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300000038

第38章 警句——论人生的智慧(2)

我们的永不满足的主要根源,在于自我保存的冲动。这种冲动变成一种自私自利,并且从这一格言中得出一个责任,格言说,我们应当永远注意我们缺乏什么,以便我们可以努力得到它。因此,我们总 注意我们想要什么,并且总注意考虑它;但是,那个格言使我们心安理得地无视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所以,一旦我们得到什么东西,我们就很少像以往那样重视它了。我们很少想我们已有什么,但永 远想我们缺乏什么。

这个自我主义的格言,确实,有其优点,它有助于取得达到心目中目标的手段,其本身同时却毁灭最终的目标,即满足感,像寓言中讲到的熊,向这修道者投掷一块石头砸他的鼻子上的苍蝇。我们应该 等待,直到需要与匮乏自行宣告,而不是去寻找它们。智者自然地满意这样做,而患臆想症者做的正相反。

当一个人只希望成为他所是的或本然的人时,他的本性与其自身是和谐一致的。那就是说,当他由经验了解自己的优点与弱点时,他发挥优点,克服缺点,而不是玩弄假币,设法向人炫耀他并不具有的 优点。这是一种产生随和的、有理性的性格的内在和谐;理由很简单,即:一切创造这个人,以及给予他的身心素质的东西,只不过是他的意志的表现;事实上,即是他所欲之物。所以,企望成为不同 于我们本然的人,乃是一切不一致中的最大的不一致。

有奇特性格的人们,只能在奇异的情况下才是愉快的;例如适合他们的本性,正如同平常的情况适合平常人一样;并且这样的情况只能这样出现:令人惊奇地,他们碰巧遇到有一种非常不同的性格的奇 异之人,但还是完全适合于他们自己的性格。那就是为什么有罕见的或奇异的品质的人,很少是快乐的缘故。

这种快乐完全得自于能力的使用与意识;一个人能感到的最大痛苦,就是认识到,正当他想利用这些能力时,他没有能力了。所以,对每个人来说,能发现他有什么能力,又缺乏什么能力,这对他是有 利的。那么,让他发挥他的杰出的能力,尽大力使用之;让他探索这些能力以助他走前进的道路;并且,即使他必须克服他的爱好,也不要让他走那条他力所不及的道路。这样,他就会常有一种愉快的 强力意识,而少有一种痛苦的薄弱意识;这种情况对他有利。但是,如果他尝试去做无从发挥他的卓越能力的工作,他将体验到羞耻之辱;这也许是一个人所能体验到的最大的痛苦了。

可是,一切事物都有双重性。一个人在他没有多少能力胜任的领域,缺乏自信,永不愿冒风险,一方面,他甚至连如何利用他仅有的这一点儿能力,都不去学习;另一方面,在一个他起码会取得一些成 绩的地方,他根本不付出任何努力,所以也便没有任何快乐。这永远是很难令人忍受的。因为一个人对在为人类谋求幸福的任何工作中的完全失败,是绝不会不感到痛苦的。

作为一个孩子,一个人没有关于自然法则不可变动性的概念,也没有关于一切事物固守其本然的顽固方式的概念。小孩相信,甚至没有生命的东西都愿意服从他;也许因为他感到他自身与世界融为一体 ,或者,由于丝毫不谙这世界,相信自然是愿意友善的。例如,那是当我是个孩子,把我的一只鞋扔到盛满牛奶的一个大桶里时,人们发现我正在请求这只鞋跳出来。一个小孩,直到他学习知道了动物 脾气不好与可恨时,才知道防备动物的伤害。但是,直到我们有了成熟的经验以后,我们才认识到,人的性格是不可改变的;任何恳求或抗议,或榜样,或利益,都不能改变一个人“我行我素”的作风 ;但相反地,每个人,由于自然规律的必然性,不得不遵循他自己的行动与思想的方式;并且不管我们如何引导,他总是保持原来那样不变。只是在我们清楚、深刻地学到这一事实的知识以后,我们就 不再劝说人们,或者尝试改变他们以及使他们转到我们的思想方法上来。我们自己反而设法适应他们的思想,只要对我们是不可或缺的,我们便同意;只要我们不可能同意,便远离这些思想。

