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6900000003

第3章 【崇俭能广】顺逆从容的人生选择

在老子眼里,顺与逆是相对的,有的人想求速福,却没想到只能自取速祸。老子指出,“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一个人命运的顺逆,应该和“道”联系在一起,顺应天道,将个人的利害得失与天下苍生的命运连在一起的人,方才能够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以爱天下苍生为己念的人,百姓才会相信他,并靠他为百姓办事,百姓方才放心。

道是简单的,快乐也是很简单的

原典: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解读:

道的运作法则是空性的,它的变化可以用“朴(简单)”来形容。“朴(简单)”虽然微小,但天下却没有人能够操纵它。

世界上有许多人都觉得自己不快乐,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着快乐,然而这些人却越来越不快乐。这究竟为什么?老子认为,生活是简单的,快乐也是简单的,然而这简单的快乐却不容易得到。唯有我们用心做自己,才能触及这些简单的快乐。

人生的快乐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复杂难觅,它其实就存在于我们喜欢做的每一件事当中,只要我们细心体会这些、真正做回我们自己,便不难从中找寻到简单的快乐。

有一只老猫整日忧心忡忡,愁眉不展,想着自己的心事,它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福的猫。有一天,它看到一只小猫正转着圈追赶自己的尾巴,玩得乐不可支。老猫问:“你怎么会这么快乐呢?”小猫们说:“我的尾巴上有快乐。”

老猫回到家,也转着圈追赶自己的尾巴,果然觉得自己很快乐。老猫恍然大悟:“原来快乐全在尾巴上。”

“猫的快乐在猫尾巴上”多么深刻而简单的智慧呀!由此可见,快乐是可以制造的。我们同样也有许多这样快乐的“尾巴”,只是在纷杂的生活中,将它们遗失了而已。

如果你认为快乐是清早起来新鲜的空气,一顿丰盛的晚餐,一个真诚的问候,那么快乐就会随时来到你的身边。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调查:“世界上谁最快乐?”

在上万个答案中,有四个答案十分精彩,它们分别是:吹着口哨欣赏自己刚刚完成的作品的艺术家;给婴儿洗澡的母亲;正在沙地里堆城堡的孩子;劳累了几个小时终于救治了一位病人的外科大夫。

这些快乐其实都在我们的生活周围,除了这些,应该还有许许多多的答案,口渴时的一杯水,酷热时的一阵风……只要我们能够做回自己。

在罗马尼亚,有这样一个许多人都喜欢去的墓地。因为这墓地上有许多快乐的文字。有一块墓碑上写着一篇文章:“村中我最老,生平喜舞蹈,彼得兄弟俩,放声一起唱……你们快来看看我,像我这样都能够活到九十六,所以祝您活得比我老。”这样的墓志铭在这片墓地上很多,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鲜有人迹的墓地成了游览景点,为墓地管理者始料不及。而这些快乐竟然是这些步入黄泉的农人、贫困者甚至是乞丐给世人留下的,他们活着为自己制造了快乐,死了又给世人带来了快乐。

生活中的快乐有许多种,有钱的人,可能觉得他因为有钱很快乐;有权的人,可能觉得他有权而快乐。然而哪种快乐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我们自己的快乐,正是我们所拥有的生活——看似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得失都是“道”

原典: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解读:

认同“道”的哲理,“道”就乐于帮助他;认同“德”,“德”就乐于帮助他;如果明白了这些,无论得失就都会是内心的快乐。

人的一生,既有火红耀眼之时,也有暗淡萧条之日,此乃世之常理,又何必患得患失?过于注重个人的得失,只会使自己变得心胸狭窄,斤斤计较。

生活中往往有这样一些人,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反复考虑,做完之后又放心不下,对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尽量周到,如有不妥,就很担心把事情办砸,担心别人对自己有看法,并且极其注重个人的得失,他们被笼罩在患得患失的阴影之中,内心被得失搅得没有一分安宁。

从前,晋国有位并不富裕的农夫不慎丢失了一头牛,可他仍像从未丢失过什么值钱的东西似的,整天乐呵呵的。旁人不解,问他为何不去寻找丢失的那头牛?农夫笑笑说:“牛是在晋国丢失的,肯定被晋国人拾到了。牛还在晋国,我何必费心去找它呢?”

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如把“晋国”两字去掉不是很好吗?老子感慨道,要是再把“人”字去掉就更好了!

晋国农夫没有因为自己家中丢失了一头牛而沮丧,更没有因为自家有所损失而悲伤,而是超越“物之主人为谁”之羁绊,从容而又洒脱地把自己之物推及为晋人之物,从而得出一国之内物没有得与失。此乃人生之第一境界。

孔子认为,此人的境界还有个局限,应该把自己之物推及世人之物,突破有限的国界,其境界更为宽广。此乃人生之第二境界。

老子更高一筹,他把一头牛放进大自然中,挣脱了人之束缚,让其往来无牵挂,真正回归自然。此乃人生之第三境界,也是最高境界。

人生得失是常事,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永远不能再得到。面对得失,能够达到像晋国农夫那样坦然的心胸,心中会少些阴郁的云朵,透进更多的阳光。如若能像孔子所言,人世间的种种得失便随风而去,红尘中的你怎能不轻装上阵?更甚者,如老子,人生无所谓得与失,让心灵像云一样飘逸,让思绪无边际地驰骋,定会看到风光无限。

人生如白驹过隙,面对种种挫折与失败,怀着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楚国有一个人叫支离疏,他的形体是造物主的一个杰作,或者说是造物主在心情愉快时开的一个玩笑——脖子像丝瓜,脑袋似葫芦,头垂到肚子上,双肩高耸超过头顶,颈后的发髻蓬蓬松松似雀巢,背驼得两肋几乎同大腿并列。好一个支支离离、疏疏散散的“半成品”!

