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5100000007

第7章 禅修方式: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那个时期,正处在唐朝末年的动乱时期,军阀割据,兵匪四起,烽火连天,战乱不断,许多人被迫躲进相对安全、平静的佛门安身立命。因为天下动乱,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们,只好祈求佛菩萨保佑,所以各地的寺庙异常繁荣起来。

天华寺傍山面海,紧临着一个古老的渡口,门前一条宽阔的驿道,北通浙东最为繁华的大邑明州,向南渡海,经象山可达台州、永嘉等物产富饶的州县。地处海陆交通要冲,物流贸易畅通,人员来往便利,为天华寺带来了大批香客施主。因此,这里香火旺盛,游人如织,十分热闹。信徒多年布施,为天华寺积累了大量水田、旱地、山林、海涂。食粮丰富,生活安静,大批云游僧慕名而来,寺里常住僧人多达四五百人。若逢佛菩萨佛诞之类的佛教节日,便会出现“千僧过堂,万指围绕”的宏大场面。

契此是新剃度的沙弥,又初来乍到,所以尚不具备进禅堂专事打坐修行的资格,只能作务打杂。当家师大手一挥:“砍柴去吧!”

于是,契此被打发到了柴头手下,从此,契此一把斧头、一条扁担,每天与山上的樵柴没完没了。他出家之前经常打柴,出家之后还是打柴,早知如此,契此还用出家吗?然而,事情的微妙之处就在于,虽然同样打柴,因为发心不同,结果也就会大大不同。

与契此一同负责供应全寺五百僧众用柴的僧人,还有三个人。柴头的法号叫影清,他与影净、影空两位师兄,都已经是成年人了。半年多前,他们三人结伴从山西行脚来到了天华寺。据说,他们在半路上遭到了劫匪,度牒②遗失了。那年月,兵荒马乱,盗匪四起,路人遭劫是常有之事,所以方丈云清和尚大慈大悲,依旧收留了他们。他们说为了供养大众,成就他人修行,就负责起全寺的薪柴供应。或许是因为山高路远,砍柴不易,他们三个人很难供上全寺用度,所以契此也就被派遣了过来。

佛教僧众,不以年龄论大小,而以僧腊——出家的年龄——排次序。他们四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因三位师兄先入山门,年龄也比自己大得多,契此将他们奉为尊长,对他们极为恭敬,事事听从教诲。

第一天上山砍柴,师兄们将契此带到了一片薪炭林旁边。影清说:“小契此,这片山林属于我们天华寺所有,你就在这里打柴吧。我们不在身边,你可不能偷懒呀!”

契此对这样的安排不太明白,询问道:“师兄,就我一个人独自在这里打柴吗?你们呢?”

影清与另两个人相视一笑,指着漫山遍野、郁郁莽莽的丛林说:“我们要到远处的深山老林去。”

契此颇为天真地说:“师兄,我从来没有进过山林深处,那里一定有许多奇花异草,以及平常难得一见的小鸟。请你们带上我好不好?”

“不行!”脾气暴躁的影净一挥手说,“带上你,岂不就坏了我们的事!”

契此感到很委屈,小声咕哝道:“不就是打柴吗,我怎么会坏你们的事呢?”

影清狠狠瞪了影净一眼,然后拍了拍契此的肩膀,笑着说:“小师弟,影净的意思是说,我们要去打柴的地方山高路远,你年纪还小,力气尚未长全,怕是跟不上我们的脚步,会累着你。”

影空也说:“契此,我们是来打柴的,而不是为了好玩。我们出家人,应该念念在道,心里不能光想着好奇、贪耍。再说,山林深处经常有老虎、豹子出没,十分危险,我们若是分心照顾你,会耽误砍柴的。”

契此说:“既然密林深处那么危险,师兄们何不就在这里打柴呢?”

影清说:“这片林子太小了,若是我们四个都在这里砍柴,几天就砍光了。再说,远方山林中的柴薪也属于寺里,如果我们不去采伐,也就白白浪费了。所以,我们虽然多费一些力气,却能保证寺里永远不缺柴烧。”

原来,师兄们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是为了契此好,二是为了寺院的长久之计。

闻听了师兄们的一番教导,契此感到十分惭愧。比起师兄们时时刻刻事事为他人着想、处处为常住着想的高尚情操,他很为自己心中的杂念与放逸而脸红。师兄们走后,他一刻也不敢懈怠,挥舞着斧头,砍柴不止。到下午师兄们从山林深处归来的时候,他已经砍了两大捆上好的樵柴。

