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900000050

第50章 致力于民族文化近代化的巨匠 (2)

《破恶声论》阐述了同样的思想。“吾未绝大冀于方来,则思聆知者之心声而相观其内曜。内曜者,破黮暗者也,心声者,离伪诈者也。人群有是,乃如雷霆发于孟春,而百卉为之萌动,曙色萌动,深夜逝矣。”这里所说的“心声”与“内曜”,和《文化偏至论》所说的“主观”与“意力”是一个意思。这篇文章特别反对以“科学”、“适用之事”、“进化”、“文明”这四大理由来“灭裂个性”,大声疾呼只有依靠“不和众嚣,独具我见之士,洞瞩幽隐,评骘文明,弗与妄惑者同其是非,惟向所信是诣,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毁之而不加沮”,才能够“烛幽暗以天光,发国人之内曜,人各有己,不随风波,而中国亦以立”。

凡此种种思想观点,凡是熟悉《民报》时期章太炎思想、著述的,都不会感到陌生。只要将《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与章太炎的《建立宗教论》及《四惑论》等著作对照一下,便不难看出,章太炎的思想倾向是多么深刻地影响了青年时代的鲁迅。

正因为在基本思想倾向上如此接近,在对待西学与中学、新学与旧学的关系上面,鲁迅也采取了同章太炎相一致的态度。《文化偏至论》强调,在创建20世纪中国之新文明时,必须做到:“外之既无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而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破恶声论》斥责“掣维新之衣,用蔽其自私之体”,高度赞扬“苏古掇新,精神闿彻,自既大自我于无竟,又复时返顾其旧乡,披厥心而成声,殷若雷霆之起物”,坚持了与《文化偏至论》同样的立场。这也正是章太炎所倡导的国粹主义的精神所在。

鲁迅的这些文章与立论,只不过是他同时代直接或间接受了章太炎思想学说影响的一大批青年学子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章太炎以他的著作、讲学与待人接物,多么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一代青年学子,于此也可见一斑。正因为如此,章太炎与他的这批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后来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直到1933年,鲁迅仍然表示:“以后如相见,仍当执礼甚恭(而太炎先生对于弟子,向来也绝无傲态,和蔼若朋友然),自以为师弟之道,如此已可矣。”

《民报》被封禁后,章太炎“闲处与诸子讲学”,并陆续撰就学术造诣很深、成就异常突出的《小学答问》、《新方言》、《文始》、《国故论衡》、《齐物论释》等一批专著。他还着手对《訄书》做进一步补充修订。这期间,他曾将前此发表的政论与其他一些论文收集起来,编成一部《太炎集》。这部著作未能出版,但篇目至今仍存。文录共收文七十四篇,从癸巳(1893年)到戊申(1908年)按年编次;别录二十六篇,所收的则主要是《民报》上论政的文章。

这一时期,章太炎借以继续进行“国粹主义”宣传教育的阵地,主要是《教育今语杂志》和《学林》杂志。这两个刊物都不是他本人所编。《教育今语杂志》的编者是钱玄同,《学林》的编者是黄侃,

两人都是章太炎的高足,两个刊物风格很不相同,但宗旨却是一致的。《教育今语杂志章程》第一章“宗旨”开宗明义地宣布:“本杂志以保存国故,振兴学艺,提倡平民普及教育为宗旨。”其内容分八大类:社说、中国文字学、群经学、诸子学、中国历史学、中国地理学、中国教育学、附录(又分算学、英文、答问、记事四类)。《学林》内容分作十二门类:名言部(以发明小学为主)、制度部、学术流别部、玄学部、文史部、地形部、风俗部、故事部、方术部、通论部、杂文录、韵文录。就门类而言,两者基本相同。两个刊物也有区别。《学林》可以说是一个以提高为使命的刊物,而《教育今语杂志》则可以说是一个以普及为使命的刊物。在《学林》上,章太炎发表了他的新作《文始》以及一批长篇学术论文:如《封建考》、《信史》、《征信论》、《思乡愿》、《秦政论》、《秦献记》、《五朝学》、《非黄》、《释戴》等等。《学林》总共只出了两期,他的文章几乎囊括了全部篇幅。在《教育今语杂志》上,章太炎发表了两篇“社说”《常识与教育》、《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庚戌会衍说录》、《论经的大意》、《论诸子的大概》、《论文字的通借》等一批演讲记录,全部都是用白话文写成,浅显通俗,也占了这个刊物相当大一部分篇幅。《学林》与《教育今语杂志》的文章从形式到内容虽然都有很大差异,但仔细对照一下,便可发现,坚持建设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近代文化,正是贯串这两个刊物全部论著的共同主题。

