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2000000025

第25章 1919~1936年:鼎盛(2)

早期的南开大学作为私立大学,其经费除政府少许补贴和学费及校产收入外,基本赖于基金团体和私人捐赠。本着“贵精不贵多,重质不重量”的原则以及投资所限,学校规模一直较小,1937年在校学生仅429人。但师资力量较强,凌冰(教育)、姜立夫、刘晋年(数学)、饶毓泰(物理)、邱宗岳、杨石先(化学)、李继侗、熊大仕(生物)、蒋廷 (历史)、李济(人类学)、肖公权、徐谟(政治学)、何廉、方显廷、陈序经、李卓敏(经济)、黄钰生(心理学)、张彭春(教育学)、柳无忌(英文)、司徒月兰(英文)、冯文潜(哲学)、张克忠、张洪元(化工)等。竺可桢(气象、地理)、汤用彤(哲学)、范文澜(历史)、罗隆基(政治)、吴大猷(物理)等也都曾在南开短期任教。

经过长期的艰苦创业,南开大学终以优越的学术环境、严谨的科学训练方针以及崇尚务实的精神而名驰南北,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她不断发展,实力攀升,被誉为“学府北辰”。

1937年7月,正处于成熟发展时期的南开大学,不幸惨遭日本侵略军狂轰滥炸,三分之二的校舍被毁。同年8月,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长沙临时大学,三校校长张伯苓、蒋梦麟、梅贻琦(他毕业于南开中学,是张伯苓的学生)为常务委员,共主校务。

翌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1939年,南开经济研究所迁至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内,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并招收研究生。1942年7月,南开在昆明成立边疆人文研究室,并出版《边疆人文》等刊物。联大期间,三校风云际会,艰苦创业,和衷共济,为国家民族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人才和革命志士,谱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光辉篇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三校复员北归。1946年,南开大学迁回天津并改为国立。复校后设文学院、理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和工学院,计16个系;另设有经济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及边疆人文研究室。师资力量有了加强,一批学者如吴大任、卞之琳、肖采瑜、傅筑夫、高振衡、李广田、罗大冈、汪德熙、谢国桢、张清常、王玉哲、杨生茂、司徒月兰等来校任教。张伯苓在担任校长长达30年之后,于1948年离任,由 何廉代理校长。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南开大学开始了新的历程。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南开的发展,周恩来总理于1951年、1957年和1959年3次回母校视察。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南开大学由一所学科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变成了一所仅拥有文理学科的大学,设有14个系,3个专修科。院系调整后,郑天挺、雷海宗、吴廷璆 、李何林、朱维之、李霁野、季陶达、顾昌栋、温公颐、陈仁烈、江安才、曾鼎禾、杨宗磐调入南开;王赣愚、何炳林、陈荣悌、陈茹玉、陈天池、王积涛、严志达、崔等一批国外留学者纷纷回归,相继加入南开教席。

1958年,南开大学的贸易、企业管理、会计、金融、财政、统计等系转入新组建的天津财经学院。1960年设立地质地理系(1961年停办)、物理二系(1961年转入兰州大学)和哲学系。

建校90年来,南开大学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始于1934年,“允公允能”系借鉴《诗经》中的“允文允武”,“日新月异”则来自《札记·大学》),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与南开精神,培养了以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郭永怀、刘东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南开大学不断强化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珍视“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办学理念,以“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拓宽专业、严格管理、保证质量”为教学指导思想,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把“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作为育人的基本环节,以杰出校友周恩来为楷模,塑造学生健全人格、高尚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附文1]南开名人榜

周恩来(1898~1976年):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国各族人民爱戴的好总理。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1913年进天津南开中学学习,1917年毕业后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0年至1924年在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建国后,历任国务院总理、外交部长(兼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主席等职。

本来,周恩来家境清贫,读不起学费较高的私立大学南开。可是,因为他成绩优异,有两位校长严修、张伯苓的青睐,对他格外开恩,对他屡屡减免学费,这才使他在南开的学业得以正常完成,而且后来还能去欧洲留学。

早在60多年前,著名文学艺术家老舍、曹禺就说过:“知道有中国的,便知道有个南开。这不吹,也不是谤,真的,天下谁人不知,南开有个张伯苓!”

张伯苓(1876~1951年):现代教育家,中国现代体育运动的先驱。出生于天津一个秀才家庭。早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习驾驶,“张小辫爬竿最快”,连校长严复都知道;1897年毕业后服务于海军,参加过悲壮的甲午海战;不久离职回天津,执教于家馆。1904年赴日考察教育,回国后将家馆改建为私立中学,定名敬业学堂。1907年在南开建成新校舍,遂改称南开中学堂。1917年秋赴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次年回国,着手筹办南开大学,1919年秋正式开学。执掌南开系列学校至1948年止,长达40余年,培养出不少人才。他逝世时,周恩来专程到天津张宅吊唁,叹息“先生死得太早了!”

