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900000019

第19章 向封建网罗勇猛冲决(3)

这一次来日本,章太炎只待了三个月。时间虽然不算长,但对于章太炎的成长来说,这番经历却很重要。通过与孙中山、秦力山等人的深入讨论,通过与留学生的密切接触,以及与梁启超的交往,他既受到了很大鼓舞,也看到了革命浪潮发展中还会有许多曲折。他强烈地感到,需要从理论上对自己的思想做一番清理,对革命与保皇的分歧和是非做一番更为深入的考察。为此,在追捕他的风声稍稍减弱之后,他便潜行回国,“旋返乡里”,着手对《訄书》进行全面的修订。

《訄书》的删革——思想上的新飞跃

《訄书》初刻本问世不久,章太炎就已感到,这部著作的许多观点,已经落后于中国社会政治的现实,落后于他自己思想的进展。当他剪辫明志之时,他便毫不惜痛地写下了“当自劾录”的眉批以及《客帝匡谬》、《分镇匡谬》。从日本归来后,他对这部精心结构之作进行了重大的删革,耗时半年多,使修订后的《訄书》成了一部集中反映他思想新飞跃的专著,成了近代中国在深入批判中国旧思想、旧制度基础上系统阐明民族民主革命理论的第一部综合性著作。

修订后的《訄书》,包括前录二篇,正文六十三篇。与增补了《辨氏》、《学隐》二篇之后的初刻本相较,删去十四篇,新增二十七篇,其他各篇俱做了大小不等的修改。

修订后的《訄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章太炎引述了大量近代西方论著,直接用做自己立论的依据。《訄书》中直接注明作者与书名的,就有英国人类学泰斗泰勒(章氏译作梯落路)的《原始人文》,芬兰哲学家、人类学家韦斯特马克的《人类婚姻史》(章氏译作威斯特马科《婚姻进化论》),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吉丁斯(章氏译作葛通哥斯)的《社会学》,日本著名社会学家有贺长雄的《族制进化论》,日本文学家涩江保的《希腊罗马文学史》、语言学家武岛又次郎的《修辞学》、宗教学研究者姊崎正治的《宗教学概论》。书中引述的,还有瓦伊知的《天然民族之人类学》,载路的《民教学序论》,白河次郎、国府种姓的《支那文明史》,远藤隆吉的《支那哲学史》,桑木严翼的哲学著作,以及培根、洛克、卢梭、康德、斯宾塞等人的许多观点。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修订后的《訄书》更坚实地将章太炎那时所已习知的西学当成了自身立论的理论基础。

如果说,《訄书》初刻本编订前,西学中给了章太炎最大影响的是进化论学说,那么,这一阶段,给了章太炎最大影响的则应当说是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过去,他虽然已开始接触到斯宾塞等人的学说,但是,所知还不深。对西方社会学较为深入而广泛的接触,是在他两次旅居日本期间,特别是第二次流亡日本期间。这是当时日本社会学的兴盛直接影响了他的结果。日本社会学是19世纪晚期发展起来的。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斯宾塞卷帙浩繁的社会学著作一一被译成日文,当章太炎到达那里时,这些译本已不下二十种。斯宾塞是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的倡导者,他的学说,正适合日本统治阶级建立天皇制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日本本国社会学的主要奠基者是有贺长雄,他在1883年至1884年间出版了三卷本《社会学》,名为《社会进化论》、《宗教进化论》、《族制进化论》,后来又出了增订本。这些著作所宗法师承的,正是斯宾塞的学说。章太炎过去就与曾广铨合译过《斯宾塞尔文集》,这时,又进一步研究了斯宾塞、有贺长雄等人的著作。他赞成他们确认社会进化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但对他们的机械论倾向则不满意。他说:“社会学始萌芽,皆以物理证明,而排拒超自然说。斯宾塞尔始杂心理,援引浩穰,于玄秘淖微之地,未暇寻也。又其论议,多踪迹成事,顾鲜为后世计。盖其藏往则优,而匮于知来者。”光绪二十八年八月。吉丁斯是美国社会学的一名奠基者,他代表了与斯宾塞不同的另一学派,即社会学中的心理学派。他的社会学体系的核心是所谓“类群意识”,说社会是通过这种类群意识而凝结和永存下去的。他所撰著的《社会学大学教科书》和《社会学》分别由前川九万人、远藤隆吉译成日文,先后于1893年和1900年在日本出版。章太炎怀着对斯宾塞学说的不满,转而又仔细研究了吉丁斯的学说,感到很有兴趣。他说:“美人葛通哥斯之言曰:‘社会所始,在同类意识,俶扰于差别觉,制胜于模效性,属诸心理,不当以生理术语乱之。’故葛氏自定其学,宗主执意,而宾旅夫物化,其于斯氏优矣。”但是,在他看来,吉丁斯的理论也有片面性。他所最为欣赏的,是岸本能武太1900年出版的《社会学》。他说,岸本此书,“实兼取斯、葛二家。其说以社会拟有机,而曰非一切如有机。知人类乐群,亦言有非社会性相与偕动,卒其祈向,以庶事进化、人得分职为侯度,可谓发挥通情,知微知章者矣”。他以为,岸本能武太注意到了将社会性与个性结合起来,既避免了斯宾塞用生理现象机械地解释社会活动的弊害,也纠正了吉丁斯把“类群意识”的作用绝对化的偏向,认识比较全面。因此,他刚回国,便将岸本的书译成中文,交广智书局出版。这是近代中国全文翻译的第一部社会学专著,曾被《新民丛报》誉为“译界一明星”。

