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0000000005

第5章 地震与海啸(1)

地球的内部构造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的海啸都是由地震引起的。因此,要想了解海啸,首先要了解地球内部构造及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内部构造直接用肉眼或者一些简单的器械是观测不到的,有关地球内部的构造都是间接得到的。地球内部是同心球状的分层结构,那么地球内部的结构是怎样得到的呢?

研究地震时得到地球内部的构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地下断层地方突然发生移动而产生地震时,震源周围就会产生地震波。地震波跟石块投入水中产生水波的原理是一样的,用地震仪测量地震波,正是在对地震波的观察、测量、分析中得到地球内部结构的信息。

根据地球的质量、形状及大小,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克/立方厘米,但是,地表物质的密度小于2.7克/立方厘米,由此可以推断出,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比5.5克/立方厘米大。陨石有铁陨石和石陨石之分,而且地球有明显的内部磁场,因此,可以推断,地球内部有一个铁质内核。

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显示的特点,说明地球内部可分为三个部分:地壳、地幔、地核。

地球板块学说

所谓学说,就是学术上有系统的见解或主张。关于地球板块的学说,有很多种,从“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等。

“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是一个从小爱好幻想和冒险的人,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喜爱的事业。1880年11月1日,魏格纳出生在德国柏林,1905年,25岁的魏格纳获得了气象学博士学位,1906年,加入了从事气象和冰川调查的探险队。

“大陆漂移学说”缘于1910年的一天,魏格纳因为生病留在家中休息,无意中他瞥见墙上的世界地图,这一瞥却有了惊人的发现,大西洋两岸轮廓竟如此相对应,尤其是巴西东端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凹入部分非常吻合。

这代表什么?魏格纳的头脑中立即出现了一幅情景:很久以前没有大西洋,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是一个完整的大陆,慢慢地它们开始破裂,开始漂移,才形成了今日的非洲大陆与南美洲。

这不仅仅是一个突发奇想,魏格纳开始查阅资料,他分析了大西洋两岸山系地层,并考察了几个大洲的化石,其中有相同的植物,惊奇地发现这两岸的地层不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还似乎证明了几大洲上曾经生长着茂密的森林。

看起来“漂移”学说毫无疑问了,于是魏格纳编著了一本叫《海陆的起源》的书,该书于1925年出版。虽然这个学说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大多来自于负面,地学界攻击嘲笑魏格纳的天真,因为没有人能解释大陆分裂和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何方。很快“大陆漂移学说”销声匿迹。

魏格纳并没有放弃,他仍然为之努力奋斗着。在1930年第三次深入格陵兰岛考察时,年仅50岁的魏格纳不幸长眠于冰天雪地之中,直至第二年夏天他的遗体才被发现。

但是“大陆漂移学说”仍然是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沉寂多年后,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到了20世纪50年代,终于被证实,地球上的大陆的确发生过大幅度漂移,而且这种运动至今仍然在持续。例如,美国自1776年独立以来,已经移离英国5米,而且正在以每年2厘米的速度继续移离英国。

科学家们以“大陆漂移学说”为基础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

“海底扩张学说”:随着科学技术和测量技术的提高,美国人赫斯和迪茨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人们的探究进一步延伸到了神秘的海洋,并发现了令地学界震撼的大洋中脊和地球磁场的奇异等。大洋中脊是一条贯穿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及北冰洋中部,蜿蜒曲折延绵7万千米的中央海岭。大洋新生地壳存在的磁场方向与古地磁研究的地球磁场每隔几十万年发生倒转的现象是一致的。

“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观点如下。

在大洋中脊地壳下有熔融的地幔,岩浆不断地涌上地面,再冷却成新的地壳,新的地壳将原有的地壳向两边推移,使整个海底以每年0.5~5厘米的速度自大洋中脊向两侧扩张。

当扩张中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就会俯冲下沉钻入地幔中,并且熔融于地幔中,从而促使深海沟、岛弧或山脉的形成。现在我们看到的太平洋周围分布的海沟、岛屿和大陆边缘山脉就是这样形成的,然而这种过程也引发了火山、地震等灾害。

由此可以看出,海洋地壳是从大洋中脊处诞生,到海沟岛弧带消失,这样不断地更新,每2亿~3亿年就全部更新一次,海底岩石的年龄一般都不超过2亿年,平均厚度5~6千米。而大陆地壳就不同了,一般都比较陈旧,有的岩石已有37亿年的历史,且平均厚度35千米,最厚可达70千米以上。

