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300000025

第25章 佛教的名胜古迹(2)

五台山寺庙经过长期的扩建,逐渐形成为我国最大、最多的佛寺建筑群。由于北魏帝王的崇佛,尤其是魏孝文帝的开拓,五台山佛教日益兴盛起来。北齐时五台山区扩建的寺院多达200余所。隋文帝曾下诏在五顶各立一寺。唐代开元年间,“文殊信仰”以此山为中心,使佛教臻于极盛,大寺林立,规模宏伟。敦煌莫高窟第61窟中现存的《五台山图》,大40多平方米,描绘寺院和朝台人马络绎的情景,是五代时五台山山区寺院盛况的真实写照。宋代五台山有72寺。元朝特别信奉密教,五台山密教寺院大增。元武宗在五台山建寺,曾调动协助建筑的军士多至6500人。明万历年间佛寺增至300多处。清嘉庆以后渐趋衰颓,然仍有寺院100多处。五台山寺院有两类,一类是汉僧寺院,俗称“青庙”;另一类是喇嘛寺院,俗称“黄庙”。清代曾将10个青庙改为黄庙,青衣僧也改为黄衣僧。因此,又有了汉族的喇嘛。五台山现存寺庙,台内39处,台外8处,并在不断恢复之中。因为传说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示现的地方,所以,佛寺中普遍供有文殊菩萨像。

五台山著名的寺院很多,大量的雕塑、碑刻、墓塔、佛经,都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的价值。最重要的寺院,有显通、塔院、菩萨顶、殊像和罗,称五台山“五大禅处”。此外有秘密寺和南禅寺等。

显通寺:相传始建于东汉明帝年间,为五台山最古老的寺院。初名大孚灵寺,唐武则天时改名大华严寺,明代始改今名。现存建筑为明清时重建。寺有殿堂400余间,其中以无量殿、铜殿、铜塔最负盛名。如闻名中外的铜殿,全部用铜铸成,仿木结构建筑,门窗铸成花卉图案,殿内铜佛万尊,是古代佛教艺术的精品。

塔院寺:原是显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时独立为寺,改用今名。舍利白塔高50米,周围83米,塔端有铜盘,四周悬以铜铃,风吹铃响,叮当之声,数里相闻。白塔高耸在青山绿丛之中,格外醒目,为五台山的标志。白塔与壮丽的显通寺交相辉映,斜阳塔影,红楼晚钟,为五台风光之绝唱。

菩萨顶:因传说为文殊菩萨居住处,故又名真容院,也称文殊寺。寺前有108级石阶,据传暗指山西旧属108个县。寺院建筑仿宫殿式,殿顶铺琉璃瓦,金碧交辉,富丽堂皇,犹如皇宫。清康熙、乾隆二帝几次朝拜五台山,在此住宿,书匾题铭,撰写碑文。正殿内悬挂菩提树金色画一幅,传为乾隆皇帝亲作。

殊像寺:因寺内供文殊像而得名。文殊阁内,佛坛宽大,文殊驾驭于狮背,高约9米。龛背面倒座之上,塑有药师、释迦、弥陀三世佛,两侧悬塑五百罗汉。全部塑像秀美端庄,工艺精巧。

罗寺:喇嘛庙。四月初四传为文殊菩萨诞辰,释迦牟尼的儿子罗罗为其祝寿,以“跳鬼”相娱,故名。是日,喇嘛身着奇装,头戴鬼面,随锣鼓节拍,满院蹦跳。寺院后殿中心有活动机关莲台一座,名“开花献佛”,制作奇特。

秘密寺:佛教传说秘密寺所在秘密岩为文殊菩萨受记五百神龙潜修之所,又禅宗马祖后永泰禅师法嗣居此,人称秘密和尚,还因手持木叉,也称木叉和尚。寺内有三圣庵,奉释迦、老子、孔子像,孔像已失。寺内观音洞三层分奉弥勒、三大士、关公(羽)等石雕像。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西南22公里李家庄西侧,创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为我国现存最古的木结构寺院,历时1200多年,巍然独存。大殿内有名闻世界的唐代彩塑佛像。

五台山佛教,自北魏开始兴盛,至唐代华严宗最为流行,次为净土宗、律宗,晚唐时禅宗盛行。密宗由于元代朝廷的提倡,一度在五台山占了优势。明清以来,五台山青庙多属禅宗,其中又以临济宗最多,曹洞宗次之,此外也有属于净土宗的。至于喇嘛庙则是属于密宗的。

