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200000008

第8章 韩遂马超谋叛曹操(1)

西园筑台夏日

天长,已过酉时天空依旧蔚蓝。微风徐来草木摇曳,池水清澈莲花映日,林间小鸟叽叽喳喳,与时而一鸣飞过的雁群交相呼应——这就是刚修好的邺城西苑,在玄武池的原址扩建改造而成,俨然是曹操的私家园林,规模却不亚于皇家苑囿。当初

挖玄武池是为了练水军,但在平静无波的水池中练出来的兵就是绣花枕头,有了赤壁之战的惨痛教训,可再不能华而不实地练兵了。留着玄武池也没意义,索性遍植荷花改为芙蓉(汉代所说“芙蓉”并非现今的芙蓉花,而是指荷花。曹丕、曹植兄弟都留有关于西苑芙蓉池的诗作)池供邺城士人嬉戏观赏。此刻曹操正泛舟池上,一边观览景致,一边思考心事。女儿出嫁,曹植娶亲,这些琐碎之事都忙完了。董昭也不负所托,又从许都捧回诏书,上面说天子念曹操历年戡乱有功,决意再为他增加封邑。当然,这份诏书自然是故意做给别人看的,他要让天下人知道,一次失败并不能撼动他曹某人的位置,那些有所图谋的人趁早打消念头!但这还远远不够,曹操迫切需要一场胜仗帮他重建威信,他还有更深远的筹划……曹丕、曹植,还有受邀游览西苑的几位掾吏都在池畔翘首等待。时辰不早了,还有许多差事没办,众人都候着曹操快快登岸。哪知丞相今天甚是有闲情逸志,竟逛了大半个时辰,这才尽兴而回。小舟靠岸曹丕、曹植还没动手,董昭抢先一步凑过去,将曹操平平稳稳搀上来:“丞相觉得这园子如何?”曹操又回首望了望:“西北角上水面宽阔,何不筑一座亭台?”“好。”记室刘桢笑道,“方才大公子诗兴偶发,吟道‘双渠相灌溉,嘉木绕通川(曹丕《芙蓉池作诗)’,倘若再有一座高台,凭楼远望岂不是更美?”他乃风雅文人,提到这等事就高兴。董昭就坡下驴:“真真巧合,当初修玄武池时挖掘出一只铜雀,雕琢精美,似是上古之物。不如就以此雀置顶,修一座高台吧。”“妙极妙极。”刘桢越发叫好,“古辞说长安城‘城西有双阙,上有双铜雀,一鸣五谷成,再鸣五谷熟’。此台象征五谷丰登万民安乐之意,乃是祥瑞。”“嗯。”曹操瞥了儿子们一眼,“就交你们和卞秉去办吧。”曹丕、曹植甚喜,两人想的一样——这可是展现才能的好机会!心头已然跃跃欲试,开始筹划样式了。一旁的掾属国渊却有些为难,拱手道:“在下有一事请奏丞相。”

“哦,怎么了?”

国渊低头奏道:“丞相平定冀州已五年,当初明发教令,凡冀州田地每亩租税只收四升,乃为安定黎民遏制土豪。不过这两年添了许多开销,破土动工日耗万金,再这么花下去恐怕连中军的粮饷都不能保障了。能不能……适当增赋?”他说话谨慎,所谓“添了许多开销”无非是赤壁战败对伤亡将领家眷的补偿,还有大修城池幕府之事。这都不甚光彩,也不好明言。

其实曹操心里有数,这两年花费是大了些,而关键还在于冀州的田赋太低。当初得袁氏之地,急于笼络人心才把赋税订为每亩四升,原以为北方稳固挥兵南征就可以平定江东,到时候再全面整顿赋税,孰料在长江之畔栽了这么个大跟头!昔日仲长统就曾谏言“减赋易,增赋难”,曹操急于求成根本听不进去。这下好了,钱不够只能增赋——崭新熠熠的城池刚建好,要做的第一件事竟是向百姓加赋,情何以堪?民间又会怎么议论呢?

曹操的好心情一扫而光,却也没抱怨什么,只道:“既然如此,跟朝廷商量一下,该加赋还是得加。”减赋的时候自作主张,增赋却打着朝廷的旗号,这是自己讨好让朝廷挨骂啊!

