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700000046

第46章 西晋太康文人与文学对话(4)

《登楼赋》以六字句为基调,中间虽然小用四字句变化,但句子总体的变化并不明显,也没有赋体一般使用的句端词“乃尔”、“是故”等。《登楼赋》虽名为“赋”,但几乎每句都有“兮”字,明显是具有《楚辞》形式的诗歌。所以其音韵和谐便于吟诵,符合陆云“耽咏”的审美理想。《与兄平原书》云,“《九悲》多好语,可耽咏,但小不韵耳;皆已行天下,天下人归高如此,亦可不复更耳”,“诲颂兄意乃以为佳,甚以自慰。今易上韵,不知差前不?不佳者,愿兄小为损益”。“耽咏”、“上韵”都关注音韵和谐。后来钟嵘在《诗品》中强调诗歌的真美,主张诗歌自然、和谐、流畅的音韵之美,“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认为诗歌重在“吟咏性情”,在创作时自然会心领神会地观照到音韵之美。这种音韵观与陆云的声韵观相通,都重视诗文节奏韵律伴着情感自然抒发,有往复回旋之美。

西晋作家已经认识到声韵和谐是诗文创作的重要条件。张协的诗歌也表现了这种倾向,如其创作的《杂诗》等篇。钟嵘在《诗品》中认为张协的诗歌“词采葱茜,音韵铿锵”、“使人味之,亹亹不倦”。这是因为文体华净、形似之言、词采葱茜、音韵铿锵是张协诗歌的审美特征。张协的诗歌正是借助“华采”与“音韵”符合了钟嵘“指事造形”的审美理想,才被列为“上品”。《与兄平原书》也说:“张公语云:兄文故自楚。”张华指出了陆机诗歌不合韵之处,而陆云警觉到陆机语音的不标准,写雅文用韵常受吴方音的影响,因此特别提出“音楚”、“文故自楚”。陆云也强调诗赋语调的精妙,有所谓的“前后读兄文,一再过,便上口语”,注意到诗文朗朗上口的声韵美。陆云还讲究诗文音节的回环跌宕,其在《与兄平原书》中对陆机之文大都持称赏态度,其原因之一就是陆机能为“新声绝曲”,强调“音声之迭代”。

陆机有着较为全面的“声文”观。《文赋》云:“诗缘情而绮靡。”对“绮靡”的注解,历来褒贬不一。按照徐复观先生的解释,“绮靡”是形容语言艺术的形象,而构成形象性的主要因素是声和色。(参见徐复观:《中国文学论集》,21~23页,台北,学生书局,1969。)声即是宫商;色即是文采。从《文赋》中也可以看出,“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溢目”的是形,“盈耳”的是声。陆机的“绮靡”包含有词采和声韵两个层面的含义。也就是说,要使诗歌具备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必须做到感情真切浓烈,辞藻贴切美丽,音节自然上口。“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虽逝止之无常,固崎锜而难便。苟达变而识次,犹开流以纳泉。如失机而后会,恒操末以续颠。谬玄黄之秩序,故淟涊而不鲜。”李善注前两句说:“言音声迭代而成文章,若五色相宣而为绣也。”刘运好先生汇集各家之说,认为宫商合韵,递相交错,犹如五色文采,相互衬托而显示其美。(参见刘运好:《陆士衡文集校注》,27页。)陆机强调“达变而识次”,重视诗文语音的自然规律,认为诗文语音有高低起伏的变化,有一定的次序安排,诵读起来才悦耳和谐;如果音声搭配不好,就会如玄黄失调,即使再鲜艳的颜色也会黯淡失鲜。陆机也重“新声”,重诗文清新绝俗的声韵美。所以他反对“偶俗”:“或奔放以谐合,务嘈杂而妖冶。徒悦目而偶俗,固高声而曲下。寤防露与桑间,又虽悲而不雅。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阙大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泛。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陆机以《防露》、《桑间》等俗曲虽有哀思却不典雅,作比庸俗艳丽的诗文,突出声韵的中正典雅。另外,陆机以音乐作比的“应、和、悲、雅艳”的艺术标准,也是其重视诗文声韵美的表现。只有“思风发于胸意,言泉流于唇齿”之作,才有真正的声韵之美。尽管陆云的声文观没有陆机的论文之言形象生动,但他们都强调诗文和谐流畅的声韵美。魏晋时出现了一些韵书,如李登的《声类》、吕静的《韵集》、夏侯咏的《四声韵略》,正是反映了当时不能统一押韵标准的状况。在此语境下,“二陆”重音韵和谐的观念,更是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一种学说或学理的衍化,常是由模糊而清晰,由抽象而具体,由片断而完整的。”(韩庭棕:《六朝文学上的声律论》,载《西北论衡》,1937(2),57页。)在陆机、陆云之后,颜延之、范晔、谢庄、钟嵘、刘勰等也关注过声韵问题。这都为沈约创造“四声八病”说及律诗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三、“形文”对话与文学批评从艺术思维层面而言,古人观物取象的直觉思维模式奠定了古典艺术的感性审美基础。“艺术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视、听两个认识性的感觉。”(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4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对诗赋的视觉审美有着传统的渊源,即汉代司马相如在谈作赋时说的“合纂组以成文,列锦绣以为质”(葛洪:《西京杂记》,1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进入魏晋,曹丕明确提出了“诗赋欲丽”,准确把握了诗赋直觉性的审美特征。据谢巍先生编著的《中国画学著作考录》,魏晋的画论著作主要有曹植的《画赞》(五卷)、傅玄的《古今画赞》、夏侯湛的《东方朔画赞》等。这些文学理论与绘画理论的阐述都为六朝“形文”观念的发展作了艺术理论的铺垫。“形文”在刘勰的《文心雕龙·情采》中被明确提出,强调诗赋华采之美的重要。西晋的一些咏物赋作表现了这种审美趋向:

