访谈故事来反映他/她们在城市待不下、却也回不去农村的迷失状态。本书强调,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国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新工人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 黑客间谍

    黑客间谍

    斯诺登不过揭开了美国情报战略的冰山一角,世界便因此而起巨大骚动。本书全面剖析斯诺登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围绕“棱镜”主谋——美国国安局展开对美国网络战、情报战布局与战略的分析和追索,揭秘美国众多情报特务机构的不为人知的运作方式,敲响未来必将爆发信息网络大战的警钟。
  •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影响了整个世界。这样的一个政党革命、改革与建设的历史,堪称人类历史上的思想宝库,它传递出的智慧与感悟必将是厚重而深刻的。白云涛编著的这本《中共党史珍闻录》完整系统地回顾了党的历史,全书主要包括:中共中央从上海秘迁瑞金始末;瞿秋白与《多余的话》风波;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共两党争夺人才的较量;中共“理论家”陈伯达政治沉浮记等内容。《中共党史珍闻录》从框架结构设计到内容材料选取再到语言表达,群众都竭力突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是当前鲜见的广大党员“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用得好”的最基本、最权威的党史读物。
热门推荐
  • 乱世红颜:冥后如歌

    乱世红颜:冥后如歌

    她燃起战火,笑看他独自迎战,血燃黄沙,魂魄哀怨,却不想,她与他为别人做嫁衣。真相揭开,谁是谁非,谁对谁错,都在燃火中熄灭。他愿执她之手,与子偕老。她也愿与他紧握相依,不离不弃。
  • 丑颜倾城之王妃不好惹

    丑颜倾城之王妃不好惹

    【场景一】某日,想着如何才能让爱妻百毒不侵,容颜不衰。”“立刻去皇宫传本王的话:九公主擅闯晋王府,那是老娘一直保持着低调好么?只听侍卫匆忙来报:“王爷,王妃适才将九公主扔进镜湖里了。”且看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顶级私人保镖,无视府中规矩,欺负本王爱妃,专心致志,实在罪不可赦,求皇上秉公决断。”侍卫差点栽倒,先皇指婚给太子;却在大婚前日,明明是王妃欺负九公主啊,王爷……侍卫嘴角一抽,惨遭羞辱抛弃。”【场景三】某日,穿越之后,某男正在御花园与皇上在对弈,本文一对一,两人棋艺难分胜负。都说她胸无点墨,无语望天。万念俱灰,继续说道:“九公主说要找皇上理论,杀了王妃。再次醒来,不然就要上吊自尽。只听府中侍卫快速来报。“王爷,王妃刚刚将吴将军的小儿子腿给废了。”只听府中侍卫来报:“王爷,画中美人栩栩如生。侍卫抹了抹汗,国公府嫡女,继续说道“可是,如意姑娘说要王爷为她主持公道,服毒自尽。”某男面色依旧,那是你没有见过老娘真颜好么?某男浓眉一拧,“你问她需要本王帮她准备白绫么?”都说她胆小怯弱,“废就废了,随王妃满意就好。”*侍卫汗颜,她已经不是原来的她了。【场景二】被打扰的某男蹙眉,男主女主身心干净,“扔就扔了,随王妃开心就好。”某日,某男正在研究着他的医术,如何亮瞎恶人狗眼。都说她奇丑无比,继续说道:“可吴将军如今说要宰了王妃,但是……”某男挑眉,这等小事都来打扰他,绝对宠文,“毁就毁了,随王妃高兴就好。”没有但是了,某男正在书房画着爱妻的画像,某男早已一阵疾风似地没了影子,留下侍卫和年轻有为的皇上,喜欢的亲们请收藏哦。(*^__^*)*侍卫嘴角一抽,那是你没有看过老娘发威好么?楚卿蕴,微风中彻底的凌乱了。王妃将凤仙楼花魁如意姑娘的脸给毁了。PS:推荐二萱完结文【宠妻如命之王妃太嚣张】文文链接:
  • 琴弦疏影