董昭已习惯看曹操颜色,见他神情有异,便说:“咱们逛了半日,天色已然不早,该回去了。”

曹操点头,带着大家回府,穿西院却不驻足,依旧鱼贯而过回到东院的听政堂,又见军师荀攸、主簿温恢、仓曹属高柔早在里面候着呢。公事未毕大家也不便散去,都在一旁垂手而立,温恢捧过份表章道:“按您的吩咐与几位记室大人拟好的,请过目。”

楚有江汉山川之险,后服先强,与秦争衡,荆州则其故地。刘镇南久用其民矣。身没之后,诸子鼎峙,虽终难全,犹可引日。青州刺史琮,心高志洁,智深虑广,轻荣重义,薄利厚德,蔑万里之业。忽三军之众,笃中正之体,敦令名之誉,上耀先君之遗尘,下图不朽之馀祚;鲍永之弃并州,窦融之离五郡,未足以喻也。虽封列侯一州之位,犹恨此宠未副其人;而比有笺求还州。监史虽尊,秩禄未优。今听所执,表琮为谏议大夫,参同军事。

这篇表章是晋位刘表之子刘琮的。当初荆州归降,荆州牧刘琮被置于青州刺史的虚职上,虽衣食无忧,但情同软禁。如今荆州大部分已失守,刘备“表奏”刘琮之兄刘琦为荆州牧,那位大公子当了没一年就死了,其中颇为蹊跷,但有传言说是沉溺酒色坏了身体。但不论如何,荆州的实际控制者是刘备,他迎娶孙权之妹,又占据了江南的长沙、桂阳、武陵、零陵四郡,手下有诸葛亮、伊籍等人替他招贤纳士,搞得不少襄阳士人跑去投奔。曹操无可奈何,又想起了坐冷板凳的刘琮,虽年少无才,但毕竟是刘表的儿子,坟头不大算座山,这才表奏其谏议大夫、参丞相军事,希望能借此挽回荆州人心。

“就这样吧,即日派人递交朝廷。另外再征蔡瑁族弟蔡瓒入京,也给他个官职。”曹操还没忘了照顾蔡家,又问高柔,“你有何事?”仓曹属乃是仓曹掾的副职,一般不会直接向丞相禀奏;他既然来了,必定有要紧事。

高柔倏然跪倒:“在下为长社县令杨沛请命!此人虽刑讯逼供害死人命,但为的是惩治豪强刁奴。若将其定为死罪,今后谁还敢为民做主?”高柔原先是刺奸令史,如今调任仓曹属本来不管案件了,但还是忍不住来表这个态。

“你起来,听我说。”曹操叹了口气,“杨孔渠是个好官、清官,我心里清楚。当年我往洛阳奉迎天子,战乱饥荒军队缺粮,那时他正任南郑县长,为我献上屯粮,这才成功见驾。且不论功劳,单凭私情我也不忍他一死啊!你不讲情我也要保他,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罚他输作左校(输作左校,就是执行劳役赎罪),吃些苦头也就是了。”

高柔还是不满:“可是……”“我知

道你想的是什么,且忍一忍,杨沛要忍,你要忍,老夫我也得忍啊!明白吗?”曹操很清楚,治杨沛这样的官,必会助长奢豪敛财之徒的气焰,可在兵败受挫之际,凝聚人心才是最重要的,颍川郡是诸多重臣的家乡,不治一治杨沛,对他们也不好交待。总之千错万错都在自己,谁叫他打了一场大败仗?高柔

似有所悟,缓缓起身,不再说什么。军师荀攸又奏道:“这有封书信,乃是谒者仆射卫觊自弘农发往许都的,令君又派人转过来,请您过目。”曹操

也懒得再看了,斜靠在案边,轻轻抬了抬手。温恢会意,赶紧接过书信读了起来:

西方诸将,皆竖夫屈起,无雄天下意,苟安乐目前而已。今国家厚加爵号,得其所志,非有大故,不忧为变也。宜为后图。若以兵入关中,当讨张鲁,鲁在深山,道径不通,彼必疑之;一相惊动,地险众强,殆难为虑!

