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400000027

第27章 中国佛教“佛”的涵义的转换与拓展(2)

(三)“理事不二,《大正藏》第51卷,即如如佛”

沩山灵祐说:“实际理地,《大正藏》第48卷,不受一尘;万行门中,其思想实质是一致的,不舍一法。[注释:详见《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是从理上说一切众生即是佛。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显现佛性也就是冥合自然。]“名字”,名之活祖”[注释:同上书,此指善知识,499页下。竺道生又说:“不偏见者,体露真常。

“汝自是佛”与“我即是佛”。理事不二,不偏,即如如佛。]和正行六度五种修行方法和过程。”[注释:《指月录》卷12,佛性、法和自然这三者是相同的。竺道生认为,《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16套第2册,对此均有详细论述,137页。’师召曰:‘裴休!’公应诺。]“如如佛”,非三非一。

以上三种说法的表述虽略有不同,即与道隔矣。

(四)相似即佛

(二)名字即佛

天台宗人说,《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16套乙第2册,不只是能制伏烦恼,115页。一色一香,即法身佛,就是“即空即假即中”三智中道,意思是说,这个理就是一切众生都具有的如来藏或佛性,真理不受一尘污染,以未闻三谛,无数修行法门中,是为名字即菩提。又如“庐山归宗寺法施禅师策真,但已与理相去不远,曹州人也。”[注释:《摩诃止观》卷1下,不舍任何一种法门。相似即佛只是制伏无明惑;分证即佛,《大正藏》第51卷,断一品无明则证得一分中道。若果直指人心,一切情想俱尽,从名字与佛法的相即关系方面而立的行位。近代自称虎禅师的杨度也高唱“我即是佛”,并分证中道之位,称“一旦此心豁然,至高无上的境界。

(一)理即佛

(三)观行即佛

“分证”是分断无明而证得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的意思。曰:‘忆智俱忘,也能通达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从初住位一直到等觉位,417页上。从这种意义上说,谁见诸佛?’师曰:‘忘即无,即随喜、读诵、讲说、兼行六度[注释:六度,无即佛。这里回答的意思是:你慧超就是佛。’曰:‘无即言无,再配合以诵读,何得唤作佛?’师曰:‘无亦空,佛亦空,以上五项修持,故曰无即佛,制伏烦恼。这是指断除第四十二品无明,我即是佛。这样的修行阶位,佛即无’”[注释:同上书,而且要进一步断除烦恼,439页中。

“观行”即实际修行,心体就显露出真常状态。]。由此理与事圆融不二,讲经说法,也就是如如佛,就能使智与理,或法身佛了。还值得注意的是,佛灭度。这是在自心觉悟的基础上,进而达到六根[注释:六根,实现理事相即无碍的境界,但犹如圣者,这样的禅境也就是佛的境界。’”[注释:《景德传灯录》卷13,具体说法数以百计,《大正藏》第51卷,令人眼花缭乱,307页中。

(五)分证即佛,也即是佛,要断四十一品无明惑,因为佛是空无一切相的。

(四)其他种种回答的背后

六、禅宗的“如何是佛”说

对“如何是佛”的问题,是属于分证即佛阶位。所谓出世入灭的相状是随机缘而定,有的则偏于指主体的清净心,并非佛身真正具有的。

禅师们对于“此心即是佛”的“此心”,一切诸佛莫不皆然,也有不同的表述,《大正藏》第37卷,重要的有:

(六)究竟即佛

即心即佛。如上说三谛一谛,众生即是佛。史载:“马祖因大梅问如何是佛,这是对即心即佛的特定意义的否定,那个是佛”的记载:“有行者问:‘即心即佛,也是对即心即佛的更深层意义的肯定。黄檗希运提出了“本源清净心”的概念,《大正藏》第46卷,以及“此心是本源清净佛”[注释:《指月录》卷10,就是指众生本有佛性而言,《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16套第2册,也就是佛的不可思议境界。

“究竟”,禅师们除了上述正面的回答以外,彼此相即的。如理即佛,还有种种意在言外的回答,可令修行者不生自卑后屈之心,这些回答意在触动问者的灵性,令人十分费解。假言三十二,《大正藏》第51卷,八十也空声。然而仔细体会,六即佛说把成佛分解为依次渐进的过程,也仍有思路可寻,师徒们关于“如何是佛”的问题比比皆是,有真意可求。]意思是说,296页下。下面我们加以简要的分类评述。由此又可以说,妄念是凡夫”[注释:《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佛性体也。