除了南开系列,张伯苓还担任过保定高等学堂总教习、清华学校教务长、直隶女子师范校长、北京师范大学董事、齐鲁大学董事长、东北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等教职。他提倡教育救国,办学方针注重理工科教育。强调“德育为万事之本”,德、智、体、美四育并进,教育学生“尽心为公,努力增能”,应该爱国为公、服务社会。反对照搬欧美教育制度,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结合中国实际,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反对学生介入社会政治活动,但也曾保护过进步师生。

张伯苓于1928年颁布的《南开大学方针方案》,明确提出以“土货化”为南开今后发展之根本方针。所谓“土货化”,他解释为“乃关于中国问题之科学知识,乃至中国问题之科学人才。吾人为新南开所抱之志愿,不外‘知中国’、‘服务中国’二语。……即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目标的大学”。

针对中国“愚、弱、贫、散、私”五大弊病,张伯苓提出南开的教育方针着重以下五点:重视体育,提倡科学,团体组织,道德训练,培养救国力量。

张伯苓说:“教育里没有体育,那是不完整的。”他重视学校体育课程与学生身体健康,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和全国竞赛活动。他创立了多支足球、篮球队,同学生一起踢球,带学生骑自行车,给学生制造器材,为学生聘请名家,率南开足球队胜天津租界队,被誉为“体育校长”。

张伯苓是著名爱国教育家。他在青年时期,目睹清政府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凌,立志兴办教育,用爱国精神和科学知识教育青年,以达到抵御外侮、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目的。他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历尽艰辛,刻苦奋斗,颠扑躅蹶,矢志不渝。他从传授“新学”的家馆开始,一步一步办起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

张伯苓从一生办学、饱经沧桑的切身经历中,逐步看清了中国的前途,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表现出一个真正教育家的高风亮节。张伯苓的一生是进步的、爱国的一生。他创业南开,功在国家,为发展我国近代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伯苓还是最早将奥运概念带入中国的先驱人物,力促刘长春首个参赛奥运的主导人物,也因此被誉“中国奥运第一人”。早在1907年,他便明确建议“中国人应该加紧准备,在不久的将来也出现在奥运赛场上”。1909年,他用幻灯机给大学生放映第4届奥运会的照片。1928年,他任名誉会长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派代表出席了第9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1932年,第7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以他与王正廷为首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急电国际奥委会,为中国运动员刘长春、于希渭报名,最终促成刘长春和教练宋君复如愿与会,参加短跑比赛。1945年抗战胜利,他组织召开体育协进会会议,申办第15届奥运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申奥活动。

严修(1860~1929年):近代著名教育家、学者,也是革新封建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先驱。生于浙江慈溪,字范孙。

幼年受传统教育,饱读经籍。1882年乡试中举,次年中进士,后入清翰林院任职。做过清朝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会典馆详校官、贵州学政、学部侍郎,掌管全国教育。但他不同于一般封建官史,积极倡导新式教育,曾以奏请光绪帝开设“经济特科”借以改革科举制度而传名于世。

严修大力推进民间办学,热心于乡里兴学。开始以学馆为基地,改革旧式教育,推进“西学”传播。先约张伯苓来教家塾(时称“严馆”),习英文、数学和自然科学,开津门西学之先。又联合士绅创办民立第一、第二小学堂,协助地方当局办起多所官立小学与半日学堂、补习所、研究所等多种教育机构。

严修提倡女子教育,是中国最早的女学倡办者之一。1902年创办的严氏女塾,被《大公报》称为“女学振兴之起点”。1905年将严氏女塾改为严氏女学,成为一所正规的民办女子小学。并在私宅创办“保姆讲习所”(幼儿师范)及严氏蒙养园(幼儿园),培养出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骨干。

在推行新式教育方面,严修的重大贡献是筹设南开学校。1902年到1904年间,曾两次东渡日本考察教育方法。1904年春出任直隶学校司督办。之后与张伯苓决定将严馆和王(益孙)馆合并,筹设私立敬业中学堂。1904年10月,中学正式开学,聘张伯苓为监督(即校长)。这就是南开学校的前身与滥觞。1907年改名南开中学堂。

