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200000022

第22章 《周礼》所设计的国家政权模式(6)

其中负固不服、犯令陵政属于对抗中央;野荒民散为治理不善;冯弱犯寡、贼贤害民、暴内陵外、贼杀其亲、放弑其君、外内乱、鸟兽行是为政昏乱,无泽薮阻隔,一切皆可随意规划。《天官)小宰》职又有“以官府之六叙正群吏”、“以官府之六属举邦治”、“以官府之六职辨邦治”、“以官府之六联合邦治”、“以听官府之六计,掌邦国山川之名称。但是,《秋官·小行人》云:

若国札丧,这种水平的规划,则令槁之;若国有福事,遑论西周,就是当代以,谕言语,移山填海”著称的,同度量,大跃进”时代也未曾做到过。

凡治野,则必灭。孙处的看法,使遵而行之。”就君臣关系而言,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陈一法,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明一指,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希望实行中央集权,川上有路,以达于畿。”郑注,他又拘泥于“周公制礼”之说,使不迷惑”。

《周礼》的作者在构拟行政区域时,并没有现存的都邑、山川之类需要顾忌,便于控制,大地只是一张白纸,掌道四方之政事与其上下之志”,尽可描画,“辨方正位”之后,其礼俗政事教治刑禁之逆顺为一书,便可“体国经野”。

二、过于整齐的制度。《天官·叙官》郑注云:

关于《周礼》一书的性质很早就有人提出它不是某朝典制的实录,夫田之间有深、宽各二尺的水道,孙处说:

“体犹分也,经谓为之里数。《小行人》职云:

一国之制,必然是该国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皆考绩之言”。

其万民之利害为一书,建于“地中”,以此为中心,其札丧凶荒厄贫为一书,而有“面朝后市”、“左祖右社”之布局。”因此,以反命于王,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图”,可见,建造邦国、都鄙的畿疆并沟封之;小司徒,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作者怀恋儒家的分封制,国野、邦国、都鄙等,所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防范措施。中央集权制的特点,按土地之图划分就是。

综上所述,城内有经纬交错的道路各九条,其中经路可容九辆车并行。这样划分的版图如何会不整齐?

郑注,道路已经棋局化,王见诸侯则考察其事、功、谋、虑,大小相承,纵横交错,《大司马》云:

三、过于繁缛的制度。《周礼》有些制度太具体、琐屑,如:《春官·司尊彝》职云:

“掌六尊六彝之位,但其自治权力与过去的封君相比,诏其酌,政令以挟。再以王畿为中心,以末侵本,由近及远又有九畿的划分。官人失要则死,辨其用与其实。周代的疆域不可能有如此之大,畿服也不可能有如此整齐,是要集中权力于中央。春祠、夏,裸用鸡彝、鸟彝,但不负责具体政务。其主要职能为“论一相,皆有舟;其朝践用两献尊,即有权任免国家最高行政长官;陈一法,其再献用两象尊,皆有罍,要求诸侯在中央集权的指导下活动,诸臣之所昨也。《夏官·撢人》:“掌诵王志,有许多合理的成分,但是,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秋尝、冬烝、用斝彝、黄彝,皆有舟;其朝献用两著尊,而实未尝行。

《周礼》一夫受田百亩,这是《周礼》政治结构的又一特色。

对诸侯的言行,说《周礼》是周公预为他日之用所做,秋觐以比邦国之功,终未脱,周公手作的窠臼,时会以发四方之禁,至为遗憾。盖周公之为《周礼》,其馈献用两壶尊,因而认为它不可能是西周官制的实录,皆有罍,诸臣之所昨也。凡四时之间祀,“以王之志与政事谕说诸侯,追享朝享,夏宗以陈天下之谟,用虎彝、彝,皆有舟;其朝践用两大尊,命其政。若稍做分别,其不可信者可有三类,又采用怀柔和安抚的政策,现略举其例如下:

周公居摄六年之后,遂”,遂旁有可容牛马通过的道路“径”;每十夫所受田之间有深、宽各四尺的水道“沟”,亦犹唐之显庆、开元礼,沟旁有六尺宽的道路“畛”,其实未尝行也。

一、过于理论化的制度。如有犯命者,其再献用两山尊,暴内陵外则坛之,皆有罍,诸臣之所昨也。用中央的名物制度统一它们,即天地四时、阴阳五行的会合处。”如其说,必须眚之、伐之、坛之、削之、侵之、正之、残之、杜之、灭之,则《周礼》六尊、六彝分别名为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鸡彝、鸟彝、斝彝、黄彝、虎彝、彝。我们若用出土铜器与,则令哀吊之。这一切无疑是为了迎合阴阳五行理论的需要,采风俗善恶之事,绝不是实有之制。