但是,“海底扩张学说”只证明了岩浆从大洋中脊冒出是造成海洋地壳扩张的原因,却没有指出海洋地壳与陆壳移动的动力来源。

“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是“海底扩张学说”的延伸,它的降临解开了地球大地活动的谜团,且现在已经被普遍接受。

“板块构造学说”是法国地质学家勒比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于1968年提出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更多的海洋与地层结构资料被积累充实起来。更大的突破在于发现了具有黏滞、流动性的“软流圈”,因为有软流圈的存在,使岩石圈板块在流质的软流圈上滑动,从而在那个时期初步解释了“大陆漂移学说”中的动力来源问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大陆漂移的动力热源也来自地核,不仅仅是地核上面的地幔。

所谓板块构造,是指全球岩石圈,这个岩石圈厚50~150千米,且下面有流质的软流圈,它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分为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板块、美洲板块6大板块,这就是板块构造。6大板块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其余板块中大块陆地和大片海洋比重比较均匀。这6大板块又可分为12个小板块,例如,美洲板块分为南、北美洲2个小板块。这些板块是通过海岭、海沟、岛弧和转换断层等分界线来划分的。

海岭:是指大洋底狭长绵延的山岭。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底都有海岭存在,其中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中间有一条海岭,地震活动频繁,这条海岭呈平行状,中间有峡谷。

海沟:是指板块俯冲向下后,在交界处形成的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底狭长深沟。例如,位于北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群岛以东的马里亚纳海沟,为一条洋底弧形洼地,延伸2550千米,平均宽69千米,上万米深,它就是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冲撞而形成的。

岛弧:板块在俯冲时因板块受热熔融,岩浆在板块缝隙处上升到地表,从而形成岛弧。

转换断层:是指将大洋中脊切成许多小段的横断层,这种断层不是简单的平移断层,除了平移错动之外,它还向两侧分裂。

在板块内部地壳活动不是很活跃,相对稳定,而在板块与板块衔接的部分,则活动非常活跃,断裂、挤压褶皱、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频繁发生,所以是火山、地震等灾害的多发地。

板块边界的三种状态

地质学家认为,板块是不变形、坚固的地壳,由于地下地幔缓慢对流作用,各板块以每年1~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大多数板块活动发生在两个板块的边界。板块之间可能产生相向运动,或者是反向运动,也可能彼此滑过。由此将板块边界运动分为三种状态:汇聚型板块边界、分离型板块边界和转换型板块边界。

汇聚型板块边界:这样的边界一般是海沟和岛弧,海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这时候两侧岩石圈之间是相向运动,这样的边界称为汇聚型板块边界。

分离型板块边界:如我们提到的大洋中脊就是这种形式的板块边界,因岩浆上升形成的新地壳推移原有的地壳,使两侧的岩石圈向相背方向移动,这样的边界称为分离型板块边界。

转换型板块边界:例如,北美板块与太平洋板块间的圣安德列亚斯断层,两侧岩石圈呈相对平移运动,其间没有新地壳的产生,也没有冲撞和消减,这就是转换型板块边界。

板块构造学说的重要意义

“板块构造学说”现在已经被科学家们所接受,因为一方面用电脑已经把各个大陆很好地拼合起来,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大陆漂移学说”;另一方面,它很好地解释了火山、地震、地磁、山脉和裂谷等自然现象和自然地貌的形成,更说明了地球大洋中的中脊和裂谷、大陆漂移、洋壳起源等重大问题。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学说,它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例如,板块运动的具体过程、板块动力学如何确定、地球岩石圈的成型与演变过程如何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我们继续去探究。

地震的奥秘

地震现象简介

海啸防范与自救海啸防范与自救海啸防范与自救海啸防范与自救

海啸防范与自救海啸防范与自救海啸防范与自救海啸防范与自救

地震是大地发生强烈而突然的震动。地震发生时,时间非常短暂,瞬间即逝。一次大地震能释放出大量能量,并且会伴随强烈的断层错动和地面变形,在很短的时间内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很早之前,地震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公元132年东汉张衡就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并且在公元138年成功预测了陇西的一次地震。

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发展起来,把地球上地震的地理分布和全球板块构造联系起来。板块与地震两种机制结合起来研究,加快了对地震成因的认识,推动了地震预测的发展。

震源

震源:地震波发源的地方。震源在理论上抽象地表现为一个点,它实际是一片区域。

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正常深度地震),世界上大多数地震都是浅源地震,我国绝大多数地震也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千米的地震称为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地震称为深源地震。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深的地震,震源深度为700多千米。同样大小的地震,震源越浅,所造成的破坏越严重。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

