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300000035

第35章 王时槐的透性研几说(1)

江右王门聂豹、罗洪先的归寂、主静说,主张在未发上用功,先用收摄保聚功夫,使心体在未与外物发生感应前即具有廓然大公的性质。这样的功夫路径,必然导致承认未发为一独立阶段,未发可脱离已发而存在。这不仅与宋明儒者作为基本出发点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之说矛盾,亦与王阳明“离了已发,未发又从何处求”的教训相左。与聂豹、罗洪先同时及以后的许多学者,虽对其归寂以通感、执体以应用并以之纠正纯任先天派的弊病皆首肯,但对其割裂已发未发、动与静、心与物的理论纰漏,则痛切指摘,王时槐就是其中的一个。

王时槐(1521—1605)字子植,号塘南,江西安福人。嘉靖进士,历仕南京兵部主事、太仆卿、陕西参政等职,请告归。万历中,诏起贵州参政,寻升南京鸿胪卿、太常卿等职,皆辞不赴,潜心学术。论学书信及讲学语录保存在《友庆堂合稿》中。

王时槐属江右王门,青年时师从同乡刘文敏(两峰),以主静为用功大要,甚以聂豹、罗洪先之归寂、主静为是。出仕后交游渐广,学业益进,渐渐不满归寂主静之说。晚年以“透性”为宗旨,“研几”为功夫进路,以先天后天体用不二、生生仁体贯彻动静为指归。

一虚静与生生

刘文敏之学,虽认同归寂、主静的学术方向,但在先天后天的关系、先天心体的性质等问题上,见解与聂豹、罗洪先不同。聂豹、罗洪先强调在已发前的未发上用功夫。刘文敏认为,未发已发不能截然相分,心性之体虽无声臭可言,但内中潜藏万物生机,此生机之流行有主宰于其中。心性本体是即动即静,即行即止,即流行即主宰的,他说:“吾性本自常生,本自常止。往来起伏,非常生也;专寂凝固,非常止也。生而不逐,是谓常止;止而不往,是谓常生。主宰即流行之主宰,流行即主宰之流行。”(《明儒学案》第432页)

常生即流行,常止即主宰,二者不可偏废。王时槐与同门陈嘉谟、贺泾同受刘文敏此为学宗

旨,故其学自始即重生生,重动静不二;虽与聂豹、罗洪先同为良知修证派,反对现成良知,但与聂、罗在本体论上的认识绝不同。在王时槐看来,静只是初学入道的权法,不可以之为终生学问宗途。他说:

学无分于动静也,特以初学之士,纷扰日久,本心真机尽汩没于尘埃中。是以先儒立教,欲人于初下手处,暂省外事,稍息尘缘,于静坐中默识自心真面目,久之邪障彻而灵光露。岂谓终身灭伦绝物,块然枯坐,徒守顽空冷静,以为究竟哉!(《答周守甫》,《友庆堂合稿》卷一,第5页)

这与王阳明戒初学者勿耽空守寂养成一个痴呆汉意思一样。王时槐认为,动静一如,静中有动之真机包藏,求静是手段,静中之真机显露是目的。而此显露又不可强致,静功着到,真机自然显露出来。他尝自述这种静中显真机的体验说:

弟昔年自探本穷源起手,诚不无执恋枯寂。然执之之极,真机自生;所谓与万物同体者,亦自盎然出之,有不容已者。此非由承接唇吻而得之,亦非学有转换,殆如腊尽阳回,不自知其然也。(《与萧兑嵎》,《友庆堂合稿》卷一,第13页)

王时槐将此静中之真机看做一种自然发露。真机充盈,即万物一体境界。真机无一息之停,时时涌发于人的内心。虽人心极静时,此种意识仍活泼泼地。在王时槐看来,此即心之本体,王时槐又称为“意”。意即生机,它是“生生之谓易”这一宇宙原理在人心中的表现。王时槐极

看重“意”的作用,他说:

生机者,天地万物之所从出,不属有无,不分体用。此机以前,更无未发,此机以后,更无已发。若谓生机以前更有无生之本体,便落二见。……阳明先生曰:《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格物致知者,诚意之功也。知者意之体,非意之外有知也;物者意之用,非意之外有物也。但举意之一字,则寂感、体用悉具矣。意非念虑起灭之谓也,是生机之动而未形,有无之间也。独即意之入微,非有二也。意本生生,惟造化之机不充则不能生。故学贵从收敛入,收敛即为慎独,此凝道之枢要也。(《与贺汝定》,《友庆堂合稿》卷一,第32页)