影清见状,很是赞扬了他一番。

得到师兄的夸奖,契此当然很兴奋,连那颤颤悠悠的扁担,都欢快得像跳舞一样。然而,在山路上挑着沉重的担子,毕竟不是跳舞。契此砍的柴也太多了,两大捆像小山一样的湿木柴,足足有二百多斤重,不一会儿,他就被压得龇牙咧嘴,上气不接下气了。

难怪师兄们说他年岁尚小,力气不全呢。瞧,同是挑着一担柴,人家走得多轻松,不一会儿便将他远远甩在了身后。

这时,他才发现,师兄们挑着的那两捆柴加起来,还不如他的一捆多。难怪他们走得格外轻松呢!他转而又想,师兄们去的地方路途遥远,打柴的时间短,当然也就打得少了。

契此的肩膀被扁担压得又红又肿,火烧一样钻心的疼痛,而他的两条腿,更是沉重得像是灌了铅,很难迈开脚步……

走在前面的师兄们,早已没了踪影。

尽管契此咬紧牙关,在离寺院还有一里路程的时候,他无论如何再也挑不动柴担了。就在他完全绝望的时候,他发现三位师兄们正在前面山路转弯的地方等待他。远远地,看到他被重担压得摇摇摆摆、步履蹒跚、痛苦不堪的模样,影清师兄对其他二人说:“你们两个将我的柴分开挑上,我去接契此。”

影清快步返回来,二话没说,接过契此的柴担,向寺里走去。

契此望着影清师兄的背影,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

谁说僧人冰冷无情?同参和合水乳交融。

就是从这一天起,每当契此不堪柴担重负的时候,总有一位师兄及时接替他,让他休息,空着手走回寺院。

有一天,他们像往常那样回来的时候,监院赫然站立在他们上山打柴出入的天华寺后门。

监院一脸的浓云,阴沉得几乎能拧出水来。不知为什么,影清、影净、影空三人竟然吓得变了脸色,脚步都有些不自然了。唯有走在最后的契此懵懵懂懂,快快乐乐,手里舞动着空扁担,脚下更是又蹦又跳。

监院对影清等人巴结、讨好的笑脸视而不见,单单用手指着契此喝道:“你是怎么回事?”

契此冷不丁被他吓了一跳,茫然无措,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我,没、没怎么回事啊。”

看着他一脸无辜的样子,监院更加生气了,斥责说:“让你去打柴,你怎么空手而归?”

契此脸一红,嗫嚅道:“我、我……”

监院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你什么你,难怪有人说你天天偷懒,将打柴的责任都推给了师兄们。今天是我亲眼所见,你还有什么可狡辩的?”

契此赶紧解释说:“当家师,我不是故意耍滑偷懒,而是因为我的力气不够,所以……”

“力气不够,岂能是你逃避劳作的理由?百丈祖师说过的话,你可记得?”

契此虽然刚刚出家,但他从小到岳林寺玩耍,经常听禅僧们讲述祖师公案、丛林掌故,因此,他明白,监院指的是百丈怀海祖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故事。

百丈怀海,是马祖道一的弟子,六祖慧能的第四代徒孙。

唐朝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在马祖道一圆寂之后,百丈怀海掬一把清泪,开始外出行脚。他行行复行行,不一日来到了江西新吴(今奉新县)大雄山下。这大雄山真是个好去处,满山古木森森,沟壑流水潺潺,荒径人迹寂寂,空谷花香幽幽。最奇特的是,山上一列雄奇的岩壁拔地而起,横空出世。它孤高峻峭,兀立千仞,将一种雄赳赳的伟丈夫所独具的神韵尽情展示在天地之间。

怀海知道,这个号称“百丈”的山峦,就是自己弘扬禅法最合适的地方。他将行囊高高挂在一个树杈上,举起镢头,在荒草丛中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在百丈怀海住持大雄山不久,天下僧衲闻风而来,百丈岩下禅客云集,庵庐环绕。百丈怀海带领徒众,开荒种田,亦农亦禅,农禅并重。他创造性地将修行融入劳作,在日常劳动中修行,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禅宗生活和修行方式。

上至方丈下到沙弥,所有的出家人都必须随众劳动,没有任何特殊区别。百丈怀海一直以身作则,凡作务执劳,必先于大众。直到他晚年,每天仍然像年轻人一样到农田里劳动。

徒弟们看到师父如此高龄,每天仍下田干活,心疼不已。他们也曾多次劝说,多次恳求,但百丈总是一笑了之,坚持农耕。当家师见软办法没有成效,就来了个干脆的——在头天晚上将师父开荒用的镢头藏了起来。