最后,我们终于认识到,甚至仅仅是关于智力的问题都意见纷纭,——虽然它的法则对一切事物毫无二致,并且与思想对象对立的主题尚没有真正进入个别独立存在状态——然而,任何问题的全部真理 ,能够传达到任何人,或者,任何一个人能被说服或被迫去承认这个真理,这两方面都没有确定性。因为,正如培根所说,人类智力之光因兴味与热情而改变颜色。

正因为一切快乐幸福都有一种消极的特性,是以,当我们能成功地生活在完全舒适的环境时,我们并不能正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一切都好像轻悄悄从我们身边掠过,可是简直还没有触及到我们,这瞬间 已经流逝;然后,积极地感觉到缺少些什么的心理告诉我们那已消失的快乐;在那时,我们才觉察到,我们没有紧紧把握住它,并且我们备尝自我谴责与匮乏之苦。

一个人所享受的一切幸福,以及他缅怀的几乎所有的友谊,都建筑在幻象之上;因为,一般地说,随着知识的增长,它们必定消失。然而,这时与别处一样,一个人应该勇敢地求索真理,并且永不倦怠 地进行同他自己与这世界和解的奋斗。不管他周围发生什么事,哪怕是令他高兴的怪物或者幻想,也要让他鼓起勇气,继续走下去,丝毫不怕前面广袤的沙漠。只有一件事他必须十分确信无疑,即,即 使在即将揭开戈冈(戈冈,古典神话中3个有蛇发、铁爪、巨齿的女怪。人见其貌,即化为石头。——译注)的面纱而见之必死的时候,他也不会发现他内心缺少任何价值。所以,如果他想要保持清醒, 不受迷惑的话,让他在他的内心深处感到他自己的价值。因为,感到自己缺少这种价值,不仅是最大的,而且也是惟一的真正的痛楚;所有其他的心灵的创伤,靠对自己的价值不动摇的意识,不仅可以 治愈,并且可以立即解除。确信自己的价值的人,能在痛苦中安详地坐下来,而如无此确信,则会使他陷入悲观失望之中;虽然他没有各种享受,没有欢乐,没有朋友,他能相信他自己,依赖他自己; 活生生地意识到这个优点,给我们极大的安慰;宁要这一安慰,也不要一切其他尘世的幸福。与此相反,世界上任何东西都解救不了一个自知为毫无价值的人;他唯有设法用骗人的方法加以掩盖,或是 用他的大嗓门为之辩护;但这两个权宜手段使用不久就失灵的。

我们永应设法保持目光远大。如果纠缠于琐碎小事,我们将忙乱不堪,眼光短,见识浅。暂时的成功或失败,以及成败给人的印象如何,根本算不了什么。

学习了解自己,和认清什么是自己首先想要的东西,这有多难啊。所以,首先想要的是什么,乃是我们的幸福最为直接所必需的;然后下一个应是什么;占第三位与第四位的是什么,等等。

我们的生活,如果没有这种知识,便没有计划,就像一个船长没有指南针一样。

崇高的愁思引导我们深信,所有的快乐享受与整个人类的一切的一切,都毫无价值,因此没有任何渴望的事情,但只感到,人生不过一沉重负担而已,注定要筋疲力尽地背负到即使不远的一个终点。这 种心理比下述的心计更加快乐得多:朝思暮想地渴望我们把价值放在这世界的种种幻象上面,并且竭尽全力去得到它们。

这是一个我们从经验中学到的事实;先天地便可以看清楚,上述情况之一是一幻象的情况,另一为知识的情况。

是结婚好还是不结婚好,这个问题在许多情况下,等于是:为爱情忧虑比为生计焦虑不安更持久吗?

