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700000005

第5章 帝国治理

朱元璋的治国理念是复杂的,他是法道儒一起上。面对宋元以来天下纲纪松弛的局面,朱元璋制订一套严刑峻法惩治不符合他的理念的官员;为了恢复农业生产,他制定低赋税;为了统驭亿万兆民,他用道德的力量治理乡村,帝国的每个村庄由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老治理。那么朱元璋的治国理念究竟是什么?

朱元璋没什么明确的治国理念,他所信奉的大概就是经世济用,只要符合他的理念,他都会拿来用。中国历史上一些偏差的发生除了长期的积习外,跟矫枉过正也有很大关系,矫枉过正在以后的岁月中还要重新矫枉。明王朝开国后,洪武皇帝那种偏激和喜怒无常的性格开始显露,帝国的中枢开始承受他的重压。

让我们还是回到帝国最初的治理阶段。面对百废待兴的新王朝,头等大事就是农业生产。

大凡农民起义、改朝换代都是因为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和长期的积习导致农民破产,小民生产的不稳定性导致封建王朝周期性震荡。元末商品经济对农业的冲击,自然灾害的长期发生,加上二十多年战乱导致人口减少和土地的大量荒芜,如何快速的恢复农业生产是考验帝国稳定性的首要前提。

恢复农业生产首先要应对的是流民问题,如何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是当务之急。为此洪武朝编制了黄册和鱼鳞图册,黄册就是今天的户口本,上面不仅记载了个人的详细资料,更是规定了世袭的职业,且世代不许换籍。鱼鳞图册相当于今天的土地证,全国所有的黄册都被集中放在玄武湖,所以明代200多年,玄武湖一直是皇家禁地。除了黄册的编立,朱元璋还设立了里甲和粮长制度,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民的人身束缚,帝国还同时限制僧人数量和没收寺院的土地,40岁以上的妇女开始被禁止当尼姑,20岁以上的男子若想为僧还要通过帝国的考试。在对农民束缚的同时,奖励耕种也在同时进行。

为了加大边疆农田的开垦,帝国实行了开中法,也就是如果有商人运粮去边疆充实那里的军粮,就会获取一定的盐引,也就是买卖食盐的专利,这种政策实施的结果就是大量的商人开始雇用劳动力去边疆垦荒,到后来将北疆的骏马贩到关内也可以获取盐引,这又增加了帝国拥有的战马数量。为了鼓励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赈济、免除赋税和收取低额的税率也成了帝国的国策,对于垦荒者不仅给予土地所有权和免除赋税,而且还免费发给耕牛、农具和种子,但对于撂挑子的农民则是处以极严厉的刑法,洪武朝还把南方大批的人口迁到北方地广人稀的地方垦荒。

跟垦荒相对应的是军屯和兴修水利,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各地卫所的军士开始主动屯田,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大规模的兴修水利使得普通农民能够在水利的建设中成为主角,毕竟实践者最有发言权,他们几十年来的农垦经验都在这个过程中得以采纳,这无疑提高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跟对农民人身约束加强的是对手工业者控制的放松,轮班制的实行使得工匠有闲暇时间来从事其他事情,大大提高了工匠的劳动积极性。

抓农业生产的同时,洪武也开始了对豪强富户的打击,这次主要是针对江南的富户。这些富户在元末已经把持了地方政治,元帝国竟然也束手无策。一方面百姓交纳赋税,另一方面政府的税收却不见起色,可见天下的财富都到了谁的手里,明帝国建立后,这些江南豪绅仍想抗争,但在强势的洪武面前,这些抗争显得尤为苍白,能够保住性命已经不错了。皇帝对他们处理的结果是全部没收土地发给自耕农,迁到京畿居住,割断他们与地方官府的联系。

行伍出身的朱元璋在逐步取得天下的过程中加大了对文人的任用,文人集团设想把朱元璋改造到他们所希望的轨道上去,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帝国建立后,监察的加强充分展示了朱元璋对文官的不信任,御史、给事中的设立标志着帝国开始用位卑权重的官吏来制衡文官。朱元璋是一个纯粹的人,帝国是按照他那纯粹的理想去治理,在他的眼里所有的官员都应该奉行孔孟之道、廉洁奉公、体国察民,所以他对稍有不法情事的官吏处罚是极其严厉的,洪武朝的官吏也是在这种沉闷的气氛下战战兢兢。

