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600000029

第29章 清朝的“白发卿相”现象

本文与赵晓华合作撰写。

中国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为“致仕”,又称“休致”、“致事”。《礼记·曲礼》云:“大夫七十而致仕。”历代一般以70为致仕基本年龄。清人梁章钜曾言:“古人以四十为‘强仕’之始,以五十为‘服官政’之年,以七十为‘致仕’之期。”(《退庵随笔·官常一》)人到70岁,往往精力不济,即应告老退休。清代的致仕制度实行较有弹性,高级官员年过70者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常常可以继续留任,对于的确精力不支、告老还乡者也给予丰厚的退休待遇。

清朝法律对致仕年龄的规定相对灵活,一面规定“年老有疾、恋职不去而被议者,则勒令休致”,另一面又有规定:“年逾七十之教职内有精力尚健、堪以留任者,亦止准展限五年,概行令其休致。”(《钦定六部处分则例》,卷4)在清代退休制度的实际实行中,官员的致仕年龄并非十分绝对,一成不变。乾隆帝曾经讲过这样的话:“人之可用与否,未可专以年齿论。譬如年逾七十而强健者,亦不可铨选乎?未至七十而病惫龙钟者,亦可姑容乎?惟当看其人之可用与否为去取,不当以七十为限。”(《清高宗实录》,卷235)清代官品不同,致仕年龄也不一样。三品以上官员致仕,由本衙门奏报皇帝批准,四品以下由各衙门报给吏部,吏部每半个月汇总报给皇帝。一般来说,三品以上高级官员退休年龄弹性较大,三品以下官员则比较严格地执行70致仕的原则。官员年届70,清代官德丛谈

第一章清朝的“白发卿相”现象应当主动告休,亦称“乞休”、“乞骸骨”。对于高级官员告休,清代帝王常常加以慰留,以此作为笼络和体恤臣子的重要方式,如同道光皇帝所言:“年至则奉身以退耳,谁复出力为国家图庶务者。我朝待大臣恩礼笃至,而不忍轻令解职,大臣苟非隆老有疾,不轻陈请。”(《清宣宗实录》,卷301)因此,许多德高望重、功勋卓著或确为国家所需者提出致仕请求,经常被皇帝加以挽留,以示优崇。雍正二年(1724),大学士王顼龄以年老请致仕,雍正予以挽留,称其“学识优裕,品行端雅,增重岩廊,年虽耄耋,体素康宁,今力辞禄位,朕弗忍焉”,“盖一日之留,胜千里之暌也”(《清世宗实录》,卷21)。再如道光十七年(1837),年已八十的大学士长龄因病奏请开缺,上谕令其“安心调理,不必限以假期”,后长龄因病势难以速痊,再请开缺,道光帝以其“精力素健,若遽准致仕,朕心实有所不忍”,因此仍未准长龄开缺(《清宣宗实录》,卷301)。有些在馆阁修书修史的学养高深的官员,其学问阅历随着年龄增长而愈加丰富,更能为国家发挥作用,此类官员也毋庸受年龄限制而致仕。徐元梦于康熙朝任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帝即位后,徐元梦逾八旬,屡次以衰老请辞,乾隆帝则称:“徐元梦年虽逾八十,未甚衰惫,可量力供职”,仍命其在内廷行走,领诸馆事,结果以87岁老死于馆阁(《清史稿·徐元梦传》)。翻阅史料可见,许多官员年满70仍照常升转,像徐元梦一样卒于任者大有人在。嘉庆十年(1805),82岁的纪昀以礼部尚书升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同年故去。光绪朝重臣李鸿藻,年过70仍先后任刑部、礼部、吏部尚书,78岁时卒于任上。还有臣子年过70,已经退休,朝廷又复令其出仕者。光绪二十三年(1897),77岁的晚清著名律学家薛允升因案从刑部尚书被贬为宗人府府丞,次年以病退休,二十六年(1900),薛允升复被起用,次年随慈禧从西安返回北京路上病死,时年81岁。