婚姻是自然给我们设置的一个陷阱。

已经结婚的诗人与哲学家,就因为结婚惹起怀疑:他们是在注意他们自己的幸福,并不是在注意科学与艺术的趣味。

习惯重于一切。因此,保持冷静与处之泰然不过是期望养成的一种习惯;习惯最大的优点是不必成心就能养成。

“个性是最大幸福的要素。”因为痛苦与烦恼是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大自然已经提供给我们防备两者的个性。我们能够用愉快避开痛苦(这种痛苦在精神上比在身体上出现的更多),用理智避开烦恼 。但是愉快与理智两者并不近似;不,在较大程度上,它们也许是不相容的。正如亚里士多德说的,天才与忧郁是同类的;并且有很愉快气质的人,仅仅表面上看来是理智的。所以,较优者:任何一个 人天赋备有防止上述不幸之一的能力(愉快),较劣者:通常是备有反对另一不幸的能力(理智)。

人的一生没有不受痛苦与烦恼折磨的。如果一个人主要遭到的不幸,是大自然赋予较优者去防止的,就命运而论,这是一特别的恩惠;这就是,如果命运把许多痛苦送给有非常愉快的,能够忍受它的性 格的人那里,以及有充分闲暇时间用以学得理智的人那里的话,但是反之就不幸了。因为一个人有智慧,他所感受的痛苦更加沉重两三倍;一个有愉快的,但非聪慧性格的人,则感到孤独与无所事事一 概不能忍受。

在思想领域,荒谬与歪曲继续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其统治仅数度短期中断。艺术领域也不例外;因为在那里,很少被发现、而又更少被称赞的真正好作品,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愚钝、无味道与装模作样 的作品所排挤。

在行为方面也是如此。柏阿斯说过,大多数人是坏的。美德在这世界上是少见的,人们不知为何物;无限的自我主义、诡谲与恶毒则永远是当代的正常状况。在这一点上,欺骗年轻人是错误的,因为这 只能使他们以后感到,是他们的老师首先欺骗他们的。如果告诉一个学生说别人都是很好、很优秀的人,教育他成为好人,这个目的是达不到的;而如果说:大多数人坏,你应该成为好人,这可能会有 效。用这样的方法,他起码是准备有一种机警的预见被送上这世界,而不是经受痛苦经验才认识到他的老师是错误的。

一切无知都是危险的,并且大多数错误必定付出沉重代价。一个人头脑中一直到死还带着一个没有受到惩罚的错误,他一定是运气好。

每件成功对我们均有一双重的有利的作用,当它除了带来特殊的与物质的利益以外,还带来激励生机的保证,即,这个世界、命运或在内心的恶魔,对我们未太怀恶意,也不像我们曾想像那样反对我们 的美好前程;但,总而言之,每件成功可以恢复我们生活下去的勇气。

同样,每一种不幸或失败,在相反的意义上,也有一种双重的令人沮丧的作用。

如果我们全都不夸大地感觉到对我们自己有兴趣的话,生活会很无聊,没人忍受得了。

世界上每个地方,以及在一切情况下,不靠强制或压力,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但是,权力大多掌握在坏人手里,因为卑贱可鄙到处都占可怕的大多数。

为什么永是专心从这瞬间,也即确是我们惟一的真正的所有物中,求取最大可能的享乐,是愚蠢的呢?我们的整个生命,不过是一个放大了的现在,本质上是稍纵即逝的。

每个人由于他的个性与所处的地位的影响,他的观念与所持意见,毫无例外,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个人也是如此,只是情况不同;但如果他了解对方能力有限,即使他自己远远不如对方优秀,但他 抓住对方的缺陷,他便能迷惑他,使他受窘,羞辱他。机灵的人时常利用这种情况,获得一种假的、暂时的优势。

