Δ布戈均势难打破
9月19日,小布什在清谈节目主持人温弗里和至少七百万电视观众前“认低威”,坦承读书时不及其他同学聪明,但坚持自己足以胜任当总统,以退为进博取亲切感。为了挽回9月4日失言的粗鲁形象,小布什在访问中大打谦逊人情味牌。他回忆刚入读菲利普斯学校的日子,当时同窗大都为显赫家族的子弟。他说:“我当时认为,其他小孩子都比我出众,后来我认识到,聪颖不仅看你是否能写好文章或计算微积分,还关乎本能、判断力和能力。”小布什坚称有能力当美国总统,但同时他也暗示自己并不如竞争对手戈尔般才华横溢。他说:“我经验丰富,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却不是那些可用学识压倒别人的人。”他最近还刻意以亲切面容来争取女性选民,除了谈及自己的才智外,又形容其孪生女儿的出世是其人生转折点,说时声情并茂。戈尔也接受了温弗里的采访。访问后,美国选民都对两人有了更深的了解,如小布什爱吃花生酱和果酱三文治,戈尔则是中国美食的拥趸。
看来小布什的这一举措收到了效果。据9月21日公布的路透社与佐格比民意测验所共同举行的民意测验,在过去一周内,小布什使得戈尔的领先百分比几乎减去一半,目前戈尔仅以4个百分点的微弱优势领先。在这次民意测验中有1202人表示可能会参加11月7日的大选投票。在他们当中,45%的人支持戈尔,41%的人支持小布什,5%的人支持绿党的纳德,改革党的布坎南和自由党的哈里·布朗各有1%的支持率。戈尔的领先地位在2.9%的误差范围内。
小布什在与戈尔进行的总统竞选活动中,逐步收复失地,将戈尔原来的领先优势收窄至二到三个百分点,两人的支持率再度接近,争持激烈,竞争重新变成了势均力敌的较量。9月24日,由盖洛普民意测验所、《新闻周刊》和鲁珀特·默多克福克斯电视网周末分别进行的三次民意测验的结果预示,11月7日的大选将是一场激烈的角逐。《新闻周刊》在20日至22日共访问了1002名选民,46%支持戈尔,43%支持小布什;盖洛普在同一时间访问了661名选民,48%支持戈尔,45%支持小布什,调查的误差分别为4和3个百分点。而且在盖洛普测验所作的一次每日跟踪调查中,小布什还一跃领先1个百分点。在鲁珀特·默多克福克斯电视网的调查中两人则平分秋色。看来小布什已经走出了低潮期。盖洛普表示,这一竞争的激烈程度表明十月间的三次全国性辩论最终决定谁将入主白宫。
小布什为了挽回劣势还改变了战术,不再对克林顿政府中戈尔的形象进行攻击,而将求援的手伸向中等收入选民。小布什的竞选团推出了一份长达16页的“中产阶级蓝皮书”,内容涵盖税收、教育、福利和健康保障等。小布什在阿肯色州圣文森特中心礼堂演讲时,向支持者介绍说:“蓝皮书是一个真实的计划,而不仅仅是夸夸其谈的文字游戏。”戈尔关于“要让妇女接受最好的医疗保障”的讲话令他深受女选民的欢迎,小布什也需要争取女选民的支持,因此9月19日他在接受温弗里的访问时谈到了他的孪生女儿的出生。
Δ两党政策各有千秋
这次大选是在美国经济增长时间创历史纪录,国际形势相对平衡的形势下进行的。它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从两头向中间靠拢。两党传统选民各占选民的40%,另外20%是游移不定的选民,他们不以党派为界,而是以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为准,因此这些人成为争夺的重要对象。小布什和戈尔为了争取游移于两党基本选民之间的中间选民,都对竞选策略和竞选主张作了重要的调整,两党政策界限变得模糊:民主党在贸易、防务问题的主张接近共和党,而共和党在教育、社会福利、医疗保险等方面的主张又近似乎于民主党,主要分歧在于如何使用国家财政盈余。前文中已有表述,这里就不多讲了。具体来看一下,共和、民主两党政策如何趋于同一的。
在国内经济政策方面,小布什强调重市场、减开支、降赋税、促投资、增就业。主张由市场调节供求,反对政府过多干预。强调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经济主张明显带有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特征。除国防和教育开支外,他主张大大削减各种耗费巨资项目的开支;支持修正出口限制,许诺积极为农产品打开国外市场,允许进口基因改进的农产品。要求国会授与总统贸易单项否决权。支持自由贸易,但更关心美贸易逆差、国际市场对美经济的冲击,更倾向于利用贸易制裁手段来达到外交目的。
戈尔强调保持美国经济繁荣,侧重政府干预,着眼于加大政府投入,继续改革金融体制、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为美总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主张政府把积极干预同鼓励私人投资结合起来,削减行政经费,利用当前财政盈余的有利时机,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进一步发展知识经济。强调税制改革,许诺未来5年减税22—30亿美元,主要削减中产阶级税,增加富人和外国企业税;支持自由贸易,关心国外市场充分开放和资金自由流通,支持将贸易与环境和劳工权利挂钩;支持平衡预算,赞成将财政盈余的大部分“用之于民”,作为“福利性开支”和偿还国债。戈尔一方面主张抓好“软件工程”,即改革教育制度,加强职业培训。加强基础学科研究,重点开发高科技产品,特别是加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加大对互联网研究和教育软件开发的投入,发展电子商务和远程教育;另一方面,强调抓好“硬件工程”,即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增建高速公路,改造公共设施和建立光导通讯网等。