清代满汉大臣致仕之后,一般来说待遇十分丰厚。根据《光绪会典》卷14记载:“满汉大臣年老乞休者,朝廷待以殊礼,或升职加衔,或仍给原俸,或命驰驿还乡。其尤宠异者,或赐袍服文绮,或赐御制,或官其子孙,或遣人存问,或令地方利弊仍许具疏陈奏,皆出自特恩。”从物质待遇来看,顺治六年(1649)曾规定:凡官员致仕者,“督、抚、布、按、总兵各给园地三十六亩,道员、副将、参将各给园地二十四亩,府、州、县、游、守等官各给园地十八亩”(《清朝文献通考》,田赋五)。以后主要改成食俸制度。食俸分成食全俸、食半俸及不食俸三种情况。乾隆元年(1736),定满汉大学士及曾为部院尚书致仕者,俱照其品级给与全俸,在京从户部支领,在外从该省藩司支领,“永着为例”。乾隆三年(1738),又定原品休致文武大臣食俸例。除大学士尚书内原品休致大臣给食全俸外,为了鼓励主动申请退休,对自行奏请后经批准令原品休致者,也给食全俸。经京察自行奏请及准令原品休致者,由相关部门查明,可给食半俸。若是部议致仕人员,则不能给食俸禄。一些有功之臣致仕,朝廷还常有额外赏赐。雍正六年(1728),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田从典告休,即被加太子太师,赐帑银五千两,允其升一等侍卫致仕。在政治待遇方面,退职之后存品加衔者不在少数。如康熙二十三年(1684),刑部左侍郎宋文运以病乞休,命加太子少保致仕。雍正四年(1726),礼部左侍郎郝林以老疾乞休,也命加尚书衔致仕。另外,退休还可荫子补官。清代规定:“原品解任食俸者准荫。”(《钦定吏部验封司则例》,卷3)康熙四年(1665),都统刘之源乞休,不仅以原衔加太子太保致仕,其子副都统刘光还代为都统。此外,对于高级官员,还会礼送还乡,定期慰问。雍正十一年(1733),年逾八旬的大学士陈元龙告老还乡,起程之日,皇帝赏给酒膳果品,并命六部满汉堂官饯送,沿途官弁迎送尽礼。有些备受皇帝信任和宠爱的高级官员,退休时可以同时获得以上这些礼遇,可谓极尽恩荣,风光一时。乾隆二十三年(1758),大学士陈世倌告休时,不仅加太子太傅,乾隆还赋诗一章,“以宠其行”,又颁赏筵宴,令部院堂官前往饯行,赐帑金五千两作为路费,驰驿回籍,仍按原品在家食俸,起程时由在京官员祖送,归途所过地方,地方官在20里以内者送迎,返归故里之后,巡抚两司还要时加存问,上谕还宽慰其称:“俟家居一二年,自行酌量,精力尚健,仍可来京供职。”(《清高宗实录》,卷557)虽然清代对于退休大臣予以相应的礼遇,但是由于退休年龄执行不够严格,加上在职与退休毕竟待遇悬殊,因此,与历代社会一样,到龄不主动告休、恋职不去者在清代依然是官场一种普遍现象。道光初年,大学士伯麟年逾七旬,因患腿疾,步履艰难,见了皇帝不能下跪,即使这样还不想告休,而是请求放其外任。此举令道光帝大怒,他指责伯麟“胆大荒谬,莫此为甚”,如果感觉精力就衰,即应引疾求退,伯麟“只知总督之养尊处优,而不知任大责重”,此种恋栈之心绝不能再作姑容,伯麟因此被以原品休致(《清宣宗实录》,卷37)。为了防止贪恋禄位、恋职不退的现象,有清历代也从制度上做了些努力。根据清代京察制度中的“六法”处分原则,若被定为“年老、有疾者”要勒令休致。另外,结合定期考课,相关官员要由皇帝或吏部等主管部门验看,决定退休与否。乾隆二十二年(1757),定部、院属官55岁以上,堂官详加甄别。三十三年,改定京察二、三等留任各官,65岁以上引见。嘉庆三年(1798),命京察二、三等官引见,以年逾70为限。乾隆四十八年,皇帝召见并不常见的三品官、詹事兴桂,发现其年力已衰,因此降旨将其原品休致。此后,为防衰庸者恋栈不退,定除四品以下京堂特派王大臣验看外,三品京堂也由吏部一体带领引见。虽然律例规定纂严,但是在具体的考课中,“长官往往博宽大之名,每届京察,只黜退数人,虚应故事,余概优容”,部员冗滥及老龄化,从康、雍时已然形成。雍正时期,汪景祺、查嗣庭等指称部员壅滞,甚至有“十年不调、白首为郎”者(《清史稿·选举志六》)。为了赖在官位上不退休,隐瞒年龄岁数,竟成官场风气,有人曾感慨:“三十年来,士大夫履历,例减年华,甚至减至十余年,即同人宴会,亦无以真年告人者。”(王士桢:《池北偶谈》,卷2,《官常》)恋栈不休者太多,极易导致人才选拔受阻,加速吏治日趋腐败。乾隆帝再三强调,白发卿相与恋职不去者是有根本差别的:“我朝待大臣恩礼笃至,而不忍轻令解职,大臣苟非隆老有疾,不轻陈请,恐不知者反议其贪位恋职,而谓国家不能优老,全其令名,是不可以不辨。”在他看来,士大夫当为国事尽心竭力,不能因有致仕之期而对公务漠视偷安。致仕是不得已才为之,决非“仕人之盛节。为人臣者,断不可存此心”,“年至则奉身以退耳,谁复出力为国家图庶务者,此所系于国体官方人心世道者甚大”(《清高宗实录》,卷307)。但是,对老臣的过度优崇往往致使官僚队伍老龄化,年富力强的人才缺乏脱颖而出的政治土壤。与乾隆对致仕年龄颇为不屑的态度相比,嘉庆帝则指出,作为臣子应当知道“自权进退”:“古人七十致仕,虽平素才猷卓越者,精力就衰即不肯贻诮素餐,况才具本中平,年齿既迈,仍居高位,其职守所在,悉属旷瘝,而贤路转因而阻塞。”(《清仁宗实录》,卷274)然而,退休年龄执行不严格,到龄不退、甚至不退反升者比比皆是,很容易引起官员之间的观望攀比心理,能够从大局出发、主动进退者实属寥寥。总体来看,清代致仕制度能够强化国家的行政职能,鼓励和督促臣僚克尽职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和改善君臣之间的关系,但是,久仕不退与恋职不去的双重历史现象说明,君权的过度干预,削弱了制度本身应该发挥的作用,这既不利于吏治的清明和整肃,也不利于文官队伍的新陈代谢。

