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200000008

第8章 九王争位,胤禛捷足先登

《诗经》说:“木秀于林,我刈其楚。”意思是说:很多树木长在丛林里面,我首先砍倒那株最高的。《中庸》也说:“欹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欹器这种器具,盛东西只能盛到一半,若装得满了,就立不住脚;扑满是存钱罐,空着的时候谁也不注意它,满了就要挨砸。这些朴素的道理,就是劝人处事锋芒不要太盛。这些道理,在轻视法制重视权术的古代,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处事方法,往往能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住“九王争位”的过程中,诸子输就输在一个个锋芒毕露,而胤禛赢就赢在大智若愚。

康熙一死,虚悬多年的由谁继承皇位的问题就得立即解决,因为国不可一日无主。当时,有资格继承帝位的王子共有九人,他们一个个都有自己的势力。结果,我们这本书的主人公皇四子胤禛坐上了那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这似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又在人们的意料之外。胤禛即位之日是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也就是康熙死后的第七天。即位的那一年,胤禛已经四十五岁了。即位之后,他立即颁诏天下,年号雍正。以明年为雍正元年。所谓的“雍正”也就是雍亲王得正位,为正主的意思。

据雍正描述自己当日继位的情形的时候说:“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冬至之前,我奉先皇的命令代替先皇去南郊祭祀。那个时候先皇身体不好,在畅春园修养。我在左右侍奉。到了十三日那天,父皇把我叫到他的寓所,在我还没有到之前,父皇就已经把成亲王允祉(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怡亲王允祥、隆科多等人叫到了那里,对他们说皇四子胤禛人品纯正,性格和我很相似,一定能够继承大业,将国家治理好,我决定让他继承我的皇位。那个时候,只有恒亲王允祺奉旨冬至的时候去东陵行礼,没有在北京,允禄、允禩等人都在宫中侍奉先皇。等我到了那里,父皇因为病情日益加重的缘故,含着眼泪劝慰我们。到了戌时,先皇驾崩,我痛不欲生,隆科多于是宣布先皇的遗诏。我听了这个遗诏时候,更是哭到昏厥。成亲王他们向我行礼,劝我节哀,我才勉强起来处理先王的后事。”还没等主角到场就宣布遗诏,这着实让人心存疑惑。

康熙大帝驾崩,四阿哥胤禛奉遗诏即位,这个多年来让诸位皇子争夺不休的帝位终于尘埃落定,但是事实远比我们想象得复杂。雍正也并非等闲辈,他充分考虑到了自己前面还有很多路要走,来自于皇族兄弟的斗争还远没有结束。首先,允祉、允禟背后都有强大的势力支持,实力不可小觑;其次,他的同胞兄弟允禵正在西北做大将军,拥兵百万,手下谋臣如林,战将千员,虽然离京尚远,但是一旦起兵谋反,着实让人忧虑;另外,他的这次继位是清史上第一次皇帝在遗诏宣布之前,谁也不知道康熙要把帝位传给哪位皇子。而在老皇帝归天,新皇帝即位的间隙,意图谋反作乱的人难免挑起事端。那些觊觎皇位的皇子们会不会趁机发动政变,在人心浮动的时候采取行动,都是一些让人忧虑警惕的问题。所以这个时候的胤禛并没有因为登上了皇位而得意忘形,仔细思考了一阵之后,雍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首先,在宣布康熙帝遗诏的那一天,为了稳住允禩一伙,雍正封允禩、允祥为亲王。允祥和胤禛从小关系密切,在诸位皇子中,可以说他们是最亲近的知已手足,互相之间十分信任,任命允祥为亲王,就是为了让允祥继续保持对他的信任,继续辅佐他建立雍正王朝。而册封允禩,却有好几个意图:

第一,允禩是多年以来继位呼声最高的人,时至今日仍旧有很多的支持者,保持着一定的政治实力,若册封了他,让他安心,也就稳住了其他的阿哥,相信允禩不会在短时间内谋反,即使有谋反之意,也必定三思而后行,这就为自己争取了准备的时间;

第二,远在西北的允禵和允禩是一派,册封了允禩,也许会使允禵打消疑虑,便于将他顺利召回京城。接着在二十日的即位宣言中,他又号召宗室应该团结,以国家社稷为重,目的是进一步打消诸阿哥的疑虑。雍正的想法是不必急于打击那些政治上的敌人,若是做的不恰当,反而可能打草惊蛇,让自己四面受敌,关键是先安抚他们,从而确保大局把握在自己手中。

然而,皇族内部的争斗比想象得要激烈,伴随着雍正皇帝登极嗣位,这种争权争权夺利的斗争也就愈演愈烈,对他嗣位是否合法,便发生了轰动性的议沦,同时引发了许多明里暗里的斗争。

宣布了遗诏之后,胤禛在隆科多的保护下,回到了紫禁城准备迎接已故父皇的遗体。当天夜里,载运遗体的金銮车由大内侍卫、诸位皇子、太监等人扶入乾清宫,而此时胤禛作为太子和新君率领众人迎接,带头哭送先皇。