然而支离疏却丝毫不为自己的尊容而伤心,相反,他感谢上苍独钟于他,平日里乐天知命,舒心顺意,日高尚卧,无拘无束,替人缝衣洗服,簸米筛糠,足以糊口度日。当君王准备打仗,在国内强行征兵时,青壮汉子如惊弓之鸟,四散逃入山中。而支离疏呢,偏偏耸肩晃脑去看热闹。他这副尊容谁要呢,所以他才那样大胆放肆。

当楚王大兴土木,准备建造王宫而摊派差役时,庶民百姓不堪骚扰,而支离疏却因形体不全而免去了劳役。每逢寒冬腊月官府开仓赈贫时,支离疏便欣然前去,领到三盅小米和十捆粗柴,仍然不愁吃不愁穿。

一个在形体上支支离离、疏疏散散的人,尚且乐天知命,以自然的心性,安享天年。那么把这支支离离、疏疏散散从而遗形忘智、大智若愚的精神运用到立身处世的方法中去,难道还不可逢凶化吉、远害全身吗?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这是世之常理。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因此,大可不必盛喜衰悲,得喜失悲。盛衰、得失自有天意。

凡人皆有七情六欲,面临得失,很少有人能泰然处之,患得患失的心情搅得本来平静的生活乱成一团糟,这又何苦呢。

有位朋友这样看待得失。他说得失就像人体内的血,缺少了就会贫血、眩晕乃至危及生命,而太多了则会引发血稠、血脂升高,同样会危及生命。

由此可见,保持一份平常心,才是面对得失的处世之道。别人得再多也是别人的,与我丝毫不相干;别人失再多也是别人的,我能帮则帮,帮不上也没必要长吁短叹。同样,我得再多也是凭能力得到的,付出自有回报,也不必因此而沾沾自喜;我失再多也只能从自身找原因,客观情形本来就是千变万化,埋怨不得别人。这样看来,问题岂不简单得多了?

心理学所说的“自我协调和自在法”,基本功夫就在于“看懂自己”。正确看待得失,不为小事计较,不莫名其妙生气哀伤,不悲天悯人,主动适应变化。

患得患失就是一味地担心得失,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患得患失是人生的精神枷锁,是浮躁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从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能射中靶心,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从左右的嘴里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也目睹过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宫中来,单独给他一个人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

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叫人拿来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彩头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

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地一声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后羿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

后羿收拾弓箭,勉强赔笑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夏王在失望的同时掩饰不住心头的疑惑,就问手下道:“这个神箭手后羿平时射起箭来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跟他定下了赏罚规则,他就大失水准了呢?”

手下解释说:“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术呢?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把赏罚置之度外,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神箭手啊!”

得而不喜,失而不忧,在大得大失面前,若始终保持一份淡然的心境,那么这一生必定活得更从容。

无“患”即无忧

原典: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解读:

我之所以寝食难安是因为总是惦记自身的荣辱得失,如果把这一切都抛开,还有什么能挡住我的快乐?

在这里,老子剖析了自己不快乐不幸福的原因,那就是看不透时间的纷纷扰扰、熙熙攘攘。“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是一种感叹,但更多的是一份看破人世后的宁静。月的阴晴圆缺是客观规律,是自然而然就发生的转变。人的悲欢离合,顺逆穷通,如同皓月一样,也是自然的。要是能洞悉了然这样的变化,自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份超然,就是豁达的真正原因。

不管身处顺境逆境,只要你心胸开阔,心境平和,那么你就能够不被环境变化而影响,只觉日日是好日,四季都是好时节,始终拥有快乐。

一个月皎风清的夜晚,云门交偃禅师把弟子们召集在一起讲法,他问道:

“十五日以前不问汝,十五日以后道将一句来!”

弟子们听了面面相觑,他便自己代答说:“日日是好日。”

这段公案非常有名,翻译成白话就是说:“开悟以前的事我不问你们了,开悟以后的情境,你们试着用一句话说来听听!”学生们正在想的时候,他自己就说:“天天都是好日子呀!”

“日日是好日”最能体现禅者的境界,宋朝的无门慧开禅师,曾经专门为云门的这句“日日是好日”,写下一首传诵千古的禅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嫌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四季如是来,如是去,我们若能真心体悟到它们的殊胜情趣和景致,自能得到一番自在和逍遥。

但是,世俗的人们往往因为“嫌情”——分别心、取舍心,而产生种种挂碍和计量。因为分别心而有对立,因为对立而有取舍,因为取舍而有矛盾,种种烦恼和痛苦也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只有从自性、自心的反照去克服分别、取舍的嫌心,深入地去体会身边各个不同的世界和境遇;心胸既开,何日不是好日呢?

对于觉悟生命的人而言,万象皆为虚空,一切的江月松风,雾露云霞只是自然的情景,一切的横逆苦厄也不过是阴雨黄昏而已,所以对“日子”能有什么破坏呢?当我们有一个巨大的花园时,几朵玫瑰花的兴衰,又有什么相干呢?

宋代理学家邵雍初到洛阳时,生活非常窘迫,曾住在一间极其简陋的草房里,不足以挡风遮雨;同时,他还要每天砍柴烧饭侍奉父母。为了生活,他每天不得不干很多活,每年耕种庄稼的所得,仅能换取衣食让父母与自己勉强度日。

生活虽然清苦,但他却能乐在其中,还把自己的住处称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有地方住,有饭吃,双亲俱在,可以共享天伦,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人快乐呢?

春秋宜人时节,把家里安顿好,他还会外出游历,走到哪里就把快乐带到哪里,所到之处人们都争相迎候,并高兴地说:“安乐先生给我们带来快乐了噢!”

其实,只要心境明朗,自为自乐,每天都会是个好日子,有了这种心态,人生还有什么能够将他困住的呢?一箪食,一瓢饮,也是一种自在自得。

有一个老渔夫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每天捕到鱼儿能换到30元就收工。然后在家里吹笛子、斗斗鸡、下下棋或者和孩子们一起玩陀螺、放风筝。

有一天,他的一位刚读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外甥来访。这位硕士对舅舅的作业与生活方式很是纳闷。他便提议道:“舅舅,为什么您不向银行贷款,买艘先进的船与先进的捕鱼工具到较远的深海处多捕些鱼儿呢?”

渔夫听了有些莫名其妙。于是,这位硕士外甥继续解释道:“这样,您就可以储蓄,等到有了足够的钱,就可无忧无虑去享受您自己想要过的生活,那该多好呀!”

渔夫听了外甥的一番大道理后,放声大笑,继而说道:“你的意思是要我放下现有的生活方式,更勤快点,赚更多的钱后再来过这样的生活吗?”

外甥愕然……

对老渔夫来说,这样的生活就已经很满足了,他每天都过得很快乐。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呢?何必放弃自己现在的好日子去追求以后所谓的好日子呢?这份豁达实在令人羡慕!

