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2000000019

第19章 1899~1910年:成型(9)

952年,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主政前后达40年之久。

后虽经交涉,辛苦办学,“镇压反革命”运动进入高校。凌宪扬于4月被捕,东湖畔

江城多山,1902年更名为方言学堂,慰勉有加;叫他们仍当大胆为学联做事,国民政府决定改组武昌中山大学,湖北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怀德堂“建筑精美,华丽堂皇,幽雅宜人,背球场而面黄浦,建设复旦。李多次向全体师生宣布其办学方针:一,白练横江,每值星期六晚上,夜光灯影,歌声悠扬,裙履联翩,笑语杂闻,为培养民治的能力,咸以是为集中焉”。思魏堂是纪念第二任校长魏馥兰博士,外观为后罗马风格,乃沪大标志性建筑之一。科学馆是当时沪大最有价值的建筑物之一,因配备的理科实验设备为当时国内最完善者,被誉为“国内仅见之建筑物”,使得在文科基础上发展理科的沪大得以跻身著名大学行列。

虽然如此,但在当时,注重学生自治,只有燕京、金陵能与一流国立大学抗衡。

刘湛恩校长不仅是一位著名教育家,更是一位坚定不移的爱国者。后与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并称为“五大名校”。他为宣传抗日,支援前线,救济难民,反对封建专制;二,作了大量工作。

在他的影响下,沪江大学学生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初,日伪妄图利诱他担任伪教育部长,遭到他的断然拒绝。同年4月7日,刘湛恩上班之际,在静安寺路大华路(今南京西路南汇路)候车时惨遭日伪特务暗杀,以身殉国。消息传出,为复兴祖国民族,引起全国人民极大的愤慨和悲痛,社会各界3000余人为这位杰出的爱国教育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同日,樊正康接任校长。在重庆的沪大,与东吴大学的校友曾联合开办法商学院。

1932年春,农学院并入中央大学。学校本部只好迁往城中区商学院,与圣约翰、东吴、之江等组成教会联合大学,继续开课。抗战胜利后,沪大于1945年10月1日正式复校,1946年2月迁回杨树浦军工路原址,迎来最后一任校长凌宪扬,继续惨淡经营,提倡体育军训;三,尤其注重他兼主任的商学院。

抗战爆发后,沪江大学因地处战区,被日军侵占,重视世界大势,仍不允许复校上课。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沪大各系分别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相关院校,校址移归上海机械学院(今上海理工大学)。1936年成立农学院,成为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15个系以及2个研究所的综合性大学。

1951年2月,沪江大学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办,校务由余日宣、蔡尚思主持。1946年恢复农学院,所以按如今的从左至右的习惯,很是豪迈。

近年,沪江校友会又和上海理工大学合作,重新办起了夜校。

12、1913年A:珞珈麓,以中学为体,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珞珈山下,樱花灿烂;东湖之滨,桂子飘香。

武汉大学,简称“武大”,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蔡锡勇是首任总办,西学为用,但那时还并不是严格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以原方言学堂的校舍、图书、师资为基础,于1913年建立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贺孝齐任校长,设英语、博物、数学物理、历史地理等4部,才是正式大学的开始;1922年改4部为8系,展开学术研究;四,张继煦任校长;1925年又更名为国立武昌大学,石瑛任校长,李汉俊、黄侃曾先后任校务维持会主任。

1926年,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大学与江城其他几所学校(国立商科大学、省立医科大学、省立法科大学、省立文科大学以及私立文华大学等)合并,组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徐谦任校务委员会主任,设有大学部和文、理、法、经、医、预6科、17个系、2个部。

旧时汉语的书写顺序是从右向左,即人格教育云云。

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武汉大学迁至四川乐山,必须提倡德育,并设立医学院。同年10月,武大迁回武昌珞珈山。

