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干部从校园走出来后,不管是气质上还是心理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打上了“准官员”的烙印。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总放不下“领导”架子。而企业管理者需要的是那些脚踏实地、能干实事的专职人员,根本不需要这些只说不做的“指挥官”。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佼佼者,而且学生干部在就业时一般都能得到学校的重点推荐。按常理来说,这些学生干部应该近水楼台先得月,首先成为企业争相选聘的“宠物”,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企业的栋梁之才。可现实却恰恰相反,学生干部的求职申请往往被企业无情地拒之门外,这一现象无疑给现行的教育制度一记重拳。
在一次三十多名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士参加的研讨会上,会议的组织者引领这些来自“三资”企业、中小民营企业的与会者探讨企业的招聘与人员配置问题。与会者不约而同地谈到近些年企业在招聘学生和学生干部过程中的得与失,谈到学生干部的现状与企业实际需求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大家还总结了学生干部屡次被企业拒之门外的种种原因:
首先,学校将学生干部当做“官员”培养,而不是作为常人对待,以至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学生干部从校园走出来后,不管是气质上还是心理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打上了“准官员”的烙印。在培养的侧重点上,院校和企业也有不同——院校最初挑选和培养学生干部时,侧重培养其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与表达能力等。一批批具有“指挥官”特色的“接班人”便诞生了,一旦这些学生干部走出校园,一个残酷的现实也摆在他们面前。因为企业属于经济实体,特别是“三资”企业和中小民营企业,他们以雇员创造最佳业绩和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企业管理者需要的是那些脚踏实地、能干实事的专职人员,根本就不需要那些只说不练的“指挥官”。
其次,进入企业内部的学生干部将自己在学校里的光环和工作方式不自觉地带入了企业。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好像自己曾经是学生干部,便在同类学生中高人一等一样,遇事总是放不下“领导”架子,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摆出一副“领导”派头。他们还习惯指挥别人做事,有些学生干部甚至领导和管理别人上了瘾,不习惯被别人领导,也不习惯以普通员工的身份接受别人的管理,不能以平常心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更有一些极端的学生干部,他们特别善于伪装和做表面工作。当工作上有了成绩时,他们非常善于总结成绩并归功于自己;在工作上出了问题时,他们又非常善于推卸责任并将自己的过失归咎给别人。同时,在工作技能方面,这些学生干部的动手能力并不一定强于其他同学,有的甚至除了“伶牙俐齿”外一无是处,而领导欲却时时暴露,这也是注重现实的“三资”企业、中小民营企业宁愿聘用普通学生,也不愿意接受学生干部的原因之一。
再次,在整个社会充斥着“官本位”思想的大环境下,学生干部中很多“官迷”多以谋求企业内部的“一官半职”为直接目标,即使他们暂时屈就于专业对口的非管理类岗位,他们仍然时刻关注那些表面风光的管理职位,并将进步的“准星”直接瞄准这类岗位。更有甚者,他们在起步之初就不愿意接受甚至公开抵制与他们专业对口的枯燥乏味的技术类工作,好像他们就是为“官”而生,为“官”而学,勉强从事专业对口的技术类工作也只是为当“官”做过渡和铺垫,出人头地、做人上人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因此,他们事事表现出功利主义领先、处处流露出投机主义倾向,这就不能不导致企业管理者担心“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而最终否决了更多学生干部的求职要求。
最后,学生干部在职场“为官”方面似乎无师自通。很多人进入企业不久便怀揣野心,过早沉溺于帮派体系的纷争之中,显示出“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战斗精神和旺盛斗志。个别学生干部甚至为了自己早日能脱颖而出,到处煽风点火,闹得企业鸡犬不宁,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影响团队协作,破坏企业内部长期形成的默契和平衡。面对这种乱象,许多企业管理人士为了保障正常的经营秩序,不得不采取“一刀切”的极端方式谢绝学生干部入场,甚至要求招聘人员“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网一个”。
客观地讲,我们不能完全否认学生干部优秀的一面,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干部的浮躁行为牵连了更多的无辜者,导致企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企业为了避免纷争,减少内耗,保证整个组织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宁愿招进来一些“平民”,也不愿接纳这些“官员”,从而将这些“人小鬼大”的学生干部拒之门外。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干部被企业拒之门外的现状,学校似乎应该在培育人才的方向上做出一些改变,同时,学生干部面对企业的婉言相拒,似乎也应该更多一些自我反思和心理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