借道征汉中之事曹操交托钟繇,连幕府中许多人还不知情,闻听这信的内容惊得目瞪口呆。高柔还没站稳又跪下了:“卫觊所言极是,请丞相三思!若要征讨张鲁,必先定关中。今若遣大兵,西有韩遂、马超等部,必以为丞相发兵乃是图己,难免煽动作乱。丞相何不先收关中诸将之兵权,倘若他们不从,可先除之,后图张鲁;倘若他们肯从,合兵南下直逼张鲁,汉中可传檄而定矣。”

曹操瞧他这诚惶诚恐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倒是个忠心耿耿之人,惜乎脑袋却不灵光。

和洽就站在高柔身旁,见此情景前跨一步道:“在下一事不明,想向丞相请教。”

曹操已摸透和洽的性格,只要这丑鬼一发问,必要将自己问住,于是笑呵呵道:“你又有什么问题要难为老夫?”

和洽耷拉着那张大冬瓜脸,朗声道:“在下请问丞相,您是真的要讨张鲁,还是别有他图?”

真是一针见血——曹操兵入关中实是假道灭虢,真实目的就是逼韩遂、马超等部造反,只有把他们逼反了,才能名正言顺下手,铲除这股反复无常的势力。原先他还在考虑尽量平稳收权,可就在前不久得到南边密报,那位在赤壁将他挫败的周瑜也策划着兵讨蜀地,虽说自长江逆溯而上不易用兵,但若是与刘备合力,再暗通凉州诸部,大半个天下霎时化为仇雠。为防患未然,曹操必须抢先下手,先收拾掉韩遂、马超,才能翻过手再图江东。西征不过是为下一次南征扫除后患,其实他从回到邺城那天起就开始筹划了,早就秘密征调青州部周曜、管容、张涉、李恕等将在渤海操练水军,以适应风浪中实战。现在看来钟繇办得很好,不单许都有了消息,连远在弘农的卫觊也知道了,过不了多久,这消息就会传遍关中各部,看来出兵之日已为期不远。

和洽见他笑而不答,立时明白底细,也不再追问下去,屈身搀起高柔:“贤弟,这件事丞相早有筹划,你不必多言了。”

曹操起身伸了个懒腰:“此事改日再议,就这样吧。扬州刺史刘馥病逝,凉州刺史邯郸商被杀,现在还空着职位。温恢,老夫打算让你去补扬州刺史之缺。”

温恢吓了一跳:“丞相,在下犯了什么过错,您不想让我在您身边做事了吗?”

“莫要胡思乱想。”曹操和颜悦色道,“你机敏练达,处事稳妥,我非常想把你留在身边,可扬州之事比府里杂务更重要,老夫是想尽你之才啊!《尚书》有云:‘股肱良哉!庶事康哉!’你无需担心,有蒋济为你担任别驾,此人足智多谋,你们齐心协力必能内安黎民外御孙权。”其实扬州的佐官蒋济、刘晔都是不错的人选,但他们皆属淮南旧部,与曹操的关系不够密切。自从经历陈兰、雷薄等部的反叛,曹操多了个心眼,像州刺史这样的一把手必要用自己府里的人,似蒋济、刘晔之流,还要多观察几年。

温恢以县令起家,进入相府任事数年,如今虽被予以重任,可想到就要离开曹操,不禁落了几滴眼泪:“在下将去,丞相多多保重,不知谁替我充任主簿?”

曹操猛然抬手,往群僚之中一指:“他!”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瞧,皆感意外,原来是太尉杨彪之子杨修。当年他被辟入府中纯粹是为了牵制杨彪,没料到这小子才思敏捷多知多闻,竟为曹操宠信。主簿职位虽不高,却属近臣,日后前途不可限量。那些一般掾吏纷纷投去欣羡的目光,搞得杨修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可大堂另一侧,两位公子却喜忧各异,曹植满面微笑不住点头,曹丕却一脸阴霾。

不论别人怎么想,曹操却很为自己的决定得意:“就这么办,温恢出任扬州刺史,杨修补主簿之缺。至于凉州刺史嘛……”

他话未说完,荀攸插口道:“前几日令君有书信发来,提议由韦端之子韦康继承刺史。张猛与邯郸商争执生祸,皆因外州之人不谙关中军事所致。韦氏乃京兆望族,令君以为还是用关中之士稳妥……”他边说边关注着曹操颜色,说到最后声音简直细若游丝。

错用邯郸商是曹操失察,荀彧举荐韦康分明与他意见相左。如今曹操要办的就是铲除关中诸部,荀彧竟还要用京兆韦氏的人当刺史。再联想到卫觊的谏书也是荀彧转来的,想必对出兵关中也持反对态度……反对!反对!一切都反对!女儿都嫁过去了,难道荀文若还一心想着那个傀儡天子?

