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700000015

第15章 永乐之治

朱棣派陈诚出使西域,重开了从土耳其连贯东西方的商路,派郑和下西洋,将明帝国的影响力扩张到非洲,亲率大军五出塞外,干涉安南的内部事务。中国人在这个时代的干涉主义不符合这个帝国的运行特点,而自有它复杂的原因。

永乐时代仍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时代,永乐皇帝重新树立了武将们的地位,让他们继续在这个帝国发挥作用,不仅如此,永乐时代在政权组织上还出现了跟洪武时代截然不同的特点,而这种特点一直贯穿整个大明王朝。在这个时代中国人一反常态的抛弃了不干涉主义,开始了全球扩张步伐。

这个不同的特点就是将宦官提拔到一个新的高度。洪武时代监察就已经有了新型的特点,朱元璋最初设立的纠察机构叫做御史台,为了更好的纠察官吏,朱元璋废御史台成立按地域分工的都察院,并成立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还有各省提刑按察使司的分巡道制度,可以说明代的监察系统比前朝都大大加强。但这些还不能满足朱棣的需要,朱棣需要的是一种新的忠于自己的监察系统,朱棣选中了一个新的团体——宦官。

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隐成为帝国太监们的新职业。出使也就是作为外交礼节出使国外,这本来是文官的工作,但朱棣竟然让宦官代表天朝出使邦国,可见在朱棣的心目中太监已经等同于文官,甚至还高于文官;专征就是指太监独立带兵出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郑和下西洋;监军就是督察军务;分镇就是派太监到地方去督察文官;刺隐就是派太监刺探王公、大臣、将军的隐私,担当这个任务的是一个全新的机构——东厂。

由此可见,朱棣通过庞大的宦官系统维持着明初政治结构的平衡,大明的宦官们先于文官们一步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一直到嘉靖时期才衰落,无论宦官在这个舞台上如何表演,他们始终无法超越汉末和唐末的宦官专政,因为明代已经没有宦官生存的土壤,他们只是作为制衡文官的棋子而存在,并扮演皇帝亲密好伙伴角色,在后期跟文官集团的对抗中,他们跟他们的皇帝一样是绝望的。

虽然朱棣的行事风格依然不符合文官的标准,但朱棣还是要跟这些文官取得最终的谅解。为了标榜自己是一位圣人君主,他开始编纂圣人经典,重新树立起理学的指导思想,废除朱元璋的举荐制,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重开科举考试,并通过他编纂的典籍来告诫后世子孙,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位好君主。这俨然是很搞笑的事情,没有人会把这些当作金玉良言,后世子孙也根本不会理会这些。朱棣想通过编书和著书来显示他的仁君形象和符合中国社会传统道德的合法继承者,无论他如何粉饰,历史必将还原他的本来面目,那就是一位奉行法家思想行霸道的强悍君主。

前面说过“正统”一说对于我们这个庞大国家的重要意义,历史已经证明任何继位不正的人都会给这个国家带来一系列麻烦,因为他们总想通过一系列出格的事情来表明他们的正统性。

朱棣仍然将那个漠北的民族当作他的强大对手,皇帝亲自征调大军五出蒙古,前两次还斩获颇多,后三次连对方的踪迹都没有找到,五次出征一次比一次纠结,一次比一次令人沮丧,太宗文皇帝在那荒凉的大漠中感触颇多,曾经繁荣的大草原,阡陌纵横、人丁兴旺,如今随着那飘逝的帝国成了如烟往事,朱棣在这阴冷的大草原上倾听着大自然的安静,也倾听着自己生命终声的敲响。

朱棣不仅通过武力来彰显自己的实力,他更想通过和平而霸道的方式来展露天朝的无与伦比的辉煌。郑和的船队终于出发了。

西历1405年,正是大明永乐三年,黄帝4103年,欧洲人正从睡梦中醒来,美洲仍处于部落社会,高原上的蒙古部落处于无序的分裂状态,东边的朝鲜国正陶醉于小中华的美称之中,海洋中的日本正处于刀光剑影的战国时代,西亚的帖木尔帝国正处于骚动与不安之中,南亚的诸国正在寺庙的钟声中荡漾。

1405年7月郑和的船队从南京龙江港起航,沿着长江东进,打算从长江口出海。郑和的舰队共两万多人,几十艘巨舰横行在江面上,当这支船队驶出长江口,面对浩瀚的大洋的时候正是清晨,一缕霞光照在身着冠服的郑和身上。郑和的船队沿着浙江、福建沿岸南下,接着驶入南海,贴着越南继续前进。

在明国人眼里,以文莱为界,文莱以东称东洋,以西称西洋,东洋对于明人来说是熟悉的,或者说在大明的势力范围之内,而西洋对于明人来说则是神秘、遥远的。

此时的南洋诸国,远到波斯、东非,近到吕宋、占城都处于海洋贸易不太活跃的境地,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明太祖变自由贸易为官方贸易,永乐时代都是明王朝最强大的时代,导致海外贸易量的急剧萎缩。私人贸易的禁止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铤而走险,一方面是巨大的利润诱惑,另一方面是这种走私也用不着交税,所以无论东洋还是西洋,都由各国的水师、商队、海盗维持着各个航道之间的平衡。

