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5900000001

第1章 开元盛世背后(1)

都是封禅惹的祸:张说下台

泰山封禅这桩盛事,不仅让唐玄宗李隆基登上了历史的巅峰,同时也让宰相张说走上了人生的最高处,企及了仕宦生涯中最辉煌的顶点。在当时的满朝文武中,借封禅之举而极尽荣耀、备享尊宠的,几乎只有张说一人。因为他不仅全程策划了这场盛典,而且自始至终陪同在皇帝身边,抢尽了所有人的风头,俨然成了整个封禅活动中仅次于玄宗的二号人物。玄宗这个领衔主演有多风光,张说这个总策划人就有多炫!

然而,月盈则亏,水满则溢,顶点的到来就是下降走势的开始,从灿烂再往前迈一小步就是腐烂。这既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也是人世间的普遍法则,任何人都概莫能外,张说当然也不能幸免。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四月,玄宗君臣从泰山回到东都还不到半年,山呼万岁的余音还在人们的耳旁萦绕,令人震惊的一幕便发生了——封禅大典的总策划人张说,突然从风光无限的首席宰相,变成了披枷带锁的阶下之囚。

到底出了什么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切都要从头说起。

张说这个人有才,可有才的人通常会犯一个毛病——恃才傲物。自从他就任首席宰相以来,凡是百官向他禀报事情不合他意的,轻则被他讽刺挖苦,重则遭他厉声叱骂,总之在他手底下当差,简直是一种精神折磨。那些被他“面折”过的官员,没有人不在背后诅咒他。

假如张说只是让一般官员讨厌,那问题倒也不大,可关键是他太过专横霸道了,一心打压冒尖的人,结果跟皇帝新近宠任的一个大红人也成了死对头。

这个人,就是开元中期著名的财政专家——宇文融。

宇文融,长安万年县人,高门显宦出身,曾祖父官至隋朝礼部尚书,祖父宇文节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宰相,父亲也官任莱州刺史。有这样的家世背景,注定了宇文融在官场上绝不会无所作为。史称他“明辩有吏干”,入仕没多久,就受到了前后两任京兆尹的赏识(其中一个就是后来的宰相源乾曜)。

宇文融的发迹始于开元九年。当时,民间的逃户现象非常严重,朝廷深以为患,时任监察御史的宇文融就向玄宗上奏,建议对各地的逃亡、迁移和虚假不实的户口进行彻底清查。一向对其才干甚为欣赏的侍中源乾曜也极力赞成此事。玄宗遂任命宇文融为特使,专门负责逃户和“籍外田”(不在当地政府登记注册的农田)的清查工作。

宇文融没有让玄宗失望,很快就查获了大量逃亡人口和私自开垦的农田。玄宗非常满意,立刻擢升宇文融为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让他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清理整顿工作。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大政绩,宇文融又奏请玄宗,专门设置了十个“劝农判官”,让他们以朝廷特使的身份分赴全国各地,负责监督括户①政策的执行。

特使们邀功心切,遂不顾地方上的实际情况,以严厉的督责手段逼迫州县官吏加大括户力度。由于宇文融圣眷正隆,连朝廷公卿都惧他三分,所以各州县的地方官就更是不敢抗命,为了交差,只好弄虚作假,把当地的原住户也当成逃户报了上去,“于是诸道括得客户凡八十余万,田亦称是”。

逃亡人口被查出这么多,所谓的无照农田也查出这么多,各地上缴朝廷的赋税自然就大幅增长了。当年年底,朝廷就额外“征得客户钱数百万”。(《旧唐书·宇文融传》)

