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900000036

第36章 《民报》主编(12)

六封信俱写于1907年冬,是章太炎为从两江总督端方那里谋取一笔巨款在同刘师培、何震商讨对策时所写的。已经秘密投靠端方的刘师培、何震、汪云,企图以端方给钱为钓饵,诱骗章太炎脱离革命,然而,他们并没有得逞,章太炎的几封信,不是他们成功的标记,而是他们失败的记录。1908年,他们又通过伪造《炳麟启事》等办法,败坏章太炎的名誉,设法打击章太炎。封禁《民报》时,汪云又秘密潜入《民报》社制造了毒茶案。这些阴谋也一一败露。1908年冬,刘师培与何震、汪云在东京立足不住,便又跑回上海,经常出入于江浙革命党人在沪革命机关。为了进一步打击章太炎,他们将章太炎的几封信印成照片寄给黄兴,并给黄兴一信,极力歪曲事实真相,诬称章太炎早已“无心于革命”,说什么向端方谋款全系章太炎主动,而他们数人则一直加以反对,设法从中破坏,方使事未成功。这一招,确实很阴险。黄兴接到刘师培的信和照片后,便觉真相难辨,对章太炎产生了怀疑。他曾在同盟会总部召集的秘密会议上对此做了专门研究,听信了刘师培的一面之词,以为章太炎之所以如此,是由于他“心神狂乱,宗旨不定,稍涅即淄”。会议决定为慎重起见,对刘师培的信和所附照片当“讳莫如深,不予公布”,而以后凡有关秘密事情,则不与章太炎商量。1909年夏,“党人陈其美、张恭、王金发等日集江浙两省同志计画大举,以上海马霍路德福里为机关”,刘师培将开会情形密告端方,“端方乃命上海道向租界当局交涉,即派警吏查抄党人机关”,结果,张恭被捕,“党人大举计划因而事泄中止”。王金发侦知刘师培所为,欲处以死刑,刘“跪地乞命,谓必以一己生命保全张恭”。刘师培叛徒面目因之完全暴露,他也跑到南京去公开当了端方的幕僚。汪云仍留在上海,王金发便将汪枪击于英租界南京路小菜场附近寿康里,作为做清政府间谍者戒。刘、汪叛徒面目越是清楚,他们败坏章太炎名誉、离间黄兴与章太炎关系的阴谋也就越加明显。连与章太炎不断地在打笔墨官司的《新世纪》,也承认刘、汪对章太炎恨之入骨,必欲置章氏于死地,说汪云“去岁在日本,一次欲毒害章某未成,误毒下女……乃潜逃上海”,赞扬惩处汪云“核诸事实则细,语其功用则大”。刘师培寄来照片本应至此了结,可是,《伪〈民报〉检举状》的发布,使黄兴失去了平日的冷静,他将刘师培提供的那些材料当作撒手锏抛了出来,企图以此从政治上将章太炎一下子置于死地。

黄兴首先在《日华新报》上发表了刘师培给他的那封完全歪曲事实真相的来信,并冠以《章炳麟背叛革命党人之铁证》的标题。《日华新报》给此信加了按语,说:“顷得革命党刘光汉(现在北洋总督衙门充当幕友)致该党黄某一函,披阅一过,令人发指。章氏日言道德,而其个人之道德则如是。呜呼!章氏休矣。”按语还说,“章刊《伪〈民报〉》传单,为图归国地步。”11月下旬,香港《中国日报》以“东京访函”名义发表《章炳麟与刘光汉关系之历史》,并云:“章近致直督幕中刘光汉,重申前约,愿和好如初。日前刘已派委员到东京与章交涉革党事,谓端午帅令其解散革党,事成许以重利,现章已允尽力担任。”这一说法,连利用章太炎致刘师培几封信对章氏大肆攻击的《新世纪》记者,也觉得难以置信,说:“《中国日报》云:‘据最近布告,言章与直督幕员刘光汉和好如初,且受端方委任,担任解散革党及充常驻东京之侦探员。’彼未刻有证凭,姑存其说以待信。”