同类推荐
  • 理论热点·2011

    理论热点·2011

    为深入回答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了十二个问题,组织理论工作者撰写了《理论热点·2011》这本通俗理论读物。本书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我省在实施“十二五”规划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力求从理论和政策层面进行分析、解读,作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回答。该书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组织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辅助教材。
  •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2007年是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为此几次来向我了解杨尚昆的一些情况。之后,应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之邀,陆续将杨尚昆同志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有关回忆录第二册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2008年秋,在杨尚昆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又以一篇拙文《怀念杨尚昆》回顾了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伟人,激励自己。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稿汇编成《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出版。为了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特将经杨尚昆生前审定、以杨尚昆名义公开发表的《高饶事件》一并放入《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 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

    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

    《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毛泽东“引兵井冈”、遵义会议、西安事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皖南事变、重庆谈判、中共抢占东北等故事。
  • 责任胜于能力(公务员读本)

    责任胜于能力(公务员读本)

    畅销100万册,公务员责任意识与职业精神养成的第一读本。立党为公,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执政为民,贯穿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作一名有责任心的公务员,做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人民与社会。
  • 美国“阴谋”

    美国“阴谋”

    新华社驻美记者刘洪四年心血,告诉老百姓一系列事件的幕后。提供不一样的答案,讲述你不知道的始末。过去几年,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贸易顺差、中国的责任和义务等许多问题上,中国面临了一轮又一轮的质疑。在美国,翻开报纸,有对中国的批评;打开电视,有对中国的攻击;日常闲聊……
热门推荐
  • 军事智慧与谋略(世界军事之旅)

