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7300000002

第2章 城市 一种隐喻(1)

◆在拥挤的城市,停一下匆忙的脚步,望一望飘扬的旗帜;在人群汹涌的地铁车站,让一辆列车开过,找一张空出的椅子坐下,静候下一辆列车的来临;在彻夜难眠的夜晚,推窗,接受月光的朗照。

地铁情人

地铁这种东西,使城市的内涵骤然得到了扩大。想想,她是地下的,有些不为人知;她是疾速运行的,充满了漂泊、离散和相思;她又是现代的、都市的,很适合在城市文明的熏陶下长大而又想逃离的孩子。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那一年在上海徐家汇地铁站碰到她的时候,她还是一个孩子。说她是个孩子,因为她长得小模小样。其实她已经19岁了,高中毕业后,在南方流浪一年,年关回家时,她突然疯狂地爱上了地铁。地铁像她崇拜的图腾般,让她在这座城市安定下来。她坐着地铁,在从上海火车站到莘庄的各个站台游荡,逗留,发呆。一般来说,她更愿意在上海火车站、徐家汇、人民广场这几个站台下车。因为人潮汹涌,行色匆匆,地下商场众多,音乐轰鸣。

那时候,在徐家汇地铁站的神户咖啡馆,我们“城市诗人社”在举行周末沙龙活动。在这种地方,听着音乐,喝着咖啡,谈论诗歌是一种温暖的旅程。她来了,有人带她来。她一下子喜欢上我们。其实她只是喜欢一个人:小怒,我们中的一个诗作中充满了漂泊感的人。

她第一次朗诵威廉·布莱克的诗句:

一颗沙中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花里看出一个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把永恒在一刹那间收藏

虽然她发疯般的爱上了小怒的诗歌——每次来神户咖啡馆时她都能背一两首小怒的诗,并且由诗及人,她一并爱上了小怒,但文字虚幻的美丽并不能维持太久。

她喜爱的漂泊方式与小怒内心的孤寂感是迥异的。她选择的是一种行为方式,但小怒喜爱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她爱地点的游移与小怒爱“卧地神游”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

她无法再在小怒的家里待下去。小怒几乎足不出户。她又来到了地铁站,地下更加热闹了,但依然不改漂泊的初衷。迷惘的灯光,聚散的人群,地铁呼啸着,呼啸着,不知已有多久,不知还有多久。

在地铁车站这种闹哄哄的地方,我不知道已是第几回碰到她了。显得另类的打扮,孤高、冷傲,旁若无人,但双眼中有一种扑出来的空虚感。有一回,我们在地铁人民广场站入口处迎面相遇,同类相遇不言而喻的敏感使彼此捕捉到对方。她的双眸闪闪发亮,我记起,当初她对小怒就是这副模样。可是,我热衷于在地铁游荡并不是为了寻找什么,正因为这样,地铁才有不竭的魅力。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两个人走到一起晃晃荡荡——我会觉得索然寡味。就这样,我们擦肩而过。地铁这东西就是这样好,疾速而过,飞快带离,令我欢喜。

法国作家米歇尔·图尼埃在他的小说《兰铃空地》里说,一个人要是坐上了高速公路,就再也别想下来了。我从未预料地铁也有这般功能,但她确确实实不能下来了。6年过去了,地铁再也不会停下她的脚步,她的情感也如山花一般烂漫。她不断地更换着情人,亲热地挽着他的手,出没于各个新开张的地铁商城。她时而珠光宝气,时而简陋不堪——这取决于她的情人类别,或者她适时的心态。但无一例外的是,我们从未看到过她挽着情人的手浮出地面。

真的,无需再去寻找什么细致的缘由,她只是地铁的情人。每次在深夜下班时,看到地铁过道里蜷缩着睡觉的男女,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她,想起庞德的诗句:

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

Q君的失踪

我的大学同学、在本城某所中专担任语文老师的Q君突然失踪了。一个月后,我才从大学辅导员处得知这一惊人消息。Q君的老父亲难以经受失去爱女的打击,身体险些垮掉,而Q君的同事陈老师则赶往Q君可能会去的黄山、西递一带,翻阅了数百家旅舍、派出所的记录,结果仍是失望而归。

Q君在失踪前,在日历上开学的日期上画了一个圈。也就是在这个日子的前三天,Q君身背双挎包,说要外出旅行。她的同事在宿舍楼下碰到她时,看到她身穿一件T恤和白色的裤子。

令我震惊的不只是Q君的失踪,还有这个失踪的消息在一个月后才获知。大学毕业之后,我们同班同学之间素少联系,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有同学在Q君失踪一周之后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但却保持着平静和沉默。在印象中,Q君是属于那种内向的女孩,话语甚少,见面时便是微笑,算是打招呼。平素也有一两个常在一起的同学,可以见到她们形影不离地走在一起,即便吃饭、上课。没想到Q君突然失踪了,竟无人知道她的下落。