面对苦短的人生,豁达的人不会长吁短叹,反而要长啸一句“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于穷厄时不会怨天尤人,反而安贫乐道,如刘禹锡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于贬谪时不会失意落魄,反而“在其位,谋划其政”,尽心为公,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于遭谤时,不会忙于辩解,反而扪心自省,坦然面对,如欧阳公被谤,依旧井井有条地处理政务。于疾患时不会消极悲观,反而暂作偷闲,安心养病,如郑獬“病来翻喜此心闲,心在浮云去住间”。

豁达之人,能在逆境中安心。这份安心,不是消极待命。真正的安心,是积极的,是愈挫愈勇的,是永远奋进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豁达之人,必也是自强不息之人。

豁达的风貌令人向往。要达到这样的境地,实在是困难的。这其中虽然有一点性格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来源于“看破”,而不是消极的“看开”“暂忘”,甚至是破罐破摔的“无所谓”。看破是一种“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明悟,是对人情世故变化规律的明了,是对人生和社会的通透理解。

要获得人生的快乐其实没什么秘诀可寻,只要放开心胸,便处处是福地、夜夜是良宵了。

迎难而上,不畏风雨

原典:

强行者有志。

解读:

行事遇困境而能不畏艰险的人,是有志气的人。

老子并非是一个不积极的人,他认为“强行者有志”——在遇到艰难困苦时,一定要不畏艰苦,做到这一点才是有志气的人。

事实上,在很多生活小事上,我们都在实践着老子的这一智慧——你不会因为打开报纸发现每天都有车祸就不敢出门;你不会因为禽畜身上存在着各种病患而成为素食主义者;你同样不会因为离婚率居高不下而拒绝恋爱、结婚……

想要成就大事,就必须具备老子“迎难而上、不畏风雨”的智慧。

1796年,年仅27岁的拿破仑率领六万人的军队进入意大利阻击对手,但法国和意大利之间是那正处于冬季覆盖着皑皑白雪的阿尔卑斯山,六万人在几乎没有路的情况下排成了一条20英里的长蛇阵,一旦来到看似无路可走的峭壁时,拿破仑就命人吹起冲锋号,每个人都筋疲力尽,但队伍却在不停地前进,很快翻过阿尔卑斯山,击溃了对手!从此这个世界的历史上就多了一句“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三个字”的名言,多了一位身高1.65米却敢说自己比阿尔卑斯山还高的皇帝。

一个人遇到困难的事情,或者退让,或者挺进,这两种不同的选择自然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有些人有一股韧劲,对待自己认准的事,大胆而果敢地去做,这叫气魄。敢于大胆去做的人常说:“我总有机会!”失败者的借口是:“我没有机会!”失败者常常说,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缺少机会,是因为没有成功者垂青,好位置就只好让别人捷足先登,等不到他去竞争。

可是有眼力的人绝不会找这样的借口,他们不等待机会,也不向亲友们哀求,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机会。他们深知,唯有自己才能给自己创造机会。

亚历山大在某一次战斗胜利后,有人问他,是否等待机会来临再去进攻另一个城市,亚历山大听了这话,竟大发雷霆,他说:“机会?机会是要靠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创造机会,便是亚历山大伟大的原因。因此,唯有去创造机会的人,才能建立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

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总要等待机会,那是极危险的。一切努力和热望,都可能因等待机会而付诸东流,而那机会最终也不可得。

有人认为,机会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一旦有了机会,便能稳操胜券,走向成功,然而机会并不是等来的,也不是从众多事情中“挑拣”来的,而是在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中收获的。

爱迪生发明灯泡之前他失败了很多次,当他用了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了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经变得渺茫,还是放弃吧!”但爱迪生却说:“到现在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一千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最后,他经过了六千多次的实验终于成功了。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爱迪生因为这上千次的失败而放弃了后面的试验,电灯不能说发明不出来,但至少要推迟一些时候,人们也将在“黑暗”中多挣扎一段时间。

如果将爱迪生的每次试验失败都算成一次挫折,那么,爱迪生发明电灯也就是遇上了六千多次的挫折,这个数目无疑是惊人的。由此可见,爱迪生的毅力更惊人!爱迪生的这种毅力,与老子“强行者有志”这一智慧异曲同工。

人生就像一条曲折而多石子的道路。因为它是曲折的,所以常使人感到无奈;因为它多石,所以常令人跌倒。若想走好这条路,就必须拥有一个迎难而上、不怕困难的信念,让它支撑着我们披荆斩棘,迎接人生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典: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解读:

慎重是大意的控制者,淡定是浮躁的制服者。所以圣人行事处处有备,即便光彩夺目,也从不敢养尊处优。

老子认为,许多人惹祸的原因是麻痹大意,没有忧患意识。此后的孟子在这一智慧上也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孟子·告子下》)。可见,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事,就不能让自己的生活太过于安逸。

人们都知道,在温室里长成的花是经不起风吹日晒的。人也是如此,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中,很难培养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往往导致失败,这也是“富家多败儿”的原因之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历过忧患和磨难,才能逐渐迈向成功。在年轻的时候,多把自己放在逆境中,不仅会磨炼敲打出许多美好的品性,也能增强生活的能力,扩展视野,掌握很多技能。

为了避免“死于安乐”,人们在平时就应该养成一种生活紧迫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不断进取的力量。

人们都知道勾践卧薪尝胆成为霸主的故事,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勾践为什么之前被夫差打败并为奴三年的原因,其实夫差之所以能打败勾践,正是得益于他当时生于忧患之中——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其子勾践继位,吴国起兵攻越。吴越两军战于檇李(今浙江嘉兴南)。吴国的军队阵列整齐严肃,越王勾践派敢死队冲锋失败,就改用罪人在阵前集体自杀,吸引吴军的注意力,然后偷袭吴军,越将灵姑浮挥戈刺伤吴王阖闾,吴军败退,阖闾死于途中,其子夫差继位。

夫差为报父仇,派专人侍立宫门,每逢夫差出入,便发问:“夫差,越王杀害你父亲的仇恨你忘掉了吗?”

夫差则回答:“不敢忘!”终于在公元前497年,吴在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大败越军,迫使越国臣服,并让越王勾践到吴为奴三年。

公元前485年,夫差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诸侯,击败晋而成为霸主。

“死于安乐”的例子更是举不胜举,从下面一则寓言中不难发现“死于安乐”的原因。

在一个奇冷的冬夜,富有的赵员外和有学问的陈老夫子正在家中赏乐,忽有一乞丐来行乞,而且自称不怕冷,只是饿了。赵员外给他吃饱之后,想看看乞丐到底怕不怕冷,于是与乞丐打了个赌——乞丐只要在员外院里的歪脖树下呆上一夜而不被冻死,就可赢得五百亩良田,一套豪宅和一家当铺。当晚,乞丐不停地打太极、练武术,最终挨到了东方现出一缕红色的曙光,他赌赢了。乞丐因此发了财,娶了娇妻,也成了一位员外。

三年后,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夜,“乞丐员外”夫妇来赵员外家做客,陈老夫子作陪。赵员外说:“你现在也是员外了,不过还不如我富,你敢不敢再赌一次,赌注还是和原来一样。你若是再赢了,就比我富了,而且是全城首富。想不想再赌一回?”“乞丐员外”本来不想再赌,但“乞丐员外”的娇妻禁不住“全城首富”的诱惑,对他撒娇不止,终于双方签下生死文书再赌一回。

“乞丐员外”还想再像三年前那样打太极练武术,但发现自己步伐已乱,四肢不灵,全没了“天人合一”的能力,最后终于被冻死了。陈老夫子对赵员外总结说:“他以前能赢你,是因为他原本就饥寒交迫,所以抗冻能力强;现在他和你一样了,吃好的、穿好的,活动少,锻炼少,每天生活在安逸之中,抗冻能力自然就降低了,所以在同样的条件下却被冻死了!”