中国古代帝国的治理体系通常是由帝王、文官、胥吏三级构成,除了奉行孔孟之道的文官集团,还有大量的基层胥吏,对于百姓来说,数目庞大的胥吏才是政府的代言人,这些胥吏通常文化不高,无法走科举之路,且出身卑微,只能依靠这份工作养家糊口,他们没有工资或者薪水低廉,有的还要依靠兼职才能勉强度日,他们上受文官的分派,下受百姓的敌视,他们的存活之道就是向百姓索取,昔日来朱元璋家里收钱的就是这类人,所以朱元璋对这类人的痛恨可想而知。

元代统治者由于不熟儒家文化,便将胥吏提拔到战略高度,到了明初胥吏仍旧跋扈异常,帝国已经发生数起胥吏殴打上司的例子,虽然朱元璋对跟他理念不符的文官采取了极端的方式,但对数量众多的胥吏却无可奈何,朱元璋为了对付胥吏发明了一种崭新的方式,那就是允许农民绑架为非作歹的胥吏进京城,且沿途官员不许拦截,还要负责进京农民的饭食,在朱元璋的支持下,帝国很快出现了两位主角。

在朱元璋亲自用口语化风格编写的《大诰三编》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赵罕晨是北平布政使司的一个农民,一天他和当地的三四十个农民把乐亭县的主簿汪铎还有一些其他官吏捆绑押送南京。原来这个汪铎设计了一个项目,向农民摊派。行到半路上,王铎向赵罕晨求情,述说着自己的痛苦往事和艰辛奋斗过程,赵罕晨并不懂这些东西,他们对帝王是信任的。到京后,朱元璋砍了这些官员的脑袋,血腥了的场面震慑了官吏,也震慑了这些农民,这些农民明白了,如果自己不好好种地,其结果也跟这些官吏一样。

第二位主角是江苏农民陈寿六,陈寿六受当地官吏顾英的迫害,陈寿六手持朱元璋亲编的《大诰》将顾英抓起来押送京师,沿途拦截的官吏后来也受到朱元璋的处罚,朱元璋赏了陈寿六衣服和钱,并免除了他三年的徭役,并亲颁圣旨对陈寿六进行人身保护,并警告陈寿六不许借此嚣张跋扈,从此陈寿六成了帝国只受朱元璋领导的新型农民,并成为帝国千万农民的楷模。

洪武十八年,皇帝颁布《大诰》赋予了农民新型权力,但整个十八年并没有出现朱元璋预期的效果,帝国十九年,朱元璋采取了更为激进的鼓励,在朱元璋的鼓动和明星农民的榜样下,帝国开始出现朱元璋预期的效果,但随后出现的过激行为导致朱元璋陷入深深的思索。皇帝亲自处罚了因为不愿意种地而自残身体的农民,和为了逃避赋税、徭役而鞭打官吏的农民,在《大诰》的颁布下,逃税、逃役的农民越来越多,更有一些农民开始无端冲击地方官府,朱元璋也逐渐陷入地方农民一些鸡毛蒜皮的扯皮上,朱元璋动摇了,在胥吏和民众之间他无法找到一个满意的平衡点。

从朱元璋赋予农民新型权力的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朱元璋实行的实际上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方式,他甚至对那些没有按要求捆绑当地污吏的百姓也进行了处罚,但他也知道对农民放任的结果会出事,所以民众对官员的监督也仅限于胥吏,对于更高级别的文官则只允许民众控告,并没有赋予民众直接动手的权力,这件事情也使得朱元璋感觉到了治民的复杂性与艰难性。朱元璋对胥吏的整治体现了儒家道统的恢复性,但他对农民的号召又对儒家的等级观念产生了冲击。

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洪武朝实行了海禁,民间海外贸易被禁止,民间海外贸易的禁止对帝国的稳定有着良好的作用,它避免外部文明的干扰,它还可以保证充分的农业人口数量,避免粮食作物被大规模改种成经济作物,其结果就是稳定帝国的农业生产。此时的海外贸易是以官方朝贡贸易的形式进行,但方明珍海上余党和始于元代倭寇在海上的骚乱使得帝国关闭了明州和泉州的两处市舶司,这两处市舶司主要负责日本与琉球的官方贸易,而只保留了广州市舶司,用于跟东南亚朝贡国的交往。

