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5000000002

第2章 不做“长安十大高僧”,反生西行取经之心(1)

鸿胪寺卿郑元璹一行离开大觉寺后,几乎所有的僧人都在为玄奘放弃入皇宫为帝后主法的机会而惋惜,他自己却淡淡一笑,飘然而去。玄

奘步出大觉寺,转向长安城最西南角的永阳坊。永阳坊没有一户民居,却在长安一百零八坊中名声显赫,路人皆知。因为这里坐落着两座皇家寺院:大庄严寺与大总持寺。玄奘频频光临大庄严寺,是为了向法常、僧辩两位大德请教。他们两人解究大小二乘(① 即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行穷戒、定、慧(② 又名三学,或三无漏学。戒是戒止恶行,定是定心一处,慧是破妄证真。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三学,精通无著、世亲的瑜伽行派学说,被誉为“上京法匠”。尤其是对《摄大乘论》,他们两人都曾下过几十年的工夫,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摄论师(③ 指研习和弘扬《摄大乘论》的义学僧人。)。这半年多时间以来,玄奘向法常学《摄论》,随僧辩研习《俱舍》,尽得其精髓。两位法师对玄奘一闻千悟、触类旁通的超常智慧大为惊奇,更为他广参博学、遍访名师的求法精神所感动,说他是世不二出的俊杰,将来必将会光大佛门,弘传圣教。正是因了这两位高僧的称扬赞叹,玄奘在长安佛教界的声誉一天盛似一天。玄奘走进规模宏伟的大庄严寺。这里,密竹翠松,径曲路折,形同迷宫。幸好玄奘来往多次,轻车熟路,直接走入了法常法师的寮房。宛若心有灵犀,法常法师的侍者刚刚冲好茶汤,僧辩法师便不期而至。于是,三人落座品茶的同时,再次开始了佛学研讨。玄奘从行囊中拿出了一部厚厚的十二卷《十地经论》。这部论著是印度世亲菩萨所造。说起世亲造这一释论,还有一个故事:

公元4世纪,北印度健驮逻国诞生了两位大菩萨——无著、世亲。他们俩是国师婆罗门憍尸迦的儿子,原来信仰婆罗门教,后来幡然顿悟,双双皈依佛教并出家。兄长无著直入大乘,而聪明绝伦、识见深广的弟弟世亲却笃信小乘,精通十八部经义,善于妙解小乘学说。世亲认为,大乘经典不是当年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因而撰著了大量文论抨击、批驳大乘佛教。无著看了世亲才华横溢的作品,很是为他将无碍辩才用错方向而惋惜,更对其不信大乘佛教而遗憾。于是,为了挽救这个思想偏激的弟弟,无著以病危为由,派人去请世亲火速来见自己最后一面。世亲虽然与无著宗派不同,观点相悖,但两人的手足之情十分深厚。因而,世亲闻知兄长病危,便日夜兼程赶了回来。他到达兄长所在的精舍时,已是初夜(① 古印度将一昼夜分为六时,即晨朝、日中、日没(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夜三时)。初夜,相当于现在的20时左右。)时分。出乎他的预料,兄长无著并没有卧床不起,正在堂上为大众讲经说法。他红光满面,中气充足,声音洪亮,十分富有感染力。世亲从来没有认真研读过大乘经典,于是他就站在窗外好奇地听了起来。无著正在讲授的,正是大乘菩萨修业的《十地经》。世亲专心谛听,经文中所阐释的般若妙义,是他过去从未听说过的,不但其义理完全没有脱离佛陀言教的精神,而且其境界、品味远远高于小乘学说。他是绝顶聪明之人,一闻千悟,不等兄长讲完,他已经完全领悟了《十地经》的要义。此时此刻,他也忽然省悟到:原来是自己对大乘佛教心存偏见,所以一翳在目,空花乱坠(② 这两句是用来点明修行禅法的人,心中要如一点毛病也没有的眼睛才好。)。无著讲座完毕,兄弟两人相见。无著直截了当地说:“刚才你在窗外听了我讲的《十地经》,如果现在你仍然觉得大乘学说没有道理,不符合佛教教义,请你立论批驳好了。”

世亲惭愧地说:“我过去太固执了,在没有认真研究大乘学说的情况下,便以偏概全,多次毁谤大乘佛法。而今看来,我的罪业十分深重,难以赦免!我过去的口业都是由舌头所造的,因而我愿意割下舌头,以赎罪业。”

无著说:“你错了。你过去已经造成的罪业,即使割掉一千个舌头也无法消除。你既然知道毁谤大乘的罪孽是由舌头所造成的,为什么不用你的舌头去赎回?若你从今往后努力宣扬大乘学说,不但能彻底消弭旧业,而且功德无量,可以圆满成佛。”

