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5000000008

第8章 对!西行取经(2)

三人在客厅坐定。静藏法师在鸿胪寺授业多年,经常接触那些东来传法的番僧,会一些简单的梵文不足为奇。没想到,当静藏用梵语同波颇交谈时,玄奘居然也能听懂,并且也用梵语加入他俩的谈话。这个玄奘,何时学了梵文?静藏惊诧不已,而波颇则惊喜不已。虽然这两位中国僧人的梵文不太熟练,只会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但在异国骤然听到乡音,足以令他倍感亲切,一下子拉近了三人之间的距离。波颇吩咐侍者,说今日不再接待其他来访者,要与静藏、玄奘畅谈竟日。

静藏说起了地论师与摄论师在教义上的见解不同,甚至在同一问题上意见也是极端相反,因此使得一般僧众迷惑不解。

波颇很是不解,说道:“《摄大乘论》与《十地经论》,都是瑜伽行派的重要论著,分别是无著与世亲菩萨所造,二者基本宗旨是一致的呀。就像一棵树上的两条枝杈,相互矛盾对立,实在不可思议。”

“可是,这就是中国佛教的现实。”玄奘颇为无奈地一摊双手。

波颇又说:“还有,地论与摄论同根同源,都是瑜伽行派所依持的佛典,二者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形成不同的学派。”

玄奘点点头:“的确如此。可是,因为翻译过来的瑜伽派的著作有限,东土学者无法系统学习,全面领会。只能从一经一论探索,宛若管中窥豹,难免偏颇。”

波颇叹了一口气:“唉,若是如此,产生分歧就可以理解了。这恰恰说明中国僧人不甘人云亦云,敢于探索。”

“可是,”静藏说,“这个中国佛教界争论百年的老问题,困扰了一代又一代人。阿赖耶识是染,是净?佛性当常,还是现常?至今没有定论。不瞒法师说,贫僧这些年来一直探讨这个难题,却是进退维谷。就像鲤鱼吞了倒须钩,吐之不出,咽之不入。又像是狗舔热油锅,吃又吃不得,舍又舍不得。”

静藏自嘲地笑着,神情很苦、很苦。

原来,静藏主修的课业也是《地论》与《摄论》,所以这个让玄奘坐卧不宁、食寐不甘的巨大疑惑,也一直困扰着他。这种思想上的困惑,的的确确能让人生不如死。如同几十年生活在昏天黑地之中,恰似一直摸索于迷雾之中,从来没有重现天日,从来不曾豁然开朗。其苦闷、其彷徨、其悲怆、其苍凉,可想而知!

静藏最后说:“唐朝统一大江南北之后,这个重大分歧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首先,不能再因为我们内部的纷争而成为他人攻击佛教的口实。其二,从个人修学的角度来说,我感到心存疑惑,就无法得以解脱。人命无常,生死事大。或许是贫僧年岁老了,越来越感受到了脱生死的迫切。幸好现今波颇三藏航海来到华夏,请三藏法师为我决疑解惑。”说完,眼含热泪的静藏站立起来,神情庄严肃穆地向波颇顶礼三拜。波颇见状赶紧也跪下,将他搀扶起来。重新落座之后,波颇说:“你们的探索精神、求法意志,很是让我感动。地论师与摄论师所争论的、困扰你们的那些问题,《瑜伽师地论》中都有完整系统的阐述。”然后,波颇有些遗憾地说:“可惜,我虽然出家、修学于那烂陀寺,师从于瑜伽行派的法脉传人戒贤大师,但我的主要修持课业并非《瑜伽师地论》,并不知道论著之中究竟是怎样诠释的,所以我很惭愧,无法满足你们的询问。”

虽然有些失望,但静藏并不死心,他依然热切地追问道:“法师既然从那烂陀寺来,一定带来了《瑜伽师地论》的经本。我们可以组织人尽快将之翻译过来,然后参学。”波颇摇摇头:“您有所不知,《瑜伽师地论》篇幅浩瀚,长达百卷,抄写经文的贝叶(① 纸张未发明以前,古印度多以贝多罗树的叶片作为纸类的代用品,简称贝叶。因而,最早的佛教经典也是书写在贝叶上的,称为“贝叶经”。)能装一车。贫僧孤身一人,没有专门的工具,所以难以将之运输到中国来。”

波颇又说:“再说,《瑜伽师地论》意境高远,是佛教史上最重要的论书之一。没有高明的师父讲授,没有三五年工夫,很难明白其深奥宗旨,更谈不上翻译了。”

最后的希望破灭之后,静藏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瘫在了禅凳上。他的神态很落寞,表情很怪异,那失魂落魄的模样,就像得了绝症一样。

一个不大不小的尴尬,像冰坨子一样置于三人中间。为了消融冷下来的气氛,玄奘改变话题,向波颇询问天竺目前的佛学情况。波颇说:“现在五天竺大小乘佛教并行,佛法最兴盛的,依然是中天竺。其中的那烂陀寺,是整个天竺佛教的最高学府,住有数千名学有专长的僧众。那烂陀寺最盛行的是瑜伽行派的教法,方丈戒贤大师正是这一大乘宗派的嫡传祖师。”