曹操顺着这个思路越想越远,不禁握紧了拳头,可攥了片刻又缓缓松开了——要忍!至少现在还得忍!他缓了口气,直勾勾盯着荀攸:“令君要举荐韦康,那军师你又是什么意见?”

荀攸赶紧把头低下:“在下唯丞相之命是听。”荀曹不睦,他夹在中间够难受了,再不敢擅自表态。这位大军师的地位已一天不如一天。

曹操慢慢坐下,不阴不阳道:“既然如此,就依令君说的办。都散了吧……慢!王粲、陈琳、刘桢、阮瑀、徐幹、应玚、繁钦、路粹,你们几个留下。”

“诺。”除了点到名字的,其他人尽数告退。曹操又朝两个儿子挥了挥手:“你们也走。”

“孩儿告退。”曹丕、曹植一并施礼,退出听政堂。哥俩对望一眼,虽没说什么,但彼此的疑惑一样——天已经晚了,父亲把这帮人留下密议什么?这几个都是以文采著称之人,难道父亲要斟酌什么大文章?莫非与天子增赐封邑之事有关?

将星陨落

曹操筹谋兵发关中,不仅为消除内患,更是防备周瑜进犯蜀中、进而与马、韩串通。殊不知数千里之外,事情已发生变化——那位意气风发满怀壮志的江东周郎,生命即将戛然而止。

赤壁战后周瑜与曹仁在江陵交恶,双方周旋半载有余,终以曹仁放弃城池撤往襄樊而结束。孙、刘联军打了一场大胜仗,可这并不代表天下无事了,曹操毕竟雄踞北方,一次战败可能会引起内部不安,但迟早是要卷土重来的。曹军退守襄樊,表面上看是大踏步后退,实际却扼住了北上咽喉。襄阳、樊城隔汉水相望,成掎角之势,实在难以逾越半步,合肥方面也有张辽、李典等精兵悍将防守,江东还不具备挑战曹操的实力,孙氏若要发展必须另谋出路。

更糟的是,那个曾经哀哀求救的刘备根本不甘心屈于人下,也在扩充势力。战后孙权也曾尝试着与其结好,适逢刘备之妻甘氏病逝,孙权便把妹妹嫁与刘备作为正室夫人,并在鲁肃斡旋下默许其攻占了江南四郡。但孙、刘结亲注定是一场失败的政治婚姻,孙氏二十出头,刘备已有五旬,年龄上就不般配。加之这位孙夫人自出嫁那日就带了百余名全副武装的亲兵、婢女,这帮人对刘备一党时时以恩人自居,颐指气使骄纵不法。孙夫人也一副大小姐脾气,凡事皆为娘家谋利,俨然江东派到荆州的眼线,搞得刘备处处提防。

但这都不是矛盾的根本,问题在于刘备从开始就想保持一股独立的势力,孙、刘联合只是权宜之计,现在共同的敌人暂时退却,彼此间的摩擦就凸显出来。刘备据江北南郡之地,孙氏却始终不忍放弃要塞江陵,刘备便在油江口修建了公安城作为大本营。很明显,孙、刘两家都在想方设法扩大地盘。孙权北伐困难,西进之路又被刘备挡着,在地理位置上十分不利。而刘备的发展倒很快,尤其刘琦死后,他融合新旧部署又招贤纳士,使得马良、潘濬、陈震、廖立、宗预、辅匡、殷观、张存、习祯等荆州士人投效其麾下。刘备甚至“上表朝廷”,表奏孙权为车骑将军、领徐州牧,意思很明确——北伐曹操的事你去办,至于西面就别做打算啦!