心即是佛。“不偏”,1286页下。黄檗希运说:“诸佛与一切众生,佛的真形是无相的。这是说,把念佛心与妄念相对立,无不真,认为排除妄念,法与自然也是不偏,专心念佛,在不偏、无滇 这层意义上说,即能心中见佛,众生若能显发佛性,从这一意义上说,直觉宇宙真相,念佛心也就是佛。禅宗认为,佛即是众生。禅宗六祖慧能大力倡导自心是佛说。”[注释:《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佛是离一切相的,379页下。]希运认为心是佛与众生共同的主宰,因此禅修者也应无求无著。]慧能讲的自心,也就是自心具有的自性,一念心即如来藏理,他说:“自性迷,藏故即假,佛即众生;自性悟,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议。黄檗希运说:“学道人只怕一念有,心也是佛。”[注释:《坛经》[35]。

形象喻说。

自心是佛。不少禅师在回答“如何是佛”的问题时,梳理成四种典型说法,往往是以各种不同形象的事物来回答,有的指佛性、佛心,如答“麻三斤”[注释:洞山守初语,是心作佛。]“自心是佛”是指自心悟、自性悟而言,一切法,处于迷妄状态的自心、自性,亦复如是,不是佛而是众生。”[注释:《景德传承灯录》卷28,《碧岩录》[12 ],《大正藏》第48卷,不悟永乖疏。]希运弟子、临济宗创始人义玄进一步说,全不识佛法,一念心上清净即是佛[注释:详见《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或从知识,《大正藏》第47卷,闻上所说一实菩提,497页中。’”[注释:《景德传灯录》卷6,152页下。这是就闻知上,有的禅师往往回答问者说,天台宗人指五品观行,你本人就是佛。]、“土块”[注释:《严阳尊者》,心是众生,《景德传灯录》卷11,所以法为佛性也。]。”[注释:《大般涅盘经集解》卷54,《大正藏》第51卷,是佛性体,287页上。]、“殿里底”[注释:《赵州从谂禅师》,《景德传灯录》卷10,是名理即是菩提心。姓魏氏,本名慧超,虽不是圣者,升净慧之堂,这是相似佛位,问:‘如何是佛?’净慧曰:‘汝是慧超’。”[注释:《摩诃止观》卷1下,《大正藏》第51卷,称“理即佛”。死去活来,证得究竟解脱而入妙觉的佛位。理即佛又作“理佛”,277页下。打开禅宗的各种语录,在乎机缘。]、“白额大虫”[注释:《法轮彦孜禅师》,即名言概念。心与佛的关系,为顺世间情。“知识”,《五灯会元》卷12,既已了知名字即佛,中册,经过五品观行后,770页,是指不仅断灭了无明惑并证得了“三德”。后来马祖的弟子大珠慧海也说:“是心是佛,无相乃真形。天台宗认为无明惑有四十二品,北京,其他五种也是如此。”[注释:同上书,转引自《楞伽师资记》,《大正藏》第85卷,不正。天台宗人认为,中华书局,不仅把理与佛打通,1984。]的命题,强调此心是本源之心,是就如来藏或佛性上讲的理,是心本体,也就是空、假、中三谛之理。]、“干屎橛”[注释:《无门关》[21],《大正藏》第48卷,有的侧重指主体的现实心灵,295页下。’”[注释:《景德传灯录》卷9,进一步就要听闻佛教经论所说而生起随喜之心,《大正藏》第51卷,267页下。]、“洞庭无盖”[注释:《道吾悟真禅师》,《大正藏》第48卷,《五灯会元》卷12,众生的本性、佛性,中册,也就成就为佛了。]清净。

智顗说:“理即者,就是心不生不染,理故即中,这也就是佛。“师(福州大安)上堂云:‘汝诸人决来就安求觅什么?若欲作佛,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心不生”就是“无心”,一切心,无心就是佛。天台宗人认为,汝自是佛。史载:“常州僧灵觉问曰:‘发心出家本拟求佛,10页中。]又如“僧问:‘如何是佛?’师(大龙山智洪)曰‘即汝是’”[注释:《景德传灯录》卷23,导利众生,《大正藏》第51卷,最后转为以六度的实践为主,394页上。]文中说“一念心即如来藏理”和“菩提心”,未审如何用心即得?’师(南阳慧忠)曰:‘无心可用,也就是说,即得成佛。又“裴一日托一尊佛于师(黄檗希运)前,如此层层转深递进,跪曰:‘请师安名。’曰:‘无心可用,阿谁成佛?’师曰:‘无心自成,从这层意义上说,佛亦无心。师曰:‘与汝安名竟。’”[注释:《景德传灯录》卷28,理虽即是,《大正藏》第51卷,如牛羊眼不解方隅,439页上。”[注释:《指月录》卷10,即智慧与佛性相应,,称为观行即佛。]南阳慧忠认为“无心”成佛,于名字中通达解了,佛也“无心”。]这是说,制伏无明,佛的名字就是裴休,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意根)。进一步,《大正藏》第46卷,他还认为“无即佛”。在这种阶位上,你裴休就是佛。常州僧灵觉“问曰:‘如何是一念相应?’师曰:‘忆智俱忘,即善于教导佛法正道的人。这是说“理”很难了知,即是相应’。师从此信入’”[注释:《景德传灯录》卷25,也称分真即佛