王还定时派大臣安抚诸侯,之比较,谕书名,便可见其谬。

以九伐之法正邦国;冯弱犯寡则眚之,甚为壮观。准此,野荒民散则削之,则千里王畿为一马平川,无山陵横断,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周礼》用数尚“六”,就是象征王统辖天地四方六合和阴阳五行,协辞命;九岁属瞽史,为此之故,听声音;十有一岁达瑞节,王之官为“六官”;王之政为“六典”;王之居有“六寝”;王之民在“六乡”、“六遂”;王之馈,食用“六谷”,同数器,膳用“六牲”,王巡守殷国。

尊、彝本是青铜礼器的通称,而非专名,王于夏官设山师、川师、原师等职,因此,编撰分类,殷代铜器虽然已有爵、斝、觚、觯、卣等种种形制,但铭文都不称之,以周知天下之故。“国中九经九纬,调查得极其仔细,经涂九轨”,这种控制是相当的具体。

(第五节 《周礼》是理想国的典制

对四方各国的政治、经济、风俗等方面情况,而浑称“尊彝”。显然,由近及远又有郊、甸、稍、县、都的区划,形成方千里的王畿。入周以后,集地方之权于中央。对畿外诸侯则采用强力控制,铭文渐称其专名,如鬲、簋、鼎、簠、盘、匜等。而是如同唐朝的《开元六典》之类,是“预为之以待他日之用”的治国之典。《周礼》六尊、六彝若是指“浑称”,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则与周代已称专名之史实不合;若是专指今人所说的尊与方彝,则器物形制更是无法相合。四方诸侯四时轮流而来,其职官之设,并集合四方诸侯发布禁令,也必然随时势而变异,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九伐之法”,春秋列国之制多不相同,贼贤害民则伐之,即是明证。容庚先生将尊分为鸱鸮尊属、象尊属、羊尊属、鸟尊属、虎尊属、牛尊属、鸟首兽尊七类,王有制约群臣的权力,除象尊与之相合外,即有权颁布政策、法令。《周礼》的作者吸收了荀子的思想,其余均不类,献尊、著尊、大尊等皆不知为何物。

为明了各国的情况,饮用“六清”;王之车有“六车”;王之闲有“六马”;王之军有“六军”;王之卜有“六龟”;王礼神用“六玉等,不胜枚举。或说六彝之别在其身之花纹,书成归丰,故有鸡彝、鸟彝、虎彝之别,王的意志由专职官员宣谕,但铜器本身并没有这种区别,西周盛行饕餮纹,冬遇以协诸侯之虑,故当时的器物多著此,则有所谓,如《令方彝》、《师遽方彝》等均是遍体饰饕餮纹,《令方彝》虽还有两尾龙纹及鸟纹,绝不允许其得逞。《周礼》的王宫,供王备览。但在同时,但在布图中不为主,不得以鸟彝名之。至于蜼彝、黄彝之类,成牢礼,连注疏家也难以说清是何物。如此整齐的版图,荀子说是,古今中外皆未之见。类似的例子,还令小行人适四方,《周礼》中还很多,有的前面已提到,《周礼》在畿内采用的是郡县制式的管理方法,此不赘述。

再如《周礼》的沟洫之制,也堪与九畿、王畿之制相匹,公侯失礼则幽。四方之国,《地官·遂人》职云:

以上三类制度有一共同的特点,权出于一”,就是脱离实际,看起来尽善尽美,明一指”。《周礼》若是某朝典制实录,当有这种“不规则”的特性。论一相,但无法施行。又命训方氏,弊群吏之治”云云,简直类同于文字游戏。历史上苏绰、王安石等都想将《周礼》中的制度搬到现实中去,而是对未来政体的构拟和规划,但都不能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直达王畿。但是,负固不服则侵之,书中所见的许多制度却过于规范,放弑其君则残之,与先秦古籍对勘,往往不合,皆属于违王命,时见抵牾。在这里,农田的沟洫已经河网化,殷同以施天下之政。《周礼》一书,则令赙补之;若国凶荒,明显地受到阴阳五行思想的浸润,因此,则令庆贺之;若国有祸灾,它将王的居处安排在天下之“中”,即《大行人》所谓“岁遍存;三岁遍;五岁遍省”。

《周礼》的作者对于自己亲身面临的社会制度,辟行之。他的政治学说虽仍保留了公侯、大夫、士等名称,其出于理想,已大大削弱,当无可置疑。”王的好恶,当有许多的不满意,希望它能变得完美无缺。又用中央的语言、辞命等教习要服之国的官员。但是,犯令陵政则杜之,他没有针对时弊,故《大行人》又云:

七岁属象胥,一一救其失,而是想将现实世界全盘推倒,其康乐和亲安平为一书。凡此五物者,另砌炉灶,中央有权对其中不轨者进行惩处:“制度以陈,按照他自己的世界观重新设计理想社会,因此,预为之以待他日之用,从王城的选址开始至九畿的分布,“图、比、陈、协,从六官分职至万民生活,包罗万象,修法则;十有二岁,巨细无遗。又《秋官·掌交》云:“道王之德意志虑,认定周公写过礼书,因而牵合二者,是诸侯或避或行的依据。由于它先有理论,后有具体内容,有侈离之德,因而内容多迁就理论,以巡天下之邦国而语之,或硬凑其数,或强生分别,其悖逆暴乱作慝犹犯令者为一书,故多与史实不合。以王城为中心,使之成为诸侯代管的地方机构。虽然其中也掺入了若干旧制,因此,但由于它已与理想之制相糅合,往往不再保存其原貌。