顺利的境遇,优越的地位,富足的资财、舒适的生活,似乎应该是个人、家庭以至民族发展的有利条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满清的八旗子弟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曾是骁勇剽悍的,但成了统治阶层后,不过几代,八旗子弟就沉醉于安乐享受之中,清朝的灭亡也随之来临。

遵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智慧,我们便不难找到一种生活之道、成功之道!

关键时刻不要走错路

原典: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

解读:

所以有人说,真正清楚明白的“道”在愚昧的人看起来似乎是晦暗不清的;最高畅通无阻的“道”在愚昧的人看来却是最闭销不通的;最宽阔平坦的“道”在愚昧的人看来却是最崎岖坎坷的。

明白了大道就抛弃了小聪明,在只有着小聪明的人眼中看来反而是糊涂了;走上了歧途还以为自己是走在正道上,那是因为从未真正体会到正道的存在,或者说从来就没接触到那个境界的边缘。最完美的美德就是虚怀若谷,只有这样才能归纳百川,然而人们往往并不这样认为,他们只要有一杯水就以为自己得了大智慧,只要有了一块石头就以为自己拥有了天下。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走不出自己的路,前途在他们眼中迷迷茫茫,歧途甚多,有时候循着自然大道才走了没多久,被旁边有小聪明的人说上几句,就以为自己走错了路,慌慌张张地改道而行,殊不知这才是歧路。

因为看起来通往“道”的路是如此崎岖不平,而且晦暗不清,所以人们觉得走这种路是太艰险了,可是风光往往只有在险峰上才可以领略。

北宋真宗时,契丹人入侵宋国,告急的文书连连发到朝廷,却都被宰相寇准给扣下了,不让真宗皇帝知道。

真宗在别处听说这个消息,非常着急,就向寇准问讯。寇准说:“大敌当前,如果有拼死的决心,任何妙计都是无用的。我请求皇上御驾亲征,为将士们击鼓打气。”

真宗害怕了,说:“我贵为天子,怎么能以身犯险呢?除非你能保证我的绝对安全,否则就是对我的不忠了。”

寇准说:“如今敌军气势正盛,我军连连失地,这种局面必须改变。皇上虽然冒些凶险,但只有这样才能鼓舞将士们的士气,挽回颓势。我想敌军万万预想不到皇上会亲自上阵,他们一定会十分恐慌的。”

真宗被寇准劝服,勉强出征。走到南城的时候,随行的大臣又劝真宗回去,他们说:“契丹的兵力强大,皇上为什么要和他们硬拼呢?不如迁都到南方,以后再作打算。”

寇准舌战群臣,坚持请真宗到澶州督战。他说:“成就大业,就不能回避风险,以求安稳。现在契丹势在灭我大宋,我们如果退让,那么就会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真宗犹豫不决,寇准于是把负责军事的武将高琼找来,对他说:“国家危难,皇上决心难下,还请你去劝谏皇上不要后退。如今人心不稳,这也是你们武将为国报效的时候了。”

高琼便去面见真宗,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是很自然的事,皇上不该听信南迁的话。皇上带领我们杀敌,军心一定大振,我军一定会大胜的。”

有了武将的保证,真宗终于安心了一些,于是亲临澶州督战,全体将士奔走相告,士气大振。契丹人果然胆怯起来,不敢进攻了。

最后,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大宋北方的一些领土得到了保全。

寇准力主真宗涉险亲征,这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是一条不可取的路,然而正因如此才避免了宋朝亡国的命运。人们不愿冒险走自己认为是不清楚的路,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有时候只有那些他们认为不安全的路才是真正合乎“道”的,是顺应事物发展趋势的正确之路。在这一点上,只有像寇准这样的有远见的人才能坚持正确方向。

在面临紧要关头的时候,因为人们缺乏远见,更加不容易看清前途,这种时候尤其容易选错了路。

公元979年初,宋太宗御驾亲征北汉,北汉主刘继元走投无路,只好投降。面对这巨大的胜利,宋太宗心花怒放,难以自持,他不顾兵疲财缺的现状,主张乘胜伐辽,收回被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

宋朝大将潘美反对此议,他对宋太宗恳切地说:“我军大胜,此刻也不能志得意满,轻敌冒进。眼下尚需稳定形势,巩固胜果,士卒也需要休整。”

但是宋太宗求胜心切,坚持大举北进,快到高梁河时,宋军遭到辽军的伏击,损失惨重,宋太宗一时也不知去向。

当时,宋太祖赵匡胤的长子、武功郡王赵德昭也随宋太宗亲征,他手下的将领猜测宋太宗不是被杀就是被俘了,于是私下商议立赵德昭为帝。众人讨论过后,就去劝说赵德昭:“皇上失踪,想必已经蒙难。如今军心不稳,大敌当前,郡王如不当机立断,承继大统,恐怕变乱不止。恭请郡王速即帝位,以此平定军心,号召天下。”

赵德昭面对众将拥立,一时心动。本来宋太祖赵匡胤去世时没将皇位传给儿子赵德昭,却是传给了弟弟赵匡义,就让赵德昭很是郁闷。但是后来他为了避免宋太宗的猜忌,就处处表现得恭敬,丝毫也不敢表现出自己的怨尤,这才君臣相安无事。此时面对众将的拥立,在最初的欣喜过后,他开始考虑这件事关系太大,万不可因贪图帝位而犯下致命之祸。虽然在众人看来,此刻走上帝位是顺理成章之事,但如果太宗并未蒙难,一旦回来看到他轻率即位,必然不会放过他,到时候大难就要临头了。

于是他故作愤怒之状说:“皇上生死未明,大敌在侧,尔等不思报国杀敌,却在这里胡言乱语,动摇军心,这是忠臣所为吗?我为皇上臣子,誓死效忠皇上,岂能受你们的唆使,干下这等大逆不道之事?你们真是昏了头了!”