    军事智慧与谋略(世界军事之旅)

    青少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他们不仅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对军事科学充满了强烈的好奇。真实地展现人类军事活动,也许我们无法成为一场军事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但我们可以把军事百科作为模拟战场。本丛书从不同角度阐述军事的相关知识。
  • 死神转世之天才魔法师

    死神转世之天才魔法师

    光明与黑暗的结合,死神的转世,镰刀与魔杖的荣归,冥界的灭亡!骑着骨龙的死神军团,将会怎么帮助人类联盟击退冥界大军呢?众黑暗魔法师的联合禁咒,将会是什么效果呢?
  • 宇山

    宇山

    浩瀚星际之中,太阳不过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一颗恒星,可是这个直径只有十四万公里的小家伙却即将爆炸,一旦发生就足以令整个人类彻底消亡,淹没在宇宙当中,所幸当时一批伟大的人类独树一帜,利用当初并不完善的技术,将一部分人送进未知的无尽宇宙。技术的缺陷令许多人永远的变成了宇宙尘埃,所幸总还有一部分幸运者活了下来,分散到了宇宙中从未探索的各个角落,艰苦求存,自成体系,发展着各自不同的文明与科技…… 大迁移的千年之后,灾难的阴影似乎已经远去,平静的生活安逸而舒适。可是总有人心怀梦想,希望找回那旧日失落的家园,传承血脉与亲情;希望打破束缚的时空,探索未知的奥秘;希望奔向广袤的星空,攀上宇宙之巅……
  • 重生之我的阁下

    重生之我的阁下

    我们不叫黑衣人,我们的名字是人类观察员。至于你,你是我们的总司令!你问总司令是干嘛的?当然是认真贯彻《人类保护计划》的核心精神,维护世界和平。记住,这个世界没有神仙!没有上帝!没有妖怪!没有幽灵!没有魔法!没有外星人!也没有超能力!那刚刚咬掉我半只手的东西是什么……
  • 中华成语故事(利)

    中华成语故事(利)

    成语源远流长,是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多源于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和寓言故事中。成语把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融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每个成语都是个故事,它的形式虽然简单,但却形象生动,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几个字就能说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 重生左财右福

    重生左财右福

    麻?重生鸟?她挽挽袖子,即然有这机会,那就别浪费。咱先把家里未来嫁不出去的老姑娘解决掉再手起刀落,快剑暂情丝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后麻,搓搓手,顺便挣挣小钱,发发小财也是可以滴~什麻?你个死人还想来抢老娘的‘劳动成果’?不用废话,一脚踹飞~咱左手挽着财神,右手拐着福星,带领全家发财致富,奔福去~~
  •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除病保健按摩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除病保健按摩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除病保健按摩》分别从按摩基础知识,内科常见病按摩疗法,外科常见病按摩疗法,妇儿、泌尿科常见病按摩疗法,五官科常见病按摩疗法,保健科按摩疗法6个方面广泛地介绍了一些保健按摩的原理、方法和知识。《你不可不知的100种除病保健按摩》编者陈福林是多年从事临床医学、专业按摩的一线医护工作者,具有深厚的工作经验。然而,保健按摩的内容博大精深,我们又希望能够以简洁明了、方便阅读和使用的形式展现给读者,在每篇中都有穴位图示,并增加了准确取穴的文字说明。
  • 我的老公是王子

    我的老公是王子

    她是穷苦人家出生的善良灰姑娘;他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大少爷,风靡全校的冰山王子。两条完全不相交的平行线,却因为一场偶然的变故紧紧的缠绕在一起。“只要你嫁给我孙子,我就替你们家还债,供你上大学,让你衣食无忧。两年的时间,如果他不能爱上你,我就放你走,但你得保密。”“这。。。”她为难了。“只要你娶她,我这辈子就什么遗憾都没有了。”“这。。。”为了‘孝’字,他妥协了。说好不理她的,可为什么在学校里看见她和其他男生在一起,心里会不舒服?为什么误会她心里会这么痛?为什么偏偏忍不住要帮助她?为什么。。。。。。没有感情的婚姻,真的可以培养吗?
  • 打入公司主流圈