在《庚戌会衍说录》 中,章太炎专门讨论了所谓留学的目的和方法。他指出:“求学不过开自己的智,施教不过开别人的智。”为了求智,“就应该把迷信打破”。而所谓迷信,不单单是指宗教,“但凡不晓得那边实际,随风逐潮,胡乱去相信那边,就叫做迷信”。即以追求欧洲的学问而言,要真正懂得它的精华与实质之所在,就必须先打破对于传教士的迷信,打破对于严复以及日本学者的迷信,才能求得其真。然而,仅仅做到这一步,还很不够,“得了前人已成的学问,不可将就歇手;将就歇手,自己仍然没有自己的心得”。必须在现成知识的基础之上,“又发生自己的知识来”,比前人“更进一级”,“学问才得新新不已”。他以“送信”与“写信”做比喻,将欧洲人比做“写信的人”,将传播西学的人比做“邮便局送信的人”,而将一般学生比做“接信的人”,呼吁人们千万不要“总是在送信的地位”,而要像李善兰、华蘅芳那样“先做送信的人,后来又能够做写信的人”。他说:“只望将来各项学问,都到写信的地位,那个求学施教的事,才得圆满呢!”不能满足于将“欧洲的学问”仅仅介绍到中国来,还必须在这一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形成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新的学问,章太炎以为,这才是留学生们负笈东游所应当树立的正确目标。

在《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一文中,章太炎简要地叙述了中国学说发展的概况,说明了“中国学说,历代也有盛衰,大势还是向前进步”,不可一笔抹杀,笼统地说什么“中国本来没有学说”、“近来的学者没有心得”。章太炎承认,人们对于自己的语言、礼俗、历史、文化、政事等等,都还有大量问题没有弄明白,因此,不知它们的优劣究竟在哪里,也不知究竟应当怎样进行变革,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坚持向前追寻探索。在追寻探索时,章太炎强调,必须反对两种偏向:“只佩服别国的学说,对着本国的学说,不论精粗美恶,一概不采,这是第一种偏心;在本国的学说里头,治了一项,其余各项,都以为无足重轻,并且还要诋毁……这是第二种偏心。”他认为,在克服这两种偏向时,特别要注意,不要盲目地跟在一些外国学者后面跑,把这些外国学者稍稍涉猎了一点中国学说以后做出的论断当做无价至宝,他们说坏,自己就跟着说坏,他们说好,自己就以为“一经品题,声价百倍”,跟着叫好,而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文章反复说明,“凡事不可弃己所长,也不可攘人之善”,“自国的人,施自国的教育;象水火柴米一个样儿,贵也是要用,贱也就要用,只问要用,不问外人贵贱的品评。后来水越治越清,火越治越明,柴越治越燥,米越治越熟,这样就是教育的成效了”。文章还指出:“至于别国所有中国所无的学说,在教育一边,本来应该取来补助,断不可学《格致古微》的口吻,说别国的好学说,中国古来都现成有的。”

为了使学术研究更加切合中国的实际,章太炎还提出,必须使书本与书本以外的经验相结合,使学校教育与学校以外的社会教育相结合,要注意打破狭隘的致用观,坚持将对真理的追求放在第一位。