次落莫之密叶兮,交逶迤之修茎。敷碧绿之纯采,金华炳其朗明。(傅玄:《瓜赋》。)

顾青翠之茂叶,繁旖旎之弱条。谅抗节而矫时,独滋茂而不雕。(成公绥:《木兰赋》。)

舒绿***纤柯。结绿房,列红葩。(潘岳:《莲花赋》。)

内扬琭祲,外袭紫霞。红蕊发而菡萏,翘援而含葩。(陆机:《白云赋》。)这些赋作铺锦列绣,极尽描摹之能事,正如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所论,“写物图貌,蔚似雕画”。这种类似工笔画描摹的写作方法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文学批评。钟嵘在《诗品》中评张华诗作“其体华艳,兴托不奇,巧用文字,务为妍冶”,评张协诗歌“文体华净,少病累,又巧构形似之言……辞采葱茜,音韵铿锵”。傅玄不仅在《演连珠叙》中说,“其文体,辞丽而言约……欲使历历如贯珠,易观而可悦,故谓之连珠也。班固喻美辞壮,文章弘丽,最得其体”,还明确提出,“夫文彩之在人,犹荣华之在草”。这些都反映了西晋文人重华采之美的艺术观念。

陆机主张诗文的“惊采绝艳”之美。“惊采绝艳”源自刘勰的《文心雕龙·辨骚》,形容《离骚》华采并茂,有惊世骇俗之美。《文心雕龙·明诗》云:“晋世群才,稍入轻绮。”《与兄平原书》云:“《文赋》甚有辞绮语颇多。文适多体,便欲不清。”“绮”反映了精工雕琢的文辞所呈现的华采之美。陆机在创作中极力追求这种绮美的艺术理想。钟嵘的《诗品》评价陆机的五言诗“举体华美”,认为其文风源出“词采华茂”的曹植沈约《宋书·谢灵运传》云:“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是以一世之士,各相慕习。源其飙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曹植的诗歌正是汲取了《离骚》的“惊采绝艳”之妙,才表现出词采华茂的艺术风貌。陆机继续继承了这种艺术理想。《文赋》云:“或藻思绮合,清丽千眠。炳若缛绣,凄若繁弦。必所拟之不殊,乃暗合乎曩篇。虽杼轴于予怀,怵他人之我先。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陆机意为好文章要标新立异,不能与他人之作偶合,否则就有因袭之嫌,纵然喜爱也要舍弃。这暗示了陆机欣赏华采奇艳之作,认为文章不仅要有华采,又要有能惊人耳目、不落俗套的“奇”语来表现这种华采。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云:“若气无奇类,文乏异采,碌碌丽辞,则昏睡耳目。”“奇”语如果在文中运用得当,会使文章焕发异采。这种“奇”语也就是《文赋》所说的“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中的“警策”也同于陆云所谓的“出语”、“出言”。《与兄平原书》云,“《祠堂颂》已得省。兄文不复稍论常佳,然了不见出语,意谓非兄文之休者。前后读兄文一再过便上口语。省此文虽未大精,然了无所识。然此文甚自难事,同又相似,益不古,皆新绮,用此已自为洋洋耳”,“《刘氏颂》极佳,但无出言耳”。“出语”、“出言”即奇句、警句。(参见钱锺书:《管锥编》,121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这也与刘勰《文心雕龙·秀》所云“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的“秀词”、“秀句”意义相同都讲创作者精心构思的文辞对诗文的重要性。“出语”、“出言”像“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一样,有助于诗文呈现出华采之美。