郑和的到来使南洋诸国沸腾了,他们终于盼望到了那个神秘而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国来眷顾他们的这片土地,而且还是如此隆重的眷顾。郑和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册封的诏书,还带来了琳琅满目的商品,这些邦国的国主们和大大小小的部落领袖们无不希望通过获得天朝的册封来取得他们的合法地位以进行朝贡贸易。在那个海洋文明还没有破土裂出的时代,正是东方的皇帝和西方的罗马教皇通过册封来维持两个体系的稳定,郑和的航海只是在体系内的涌动。

郑和下西洋的确是一件损耗国力的事情,郑和带去的都是硬通货,而带回来的香料、苏木、胡椒都是价值相对低廉的物品,而且这种物品只在官府间流通,并没有流入民间市场,永乐后期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发生了以苏木、胡椒折俸事件,由此可以看出苏木、胡椒的积压何其严重。

郑和下西洋的花费全部由大内出,由南京的太监们就地采办,因为没有文官的插手,所以也就没有记录,对于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花费究竟多少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我们知道的是在郑和几十年的下西洋过程中一直伴随着文官的反对声音,且一次浪潮比一次凶猛,后来居然将郑和下西洋的图纸藏匿了。文官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并不主要是害怕耗费国力太大,而是下西洋这种活动有违儒家理念,整场下西洋活动并没有文官的参与,它只能扩大君王的权力,而大明王朝的儒生们千万百计的通过限制君主的活动范围从而将他纳入他们所设计的轨道,在明王朝的后期,这种情况尤其严重,皇帝每次跟文官斗争的结果都是对国本一次大的损耗。

中国人的这场远洋活动终于在宣德八年(1433年)嘎然而止。大唐天宝十年(751年),唐与西域诸国在怛罗斯之战中失败,从此中国人失去了对外干涉的能力,直到郑和下西洋中国人才通过海路重返东方帝国的舞台中心,但由于不符合儒家规范,短短三十年,它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时至今日未能恢复。

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一个本身物产丰富的国家,一个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一个不需要原材料和海外市场的国家,一个陆地上的领土面积已经达到极限的国家,一个信奉内圣外王的国家对海洋根本产生不了任何兴趣,它所关注的永远都是内部事务。

此时明王朝的威胁仍然是来自北方的强大民族,而南方的京城跟北方九边重镇沟通起来多有不便,洪武时代通过封藩的方式来戍边,到了永乐时代,从这一节开始我们将探讨多姿多彩的永乐时代,封藩已经不可能,那干脆我自己来守吧,永乐皇帝就是这样想的。那都城究竟应该在哪里呢?在那个时代建都北平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定都传统的西安或洛阳已经没有必要,丝绸之路的没落使得控制西域已经没有必要。历史的教训表明“得中原者得天下”已经是个伪命题,为了确保天下已经不是得中原的问题而是如何虎视中原的问题,历史的教训也同样表明一旦散失了黄河以北的产马地,农耕民族只能以血肉之躯对抗部落民族。

定都北京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明王朝的军事中心会布置在沿长城一线,北京城处在塞外和辽东进入中原的咽喉之处,定都北京刚好可以遏制外敌深入中原腹地,也使得即使有外敌破关而入也无法有效深入内地,因为都城的北移也使得整个帝国的军事重心北移,更为要命的是定都北京实际上断绝了外敌在破关后能否在关内建立后方基地的可能性。无论如何,定都北京都是把明王朝的防御线推进到了边防一线,变防御性国都为进攻性国都,对关外之敌有着极大的震慑作用,从而延续了帝国的国祚。外敌入关首先要面对的不是柔弱的百姓,而是君临万方的天子。

如果从地图上来看,北京的确是在边塞上,从边塞到京城骑马一天的时间都不需要,但守住了京城就守住了京城下面的万里河山,“天子守国门”的确需要极大的胆量与气魄,明朝的皇帝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却保护了脚下的黎民万生。

跟迁都几乎同时进行的另一项大的工程是开通漕运。漕运对于明清两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沟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保持帝国运转的重要条件,漕运流经的地方带来了繁华的城镇,解决了就业人口,增加了税源。

朱棣将首都北移,带来的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粮食问题,因为首都的北移,大量的人力开始了北移,大量的军队开始了北移,带来了对粮食的巨大需求,而当时的粮食主产区在江南和湖广,不像现在在华北平原。在元代,由于运河淤泥的堵塞,粮食依靠海路来运输,但海路运粮风险大,而陆路运粮漫长而累人,所以运河运输是当时唯一的出路。

运河跟长城一样是中原王朝的两大工程,长城的修建虽然牺牲了很多人的生命,但它保护的生命远比牺牲的生命要多得多。运河是为了解决粮食转运问题,大运河对于任何一个王朝来说都是经济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河道的疏通和整治也成了每个王朝必修的功课。