第二天,众僧都去开田,怀海找不到自己的工具,急得团团转。当家师趁机说:“师父,您年纪这么大了,还和我们一样干活,让我们看着实在于心不忍。万一将您累病了,叫我们如何是好?我们大家商量过了,您就别下田了。您放心,我们每人多刨几镢头,就把您那份干出来了。”

没有工具无法开荒,怀海奈何徒弟们不得,只好留在了寺里。到中午,禅僧们回来吃饭时,斋堂中不见百丈怀海的身影。师父怎么了?病了?为什么不来吃饭?当家师与几个上首弟子来到方丈,询问端坐在禅床上的怀海为何不去用午饭。怀海说:“我是个无能无德的人,怎么能让别人代替自己的那一份劳动呢?既然我没有参加开田,也就没有资格吃饭。”

弟子们将饭端来,递到他的手边,但怀海坚决拒绝。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何况百丈怀海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僧人又不吃晚饭,若是饿一整天,岂不把人饿坏了?情急之下,当家师与众人跪倒一片,请师父进食。但是怀海异常坚定地说: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结果,众人拗不过师父,只好将工具还给了他。第二天,下田劳动的人群里又出现了怀海苍老却又快乐的身影。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从此,怀海这一震撼人心的自律之语,风靡全国,禅林僧众争相效仿,成了禅宗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时至今日,它早已成为千古名言,历千古而常新,时时警策着佛门中人。真可谓一言传千秋,高风动八方。

监院对契此说:“你既然知道百丈祖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一发聋振聩的至理名言,如何还敢逃避劳作?你这是故意违犯寺规,按照共住条约,你不但不能吃饭,而且还要在全寺僧众面前表堂、罚香②。”

契此一肚子的委屈,但监院以自己亲眼所见为据,根本不给他说话辩白的机会。他有口难辩,有理难申,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个劲儿往下掉……

正在这时,一直旁观的影清说话了:“当家师,契此并没有故意偷懒,他每天都同我们一道上山打柴。只不过因为他年纪尚轻,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我们怕沉重的柴担压坏了他,所以轮流替他挑了回来。”

影净、影空也附和说:“是啊,是啊,契此虽然力气小了一些,但每天打柴还算尽力。”

既然大家都为契此求情,监院也不好再说什么。最后,他指着契此的脑门说:“看在影清他们三位的面子上,这次就饶了你。不过,你给我记住,寺院不是养懒汉的地方,你要好自为之!今后如若再次犯错,我可不管你是谁推荐来的,一律驱逐出寺!”

说完,监院扬长而去。

影清拍拍契此的肩膀,又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契此,在天华寺,有我们给你做主,你谁也不用怕。”

契此对师兄们能在关键时刻为他伸张正义,心中感激不尽,从此,他更加敬佩三位师兄了。

同类推荐
  •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106岁高寿的本焕长老,在清明节前安详化归而去。总结他的一生,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忘身求法、建寺安僧;弘法利生、行愿大千。世界浮躁,如何静定?生活的节奏那么快,烦恼那么多,如何解脱?对待名利财富,如何看淡、善用?对待生死,如何超脱?本焕长老给了一个答案:看得开,放得下。
热门推荐
  • 我的灵异笔记

    我的灵异笔记

    自认为史上最流弊的神棍,遇上被五鬼缠身的美女,倒霉催的生活从此开始了,一件件扑朔迷离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尽在《我的灵异笔记》!
  • 女扮男装:极品三少爷

    女扮男装:极品三少爷

    慕清风——博览群书,文武全才,空难身死,灵魂坠入异世。再次醒来,却穿越到东祥国第一草包美男的身上,传言他懦弱胆小,胸无点墨,手无缚鸡之力。一朝穿越,迷乱世人。第一杀手“废话真多,我就是断袖了,你不从也得从!”天水族少主“一直以为我能走进你的心里,没想到却是你赖在我的心里不出去了!”妖孽太子“你如果不把他们都甩了,我就死给你看!”纨绔公子“谁叫你在我面前洗澡了,就要对我负责!”女主晕倒.【片段】“娘亲,爹爹说因为娘亲太懒了,所以小宝才没有妹妹的,小宝想要妹妹,娘亲你要勤快一点!”某小宝一脸义正言辞的站在沐清风面前。女主“……”回头一看某男正在角落里偷笑。
  • 奥运励志故事