五台山自唐代开始,就成了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是我国最早也是最大的一处国际性佛教道场。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罽宾(今克什米尔一带)僧人佛陀波利来唐,专为入山求见文殊菩萨。传说他到山中进入金刚窟,就不再出来了。唐代日本著名僧人圆仁到五台山竹林寺朝山拜佛,沟通了五台山与日本佛教界的往来。此外,尼泊尔、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僧人,也都曾前来巡礼朝拜。

二、普陀山

普陀山是浙江省东北部普陀县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原名小白华,又名梅岑山。《华严经·入法界品》中有观音菩萨住在普陀洛伽山(梵文Potalaka,简称普陀)的说法,于是借用普陀以名此山。岛南北长8.6公里,东西宽3.5公里。面积近12.76平方公里。四周波涛浩渺,岛上山岩峻奇,林木葱茏,素有“海天佛国”之称,传说是观音菩萨的道场胜地。

相传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一印度和尚来此自燔十指,在潮音洞前亲见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于是就地结茅,遂传此地为观音菩萨显灵之地。日本临济宗名僧慧锷多次入唐,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他从五台山请观音菩萨像回日本,途经普陀山为大风所阻。传说他祈请观音,得到不肯去日本愿留中国的灵示,于是他就在普陀潮音洞前的紫竹林内建“不肯去观音院”,是此道场的开基。

北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王舜封出使三韩,遇大风浪,望潮音洞叩拜祈祷平安济度。后向上奏闻,上赐名宝陀观音寺。此后名声更大,来往日本、朝鲜等国行旅,常停此候风,望山归命,祈求平安。一时寺宇迭兴,香火极盛。据中国佛教传说,观世音的诞辰是夏历二月十九日,得道日是夏历六月十九日,入山修道期是夏历九月十九日。因此,每逢二、六、九月普陀山都有香会,朝拜者络绎不绝,尤其是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的佛教徒,常不远千里而来。普陀山成为近代中国佛教最大的国际性道场。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普陀佛教各宗统一归于禅宗。此后法系一直以禅宗为主。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又规定该山以供奉观音为主,此后一直延续下来。普陀山在解放前有寺庙、庵堂、茅棚216个,僧尼3000余人。其中的普济、法雨、慧济称“普陀三大寺”,规模宏大、巍峨庄严,为我国清初建筑群的典型代表。如普济寺有殿阁堂庑200余,为山中供奉观音大士的主刹,雄伟壮观。此外岛上还有风景点20余处。著名的有潮音洞,洞窟日夜与海潮相吞吐,声如雷鸣。梵音洞,洞的两侧峭壁相合如门,高约百米,洞深百米,屈曲通海,海潮涌入,如虎啸龙吟。还有南天门、西天门、千步沙等。整个普陀山洞幽岩奇,银涛吞沙,山秀林幽,历来为游览避暑胜地。

三、峨眉山

峨眉山在四川峨眉县城西南7公里,因山势逶迤“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峨眉郡志》),故有此名。佛教称“光明山”,道教称“虚灵洞天”、“灵陵太妙天”。有大峨、二峨、三峨之分。主峰万佛顶海拔3000多米,方圆2公里,自山麓至峰顶50余公里,石径盘旋,直上云霄。山脉峰峦起伏,千岩万壑,重岩叠翠,雄秀幽奇,流云瀑布,气势磅礴,正如唐代大诗人李白诗云:“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登峨眉山》)故素有“峨眉天下秀”的美称。

峨眉山最初流行道教,东汉时就开始创建道教庙观。到了唐代峨眉山佛教日益兴盛。宋人附会说,古时有一采药老人蒲翁入山采药,见普贤菩萨瑞相,曾在今白水普贤寺事佛。宋太祖乾德六年(公元968年),嘉州屡奏普贤菩萨显相,因遣内侍张重进前往塑造普贤菩萨像。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又造巨型的普贤铜像,建阁安置,并将白水寺改名为白水普贤寺。从此以后峨眉山便成为普贤菩萨的圣地了。峨眉山佛寺到了明清两代臻于极盛,梵宇琳宫,大小寺院近百座。自清以降,寺庙破败不堪,所存不及半数。主要寺庙有:

报国寺:寺内有明永乐年间彩釉瓷佛一尊,高2.4米。前殿有明铸14层紫铜华严塔一座,高7米,塔身上铸有佛像4700余尊,并刻有《华严经》全部经文。

万年寺:创建于晋代。唐称白水寺,宋改为白水普贤寺,明代又改为圣寿万年寺。殿内有北宋时铸造的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铜铸像一尊,通体高7.3米,重62吨。铁铸佛像24尊,小铜佛像300多尊。铸工细致,非常精美。