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黄兴一派报刊便把章太炎完全当做一个叛徒、敌探而加以讨伐。巴黎《新世纪》转载了《章炳麟与刘光汉及何震书五封》,吴稚晖据以断言:“章炳麟之得金出卖革命,固有数可稽而有凭可证者!”香港《中国日报》发表《为章炳麟叛党事答复投书诸君》,称章太炎为“满洲鹰犬”,“中国革命党之罪人,《民报》之罪人”,说章太炎“与梁启超同办《时务报》以来,与保皇党之关系未尝断绝。……当《民报》与《新民丛报》笔战之时,战斗皆精卫、汉民、县解、寄生诸君任之,章以与梁启超交厚故,未有一文之助力”。文章指责章太炎不该在《民报》发表《无神论》一文,说这篇文章一登,“以致内外同志多疑《民报》为排斥耶苏之机关报,摇惑人心,莫此为甚”。文章还说,章太炎著文批判《新世纪》无政府主义,纯为“以个人私怨”借《民报》“为攻城之具”,“伤害同志之感情,徒贻外人之笑柄”。文章甚至把日本政府封禁《民报》的罪责也一股脑儿推到章太炎身上,说什么“《民报》出版以来,日政府绝不干涉,乃章炳鳞倡言恢复台湾、朝鲜之义,又鼓吹暗杀,以挑动日人之恶感情,遂故有停止发行之命令”。总之,他们对章太炎先前整个革命经历以及他所主编的《民报》全盘加以否定。

在所有这些攻讦面前,章太炎没有示弱,他努力进行反击。黄兴“函责太炎以晚节不终”,章太炎反过来便责问黄兴:“端方请其入幕,并派湖北人吴往天津谒端方,意欲何为?”对于《日华新报》等连篇累牍的责难文章,章太炎也专门写了辩书,说明事实真相。但是,他和陶成章等人这时并不掌握什么有影响的报刊,反击的文章多印成传单散发,与孙中山、黄兴等发动的攻势相比,力量便显得弱小得多。

争吵的双方,都竞相把污水泼得对手满头满身。他们彼此互相伤害到如此程度,不仅使双方在改选总理和复刊《民报》等问题上的分歧,无法心平气和地通过协商得到解决,而且使双方的恶感发展到根本无法再在同一个组织中共事下去。正是在这一情况下,章太炎与陶成章决定重建光复会。

陶成章本来就是光复会的一位创建者和活动家。他加入同盟会以后,与国内光复会组织仍然保持着联系。在徐锡麟、秋瑾、熊成基等人发动起义陆续失败后,光复会在国内的组织受到严重摧残。1909年,光复会骨干张恭在沪为刘师培、汪云告密,被禁锢于南京,负责联络浙江各处会党的张伟文又在温州被捕,其他一些干部也被执下狱,国内光复会处于瘫痪状态。在策划改选黄兴为同盟会总理不成反而导致与孙、黄关系破裂以后,陶成章便酝酿重建光复会。他对章太炎说:“逸仙难与图事。吾辈主张光复,本在江上,事亦在同盟会先,曷分设光复会?”章太炎表示赞同。陶成章于是以李燮和等在南洋所建立的组织为基础,紧张地展开了筹组工作。

1910年2月,光复会正式宣告重新成立。在东京建立了总部,章太炎任会长,陶成章任副会长。根据陶成章的创议,总部“分评议、执行二部,分立权限,各行其事,既无不能统一之虞,又有互相监督之效”。办事人员包括庶务、会计、书记等,初时由章梓任庶务员,沈家康任书记员。为便于通讯联络,根据陶成章的建议,创办了《教育今语杂志》,以杂志社为公开的对外联系机关。因为重建后的光复会主要成员都集中在南洋一带,由李燮和等在南洋成立了“行总部”,“代东京总部行事,以便就近处置一切事宜”。行总部以下的组织为分会,会员之间的联络借助于口号、暗号,而分会对外则通常以书报社、教育会等面貌出现。南洋一些地区的华侨,对于李燮和等异常信任,见李燮和等坚决支持章太炎、陶成章,便纷纷转到光复会旗帜之下。一时间,光复会“势力颇盛,骎然有取同盟会而代之之势”。