惟一真正的优越性是心智与性格的优越性;一切他种优越性都是虚构的,伪装的,欺骗的;当有人企图在真正优越性面前炫耀、卖弄时,能让他们感到以上所说道理属实,那该多好。

整个世界是个大戏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仅仅是演员。

一点不错!不管一个人本身实际是什么,他也有一个扮演的角色,这一角色,是命运通过决定他得到的职位、教育与境遇等外部条件,强加给他的。我认为,这一真理最直接地结合现实也许是这样:在 生活中,和在戏台上一样,我们必须区分开演员与他扮演的角色,那就是,把这个人本身与他的地位与名声区别开——与已经受职位、境遇影响或塑造的角色区别开。经常是最坏的演员扮演国王,最好 的演员扮演乞丐!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有;一个人混淆这演员与他的角色,必定是很粗鲁的。

我们的生活如此贫困,世界上任何财宝都不能使之富足;因为享乐的资源即将非常短缺,我们无法找到一个取之不竭的来源。所以,对于我们自己的幸福来说,只有两种方法来使用我们的财富。或者是 ,我们用之于炫耀荣华富贵,满足于被我们虚假的名誉迷惑的群众给予我们的廉价尊敬;或者是,我们节约一切我们的无益开支,使我们的财富增长,以便逐渐能建起一个预防不幸与匮乏的更好、更牢 固的堡垒;这是因为,人生虽鲜有乐趣,邪恶却层出不穷。

正因为我们真正的、最内在的存在是意志,所以我们只有通过意志的活动,才能获得关于实存的活生生的意识,虽然这几乎永是伴随着痛苦。因此,可以说,实存本质上是令人痛苦的,许多人为了充分 准备满足其需要,按极有规律、单调与具体的习惯,安排他们的工作日。他们用这种方法避免意志活动产生的一切痛苦;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整个实存变成了一系列毫无意义的场面与图景,他们几乎 意识不到他们的存在。尽管如此,只要生活有足够的变化能防止产生过度的厌烦感,这还是与生活算账的最好方法。如果命运女神给一个人某一相宜的职业,以使充斥他的意识的种种图景有些意义,可 是这种意义与他的意志毫无关联,这样就更好得多了。

一个人只有生活在一个充满愚人的世界的条件下,才是有智慧的人。

同类推荐
  •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那儿的园林本是著名的,但近来却很少;似乎自幼就不曾听见过“我们今天看花去”一类话,可见花事是不盛的。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但这只是普通的点缀,不算是爱花。
  • 贵平吟草

    贵平吟草

    主要包括:无题;登庐山感赋;清明扫父墓;寻诗;七回乡偶书;重走砍柴路;重游黄龙寺;三过双井村(三首);读《石湾诗草》(两首);一二怀乡;赠妻;修江月夜等。
  •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是潘家华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生活气息浓烈,文学功底深厚,内容真实感人。管道作家杨德勇为文选作序。潘家华希望在纪念“八三”工程会战40周年的时候,将这本书奉献给为中国能源通道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石油管道人。
  • 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

    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热门推荐
  • 比太阳更早升起的

    比太阳更早升起的

    文学的持续生产,也要仰赖于文学最基本部分的建设。这个建设是帮助新人涌现,是期待新人带来的新作品,带来新的感受力,产生出新的思想方法与表达的艺术。《比太阳更早升起的》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取得四川省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和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着力发掘富于原创能力的新锐作家,资助出版他们在文学创新方面的文学成果。这种举措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四川文学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做一些计之长远的人才培养与新的艺术经验积累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1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1

    为什么有些人有自残倾向?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难以面对人生?是什么使人脱离现实?很多人,要么本人、要么通过家人或朋友,都曾经有过这方面的体验。变态心理和变态行为离我们关不遥远,它们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和老外聊文化中国(升级版)

    和老外聊文化中国(升级版)