关于书本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的问题,章太炎说:“书籍不过是学问的一项,真求学的,还要靠书籍以外的经验;学校教育不过是教育的一部,真施教的,还要靠学问以外的灌输。”特别是在当时学校为清廷所控制的情况下,他认为更必须强调这一点,并用建立学会、倡导学会讲学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他说:“学会不受学部的管辖,也不受提学使的监督,可以把最高的知识灌输进去。后来有高深知识的愈多,又可以再灌输到学校去。这句话,并不是兄弟有意看轻学校。不过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在官所教的,总是不好;民间自己所教的,却总是好。又向旁边去看欧洲各国,虽然立了学校,高深的知识,总在学校以外,渐渐灌输进去。……所以说学校不过是教育的一部,求学校的进步,必定靠着学校以外的东西。”

关于求是与实用问题,章太炎坚持的主要观点是“致用本来不全靠学问,学问也不专为致用”。政治学者并不能做成政治家,而政治上的英雄伟人也不见专门讲究政治学,“在致用上,第一要紧是阅历,第二要紧是勤劳,书本子上的学问,不过帮助一点儿”。正因为如此,就必须承认在学问与致用之间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段距离,不能要求所学的东西立即都能致用,也不能反过来要求只有能够立即致用的东西方才可以学习。他指出:“在政府设许多学校,原只望成就几个致用的人。至于学生求学,以及教人求学,就不该专向致用一面。”这就是尽管不符合当时的政府致用的需要,只要符合几分真理,仍然应当去钻研,去追寻。

凡此种种,都表明了章太炎所倡导的国粹主义与地主买办阶级的封建复古主义正是互相对垒的两股不同思潮。封建复古主义思潮也鼓吹要保存“国粹”,他们的目的是死死抱住封建制度不放,用封建遗产来抵制新文化,抵制革命。章太炎所倡导的国粹,与封建复古主义者所说的国粹有着截然对立的内容,他的目的,也正与他们完全对立。他所追求的,是要立足于中国,在中国自身的地基上,重演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创造出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民族文化,以推动正在艰难地前进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事业。

诚然,无论章太炎本人,还是整个中国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都胜任不了彻底战胜旧文化、用新的民族文化取代封建旧文化的历史使命。即以章太炎来说,在强调必须反对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民族悲观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时,历述、赞扬中国历史遗产中的优秀传统,他便自觉不自觉地颂扬过许多其实是糟粕或者并不值得颂扬的东西。然而,这并不能掩盖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即章太炎所致力的,仍然是对于封建文化的批判,特别是对于盘根错节的封建主义的统治意识形态的批判,是新的中国式的资产阶级民族文化的创造。由于他是从封建营垒中分化出来的叛逆者,对旧的文化异常熟悉,在反戈一击时,便往往比较容易击中要害,而且比之他人更为有力。应当说,正是在这样的潮流与实践中,章太炎方才成长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国学大师”的。

封建经学殿堂的拆散

近代中国民族文化的树建,既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继续与发展,又是对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批判与否定。而封建经学殿堂的拆散,对堆满了各种历史垃圾的地基进行清理,则是建设近代中国民族文化的首要前提。

应当说,在近代中国,康有为是向封建经学殿堂冲击的第一个勇士。他把传统的法定经书统统斥之为“伪经”,断言两千年来“聚百千万亿衿缨之问学,统二十朝王者礼乐制度之崇严”,都是“奉伪经为圣法,诵读尊信,奉持施行”,并认定,正因为如此,“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暴主夷狄之酷政”。这些言论,不仅引导人们怀疑古文经文,而且将人们引向怀疑儒家经典本身,更进一步怀疑“圣人”孔子本人,这便触发了对封建经学统治一场狂飙式的冲击。封建卫道士们视之为洪水猛兽,群起而攻之,原因也就在这里。