洪椿坪:古称千佛庵。因寺院附近有一株1500年的洪椿老树,因此改名为洪椿坪。寺内有清代刻制的七方千佛莲灯一具,高2米,直径1米,刻纹龙7条,佛像数百躯,雕工精湛,技艺高超。古刹雄踞天池峰下,景色秀丽宜人。“洪椿晓雨”为峨眉十景之一。

普光殿:建于东汉,因山多雷火,屡建屡毁。殿建于峨眉山顶——金顶。此处还有云海、日出、宝光三大奇观。宝光也称菩萨佛光。每当风清日朗,下午时分,人们从金顶舍身崖向下看去,可见五彩光环浮于云际,身影置于光环之中。实际上这是阳光透过水蒸气折射而成的一种美妙的自然现象。

峨眉山的白龙寺(白龙洞)、仙峰寺(九老洞)、伏虎寺、洗象池、雷音寺、清音阁等寺院也都闻名遐迩。此外,峨眉山还有道教胜迹和其他一些名胜。

历史上在峨眉山阐化的僧人,多属禅宗学人住持道场,初多为青原下法嗣,有曹洞宗、云门宗的僧人,少有属于临济宗的。今则多属临济宗,次为曹洞宗。

四、九华山

九华山在安徽青阳县西南20公里,主峰千王峰海拔1342米,全山100余平方公里。山上99峰并立罗列,其中的天台、莲花、天柱、十王等九峰高出云表。九华山原名九子山,李白以九峰如莲华削成,作诗云:“昔在九江上,遥观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此后逐渐称为九华山了。山中多溪流、泉水、瀑布、怪石、古洞、苍松、翠竹,水光山色交相辉映,名胜古迹遍布其间,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

佛教传说释迦牟尼逝世1500年后,地藏菩萨降迹新罗国为王子,姓金名乔觉,削发后号地藏比丘。于唐高宗时航海来中国,在九华山结庐苦修。后被当地乡老诸葛节等发现,见他孤坐石室,吃掺有观音土(一种白土)的饭食,十分钦佩其苦行精神。又得知是新罗王子,感到应尽地主之谊,于是发善心为之造寺。当时九华山为闵公所有,建寺要闵公出土地,闵公问地藏比丘要多少地,回答说,“一袈裟地”,闵公答应下来。不料袈裟越扯越大,盖尽九华。据说金地藏居此山数十年,99岁时,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夏历七月三十日夜,召众诀别,跏趺坐化。其肉身不坏,徒众以缸殡殓,置入塔中。相传山上闻名遐迩的“月(肉)身宝殿”,就是地藏的成道处。后世遂以此日为地藏菩萨应化中国的涅槃日,届时举行地藏法会,所以九华山的香火以七月最盛。自明代起以金地藏为地藏菩萨的化身加以崇祀,九华山便成为地藏菩萨的圣地了。明万历年间,寺庙增至百座以上。清初增至150余座,佛事活动极盛,有“佛国仙城”之称。太平军进入九华山,寺庙多数被毁。其后又有所整修,现尚存98座。

九华山的著名寺院有百岁宫、东崖寺、祇园寺、甘露寺四大丛林。此外还有化城寺、月身宝殿等。

百岁宫:为纪念明无瑕禅师而建。无瑕禅师长年苦修,百岁而逝,人称“百岁公”。死后三年肉身不腐。明崇祯皇帝认为他是地藏菩萨转世,敕封为“应身菩萨”。殿内所供无瑕禅师的真身至今尚存。其头部与常人相差无几,然躯干已萎缩如孩童一般。

东崖寺:在东崖寺附近有一巨石,相传为金地藏晏坐处。明代王守仁游此有“尽日岩头坐落花”的诗句。东有曾为金地藏所居住过的地藏洞。东崖寺在抗日战争前是九华山的最大丛林。

祇园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后几经扩建,规模为九华山之冠。大殿雄伟,佛像壮观,香火兴盛,清时曾为十方丛林。

甘露寺:建于清初,后重修建。寺依山而建,高达五层,琉璃瓦顶,金光闪耀。四周茂竹修林,遮天蔽日,山水环拱,景色优美。

化城寺:在九华山中心,为九华山开山寺。史载由青阳诸葛节等人修建,请地藏居此。寺依山而建,气宇轩昂,庄严古朴。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开辟为地藏道场。明清一些皇帝曾亲书匾额并赐金修葺。今寺内仍藏有明代谕旨、藏经等文物。明末高僧蕅益(1599—1655)曾入九华,住化城寺南的华严庵(即回香阁),从事佛教活动。