民间海外贸易的禁止和朝贡贸易的缩减一方面稳定了帝国的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也巩固了海防,使帝国能够腾出手来应对北方的战事。

朱元璋有感于宋元以来纲纪的松弛,在帝国建立后开始逐步加强了皇权。中书省、御史台、大将军都督府相继被撤,行政、监察、军事权力被分散,改革中央权力的同时,朱元璋同时对地方权力进行改组,地方的行中书省同样被一分为三,分为承宣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组织结构扁平化,这样帝国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都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权力的高度集中也渐渐使得朱元璋力不从心。

洪武十三年,他设置了四辅官,四辅官全部是由年事已高的乡间老儒组成,这些老儒提供的更多是顾问的服务,皇帝既想有人来承担政务,又不想赋予过多的权力,但这些老儒很显然达不到皇帝的要求。洪武十五年,皇帝又设置了内阁大学士,内阁大学士仍然充当的是咨询角色,军政大权仍旧掌握在皇帝手中,洪武十五年的内阁也就是后来内阁的雏形。行政权力的变更始终没有达到皇帝满意的效果,军权的分散也在帝国形成了将不知兵,军无常将的局面。

洪武之治的结果基本符合他的要求,但这是一套僵硬的制度,洪武甚至规定后世子孙不得随意更改他的主张,这使得这套制度在以后岁月中不能随着情形的改变而灵活运作。从表面上看,洪武加强了皇权,但他没有找到一种真正使皇权稳固的制度,这使得洪武之治就像一列在冰面上行驶的火车,面临随时倾覆的危险。

同类推荐
  • 汉室邪皇

    汉室邪皇

    周林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到汉代,并且附身在皇裔刘询的身上。他遇见了刘彻附体的黑龙,奸诈的刘彻妄图利用周林作为自己的棋子,能够再重新品味站在权力至高点的滋味。而至尊魔王李少方却一心想和刘彻决战到底,他身后有着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太子刘据(刘询爷爷)。这无疑是一场惨烈的战争。
  •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

    《晚清民国四川学术文化系列: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作者肖雄依据翔实的史料,重建了战时四川省办驿运的史实,在国民政府主办“战时驿运”对传统运输方式的继承与发展,四川省办驿运的特点、地位及其对抗战作出的贡献等方面提出了众多独到见解。并实事求是地指出,四川省办战时驿运,虽在实际经营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毕竟在战时交通运输困难之际,承担大批军需民用运输任务,毫无疑义地成为打破日军战略封锁的有效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 大唐帝国的黄昏

    大唐帝国的黄昏

    在安史之乱后,一批唐人登上了历史舞台。这里面有皇帝,有文臣,有宦官,有军阀。皇帝有复兴帝国之志,文臣有重振王朝之心,宦官有甘心为奴之情,军阀有爱国忠君之意。可惜的是,皇帝的志向没有实现,文臣的诚心没有兑现,宦官的情感没有释放,军阀的意愿没有实践。所以,一切都顺理成章地走向了反面。
  • 罗马史(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罗马史(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勃列日涅夫时代

    勃列日涅夫时代

    本书像一幕史诗大剧,一幕幕活剧给读者带来前苏联由“升平”到衰败的真相和启发。苏联解体之后,当年严密封锁、讳莫如深的秘密档案次第开放,使得本书所涉及的史料丰富而翔实,加之作者作为作家和政论家,独具敏锐的目光和洞察力,对人物、事件的分析、评判深刻而独到,颇富参考价值。作者是新闻记者出身,文笔生动,冷峻幽默,让人在沉思中兴味盎然。本书俄文版出版于2008年。
热门推荐
  • 等下一个晴天

