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6200000003

第3章 联合回纥,克服两京(3)

二十八日,肃宗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亲临丹凤门,颁布了一道诏书,宣布:“所有士绅百姓,凡受贼官禄、为贼所用者,由三法司分别查实奏报。其中,凡作战中被俘或有其他特殊原因的,只要向官府自首,一律赦免。”

十一月初,广平王李俶和郭子仪从洛阳返回长安,肃宗感慨万千地对郭子仪说:“吾之家国,由卿再造!”(《资治通鉴》卷二二○)

数日后,肃宗封回纥王子叶护为司空、忠义王,并再次向他许诺,从今往后,唐朝每年向回纥赠送两万匹绢。

从这一刻开始,一直到唐武宗时期,这笔开支每年都会列入唐朝中央的财政预算,成为一项债务性的财政负担。不仅如此,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回纥再次出兵,帮唐军收复了被史朝义占领的洛阳,唐朝又与回纥约定,今后每年向回纥购买数万至十万匹马,每匹马支付绢四十匹,病弱之马照价支付。这就是唐与回纥的“绢马贸易”。

绢马贸易其实早在安史之乱前就已经有了,但起初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经贸活动。自安史之乱后,这项贸易活动就再也不是平等交易了。因为唐朝是以数量大、价值高的丝绢,从回纥购回量小质劣的马匹。

这与其说是贸易,还不如说是堂堂天可汗在向昔日的藩属国纳贡。

这项所谓的绢马贸易,让中唐以后的历届唐朝政府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巨额的财政赤字。回纥几乎是用倾销的手段,每年都向唐朝输送大量劣马,而唐朝输入回纥的丝绢始终不抵那些劣马的价钱,只好一再拖欠,“中国财力屈竭,岁负马价”。(《新唐书·食货志一》)

至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唐朝积欠的马价绢已高达180万匹。直到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唐朝才一次还清了历年积欠,但此后回纥又送来大量劣质马匹,唐朝只好继续欠债。直到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唐朝趁回鹘(回纥改名)衰弱之际出兵将其平灭,这项带有屈辱印记的历史性债务才被一笔勾销。

十二月初,太上皇李隆基从成都千里迢迢地回到关中,进抵咸阳。

肃宗李亨带上御用的车马仪仗,亲自前往望贤宫接驾。

入宫前,李亨特意脱下天子专用的黄袍,换上了普通的紫袍。玄宗当时在望贤宫的南楼休息,李亨一到南楼楼下,立刻下马,迈着小碎步向前慢跑,在楼前拜舞叩首。玄宗赶紧下楼,亲手扶起李亨,抚摸着他的脸庞,禁不住老泪纵横。李亨也是捧着上皇的双足,涕泣不止。

随后,玄宗命人取来黄袍,亲自披在李亨身上。李亨匍匐在地,一再叩首推辞。玄宗说:“天意、人心都已归属于你,能够让朕安度晚年,就是你的一片孝心了!”李亨推辞不过,才勉强穿上黄袍。

由于离长安还有一段路,父子二人都必须在此留宿一夜,所以谁居正殿,谁居偏殿,就成了一道难题。父子俩又是一番谦让。玄宗说:“正殿是天子之位,必须由你居住。”李亨则坚决不同意,最后亲自扶着玄宗登上正殿,坐上御榻,玄宗才没有再让。稍后传膳,李亨每一道菜都亲自尝过,感觉鲜美可口的,才命人给上皇递上去。

次日,车驾启程回京,李亨亲自为玄宗整理马鞍和缰绳,并扶玄宗上马,然后又亲手为玄宗牵马。没走几步,玄宗连忙阻止了他。李亨这才乘上自己的坐骑,在前面为玄宗引路。可一路上却不敢走驰道(御用大道),而是始终靠边而行。

看见自己的儿子当上皇帝后还如此仁孝,玄宗大为感动,对左右说:“我当了五十年的天子,算不上尊贵;如今当了天子的父亲,才是真正的尊贵啊!”(《资治通鉴》卷二二○:“吾为天子五十年,未为贵;今为天子父,乃贵耳!”)