划分地震震级

地震有强有弱,如何划分地震的强度大小呢?科学家衡量地震强度大小有一把专门的“尺子”,这把“尺子”就叫做震级。震级与震源释放出来的弹性波能量有关,它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地震越强,震级越大。

我们以每次地震活动释放能量的多少来确定震级。我国目前使用的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作为震级标准,里氏分级表共分九个等级。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震级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的记录计算出来的。

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你能想象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多大吗?它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是不是很可怕?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就会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就会相差约1000倍。换句话说,一个6级地震就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一个7级地震就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为8.9级,你可以想象它释放的能量有多大。

按震级大小我们可以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震级小于3级称为弱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弱震一般不会被觉察。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称为有感地震。有感地震人们能够察觉,但是一般不会造成破坏。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称为中强震。中强震会造成破坏,但破坏程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称为强震。巨大地震震级大于等于8级。震级越小的地震,发生的次数就会越多;震级越大的地震,发生的次数就会越少。一说到地震人们就会毛骨悚然,其实地球上的有感地震很少,仅占地震总数的1%;中强震、强震就更少了,所以没必要杞人忧天。

地震烈度划分

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会不一样;震级相同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会相同。那我们用什么来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呢?科学家们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地震烈度来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

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称为烈度,它表示地面运动的强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破坏程度。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都是影响烈度的因素。同一震级的地震,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烈度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和地震时地表产生的变动,还有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之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就越大。

一般情况下,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程度最严重,烈度也最高,这个烈度叫做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时,地震烈度就会逐渐减小。例如,1976年河北唐山发生的7.8级大地震,震中烈度为11度;天津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地震烈度为8度,北京市烈度为6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地就只有4~5度了,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一次地震与一颗炸弹爆炸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的道理是一样的,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12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也不一样。下面我们来看看不同烈度的大致表现:

烈度小于3度人们感觉不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3度如果在白天喧闹时也感觉不到,如果是夜深人静时人能感觉到,4~5度吊灯会摇晃,睡觉的人会惊醒;6度时器皿会倾倒,房屋会受到轻微损坏;7~8度地面出现裂缝,房屋会受到破坏;9~10度房屋倒塌,地面会受到严重破坏;11~12度属于毁灭性的破坏。

地震分类

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由人类活动如开山、开矿、爆破等引起的地表晃动叫人工地震,其余便统称为天然地震。天然地震按成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构造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地壳构造的突然变化,地壳岩层错动破裂而发生的地壳震动,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地震。地球不停地运动不停地变化,从而使内部产生巨大的力,这种作用在地壳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地应力。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所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错动断裂,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以波的形式传到地面,从而引起地震。世界上90%以上的地震属于构造地震。强烈的构造地震破坏力非常大,是人类预防地震灾害的主要对象。

同类推荐
  • 灵山秀水之间

    灵山秀水之间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中国未解之谜(上)

    中国未解之谜(上)

    在这种严肃而充满趣味的探索中,读者将会了解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尽情领会事物的丰富与变幻无穷,更加完整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同时引导读者掌握研究事物和探求真相的方法,从中获得思考与发现的巨大乐趣。这不仅有助于读者在现实生活中以更辨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更促进思想的成熟。本书以解谜团、说故事的形式,把历史、考古、文学、艺术、军事、政治等范畴的知识生动地描述了出来,在知识含量大的基础上,吏具趣味性。读者开卷后,会轻松地了解、掌握、历史知识,对广大青少年朋友尤为适宜。
  • 天文百科知识博览

    天文百科知识博览

    《巅峰阅读文库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天文百科知识博览》是一本献给天文爱好者的书籍,也是同青少年朋友分享天文科普知识,掌握各种天文观测常识,了解最新天文探测成果的书籍,内容主要包括宇宙、太阳、太阳系外天体、星系、星云、银河系、银河外星系、恒星、行星、太阳等等。《巅峰阅读文库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天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超越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谁会是下一个牛顿:最让人受启发的物理现象

    谁会是下一个牛顿:最让人受启发的物理现象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无处不在的力、怎样让溜冰鞋一直滑下去、苹果为什么不掉到天上去、人体重心揭秘、羽毛和铁块会同时落地吗、“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等。
  • 世界地理全知道