与此同时,京城关闭九门,由步军统领隆科多亲自布置京城保安,从那天开始九门共关闭了六天。十六日,遗诏正式颁布,迥时也颁布了丧事办理的礼制和程序。十九日那天,在一派庄严肃穆之中新君胤禛登极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坛,京城从此开禁。二十日,雍正在太和殿登极,受百官的朗贺.并颁布即位诏书。诏书宣布雍正将继承先皇的法规,不作政制变更,并且期望皇族子弟们以国家社稷为大,和睦相处共享国家康泰带来的福祉。新君即位,按照惯例还宣布了三十条“恩赐款项”。二十八日,各位钦王文武大臣共同拟定康熙皇帝的谥号,雍正刺破了中指,用自己的鲜血圈出了庙号“圣祖”二字。

十二月初三日,康熙皇帝的遗体被送往景山寿皇殿停放。十二月初九日,为先皇守孝的日期到了“四期”,雍正按照祖宗的规定脱下丧服移居养心殿。到了四月十一日,康熙的遗体被送往河北遵化东陵。那年九月,雍正再次去遵化,安放康熙遗体入地宫,将墓名定为“景陵”,至此,就完成了康熙的葬礼,新皇帝雍正可以安心地坐殿了。

这葬礼地过程也耗费了不少时日,这些天里表面上看,大家相安无事,风平浪静。就连雍正本人在送康熙梓宫去遵化东陵后,也写信告诉他的心腹年羹尧说:“东陵入庙大典之后,事事都如我所愿,一切事宜都已经尽力,礼数上也周到得很。”但是在这一片和气声中却暗藏着无数的纠葛、动乱和杀机。

同类推荐
  • 老舍的青少年时代

    老舍的青少年时代

    每一个人都有值得自己记忆的童年,都有属于自己价值体系的少年和青年的时代。这是年华方富的时光,它充满细想与追求,它赋予浪漫与神奇。不管它是美好的还是苦楚的,也不管它是多彩的还是平淡的,它是自己生命年轮最重要、最可珍贵的部分,它是人生旅程的起点。
  • 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 傅斯年传

    傅斯年传

    傅老虎、傅大炮轰遍高官显要;真学问、真胆识,道尽古今中外。是 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为自由、为正义,为性情铁汉。傅斯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对于新文化建设、历史学新领 域的开拓、新教育思想的提倡等,均做出过很大贡献。本书以严谨的态度 客观论述了他的一生功过,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人物传记。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 问题首富黄光裕

    问题首富黄光裕

    1985年,黄光裕怀揣4000元离开潮汕,北上创业。2004年,他以105亿元财富首次成为“中国首富”。然而,在以430亿身家再次戴上“中国首富”的皇冠之后仅仅一个月,黄光裕被警方带走拘查。
热门推荐
  • 洋铁桶的故事

    洋铁桶的故事

    “洋铁桶”姓吴名贵,是晋东南沁源县的一条好汉,他自幼跟随父亲上上打猎,练得一手好枪法。日本鬼子打来了“养铁桶”参加了八路军。他领导的民兵和八路军一道,把鬼子、汉奸和特务打得狼狈逃窜。“洋铁桶”也从此威名远洋。故事酣畅淋漓,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 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我们也不用着急。都可以成为一位称职的家长。因为任何一位妈妈,教育孩子。不过,就是我们做妈妈的要努力,只要努力,都可以成为一位不错的妈妈,努力学点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常识。所以,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一件大事,是一件不容忽视、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大事
  • 带着儿子闯江湖
  • 捡个野人做老公

    捡个野人做老公

    傍晚的阳光散着软黄色的余晖,静谧的空间里只听得见溪水叮咚流淌的声响。一棵棵苍天大树昂着首向上攀爬,与那同样绿油油的草坪连在一起,从远处看去,还真像一片翠绿色的海洋。三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到处都是鸟语花香。本是一派温暖和谐的景象,在草地上疾步行走的白缨此时却是根本无暇欣赏。对于天生路痴的她来说,没有比在深山里迷路更糟糕的事了。公司组织外出郊游,由于终日宅在家里,白缨着迷于树……
  • 下嫁公主不如妾:斗夫

    下嫁公主不如妾:斗夫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宫出品】如果不爱,那便倾尽一生,斗下去。冷宫公主下嫁状元,他说她不配,固执的将她拒之门外。是天定姻缘还是命中劫难。三天上青楼两天不归家,婆婆要纳妾,公公要休她,小妾要逼她,斗夫斗妾斗婆婆,铁腕乾坤,公主闹革命,绵羊急了也变狼,她从来不是善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天行者

    天行者

    《天行者》讲述民办教师艰苦卓绝而充满希望的故事,中国农村的民办教师,为这些“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献上感天动地的悲壮之歌。将现代文明播撒到最偏僻的角落,付出巨大而所得甚少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本书是《千古数风流丛书》之一,记述了唐代十八学士的生平事迹和替补队员陈孝孙。语言通俗易懂,人物形象既真实可信,又生动活泼,并配插图,为广大读者了解古代英雄人物提供参考。玄武门之变以后,高祖被迫禅位,李世民终于登上天子之位,他立刻重新组建朝廷,用自己的心腹取代高祖近臣,十八学士也全都受到重用,成为李世民所依赖的朝中重臣。勿庸讳言,十八学士的确是当时杰出人才,李世民慧眼独具,将他们吸收到自己的周围。他在政变成功以后,将十八学士全部吸纳到朝中,与他们一起讨论天下政事,为太宗朝政治的清明以及贞观之治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