对此,玄宗自然是满心欢喜。

即便民间颇受其弊,很多老百姓也被搞得苦不堪言,可玄宗看不见这一切,只看见了宇文融的显著政绩。当时有个地方官曾上疏朝廷,力陈括户政策导致的各种弊端,却旋即遭到贬谪。不久,又有一个户部侍郎据实上奏,称此次括户使“百姓困弊,所得不补所失”,但奏章一上,又被玄宗贬出了朝廷。此后,满朝文武再也没人敢对此多说一个字,而宇文融也自然而然地成为玄宗最倚重的财政专家。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八月,宇文融荣升御史中丞,并以“劝农使”的身份前往全国各地考察工作。面对这个天子宠臣,各州县官吏拼命巴结,不管政务大小,一律先禀告宇文融,然后再上奏中书省;朝廷有关部司也都不敢随意批复,总是眼巴巴地等到宇文融拿出处理意见后,才敢作出裁决。

一时间,宇文融俨然成了无冕宰相。

眼看宇文融权势日隆,张说当然是极度不爽,于是处处给宇文融小鞋穿。此后,凡是宇文融提出的议案和建言,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张说的推翻和否决。

正在春风得意的宇文融,当然受不了张说的打压,遂将其视为头号政敌,处心积虑想把他搞垮。

就这样,张说和宇文融结下了梁子。

不过,假如张说只是得罪了一个宇文融,恐怕也不至于落到锒铛入狱的下场。他毕竟是首席宰相,无论是资历、威望、贡献,还是天子宠信,哪一点都胜过宇文融。所以,导致张说败落的主要原因,其实也还不是出在宇文融身上。尽管最后出面扳倒张说的人是宇文融,可如果不是张说自己身上出了非常大的纰漏,不管宇文融再怎么使劲,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把他送进监狱。

那么,张说到底出了什么纰漏呢?

说到底,还是封禅惹的祸。

虽然策划封禅是张说仕宦生涯中最辉煌的一件事,但是,世间万事总是利弊相生。张说虽然通过封禅成就了不世之功,但也恰恰是因为封禅酿成了不虞之祸。

准确地说,是张说在此次封禅中犯了众怒,把不该得罪的人全都得罪光了。

从封禅动议刚一提出来,张说就和另一个宰相源乾曜干上了。

源乾曜本来是很低调的一个人,不管是以前的姚崇,后来的张嘉贞,还是现在的张说,源乾曜都心甘情愿给他们当绿叶,老老实实无怨无悔,什么事都顺着他们,从没和他们急过眼。可这次不一样,这是封禅!事情太大了,他不能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源乾曜的看法是:封禅活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物、财力,既劳民伤财又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所以能不搞就不要搞。

然而,一贯目中无人的张说根本不把源乾曜当一回事,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甚至在劝请的奏章中,每一次都把源乾曜的名字强行署了上去,简直有点绑架的意味。源乾曜虽然对此无可奈何,但从此对张说极为不满。所以,当后来源乾曜成为张说一案的主审官时,就公事公办,据实上奏,一点情面也不讲,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除了触怒源乾曜之外,张说也触怒了朝中的文武百官。

由于封禅是件普天同庆的大事,所以相关的制度规定,凡是陪同天子上泰山的礼官,不管之前的官阶多高,一旦参与了盛典,天子就予以“推恩”,一律超拔为五品官。而满朝文武那么多人,当然不可能都以礼官的身份上去。所以,谁能上谁不能上,就要有一个取舍的标准。

这个标准谁来定?

当然是张说。

如果你是张说的亲信、朋友、亲戚,或是中书门下的官员,平时又很会巴结老大,那么恭喜你,你可以用礼官的身份上去了。就算你原来是九品,爬一回泰山你就“通贵”①了,胜过你奋斗大半辈子。

假如你完全不符合上述条件,是不是就没戏了?