严修1918年与张伯苓同赴美考察大学教育。1919年二人又共同创办南开大学,此后又成立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到1928年,独具特色的“南开”系列学校终于全部建成。作为校董,他不仅以个人财力、物力资助学校发展,而且在教育思想和办学方向上对南开也有很大影响,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无不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如主张“讲中学以通经致用,讲西学以强国富民”,强调德、智、体、美四育并进,特别注重人格修养和校风建设。

严修还非常赏识、支持周恩来,并在经济上对他大力支助。

何廉(1895~1975年):著名经济学家。生于湖南邵阳。1919年赴美留学,获耶鲁大学博士。1926年回国,任南开大学商科财政系和统计学教授。翌年,以“研究社会经济以促进本国学术的进步”为宗旨,成立南开大学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后改名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1931年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积极推进经济学教学中国化,主张教学与研究相辅而行,率先倡导开展中国社会经济的研究,带领并组织研究人员研究中国物价统计,编制并公开发表各类物价和生活指数,同时领导对山东、河北向东北移民问题的研究。被誉为“在国内最早引入市场指数之调查者”和“我国最早重视农业的经济学家”。20世纪30年代后期转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职,继续主持和关心南开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积极参与南开大学复校工作。1947年赴美,任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访问学者,后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48年出任南开大学代理校长。

杨石先(1897~1985年):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蒙古族,生于浙江杭州,祖籍安徽怀宁。1910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18年和1929年两次赴美留学,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耶鲁大学攻读化学,1931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南开,任教务长。1949年至1950年任南开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1957~1969年、1979~1981年出任南开大学校长。建国后,为南开大学的改造、调整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长期从事有机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培育了一大批科学人才,其中10余人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钰生(1898~1990年),湖北沔阳人。14岁时进入南开学校,毕业后进入北京清华学校,在校期间参加了五四运动。1919年在美国劳伦斯学院攻读文学和哲学,第二年又入芝加哥大学主修教育学、副修心理学,1923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回国被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聘为教育学教授,兼任南开大学大学部主任和秘书长。西南联大诞生后,任建设委员会建设长,为学校征地建校舍任劳任怨。同年秋任西南联大师范学院院长,为云南的师范教育及基础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战胜利后,作为南开大学秘书长赴天津筹备复校事宜。

端木蕻良(1912~1996年):著名作家。辽宁昌图人。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著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曹雪芹》等。

臧伯平:教育家、作家。1913年生于河北唐县。早年就学于保定第二师范、北京民国大学国文系。1964年调任南开大学党委书记,1978年任南开大学校长,1979年任教育部副部长。

滕维藻(1917~2008年):世界经济学专家。生于江苏阜宁。1942年从浙江大学农业经济系毕业,考入西南联大研究院南开商科研究所经济学部,1944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46年受聘于南开大学任教至最终。1981年10月至1986年1月出任南开大学校长。

母国光:光学家。1931年生于辽宁锦西。195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至今。1986年1月至1995年8月出任南开大学校长。

侯自新:数学专家。1941年生于天津。1967年南开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95年至2006年5月任南开大学校长。

饶子和: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0年生于江苏南京,197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2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89年获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博士学位,1992年任牛津大学研究员,1996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2003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2006年起任南开大学校长。

[附文2]张伯苓二三事

著名欧洲文学专家、曾任南开教授柳无忌回忆他对张伯苓校长的几次见闻:

同类推荐
  • 大宋帝国三百年5:文功武治宋太宗(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5:文功武治宋太宗(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共计8卷17册,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全书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
  • 初唐第一猛将

    初唐第一猛将

    我愿以手中七尺长枪,荡尽天下……李恪,已经是封无可封,李治改封李恪为逍遥王并且世袭罔替,他麾下的部队为忠勇护国军……
  •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三国之蜀汉儒将

    三国之蜀汉儒将

    主角设定:穿越前为矿大篮球队皇牌球员,自幼练习太极拳,剑,枪。后经过锻炼,基本与与魏延,张辽同级,略逊于巅峰关羽,张飞,赵云;高于马岱,文聘。大局观比较擅长,但不至于算无遗策,更多是有神来之笔,奇思妙想。文采:身为穿越者,语文不太差。本文适度YY,不太过火。自己争霸雄心万丈太累,当诸葛亮劳心劳力也太累。与其如此,还不如当个儒将,没事就喝喝酒,写写诗。打仗?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阴,迟早叫你喝我的洗脚水。曹操:“原来如此!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关羽:“有你在,我岂敢称武圣!”张飞:“好酒量!”刘备:“我一生识人无数,却看不透你,幸好我们不是敌人。”孙权:“没想到我江东是败在你的手里。”
  • 擎国