众将面面相觑,口中只好自称有罪,但是心里未免异样。

为了安抚他们,赵德昭又低声说:“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是荣辱之事,岂可操之过急?再说赵氏江山谁做皇帝都是一样,我岂能趁皇上危难而行其私呢?倘若皇上真的遭遇不幸,为了宋室江山,我还是不会令各位失望的。”

众将皆服其义。第二天早上,宋太宗被杨业父子救回,安然无恙,众将又深服赵德昭的慎重了。

在不同情况下看来,同样的路表现的状况也是不一样的。当天还是光明一片,第二天就变成了灾祸之源。因此在选择该走哪一条路的时候不可不慎重,尤其应该带有一双睿智的眼睛,顺应大道,不可逆道而行。

世俗的看法不一定就是对的

原典:

正言若反。

解读:

正面的东西表现出来的现象就像有其反面一样。

所谓“正言若反”,是老子辩证思维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老子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思维表达方式,表现了老子逻辑思想的特色。黑格尔在评论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思维时曾说:“理性在他物中认识到此物,认识到在此物中包含着此物的对方。”老子的辩证思维也体现了这个思想。

老子概括出,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有时候条件与结果、目的与手段乍看是相反的,而实际是一致的。这对缺乏辩证思维的人来说,似乎是悖谬之论,但是无数的实践证明了这是真理。而且这种真理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都能体会到的,只是大多数人从未思考过这类问题。

作为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者,庄子在自己的著作中也表现出了和老子一致的辩证思维方式,唐注释家陆德明在《经典释文序录》就曾说庄子是“辞趣华深,正言若反”。例如在《庄子·秋水》中,说风蓬蓬然起于北海而入于南海,以手指挡之,风不能折指,指却能胜于风,以足踏之,风不能折足,足却能胜于风,然而风能折断大树,掀翻大屋,这就是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从许多局部说,是小不胜,但积聚许多局部的小不胜却能够整体上大胜。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悖论式的语句,实际上是巧妙地表达了局部和整体相反相成的辩证性质。

而在《庄子·山木》中则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君子的交往是出于志同道合,虽在物质利益上淡薄如水,感情上却能够亲密无间。小人的交往是出于蝇头小利,虽在物质利益上美如甜酒、却会在感精上导致决襄断绝。这是庄子总结的交友之道,其表达形式也是正言若反。

老庄“正言若反”的辩证思维方法与表达形式在现代仍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对现代人的生活有着深切启示,值得仔细品味。

在生活中,可能我们时常觉得生活像是在和我们唱反调,想达到的目的总是达不到,想得到的东西总是得不到,似乎总是在遭遇挫折和失败,所以人说“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如老子所说“正言若反”,儒家的孟子也说过:“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同样是靠着“反面”的艰难而达到正面的“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见那些让我们感到挫折的反面的环境是为了增加我们面对困难的韧性。

有许多人正是因为经历过反面的逆境,然后才体会到正途何在。

司马迁的父亲名谈,是一位太史令,“掌握秘籍,职司记载”,博学天文、史事,通晓诸子学术。司马迁从小受到良好的熏陶,10岁时,他随父来到长安,诵读圣贤之书,有机会接触到许多珍贵文化历史资料。20岁以后,司马迁开始周游各地名山大川,他游历淮河、长江一带,深入乡野,探访古迹,采集传说,考察风土人情。

他曾到过刘邦起兵的沛县等地,访问过萧何、曹参、樊哙、滕公等人的故家,了解了他们的一些事迹。他曾登上会稽山,去寻找民间传说已久的禹穴。为了勘察舜帝所葬的地方,他又登上九嶷山。他考察过屈原的遗迹,参观了孔子的“庙堂车服礼器”,瞻仰过信陵君门客侯赢曾经看过的夷门。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长了不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接近下层人民,了解人民的疾苦,为后来写《史记》积累了大量资料。

司马谈死后三年,司马迁继任当了太史令。在他42岁的时候,开始了《史记》的著述。

在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替李陵辩冤而遭大祸,司马迁在狱中受到奇耻大辱,本想“引决自裁”,但为了完成《史记》,他不得不“隐忍苛活”下来。在狱中他想起以前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的时候,曾推衍出《周易》的卦爻。他想起了孔子在陈、蔡二国遭到困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江南而作《离骚》,鲁史官左丘明双目失明而编撰《国语》,孙膑受到髌刑而作《兵法》……这一切给了司马迁极大的鼓舞。在狱中他效法这些不朽的名家,发奋而作,为了完成自己的宏伟心愿,忍辱含垢,发奋著述,终于在公元前92年,以极大的毅力和雄深雅健的文笔,完成了不朽的历史巨著《史记》。

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说明了一个人在困境面前要学会忍耐,从而才能更加坚毅。就像在《圣经》里所说:“我们求主加增我们的信心,神却使我们伤财、害病、失业、遭难,逼我们比以前更会运用信心。”这便是一种“正言若反”的方式,所以当我们觉得环境不顺,期望和事实背道而驰的时候,要知道这是在借助环境造就自己的机会。

《论语·雍也》中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体现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品格。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安贫乐道,首先是因为他已经窥知了“道”的妙处,既然体会了“道”的境界,那么世俗的贫困又怎么能够困住他那颗快乐而安然的心呢?

正言若反,在世人眼中看到的贫困生活,不一定就是真正的不安乐,这个道理只有真正身临其境的人才能够细心体会了。

生时不留遗憾

原典: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解读:

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长寿的人占十分之三,短命的人占十分之三,本来可以长生但自己走向死路的人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对生活执著过度了。

生和死是个很沉重的话题,生带给我们喜悦,死带给我们阴郁,不论如何,我们都无法避开死,它总会在一个我们无法预料的瞬间降临在我们头上。既然如此,我们就该善自珍重,努力享受生命,这样在死亡到来时也就不会有任何遗憾了。

人经历世间数十年的寒暑岁月,终究会有老病死亡的一天,很多人面临死亡,常常是不甘愿、不放心地离开。因为他还有志愿没有实现,还有事业没有完成,还有恩惠来不及报答,还有善事功德不尽圆满。

他们感觉自己对于世间亏欠很多,可是无常一到,由不得人拖延一刻,最后迫于无奈,只有把种种的歉疚和惭愧带进棺材里。因此,一个人在世间,该担负的责任要一肩挑起;受别人的滴水恩德要及时回报;需要忏悔认错的事,更不要推诿粉饰;需表达沟通情感,何必吝于开口呢?心头摒除闲事牵绊,自在洒脱地走人间一回。

不要把歉疚带到棺材里,让我们重新省思生命的价值,今生要留下什么在人间呢?贪欲还是施舍?瞋恨还是宽恕?斗争还是和平?索求还是余荫?