陆云的“形文”观念更偏重于诗文清丽的艺术风貌。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提到“士龙朗练,以识检乱,故能布采鲜净,敏于短篇”陆云欣赏诗文的“布采鲜净”之美,称其为“清工”、“清约”。《与兄平原书》云:“兄《丞相箴》小多,不如《女史》清约耳。”《女史》指张华的《女史箴》。《晋书·张华传》载:“华惧后族之盛,做《女史箴》以为讽。”《女史箴》是讽谏之作,全篇写得委婉含蓄,文辞简练。“清约”主要指由于诗赋清新凝练的文辞,作品整体呈现出简约清丽的艺术风貌。《与兄平原书》云:“《祖德颂》无大谏语耳。然靡靡清工,用辞纬泽,亦未易,恐兄未熟视之耳。”《祖德颂》是陆机的作品。陆云肯定了它“清工”的文辞。沈约曾用“缛旨星稠,繁文绮合”来评价西晋文学形式上的繁缛化、技巧化。然而,陆云“清新自然”的审美理想,与当时的审美主潮已有所不同,其《登台赋》、《南征赋》,在反映真情实感的同时,也表现了清丽自然的审美特征。这也表明了陆云对当时文坛崇尚修饰、偏重形式的批评。这种审美理想,诚如罗宗强先生所言:“他的这种观点,若从重技巧言,与其时之思潮一致;若从审美情趣言,则与其时之审美情趣主潮实存差别。”(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115~116页,北京,中华书局,1996。)“二陆”的“形文”观都注意到语言精确的重要。《文赋》云:

同类推荐
  • 校园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校园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经典的散文

    经典的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中华文化书系)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都是好的,善良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影响,使得性情、习惯上产生了差异。
  •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这是一位军旅诗人的处女诗集。作为军人,史桢玮一直在写诗,《星星》诗刊、《中国诗歌》、《西南军事文学》等军内外刊物、网站都发表过他的诗作。《一滴水可以流多远》收入了他1993年以后的诗歌,从中可以看到他的诗路历程,读到诗人对心灵家园的守望,对诗意栖居的寻求,对人生真谛的沉思。
  • 当代散文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名家散文佳作,有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有对亲人的无限深情,还有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热门推荐
  • 田园酒香

    田园酒香

    资深女酒鬼,重生为古代农家童养媳。婆婆凶似虎,公公软如泥,丈夫病怏怏,大姑子……咳,咱就甭提她了成吗?一屋子奇葩守着一间半死不活的酒坊,日子怎么过?林初荷有云:对待婆婆,要像春天般温暖,剩下的事,您就看着办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绝世小蛮妻

    绝世小蛮妻

    某男:我会对你负责的。某女:不用不用,您别客气,请慢走!某男:那你得对我负责。某女:……流氓。某男:谁不负责谁流氓
  • 做情绪的主人

    做情绪的主人

    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身体的健康,所以,在相互问候的时候最多的话也都是:“身体可好?”“祝你身体健康!”但是,身体的健康不仅仅受到疾病和外来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还是来自心理的影响。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情绪上,人体是一个整体,身体的健康与情绪有密切关系。可以这么说: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就保障了心理的健康。是否你在工作中总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是否你在生活中总遇到许许多多不如意的事情?这时,你是否心烦意乱,生气、抱怨、烦恼?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
  • 豪门叛妻