    世界地理全知道

    本书为读者打开一扇快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窗口,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世界地理知识的工具书。《世界地理全知道》分为非洲、亚洲、大洋洲、美洲(南美洲和北美洲)、欧洲等几个部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属地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经济、习俗、交通、教育、旅游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多角度解读世界自然和人文地理。对世界地理知识加以延伸拓展,力图使繁杂的地理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有机整体,方便读者学习掌握。让地理知识变得亲切,陪伴读者开始一次愉快的读书之旅,轻松获取世界地理知识。
热门推荐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

    唐立淇,中国台湾地区最著名的星座专家,美国AFA占星学会会员。本书凝聚着作者多年研究占星的心得,在介绍各星座未来一年的整体运势及每月运势的同时,还对2013年的大趋势进行了预测。在财运、事业、情感、健康这几大方面,作者均给与详尽的讲述,并指出了解决方案。
  •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房龙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历史进行了梳理,并娓娓道出西方早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及近现代音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音乐家们的身世行迹。
  •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本书是刘志生的博士论文,也是他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该书以大量的东汉碑刻的复音词为研究对象,把这些对象当作一个全封闭的系统,并制成ACCESS语词数据库,再对这个封闭性的语言材料的复音词采取通常所使用的专书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描写分析,其目的在于提示出东汉碑刻语料复音词的面貌、特徵、发展演变的情况和内容规律,借以考察东汉时期浒使用的部分复音词的使用情况,从而对整体把握处于汉语史重要阶段的东汉段的词汇系统的复音词内容规律乃至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资料和参考。
  • 大圣传

    大圣传

    妖魔中的至高无上者,名为“大圣”。少年走出山村,踏遍天下,一步步跨入传说中,成为神话。VIP群:102407797(需全订阅)普通群:128914315
  • 赢来的三宝王妃

    赢来的三宝王妃

    好不容易遇到了个一见钟情的美人,求皇上赐婚,怎知赢娶回来的是个被移花接玉了的败家女,此女被人戏称三宝,能赌,会打架,还很败家,最让皇爷头痛的竟是她还很爱跟别的男人称兄道弟的,堂堂王爷怎能忍受如此无德的王妃,他决定废妃另娶,当她跟着别人走了时,他才知道,原来他一直最在乎的是她,当她再度出现是,她已是另一个身份,他要怎样才能把他的三宝王妃赢回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天传奇

    逆天传奇

    东方,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大陆,隐藏着无数神秘的修真者,尤其是中原地带山灵水秀,地域辽阔,为各大门派必争之地。自修真门派出现以后,更涌现了无数的派系,以道家为主,魔释儒紧跟其后。数万年以来,仅有几人可冲破自身束缚,达到羽化登仙之境,但有一少年,虽资质平凡,遇事不顺,却获无数奇遇,悟得天地玄妙,拥有无上法力,为东方大陆广为流传。
  • 超级玄师系统

    超级玄师系统

    加倍技能,暴击技能,分身技能,治疗技能,......,各种技能不断出现,诸多技能完爆敌人,狂虐天骄,越阶挑战,伴随着这些逆天技能,林枫将一步一步踏上巅峰!!!
  • 军歌

    军歌

    哨子响了,尖厉的喧叫把静寂的暗夜撕个粉碎。战俘们诈尸般地从铺上爬起,屁股碰着屁股,脑瓜顶着脑瓜,手忙脚乱地穿衣服、靸鞋子。六号大屋没有灯,可并不黑,南墙电网的长明灯和岗楼上的探照灯,穿过装着铁栅的门窗,把柔黄的光和雪白的光铮铮有声地抛人了屋里。铁栅门“哗啦”打个大开,战俘们挨在地铺跟前,脸冲铁门笔直立好,仿佛两排枯树桩。六十军五八六旅一。九三团炮营营长孟新泽立在最头里,探照灯的灯光刺得他睁不开眼,
  • 极品狂妻:师父别乱来

    极品狂妻:师父别乱来

    新书《不良狂徒:师父,劫个色》说她草包废物?打的你满脸是包,连爹妈都不认识。把她送给老道士当老婆?她一脚踹飞,滚去跟野兽狂奔共舞。怎么?被渣男退婚,还被灵兽欺负,木事,木事,直接关门,放我家亲亲师父。无良师父,“乖徒儿,把老道士剃了头,送给你爹爹。”某女笑的贱兮兮,“好基情哦。”某师父,“乖徒儿,把你家未婚夫送给十万大山的逗比猴子吧。”“师父,人兽啊……咔咔咔……”人山人海中,某女被众人围攻,“师父,快上,揍他们……”某师父微微勾唇,邪肆一笑,抱起某女,“放心,为师立马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