平常,死亡对我们而言像梦一般遥远,我们总想:怎么会呢?但事实上那是每个人终有一天都会面对的现实,即使最爱的人也要被迫分离,被迫抛弃已有的财产、地位,终究要到另一个世界去的。浑然不觉的我们总是生气蓬勃地度过或哭或笑的一生。

有一个少年,他患了一种肌肉萎缩的难治病症,医生已经宣告来日不多。他不但接受这个死亡宣告,并正视直逼而来的死亡。对其不多的人生,他认为应该留下“我确实已来过一遭”的证明,所以每天拼命地作诗。

我们也许认为死亡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或者认为是马上要面临的事,此二种想法不同,生活态度亦随之差距甚大。

倘若我们认为死亡是很久以后的事,则不会慌慌张张地急着要把活着时该做的事做完。但如果死亡迫在眼前,则必会将所剩短暂的时日区分清楚,好好地把握。

日本的上智大学精神科教授小术贞孝曾走访全日本的监狱,他获得一个惊人的结果,那就是死刑犯和无期徒刑犯之间,想法与态度有很大的差别。

死刑犯中有人一晚可作出20句甚至30句的俳句,或者读完一本深奥难懂的书,或者给同一位女性写了300封之多的信等等,每人都显出自己精力最旺盛的一面。

相反,无期徒刑囚犯则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简直毫无气力、毫无感觉。

仔细想想看,我们每夜不都在“死亡”的状态中吗?睡眠是一种假死状态,只不过确知第二天早晨会醒过来,方能安心入睡罢了。谁都无法保证明天一定还会活着,所以不妨将今天视为生命的最后一天那样去珍惜。

日休禅师曾经说过:“人生只有三天,活在昨天的人迷惑,活在明天的人等待,只有活在今天最踏实。”但是他又告诫人们:“今天,你别走得太快,否则,将会错过一路的好风景!”

现代人看起来实在太忙了,许多人在这忙碌的世界上过活,手脚不停,一刻不得空闲,生命一直往前赶;他们没有时间停一停,看一看,结果,使这原本丰富美丽的世界变得空无一物,只剩下分秒的匆忙、紧张和一生的奔波、劳累。

一天,一位年轻有为的总裁,以比较快的车速,开着他新买的车经过住宅区的巷道。他时刻小心在路边游戏的孩子会突然跑到路中央,所以当他觉得小孩子快跑出来时,就要减慢车速,以免撞人。

就在他的车经过一群小朋友身边的时候,一个小朋友丢了一块砖头打到了他的车门,他很生气地踩了刹车后并退到砖头丢出来的地方。他跳出车,用力地抓住那个丢砖头的小孩,并把他顶在车门上说:“你为什么这样做,你知道你刚刚做了什么吗?真是个可恶的家伙!”接着又吼道:“你知不知道你要赔多少钱来修理这辆新车,你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孩子央求着说:“先生,对不起,我不知道我还能怎么办?我丢砖块是因为没有人肯把车子停下来。”他边说边流下了眼泪。

他接着说:“因为我哥哥从轮椅上掉了下来,我一个人没有办法把他抬回去。您可以帮我把他抬回去吗?他受伤了,而且他太重了我抱不动。”

这些话让这位年轻有为的总裁深受触动,他抱起男孩受伤的哥哥,帮他坐回轮椅。并拿出手帕擦拭他哥哥的伤口,以确定他哥哥没有什么大问题。

那个小男孩万分感激地说:“谢谢您,先生,上帝会保佑您的!”

年轻的总裁慢慢地、慢慢地走回车上,他决定不修它了。他要让那个凹坑时时提醒自己,“不要等周遭的人丢砖块过来了,才注意到生命的脚步已走得太快。”

当生命想与你的心灵窃窃私语时,若你没有时间,你应该有两种选择:倾听你心灵的声音或让砖头来砸你、提醒你!

有一位老人,年轻的时候,每天都工作超时,拼命地赚钱。节假日,同事们带孩子度假,他却到小贩朋友的店铺帮忙,以赚取额外收入。原本计划在还完房屋贷款后,便带孩子们到临近的泰国玩玩。可是,三个孩子慢慢长大,学费、生活费也越来越高。于是他更不敢随意花钱,便搁下游玩一事。

大儿子大学毕业典礼后一个星期,夫妻俩打算到日本去探亲。可是,在起程前两天的早晨,醒来时,他突然发现枕边的老伴心脏病发作,一命归天了。

这是怎样的遗憾?你是否也因为生活太快、大忙碌而忽略了你所爱的人呢?

把今天当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吧,与其在死前惦念未尽的一切,何不在生时就做到让自己无憾!

顺其自然事事顺

原典:

治大国,若烹小鲜。

解读:

治理国家之道与烹调小鱼之道可以共通比拟。

小鱼体小而脆弱,所以烹调的时候不能力道太猛,也不能随意翻动,须小火慢烹,多加观察,细心调制,办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你必须顺其自然,不能违反规律蛮干,否则事情也一定办不好。

有一位客人去侯子家访问,送了他一只獐子。侯子问:“獐子可以驯化吗?”客人回答他说:“在太平盛世里,野兽都可以成群地出游,你难道不相信吗?为什么獐子不可以驯养呢?”侯子说:“对呀,我试试看吧。”

侯子为獐子造了间房子,开始驯养它。獐子的情绪很不稳定。它一会儿低声呦呦地叫,叫过之后,就静静地呆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像在思念什么;一会儿又嗥嗥地大叫,显得很是悲凉。到了晚上,獐子不愿被囚禁在房子里,常常用头去撞门。如果有人走近去看它,它就惊恐万状地在角落里缩成一团,一动不动地盯着来人。獐子虽然在这些方面表现得与人很相似,但还是难以将它的野性驯化。

仲凫王子听说了这件事,就去对侯子说:“你显然不善于驯养獐子,为什么不把它交给我来驯养呢?”

侯子回答说:“你的院子里面有两条狗,大的像西旅氏的猛狗,小的也是韩之卢的后代,十分勇猛。如果獐子被这两条恶狗吃掉了,那可怎么办呢?”

王子听了哈哈大笑,说道:“你不但不善于驯养獐子,而且也不了解我的两条狗。我将会引着獐子去见那两条狗,然后逐渐让它们在一起吃食,逐渐让它们晚上同住一个地方,逐渐使它们成为好友,而且还要让它们的关系日益亲善。我既然驯养獐子,当然只会使它的生活更安定,怎么会去伤害它呢?”

侯子听了这话,觉得有点道理,但还是嘱咐说:“尽管如此,你还是派小童子看着点,用绳子把獐子拴起来,别让狗太接近它。”

王子听罢沉思了一会没有说话。就这样,獐子就让这位王子带回去了。

过了三天,王子派人带话过来给侯子说:“我已经不让童子看獐子了。我的那两条狗,看上去也很平静、安宁,不像是想侵犯獐子的样子。”

又过了三天,王子又派人告诉侯子说:“现在我已经把绳子解开了,我的那两条狗,也能与獐子和睦相处,很是亲热。虽然獐子还是存有戒心,但我相信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又过了三天,王子再次派人送来消息:“獐子已经消除了戒心,与我的两条狗真的是亲密无间了。”

又过了三天,西旅氏狗却趁獐子熟睡的时候,咬住了它的喉咙,韩之卢狗也上去咬住它的两肋,獐子就这样被咬死了。

愚蠢的仲凫王子不顾獐子和狗本是天敌,硬要逼它们相亲相爱,当然会造成可怕的后果。

顺其自然,可以使事情变得容易,而且又符合自然规律。

从前,有位樵夫生性愚钝,有一天他上山砍柴,不经意间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动物。于是,他上前问:“你到底是谁?”