    豪门叛妻

    【简介】他,是坐拥房地产半壁江山的地产大亨,看似温文儒雅,实则却冷酷无情,阴险狡诈她,聪明而睿智,活泼而俏皮,被父母遗弃使她的性格中多了一丝强韧温柔的他不顾一切包容她,给予她前所未有的宠爱她感激涕零,她以为幸福就在手里人前天使,人后恶魔,原来她一直行走在危险的婚姻钢丝上他另有心爱的女人,却无法娶回家,她只是他手中与父亲抗衡的利用工具
  • 千面公主与绅士王子

    千面公主与绅士王子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什么?童话?咳咳……重点在后面O(∩_∩)O哈哈)一个凡人女子爱上海里鱼宫里的宫主,两人的爱情路坎坎坷坷,最终也香消玉损,不过他们有一个爱情的结晶——鱼公主于小萱,她精灵古怪、十分顽皮、小小的年纪就不老实待在父王的身边,她留恋人世间一位书生,然而这时候又出现了真正的命中注定的恋人——龙王子,他温柔尔雅、风度偏偏,是每一位少女都向往的梦中情人,也是每一位父母都有种冲动绑架到自己家做乘龙快婿……
  • 人间(中)

    人间(中)

    “《谁是我》中,我发现我不是我,我质问谁才是我?我历尽艰辛终于找到自我,我却痛苦逃避真实的我。兰陵王面具神秘依旧,又是谁躲在蓝衣社的背后?我携带密令,远赴美国,却遭致命阴谋,被判终身监禁。肖申克州立监狱,我已死为幽灵,又复活为英雄。人间的传奇正在继续……”
  •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选了曾国藩家书一改过去各版本形式,将曾国藩生平分为京宦生涯、窘困的团练大臣、人生巅峰、余晖残照四部分。在讲解曾国藩家书的同时,以这种简介的形式方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思想。
  • 皇上本宫不媚

    皇上本宫不媚

    大婚当前,红色珠帘内,女子的惊呼声自帷帐之中传出。赵匡邪佞的勾起嘴唇,冷漠的眸子里充满了不屑与唾弃:“怎么?朕的爱妃,这就等不及了?”女子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男子,眼泪止不住的流下:“你不是他...你怎么会这样...”最终,闭眼,心死如灰。为什么他喜欢的是姐姐,为什么他偏爱一个宫女都不看自己一眼,为什么她成了罪臣之女,为什么他轻易就将她转手送人,为什么要她死!既然让她逃出一条生路,那就别怪她藏刃倾城而来!场景一:“民女惶恐,太子身份高贵,民女不敢攀炎附势,不过说起来,太子还算民女的姐夫呢。”赵匡听到“姐夫”这个词立刻阴了脸,暴风雨前的漫长寂静之后,却等来了水波无痕。“歆儿,在将军面前,我还是不习惯这么叫你的闺名。”赵匡满是无奈的脸上显现出的是无尽的宠溺。孟媚歆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装的有模有样的男人,这个被称作是太子的男子,竟然这么厚脸皮的在自己祖父面前捉弄自己!孟媚歆绝望的看着孟元毅然决然离去的背影叹息,祖父,您真的被这个男人骗了啊!赵匡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移到了孟媚歆的身边,故意靠近孟媚歆,赵匡坏笑着:“呀,祖父走掉了,小姨子。”孟媚歆怒气冲天的转身:“你...太子殿下,这样的玩笑还是不要再开的好,被姐姐知道了还以为太子殿下……”场景二:孟媚歆冷艳的眉眼睨着对面坐着的皇上赵煦,嘴角一丝魅笑,眼中却是狠毒。“皇上,如若您喝下这杯毒酒,我就原谅你之前的一切,如何?值得不值得?在你心。”赵煦瞟一眼金樽酒杯,再看向孟媚歆的时候依旧满眼温情:“好,我喝。”只一句,举杯下肚,落地无声。隐约中之间青衫衣纱飘远,她走了?场景三:听闻皇帝选秀女,孟媚歆潜回宫,扮作宫女。“就要这个宫女吧,朕看着不错。”皇帝指着她,微笑。孟媚歆高傲的抬头:“皇上,奴婢一生嫁一人,一世便只一双人。”赵匡的一眼温柔撞进她的清瞳:“那又何妨?朕遵从便是。”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