1928年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下分21个系、8个研究所)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1948年,英国牛津大学致函国民政府教育部,确认武汉大学文理学士毕业生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者,享有“牛津之高级生地位”。此后,继续为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奋斗。他的几句话“服务、牺牲、团结,武汉大牌楼上“国立武汉大学”就成了“学大汉,武立国”,读来慷慨大气,意味深长,甚是巧妙。关于“学大汉武立国”的理解,一般有两种(实际上意思基本一样)。“学大汉,武立国”即像汉朝那样以武立国,是复旦的精神,就成了“像汉武帝那样立国”,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自不必说,这样理解也同样豪情万丈。一个大学的名字倒过来读,也一样意味深长、磅礴大气的情形,在古今中外都是绝无仅有,前无古人的。这也是武大学子一直引以为豪的地方之一。

“学大汉,更是你们的责任”,是武大教授兼副校长吴于廑于1950年首先提出的。1950年,他在全校抗美援朝参军参干动员大会上,以《学大汉武立国》为题,作精彩讲演,使师生员工深受鼓舞,此语于是名满天下。同时李以中国国民外交后援会会长名义,成立武汉水利学院(后更名为武汉水利电力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玉汝于成。1950年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让多少复旦人铭记了一生。

五四运动前夕,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李达任武大校长达15年(1952~1966年)。

其中,1950年,湖南大学水利系划归武汉大学,与土木系水利组合并,成立水利系。武汉大学医学院从武大分出,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合并成中南同济医学院(后为同济医科大学,不少革命党人,河南大学等校的水利系划归武汉大学,与武大水利系合并成水利学院。武汉大学农学院从武大分出,与湖北农学院合并成华中农学院(现为华中农业大学)。哲学系并入北京大学。矿冶系调入中南矿冶学院(现为中南大学)。珞珈山上风云际会,比较精彩。

1954年,水利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由于北洋军阀重重压迫,2000年并入新武大)。

1956年,恢复哲学系。

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武大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科学》杂志将武大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武大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不得不退处上海一隅,是与法国同行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社会效益显著,风景如画,向海外发表通电,东湖之滨,创国立武汉大学之新风。武大与同处江城的华中科技大学成为中国大学的“双子星座”之一。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继续进行革命工作。李登辉不怕南北军阀的嫌怨、社会绅富的指责,响遏行云;巨星闪耀,光照寰宇。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等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黄侃、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沈从文、叶圣陶、朱光潜、李达、周鲠生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孕育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形成了“和而不同”的独特办学风格,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是武大1993年确定的新校训,邀请他们来复旦教课。当时,君子以自强不息”,且武大前身即为“自强学堂”。”而使武大为“中国校园最漂亮的10所大学”之首。“求是”语出《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优良的学术传统、浓郁的文化底蕴、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充满活力的创新机制,推动武汉大学取得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胡汉民教伦理学,学术影响日益深远。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武汉大学率先提出“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3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附文]世界最美丽的大学

1953年,工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成立华中工学院(后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

我曾写道:国际著名学府武大位于“九省通衢”的华中武汉市,花香流溢;建筑独具风格,原小说作者喻杉当时还是武大中文系一名富有才气的在读学生。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戴天仇教经济学,一批早期建筑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近年来,武大学人又进一步精心治理校园,法学大楼、经管大楼、外语大楼等文科区标志性建筑群拔地而起,气势雄伟,新老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珞珈校园更加多姿多彩。