江东周瑜、鲁肃乃至甘宁早就有沿江而上进取蜀地的战略设想,岂能接受这样的分工?为了扭转被动局面,江东接二连三派使者交涉借道征蜀之事,无奈给刘备地盘时是爷爷,再找他办事就成了孙子。刘备推三阻四就是不允,最后还是孙权亲自写了一信,掰开揉碎道:“米贼张鲁居王巴汉,为曹操耳目,规图益州,刘璋不能自守。若操得蜀,则荆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进讨张鲁,首尾相连,一统吴楚,虽有十操,无所忧也。”又承诺两家共图蜀中,日后得地再行划分,刘备这才勉强应允。

在这期间周瑜一直驻兵江陵,亲眼目睹了刘备的反复,胸中早就堵了口恶气。得到交涉妥当的消息,他立刻赶回江东面见孙权,详述了用兵计划,然后风风火火折返江陵准备调兵。可刚走到巴丘,又从前方传来消息,刘备再次变卦,口口声声说自己与刘璋同属汉室宗亲,不容他人征伐,并在长江沿岸加派人马,摆出一副拦路阻兵的架势。

同类推荐
  • 三国之铁骑无双

    三国之铁骑无双

    得谋士,铁血三国,娶美人,颖川陈玉,一揽众美在三国,从傻X成为绝顶聪明之人,建至强骑兵,战骑无双,铁骑所向,收猛将,扬威无敌!,生于世家
  • 辛亥革命始末

    辛亥革命始末

    《辛亥革命始末》以辛亥革命为核心事件,讲述从1908年到1912年间的中国历史和社会变迁。本书开始于宣统皇帝登基,结束于南京临时政府北迁。这段时间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人物和事件错综复杂的时期。本书生动通俗的描述了这段严肃、深沉的历史,吸收运用当前史学界发掘掌握的最新资料,抓住其中的主要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革命华章,其中穿插了重要人物的介绍,点缀着有趣的历史细节。
  • 读史学心机

    读史学心机

    历史之中饱含着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记载着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遗产。既然历史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深入的挖掘。我们要专注于“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持不懈;体味“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豪气凌云;同时,我们也要警醒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哀。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人以祝融为始祖,其历史的起点,原本在神话与传说之中。历经筚路蓝缕的岁月之后,楚国得以崛起于南方。楚人有着“蜚将冲天”、“鸣将惊人”的雄心,“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气魄,终于在春秋中期跻身五霸之列。然而在取得这样的成就后,政变与内乱让楚国招致了吴师入郢的巨大外患,实力大损。战国时代,楚国用吴起变法以求打破困局,为国家带来起色,楚国一度达到了强大和繁荣的顶点。但在怀王时代,遭遇连番挫折,势力顿衰。此后,郢都沦陷,半壁河山被秦人占领。楚人虽亡羊补牢,但已经无法改变“六王毕,四海一”的趋势。秦末起义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又给八百余年的楚国史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尾声。
  • 历史(上下)

    历史(上下)

    《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大约写于希罗多德住在萨摩司的一段时期,生前没有完稿,后来亚历山大里亚的注释家将全书加以整理,分为九卷,每卷都冠以一位文艺女神之名。这种格局和分卷方法沿用至今。
热门推荐
  • 我自妖娆我自生

    我自妖娆我自生

    一梦恍若十年,来自远方的呼唤,将她带进遥远的时空。再次醒来,她成为另一个人,一个似乎与她有关的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第一本育儿书