也正是在这一阶段,章太炎开始接触到了西方和日本的社会主义学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值得注意的思潮出现于日本。1898年,村井知至、片山潜、安部矶雄、幸德秋水、岸本能武太等人组织了“社会主义研究会”,以“考究社会主义原理以及它是否适用于日本”为其目标;1899年,村井知至出版了《社会主义》,福井准造出版了《近世社会主义》,这两部著作不久便都被译成了中文,于1903年初由广智书局出版。1900年,社会主义研究会改组为“社会主义协会”,久松义典出版了《近世社会主义评论》。1901年,片山潜、幸德秋水等组成社会民主党;西川光次郎出版了《人道之义士、社会主义之父——马克思》和《社会党》;1902年,幸德秋水出版了《二十世纪之怪物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广长舌》。最后这几部著作也在1902年至1903年初被译成中文出版。这些著作,不同程度地都引起了章太炎的注意。章太炎所译的岸本能武太《社会学》一书,也曾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做过概略的介绍。书中说明,这一学说根源于欧洲各国劳动者与资本家的矛盾;这一学说的核心,是反对土地与资本的私有权,要求“使土地、资本为社会全体之共有财产,使组织社会之个人,皆自此共同财产而蒙同利”;这一学说的目的,“在分配财产,泯绝差等,救护佣工”。在社会主义学说初期传播的影响下,章太炎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认识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除去注意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强盛之外,开始注意到了那里确实存在着“贫富悬绝,积岁弥甚”的严重社会矛盾。在思考中国未来的社会建设时,章太炎不能不更多地想到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这一现实。

隐匿于故乡期间,章太炎“日读各种社会学书”,继续钻研他从日本购携回国的各种社会学书籍。在作为《訄书》总纲的《原学》中,章太炎指出,各种学术的创立和盛衰,受制于“地齐,政俗,材性”这三种因素。但是,这三种因素的作用并不是等同划一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限于古代各部族、各国家彼此隔绝之世;“九隅既达,民得以游观会同”,地理环境的影响就缩小了。材性特异的影响,也很有限,因为天才人物也同样不能超越时代所能提供的各种客观条件。这三种因素互相比较,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社会、政治状况,因此,“今之为术者,多观省社会,因其政俗,而明一指”。这一观点,实际上就是章太炎研究社会学得出的总结论,也是《訄书》修订本评判中外各种先行学说、探索各项理论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修订后的《訄书》,在中国思想界、知识界引起最大震动的,是章太炎在近代中国首次从正面批评和斥责了孔子与孔学,对孔子与孔学的独尊地位发动了凌厉的攻势。《訄书》修订本删去了曾保留明显尊孔印迹的《尊荀》、《独圣》,而以《订孔》 为中国学术史论的第一篇。订者,平议也,就是要纠正对孔子和孔学完全不恰当的评价,以历史学家的眼光,将孔子与孔学这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精神权威,从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国还原到平凡的人间。章太炎指出,孔子作为古代一位优秀的史学家,他删定六艺,撰著《春秋》,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特别是在秦始皇焚书以后,道、墨诸家日渐衰微,唯有儒家各类经典“遭焚散复出”,使孔子成了中国上古时代一位文化的集大成者。但究其实际,孔子的理论、学说,其实并不高明。“《论语》者晻昧,《三朝记》与诸告饬通论,多自触击也。”比起孟轲来,“博习故事则贤,而知德少歉矣”;比起提倡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力谋进取的荀况来,则简直微不足道。两千多年来,历代统治者一味颂扬孔子和孔学,而摒斥荀子学说,遂导致“名辩坏,故言殽;进取失,故业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