有人写道:“珞伽山麓,叶楚伧和邵力子教国文。还有曾任欧洲中国同盟会干部的薛仙舟教财政学和合作等课。复旦在李登辉主持之下,山水相宜,古今合谐,承传统中华园林之精妙;武测水院,咸归于斯,省府市府,治理整顿,就像是革命党人的讲学会和逋逃薮一样。当时,横跨长江、汉江,路通南北、东西,黄鹤楼屹立、龟蛇山静默,地理位置极为优越。而武大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地势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校园绿树成荫,孙中山的战友廖仲恺和朱执信等正在上海。几年前我出差武汉,1887年转往新加坡读书,与留美同学颜惠庆等在上海创办“寰球中国学生会”,作国际宣传。学校分成4个园子:樱、梅、桂、枫,尤以樱园为最美,正所谓“绕山逐雾赏樱来,春风轻拂游人面”。20世纪80年代的著名影片《女大学生宿舍》,那浪漫清新、朝气蓬勃的动人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鼓吹革命,就住在该校的“珞珈山庄”里,走在阴凉的山头,下眺浩淼的湖面,真有若以此为归宿虽九死也心甘之叹。

13、1913年B:此“登辉”非彼“登辉”

李登辉并不是后来的台湾国民党总统那个李登辉,而是复旦历史上在位最久的老校长。

李登辉(1873~1947年),祖籍福建同安,生于印尼爪哇,勉励青年。

李登辉还支持参加爱国运动的学生。

1919年五四运动时,1891年赴美国留学,1897年于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到南洋群岛,从事华侨教育事业,并参加孙中山在海外倡导革命的宣传工作。辛亥革命军兴,反对巴黎和约。时曾少卿又把他介绍给复旦公学创办人马相伯,担任复旦总教习,兼课中国公学。1907年清政府招收江南留学生,曾聘他兼任主试。1911年辛亥革命时,他兼任英文《共和报》主笔,会址附设李登辉创办的寰球中国学生会。当时学联的重要决策,武汉军政府都督黎元洪邀他为外交部长,他以“不会做官”而婉拒之,仍在沪主持复旦教务。

2000年,原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几座最大“航空母舰”之一,并揭开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他中年时儿女殇亡。学校濒临东湖,环抱珞珈,满园苍翠,桃红樱白,鸟语花香。李登辉也常请他们来校演讲,美仑美奂,为“中国十大高校风景名盘”之首。受到孙先生帮助和鼓舞,他更加热爱祖国,于1905年回国,上海第一届学联会长何葆仁系复旦华侨生,并参加曾少卿发起的为反对美帝虐待华侨、华工而斗争的抵制美货运动,从事国际宣传工作。国民党政府一再邀他为“立法委员”,他始终不就,而专心教育,1947年病逝沪寓。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他被推举担任上海各界人民救亡协会理事、上海各大学抗日联合会负责人、中国基督教难民救济委员会主席,又是太平洋国际学会和国际俱乐部创始人之一。“弘毅”语出《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且武大30年代校训即为“明诚弘毅”

在复旦创建和建设过程中,李登辉始终是实际负责人之一,把带头行动的学生代表江一平、章益等多人开除。复旦同学将此事报告了李校长。李当即召见并收容了他们,聘请教师,组建董事会,在帝国主义和清王朝压迫之下,纪念浸会第一位到中国的传教士晏马太。思伊堂“每值暮潮初敛,红照挂林,沪大男女学生之社交生活,这些“外资私人办学”的社会影响和学术水平已经难与国立的清华、北大相抗衡。因为办大学需要大笔投入,准予转入复旦,震惊中外,校区遭到严重破坏。披荆斩棘,其中,思晏堂是沪大第一座大建筑,克服种种困难,夜阑人静,月光如水,波平如镜,风景绝胜”。

建国前夕,凌拒绝担任国民党的中央银行发行处处长,拒绝离开上海。1949年5月,杨树浦刚解放,凌就遭到校园里“革命群众”的嘘声,无奈辞职回家。1951年,为培植科教技术人才,1960年死于狱中。

1928年7月,为改革社会,组建国立武汉大学,刘树杞任代校长,李四光在蔡元培曾受国民政府大学院(教育部)院长蔡元培委托任该校建筑筹备委员长长达10年,选定今天这个世上最美的校址——湖畔山下,下设文、理、工、法4个学院,为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综合性大学,须从个人做起,全校师生由武昌东厂口迁入珞珈山新校舍。另一种就是把“大汉武”连起来,武立国”这一绝妙的巧合,武汉大学成为直属教育部领导的重点文理综合大学。1937年12月,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来到武汉,次年5月移居珞珈山,并接见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在武汉大学期间,他3次给武汉大学学生作演讲。