这话是由衷的吗?

当然不是。这是说给他儿子听的。

回到长安后,玄宗马上住进了兴庆宫(位于皇城外的兴庆坊,由李隆基登基前的藩邸扩建而成,称为“南内”)。肃宗李亨一再上表,声明自己要回东宫居住,请上皇移居大明宫。当然,他的上表最后都被玄宗一一驳回了。

这父子俩别后重逢的一幕,看上去实在是感人至深。尤其是肃宗李亨的表现,一言一行皆堪称完美。

当然了,首先我们要承认,经历一番生离死别后,任何一对父子重逢之时,都有可能出现这种催人泪下的场面,所以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李亨的真诚。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却不难发现,李亨的言行举止都显得太过夸张和煽情了,以致充满了“表演”的意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亨的表演一直是围绕着“天子名分”在做文章的。不管是“衣紫袍”、“居偏殿”,还是“避驰道”、“归东宫”,时时处处都在表明自己不想居天子之位。

其实,李亨越说自己不想要,越证明自己很想要;表面文章做得越漂亮,越证明自己心很虚。

这就叫欲盖弥彰,也叫做此地无银三百两。

有道是知子莫若父。玄宗当然很清楚李亨要的是什么,所以一直与李亨默契配合。李亨衣紫袍,他就亲手给李亨披黄袍;李亨牵马执辔避驰道,他就强调自己是天子父,所有尊贵皆因天子而贵;李亨口口声声要让出大明宫,他就坚持要住在兴庆宫。如此种种,其实都是玄宗对李亨的天子身份及其权力合法性的追认,而且是反反复复的追认。

说白了,李亨要的就是这个。

只有玄宗一次又一次反复追认,李亨那来路不正的天子之位才能一遍又一遍得到正名,并得到巩固。

安庆绪仓皇逃离洛阳后,一口气跑到了邺郡(今河南安阳市)。当时,他身边只剩下骑兵不到三百人、步兵不到一千人。安庆绪很沮丧,他觉得自己马上就要玩完了。尤其是心腹重臣严庄的降唐,更是让他有一剑穿心之感。

不过,让安庆绪庆幸的是,数日后,蔡希德、田承嗣等将领便各率所部纷纷归来,实力迅速恢复。不久,安庆绪又从河北诸郡紧急招募了一批人,兵力很快增至六万,军声复振。随后,安庆绪把邺郡改为安成府,同时改元“天成”。

做完这一切,安庆绪连日来的沮丧和恐惧才逐渐被东山再起的决心所取代。

既然还有本钱,老子就能接着玩!

然而,一想到老巢范阳掌握在史思明手里,安庆绪就止不住有些脊背发凉。

乱世之中,人心叵测,史思明虽然是父亲最信任、最倚重的左膀右臂,可在唐军大举反攻、燕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史思明会不会像严庄那样幡然易帜、倒戈降唐呢?

有可能,很有可能!

安庆绪越想越觉得史思明靠不住。

为此,安庆绪想了一个办法。他把刚任命的宰相阿史那承庆和亲王安守忠找来,命二人前去范阳征调史思明的军队,以此对其进行试探。安庆绪叮嘱他们:如果史思明仍然忠于燕朝,肯交出军队,那当然最好;万一他心生异志,就想办法干掉他,以绝后患!

安庆绪的怀疑没错,史思明确实已经心生异志,准备降唐了。

就在安庆绪仓皇逃离洛阳时,史思明的心腹幕僚便力劝他叛燕归唐。他们说:“如今唐室再造,安庆绪只不过是树叶上的一颗露珠,转瞬即灭!将军何苦陪着他一块灭亡呢?”