对于运河的疏通依然是调用了很多民力,尤其是在山东这个地方,永乐皇帝自登基以来的一系列劳民伤财终是导致了国初最大规模的一场农民起义。大元王朝灭亡五十年后,历史又一次重演

同类推荐
  • 国宝拾趣

    国宝拾趣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 医统江山

    医统江山

    前世过劳而死的医生转世大康第一奸臣之家,附身在聋哑十六年的白痴少年身上,究竟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上辈子太累,这辈子只想娇妻美眷,儿孙绕膝,舒舒服服地做一个蒙混度日的富二代,却不曾想家道中落,九品芝麻官如何凭借医术权术,玩弄江湖庙堂,且看我医手遮天,一统山河!章鱼威信公众号Stonesquid欢迎加入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孩子的言行往往会无意识地模仿自己心中的偶像。英杰的故事能让孩子在感受英杰精神、培养不畏艰险的勇敢精神的同时,激励他们树立顽强面对困难的信心。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应该听听英杰的故事,从小了解英杰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让善良、勇敢、真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和崇高精神浸润孩子的心灵,让他们从小领会做人的道理,不断完善自己,学英杰精神.走英杰道路,创英杰业绩。
  • 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止转动,变迁的是时代,更迭的是王朝,唯有那兴衰得失的历史规律亘古不变,在每一个王朝身上重复上演。本书从历史上的25个王朝出发,深入探讨王朝兴衰的原因,揭示朝代更迭的秘密,向读者全方位展示各个帝国从崛起到淹没的历程。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活色生香话水浒

    活色生香话水浒

    《水浒传》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们大多耳熟能详。但您知道那108条好汉绰号的来历吗?他们的绰号与他们的性格是否有关系?里边都含有怎样的寓意?与他们的人物命运和性格发展是否有照应?这些人的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翻版?他们对现代社会的我们有何启示?看了这本《活色生香话水浒》,您就都会释然。
  • 莫愁

    莫愁

    有些人没办法不爱,有些人没办法不恨。16岁,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已经没有一盏灯是为我而亮。17岁,我第一次发现人性如此黑暗,我开始排斥学校,甚至害怕被报复。一夜长大。18岁,师兄,很多人喜欢你,但是没有人像我一样,想和你永远在一起。19岁,那些我偷望过的人,都不曾为我停驻,我曾经苦苦等待谁的回眸,可是,总是空欢喜一场。20岁,这一年的悲伤,已经汇成河水,淹没了我所有对于幸福的遐想。
  • 绿茵锋狂

    绿茵锋狂

    PS:新书《野兽球王科斯塔》已发布,欢迎大家追读! 曾经中国篮坛上最耀眼的新星——李玉明在遭遇“断手”后,果断选择走上足球的道路。一个篮球天才是如何从中国迅速踢向欧洲五大联赛的?亲情,友情,爱情,在一个球员的职业生涯中又会充当着一个怎样的角色呢?欢迎大家来《绿茵锋狂》中寻找答案。
  • 别等了,想好了就豁出去

    别等了,想好了就豁出去

    不管你现在决定做什么事,不管你设定了多少目标,你一定要立刻行动。《别等了,想好了就豁出去(最新版)》从知识准备、目标、心态、能力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行动的要素与结构,以及应该如何行动,从而顺利地走向成功。别等了,想好了就豁出去!现在做,马上就做,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成功大师”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王的冷妃

    重生之王的冷妃

    前一世,她是相国府最得宠爱的千金爱女。为心爱之人倾尽所有,最终却换回心爱人一碗打胎汤药!甚至还告诉她,腹中孩儿的父亲是个将死的囚徒。夺走她心爱之人的竟是自己一直当做亲姐姐的人——钟玫!选择自尽之时,她与他决绝,并发誓:“若有来生,定要将今日你们施加于我身上的伤害,十倍百倍讨还回来!”再次醒来,她重生到了自己十二岁,自己尚未与前世心爱之人相识,而母亲刚刚将钟玫领回家…这一世,且看重生归来的她如何报仇雪恨,掌握自己的命运,并且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老公,你太无赖

    老公,你太无赖

    夜色朦胧月如钩。繁华的大都市霓虹灯闪烁着,街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昏暗的酒吧灯光闪烁,里面响起了动感的音乐,舞池里面的男女不停的扭动着身体,兴奋得直尖叫着。吵死了,掏了掏耳朵,真想一个个拖出去给枪毙了,跳就跳,鬼吼鬼叫个毛线!蓝若然坐在高脚椅子上一个人喝着闷酒,幽暗的灯光洒在她的身上,映照出迷人的线条的还有精致的面容。不施粉黛却依旧是美得……
  • 改变女人一生的100个习惯

    改变女人一生的100个习惯

    女人对于事业和家庭,没有必要作出什么决择,而你也不会甘心放弃其中任何一个!只有家庭而没有事业的女人是软弱的,只有事业而没有家庭的女人是不完美的。因此,你所要做的是调配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合理安排一切精神及物质上的资源,做一个女强人,同时做一个好主妇。现在就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把幸福变成习惯,从容书写美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