玄奘眸子里氤氲着无限的向往之情,喃喃自语着:“那烂陀……戒贤大师……”

波颇道:“戒贤大师已经一百多岁了。他老人家集百年修为,不但对瑜伽行派的法典烂熟于心,卓有建树,而且学识极其广博。经律论三藏、大小乘佛法、古今各种流派,可以说是无一不通,无一不精。更重要的是,他乃是当今最精通《瑜伽师地论》的大宗师,可以融贯各家异议,去妄存真,解疑除惑。若是能得到他老人家的教导,一定能解决困扰你们的难题。”

他的这番话,不但更加坚定了玄奘西行的决心,而且还明确了取经的目标——前往那烂陀寺,向戒贤大师求教,研修《瑜伽师地论》。因而,他颇为兴奋地说:“太好了,我本来就在准备到佛教的发源地去取经,现在找到了具体参学方向。谢谢波颇三藏,谢谢。”

谁知,静藏却有气无力地说:“可惜,天竺距长安遥遥数万余里,流沙横亘,雪山阻隔,还有那神出鬼没的盗匪,杀人不眨眼的西突厥……难,太难了。古来,前往天竺求法的人十去九不还。”

玄奘坚定地说:“波颇大师能从天竺来,我们也就能到西天去。”

波颇也鼓励他说:“玄奘法师有西行求法之志,太好了。从你的谈话中,我知道你涉猎甚广,且没有门户之见,能兼收并蓄,非那些专攻一经一论的学者所能比。”

“那当然,”静藏法师插话说,“玄奘法师虽然年轻,却已经游学了大半个中国,海内的最顶尖的义学高僧他几乎都拜谒过。因而,他现在已经是大唐国内数一数二的高僧了。”

玄奘被夸赞得很是有些不好意思,赶紧摇手制止他说:“静藏法师,您愧煞学僧了!与你们这些前辈相比,玄奘从学识到修为,都不过是刚刚入门。”

波颇正色道:“玄奘法师,你不必太过谦虚。修学佛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敢于担当。如来家业,就是要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僧人承担起来!”

玄奘再次想起了慧迁老和尚的话,郑重地点点头。

波颇面向西方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说道:“贫僧虽然也曾师从戒贤大师,但生性愚钝,不能领会大师所授之万一。玄奘法师有着扎实的佛学基础,且慧根天成,一闻千悟。你若能拜在戒贤大师座下,定能将他老人家的法脉、学识发扬光大。因而,你将来的西行取经,不仅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也是天竺佛教的大幸。”三人在大兴善寺用过午斋之后,波颇提议,共同到室外经行(① 佛门特有的一种调剂身心的修行方法,近似于散步。)。大兴善寺后有清池,泉涌汩汩,曲流脉脉。因有活水注入,故而水清见底,寒冬不冻。更神奇的是,寺里居然有几株来自佛陀故乡的贝多罗树!菩提树、娑罗树与贝多罗树,为佛教三大圣树。贝多罗树本应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大兴善寺能引种成功,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

玄奘看到这些来自温暖的天竺的棕榈树,能在寒冷的长安落地生根、茁壮成长,心中无限感慨。他情不自禁地跑到树下,轻轻抚摸着树干,吟诵道:

灵枝带雪鲜,真经贝叶传。根远穿古井,顶高刺云天。

寂寥松竹老,静清冰霜寒。永共终南在,绿荫满长安。

波颇笑道:“玄奘法师不但学富五车,横洞百家,而且文采斐然,能够出口成章。”

静藏也道:“古人云,诗言志。贝叶花已发,波涛心中涌。看来玄奘法师西行之志更加坚定了。”

玄奘仰视着其干弥高、其叶如掌、其气如神的贝多罗树,说道:“既然天竺圣树能够战胜严寒,在长安生根发芽,给世人一片绿荫,我也应该能克服艰难险阻,去往西天,取回真经!”

同类推荐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禅与养生

    禅与养生

    将前人精要有机地融汇组合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化繁为简。相信有兴致的读者详阅后,在很多方面与我会有共同感悟。若能照此修禅、养生,净化心灵,强身治病,延年益寿,善莫大焉。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热门推荐
  • 正太老公剩女妻