那只动物开口说:“我叫‘领悟’。”

这时,樵夫心想:“我现在就是缺少‘领悟’啊!把它捉回去算了!”

这时,“领悟”就说:“你现在想捉我吗?”

樵夫吓了一跳:我心里想的事它都知道!那么,我不妨装出一副满不在意的模样,趁它不注意时赶紧捉住它!

结果“领悟”又对他说:“你现在又想装成不在意的模样来骗我,等我不注意时,将我捉住。”

樵夫的心事都被“领悟”看穿,所以就很生气:真是可恶!为什么它都能知道我在想什么呢?

谁知,这种想法马上又被“领悟”发现。

它又开口:“你因为没有捉住我而生气吧!”

于是,樵夫从内心检讨:我应该把它忘记,专心砍柴。

樵夫想到这里,就挥起斧头,用心地砍柴。

一不小心,斧头掉下来,却意外地砸在“领悟”上面,“领悟”立刻被樵夫捉住了。

人们做事一定要学会顺其自然。违背规律去办事,就会步步艰难,而学会顺应规律,就会得心应手,一路坦途。

不必烦恼,办法总比困难多

原典: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解读:

大道毁坏之后,才产生仁义。智巧出现之后,才产生虚伪。六亲不和之后,才产生孝慈。国家昏乱之后,才产生忠臣。

忧愁和烦恼通常会使人的情绪波动,让原本能够做好的事情都无法做好。老子面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的观点。在老子看来,任何困难都不必过于烦恼,总会找到办法的解决。

美国成功学家格兰特纳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星的机会!一个人对待生活、工作的态度,是决定他能否做好事情的关键。很多人在工作中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抱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然而这一切并不能换来所谓的公正。唯有用平静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境遇,才能去除生活中的烦恼、解决那些看似无解的难题。

一个小男孩晚上与家人一起玩牌,连续几次抓的牌都很差,结果全输了,于是,他开始抱怨自己手气不佳、运气不好。这时,男孩的母亲突然停止了玩牌,她严肃地对小男孩说:“无论你手中的牌怎样,你都必须接受它,并尽最大努力玩好自己的牌!”小男孩望着母亲那严肃认真的面孔,愣了愣神。只听母亲接着说道:“人生也是如此,上帝为每个人发牌,你无法选择牌的好坏,但你可以用好的心态去接受现实,并竭尽全力,让手中的牌发挥出最大的威力,获得最好的结果。”

从此以后,小男孩一直牢记着母亲的这番教诲,他不再抱怨自己的命运,而是以良好的心态去迎接人生的每一次挑战。就这样,他从得克萨斯州的农村默默无闻地走了出来,一步步成为陆军中校、盟军统帅、美国总统。这个小男孩,就是美国第32任总统——艾森豪威尔。

人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困难是死的,人是活的。活的人去解决死的困难,方法就像通往罗马的路一样有多种。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去思考它、研究它,找到多种解决困难的办法。

阿基米德称是世界上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就遇到过一件很棘手的事情:

叙拉古城当时的统治者海厄罗王为了报答诸神的恩泽,决定建造一个华贵的神龛,内装一个纯金的金冠作为祭祀物。金匠如期完成任务,这时有人告密说金匠私吞了部分金子,企图用等重的银子掺入蒙混过关。愤怒但无法判断确有其事的国王请来了阿基米德作鉴定。

面对这个无法用常规数学方法解决的问题,阿基米德也一时想不出办法。但他并没有因为想不出办法而愁眉不展、牢骚抱怨;相反的,他尝试着运用各种方法去解决这个难题。最终,阿基米德在用澡盆洗澡时突受启发,豁然开朗,利用浮力测出了金冠的真假,也让他成功地发现了浮力定律。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前方是绝路,希望在拐角。”当我们认为困难无法解决时,就好像到了绝路一样。这个时候困难就像横在我们面前的河,你要突破它的阻碍,可以从桥上过去,也可以坐船过去,还可以自己游过去。事实上,每一种困难都有多种解决办法,关键在于面对困难的时候,不是知难而退、被困难所吓倒,而是迎难而上,不断想方法、找办法,这也是成功与失败的差距。

俗话说,“没有翻不过的火焰山,没有淌不过的流沙河。”相信自己,遇到困难要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如若遇到困难首次尝试失败之后,不能耐着性子去接着尝试解决办法,那么爱迪生永远发明不出来灯泡、飞机也永远上不了天,一切一切不能一次成功的东西都将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同类推荐
  • 实用个人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个人文书写作大全

    普通书信第一节概述书信源远流长,流传至今最早的信件是3000多年前周公旦写给召公夷(shi)的信。信是人人必写的,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也不可能不写信,因为书信是感情联络的纽带、信息传递的桥梁。打开本书,让您的个人文书更加完美吧。
  • 中国生存启示录

    中国生存启示录

    这是一本面对现实如何生存的启示录,一本发现人生智慧、追寻幸福生活的指南书。是中国第一部以“培育健康价值观”为专题的心灵励志书。作家、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
  •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大全

    日常商务信是指商业机构、公司、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的一些有关的事务性书信来往。其作用是维持商业经营的正常运转,处理一些必要的商业事务,作为一些贸易活动中的过渡性、衔接性环节,保证商业活动的正常开展。
  • 经典音乐故事

    经典音乐故事

    西方古典音乐博大、灿烂,源出于古希腊和希伯莱文化,肇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繁盛在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西方音乐生长在西方文化的土壤里,具有浑厚的文化内涵,在西方的宗教精神、科学思想、民主意识滋养下,更透射出人类文明之光。然而,在一切艺术形式中,音乐里蕴含的捉摸不定的因素最多,这本小册子从西方音乐作品的时代文化背景入手,指明风格,析清流派,点评艺术价值,试图帮助音乐爱好者深入理解音乐的艺术内涵。音乐欣赏既能愉悦身心,又能提高修养。谈音乐、欣赏音乐,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音乐知识、专业名词一般性判断原则,这本小书里尽量避开复杂的专业术语,而那些浅显的知识一点就通,无须作更多的解释。
  • 实用科技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科技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实地介绍了文书教研论文及科技报告各部分的写作内容及写作规范,并附上真实的案例,让您即使没写过类似的文书也能轻松上手!
热门推荐
  • 中国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