然而,康有为并没有完全脱去孔学的旧服装。他一边企图拆散封建经学的旧殿堂,一边又努力砌造一座新的经学殿堂。西汉今文经学使孔子的地位上升为王为神,又有孔子改制、立三世之义、为汉及万世制法等许多奇异诡怪之论,康有为发现,这一旧瓶很便于装入新酒。他一面大骂两千年来崇奉的经书都是伪书,祸害极大,一面又将孔子本人以及儒家六经特别是《春秋》与诠释《春秋》的《公羊传》推崇到无以复加的高度:“天既哀大地生人之多艰,黑帝乃降精而救民患,为神明,为圣王,为万世作师,为万民作保,为大地教主。生于乱世,乃据乱而立三世之法,而垂精太平,乃因其所生之国而立三界之义,而注意于大地远近大小若一之大一统。乃立元以统天,以天为仁,以神气流形而教庶物,以不忍心而为仁政。合鬼神山川、公侯庶人、昆虫草木一统于其教,而先爱其圆颅方趾之同类,改除乱世勇乱争战角力之法,而立《春秋》新王行仁之制。”这一段对孔子的褒美,实际上就是康有为自己试图建筑的新的孔学殿堂的一幅蓝图。康有为把西汉今文经学,特别是董仲舒的公羊学,说成了解孔学真谛的唯一法门,要人们“因董子以通《公羊》,因《公羊》以通《春秋》,因《春秋》以通六经,而窥孔子之道本”。在他的号召与影响下,今文经学确也风靡一时。康有为这么做,并非真正皈依于西汉今文经学,“抱此区区,盖别有措置也”。事实上,他的许多经学理论,与西汉今文经学也确乎南辕而北辙。正因为如此,康有为无论是在拆毁封建经学的旧殿堂时,还是在精心构造他的孔学新宫殿时,都往往彷徨失据,他的理论也经常是虚构超过事实,臆断多于论证,主观脱离客观。他的理论尽管给人们以很大震动,却不能使人们真正信服,结果,便既不能将封建经学殿堂从人们思想中真正拆除,也不能为取代它的新的民族文化提供真正合适的形式。

章太炎拆散封建经学殿堂的努力,既是康有为工作的继续,又是对康有为工作的否定。从思想学术界的实际状况中,章太炎逐步认识到,不切实地批评康有为的错误,不廓清他所散布的迷雾,就不可能还孔子与儒学的真面目,将摧毁封建经学对思想学术界统治的努力确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用真理去战胜谬误,用事实去战胜种种偏见与谎言。

章太炎曾经尊奉过古文经学,这时又常常借助古文经学的一些旧说来加强自己的立论,但是,只要比较深入地了解他这一时期的整个经学理论,便可发现,他的思想不仅与今文经学相对立,而且也与古文经学相对立;他对传统经学的研究与批评,完全不是株守古文经学的陈说,构成其主要特色的,其实是近代的历史与逻辑的批判精神。

同类推荐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问世两百多年,因此也被称作《穷理查年鉴》或《穷理查历书》。在美、英、法、德、西、日、韩等多国发行,173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首次问世。这本书以历书形式出版,经久不衰。,成为当时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富兰克林持续25年出版此书。他们从《穷理查的智慧书》中收获智慧与成功: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人师查理·芒格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平均每年销量都超过一万册。几乎家家书架上都有一本。推销人师弗兰克·贝特格台湾人师李敖
热门推荐
  • 萌主殿下恋爱吧

    萌主殿下恋爱吧

    她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人喜欢她,居然还到了痴迷的地步。他眼里,她就像星光,那样耀眼。她是指引他获得新生的天使,他会不顾所有的守护她。友情和爱情碰撞时,他还能理智的选择吗?冷漠如冰块的恶魔骑士,温暖如春风的完美王子,又会给原本不属于那个世界的灰姑娘带去怎么样的奇妙旅程。最后谁又会成功的为灰姑娘穿上水晶鞋!一切尽在——萌主殿下,恋爱吧!
  • 守墓人

    守墓人

    每个守墓人背后,都有不能说的秘密!每个墓园的夜晚,都有离奇事件发生!我是一个报社记者,28岁,未婚。这天,我接到一个任务,去采访离城一百多公里的西土墓园。
  • 极品穿越系列:极品千金