不,你还可以临时抱佛脚,揣上一些黄白之物或者贵重珍玩去拜访一趟张老大。倘若分量不是太轻的话,那也要恭喜你,你也可以“通贵”了。

这就是封禅背后的猫腻。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光鲜亮丽的事情背后藏有如许见不得人的猫腻,满朝文武的眼睛自然就会像探照灯一样,牢牢锁定在张说身上。所以,当随同天子登山的人员名单一公布,百官立刻炸开了锅,纷纷指责张说滥用职权,营私舞弊。

其实,早在张说公布这份名单之前,就已经有一个下属提醒过他了,说这么干太过招摇,恐怕会惹来众怒,力劝张说三思后行。

这个下属就是后来的著名宰相张九龄,其时官任中书舍人,因富有文学才华而深受张说赏识。

可是,一贯专横的张说并没有听从张九龄的劝谏,还是一意孤行地把名单公布了,于是就把满朝文武全给得罪了。

在得罪文武百官的同时,张说还得罪了另外一大拨人。从人数上看,这拨人的数量最大,所以他们形成的舆论力量自然也不可小觑。

这拨人就是护卫天子出行的数万士卒。

整个封禅行动,最辛苦的莫过于这些当兵的。朝廷官员乘车骑马,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步行;夜里当官的都睡了,他们还要站岗放哨、巡逻值夜。所以,几乎每个士兵都认为,封禅结束后,他们肯定会得到一笔丰厚的赏赐。

可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

由于封禅活动耗费甚巨,张说为了节省经费,就只给士兵们“加勋”,而没有发放任何物质上的赏赐。这些当兵的眼巴巴地盼着赏钱,结果只盼来了没有任何鸟用的荣誉称号,一个个肺都气炸了,拼命在心里问候张说的祖宗十八代。

“由是,中外怨之。”(《资治通鉴》卷二一二)

就这样,张说把参与封禅的人几乎都得罪光了。

可纵然如此,也还不是张说败落的最主要原因。

假如张说因策划封禅而进一步受到玄宗宠信的话,那么就算天下人都在背后戳他的脊梁骨,最后也还是奈何不了他。换句话说,只要哄得皇帝开心,把天下人全得罪了又有何妨?就算天塌下来也有皇帝顶着!

然而,张说的不幸在于——就连他竭尽全力要讨好的天子,最后也对他产生了不满。

这才是最要命的。

玄宗之所以对张说不满,就是因为他在拟定登山名单的事情上太过独断专行了。

就在封禅礼毕的几天后,玄宗大宴群臣,席间有一个穿五品大红官服的年轻官员引起了玄宗的注意。

这个年轻人是张说的女婿,名叫郑镒。

玄宗记得很清楚,郑镒本来只是一个九品官,印象中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突出的政绩,为何短短几天就连升四品了呢?

玄宗随即把郑镒叫到跟前,问他突然升官的原因。郑镒面红耳赤,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最后,还是玄宗身边一个叫黄幡绰的优伶帮他作了回答。

黄幡绰不无讥讽地笑着说:“此泰山之力也!”(段成式《酉阳杂俎》)

这句话既是在提醒玄宗,这个郑镒就是前几天在泰山顶上被“推恩”授官的人之一,同时也是在暗讽郑镒,说他纯粹是靠岳父的关系才得以连升四级的。后人之所以称岳父为泰山,其典故正出于此。

玄宗闻言,心里大为不快。

敢情那天跟自己同登泰山的所谓“礼官”,都是张说的亲党啊?这不是明目张胆地以权谋私吗?!

由此,玄宗对张说的倚重和信任之情大打折扣。

自从封禅归来,张说表面上还是那个风光无限的首席宰相,其实明眼人不难发现——张说已经失去天子的信任了。

开元十四年二月发生的一件事,足以证明张说的失宠。

当时,玄宗征召河南尹崔隐甫入朝,准备授予他御史大夫的要职。张说认为此人粗鄙无文,便奏请玄宗改任其为金吾大将军,同时推荐了另一个人选。

这个人就是几年前因贪赃受贿而遭贬谪的崔日知,据说与张说私交甚笃。

张说的奏章呈上后,玄宗愤怒了。

好你个张说!朕看中的人你认为粗鄙,可你自己推荐的又是什么货色?一个品行不端的腐败官员!就因为和你张说是好友,你就敢公然推荐他担任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什么官?是监察百官的官!一个连自己品行都有问题的官,又如何监察百官?朕把中书令的大权交到你张说手上,难道就是让你这么干的?!