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运动在意识形态方面所遇到的最大阻力,就是孔子与孔学在思想界、知识界的无上权威。康有为、谭嗣同都曾致力于动摇这一权威,但是,他们都不敢从正面对孔子和孔学提出挑战,他们采取了塑造一个信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新孔子的办法来同传统的孔学相对抗。康有为斥传统的法定经书系“伪书”,宣称只有他所描绘的坚持“托古改制”的孔子才是真孔子,形式上仍在尊孔尊经,实际上正是要将人们引导到与旧传统相对立的立场上去。然而,他既然不愿脱去孔学的旧服装,并幻想在经学的殿堂内创造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奇迹,结果,他的理论就难免要幻想多于事实,臆断多于实证。结果,他的论断尽管一度给人们以很大震动,却不能使人们真正信服,也就不可能将孔子与孔学的权威真正打倒。章太炎从几年来的斗争实践中看到,康有为的这套理论非但在科学上站不住脚,在实际效果上也不利于人们真正从孔子和孔学的精神枷锁下解脱出来,从非理性主义走向理性主义,从改良主义的幻想走向切实的革命。他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要使人们走向革命,不仅要引导他们冲破政治上“保皇”那一关,而且还必须引导人们冲破思想上“纪孔”这一关。他从斗争实践中开始认识到,要真正冲破“纪孔”这一关,就必须还孔子与孔学的本来面目,对尊孔的危害充分加以揭露。章太炎的《订孔》公之于世后,果然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封建卫道士大骂章太炎“以诵法孔子为耻,以诋毁孔子为振耻”,乃是“离经叛道”,“非圣无法”,要将《訄书》尽数焚毁,使之永绝于天地之间。当时报刊指出,自从《订孔》篇发表后,“孔子遂大失其价值,一时群言多攻孔子矣” 。

本着与《订孔》相同的批判精神,章太炎在《学变》、《学蛊》、《王学》、《清儒》等新增的一组文章中,对汉、晋以来中国思想学说的变迁大势做了一番综合的考察。他指出,董仲舒“以阴阳定法令,垂则博士”,将儒学神学化、宗教化,结果,便“使学者人人碎义逃难,苟得利禄,而不识远略” 。宋代欧阳修“不通六艺,正义不习,而瞍以说经”,苏轼专门“上便辞以耀听者”,开后来宋明理学家和今文经学家空言说经的先河,“令己者不学而自高贤”,“使人跌而无主”。他要求承认六艺只不过是古代社会历史的一批记录,对于六艺,只能应用研究历史的方法,“博其别记,稽其法度,核其名实,论其社会以观世”,绝不可以经术明治乱,以阴阳断人事。他指出:“夷六艺于古史,徒料简事类,不曰吐言为律,则上世社会污隆之迹,犹大略可知。以此综贯,则可以明进化;以此裂分,则可以审因革。”这就是要求将一向至高无上的儒家经典还原为一批据以研究古代社会发展和变革的珍贵资料。这一观点,比章学诚的“六经皆史”前进了一大步,与康有为继续承认儒家经典为百世“制法”的理论则针锋相对。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 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剩女闪婚:为何偏偏爱上你

    剩女闪婚:为何偏偏爱上你

    我,凝语柔,31岁又两个月,白骨精一族,转眼步入了剩女的行列,面对背叛自己的前男友,见过几次面的大帅哥,还有同居一室的小男生,一直暗恋自己的同学,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要如何选择,爱情,原来一直都在,只是我自己不愿意去接受罢了!爱情来了,没有理由拒绝,也没有理由问为什么!-3.23完结
  • 唐僧秘史

    唐僧秘史

    李世民?大唐天子?连年征战沙场,杀兄逼父,不过换来一朝太平!俺唐僧呢?武艺无半点、智慧无一分,只消徒弟三个,荡平世间不平事!——碰善欺善,遇凶杀凶,逢恶斗恶!兵不血刃,传下千古佳话!这是什么?这就是命!武则天?大唐女皇?空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一女皇!以为自是天定吗?只因你运气好!情人号称齐天大圣孙悟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妃逃不可

    妃逃不可

    收拾金银,本小姐开溜!看你炸毛王爷还不干瞪眼!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小丫头看你往哪跑!你追我赶之间,刚穿越过来就被人吃干抹净!本姑娘可不是吃亏的主!装满首饰,两个冤家要聚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嗜血公主的暗夜冷王子

    嗜血公主的暗夜冷王子

    “不要,不要死,不要离开我。”女孩儿捧着男孩儿的脸,泪一滴一滴的滑落。“傻瓜,我会永远陪着你。”男孩儿支撑着站起身,将女孩儿搂入怀中,张开嘴,对着女孩儿的脖颈咬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