这一段话所表达的意思,正是王时槐学术的中心意旨,也是他所谓“透性”、“研几”的理论前提。这里,王时槐强调的中心是“意”。意是最根本的,《大学》之三纲领、八条目,功夫皆可归结到意上。王阳明以格物为诚意的入手,这一点为王时槐所继承,但王时槐抛弃了诚意是在意念上为善去恶这一王阳明强调的重点,直趋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本体。在王时槐这里,“意”可从本体和功用两个层面去理解。在本体层面,意是宇宙生生之理的凝聚,是生生之理在人性上的表现。他说:

宇宙万古不息,只此生生之理,无体用可分,无声臭可即,亦非可以强探力索而得之。此心之生理,本无声臭而非枯槁,实为天地万物所从出之源,所谓性也。生理之呈露,脉脉不息,亦本无声臭,所谓意也。(《答贺汝定》,《友庆堂合稿》卷一,第34页)

这是说,宇宙根本法则就是生生不息,人之心性就是宇宙生生不息之理的凝聚,“意”是性的表露和呈现,故意是心之本体。因为是本体,所以超绝有无、体用、未发已发之对待。它的本质是“生生”。造化之机时时充盈其体,而人的私欲对它有障蔽,故不能时时呈露。收敛正是为了保证宇宙生化之机时时彰显。所以聂豹、罗洪先的归寂、主静并非无其用。这种收敛正是生机呈露的前提条件,收敛即诚意。王时槐说:

此心湛然至虚,廓然无物,是心之本体原如是也。常能如是,即谓之敬,阳明所谓“合得本体是功夫也”。(《答郭以济》,《友庆堂合稿》卷一,第14页)

湛然至虚和生生不息皆是“心之本体”,但前者说样态,后者说本质,前者是后者发用流行的条件。在功用层面上,王时槐主张“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此“知”字即良知,是心对宇宙本体生机的知觉;“意”是心体生机的奔突冲创,显发于意识层面。意和旋起旋灭的念虑不同。念虑是“意之标末”。本体之意神秘而精微,故可于“动而无形,有无之间”体验。它可显发于知觉,但它本身并不总显发为知觉,故“寂感体用悉具”。这里所谓“物”,重点不在独立于人之外的客体,而是经过心的整合作用的物象,在整合过程中,意给了物象以生生不息的品质。就是说,物是主体把宇宙根本法则(生生不息之真机)投射于自然物之上所得到的具有意义、价值意味的物。

王时槐非常重视意的涵养,他以居敬为涵养意的具体方法,他说:

所云居敬穷理,二者不可废一,要之居敬二字尽之矣。自其居敬之精明了悟处而言,即谓之穷理,非有二事也。纵使考索古今,讨论经史,亦是居敬中之一条件耳。敬无所不赅,敬外更无余事也。故曰居敬二字尽之矣。认得只是居敬一件,则功夫更无歇手时。(《答郭以济》,《友庆堂合稿》卷一,第12页)

就是说,程颐、朱熹所谓“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敬义夹持两个方面,实际上只主敬一事:对体现在对象上的理的了悟知觉和对此理的涵泳养护。故居敬包穷理,皆后天用功事。由此,王时槐反对聂豹、罗洪先的归寂、主静说,认为聂、罗为反对王阳明弟子中以情识为良知的弊病,提倡在未发上用功,但未发即是程颢所谓“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未发上不可用功。他说:

未发之中,性也。有谓必当收敛凝聚以归未发之体者,恐未然。夫未发之性,不容拟议,不容凑泊,可以默会,而不可强执者也。在情识则可收敛可凝聚,若本性,无可措手,何以施收敛凝聚之功。(《语录》,《友庆堂合稿》卷四,第26页)

王时槐在这一点上和现成良知派一样,认为良知本身是寂感一如的,良知即是未发之中。以为良知必收敛凝聚而后为未发之中,是“头上安头,屋上架屋”。聂、罗虽惩王门后学中猖狂一路以情识为良知,提倡收摄保聚之法,但此收摄保聚之功用在良知未发上,却是用错了地方。他指出:

“致良知”一语,是阳明先生直示心髓。惜先生发此于晚年,未及与学者深究其旨。先生殁后,学者大率以情识为良知,是以见诸行事殊不得力。罗念庵乃举未发以纠其弊,然似未免头上安头。夫所谓良知者,即本性不虑之真明,原自寂然,不属分别者也。此外岂更有未发耶!