从此,世亲开始弘传大乘学说,成为了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世亲精通大小二乘,著作比兄长无著更加丰富,有“千部论主”的美称。因而,他是佛教史上不可多得的圣者,被后人喻为“第二佛陀”。

《十地经论》,是世亲所撰著的重要释论,是后来大乘教义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对经文中“三界唯心”的论点,世亲做了极为精妙的发挥。因此,此论在南北朝时期翻译成汉文之后,便产生了极大反响,专门研修的高僧数不胜数,并因此蔚然而形成一大学派——地论学派。

今天,玄奘既然携《十地经论》而来,自然而然,他们的话题便围绕着这部大论展开。玄奘说:“世亲菩萨这部释论讲述的义理,上与‘般若’相贯,下为‘瑜伽’开宗,可以说是最具权威的佛学著作。可是传入中国之后,佛法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二道。这是为什么?怎么会出现这种不可思议的情况?”

法常法师想了想说:“中国地论学派之所以分化为南北二道,与《十地经论》最初的翻译有直接的关系。早在翻译之时,菩提流支与勒那摩提之间便出现了不同的见解。其后,在弘扬这部释论的过程中,两人观点有异,所以他们的弟子因此分为南道、北道二派。”

僧辩法师接着说道:“南北两道相互争论的焦点,则集中于‘当常’、‘现常’的主张。地论师所说的‘常’,也就是涅槃或佛性的异名。当常与现常之争,即佛性是‘始有’,还是‘本有’。北道派地论师认为,众生的佛性必须成佛后始得,当果而现,后天所有,即佛性后有,必须长期修行,才能成佛。这就是当常之说。南道派地论师反对这种说法,主张众生的佛性与生俱生,先天而有;同时,佛性虽本有,仍需精勤修习,离染显净,方可成佛。这就是现常之说。”

玄奘不解地问:“南道、北道都是以《十地经论》为根本依持,为什么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就像两人同时品尝同一眼泉水,却得出不同的滋味,实在难以让人理解。”

法常法师说道:“甘泉虽为一味,但因为每一个人的觉知不同,其结论也就因人而异了。”"

玄奘 突发奇想:“那我们为什么不去请南道派地论师讲一讲?”

法常、僧辩这两位摄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很是为他的大胆提议吃了一惊:多年来,摄论学派与地论学派(南道)的观点虽然针锋相对,但都是隔空交火——各自著文阐释自己的学说,几乎没有过正面交锋、当场激辩。曾经

师从多人的玄奘,博学旁通,很少有门户之见,所以他继续提议说:“大总持寺住持慧迁大师,乃地论学派的一代宗师。我们可以直接去向他老人家请教。”

二楚、明明白白?既然如此,玄奘也就不再犹豫,一股脑地将自己心中的疑惑通通倒了出来:众生的佛性是始有还是本有?第八识阿赖耶识(① 人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意为“我”。)是妄是净?地论师与摄论师纷争百年,究竟谁是谁非……没想到,慧迁大师总是笑而不答,一个劲儿请他们喝茶。等三碗茶汤进肚,老人家说道:“老僧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登塔了。三位是不是有雅兴陪我登高一望?”

同类推荐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 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彻人的心性;“禅”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的心路。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欺、自怨、自慢和自我枷锁,然后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翱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再粉碎自我。《一日一禅(超值金版)》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现实人生的钥匙。以禅养性,以禅修身。旨在帮助你借助禅这面镜子,照亮自己的心境,借助禅这盏明灯,清净自己的心灵,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以此和谐性情,舒适身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热门推荐
  • 极品仙修

    极品仙修

    你知道魂魄到底是什么吗?你知道修仙和修真的区别吗?修仙只是自欺欺人之道,只有修真才能超凡脱俗。一个罗辰道袍手持法剑的老头说道:“我乃大罗金仙”一个清羽道袍手握拂尘发须洁白的老头说道“贫道乃太上仙君"李清不屑的看了它们一眼说道:“你们两个把脸凑过来,让我给你们印上本座的足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西边雨

    西边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山唱山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懵懵懂懂的婚姻,到底改变了什么?随手涂鸦,不知所云……
  • 文学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学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那些肩负着教化异教徒使命的传教士们,随身携带着笔记本和词典,承担起“白种人的使命”。东方的亚洲人也派遣使者来到西方学习,这些人不仅对政治、宗教以及文学颇有研究,而且他们还精通我们的语言,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他们国家的人民。
  • 天才宝贝腹黑娘亲