月身宝殿:俗称肉身塔。史载佛教徒为纪念金地藏而建。现存塔殿为清同治年间重建。殿宇宏伟壮观,内有七级木质宝塔,高约17米,每层有佛龛八座,供奉地藏金色坐像。

§§§第三节八宗祖庭

隋唐时代中国佛教形成了八个宗派,这些宗派都有创始者和主要继承人,他们同被奉为祖师,祖师的庭院,即他们所开创或住过的寺院,称为“祖庭”。这些祖庭是中国佛教宗派的发源地,在佛教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中有些也是著名的名胜古迹仍保存至今,其他或已荡然无存,或仅留遗迹。下面依据它们的不同情况作一详略有别的介绍。

一、天台山——天台宗祖庭

天台宗发源地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城北。天台山群峰争秀,巉峭多姿,景色秀丽。据传三国时吴赤乌(238—251)年间僧人就已在此建有佛寺。东晋以来名僧支道林、昙光、竺昙猷等曾居此修习禅定。天台宗初祖慧文在河北,二祖慧思住湖南南岳,天台宗三祖、实际创始人智于南朝陈太建七年(公元575年)率弟子慧辩等20余人居此,建草庵讲经十年。他继承慧文、慧思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构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形成了自己的一家之言,创立了天台宗。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晋王杨广承智遗志,在山麓建寺,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赐寺名国清寺,为天台宗的根本道场。后经历代的多次整修,现存的建筑为清代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所建。1973年又作了全面的修整。这是一个拥有殿宇14座、房屋600余间的大型建筑群。大雄宝殿正中设明代青铜铸释迦牟尼坐像,连座高6.8米,重13吨。殿两侧列元代楠木雕制的十八罗汉坐像,工极精致。殿东侧小院中有古梅一株,传为隋代初建寺院时所栽。寺内藏有珍贵文物,其中有智的遗物贝叶经,清雍正年间的钦赐藏经和唐代诗僧寒山子印的《寒山诗集》等。

国清寺前的前岗上巍然屹立砖塔一座,为隋代所建,宋代重修。高约6米,六面九级,形制挺秀。国清寺前还有唐天文学家一行禅师墓塔。一行为修订《大衍历》曾到国清寺向寺僧求教数学,后人在寺前的七佛塔后建墓塔以纪念之。又传他到寺时,正值北山风雨大作,前寺东山涧流水猛长,向西山涧倒灌。今寺外丰干桥旁侧有石碑一方,上书“一行到此水西流”七字。

隋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智去世,后人在天台山佛陇为其建塔院,称“智者大师塔院”。此塔院现在真觉寺中。塔院祖殿中置六角智者大师肉身宝塔。现有的建筑系明代重修,近年又重建。天台山寺院甚多,如高明寺也是智者大师的道场之一,宝相寺是智者大师入灭处,还有五代时德韶大师所立的华顶寺,都比较著名。

同类推荐
  •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本书辑录了佛家精品故事500余则,通过这些故事,大致可以了解佛家的基本思想及修行方法,可以了解佛教在中国传承的大致脉络,可以了解将佛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基本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能击碎头脑中许多牢不可破的观念障碍,获得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观察人生、观察生活的视野,提炼一种更积极的处世态度,因而做人更有格调,做事境界更高。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106岁高寿的本焕长老,在清明节前安详化归而去。总结他的一生,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忘身求法、建寺安僧;弘法利生、行愿大千。世界浮躁,如何静定?生活的节奏那么快,烦恼那么多,如何解脱?对待名利财富,如何看淡、善用?对待生死,如何超脱?本焕长老给了一个答案:看得开,放得下。
热门推荐
  • 独步九天

    独步九天

    他穿越了......当他醒来的时候才发现,《江山美人图》竟然真的内蕴江山,有美人在其中,而且还是一个魅惑天生,妖娆妩媚的绝色佳人。神器在手,江山我有,凭借前一世作为古武大师的强横武技,以及器灵媚儿的帮助,他一步步崛起,傲笑天下!
  • 听说这岁月你来过

    听说这岁月你来过

    本文1vs1,双处。一句话介绍:我那一无是处的青春,最惊喜莫过于,你曾出现在那里。他是黑了心肠的翩翩佳公子,偏偏她被蒙蔽了双眼。徒劳的爱着一个人有多卑微,只有爱过的人才明了。她几度被磨难压垮终于再遇良人,他却如磐石骤然神降在眼前,以深情地模样。爱你的,和你爱的,你要选哪一个?当最爱的和不堪的过往重合,当陷入往事的谜团逐步揭晓。直到风都逆转,塔都推倒,桥都崩毁,你还肯爱我吗?
  • 古墓里的新娘:狂暴二小姐