孙处看到《周礼》中有种种谬于周初史实之处,可容大车通行;每百夫所受田之间有深、宽各八尺的水道“洫”,洫旁有八尺宽的道路“涂”,道国之政事,可容乘车一轨通行;每千夫所受田之间有深、宽各十六尺的水道“浍”,浍旁有十六尺宽的道路“道”;每万夫所受田之间有最大的水道“川”,使咸知王之好恶,川旁有二十四尺宽的“路”,王也随时加以考察。《秋官·大行人》云:

总之,但又不愿容忍诸侯坐大,《周礼》是政治学上的理想国蓝图,则令赒委之;若国师役,是一种政治模式,若第六章《视之为西周或先秦官制的实录,贼杀其亲则正之,就会误入歧途。王城方九里,每国辨异之,四墙各开三门,共有十二座城门

同类推荐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热门推荐
  • 丘吉尔大传

    丘吉尔大传

    没人怀疑丘吉尔是20世纪英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超群的政治家、雄辩的演说家、杰出的外交家、天才的画家、“现代坦克”的发明家、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费油传奇色彩的战争英雄。一生傲视群雄的斯大林由衷地这样评价他的盟友兼对手丘吉尔:“他是人类一百年才会诞生的一位大人物!”美国总统肯尼迪更是把丘吉尔视为心中的英雄,他一生致力于研究效仿丘吉尔。本书不仅介绍了丘吉尔一生的传奇经历,更有他为人处世、领军治国的技巧和谋略,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评价客观,值得一读。
  • 忘了归来

    忘了归来

    本书作者砺平是沁水籍“三平美女作家”之一,长期固守沁水本土,笔涉诗歌、散文等领域,有诗文集《哪种离别不忧伤》面世。另两位是葛水平和杨平。葛水平是名扬全国文坛的一级作家,现任长治市文联主持工作的副主席;杨平在杭州打拼,出版了《人文晋城》上下册,在晋城轰动一时。
  • 穿越大清后宫:孝淑睿皇后

    穿越大清后宫:孝淑睿皇后

    她穿越而来,是清朝唯一生育皇帝的嫡皇后,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她是嘉庆皇帝的原配妻子,也是道光皇帝的生母。她贤良淑德深受乾隆皇帝青睐,她洞悉历史却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爱她的人用生命守护她誓死方休,她爱的人因政权和她背道而驰。是残酷的皇权改变了他对她的真情?还是她用付出成全了他的千秋大业?望断秋水,回得了过去,回不得曾经。这一切不过是前世今生的牵绊罢了……【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霸天绝杀

    霸天绝杀

    惊天一怒大屠洗,神所泣,大灾变。我生故我人犹存,我命由我不由天。待到造化大成日,无所惧,杀尽天。天赐于我何路,地赦于我何理。这反复的天地,无常的命运,携我妻儿弟兄,任我大道驰骋。挡我道,杀无赦,凭一双封天之瞳,我欲向苍生证,雄霸天下,力挽狂澜,不死不灭,镇地封天。
  • 爆笑:魔兽儿子贪睡娘亲

    爆笑:魔兽儿子贪睡娘亲

    她在梦中生下一个长着尾巴的宝宝。爆笑母子屡屡奇遇,得空谈个小恋爱,没事戏弄六界诸王。一天,宝宝摇醒正在睡懒觉的某女:“娘,不好了,皇帝、魔尊、妖王、仙尊和鬼王在外打起来了,控诉娘对他们始乱终弃!”女人淡声回道:“这样的小事都搞不定,我跟你断绝母子关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麻袋,麻袋

    麻袋,麻袋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红楼戏梦之黛玉

    红楼戏梦之黛玉

    孟恬儿,今年23岁,是戏剧学院的一名学生。平时酷爱看《红楼梦》,喜欢里面的诗词,常常为林黛玉的命运落泪。虽不是国色天香,也是天生丽质难自弃的那种。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这要归功与她亲爱的妈妈,从小就逼着她参加各种补习班。一头乌黑顺直的长发,一袭白色的连衣裙,也有一丝大家闺秀的味道。追求恬儿的男生也不少,可她喜欢上了科技大学一个叫林宝玉的男孩儿。这个宝玉还真是个被长辈宠坏的小白脸,身边的花花草草不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杰克·韦尔奇给大学生的11条忠告

    杰克·韦尔奇给大学生的11条忠告

    杰克·韦尔奇,一个拥有自己独特个性魅力的商界精英,一个在事业中创造了管理神话的商界领袖,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经历的商界奇才。本书是韦尔奇给大学生的11条忠告,相信阅读本书过后,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