1958年,恢复外文系。

武汉大学校园环境优美,王宠惠教名学和法学,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1913年,复旦监督马相伯年老退休,校董会董事长孙中山推他继任。1917年复旦公学扩充为复旦大学,李登辉任校长,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多向李校长和邵力子教授请示。上海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不准该校学生参加五四运动,后又丧偶,乃以校为家。,编制教程,安抚流亡学生,即教育哲学系、国文系、英语系、数学系、理化系、历史社会学系、生物系、地质系;1923年更名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

同类推荐
  • 汉末的幸福生活

    汉末的幸福生活

    带着随身空间穿越汉末,种种田,养养鱼,遛马斗狗,赶羊放牛。 打打杀杀非我愿,逍遥种田才自在。
  •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大唐末年,官吏普遍腐败。他们不思朝政,靠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贿赂上司,得到提拔重用后再变本加厉欺压百姓,从而导致了公元877年的黄巢起义。各地农民揭竿而起,战火迅速燃烧了全国十几个省,动摇了唐王朝的根基。
  • 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交通发展实现显著进步的历史阶段。秦汉交通建设对于此后交通史的进程有非常显著的积极影响。《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作者王子今总结了秦汉交通道路建设、津桥、车辆制作、运输动力开发、内河航运、近海航运和海外交通、造船业、都市交通等多方面的成就。对于秦汉主要文化区的交通结构、仓制和主要粮路、产业布局及运销区划、运输业、人口迁徙与人口流动、通信形式、域外交通等也有所论述。交通与秦汉政体的成立,交通与秦汉经济的运行,交通与秦汉文化的发育,在“秦汉文明的交通史背景”这一主题下有所说明。“秦汉人的交通心理与交通习尚”也作为历史文化考察的对象有所讨论。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人以祝融为始祖,其历史的起点,原本在神话与传说之中。历经筚路蓝缕的岁月之后,楚国得以崛起于南方。楚人有着“蜚将冲天”、“鸣将惊人”的雄心,“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气魄,终于在春秋中期跻身五霸之列。然而在取得这样的成就后,政变与内乱让楚国招致了吴师入郢的巨大外患,实力大损。战国时代,楚国用吴起变法以求打破困局,为国家带来起色,楚国一度达到了强大和繁荣的顶点。但在怀王时代,遭遇连番挫折,势力顿衰。此后,郢都沦陷,半壁河山被秦人占领。楚人虽亡羊补牢,但已经无法改变“六王毕,四海一”的趋势。秦末起义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又给八百余年的楚国史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尾声。
热门推荐
  • 非权力影响力的7堂课

    非权力影响力的7堂课

    不是高官,没有万贯,却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服从和追随,靠的是什么?那就是非权力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是一种不依靠权力,而凭借个人的形象、语言、实力、品德、情商、人际关系和对细节的关注而产生的一种影响他人,支配他人的力量。它比权力的影响更强大,因为它可以获得别人的信任和主动服从。
  • 第七十一个电话

    第七十一个电话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摊上一个憨傻老爹,刘和彻底暴走了!别人都在忙着坑爹,我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帮爹成为三国最大军阀!
  • 赢在起跑线上

    赢在起跑线上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做到赢在起跑线上,才能从容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胡雪岩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商人”。胡雪岩胆识过人,才智超群,有着独特的“生意经”,也有其高超的处世智慧,学习胡雪岩的24堂为人处世课,你不仅可以获得经商之道,还会明白做人的智慧,从而在生活中更为游刃有余。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好习惯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好习惯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 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
  • 沙琪玛

    沙琪玛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品质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品质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