在光复会重建的同时,孙中山在美国旧金山建立了同盟会分会。他因对同盟会总部不满,将分会的名称改为“中华革命党”,并将原同盟会誓词改作“同心协力,废灭鞑虏清朝,创立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是年秋,孙中山“自日本再游南洋,尝由槟榔屿通告南洋英、荷各属,令仿美洲党员新例,将盟书内中国同盟会会员字样改为中华革命党党员”。只是因为东京同盟会总部和许多地区组织,或者未接到这一通告,或者接到了通告而未照办,中国同盟会方才没有改名。

同盟会在组织上终于分裂了。一是光复会重建,二是孙中山将许多地区同盟会改为中华革命党,三是1911年夏宋教仁、谭人凤等在上海组织中部同盟会。统一的同盟会这时实际上已一分为三。尽管这三个团体都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许多人为的纠纷毕竟分散了他们许多精力,消耗了许多力量。追究这一阶段分裂的原因,固然有思想上、策略上的分歧,有原先各团体所曾有过的地域观念、小团体观念带来的隔阂,然而毋庸讳言,几位主要领导人的性格特征和他们之间的意气之争,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就章太炎本人而言,《中兴报》曾载文指责他“骄恣谥盈,竟成跋扈,托有神经病,为鱼肉侪辈,蛮气一发,动肆用武……同志宽洪包容,均付之一笑”,虽然有些过甚其词,但毕竟不是捕风捉影。他性情耿直,但有时失之主观武断,这种态度,当然无助于革命同志之间的团结。加上章太炎书生气十足,在处理实际事务时,往往不善于考虑到各种有关的条件,而又不很虚心,这就往往容易败事,以至加剧同志间的纷争。陶成章在正式重建光复会以后,一再强调章太炎“不过仅能画策,不能实行”,说“太炎原系学者,办事全非所宜,盖彼无眼识别人之善恶,易败事也”,这并非故意捏造,以损害章太炎的名誉,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实际。

这一场以组织上公开分裂而告终的内讧,对章太炎精神上打击很大。光复会重建以后,虽然创办了《教育今语杂志》作言论机关,但是,在日本政府严密监视下,他们根本不可能自由地发表政论,宣传革命。正如陶成章所说,“至倡言革命,则在日本定难发行,止可于历史中略道及之”。这份杂志由钱玄同负责具体编辑事务,章太炎只以笔名在上面发表了一些学术性的白话演讲词,没有一篇政治性论文。这使他更感到沉闷。加上他虽然担任了光复会会长,但陶成章并不想让他介入实际斗争的领导工作,在陶成章的心目中,他所能起的作用只在于“联络各埠”,以后则应改任“教育会会长”,在这一情况下,他常常为一种心灰意懒的情绪所掩袭。1909年他在《秋夜与黄侃联句》中就说过:“谁言乐浪乐?四海无鸡栖。……邦家既幅裂,文采复安施?……及尔同沉渊,又恐罹蛟螭。愿言息尘劳,无生以为师!”其后,在《复张伽厂书》中,他又说:“仆亦涉历忧患久矣,东国既非吾土,恒有登楼之思,然以勤苦余生,志反闲漠。”因此,后来他对光复会事也很少过问,陶成章1910年11月筹办《光复报》,章太炎便不肯为之“作文”。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转向讲学与撰写学术性的著作。

