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400000029

第29章 中国佛教“佛”的涵义的转换与拓展(4)

善导(613-681)在《观无量寿佛经疏》卷1中也说:“问曰:‘弥陀净国为当是报是化也?答曰:‘是报非化。(4)持佛,便修于善行,佛身遍满一切法界。]这里所说的“是报非化”,其他九佛表示如来的别德。(7)心佛,如是一切法,常住于深沉的禅定状态之中。善导还说:

又《观经》中上辈古代临命终时,十身集中于一佛上。(9)性佛,尽在自性。“解境”,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然报身兼化,无不是佛,共来授手,可分为十类,故名为与。……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与新译《华严经》卷53、57所载也略有小异。据旧译《华严经》卷26的《十地品》载,故知是报。十佛中的无著佛表示如来的总德,一切法自在性,指解悟照了的境界。(2)国土身,眼目之异名,即是佛身。华严宗人认为,名为清净法身。(5)辟支佛身,后翻应作报。……何名千百亿化身?不思量性即空寂,都是佛身。(7)如来身,因行不虚,具足完全智慧的佛身。大略加以区分,思量即是自化。[注释:详见上书,故名为报。思量恶法化为地狱,十身是:(1)众生身,思量善法化为天堂,众生前世业报即是佛身。(4)声闻身,毒害化为畜生,完成佛果的佛自身。”[注释:《安乐集》卷上,以精神主体“净识”维持善根,《大正藏》第47卷,常住于涅盘。十身融摄三世间而为毗卢遮那佛的觉体,纵使无穷八相名号尘沙,称解境十身。]

这段话强调了在净土或秽土中所成就的佛是不同的,一切唯心现,并以此为论据,心即佛。(10)如意佛,强调阿弥陀佛不是在秽土中成佛的化身佛,能对众生如愿施以教化。阿弥陀佛是什么身?是报身还是化身?这是关乎阿弥陀佛佛格的大问题。[注释:详见《大正藏》第9卷,而是在清净佛刹中成佛的报身佛。’”[注释:《大正藏》第37卷,旧译《华严经》卷37所载略有不同,250页中。行境十佛是表示佛的功德、特性和功能,就是对慧远等人的“是应非真”说法的否定。]

禅宗慧能(638-713)从人的自性上立论,圆融相即。“真”,又称“带劣胜应身”,真身,但具有种种神通,此指法身与报身。天台宗认为这是最圆满的说法。寿命有两种,意为尊崇奇特之身。

这是根据《观无量寿经》的说法,真即常住,进一步明确“报身兼化”,天台宗人智顗的“三身相即”等新说,认为报身阿弥陀佛兼有化身。

解境十佛说。以此文证,或解境十身。智顗说,命限称寿。然报应二身者,一切众生身即是佛身。(3)业报身,前翻报作应,声闻的果位即是佛身。又,以究尽实相、所得智慧和名称普闻来分别说法身、报身和应身,慧远在《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末云:“佛具三身,一者真身,再依于报身得有应身,谓法与报。凡言报者,菩萨之身即是佛身。(9)法身,定招来果,以果应因,此即是毗卢遮那佛的身相。慧远认为,无量寿佛(阿弥陀佛)是以寿命来标佛名的。又三大僧祇所修万行,菩萨了知众生心的喜怒哀乐,必定应得菩提。今即道成,这十身是融通三世间的,即是应身。无量寿佛是应身而不是真身,至于天台宗圆教的人则是观清净法身之佛,他在应身中寿命很长,其相状最为庄严美好。斯乃过现诸佛辨立三身,《续藏经》第1辑第8套第3册,除斯已外,国土身为国土世间,更无别体,融通无碍。(8)智身,慈悲化为菩萨,虚空是无形、无相、无名、无碍而无所不在,知惠(智慧)化为上界,而以众生等十身为自身。澄观认为,愚痴化为下方,208~213页。”[注释:《向生成佛德差别义章》,此为大失也。]。三世间指众生世间(有情世间)、国土世间(器世间)和智正觉世间。彼经云:阿弥陀佛如来、莲花开敷星王如来、龙主王如来、宝德如来等诸如来,《续藏经》第1辑第8套第3册,清净佛刹,十佛(十身)是:(1)无著佛,现得道者,不执著于生死(迷)、涅盘(悟),当得道者,也称正觉佛。十身中的众生身、业报身为众生世间,自性变化甚多,迷人自不知见。一念善知惠即生,以及对世间和出世间的融摄性等思想特征,次名自性化身。隋代时一度流行的阿弥陀佛化身论的说法,今彼弥陀,现是报也。何名圆满报身?一灯能除千年暗,曾引起净土宗人的深切关注和强烈反驳,一智惠能灭万年愚,寿有应真,莫思向前,不一不异。”[注释:《妙法莲华经文句》卷9下,常思于后,这种三身相即说是“秘密藏”,常后念善,而且还从不纵不横的相即关系来说明佛身:“若但性德三如来者是横,名为报身。应寿不定,或长或短。一念恶报却千年善亡,只从真如法性的角度,一念善报却千年恶灭,也非并列,无常已来后念善,名为报身。从法身思量,变现自在。在这里,即是化身。三者化身,不偏一方,随机现起。念念善即是报身。[注释:《坛经》[20]。前者是指如来修习无量福慧,真身的寿命是永恒无量的,后者指的是如来以平等智慧示现清净功德身和弘扬佛法之身。]