同学中有做媒体的,获悉后迅即发动起来,在电视上做了“新闻追击”,在网站上做了“独家报道”,还有一家都市报在一、二版做了两整版的新闻。然而还是音讯杳无,令人生出种种不祥的猜测来。

突然有一日听说,在Q君失踪之后三日,她的两个学生在同一条路上看到了她。一个学生在公交车上,看到了她的正面;另一个学生在路中,看到了她的侧面。如此巧合,又言之凿凿,令人不胜惊讶。难道她压根儿就没有离开本城,她只是离开了学校的住所,寻找一个地方休憩一下?又想起她走时竟未关窗户,连收进的衣物也未叠好,手机也不曾带,更是疑窦丛生了。

我想起作家霍桑的一篇小说《韦克菲尔德》,里面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夫妇住在伦敦,丈夫借口出去旅行,在靠近自家的邻街上租了房子,从此他的妻子和朋友再也没有听到关于他的任何消息。他的这种自我流放并没有丝毫理由,就在那里住了二十多年。在那么长的岁月里,他每天看到自己的家,也常常看见被他遗弃的孤独的韦克菲尔德太太。在他的婚姻生活中断了如此之久以后——当别人都肯定地认为他已经去世,他的遗产已经安排停当,他的名字已被人遗忘,他的妻子也早已死心塌地中年孀居的时候——他却在一天晚上悄悄走进家门,仿佛他才出门了一天。从此他就成为一个温柔多情的丈夫,直到离开人世。

我是一个浮想联翩的人,Q君的失踪及其后的种种传闻使我不免将之与《韦克菲尔德》联系起来,觉得并不排除Q君只是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休息一阵子,有一天她突然想回来了,她就会回来——就像刚刚离开了一两天。

这样一想,倒让我想到我们所做的,包括刊登和张贴寻人启事,在电视、报纸和网站上登出照片,做成新闻,恰恰破坏了Q君的初愿。现在,当Q君在媒体上看到寻找自己的消息,当知道自己已被当成失踪,被到处寻找时,她再也不好回到原来的生活中去了。就像一个人的灵魂暂时离开了自己的躯体,当想到归来时,却再也找不到自己的躯体。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的行为,不是在帮她,恰恰是在破坏她。

Q君是真的失踪了,还是只暂时离开一段时间?我不敢再想下去。

咖啡馆

我这个乡下孩子,生性木讷,故而远离时尚。唯一的一点酷,据说是爱上咖啡馆,然而据我观察下来,咖啡馆跟时尚并无关系。

这么说吧,上海这座城市,满街满巷的咖啡馆,但适合在里面呆着的年轻人,实在太少。他们动若狡兔,适合色彩斑斓的夜晚,适合令人迷醉的酒吧。咖啡馆远离尘嚣,适合静若处子的人们,无论是甜蜜或酸涩的消息,在此都须隔离成一种品茗的而非宣泄的方式。

徐家汇地铁商城那个叫神户咖啡馆的,是个好去处。我年轻时爱好诗歌,常像国外的某某文学大师,呆在神户咖啡馆,喝着十元一杯的咖啡,听着免费音乐,写着难以发表的诗歌。地铁咔哒咔哒从下面经过,轰隆轰隆的声音却从上头传来。我写着写着,希望自己成为海明威。但我还没有成为现在的我时,神户咖啡馆就关门了。周围商店林立,小吃、服装、音响,生意红红火火,但咖啡馆消失于地铁深处,让我这样的孩子想念她。

其实在去神户咖啡馆之前,我也去过酒吧。我胆小如鼠,小心翼翼地打听握在手中的一杯啤酒需要多少钱,毫不犹豫地把每一口分成十口慢慢品尝。这时候,咖啡馆一个醉鬼举杯来到我的跟前,虽然我们素昧平生,但他像个老朋友一样拍着我的肩膀说,兄弟,你如果不嫌我没文化,咱就干了这一杯。在这以后,我更加坚定地选择了通向咖啡馆之路,我知道在那里可以旁若无人一口一口咂着咖啡。事实也是如此,从来没有人邀我举杯一饮而尽。

酒和咖啡,是这样截然不同地代表两种不同的生活,这样鲜明地表征相异的心态,这样有趣地体现一个人迥然的需求。酒是动态的,咖啡是静态的;酒是外功,咖啡是内功;酒是夜晚的太阳,咖啡是白天的月亮。

在有了自己安心写作的地方之后,咖啡馆成了我发呆的地方。我认识到,上海的咖啡馆终究不是适合写作的去处,这里恐怕也难以走出文学大师来。然而,偶尔的安静她是能够给予的。在一些可以静心的咖啡馆,我混迹于上了年纪的人们中间,感受落日时分飞翔的白鸽给内心深处带来的安宁。在华灯初上或夜已很深的晚上,感受被不知疲倦的都市夜晚忽略的角落里幽暗、明灭的理想光芒。