    古墓里的新娘:狂暴二小姐

    她,21世纪身份极其神秘的顶尖杀手,冷酷腹黑,口蜜腹剑!一朝穿越,却是纳亚家最无用的废物二小姐……天才?废柴?不屑?嘲讽?丫的!不怕死的都放马过来!想杀她?哼!那也要看看地府敢不敢收?呃!神马?魔君看上我了?好吧,长的帅的话倒是可以考虑……!
  • 摇曳的梦

    摇曳的梦

    十八岁是青春期混乱不堪的一道门槛,每个人都曾困惑过、迷茫过,女作家用细腻的感情刻画了一群徘徊在青春门槛的少男少女。通过主人公以及每个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变化和非常别致的语言,透视了新世纪青年人的情感生活。本文的主人公琳,遇到了可人的老师后,自以为是走进了轰轰烈烈的爱情漩涡里,并出演了一系列对人体艺术的追逐、探讨,而不能自拔……身心遭到了极大的损伤,好在有一大帮子正直、善良的同学、朋友的关爱,使她走出痛苦的渊薮。
  • 乱世丽人

    乱世丽人

    《乱世丽人》为“胡平文集”第五卷。《乱世丽人》讲述了:关于林立果“选妃”,坊间传言无数,真相到底为何?林彪折戟温都尔汗前夜,北戴河密室内,曾经发生过什么?张宁,你可能知道她的名字,却未必知道她的故事,以及她知道的故事。一名美丽的中国女子,一个阿尔巴尼亚的留学生,一次命定的邂逅,一场缠绵的爱恋,之后是一个荒唐的罪名,一份劳动教养通知书,以及一出不可逆转的人生悲剧……红颜,为时代而薄命?彭德怀的妻姐,罗隆基的知己,新民报的著名记者,文汇报的右派先锋,周恩来暗中保护的朋友,却被毛泽东视为眼中钉……浦熙修,她到底为中国做了什么?
  • 从亡国女到乱世妃:琉璃璨

    从亡国女到乱世妃:琉璃璨

    一个亡国公主,被抓到后宫,只不过是被当做殷实后宫的宠物罢了。因她那张倾国容颜,国才破家才亡。而她,终究被困。她是个亡国公主,也是万千穿越大军中的一员。可不同的是,刚受完训、出任务的她完全不知道何谓穿越。她,只是为了遵照同伴临死前的遗愿。努力活着,找寻回现代的路,却发现,那场背叛的阴谋。
  • 幻想情之我缘

    幻想情之我缘

    一次意外,她拥有了螺星球生灵的“特异功能”,这些“特异功能”为她带来了从未有过的体验,也从此麻烦不断。钟浩宇是一个温润儒雅的男人,一直在她身边默默的守候,星级之间的战争却让他一次一次的受伤,最后,一颗子弹正中他的心脏:“月儿,不能陪你了,来世做平凡的人!”
  • 蛮妃

    蛮妃

    一间香名远播的酒店,亦让其艳名远播,于是、、蝶蜂涌而来、、、、皇上?照样恶搞!后宫?照样落跑!首富?照样不鸟!统领?照样耍弄!古代?你奈我何!他是皇上,后宫佳丽三千,被她恶搞,冰雪层层挖解,蓦然惊觉?那抹笑,最能牵绕!他是洛阳首富的公子,性冷却情真,他们的婚约,由他来拒绝,可是,当那一抹纤细的身影驻进他的心灵时,他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来赎情?他是候爷之子,霸气无常,玩弄她的下场,他自食其果,雷雨中,他死死守护的是内心唯一的悸动?小王爷,如风随风,目光淡而悠远,有缘无缘,依然迎面擦肩,她望着他,他却望着别的女人,清灵的心一次一次被伤害!感情的追逐,像是一场游戏,亲身其中才发现,原来痛的是那无情的漠视!以下是月牙儿亲为我建了一个交流群,在这里很感谢她!群号是:22532061请想加入此群的亲们快快行动吧!推荐好友痕儿的新文,望亲们多来踩踩,《邪魅首席的禁锢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穷理查年鉴:一生必知的475句智慧箴言

    穷理查年鉴:一生必知的475句智慧箴言

    本书精选1733年~1758年的穷理查智慧格言,分门别类整理,为每一个人带来累积财富、识人读心、待人处世、成功人生、稳固爱情、幸福生活等的智慧秘诀和生命哲学,迎接富足的全新人生。全文幽默逗趣、一针见血且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