    擎国

    穿越不可怕,穿越后从零开始也不可怕,但如果有个前辈比你早穿越,而且人家还当上了皇帝,你说这可怕不可怕?
热门推荐
  • 木槿花西月锦绣(6):菩提煅铸明镜心

    木槿花西月锦绣(6):菩提煅铸明镜心

    在这里,她发现了原氏和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最后的秘密……欲望,野心,杀戮,请勿模仿,权力,交织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弥足珍贵的友情,还有,这一世注定凄艳的爱情……错入乱世风云,面对铁血山河,心中却渴望那一曲缠绵的《长相守》……花西夫人,王位。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冥冥之中,仿佛有命运之手在不断牵引,花木槿最终打开了神秘的紫陵宫
  • 穿越之鬼魅丐帮公主

    穿越之鬼魅丐帮公主

    在一个假日里,上官媚儿带着另外三个姐妹去野外探险,却离奇地走进了一个奇怪又诡秘的山洞里。在洞中她们经过了一场惊魂失魄的逃命后,最后穿越到了古代一个国家里。别人穿越都进了皇宫当公主或妃子,而她们却倒霉地穿越到了丐帮里面去,当了个女乞丐。穿着破烂的衣服,住着四面通风的茅草屋,还要整天提防别人的陷害和追杀。而这一切是因为她们的真正身份并不一般。她们又该如何运用现代社会所学的知识,和山洞里得来的异能,扭转被动为主动,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呢。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生活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生活常识

    本书从现代家庭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把生活中的常识尽可能多地罗列出来,把浩渺的知识融入到一个一个小常识中,从科学性、便利性、大众化的角度精心编辑,分门别类地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各种常识,如食品选购、食物禁忌、食品营养、家庭医疗、电器使用、美容等等。通过了解这些常识,可以让您在居家过日子中,掌握一些生活的诀窍,让生活过得更加美好。
  • 信仰恶魔

    信仰恶魔

    一个地球上的普通青年,一个无所不能的系统。穿越到了深渊会在发生什么事呢?
  • 活学活用博弈论全集

    活学活用博弈论全集

    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无不在生活中运用博弈的智慧。学习博弈的精髓,让你懂得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变通求胜;在权利的争夺里如何进退自如;在感情的烦恼中如何理清头绪……洞悉人性,智慧博弈,在社会的竞争中游刃有余掌握主动,圆润通达,在人生的磨砺里挥洒自如。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曾国藩2:野焚

    曾国藩2:野焚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春暖花开的时候

    春暖花开的时候

    ,一群热血青年办起了救亡工作讲习班。这里有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各不相同的青年男女,搞演出,县城内的封建顽固势力也竭力反对和压制讲习班以及后来的战教团的活动。他们的中坚人物参加了共产党或党的外围组织,活动实际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着。其时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战的政策,特务组织的魔爪已伸到该县,各个成员的表现也是泾渭分明。这样,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前后,在河南境内大别山下的一座小县城里,各派势力、各种人物都无可避免地在抗日救亡的大考验前显出真面,他们不论担任教师,还是学员,都怀着同样兴奋的心情,办壁报,甚至于一个家庭中,下乡宣传抗日
  • 穿越贫家药女

    穿越贫家药女

    她是现代古医世家最没出息的三女儿,其貌不扬不说,还是一个惹人嫌的书呆子,这样的女儿,注定被掩没在优秀一辈的世家子孙里。直到,一觉醒来她,穿越了。“哎,来都来了,那就在古代闯出自已的一片。。。。天。。。吧!”简欢紧紧的托住了自已快要跌破的下巴,眼前这座草棚就是她的家?父亲瘸子,母亲包子,爷爷奶奶偏心,叔叔强势,婶婶凶狠,村里人鄙视,站在这个穷得叮当响的鬼地方,纵然是简欢也都想大骂出声,奶奶的,我嘞个去。好吧!即来之,则安之,贫家女怎么了?看咱如何翻身把歌唱,活出个“滋润”样来。采药卖药,行医救人,银子来名声响,小小年纪称大夫,农家女,踏京都,展风华,一朝成就王妃路,引蜂招蝶,桃花难躲,十二岁的丑丫头随手救起的华贵少年,五年之后,再次相遇,她已是娉婷少女,他是翩翩男子。“那个,恩你已经报了,你可以离开了。”她说,拿着他给的一百两银票。“对我来说,救命之恩,以身相许更合适。”某男低沉微笑。这是一个小农女蜕变成蝶的故事,也是一个男人宠一个女人上天入地的故事,一生一世一双人,喜欢的亲们一定不要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