史思明觉得幕僚们的话有道理,眼下唐军兵锋正锐,所向披靡,如果继续顽抗,最后只能陪着安庆绪一块玩完。与其如此,还不如暂时归唐,保存实力,静待时变。

更重要的是,归降唐朝,只不过是换几杆旗帜的颜色和名称而已,地盘和实力一点也不会少;倘若继续留在燕朝,势必会被满腹猜疑的安庆绪釜底抽薪,变成一个光杆司令,甚至随时有可能脑袋搬家!

所以,史思明很快做出了决定。

当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率五千精骑抵达幽州城下时,史思明立刻带着数万兵马亲自出城“迎接”。两军相距一里左右的时候,不约而同地勒住了缰绳。

幽州城外的原野顿时陷入一片宁静。

那是一种怪异的宁静。

片刻后,史思明阵中突然飞出一骑,驰至阿史那承庆阵前,高声喊道:“相公和王爷远道而来,敝处将士不胜欣喜。但边兵怯懦,惧怕相公兵马之盛,不敢上前迎接。请贵部暂时卸下武器,以安众心。”

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顿时面面相觑。

卸下武器?史思明想干什么?莫非他真想造反不成?可是,脚踩在人家的地头上,数万人马又剑拔弩张地挡在前面,不卸也不行啊……

卸就卸吧,谅你姓史的也翻不了天!

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没有办法,只好命部众卸下武器,然后赤手空拳地走进了幽州城。

史思明当即设宴为他们接风洗尘。美酒佳酿很快洗却了他们的满面风尘,也洗却了他们的满怀戒心。与此同时,另一种清洗活动也在悄悄进行。史思明命手下人告诉邺城来的士兵们:想回家的送你们盘缠,愿意留下的重重有赏。

被缴了械的士兵,就如同被拔了牙的老虎。这五千骑兵虽说是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的麾下精锐,可此时此刻,他们已经成了史思明砧板上的鱼肉,除了上面的两条路,他们已经别无选择。

于是,一支军队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蒸发了——想回家的都走了,更多的人留了下来,当天就被编进了史思明的军营。

酒足饭饱的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在驿馆睡了一夜,第二天醒来就成了史思明的阶下之囚。

至德二载十二月二十二日,范阳使者抵达长安,向唐肃宗李亨献上了降表。表上写明,史思明愿率辖下的十三个郡,八万士兵,外加燕朝河东节度使高秀岩部,向朝廷投诚。

肃宗大喜过望,即日封史思明为归义王、范阳节度使,并将他的七个儿子全部任命为高官。同时,肃宗给史思明下达了一条指令——讨伐安庆绪。

随着史思明的归降,唐肃宗李亨欣喜地发现,曾经笼罩大半个帝国的烽火狼烟已经渐渐消逝,海晏河清的那一天似乎马上就要到来……

至德二载岁末的日子,肃宗李亨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处决并惩治了两京失陷时投降燕朝的一批逆臣;二是册封并擢升了平叛期间的所有立功之臣。

对于逆臣的处理,肃宗朝廷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决定依情节轻重,“以六等定罪”。具体是:一等重罪者在闹市斩首示众;二等罪赐自尽;三等罪重杖一百;最后三等分别予以流放、贬谪等处罚。其中,原河南尹达奚珣等十八人被判一等重罪,于长安西南独柳下斩首;前宰相陈希烈等七人被判二等罪,赐死于大理寺狱。

功臣方面,广平王李俶晋封楚王(次年五月被立为太子,稍后更名李豫),郭子仪晋升司徒,李光弼晋升司空;所有“蜀郡、灵武扈从立功之臣”,分别予以“进阶、赐爵、加食邑”等封赏。此外,张良娣晋封淑妃(次年三月被立为皇后),肃宗的其他九个皇子也均有晋爵,如南阳王李係晋封赵王,新城王李仅晋封彭王,颍川王李僴晋封兖王。