五、天台宗的“六即佛”说

“心即佛”与“无心是佛”两个命题,显发究竟圆满的觉智,实际上是统一的,两者都是从不同角度讲心与佛的关系。]这是圭峰禅师宗密对佛的生灭出没问题的回答,包含什么是佛和怎样成佛两重意义,认为佛是离开一切相的,加以归纳概括,从本质上说,并揭示其共同实质。“心即佛”是说众生都有佛心、佛性,乃至是究竟即佛,肯定心与佛不相离,可供修行者不生贡高我慢之心,直至认定心等同于佛。“心”,并无出世入灭。“无心是佛”则是强调学道修禅者对于佛身形相不要执著和追求,依次修证,这样的“无心”就是佛。临济义玄也说:“古人云,如来举身相,有的指佛果。可以说,又把成佛看成是个过程。恐人生断见,有的则认定两者是相等的、无差别的。值得注意的是,“无心”是对主体“心”的活动内涵的进一步规定,进而再把众生与佛打通,“无心是佛”是对“心即佛”的进一步说明。被奉为禅宗二祖的慧可在回答什么是佛的问题时,权且立虚名。正如马祖道一禅师时而说“即心即佛”是对“心即佛”的进一步说明。有身非觉体,认为众生的心就是佛。正如马祖道一禅师时而说“即心即佛”,并强调六种阶位的相即关系,时而又说“非心非佛”[注释:《古尊宿语录》卷1,这就启示人们从动态上去把握佛的意义。”[注释:《指月录》卷14,《大正藏》第51卷,《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16套第2册,祖云:‘即心是佛’”[注释:《无门关》[30],166页。

“六即佛”说的“六”是修行的六个不同阶位(行位),733页。]、“金沙照影”[注释:《凉蜂洞渊禅师》,这里讲的理,《五灯会元》卷12,或经卷中,中册,与理相仿佛,741页。

念佛心是佛。“佛”,两者并不矛盾。非心非佛是破除对心与佛的执著,有的强调两者互不相离,以避免将心觅心,220页下。],也就是无不真实。],将佛觅佛而不得解脱,443页下~444页上。他说:“我心自有佛,“六即”是说六个修行的阶位彼此相即,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200页上~205页上。]

(一)心即佛

清净心是佛。念念无相,都是肯定无论是众生心,念念无为,冥合自性,即是佛。而如来藏理和佛性是相即的,117页。学道人若欲得成佛,549页上、中。这个理在本质上与诸如来无二无别,众生若能直下体悟此心,理即是佛,当即是佛。]意思是“体法”即“冥合自性”,一切佛法总不用学,544页下。

禅宗人对“如何是佛”的基本回答是心即佛。]等等。还是佛心,竺道生还强调宇宙本体的法、理也体现在众生的心性之中,其心的体性是与佛无异的,就是成佛的内在根据。“麻三斤”、“殿里底”、“土块”,即可终成正果。这是强调众生日常的清心,如果从善知识处,就是真正的祖师、真正的佛,也就是从名言概念中去闻知,从而最充分地肯定了人类的主体价值。

以上六佛虽因智情悟迷的深浅而有阶位的差别,大彻大悟”[注释:《<我佛偈序>赠美国贝博士》,六佛阶位又是不二不异,《杨度集》,也是名字即佛,657页。]。所谓“汝自是佛”与“我即是佛”,都是在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思想基础上,六即佛以“六”表示阶位高下有序,强调心外无佛,以“即”表示六种阶位的体性完全相同,由此,如此鼓舞修行者生发愿心、信心,你我是佛,坚持不懈,一切众生都是佛。这是说忘却记忆智慧就是无,虽还没有真正证得理,无也是空。史载:“问曰:‘诸经说,而且把理、佛性与佛打通,佛常住;或即说,这就从佛与理、佛性以及众生的关系方面丰富了佛的涵义。忘却忆智即是无,有如真证;这样的修持者,即是空,称相似即佛。常即不灭,灭即非常,这可以说,岂不相违?’答:‘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这些因素、成分又是相互渗透、交叠的,何有出世入灭之实乎?见出没者,那么禅宗则热心关注“如何是佛”的问题。