    《和老外聊文化中国(升级版)》除了适用于旅游专业学生和英语导游,还可以成为外企员工、涉外工作者和高校学生的工具书,读者可以此书来学习如何用英语讲解中国文化,用中国文化的内容来练习英语口语。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是一部比较系统、经得起研读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这是一次把国外教学和研究同国内语境下的思考结合起来的尝试,更具体地说,是一次打通中西学术规范、话语界限和思路的努力。内容取自2002年春季和夏季的两门研究生课程。一门是在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开设的专题研讨班,Modernity and Identity: Universalism and Its Discontent (现代性与认同:普世主义及其不满)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英文,对象是比较文学系和其他文科系的博士研究生,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当代理论背后的观念史、社会史和政治哲学基础。
  • 网游之真实幻界

    网游之真实幻界

    豪情战疆场;凡世多流氓,卑鄙已为常;暗刀笑里藏,雄狮过大江;都市少年郎,兄弟中暗伤;柔情俏姑娘,为情断肝肠;真情多悲壮,自古远流长;振臂与天抗,声援汇八方;天怒众神降,大地起苍茫,我自横刀向;咆哮碎天苍,轮回我为纲;众生皆仰望,后世我称皇;俱事成过往,携美以翱翔。讲述一位传奇战士的辉煌!
  • 双剑

    双剑

    一款仙侠游戏……曾经的回忆……冲榜期间,票、收藏、点击、爪子……全部留下!顺便补充一句:冲榜期间苍蝇蚊子很多,大家不用准备什么苍蝇拍!咱们是有身份的人……什么是有身份的人?请看六十四章……
  • 一水溶玉梦红楼

    一水溶玉梦红楼

    潇湘馆内,黛玉等来的不是前盟成真的喜讯,而是另嫁他人的圣旨。面对着那个俊美超凡、深沉莫测的王爷,面对着变幻复杂的朝事家事,面对着府里宫里各有用心的人,情心成灰、孤傲清高的黛玉,经过重重误会,用自己聪慧、敏感的心,发觉那个执着而又霸道,深沉而又专情的他才是自己携手一世的人…….【水溶版】月色下的那一个浅笑,终使得我义无反顾,赐婚的背后,你可听到我心底那一声执着而又酸涩的叹息。“他能给你的,我也能给你,他没给你的,我还能给你,所以,他要的,我也要,他没有要的,我还要。”北静王府里,用我固执的一腔柔情,许你一生一世,不管前事如何变幻,我---绝不食言。【黛玉版】初见是无情的你,再逢是莫测的你,掀起盖头的那一刻,我面对的又会是怎样的一个你。“荣华富贵我不要,我只要一颗如他般的真心,你给的起吗。”历经误会重重,我才知道,原来渴求的真心早在我再见你时就已交付,红尘路上,我---陪你一生一世。卷一:一片幽情冷处浓卷二:一往情深深几许卷三:一生一代一双人强烈推荐鹤梦竹影的新文《鸠妃》红楼好文推荐若兰的完结文《红楼水黛梦》鹤梦竹影的完结文《红楼续梦之水黛情》长河晨日的新文《红楼逸梦潇湘情》夏轻尘的连载文《红楼之潇湘辞》月下菊的新文《玉漪碧水续红楼》
  • 前夫靠边站(大结局)

    前夫靠边站(大结局)

    三年前那个冷血无情的男人为了离婚后不再和她有任何的牵连,亲自押着自己去医院拿掉了属于她和他的孩子。也是在那天她看清了自己爱了六年的男人是多么的冷血和绝情,也是那一天她决定要远远的逃离那个可怕的男人,从此以后不要再和他有一点关系,可是没想到三年后老天和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原本以为自己爱的那个人一直是自己心中的那个女神,为了自己心中的女神他狠心的拿掉了自己的亲骨肉,可是为什么等他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后总是想起那个被他伤害的体无完肤的前妻,他总是不自觉的想起那张总是甜甜的微笑,总是想起……“原谅你?可以只要你能把那个已经不存在了的孩子赔给我,那么我就原谅你!”方淑雪冷笑的说道,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追随他背影的女人了。“难道我们真的回不到以前了吗?”吴汉云看着眼前这个已经蜕变了的女人问道。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