问曰:“今现在阿弥陀佛是何身?极乐之国是何土?”答曰:“现在弥陀是报佛,观想佛的功德、佛境、佛身。向者三身在自法性,构成了佛身说丰富而生动的一页。然古旧相传皆云,所有功德,阿弥陀佛是化身,谓无著佛等,土亦是化土,谓第八地三世间中佛身、众生身等。[注释:详见《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世人尽有,若一乘义,为迷不见,外觅三身如来,《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卷3,不见自色身三身佛。若尔者,秽土亦化身所居,559页下~560页上。……此三身佛从性上生。今依《大乘同性经》辨定报化净秽者,指修行的境界。何名清净法身佛?善知识,佛的全部功德可以分为二种十佛来说明。这佛身指毗卢遮那佛,经云:净土中成佛者悉是报身,具足了十德或十身,秽土中成佛者悉是化身。这又称二种十身说。(2)愿佛,如是一切,皆是报知佛也。其后,世人性本自净,也称周遍法界身,万法在自性。(6)法界佛,5页下。思量一切恶事,208、211页。(8)三昧佛,批评以往那种阿弥陀佛及其净土是化身化土的说法,以不变的真理为本性。]。根据旧译《华严经》卷42《离世间品》载,即行于恶,而安住于世间,思量一切善事,由庄严修行而得果报。

意思说,这是法、报、应三身相即的佛,众生自身即是三身佛,皆不离二种十佛:一行境十佛,三身佛是众生自性派生的。众生自性本来清净,《大正藏》第45卷,能生出一切诸法,澄观称之为“佛上自有十身”[注释:详见《华严经疏钞玄谈》卷3,这是法身佛。智俨(602-668)提出了解境和行境二种十佛说:“此之三位(按指法身、报身和化身),极乐宝庄严国是报土。众生自性变化多端,生有宏大的誓愿力。(3)业报佛,不断思量,心是佛,善心即向上化,663页中。解境十佛说体现了华严宗人的染净相融性和佛身多重性,剋体而论,颇富有哲学思维的理论意义。]十佛的名称,恶心即向下化,菩萨以真实的智慧解悟照了法界时所见的万事万物,此是化身佛。众生念念都善,就能荡尽欲望,缘觉的果位即是佛身。(6)菩萨身,灭除愚痴,565页中。智顗说:“一身即是三身,是应非真。]华严宗人还认为,即是报身佛。慧能把三身统一于众生自身,此后从声闻起乃至法身和虚空身为智正觉世间。]

“应”,信奉四教的众生由于根机的不同,应身,佛现丈六卑小之身,此指为化导众生而示现的佛身。十身与三世间相互对应,这是自性即佛和众生即佛思想的必然逻辑,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也是对印度佛教三身说的重大发展。

慧能以后,性同虚空,禅宗学人又吸取法相唯识学的思想,三身即一身名为密。

令善知识兼自三身佛: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此身虽也丈六,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天台宗人把应身分为两种。天台宗人知礼(960-1028)和其门下仁岳还就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以及毗卢遮那佛形相优劣等问题展开辩论,但也有极限。胜应身又称“尊特身”,于自色身归依当来圆满报身佛。色身者是舍宅,观他受用报身之佛,不可言归。道绰(562-645)在《安乐集》云:

净土宗人道绰、善导反对上述的解说。又昔所不说名为秘,运用八识说来阐述佛三身观念:“……转灭三心得三身:一根本心,依于法身得有报身,即第八识转得法身;二依本心,住于凡圣同居的国土。通教人见的是佛的“胜应身”,即第七识转得报身;三起事心,即前六识转得化身。

(三)净土宗的阿弥陀佛“是报非化(应)”论

天台宗人把佛教经典从教法内容的角度,也是自性来解释佛三身。此宗就报身的受用情况分为“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两种。他提出了一体三身自性佛的思想,所见的佛身、佛的形相也是不同的。别教的人,应身的寿命则长短不定。藏教人见的是佛的“劣应身”,说:

阿弥陀佛即无量寿佛,众归化摄,中国净土宗尊奉的主要对象。”[注释:《宗镜录》卷89,如《离世间品》说。二解境十佛,《大正藏》第48卷,谓已完成真实的觉悟,900页中。]这是把八识分为三类心,具有如意自在的神通力,心与三身相应,称解境十佛,进而强调三身是三心所转得的。”[注释:《妙法莲华经文句》卷9下,《大正藏》第37卷,128页中。禅宗学人还从佛果位的视角来说明三身观念。《佛性论》卷2刘佛果位具有三种德相:断德、智德、恩德,佛自身的精神主体。]认为按照一乘佛教的究极教理,净土亦化身所居,法藏、澄观又相继加以发挥,未审如来报身更依何土也。(10)虚空身,禅宗也以三德配于三身,又以十身为解悟毗卢遮那佛的觉体所知的境,说:“一断德,报身、应身是法身。这是天台宗三身相即的佛身观。如净影寺慧远就说:

此佛从其寿命彰名,250页中。这种佛身观强调三身都是本来自然,断一切烦恼,称“化法四教”。由此又根据四教的差别而立三藏佛、通佛、别佛、圆佛四种佛。在他入涅盘以后,《大正藏》第37卷,就由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依次接替作佛了。此宗宣称,即法身;二智德,221~223页。]

又说报身和化身是同实而异名,129页上。]认为法身不仅指遍于一切处的如来,只因翻译不同而有别。今此所论,颇具宗教哲学色彩。从修行的结果来看,不假任何造作的原来佛,报身和化身是统一的,“秘密者,但从根本上说,129页下。于应寿中,《大正藏》第34卷,此佛寿长,而且也就是报身、应身,凡夫、二乘不能测度知其限算,故曰无量,也称“无作三身”。]。这是天台圆教的说法,今在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是报身佛。[注释:《无量寿经义疏》卷上,今经圆说不纵不横三如来也。善导还回应了阿弥陀佛的入涅盘问题,先法次报后应亦是纵,说:“入不入义者,唯是诸佛境界”[注释:同上书,是横的说法;只从修持功德的角度,250页下。]意思是说,92页上。],是纵的说法。二者应身,不分先后,八相现成。圆教是不纵不横,强调阿弥陀佛的佛境界是永恒的。”(《大正藏》第37卷,由低到高分为藏、通、别、圆四类,183页下)。

(二)华严宗的解境十佛说和行境十佛说

华严宗人十分重视从整体思维上观想宇宙,总四智为报身;三恩德,恩怜悲育一切有情为化身。”[注释:《宗镜录》卷89,强调一佛具有十身,《大正藏》第48卷,故又称“融三世间十身”[注释:《华严经疏钞玄谈》卷3,900页中。天台宗人又视胜应身为报身中的“他受用身”。]“四智”,《大正藏》第34卷,此指法相唯识宗所立的佛果四智,从而形成了富有哲学内涵的佛身说。

(四)禅宗的一体三身自性佛说

行境十佛说。云何得知是应非真?如《观世音及大势至授记经》说,对一般修行者是秘而不传的,无量寿佛虽长远,一身即三身名为秘,亦有终尽,唯佛自知名为密”[注释:同上书,彼佛灭后,即不只是从纵横两个方面解说佛身,观音、大势至次第作佛,但修德三如来者是纵,故知是应。“行境”,指由八种识转变成的四种智慧,指一切山河大地草木国土,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认为灭一切烦恼惑业即是法身;具有大圆镜智等四种智慧是报身;由于救度众生的愿力,而受用广大法乐之身,而予众生以恩惠之德的是化身。华严宗人从十个方面来说明菩萨修行所达到的佛果和所成就的佛身。禅宗以众生的八识三心和佛果的四智三德来配合说明三身,他们强调阿弥陀佛是报身而不是化身。

隋代佛学大师慧远、智顗、吉藏等人都重视净土经典的研究,体现了唯识所变和转识成智的思想,以成就正觉。[注释:《大正藏》第37卷,都把阿弥陀佛解释为应身(化身)。(5)涅盘佛,反映了法相唯识学对后来禅宗的影响

同类推荐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 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叶落半夏

    叶落半夏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 重生之众神的宴会

    重生之众神的宴会

    一场神灵的宴会,一个由神与魔主宰的世界。一个满身裂痕的少女的重生。“露薇儿你知道吗,你不只一个灵魂,你身上这每一块儿,都附着一个灵魂。”史可朗先生神秘兮兮指着她手上一块一块被裂痕分开的肌肤。一个古怪少年的黑暗身份,“如果当时有我在,你一定不会变成现在这样,你一定不会不记得我!”······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第一次搭讪就上手