社会政策方面,小布什强调“限权政府”,个人责任和市场原则并重。主张发挥州与地方政府作用,认为“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强调教育和高科技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主张发展教育应以市场机制来调节,政府主要以宏观政策来提高美教育的竞争力。同意未来5年增加135亿美元教育预算,直接分配至各州自行使用。表示若当选总统,将要实现3个主要目标:划清道德界限,让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感;让以宗教信念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缓解社会矛盾;加强教育,让每个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戈尔大力支持“社会平等”和“注重教育”,保证建立“精干高效”政府,对学校进行“革命性变革”。强调教育和高科技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许诺未来10年提供1150亿美元教育经费,加强学前教育,提高教师素质,缩小班级规模,进行学校建设,反对“担保人”制度;将互联网接入所有的教室和学校图书馆,为全民提供大学信贷等。
在外交政策方面,小布什的基本思想是:“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扩大的自由贸易和巩固的盟国关系”为根基,保持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在美领导的盟国“集体参与”下,用美国意识形态推进世界的“民主和自由化进程”,以建立“世界新秩序”,特别强调美在未来的世界中继续发挥领导作用;在欧洲,以“大西洋联盟”拉住盟国,通过北约,“建立强大的伙伴关系”,保持美影响;加强对俄防范,促使俄尽可能多的削减核武器和进行彻底改革,以建立“民主、法律和文明社会”;在亚太以美领导的“太平洋联盟”为基本目标,加强与东亚盟友的关系,把美日安全同盟当作东亚“维系和平所在”,要求日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美日经济关系;发展同印度的关系。强调保证在以色列安全的基础上推进中东和平。对朝鲜和伊拉克一类国家实行强硬政策;维持对古巴制裁。主张美尽力疏远与联合国的合作,除非事关美重大利益,否则不应出兵干涉。期望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加强同非洲的经济合作。
戈尔认为世界已从“冷战后时代”转入“全球时代”,除了传统的安全威胁之外,世界面临着恐怖主义,毒品泛滥,武器扩散和环境污染等跨国界的“新型安全威胁”,美国应成为一个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外向型”国家。主张在“全球化、民主、美国的突出地位,集体解决问题”四大支柱下,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外积极参与和干涉;在保持美经济繁荣,进一步开拓世界市场的同时,加紧进行意识形态扩张,以输出美的价值观作为其对外政策的基本点之一。强调增强美国综合国力,加强军事实力,把确保美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作为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要“用实力领导世界”;提出“前瞻性接触”外交方针,通过“预防性外交”将各种外交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这些问题演变成危机;特别关心环境保护,认为全球性环境污染是真正的“战略性威胁”,强调“阻止全球变暖而又不使经济变冷”,建议美、欧、西合作共同开发和使用环保技术,强调维护“人权”,主张减少对外援助,增加传播西方民主政治和法制观念等经费,输出美国式“民主”,援助“民主政体”,主张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平息地区和人道主义危机”;推销美价值观,建立冷战后的美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主张协调美领导地位与盟国伙伴作用的关系,在国际关系中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合作机制”和“盟国的集体参与”;主张加强美俄关系。在科索沃和伊拉克等问题上持强硬立场。主张推动中东和平进程,重申美以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不同意在耶路撒冷未来地位问题上施加影响。强调重视东亚安全,表示将保留驻日美军,继续承担日美安全义务。很明显,戈尔的外交政策中表现出比较多的“绿色”。