    天才宝贝腹黑娘亲

    她是现代富二代凌笑蓝,却因先天性心脏病被家族放逐,唯有一老仆待她至诚至真,却不料着最后一点温暖也有人要夺去,激动之下,她心脏病发,红颜早逝。她是修真界名门子弟雪霄,自幼拜入第一大修真门派清居门下,却因偶得一宝遭师门追杀,被最尊敬的师傅背叛,被最尊敬的师门长辈围攻,她满腔怒火,自爆金丹与之同归于尽。一个是柔弱敏感的富家女,一个是冷傲凉薄的女修士,当她们身陨之后先后进入了同一具躯体,成为了这个尚武世界的林问歌,一个身体,两个灵魂,是巧合还是注定?是融合,还是一存一亡?
  • 百度宅男当崇祯

    百度宅男当崇祯

    百度在手,天下我有。 二十一世纪的宅男杨改革,穿越时空,附身崇祯,开始皇帝的生涯。 梦回百度,搜寻自己需要的东西,脚踏野猪皮,拳打李自成,踹翻明朝士大夫精英。 实现一个宅男心目中的大明帝国。
  • 康熙大帝:夺宫初政

    康熙大帝:夺宫初政

    《夺宫》是《康熙大帝》的第一卷。描写康熙八岁即位后,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里,与辅政大臣鳌拜集团的篡位阴谋作斗争的故事。 康熙年幼时异常聪颖,曾拜落第举人伍次友为师,学习封建统治本领。在太皇太后孝庄和侍女苏麻喇姑的支持、帮助下,康熙团结了一批在圈地中破了产的中、下层地主和知识分子,形成了一支拥帝派的拱卫力量。经过多次较量,他终于在十五岁时,智擒了鳌拜,巩固了帝王权力,为清王朝的振兴打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 雍正皇帝:九王夺嫡

    雍正皇帝:九王夺嫡

    本书记叙了康熙四子胤真从夺嫡登极到整肃朝纲,实现政治抱负的全过程,刻划了上百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被评认家认为是“自《红楼梦》以来最为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百年不遇的佳构”。
  • 繁华录

    繁华录

    她,聪敏慧黠。睿智的头脑里那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她在初唐那个繁华盛世里取得一番傲人的成就。从商贾之女到大唐郡主,她头上笼罩着无数耀眼的光环。 然而,就在她集万千荣宠于一身之时,命运之神却给了她重重磨难。 于是,聪明绝顶的她与命运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作者群:108911050 读者群:108911250 欢迎各位加入!
  • 宠嫁,宁王妃

    宠嫁,宁王妃

    慕容思卿,圣灵王朝定王爷府上嫡系长女,无才无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嚣张乖戾,纨绔无比,争夺皇子死于非命。付棋,A国最年轻的特种兵缔造者,身陷囹圄,独遭暗杀,魂穿异世,重生在那枉死之身。当乖戾嫡女巧破阴谋,翻手为毒,覆手为武,圣灵皇朝风起云涌。有人说,慕容思卿就是一个丑陋无比的怪物!有人说,慕容思卿就是一个纨绔嚣张的废物!还有人说,慕容思卿就是一个空有定王府之名,有皇后撑腰的,有爹生没娘养的王朝第一渣女。扣扣耳屎,大骂一声,靠之。非得逼老子亮亮自己的本事!平原一声吼,慕容思卿崛起。慕容王府嫡女,是将自己的乖张进行到底,还是为了正妻一位步步惊心,谋算夺位呢?前世,自己劳心劳力,下场凄惨,这世,她怎么得也要享受苦尽甘来。偏生,你想要甘,都不得安生。去你娘的,那本姑娘自己就开出一条康庄大道。素手一扬,诗词歌赋,才华横溢。巧笑嫣然,倾国倾城,风华绝代。狼毫一挥,献计出策,定国,谱写锦绣华章。【精彩连连看!】月黑风高,月上柳梢头,人斗黄昏后“翻墙头用梯子吗?”“不用!”随即一声惨叫,某男拍拍素净的手,真是个不长记性的,还非得往自己的陷阱跳。*十里长街,黄金铺地,逼嫁黄金地“要咬一下吗?”“嗯,先咬你,再咬金子!”一袭大红色嫁衣,某男单手扛起,真是个贪财的,忘了咬了他就得负责一辈子的?本文女主扮猪吃老虎,本文男主似白兔,实则腹黑,亲们,放心跳坑,种田,宅斗,美男,通通都有!
  • 销售口才的锤炼

    销售口才的锤炼

    正所谓:”买卖不成话不到,话语一到卖三俏。“做销售,不仅靠精明的头脑,更重要的是优秀的口才,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做一个成功的销售人员,锤炼自己的口才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