(《语录》,《友庆堂合稿》卷四,第16页)

这里对罗洪先的归寂主静说有所不满,而与王阳明反复叮咛的“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寂然不动之本体”一致,故为黄宗羲评论良知修证派时所采纳。

二透性

王时槐以意为性的显露,在他这里,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剖析他的性的概念,可以看出透性之说的真实意谓。以“生生之理”解释性,是王时槐最主要的意思。他说:

盈天地间只一生生之理,是之谓性。学者默识而静存之,则亲亲、仁民、爱物自不容已。何也?此性原自生生,由本之末,万古生生,孰能遏之?故明物察伦,非强为也,以尽性也。(《答贺汝定》,《友庆堂合稿》卷一,第35页)

程颐提出“性即理”,认为人物之性皆是宇宙根本之理的表现。王时槐说宇宙间只一生生之理,是之谓性,就是承认性即理。不过在性理的内容上,王时槐显然吸收了孟子的“四端之心我固有之”、《易传》的“天地之大德曰生”、程颢的“识得此仁以诚敬存之”等意思,以生生之德为宇宙根本原理。程颐的“性即理”是就宇宙万物的具体道理潜在地支配此物的现实活动和发展过程,是此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这一点着眼。王时槐的“天地间只一生生之理”是观照、体验万物的蓬勃生机和不息的生命力、创造力而将它上升为宇宙原理,这一原理要默识静存而不能从理性分析得到。王时槐认为,生生之理既是宇宙的法则,又是人心的法则,人心的法则是与宇宙的法则同一的。所以在王时槐看来,心学、理学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程朱陆王非不可调和,因为两种学说都认为宇宙根本之理即人、物之理,穷事物之理亦即尽己之性。他说:

天下无性外之物,无理外之物。故穷此理至于物物,皆一理之贯彻。则充塞宇宙,绵亘古今,总之一理而已矣。此之谓穷理尽性之学,与阳明致良知之旨,又何异乎?盖自此理之昭明而言,谓之良知,良知非情识之谓,即程门所谓理也,性也。良知贯彻于天地万物,不可以内外言也。通乎此,则朱子之格物非逐外,而阳明之致良知非专内,明矣。(《答杨晋山》,《友庆堂合稿》卷二,第19页)

王时槐见解之宏通,江右诸子罕有其俦。他不固守一家之说,而是放眼整个理学。他的“总之一理”是朱熹的,穷理尽性是张载的,而认良知为理之昭明,更与王阳明“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完全一致。当他说“良知贯彻于天地万物”时,他是把良知作为“天理”的代名词,而此天理与心中之理是同一的。所以,王时槐是个调和程朱陆王两大派的心学家。这种调和是明代后期王阳明再传弟子中出现的新动向。王时槐的理气、性命说是紧紧连在一起的,他论性与命的意义说:

性之一字,本不容言,无可致力,知觉意念,总是性之呈露,皆命也。……性者先天之理,知属发窍,是先天之子,后天之母也。此知在体用之间,若知前求体则着空,知后求用则逐物。知前更无未发,知后更无已发,合下一起俱了,更无二功,故曰独。独者,无对也。无对则一,故曰不二。意者知之默运,非与之对立而为二也。是故性不假修,只可云悟。命则性之呈露,不无习气隐伏其中,此则有可修矣。修命者,尽性之功。(《答萧勿庵》,《友庆堂合稿》卷一,第54页)

在王时槐,性是先天之理;良知是性之发窍;知觉意念是性、良知的体现、托身之处,它是形而下的,故属命。这三个重要的范畴分别为同一的本体的三个层次。性即理,这上用不得功。良知是性理的发窍,即良知是对宇宙法则的知觉处。它作为发窍,是另一个在层次上高于它的东西(性、理)的表现,故为子。但它作为人的一切善行的根据,它又是产生者,故曰母。王时槐是把良知作为道德理性和知识理性这二者的合一来说的。道德理性是性、理,知识理性是知觉,良知是性理的自觉。良知在体用之间,也可以说即体即用。它既不属性、理、太极等形上层面,又不属知觉的形下层面。它亦可说是性理之用,知觉意念之体。它是上达获致性理的通道和下学寻索知觉意念的根据。所以它也是已发和未发的合一。良知和意念属命。命在这里表征气的形下层面的流行。性无可修,修性之功必在命上用,所以说:“修命者,尽性之功。”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王时槐这里,意和意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意是性之生机的微弱的感发,是性和命的中间环节,而意念则是形而下的有断续、有内容、有表象的具体心理活动。王时槐详细论述意与念的区别说:

同类推荐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包括:正确判断人的自然状态、奴隶制和权力、政治社会的建立和流弊、财产权的问题、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公益与众意之间、人民与政府等内容。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娱乐重生之绝色娇娃

    娱乐重生之绝色娇娃

    平凡女子混迹娱乐圈的那些事儿。前方是巅峰之上的神话,她掩埋了心中的梦魇,发誓不再回望,只是因为这样的一条路上早就布满荆棘,每前进一步,身后的大地便已经化成了万丈深渊,不容得自己回首;她不明白上天给她这次重生的缘由,只是坚定着自己的信念——生命的起点是追逐梦想,那重生的真正奥义就不需要再犹豫怯懦,燃尽自己的青春,用生命去诠释人鱼歌喉的传说。谁曾想竟硬生生给她踏出这段绮梦。在梦想的荆棘深处,站着两个同样完美的男人,一个是享受着万人欢呼与尖叫的国际巨星,一个是坐拥财富与地位的商业天骄,她又要如何还这一份份的情,偿这一片片的痴?一辈子只想要一次的爱恋,你们之间,我该选择的是谁?听到了吗?我在用生命歌唱,歌唱出一段属于我的传说……请相信我,我会用文字,向你们证明属于紫魂的那份骄傲!!本人坑品极好,这本书属于慢热型,请大家放心……
  • 人间(中)

    人间(中)

    “《谁是我》中,我发现我不是我,我质问谁才是我?我历尽艰辛终于找到自我,我却痛苦逃避真实的我。兰陵王面具神秘依旧,又是谁躲在蓝衣社的背后?我携带密令,远赴美国,却遭致命阴谋,被判终身监禁。肖申克州立监狱,我已死为幽灵,又复活为英雄。人间的传奇正在继续……”
  • 天文常识悦读

    天文常识悦读

    本书介绍天文学常识的理念,将古今中外的天文知识融会贯通。书中收录了天文学史上的大量的重大发现,帮助我们了解天文知识;解说了从古至今所出现的天文现象,为我们驱除了心里的疑惑;搜罗列举了各种各样的天文工具,让我们了解如何观测天体;囊括了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著名天文学家,用他们的成就帮助我们拓展天文知识。
  • 重生之契约新娘

    重生之契约新娘

    如果上帝给你一次重生的机会,平白无故给你三百万,“赐予”你一个万人迷的老公,你会要不要?当然要!眼看着快要奔三的蔡梦君,没钱没青春,每天被家人逼着去跟形形色,色的男人相亲。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回到七年前,她从一个大龄剩女摇身变成一个年轻美少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破荒

    破荒

    蛮荒之中,浮生若梦,生生死死只是等闲,繁华过处不过一场镜花水月新书《模因》九月一日发布,新老读者都请多多支持啊,本书从上传至完结,未曾断更一次,我的人品,靠得住
  •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倾城恋:男神的爱情通缉令

    倾城恋:男神的爱情通缉令

    某天某小偷盯上某男的钱包,几经波折,成功将他撂倒:“嘿嘿,要钱还是要命?”他嘴角微扬:“要人。”“算你识时务,现在把你身上最值钱的东西交出来。”男子薄唇一勾:“本少爷最值钱的就是我这个人,你尽管拿去吧。”“……。”呃,这是神马情况?到底她偷的是钱,还是……人?欲知详情请查看正文。舞动青春系列文1、《舞动青春:我不是你的乖乖牌》主角:聂希晨(∩_∩)蓝欣2、《舞动青春:邪魅叛逆少女》主角:左哲(∩_∩)叶子夜3、《舞动青春:误惹腹黑痞校草》主角:蓝浩(∩_∩)纪悦4、《舞动青春:逮捕偷心坏女孩》主角:聂嘉俊(∩_∩)鲁西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