玄宗断然否决了张说的提议,还是依照原计划把崔隐甫调到了中央,担任御史大夫。

崔隐甫走马上任之后,听说自己差一点被张说搞掉,当然对他恨之入骨。

就这样,张说又多了一个仇敌。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张说基本上是自绝于人民了——除了跟他爬上泰山的那一小撮亲党外,他在朝中已经彻底变成了孤家寡人。

眼看张说自己一步步走到了悬崖边上,他的宿敌宇文融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

宇文融马上去找了两个人。一个是他的新上司、御史大夫崔隐甫,还有一个就是日后大名鼎鼎、权倾朝野的李林甫,不久前因宇文融援引,与他同任御史中丞。

三个人一拍即合,随即分头行动,大力搜集张说违法乱纪的证据。

这一次,张说注定是在劫难逃了。

搜集罪证、弹劾高官历来是御史台的看家本领,何况现在又是纪检部门的三个主要领导联手,加上张说自己的屁股又不干净,皇帝也已不再信任他,如果这样还不能把他扳倒,那简直是没天理了。

敏锐的张九龄觉察出了宇文融的异动,忧心忡忡地告诫张说:“宇文融受皇上宠信,正吃得开,而且头脑精明,工于权术,您不可不防。”

可是,一贯自负的张说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他从鼻孔里发出一声冷哼:“鼠辈何能为!”(《资治通鉴》卷二一三)

开元十四年四月四日,张说眼中的“鼠辈”便正式向他发难了。崔隐甫、宇文融、李林甫联名上疏,以三项罪名弹劾张说:一、私交术士,占卜星象;二、结党营私,腐败奢侈;三、滥用职权,收受贿赂。这三大罪名,随便哪一条都够张说喝一壶的。

此案引起了玄宗的高度重视。他立刻将张说逮捕下狱,随后指定侍中源乾曜、刑部尚书韦抗、大理少卿胡珪,会同御史大夫崔隐甫,组成一个特别法庭审理此案。

由于张说早把朝中的官员都得罪光了,大伙都盼着他早点完蛋,所以审讯结果可想而知。源乾曜等人会审后一致认为:此案证据确凿,张说罪无可赦。

直到此刻,张说才猛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公卿百官的众矢之的,成了朝野上下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在暗无天日、肮脏潮湿的牢房中呆了几天后,张说仿佛一下子就苍老了。当宦官高力士受玄宗之托前来探监时,看到的不再是那个飞扬跋扈、盛气凌人的首席宰相,而是一个披头散发、目光呆滞的干巴老头。

高力士叹了叹气,回宫向玄宗奏报:“说(张说)蓬首垢面,席藁,食以瓦器,惶惧待罪。”(《资治通鉴》卷二一三)

玄宗闻言,也不禁有些怅惘。回想往日种种,张说还是为国家作了不少贡献,其文学才华也是当世少有,如果就此埋没,实在是可惜。

一向善于揣摩人主之意的高力士见状,赶紧对玄宗说,张说曾在东宫担任侍读,跟随陛下多年,且于国有功,理应从宽发落。

玄宗深以为然,数日后下令,罢免了张说的中书令之职,其余一切如旧。

随着张说的下台,宇文融与张说的斗法总算告一段落。然而,政坛高层的矛盾纷争并没有就此结束。在整个开元中后期,乃至整个天宝年间,帝国的高层政争还将越演越烈。目前的这场对决,只不过刚刚露出冰山一角而已。

就在外朝大臣相互倾轧的同时,玄宗的后宫也打响了一场争位夺宠的战争。

交战双方,一个是皇后,一个是嫔妃。

这个皇后姓王,这个嫔妃姓武。

这一幕看上去似乎有些眼熟。

许多年前,帝国的后宫也曾有一位姓王的皇后,因无子而失宠,最后被废黜了皇后之位;还有一个姓武的昭仪,深受宠幸,咄咄逼人,“阴怀倾夺之志”,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地戴上了凤冠。

如今的这位王皇后,一样是无子、失宠、色衰爱弛,后位岌岌可危;而如今这位姓武的妃子,正是当年那个武昭仪的侄孙女,并且跟她一样深受宠幸,咄咄逼人,也跟她一样“阴怀倾夺之志”……

一切似乎都与七十年前“废王立武”的那一幕如出一辙。

历史会重演吗?