最后,值得一提的就是在平叛战争中英勇捐躯、壮烈殉国的那些烈士。肃宗朝廷开列了一张名单,如颜杲卿、袁履谦、张介然等人,皆被追认为功臣,本人追赠官爵,子孙也都恩荫授官。

对于名单上的绝大多数烈士,人们并没有不同意见。然而,其中却有一个人引起了满朝文武极大的争议。挺他的人认为他功勋卓著,足可名垂青史。贬他的人却认为他有罪,罪名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吃人。

直到今天,关于这个人物的功罪是非,仍然是聚讼纷纭,难有定论。而聚讼的焦点,仍然是那两个字:吃人。

这个千古争讼的人物,就是张巡。

雍丘之战:可怕的张巡

张巡,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史称其“博通群书,晓战阵法”,志气高迈,不拘小节,“所交必大人长者,不与庸俗合,时人叵知也。”(《新唐书·张巡传》)

张巡于开元末年登进士第,天宝中期入仕,初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出任清河(今河北南宫县东南)县令。在此任上,张巡扶危济困,选贤任能,取得了显著的政绩。任职期满后,张巡回京待职。当时杨国忠专权,有人劝他去走杨国忠的后门,以求留任京官。张巡不屑地说:“如今朝纲不振,何必在朝为官?”

就因为这句话,张巡失去了难得的留任京官的机会,再度被外放,出任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东)县令。

安史之乱爆发后,张巡的顶头上司、谯郡(今安徽亳州市)太守杨万石投降了安禄山,逼迫张巡也跟他一起投降。张巡愤而起兵,率领本县吏民数千人,毅然揭起了反抗安禄山的大旗。

当时,附近的雍丘(今河南杞县)县令令狐潮准备投降,遭到当地官吏和百姓的反对,令狐潮大怒,逮捕了一百多名反抗者。不久燕军来攻,令狐潮出城迎降,被他关押的吏民趁机逃出监狱,然后关闭城门,抵拒令狐潮,并派人邀请附近的张巡帮他们守城。

天宝十五载二月,张巡进入雍丘,斩杀了令狐潮的妻子儿女,随即加紧修筑防御工事。数日后,令狐潮引燕军来攻城,被张巡击退。三月初,令狐潮又会同燕将李怀仙、杨朝宗等人率四万大军,突然进抵雍丘城下。守军大为恐惧,人心动摇。张巡对守城将士说:“此次来攻的叛军乃精锐之师,必然有轻我之心。倘若我们利用这一点,出其不意,发动突袭,敌人必定溃退。只有让其兵锋受挫,这个城池才守得住。”

随后,张巡派一千人登城防守,同时亲率一千人,分成数队,突然冲出。张巡身先士卒,直扑燕军阵营。燕军猝不及防,被砍杀了一大片,只好暂时后撤。

次日,燕军再度攻城,出动了一百架大型投石机,把雍丘城团团包围,然后万石俱发,片刻后便将城楼和雉堞轰毁无遗。紧接着,敌军就像蚂蚁一样纷纷攀上了城墙。

张巡命将士在城墙上设置木栅,用以阻挡敌军,同时搬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捆捆蒿草,灌上油脂,点燃之后投向敌军,把正在攀登城墙的燕兵们烧得焦头烂额。后面的大军见状,吓得不敢前进半步。张巡抓住战机,又率众杀出,再次击退了来势凶猛的燕军。

接下来的日子,燕军虽然将雍丘围得水泄不通,却始终攻不下来。每当燕军稍有松懈,张巡就会率众突袭,令燕军防不胜防;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张巡经常派出敢死队进行夜袭,更是让燕军不胜其扰。

双方就这样对峙了六十多天,经历了大小三百余战。张巡以区区数千之众,死死挡住了令狐潮的四万大军。他和将士们一样,无论吃饭还是睡觉都不卸甲,身上受了伤,随便包扎一下就再度投入战斗,其顽强的斗志令燕军无不胆寒。

最后,燕军官兵锐气尽丧,令狐潮不得不下令撤军。就在燕军后撤之时,张巡再度率众出击,将殿后的燕军杀得丢盔弃甲,并俘虏了两千多人。

五月,不甘失败的令狐潮再度引兵来攻。强攻数日后,雍丘城仍旧纹丝不动。令狐潮万般无奈,就想招降张巡。由于他与张巡是旧交,所以便邀请张巡到城下会晤,对他说:“李唐天下气数已尽,足下坚守危城,图的是什么呢?”