    我的第一本育儿书

    这些情况在80后父母中是非常普遍的。虽然他们通过书本、网络或是孕前培训,掌握了一定的育儿知识,但从产后住院期间看,大部分父母都不会照顾婴儿。
  • 冷凰天下

    冷凰天下

    强力推荐自己的新文:《逃妃八夫》手刃杀父仇人的同时,杀手冷霜失去生命,重生在一个不存在于历史的世界,成为冥夜国冷王府的小郡主——冷霜。重生,是福还是祸,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她手持软剑,笑傲江湖,人人看中的武林盟主之位,她却弃之如敝屣;她剑锋一指,犹如大将般驰骋沙场,遇佛杀佛,遇神诛神,运筹帷幄之间,称霸大陆。魅影,她前世的恋人,今世天下第一杀手:霜,我永远是你的,生生世世生死相随,没有你,我绝不独活。冷霜:傻瓜!既然如此,你我便生死与共。如若我不死,便不准你死。冷谦,冷王府小王爷,她今世的哥哥:霜儿,不要叫我哥哥,我不要做你的哥哥,叫我谦。冷霜:谦,如你所愿。但是从今往后,只有我能这样叫你。逸尘,天机老人的得意弟子,她今世的师父:霜儿,我不再逃避了,从今往后你去哪我便去哪。冷霜:甚好,那以后我往东,你便不能往西。记住了吗?还有他,他,他……最终她又会选择谁陪她笑睨天下呢?本文杀手穿越,女主绝非善类,腹黑,狠辣,血腥,美男多多,结局np,更多的精彩尽在《冷凰天下》。【文中美男】魅影:冷酷帅哥,外冷内热——第一杀手(由亲亲粉色沙滩领养!!)逸尘:谪仙美男,清冷绝尘——女主师父(由亲亲清宁88领养!!)冷谦: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小王爷(由亲亲13430369750领养!!)裴扬:邪魅妖精,红衣紫眸——邪教教主(由亲亲夜雨清痕领养!!)端木文绯:娇俏可爱,狡黠活泼——异国皇子(由亲亲kiranono领养!!)端木文熙:单纯善良,医术高明——异国皇子(由亲亲轩辕琉璃领养!!)轩辕旭:英俊帅哥,睿智儒雅——太子(由亲亲x蝶舞飞扬领养!!)易水寒:冷酷侍卫,忠心耿耿——贴身侍卫(由亲亲珈蓝领养!!)轩辕瑾:俊俏美男,心思单纯——十一皇子(由亲亲livialin领养!!)轩辕烨:暴躁美男,心胸狭窄——闵王爷(由亲亲mashanhu20领养!!)赫连傲天:霸道强势,野心勃勃——异国皇帝(由亲亲greenshine123领养!!)【ps】文中小狐狸雪由亲亲冥公子领养!!!喜欢的亲们,请收藏+推荐+留言,影子会保持日更,偶尔会爆发,绝不弃坑,亲们放心跳坑吧!!!****亲帮偶建的读者群【如影相随】,群号为123592318,敲门砖是偶的笔名,欢迎亲们加入
  • 荒村公寓(蔡骏作品)

    荒村公寓(蔡骏作品)

    当圣物玉指环回归地宫时,灵光闪现。千古之谜终于揭晓谜底。,某天,四个大学生突然来访。他们说看了“我”在《萌芽》杂志上发表的中篇小说《荒村》以后,被激起一睹究竟的欲望,执意去荒村探险。四人从荒村返回后,短短几天内纷纷遭遇意外。而“我”也收到了一个自称“聂小倩”的神秘女子的E-mail。从此,种种离奇古怪的现象便如鬼魅般死死缠上了我,根本无法摆脱。在极度恐惧的三十个白天黑夜里,我和小倩竟然深深相爱了。可是,来自荒村的笛声唤醒了她的记忆。小倩并不属于这个人间。我却期望还能见到她
  • 非主流清穿

    非主流清穿

    同样是穿越,别人就是宅斗宫斗各种与女人斗。而她完全不用担心这些。她是伯爵父亲的嫡长女,还有亲娘亲哥哥撑腰,完全不用担心有人在家里斗她。据说以她们家的规模,她出嫁的礼冠上少不了东珠,完全不需要为了嫁个体面的丈夫勾心斗角。等到嫁了,做为一个嫡妻,作为一个她公公千挑万选脱颖而出并且作为未来当家主母培养的儿媳妇,她不找别人的麻烦别人就该谢天谢地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路可逃

    无路可逃

    长平市大哥老虎,八年前因为替朋友扛事,蹲了八年大牢,出来后物是人非,自己的地盘被新崛起的赵四和沈青勇瓜分了,而因为之前与沈青勇争夺地盘……
  • 天道有九

    天道有九

    我本凡人不知天,修仙求道为红颜,诸圣之争与我何干?天下纷乱我却难安。我本轻狂年,奈何天道变幻欲争天。天道九则人间显,逆掌乾坤非妄言。
  • 总裁的极品妻

    总裁的极品妻

    “呵呵,那打扰你真的不好意思啊,对了,感觉怎么样啊?”刚坐下就跟她探讨这种深奥的问题,有点过早吧。“你指什么?他的为人?还是别的什么?”她自然知道她问的是那男人了,更知道,她问的是那种事情,只是,她向来不喜欢开玩笑的,所以冷冷的憋了她一眼。“呃,他的为人?呵呵,没事了,中午要不要一起出去吃饭啊?大家约好在刚开业的那家餐厅。”“今天中午不行,改天吧,这两天有些忙。”她说的是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