同类推荐
  • 紫禁城

    紫禁城

    龚学敏以他诗歌追求的纯粹与华丽,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紫禁城重新进行了整体解读,他独自置身其中,演变万般模样,穿龙袍、起龙驾、执令牌、伺贵妃、开启深锁重门,穿行千里烟云,让人别开生面。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 历代帝王之死

    历代帝王之死

    许多皇帝之死尽管死因不明,成为历史悬案,但诸多蛛丝马迹,也有迹可寻,归根结底,仍是与最高权力息息相关。一切的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类最美好的情感,都在权力支配下烟消云散。许多帝王死状之惨,至今读来犹觉不寒而栗……
  • 赤眉绿林起义

    赤眉绿林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 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

    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一九四九年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逐渐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强国之路,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热门推荐
  • 后进生公主的罗曼史

    后进生公主的罗曼史

    看到爱的刹那,淡淡的感动,总是从心里一划而过,如同流星的足迹,就算我是傻傻的笨和本的落后生,你是微笑的遥远的日子,或许上帝睁开了眼……或者瞎了眼,让我们幸福地在一起,这份如水晶般珍贵的缘,我又如何能舍得,那么,感情,究竟,是用来珍惜的,还是用来考验的,当梦想和至爱面临双重选择,我们又该如何抉择。
  • 钻石王子拽丫头

    钻石王子拽丫头

    她生命中重要的人,却花花肠子一个……对彼此的太多了解让他没有在意过多,一天,他的出现打乱了一切,他与他还有她之间有什么样不为人知的事,他对他的敌对难道就只是那么的单纯?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什么?她的命似乎比任何人都好,又好象是最可怜的一个!一直的在拥抱拥有,可是一直的拥有却又是那么的讽刺!从小她就追随着他的脚步成长,他从没有偶尔的回头等一等她,或者看她一眼;可是在她成长的路上却又有一个人一直在看着她成长,是那么的默默的看着!直到他的出现,一直保持的追随就这样,失去了平衡……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自然情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自然情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成语,但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中的成语不仅数量多,而且历史更悠久、运用更广泛、地位更突出,民族文化的特征也更鲜明。它们大多是从古代的寓言、历史事件、古代诗文和当时的口语中产生的。虽然年代久远,但不少成语至今仍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因为它们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只用简单的几个字就能表现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 婚前契约:三嫁恶魔总裁

    婚前契约:三嫁恶魔总裁

    【全文已完结】她父母双亡为了救治瘫痪的弟弟,只得和年长她四十岁的人订婚成亲,谁知订婚前夜却遇到了心仪的他……婚后才发现那个他竟然和自己在同一屋檐下。一次次的爱恨纠葛,两个人如同宿敌一般的你争我斗却是埋下情根……但是她也深刻的认识到,若是要主宰自己的命运,最后依靠的必定是自己!什么老公?什么盟友?麻烦请滚远好么?这个男人的商战天下,她许小诺也要分得三分!
  • 颠覆经典之黛玉传奇(上)

    颠覆经典之黛玉传奇(上)