在防务政策上,小布什坚持“以实力求和平”的方针。表示将全面评估美军力结构、军事安全战略以及采购重点,制定新的防务战略框架;强调战略防御和保证强大军事力量的重要性,主张改革军队建制,建立一支精良的快速反应部队,对付地区性冲突,以及核生化武器、恐怖主义等新型安全威胁;保证从2002至2006年财政至少增加200亿美元用于军事研究和开发,加快发展高科技武器,进一步扩大军事技术优势。增强总统与军方的信任关系,对国防部进行重大改革,解决军备老化、征兵难等问题;明确界定美军职能,重新评估海外驻军,明确海外干涉行动的目的,有选择地使用美军事力量;主张加快发展地区和全国导弹防御系统,不惜单方废除《反弹道导弹条约》;继续支持暂停核试验,反对批准《全面禁止核武器条约》。
戈尔强调战略防御和保持强大军事实力的重要性,主张在“合理”增加军费开支,全面推进美军现代化的前提下,对军队建制进行改革,建立一定核威慑力量和一支人员精干、装备优良的快速反应部队为主的军队,对各种威胁迅速作出反应,以对付地区性冲突,以及核生化武器、恐怖主义等新型安全威胁。赞同利用美在信息、通讯等领域的优势,加快建立在高技术基础上的军事革命,全面维护美的战略利益,保持美对全球安全的主导权。表示今后10年将增加军费开支1200亿美元,主要用于增强军备。称新的“人权干涉”理论日益为国际社会所接受,表示将有选择、有余地实行对外“人权军事干涉”。主张削减核武器和批准禁止核试验条约。
在我们都比较关注的对华政策上,小布什承认中国的战略地位,“尊重中国的大国作用”,但要对中国加以“制约”;他宣称“中国是一个竞争对手,而不是战略伙伴”。美将在“没有恶意,也没有幻想”的情况下,以一种“严厉而强硬”的方式与中国打交道;称“美国将不得不把中国放在第一位,把俄罗斯放在第二位”;表示将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呼吁海峡两岸和平解决统一问题,但也声称“台湾是美国的长期坚定盟友”,“台湾值得美国坚定支持”,“美国要恪守对台湾人民作出的承诺,帮助台湾自卫”,支持对台军售,帮助台搞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必要时可能使用武力“保卫台湾”;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希望通过与中国经济的联系来输出美价值观。
同小布什相比,戈尔更了解中国,也更重视对华关系,他强调中国是美“极其重要的伙伴”,称“一个强大、繁荣和开放的中国”符合美利益,美应采取“积极广泛的对华接触政策而非孤立”,希望美中建立“跨世纪健康、稳定的建设性合作关系”。批评小布什将中国看做美当前和未来敌人的观念是“冷战思维”的表现,指出“孤立中国和将中国妖魔化是错误的”。强调在保持美对华政策连续性的同时,应将中国纳入国际社会;称美将通过商业、文化等途径促进中国“改善人权”和“增进民主”,并将在人权、宗教自由、西藏等“关键分歧领域挑战中国”,“鞭策中国在所有这些领域取得进展”。承诺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反对推动“加强台湾安全法”法案,但又表示美将履行《与台湾关系法》,“让台湾获得防御性武器”;主张对台湾问题奉行“模糊战略”,不鼓励两岸的“激进和强硬势力”,“对海峡两岸都保持压力”是维持台湾稳定的最佳选择。
很显然,小布什的对华政策主张比戈尔强硬一些。但是,以往的经验证明,美国总统竞选人在竞选中关于对华政策的言论与当选后制定的实际政策有较大差别。竞选时出于政治需要,态度上往往强硬一些;一旦当选,面对两国关系的现实和美国的国家利益,将不得不作出调整。因此,小布什、戈尔不论谁当选,美国现行的“接触”加“遏制”的基本对华政策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他们都将继续保持和发展中美关系,同时也都会给中美关系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如在“接触”和“合作”中促使中国内部发生变化,以图达到“西化”和“分化”中国的长远目标;他们都更加强调海峡两岸分歧都应以“和平方式”在“自愿基础上”解决,反对以武力推翻“民主政权”,反映出美国企图对其“一个中国”政策附加某种条件,将美国奉行一个中国的原则与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相联系,这值得警惕。
盖洛普,CNN、《今日美国报》联合进行了民意调查,调查人员9月25日至9月27日访问了718人的投票意向,发现小布什与戈尔的支持率持平,同为46%;《洛杉矶时报》27日公布的调查发现:戈尔仍比较受女选民欢迎,以7%的比率领先;但男性倾向支持小布什使他以22%的大比数超前——即是说,整体而言,小布什可以以48%对42%的比数领先。这是继1960年以来40年中实力最接近的一届竞选,究竟最终谁会入宫白宫,形势尚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