张巡冷笑:“足下平生以忠义自许,今日之举,忠义何在?”(《资治通鉴》二一八)

令狐潮无言以对,只好惭悚而退。

随后,令狐潮围着雍丘又打了四十多天,还是徒劳无功。就在令狐潮一筹莫展的时候,关中传来消息,说潼关和长安已相继被燕军攻克,玄宗也已流亡巴蜀。令狐潮欣喜若狂,立刻修书一封,派人送给张巡,再度劝他投降。

当时,雍丘已被围困数月,与外界彻底失去了联络,更无从得知西京沦陷、玄宗流亡的消息。令狐潮的劝降信一到,城中将士顿时人心惶惶,很多人都丧失了斗志。有六名高级将领一起找到张巡,劝他说:雍丘守军兵力薄弱,难以长期抵抗,如今皇帝是死是活也没人知道,不如投降燕军算了。

张巡看了看他们,无奈地点了点头。

同类推荐
  •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剥开裹挟在历代档案、史料中的重重迷纱,慎密考证了一直为民间广为流传的“太后下嫁”、“顺治出家”和“雍正即位”这三大疑案。寻求历史的真相,本书为《太后下嫁考实》、《世祖出家事考实》、《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三部分组成。孟森先生以史家之严谨,极富趣味
  • 大国的疤痕

    大国的疤痕

    《大国的疤痕》是耻辱的巨柱,国土问题永远是一个国家最敏感的神经。放眼望去,大好河山满目疮痍。19世纪中叶,铭刻历史惨痛的一页;《大国的疤痕》是世纪的警钟,振聋发聩,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讹诈、抢掠、赔款、割地纷至沓来,发人深省。蜿蜒曲折的国界犹如华夏民族的血脉,雄奇壮美的山川撑起炎黄子孙的脊梁
  • 微观历史:1957-1965

    微观历史:1957-1965

    本书汇集了作者于20世纪50年代在天津、北京上大学时,和60年代前期刚参加工作时的几本日记,记述了当时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个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大学青年教师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热火朝天的时代风貌,集中反映了当时大多数的普通高校老师和学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 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

    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发现于云南元谋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够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懂得使用火,已具备了人的基本特征。近代考古发现了公元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这些都是华夏民族悠远起源的见证。后来,大禹治水,平定九州,开启了中国历史王朝盛极必衰更替的序幕。
  • 叱咤英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叱咤英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1955年3月,蒙巴顿出任第一海务大臣。1956年,蒙巴顿登上了皇家海军的顶峰——被晋升为海军元帅,1959年5月22日,麦克米伦首相正式任命蒙巴顿为国防参谋长,并建议这个职务的任期将由3年延长到5年。从地位上说,国防参谋长仅低于国防大臣,但由于后者属于文官并受党派竞选的影响,所以,国防参谋长实际上是整个英国陆海空三军武装力量的专职首长。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盛宠千金空姐

    盛宠千金空姐

    第一次初见,她以一吻换回姐姐的至宝。第二次见面,他在她的航班上亲密唤她。第三次再见,他是公司的新机长,也是她的未婚夫。*他是町盛航空英俊帅气的机长先生,町氏的唯一继承人。倾慕他的美女无数,却从没有一人入的他眼。她是名门权贵之后,町盛航空的最美空姐。却始终守着一颗心,念念不忘着一人。*爱情没有如果,彼此相遇的那一刻,注定沉沦。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王爷你好毒