    金玉缘成,黛玉离魂,这原是黛玉的归宿,可是谁又知道,她竟然还有一段前生未了的恩情未还,如今灌溉之恩已还,那么今后的生命将为还当日的化劫之恩而生存。她,是仙姝,他,是星君她,应该是报恩者,他,却是护恩人。一场相遇,一份相知,心中相惜,共同进退,即使人间还有种种磨难,她因他在而觉得幸福,他因她在而此生无憾。------------------------凤实在不会写内容介绍,就这样吧,反正大家知道,这是写妹妹的故事就好了。推荐区满山红遍作品《红楼之玉错》七色作品《千金小混混》筱静梦作品《挑战总裁爹爹》青颜作品《买来的弃妇》青色疑黛作品《黛色》——★★★★★—【推荐:脂砚斋出品的精彩美文】—★★★★★——《一梦潇湘冷清秋》瑾瑜地址:《挽红楼之玉亦狂》落花楼主地址:《穿越红楼之黛倾天下》雁无痕地址:《红楼尘梦》林梦儿地址:《红楼寻梦之情满潇湘》沧海明珠地址:《红楼之雍皇夺玉》曲阑地址《情续红楼画眉蹙》梅灵地《颠覆经典之黛玉传奇》君幻凤地址:——★★★★★—【脂砚斋出品·绝不抄袭·绝对完文】—★★★★★——
  • 锁音

    锁音

    迷音国——这里被称之为“音乐天堂”,在这里音乐就是一切,音乐主宰天下,音乐就是语言,这里拥有最强大力量的音乐,他们被称之为——御音师。她——纵横黑白两道,更是从小就有“音乐神童”之称的天才,却没想到自己心爱的人背叛自己,而自己将车开进工厂,撞上油桶,魂归异世。她——陌家大小姐,却是一个天生资质低浅,五音不全的音痴废柴大小姐,弹出的音乐更是杂乱无章,鬼哭狼嚎。据传,曾经有人听了她弹奏的乐曲得了失心疯。当她再次醒来,眼光灼华,熠熠生辉,她已是另一个她。一弦清一心,冰泉冷涩弦凝绝,江山似锦,弹尽万千缠绵悱恻之曲,她却锁心冷情。对她好的人,她不会忘记;对她不好的人,就是化成灰,她也认得出。待看她重生在异世,如何在异世称霸天下,独领风骚,掀起另一番的风华盛世。人贱自有天收。既然,天不收,就由我来收。想她什么小能耐也没有,唯独在音乐这个方面,是绝对的天才。驾驭音乐的御音师,这是什么东西?她第一次听到,音乐也可以武化,化作武器进行战斗。驾驭音乐是吧,化作武器是吧,进行战斗是吧,没问题,这些对于她这个天才来说,简直soeasy。音乐武化,那她是不是能够想武化什么武器,就武化什么武器她可是拥有‘音乐神童’之称的音乐家,想象力更是出乎常人的好,音乐对她来说都是小case,区区音乐武化她会放在眼里,什么飞镖,银针,丝带这些东西,她都看不上眼。如果她不能想象出一个完美的无懈可击的武器样子来,不是就太对不起她‘神童’二字了。“锁音,成魔吧!”陌锁音的心里一直有个声音不断的回旋着这句话,陌锁音的心跳越来越快,她只觉得自己的身体随着那个盘旋着的声音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她的体内似乎在聚集着力量,随时都能爆发出来一样。魔化。她已经在开始魔化了,在这样下去,她会变得六亲不认,冷血无情,变成一个嗜血成性的人。简介无能,但是内容绝对好看,新人新文求包养哦。本文美男多多。推荐黛小薰》》娘子你被算计了
  • 龙凤BABY买二送一

    龙凤BABY买二送一

    走错房间,他把穿着齐P情趣装的她当作孝敬自己的礼物“吃”了!一夜乌龙,她成了恶魔龙凤宝宝的幸孕妈咪!五年后,辣妈萌宝VS风流总裁,好戏开场!
  • 雷霆御天

    雷霆御天

    化九霄雷霆为己用,御九幽恶鬼为仆从,既为武者,当拳破虚空,剑斩乾坤,天道不存,则以吾道为天,缔造万古天庭!
  • 霸少的午夜新娘:38°C妻

    霸少的午夜新娘:38°C妻

    为着白马王子只有三个月的生命,她甘愿做他的午夜新娘,忍受他的肆虐,安慰他的痛苦,三个月后,她才知道,生病是假的,爱她是假的,邪少和她都只是一场报复游戏中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