感伤是不是一种奢侈

昨夜下班,天还下着雨。进了新村的门,就看见地上有一长条一长条不规则的白色物,疑是哪户人家装修,民工运货时漏下的沙。一踏上去觉得脚下无物,才知不是。其实经雨淋湿的沙,何曾会有这般的白!到有路灯的地方看时,发现都是一些细小的白花,这才发觉空气中原来弥散着一层暗香,虽然细若游丝,却也浸润了人的五脏六腑,在黏着的黄梅天中,使人清爽起来。

原来新村里有不少香樟,这时候正热热闹闹地开着花,黄梅天一来,雨就不歇脚了,把树上开着的花都冲到了地上。雨时一长,雨量一大,这些细小的白花都汇集到小路的两旁,顺着雨水流成一条细小的花溪了。

第二天,因为要赶到浦东办事,我一早就出了门。

同类推荐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
  •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没有梦想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之一。《有梦才有远方》中所辑文章,有向命运挑战的呐喊,有为自由而战的宣言,有对苦难与光明的阐释。它们共同奏响了一曲奋斗的主题歌。闽语有:天公疼憨仔。西谚有:自助者天助之。执着于梦想的人,成功绝不会轻易将他遗弃。尼采说:“谁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但愿书中的文章,能够重燃您希望的灯火,能够照亮您前行的征程,伴您梦想成真!
  • 解放运城(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运城(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运城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一本短篇小说集,故事短小精悍,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本书收录了作家精品短篇小说三十五篇,作品构思精巧,富有想象,韵味无穷,是一本好看好读的小说精品。
  • 只要七日暖

    只要七日暖

    《只要7日暖》是周海亮继《送你一度温暖》之后的又一部情感散文集,这本集子延续了作者一贯的文字风格和主题,注重底层人生的苦难抒写,并且在这些小人物的世界和内心寻找发现生命的闪光点,所以他笔下的人物既是生活的疾贫者,需要人们来关怀、关注,同时这些人又是中国传统美德和精神的布道者。在这《只要7日暖》里,所叙述的事情和主人公大多都是失业者,残疾者,爱情事业上的失败者,但这些人身上却有着当今社会最稀缺的善良品质。在这些纯朴甚至是忧伤的故事后面,闪烁着温馨可人的光辉,让人感受到了我们这个物质时代弥足珍贵的温馨。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撕裂乾坤

    撕裂乾坤

    幽蓝色的月亮,强者为尊的世界,他身为一个武将世家的少爷居然无法凝聚天地之气,但是天意弄人,百般无奈的他只好去寻找武林中的武功秘籍。一部《黑天》让他踏上了修行之路。血气弥漫,冲出暗血之地,踏上复仇之路,入地狱,破桎梏……
  • 斗破苍穹之无上巅峰

    斗破苍穹之无上巅峰

    斗气大陆,帝王为尊,传承血脉,无上永存!为了自己的后代,为了拥有更强的实力,还有自己的身世,一代帝王,飞升异世。斗帝变成斗低,真正的强者,无上之巅峰。术,并非武术武技,它是一个特有而让惊叹的字,术者,代表一个超越斗之帝的强者!无上,触不到,摸不着…然而,我们的主角,他却做到了,萧炎再创辉煌……
  • 杀生大帝

    杀生大帝

    天州大地,仙魔佛妖,一幅波澜壮阔的修仙画卷。且看夏国太子莫之澜,如何一步步踏至巅峰,睥睨八方。执吾之名,手刃苍生!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繁华录

    繁华录

    她,聪敏慧黠。睿智的头脑里那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她在初唐那个繁华盛世里取得一番傲人的成就。从商贾之女到大唐郡主,她头上笼罩着无数耀眼的光环。 然而,就在她集万千荣宠于一身之时,命运之神却给了她重重磨难。 于是,聪明绝顶的她与命运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作者群:108911050 读者群:108911250 欢迎各位加入!
  • 四月爱未央

    四月爱未央

    直至遇见周承锴,苦心挣扎的结果,使她最后咬着牙,掩着痛,聪慧美貌,独自看他飞离自己的世界。本以为终于遇到命中注定的锦绣良缘,可是,没想到周承锴迫于家庭要求与孔氏千金订婚,一路走来都是眼高于顶。伤痛之余,华静言毅然放弃了这段感情,没想到却因此结识孔氏大家长——周承锴新婚妻子的父亲易仁。两人彼此吸引,华静言事业有成,又百般克制。在她以为一切结束、尘埃落定的时候,却不知道真正的命运纠葛才刚刚开始,孔氏家族的内部斗争使静言陷入爱情旋涡……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献礼项目 ——《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之一。按照历史地理内涵的要求,把宁夏 的地理沿革、疆域变迁、政区演化,以及长城、雄关、重要地名的出现, 还有山脉、河流、湖泊等方面的内容做了系统介绍。从宁夏远古地理环境 和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写起,沿着王朝兴替设章分节逐一进行介绍,注 重史料价值结合地方特色,还特别将宁夏省解放后一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 成立,以及最近几年_的行政建置与区划变动一一做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