    琴弦疏影

    乱世枯骨,亲情淡薄,死亡阴影,卑微成长,她不求天下,不求荣华,只求平安,只希望活下去。可是天命却将她带入无尽漩涡。。。王府争斗,人不欺我我不欺人。江湖恩怨,阴差阳错一段孽缘。战争铁蹄,因一缕善念成灾难。异国他乡,柔情留恋终须归还。
  • 塔木德:犹太人经商和处世圣经

    塔木德:犹太人经商和处世圣经

    《塔木德》是10个世纪中两千多位犹太学者的心血结晶,是整个犹太民族生活方式的导航图。本书重点萃取了《塔木德》中有关犹太人如何经商和处世的62条箴言,分上下两篇,以大量生动的事例进行阐发,揭示了犹太人独特的金钱观念、经营技巧和处世法则,从中可以窥见犹太人之所以卓越的秘密。
  • 妾身惶恐

    妾身惶恐

    男主是猫,女主是鼠,这是一个猫捉老鼠的故事……谢樱樱像是一只双目赤红的兽,不看前方满路荆棘,不看左右风景如画,更不回头看走过的泥泞,她只是不停地往前走,被打着往前走,被逼着往前走,最后终于自己站起来往前走。
  • 一花一世界:我的教育情缘

    一花一世界:我的教育情缘

    本书记录着作者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以及和学生高山流水般的情谊。在她的心中,教育无小事,她把每一个孩子都看作是一个世界,细心的雕琢,耐心的呵护。
  • 经商百诫

    经商百诫

    商人所置身的社会和周遭环境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商人必须不断地充实和改进自己,才能适应这种变化。商人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正在日益强化,这不仅仅是因为商人的行列中新的冒险者的不断涌现,而且也得益于财富的大量积累。后者是当今社会庞大的企业规模和庞大的市场的必然产物,它为商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商人成为对社会有着独特贡献的人。面对金钱的诱惑,一些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下海“捞”一把,他们只看到了利益,没有意识到商场中的危险。
  • 特蕾莎修女给青少年的12堂人生必修课

    特蕾莎修女给青少年的12堂人生必修课

    平实的文字讲述了至深的哲理,凝练的话语浓缩了人生的精华,博爱的思想传达了生命的真谛。本书精选特蕾莎修女所讲过的感人箴言和演讲辞,旨教会青少年们做人之道,学会如何放宽胸襟,胸怀大爱,扶危济贫,不弃小事,坚强勇敢,勤奋谦虚。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树立一个最明亮的指示牌。
  • 天才召唤师:宠妃很萌很腹黑

    天才召唤师:宠妃很萌很腹黑

    云家大小姐,腹黑呆萌,用2逼的方式横扫各大榜单排行数据。明明实力变态,非装出一副弱不经风的样子。会装傻,会卖萌,会犯二,会抓狂,还有那么一点点小腹黑。开心起来就欺负人,不开心的时候就虐人。仗着自己有一个特别特别牛X的师傅,横行霸道,无法无天,我行我素,目中无人,欺凌弱小,强抢美男……偏偏还有一个“吃素”的大祭司处处维护她,以一副“谁敢拒绝被云箫欺负就灭”的姿态将她宠的无法无天。云箫:月漓,你是大祭司,又不能成亲。不以结婚为前提的恋爱就是耍流氓!
  • 浮生劫:锦赋离思

    浮生劫:锦赋离思

    她曾是天界的九天玄女,只因一次下凡在蛟龙爪下救下了他。从此冰冻了千年的心被他捂热了。为了能和他在一起,她历尽劫难!被除仙位,去仙缘,下界为人。他为了她,放弃龙王身份,一朝入魔界!多年后,在人间寻到了她的踪迹,便不顾一切的前往人间。..........。再一次的被她救起,她已不记得他是谁了。。这一次,他和她还能再续前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