    正太老公剩女妻

    韩阳煦,19岁,风靡全球的当红小正太,身材样貌无一不让人惊叹,所到之处均是不绝于耳的欢呼声,更让人羡慕嫉妒恨地是他身后强大的财富权利版图。宋伊白,24岁,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在同龄人中却有了剩女的响当当的绰号,怪只怪其在整整二十四年间居然未曾谈过一次恋爱,完美地保留着自己的初吻。当24岁的宋伊白无意间撞上19岁的韩阳煦,一场正太剩女对对碰的姐弟恋纯美又邪恶的爱情便拉开了厚厚的帷幕。“你,你,你,这是我的初吻啊。”宋伊白颤抖地竖起食指指向站在自己面前,一副风流倜傥样子的韩阳煦,使出吃奶的劲低吼道。“切。”韩阳煦低斥一声,嘴角勾起一抹邪恶的微笑,目光冷然地看向宋伊白,嗓音嘲讽地说道:“这么老了,这居然是初吻,这么多年你白活了吧。”宋伊白听完韩阳煦的话,气得直翻白眼,就差就晕厥过去,这就是她的初吻了,怎么了,总比起这个小屁孩小小年纪,女人无数要好。只是让宋伊白没想到的是韩阳煦仅仅只是年纪小而已,紧身白色衬衫下的整齐六块腹肌让她这个剩女看得两眼直冒爱心,就差流出了口水。当宋伊白被韩阳煦抵在墙上凶暴拥吻的时候,那个小男孩的力量却激烈地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任由自己如何挣扎都挣不开。“宋伊白,你听好了,你是我韩阳煦的女人,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但是不准你把目光往别的男人身上放。”韩阳煦低喘着气在宋伊白的耳边灼热地说道,宣告着他的占有权。宋伊白不满地翻了个白眼,小小年纪脾气倒是不小,像丹尼斯那样的顶级超模,拥有着魔鬼般的身材,天使般的面孔,比起女人更甚几分,她怎么可能不看,不看可不是白不看了嘛。还未等宋伊白翻完白眼,某人便压了下来,天啊,他这是要干什么,不可以,他可比自己小了整整五岁,他们怎么可以…还未等宋伊白讲话说完,韩阳煦便动作了起来,以后她成了自己真正的女人,那么他就有理由好好地宠她,爱她,不准她看其他男人了。和谐,和谐,大家慢慢想象,或者等着小禅一步一步写来。。。。。。
  • 史上最强终端

    史上最强终端

    手机只是外观主题,它其实是个终端,链接天庭地府,沟通大千世界。绝无仅有,史上最强。
  • 察言观色识人术:教你透视人心的132招

    察言观色识人术:教你透视人心的132招

    古人云:“心者,行之端,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福祸自知。”本书旨在引导人们通过感知他人的动作、体态、服饰、目光等“身体语言”隐藏的玄机,达到洞察他人内心之目的。阅读本书,既可防止上当受骗,也可避免误解他人,还能准确领悟他人意图,走进他人内心:事业上会助你一臂之力,商海中会助你一路顺风,日常生活、工作中让你受益无穷。
  •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文明奇迹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文明奇迹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文明奇迹》从广阔的视角对世界50个文明奇迹进行了全方位、深入浅出的介绍,从而挖掘出它们所蕴含的历史的、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按照世界大洲分为六章,真实地再现了人类在各个历史文明阶段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本书从全球范围内遴选了50个千年遗迹,让我们充分体会先人超群的思想与智慧。内容涉及城堡要塞、洞窟陵墓、园林宫殿、名镇古城、教堂寺庙、文明遗址等
  • 乡村英雄

    乡村英雄

    乡土文学在中国有十分广大的读者。当代作家作品中,最具实力和影响的很多。经认真筛选,丛书确定了近些年来活跃在中国文坛的中青年作家刘醒龙、何申、李佩甫、陈映真(台湾)、王祯和(台湾)和黄春明(台湾)等六人。每人一部最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集
  • 林下灵修传

    林下灵修传

    本书是对理想形态的憧憬,是写意人生所经所历的抽象画。各种欢乐和痛苦,成功与磨难,使我们渐渐长大,渐渐成熟,渐渐改变着对生活的认识,不再那么棱角分明,不再那么飞扬跋扈……青春,有因缘际会的相遇,也有宿命所决的迷茫;有田间花下的浪漫,也有刀光剑影的悲壮;有侦观世事的深沉,也有对酒当歌的张狂。但是,青春,无悔。那么那么多的邂逅,那么那么多的冒险,也有那么那么多的生死离别。往往曲终人散,弦断音绝之时才算收场。但青春留下的痕迹随着时间飞扬,随着记忆飘舞,直向远方。是荡气回肠的故事,解意着那一颗懵懂、稚嫩、沸腾的心。
  • 周克芹中短篇小说

    周克芹中短篇小说

    《周克芹中短篇小说集》内容包括《秀云和支书》、《井台上》、《早行人》、《李秀满》、《石家兄妹》、《希望》、《青春一号》、《灾后》、《两妯娌》、《勿忘草》等。
  • 轻松腌卤拌

    轻松腌卤拌

    中国烹饪大师史正良先生通过潜心总结研究、反复实践、制作、编写出全新的家常菜谱,用料普通、制法简便、调味适口,并且营养合理、易学易变,对于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培养美食情趣有极大好处。
  • 不败主宰

    不败主宰

    一落魄少年,偶然间让其武魂变异成神龙武魂,更偶得一上古秘典,修的不朽金身,横扫九天十地,雄霸天下!从此逆天改命,踏上一条不败之路!
  • 正经事

    正经事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