    极品穿越系列:极品千金

    到了古代,当然要轰轰烈烈谈个恋爱,选个美男追追。能有幸入她大小姐眼的,便是当朝第一美男,冷浩风。于是南宫夭夭顶着大家闺秀的头衔,开始实施猎美男,三十六计!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乌龙事件后,如愿嫁给了冷浩风,竟然被关照要补习三从四德?背家训古典?还必须大门不迈,二门不出,做刺绣女工的深闺少奶奶?好吧,美男成可贵,爱情价更高,但是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于是南宫夭夭留书一份,休书,把第一美男休了!便大大方方的游走江湖去了!啥米?刚出府门,便遇到一个超级腹黑,霸道的神秘门主,整天带个面具,浑身散发着冷冰冰的气息,追杀她?一不小心又惹上了武林盟主的垂青,整天跟跟在PP后面,跟着她满江湖的跑,美名其曰妇唱夫随……
  • 冤家路窄:多金男友靠边站

    冤家路窄:多金男友靠边站

    本以为在部队以后的生活就会好过一些,谁知道会遇到叫陆连城的家伙,你往南,一看就知道他不是个简单的人物,来到特种部队以后才知道他是特种部队的队长,冯愈年,这一刻夏锦织总算明白什么叫冤家路窄。一次特别的任务,让夏锦织沉睡了两年,我便向北。我们注定这辈子也不可能再次相遇。夏锦织选择了去到部队。与闺蜜同时喜欢上一个人,这两年里她清楚的听到了陆连城的话,以及连她自己都无法相信的秘密,不想夹在中间,还有关于她的身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冷帝虐情

    冷帝虐情

    o(∩_∩)o——桂枝的最新古代新作,呵呵喜欢桂枝的人,千万不过错过这本好书喔,呵呵!*******************************************************见到他的第一眼,她就迷失了她的心,——在久久的后来,她才毅然发现,原来爱,是可以这么的痛苦,如同样满布荆棘和利刺的道路,如果让荆棘和利刺插在她身上的话,能让她成为他的唯一,那么她愿意选择荆棘和利刺!为什么!在失去她的一刹那,他感到心,有一股撕裂的痛,剧烈的痛,焚烧着他素来冷酷无情的心,他失去了她,好像失去了整个世界,这样的他,还是雄霸天下的他吗?冰冷的黑眸,留下了一滴晶莹饱满的泪珠,缓缓滑过如同刀刻一般的俊美五官。在死去的那一刻,我才知道你一直在我的心里;这一刻,我才知道……我爱你!冷帝的第三卷血染丹心,很快就要出来了,大家千万不要错过咯!*******************************************************广告时间:各位亲们!请用投票和收藏来贿赂我,我真的不介意的!相信我!请贿赂我吧!桂枝QQ群:52959092敲门砖:本书主角名字!大家可以在里面交流一下自己的心得!如果亲们问枝枝,你最爱的是什么时?枝枝肯定毫无疑问地告诉亲们,————枝枝最爱的是亲们的留言和票票,呵呵呵o(∩_∩)o...呵呵,在幸福的时光里,推荐一下和冷帝像似,另一边我的古代小说——《帝君临情》这同样是一本讲述穿越故事,有着极其浪漫情怀的小说,请大家同样多多支持!呵呵网址是:谢谢大家的支持!桂枝在这里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鼓励和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 我爱你,直到时光尽头

    我爱你,直到时光尽头

    曼彻斯特,十三岁的苏念安遇见十七岁的顾西洛。苏念安对这个经常惹事的男孩照顾有加,冷漠的他感动了。不料,两人却因意外而分开。马德里,长大后的他们再度相遇,她却因遭遇重大车祸而忘记了一切,包括他。大家都喜欢顾西洛,只有苏念安根本不把他当回事。他不在乎她的冷漠,把她带回家用心呵护,期望唤醒记忆中的女孩。可家族仇恨让他们一次次黯然退出对方的世界,但两人的爱情却在分离的煎熬中,渐渐升温。那一段被搁浅的回忆,要怎样,才能重新拾回……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