然而,组织上的分裂,毕竟不是政治上分道扬镳。一旦双方逐渐冷静下来,导致内讧爆发的那些意气用事的互相攻讦,彼此便都觉得难以成立了。1910年冬,黄兴至南洋筹措广州起义军饷,“以荷属各教员燮和及陈方度等多属湘籍同乡,且与己感情密切,遂力劝捐除意见,同任艰巨。燮和等欣然从之”。在这次筹款中,李燮和等出了很大的力气。连陶成章这时也说:“孙文以后不必攻击,弟意亦然。而弟之意,即意见不同,宗旨不合者,辨正可也,不辨正亦可也。再不可如前者之《中兴报》,日从事于谩骂,不成日报体裁。即个人私德有缺陷者,亦不可多加攻击,盖羞恶之心,人多有之,多所取怨,于所办之目的宗旨上,毫无所裨益。”光复会成员赵声与黄兴一道,积极筹划发动广州起义,陶成章表示支持,“数言克强得伯先,事或可就”。此时,章太炎对能否真正重新联合起来共同战斗则仍然表示怀疑,所以,他对陶成章说,“集党数年,未有规画,恐诒之后人耳。然清自袁世凯废、张之洞死,宗室用事,人民胥怨,固不能久。粤人好利而无兵略,湘中朴气衰矣,亦未必属孙、黄也。君以光复会号召,所谓自靖自献,成败利钝,谁能知之?”在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中,许多光复会会员与同盟会会员一道进行了殊死作战,时陶成章也专程返沪,图谋在江浙一带发动起义响应。可是,广州起义迅速失败,赵声在香港气愤而死,陶成章怀疑赵声之死系胡汉民下毒所致;他本人,在沪与陈其美等议事时,因意见不投,险被陈其美当场掏枪击毙,更是大愤,这样,隔阂便照旧存在,纷争也就没有能够了结。

《民报》停刊以来革命党内部纷争发展为内讧以至分裂的整个过程表明,尽管事态的演变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是有特定的历史根源与社会根源为其基础的,就章太炎个人而言,毫无疑问,负有相当大的直接责任。领导者的气质,如何反过来影响历史的进程,这里提供了一个很鲜明的例证。然而,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错误,章太炎终究不失为一位卓越的资产阶级革命家。1911年7月槟榔屿《光华日报》著文说:

《天铎报》有短评曰《哀某文豪》,其言曰:“文豪某, 轩辕黄帝之肖子也,抱冤禽之隐痛,羁旅海外,十余易寒暑,近闻穷途潦倒,将至断炊。呜呼!天何酷我文豪至于此极也。虽然,彼亦有所自取焉。以彼文章声誉,苟能少为推移,揣摩时尚,高官厚禄,何患不予取予携?乃牢抱高尚主义,与俗相违,几于穷饿而死,得不令当世之所谓通人名士笑汝拙乎?子舆氏有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豪之所为无负文豪,则亦以此。”其言盖指章太炎也。数年嫉恶太炎者,每诬其致书端方求官,道高毁来,自古然矣! 旁观之公论如此。太炎之心,夫岂汩乎?嗟乎!西山薇蕨,千古高风,愈穷饿而伟人之心迹愈昭著焉矣。

这段评论,应当说,并非阿谀之词,而是比较不带成见与比较公允的。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 鬼谷子(白话全译)

    鬼谷子(白话全译)

    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对原文作出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导读。并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法,精选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对鬼谷思想逐篇阐释、透析、解读,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皆能从中有所获益。同时,本书设计精美独到,图文并茂,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与文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与兴致。经典深刻的思想,精审独到的案例及评析,恰到好处的图文相生,使本书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全集性于一体,可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热门推荐
  • 耕田旺夫

    耕田旺夫

    醉酒醒来,成了十两银子买来的媳妇。怎么办?农家小媳妇?机缘巧合下,苏萱有了第一桶金,开心创业奔小康。别人羡慕嫉妒恨,我自逍遥异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群号169177765欢迎大家加入讨论,交流,吐糟
  • 步步惊华:腹黑轻敌长公主