    等下一个晴天

    为了避免异地恋,唐婧选择跟男友章辛留在同一座城市。可是,毕业那天她失恋了,她的世界瞬间崩裂。她试图挽回,只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她的温柔终究输给了他的决绝。失去了他,冥冥中似乎是为了让唐婧遇到景澄——冷漠而富有无限温存的男人。冤家路窄的他们,常常狭路相逢,唐婧不是景澄的对手,被他操作于股掌之间。唐婧不曾料到,他们曾有过一面之缘。她如一簇斑斓的烟火,温暖了他的生命,被他深深铭记,她却完全不自知。经年后,缘分拉近了他们的距离,在景澄倾城的温柔里,她渐渐走进他的呼吸。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把人当历史读,是毛泽东的一成功典范。本书收集了他对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的独特评述和精辟创见,读来令人睿智、发人深省,不但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冷总裁之惹火宝贝

    冷总裁之惹火宝贝

    “小姐,您先用餐吧,少爷打电话回来说要晚一点回来!”餐厅里佣人谦谦有礼的对她说着。“王嫂,少爷都是这么晚回来吗?”她有些失望,虽然不想见到这个要成为自己丈夫的男人,只是,没见到他还是有些失望了。“那倒不是,不过偶尔有时候,公司里忙,或者是有应酬,肯定就会回来晚了。”“哦!那我先开动了,不管他了!”她看着眼前的美味,还是忍不住流下口水,虽然老公不稀罕,但是,这可口的饭菜,她可是稀罕……
  • 都市最强特种兵

    都市最强特种兵

    他在战场上被召唤回国,原因无他,秉承父亲遗命完婚。本意想退婚,继续逍遥自在,却被岳父以死相逼,跟身家百亿的美女总裁未婚妻朝夕相处,自然是火花四溅!
  • 餐饮酒店最佳服务模式

    餐饮酒店最佳服务模式

    通过剖析海底捞、海景花园酒店、天目湖宾馆等优秀餐饮酒店企业精深的服务模式和鲜活的服务技巧,揭示了餐饮酒店最佳服务模式的两大核心:一是服务好内部员工,因为员工用心是顾客满意的前提,感动员工才能感动顾客;二是服务好外部顾客,因为顾客是你的衣食父母,留住顾客就是留住的利润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弃妇当自强

    弃妇当自强

    龙吟凤舞系列之一《极品弃妇》该死的时空大神,假公济私,把她丢到一个破地方替他办事。穿越不到三分钟,直接被逮回家关起来,人家又不是犯人。半夜来个冷得跟冰似的家伙,她慕容意云同情心泛滥,直接把人家藏在床上。那帅哥人品不错,非要报答她。意外邂逅,注定了他们纠缠不清。三天之后扔上花轿嫁了出去,还没有拜堂,新郎直接送来一封休书。她现在的那个爹好歹也是有头有脸的武林前辈,咋就不给点面子呢?她心里窝火,找那个该死的新郎理论。直接被人家一拳打碎眼镜,她慕容意云是名副其实的近视,没有了眼镜,难道就做睁眼瞎?她要报仇,找上门去跟那个变态的帅哥大战三被回合,最后被人家扔了出来。从此,江湖传说,慕容家二小姐野蛮任性,眼瞎腿有疾,在出嫁当天被扫地出门。她慕容意云突然成了弃妇?弃妇怎么?本姑娘就是弃妇也是极品弃妇。她半夜挖个狗洞,跑出慕容山庄,她发誓,一定要打死那个神经病。她是弃妇,是丑女,是恶女,身边咋还有那么一大堆帅哥?就连当初休了她的那个神经病,也成了她花名册上的一员.....龙吟凤舞系列之二《冷酷夫君》她真的好倒霉,还没有出世就被爹娘给‘卖’了。终于满二十岁了,娘将她扫地出门。刚出家门,遇到一个很顺眼的家伙。糟糕,在他救了她几次之后,她好象有些心动了。哼,他好可恶,在她表明心迹以后,居然带着她上青楼,还说她连妓女都不如。嘴上说讨厌她,却将她吃干净,还在梦里喊着其他女人的名字?她一定是世上最可怜的女人,失了身,失了心,还是得不到他的爱.........QQ群1:13534516(满)QQ群2:35314648(满)QQ群346188156(空)超可爱的视频,有没有兴趣呢?楚楚的新文《一夜偷欢》已经停更了,那个由楚楚的妹妹云意继续,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百度上搜索,书名仍然是《一夜偷欢》,作者云意。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