    奥运励志故事

    细细地品,从一滴汗水到一滴泪水。是什么让我们记下奥运冠军们光芒四射的名字?他们的身后有多少无法细列的困难被战胜,无法想象的寂寞被忍受? 阅读它,赶紧阅读它—— 你总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奥运偶像。 你总能读到你无法获知的激情人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殇国遗乱(完)

    殇国遗乱(完)

    “我曾以为,你会是我生命中的一抹绚丽,不想到头来,竟让自己的心彻底失去了色彩。”女子自嘲的声音,充斥着悲戚和苍凉,她凄然一笑,嘴角缓缓溢出的鲜血,滴落至雪白的衣衫上,妖娆而艳丽,却深深刺痛了男子的双眼。那一天,大雪纷然而落,覆盖了苍茫的大地,也掩埋了过往的一切,让爱与恨,都从此消弭。————————————————————————曾经,她是倾国倾城的美丽女子,她的美惊为天人,她的美出尘脱俗……曾经,她亦是武艺高强、聪慧睿智的奇女子,顷刻间便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可惜,优秀如她,最终也没能逃过情爱的束缚,在有心人阴谋算计下,输掉了一切……心已死,爱已殇,自此,她的世界失去了光明。春去秋来,四季轮回,在本以为时过境迁后,奈何命运仍是不愿放过她,刻意的逃避,也是无济于事。————————————————————————上辈之间的久远恩怨,造成了他们生命中的一场错乱……国仇家恨,阴谋野心,成全了人性丑陋的贪嗔痴癫,也葬送了爱与被爱的资格……在经历过相遇和相爱,误会与分离之后,爱情,是否还能够得到善终?而当真相最终被揭开,他们,又该何去何从?(本文正文已完结,关于前传,可能会在以后重新连载一本新书,所以大家看正文就好,前传部分的章节先不要订阅,多谢支持,(*__*)……)
  • 躲不掉的前任

    躲不掉的前任

    【简介】:“如果让思璟知道你和他弟弟在一起过,看他还愿意跟你在一起…”,订婚后不久,未婚夫的旧情人找上门来。而她却只能无地自容的落荒而逃,可背后的他却步步紧逼,她不知道自己哪里被他喜欢上了,明明他小时候讨厌的自己要死。“谢欢,你要是敢嫁我哥,你结婚那天我就冲礼堂告诉别人你勾搭我”,他死皮赖脸的恐吓。她一阵绝望,死章盛光,不就是长得人模狗样点,人人喜欢,可她偏讨厌,全世界男人死绝了都不嫁。谁让他初见面时就骂她乞丐,嫌弃她又丑又脏。谁让他总是跑出来当她和璟哥哥的电灯泡。谁让嫌弃自己身材不够好。……。★★注:此文慢热。。。。喜欢的请随意收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老公大人别宠我

    老公大人别宠我

    无止境羞辱、伤的遍体鳞伤的她要如何拉回他的心?曾经的他们那样相爱,曾经的他们那样幸福却因猜忌、不信任,最终放开彼此的手。又因不舍,强取豪夺放在身边。越是爱得深,越是无法轻易原谅背叛。时过境迁后想起,其实又何必。君奕!你可曾想过,终有一日真相大白,你会不会后悔,曾经如此伤害你最爱的女人?
  •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他是国民党陈诚将军的长孙。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哈佛MBA,曾为麦肯锡资深顾问。为了寻找生命的答案,他曾经出家为僧三年,在禅宗、汉传佛法、藏传佛法中找寻修心的方法;又到西藏、青海、云南、印度、尼泊尔,追随近百位高僧活佛学习。他以非凡的勇气和坦诚写下这本《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是希望“让认真寻找心性的朋友们,不必走弯路。 在这本不一样的自传里,陈宇廷讲述了自己传奇的半生经历:在台湾的少年时光,在美国求学的生活,在投资银行和麦肯锡工作的岁月,出家求法的经历,和格莱美音乐家央金拉姆的传奇婚姻。
  • 棋中局:妃常使命

    棋中局:妃常使命

    末日之时,暮景颜深陷棋局,一场现代版的密室逃脱由此展开。神秘人突降其来,一个个任务攻略逐渐指向通关矛头。最后关头,任务却突然无故中断,她被迫回到现代,却一心寻求解答没有完成的任务谜题。一场扑朔谜题任务考验,一群群消失的现代人类,还有神秘之人究竟为何将她扣在棋局之上?是阴谋还是陷进?然而,正当她得到最后一个任务提示的时候,她被迫卷入了另一场风波之中?暮景颜究竟能不能逢凶化吉?待神秘之人脱下面具之时,居然是会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