    打入公司主流圈

    这是一场站上中层的游戏,游戏中的每个人都削尖脑袋、挖空心思、极度悲催地渴望挤入这个圈子,成为制定游戏规则的人。也许你并不这么想,但你内心很期待。在这个竞争无所不在、出头之日遥遥无期,又恐别人不理解但内心极度渴望站位的时代,谁都不想浪费青春,那么又如何在这短暂的时间内站上中层主流圈呢?《打入公司主流圈》详解如何发现主流圈,如何唤起主流圈的关注,如何在主流圈展示自己的才华,如何不紧不慢站上中层,触摸主流圈的天花板……
  • 半面相公

    半面相公

    赵芹滴,不知道是名字取错了,还是天生桃花运不好,交往了6个异性最终都被情敌用手指轻巧勾走,这且不说什么,轮到第7个更过分,情敌不但抢了她的男朋友,两人好联合起来骗光她的这个孤儿,身前在世父母留给她的所有财产。从此她的人生陷入了灰暗中,幸好还有她的死党——林情,在她最无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真是患难之中见真情啊!林情为了安慰芹滴,邀她去游湖,可游个湖也会生事端,自己莫名其妙的掉进湖里。醒来却发现自己身在古代,而且是在一个名叫廖绚双的身体里,当意识还在云里雾里的时候,隔日就要下嫁与人,真当是衰,人生可说是倒霉透顶。轩君瑾,多情山庄的主人,为了遵循已故爹娘的遗愿,不得已娶了廖布商行的千金,却无情的将她丢进遗情苑,只因他的心里早已有人了,而且为了他香硝玉殒,从此他的心随着她的离开而关上了心房。他们协议互不干涉,可谁知这小妮子很不安分,老出晃动在他的面前,渐渐让他的心有了心跳的感觉;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潜入她的闺房,掀开那半张铁皮面具,露出一张勾人心魄的脸,柔情地欣赏着她的容颜,嘴角会幸福地微笑着。当明白自己已动心的时候,这小妮子居然给自己来个闹失踪,看不抓到她后,打暴她的PP~可找到她的时候,她身边出现一个很优秀的男子,还怀有身孕``````推荐好友的文:冰琅的《挽爱》很不错的文爱蔷薇的猫的《色女统天下》很用心的文丫头新作《画然之恋》简介:〈画然之恋〉画然一出生就失去了父母,一直都是跟着奶奶生活;奶奶是个越剧演员,在奶奶和生活环境的熏陶下,五岁时立志要当穿越女,从小开始琴棋书画的培训,学得是相当有水准;还学习了宫廷礼仪,一颦一笑相当有以往古代贵妃的风范。可转眼已过自己二十五岁的生日,对穿越之事已经不再迷恋;回想以前那么迷恋古代,甚至傻兮兮得立志要当穿越女,不知道闹了多少笑话,至今仍被自己的男友笑话,时不时还来一句,“爱妃,跟朕约会去。”自己的男友是个警察,是在侦探组,负责走私买卖案件。前不久侦破一件重大案件,花了3个月的时间,侦破了一副走私不明年代的古画,现在已经在市博物官对大众展览。男友邀自己去欣赏,当两人鹣鲽情深的走进了博物官,吸引了很多的目光;在众人的羡慕、敬佩的眼光之下走到了那幅名画的面前,画然一下就被它吸引住了,虽然画卷已经泛黄,甚至有些残破不堪,可那画卷上的女像却那样的熠熠生辉,头带金冠,身着宫服,坐在太师椅上,表情淡定儒雅,脸上、眼睛里有着微小的笑意。可为什么觉得她是那么的熟悉,好像在那见到过,美眸灵动一下,瞥向了远处,又转回透过玻璃看向她,在玻璃的反光面中瞥自己的容颜。瞳孔一下睁大好几倍这不是自己吗?意识到这个事实的时候,想跟男友说,可为什么四周漆黑一片,只剩下自己在疯狂的呼叫!当自己精疲力竭的时候,陪随着黑暗沉睡了过去,当自己醒来的时候,却在祭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