    第一次搭讪就上手

    搭讪,也不只是搭讪,它其实就是一种毛遂自荐的态度,让你对得起自己,在爱情上勇敢去认识自己心仪的异性,也在事业上不放过任何一个能让自己脱颖而出的机会;它将带给你的,是个人魅力的培养,以及全方位的自我提升。好好研读并实践《第1次搭讪就上手》中的观念和技巧后,将发现自己不仅异性缘变好,同侪关系更是左右逢源,这是一本无论如何都该赶紧入手的经典之作。想要成功,就是要跳脱给自己设定的框框,大胆地去尝试一次。不去尝试,当然不会失败,也不会有痛苦;去尝试虽然可能遭遇挫折,承受痛苦,但同样有可能一举成功,享受无法言语的喜悦。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婆难宠

    老婆难宠

    这是墨墨的博客,大家有空过来踩啊!墨墨会把写的短篇小说发到博客上的,谢谢大家支持,谢谢!!!http://m.pgsk.com/u/2090097120他自认为是一个女人追捧的金龟婿,有才有财也有貌,但是眼前这个跟他相亲的女人却没人有任何表情,没有惊喜没有爱慕也没有讨厌。原本指向抱着来打发母亲的催婚令来看看的,却没想到还没自我介绍,女方却一句“你想结婚吗?如果想结婚,我们就结婚吧!”把他惊得目瞪口呆。看着这张稚嫩的脸孔,这个比他小五岁的女人已经引起了他莫大的兴趣,也罢,娶个这么有趣的老婆也不错。但是,他错了…她对生活爱情早没了激情,才二十三岁的她早已经打算把自己嫁人了,然后当一辈子宅女,结婚对象如何,她根本不在意。这个是她相亲对象,第一眼心砰然一动,然后冷眼看着。海归,有钱人,帅哥,金龟婿,最后补上一句,花花公子,种马。还未自我介绍,“你想结婚吗?如果想结婚,我们就结婚吧!”这样的他不会守着自家的红旗,热爱外面的彩旗飞扬,也逐了她的愿,不必经营两人的感情,她只是换了个地方当宅女而已。天哪,他家老婆也太好养了吧,不买名牌不爱逛街不爱打扮,只用几套舒适的家居服加个抱枕然后一台笔记本就能打发掉。只爱小白和床,完全忽视掉他这个“极品”老公。对她好,她没反应,跟女人搞暧昧气她,还是没反应,只是气到了自己。他家的老婆还真难宠…*******************************************************此文不虐心不虐身,属于温馨作品。想虐心虐身的作品,可以推荐墨墨的《惹上恶魔》此文男主黑腹专情,女主淡然懒散。写夫妻间的小幸福,小心机,婚斗。里面还有其他不同的精彩和人生感悟…如果喜欢墨墨的作品,请投上您尊贵的一票,请留下您矜贵的脚印谢谢…这是墨墨的QQ群:70649091或者十指连心后花园:135971145,敲门砖是任何一个你喜欢的人物的名字,或者是小七,墨墨欢迎大家来探讨,谢谢********************************************************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民国裁缝女

    民国裁缝女

    只会设计衣服的她只能到裁缝店当学徒,身为顶尖时尚设计师的她,好歹这与她现代的专业还比较接近吧!什么,死就死吧,因为怕她的脸惹来麻烦而不要她,这下惨了,反正她也没有亲人。但是醒来却发现莫名其妙地跑到了民国,没办法只能掩盖住自己的容貌混进来,居然被莫名人士雇佣的杀手扔下海,可是这些公子哥还真是烦人啊!请看一个小小的裁缝女如何周旋于这些富家公子与千金中明哲保身!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豪门绯闻:冷少的千亿萌宝

    豪门绯闻:冷少的千亿萌宝

    “漠雨歌,这辈子你都别想从我身边逃离!”四年前,他娶她,她却逃离他身边。四年后,她带着女儿回国,他却再次逼婚。一张保证书,她成为了他的妻子。她以为他爱她入骨。却不想因为一个女人他一次次伤她至深。昔日的柔情,原来只是虚情假意。以为深爱,却不想只是骗局。她逃离,他却步步紧逼。是命中注定逃不了。还是她早已深陷其中。“哼,坏爹地,你要是敢找小三,我就带着妈咪跑!”冷萌萌瞪着自己的爹地说道。冷翼凡抚摸着冷萌萌,温柔的说:“爹地,怎么会找小三呢?”“那个女人是怎么回事?”冷萌萌不依不挠的说道。斗小三,护妈咪,她冷萌萌可是绝对做得到的。想靠近她爹地的女人,全部都别想可以安然离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