    王爷你好毒

    (亲们,喜欢这本书可以进群——79475720讨论剧情用哈~)他——是天盛国最英勇冷酷的虞王,在她嫁给他的那一天起,他就想尽一切办法折磨着她。他——是天盛国最英明的帝王,长相俊美的他虽然中意了她,却只能把她金屋藏娇不敢示人。他——是天盛国最年轻的睿王,外表阳光秀美的他却有着一颗比谁都要执着的心。再见到她的那一刻起,他迷上了自己的兄嫂,却因至高的权益不肯与她厮守。他——是天盛国最放荡不羁的浪子,有着脱俗外貌的他曾发誓这辈子定不为女人所累,至到她的出现,他似乎已经慢慢改变了原来的初衷。她——一个只想过平凡日子的穿越者,却因现实的无奈,而一步步将她逼向险峰,当她蓦然回首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不是当初的她。人前,她是一个受人尊崇的虞王妃。人后,她是皇帝最宠爱的女人之一。白昼,她是虞王折磨的对象之首。夜晚,她是闻名江湖的杀手“镜”。如此神秘的一个女人,她究竟是什么的附身?当一切又一切的谜底被揭穿,那些曾经负过她的男人又将是怎样的诧异与不可思议?新文《夫君别硬来》已发,一本作者重塑风格的,书亲们表错过哈!!!简介夫君为年度贺岁轻喜剧小说》¥¥¥¥¥¥¥¥收藏···票票……全部打劫!有时间,亲们还可以留言支持!!!其实,我并不傻,拿现代的话来说,我只是大智若愚罢了。因为我的个性平和,不喜争斗,所以总是以退为进,以和为贵。而你,堂堂东昭国的丞相之子却以为我傻得掉渣,而且极度认为娶我为妻就如娶了一个笑话。其实你错了,你错得离谱。以一个有着现代思想的我,又岂会真是一个傻子?只是很多时候,我不想强迫你罢了,事事由着你的后果,竟然换来的是助纣为虐。好吧,你来得猖獗,好我也“傻”得坚决。正文段落*1;新婚半月,我独守空房,你怕遭人耻笑,放下屋中娇娘不管,而倚在风尘女子的怀中畅饮独醉。我得知,只是笑,并不责怪,因为我能理解一个娶了自己不爱之人的心。2;初次见你,你竟带着一位美得挪不开眼的女人在房中大演春宫,我诧异的同时,只能故做平静的说;你继续。其实我虾米也没看到”然后上前取了一块薄弱不堪的丝绸垫子自觉去书房入睡。而你,却认为我是一个彻底的傻子,看见自己的夫君与别的女人相好,却无动于衷,也只有傻女人才会如此。3;回家数日,你一声不吭,你又领着那美绝人寰的女子离家三月,再次回来,你们不干正事,又躲在屋里娇喘连连。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天降钻石妻:男神的专属宝贝

    天降钻石妻:男神的专属宝贝

    他一掷千金,买了她三月自由。每天起早贪黑,整衣叠被,为他下厨洗手作羹汤。她怎么也不会想到,曾经衣食无忧的她,有一天竟会为了钱而卖身为奴。可他要她做的还不止这些!“我利子铭亏本生意不做,所以从今天起,你必须给我夜夜暖床!”他要的就是稳赚不赔,于是N年以后……某宝经常在半夜被某爹和某妈的嘿咻声吵醒,于是某天缠着某妈:“妈咪妈咪,我要和你比赛拉嘘嘘,如果我赢了,你就答应我今晚让爹地出去睡!”某妈面抽:“宝贝,尿尿还能怎么比?”某宝:“我们站着尿,看谁尿得远!”某妈:“……”
  • 原来的世界2

    原来的世界2

    讲述中国数千年来,传说与现实之间纠缠不清的迷。在这诡谲的世界背后,究竟隐藏这什么隐痛和玄机?现实的终极历险,灵魂的深度苏醒……如果你感到日子越过越难,那是因为你离原来的世界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