    步步惊华:腹黑轻敌长公主

    第一次相见,那就是……他俯身把唇贴在她的耳边:你郎君!,第二次相见,他亵渎了白衣妖孽阴柔,第三次相见,雄才韬略腹黑阴险……大哥,人家梅花也才三弄,您这是唱哪出,川剧的脸谱变得都比你慢你信吗?某男很淡定:本王变来变去,她是好好学习乖乖女,他是翩翩公子英雄救美到最后,史上最炮灰、最无辜的穿越:穿越前,身份还不是只有一个,穿越后,她是相府大小姐……乖乖女?高考前夕,她带着满腔哀怨华丽丽地在青天白日下消失不见!大小姐?您位高权重的竟然逃婚,逃婚了也不安生,看看拐回来的到底是个什么货!老天这是送了她一个限量版!望着前面那个妖孽男,某女奸笑连连:跟姐比腹黑,你确定?!亲亲郎君,不是我看轻你,实在是,唉……
  • 重生轻狂:绝色女公子

    重生轻狂:绝色女公子

    众人嘲笑她平凡木讷,好啊,那她就高调肆意。众人嘲笑她平凡无依靠,好啊,那她就用手编织出一箩筐的依靠,地方首富算什么?看我拿个全国首富给你们瞧瞧。每当她处于危难,他都出手相援。“这位公子,多谢你对小女子的救命之恩,滴水之恩,小女子愿...”“你误会了,那些人仅仅是挡住了我的路而已"你妹,你以为我要以身相许吗?当她以另一种身份出现在众人眼中时,他的视线早已无法从她的身上离开。“我曾经救过你,你还没有谢我呢,怎么可以赶你的救命恩人出去呢?”你妹,当初是谁以一种高傲的姿态如君临天下般俯视我的,现在想改了?没门。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天地枭雄

    天地枭雄

    在一个八大世家之首的家族里面,有一个默默无闻的极品家奴,他来历神秘无比,行事低调,没有人知道他存在,而当他锋芒毕露的时候,整片大陆都被他玩得团团转,天地万物皆沦陷为他的掌中之物,最终成为了俯瞰宇宙的天地枭雄……于是曾经嘲讽过他的纨绔子弟都唯他马首是瞻。曾经看不起他的绝色美女们都开始芳心暗许……,在一个没有国家、没有官府、只有流血与战争的修真世界,奉行的是强者为尊的原则
  • 一见你就笑

    一见你就笑

    女追男,难!“哑”女追男,更难!“哑”女追男神,难上加难!患有社交障碍的冉夏凉知道,从她打定主意追求学长晏弋的那天起,便踏上了一条披荆斩棘、血泪横飞的不归路——迎战各路美女,拼不过身材脸蛋,就拼人品智商;拉拢男神伙伴,必要时还得两肋插刀;遭遇男神“反追求”,好惶恐,好无助;听说男神也曾情路坎坷,不小心还发现了男神不为人知的“大秘密”……晏弋:你知道的太多了……冉夏凉:既然这样,男神,求收留求包养!
  • 天地至尊

    天地至尊

    宋棠本来资质平常,天赋普通,武道修为平庸,在门派里没有什么地位。然而,当有一天他得到了一个绝世强者精神印记的传承,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绝世强者,万年前号称大陆之王,举世第一高手,打遍天下无敌手!徒手裂天,笑看沧海,纵横天下,问鼎武道,誓成天地至尊!
  • 刘邦十讲

    刘邦十讲

    史学大师汤因比将汉高祖刘邦与西方的恺撒大帝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的相似之处,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流转着和重复着。历史的声音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深沉的元素。刘邦的一生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一生,也是大用关系资本论的一生,玩弄手腕、实用至上,他虽然看不起读书人,却仍能将其为己所用。所有的一切支持着他走完了从平民到皇帝的路程,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汉的雏形。但是,这样的成功却为瘸世诟病,究其根本乃是他的无赖本质。换个角度考量,“无赖”正是他灵活机智的反映。历史上的帝王如不能为此,似乎成就大业难矣。这就是真实的刘邦。历史的真实和刘邦的真实构成了汉朝起始之时的景象。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