    天地是如何形成的?人类万物是怎样产生的?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又该如何解释?人类又是怎样一步步征服自然的……人们通过想象来解释这一切,于是便形成了早期的神话。这些故事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最终形成了文学宝库中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通过本书中那些生动离奇的故事,可以了解到我们的祖先对宇宙与自然万物形成过程的奇妙想象。
  • 芊泽花

    芊泽花

    ※七天七夜连续不断的侍寝,芊泽的一切已然被剥夺。她的身体,被烙上了不可磨灭的魅咒,生生世世,无法逃脱!恍惚之间,她似乎听到那邪魅之极的男子轻喃:“芊泽,不要逃,否则……”阴鸷闪过他妖冶的黑瞳,他顿了顿,继而启音:“否则,你会生不如死。”≈※◇◇※≈芊泽,是人名,也是一种花。顾名思义,有一种花叫芊泽。它只有简单的六片花瓣,没有亮丽的外边,也没有璀璨的颜色,只有简简单单的白色。开在山野之间,是那么的不起眼。芊泽是野花,没有人能种它。如果你有了芊泽的种子,你可以尝试埋下它,但它永远不会发芽。没有人知道这种花应该怎么去种,如何去养,人们见到它,就只是在山野的一处,孤孤单单的一支。传说中,芊泽花若是开满漫山遍野,将会如仙境一般的美丽。只是,谁也没有看过漫山遍野的芊泽花。芊泽就是这么一名,像芊泽花一般的女子。≈※◇◇※≈这个男子有着倾国之容,有着颠世之权。他是高高在上的魔鬼,他的心无法琢磨,靠近他便是靠近无止境的深渊,一失足,千古恨。只是芊泽,你明明就已经尽量的远离他,为什么还是躲不过这劫难?当爱已成反目,当恨已入骨髓,谁还会记得,还留恋,那一段不为人知的回忆。他和她坐在梅花树下,看漫天绯红舞动。花瓣飘落在他眉宇之间,他拨了一拨,然后侧过脸来说:“芊泽,你好温暖。”≈※◇◇※≈注:此文男主绝非善类,看了楔子的人一定也会发现。此文女主不能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想看这类女主的请绕道。此文某些尺度会被加大,但也不会太过。(亲明白撒……)最主要的是,此文定能感动你,如果你一直追随。谢谢!隆重推出:酒壑盛人新浪微博:http://m.pgsk.com/niguhan酒壑盛人官方论坛:http://m.pgsk.com/m.pgsk.com希望大家多多去踩!1.霹雳推荐自己的新文《魅龙姬》3.推荐自己的已完结作品:《逃嫁新娘》4.推荐朋友花前月下的文:《贱后》盛人的QQ群:┏盛┓世王朝113273430,酒¢窝29017393,盛人舖子32228572(若干余位)本书的实体书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定价49.8元,上下两册,具体看出版公告。
  • 幸福女人芳香疗法

    幸福女人芳香疗法

    与芳香为邻,携自然精华温润你的容颜,和精油相伴,萃科学真谛驻留你的健康。闻香识女人,女人爱闻香。芳香疗法——一门充满诗意的科学。让植物中萃取的精油激发你潜在的生命活力,诗意的治疗手段,刺激你的嗅觉和触觉,抚慰你焦虑的心灵,然后,静静等待——让自己进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
  • 浴血修魔

    浴血修魔

    作为萧家子嗣,无奈之下卷入到乱世征途,却不料当一切苦尽甘来之日才发现,自己只是一颗棋子……万载悠悠空逝水,千山望尽景依旧。当屠神灭魔不在话下之时,他将如何颠倒乾坤,逆乱阴阳?
  • 一品傲娇妃:腹黑王爷请小心

    一品傲娇妃:腹黑王爷请小心

    他是克妻嗜血的慕容流云。”加群311171901,慕容流云,敲门砖书中任意人名。”当傲娇王妃遇到风流王爷。“顾妍熙,你别得意,本王就是要带回来这样丑陋不堪的,我一定奉陪到底。,本王没有那么好敷衍。“顾妍熙,本王就不是慕容流云。当顾妍熙遇到慕容流云,岂不是打我的脸。”“鬼混也要找个好借口,不打你的脸,“慕容流云你千万不要手下留情。你弄回来这样的货色,她是克父克母的顾妍熙”
  • 嫡妃盛世

    嫡妃盛世

    她灵魂出窍,成为异世丞相府不受宠的嫡女黎清末,她本丑陋的阴阳脸,蠢笨的脑袋,她是盛传的全能废材大小姐。当她再次睁开美眸时,废物?一夜间突破二级橙色斗气,你能吗?我有魔兽火麒麟为兽,神兽冰魄银狐为宠,你有吗?丑陋蠢笨?你能让天下第一美男死心塌地只爱你一人吗?欺我废物,让你试试生不如死的滋味,欺我蠢笨,让你试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受。逆天?不,我只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百倍还之,若天阻我,那我便逆了这天!
  • 恶少的夺爱游戏

    恶少的夺爱游戏

    文案:妃在这里废话两句先,下面的两个故事都是独立的,可以分开来看!一场看似幸福的婚姻,背后却酝酿着悲酸与伤心,在利益的光环下,她只不过是叔叔的一颗棋子!利用完了,甩下那笔她该得的钱后,一切仿佛沉淀。她拥有所有女人梦寐以求的生活,老公是房地产界的巨头,俊美不凡,冷魅惑人,只是在所有金色光环下笼罩下,真实的他,却是风流花心,冷漠无情!至少,她是这样认为的!暗夜下,当她孤身躺在那张白色的大床上,拉开床头柜,拿出那张盖着印章的红本时,无聊的想,这本本的实际意义在哪里?婚姻不该破碎成这样啊?结婚一年,她连老公的样子都模糊不清!请问,这算什么?一笔钱,一栋豪华别墅,就想埋葬她的青春美丽吗?女人要的无非是一场美满幸福的婚姻,只是,谁会相信,结婚一年的她,竟然还是一个老处呢?这要传出去多丢人啊?当一个普通白领,遇上一帮商行主流时,她的命运还会继续普通吗?夺爱还是换心,谁该为这场无聊暧昧的游戏买单?
  • 本色:王杰平回忆录

    本色:王杰平回忆录

    王杰平出生在革命老区平山县的一个革命大家庭,其叔叔和兄弟中共有4人参加过八路军,其中2人为国捐躯成为烈士。该书记述了王杰平离休后帮助平山县三汲乡修路、帮助川坊村打井、帮助张家川村引水上山、帮助县里发展经济的感人事迹。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生活·哲理卷(读者精品)

    生活·哲理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