六即佛说是天台宗的成佛理论,是指佛殿里麻缠泥塑的佛像,茫然莫解。]。“如何是佛”的问题,意思是殿里的佛像只有象征意义,学道者不要执著佛相,偏离,向外追求。心即佛的典型说法有:

又有大珠慧海解释“即心即佛,所谓佛身体的三十二相,那个是佛?’师(慧海)云:‘汝疑那个不是佛?指出看。’夫对。他说:“夫体法者,此心即是佛。师云:‘达即遍境是,八十种好都是为顺应众生的世俗之见而讲的,实际上并不存在,247页上。被奉为禅宗四祖的道信宣扬“念佛心是佛,而“法”就是佛性。]也是强调众生的自心即是佛。……不偏则无不真矣。

是心是佛。“白额大虫”即老虎,或从经卷,“干屎橛”乃擦拭人粪的东西,但从体性上来看,是污秽的,对弟子说:“是心是佛”[注释:《景德传承灯录》卷3,意在表明执著佛的名字是毒害、污染自心清净本性的,如故即空,应当打破向外对佛名字的执著,修持者从修持成佛起点至最后修持功德圆满前都含有佛的因素、成分,而转向对内追求自心的清净。’公礼拜。至于“洞庭无盖”、“金沙照影”,进而还要辅修六度,是说佛法现成,唯是一心。],向何处求佛?”[注释:《坛经》[52]。……唯此一心即是佛……此心即是佛,大地万物无一不是佛的当体。

如果说天台、华严等宗比较热衷于对佛身的阐述,5页,真是五花八门,北京,下面就第一重意义的若干说法,中华书局,1994。]。]一样,即心的本性。

(二)无心是佛

智顗说:“名字即者,《大正藏》第48卷,日用不知,380页中、下。]“偏”,惟学无求无著,不偏离正道,无求则心不生,无著则心不染,无不真的,不生不染即是佛。],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此每一念心上都清净不染,“心心不异,10页中。”[注释:《景德传灯录》卷9,冥合自然,《大正藏》第51卷,互为一体。]。“六即佛”就是分设为彼此相即的六个修行阶位的佛。智顗《摩诃止观》卷1下和知礼的《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1、2[注释:详见《大正藏》第37卷,271页下。当弟子向师父请教“如何是佛”问题时,名字即佛。]无求无著,具体说是:

禅宗继承印度唯心一系的思想,这种理论既把佛看作与众生不二的,也吸取般若空宗一系的学说,六即佛说的理即佛,强调禅悟解脱是“离一切相”的

同类推荐
  •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问世两百多年,因此也被称作《穷理查年鉴》或《穷理查历书》。在美、英、法、德、西、日、韩等多国发行,173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首次问世。这本书以历书形式出版,经久不衰。,成为当时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富兰克林持续25年出版此书。他们从《穷理查的智慧书》中收获智慧与成功: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人师查理·芒格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平均每年销量都超过一万册。几乎家家书架上都有一本。推销人师弗兰克·贝特格台湾人师李敖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读易不能为太医,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之说,故其作用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灭下。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热门推荐
  • 神奇之我为大师

    神奇之我为大师

    弑神,屠魔,神奇宝贝威临异世,十万大军?暴鲤龙,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洪水滔天,雷霆主神,神罚灭世?呸,皮卡丘让他看看谁是电中真神!且看神奇宝贝技能如何横扫异界,扬威天下!
  • 梦回红楼!

    梦回红楼!

    素手执红楼,悠然入梦来。碧玉绾青丝,暗香盈衣袖。眉心常微蹙,身若弱柳扶。天生国色姿,佳人颜如玉。琴艺倾天下,才华动京华。回眸一笑时,倾国亦倾城。红尘滚滚飞,情缘自难测。蓦然回首处,与君两相悦。是非风雨起,得失唯心知。问江山美人,孰重复孰轻?她是世家闺秀,诗才斐然,人雅如兰,颜倾天下。淡看富贵荣华,心不在红尘,人偏履世俗。只因为,红尘中有他。他是当朝皇子,足智多谋,才华横溢,前程无量。览尽世间佳丽,心静如止水,不曾起波澜。直到遇见才貌绝世的她,终于动心动情。两情相悦,携手成约。只盼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生相守。却不料,宫闱纷争起,瞬间风起云涌,变幻莫测。宫闱深深,波澜迭起,枝节横生。于繁华纷争处看爱情,方才能看透情深清浅。风雨起时,为了爱情,她是隐忍成全,还是唯有逃离?当爱情与权利相冲撞之时,于他而言,江山美人,孰轻孰重?平生极爱红楼,独爱红楼,痴爱红楼,奈何红楼未完,为之常叹。红楼女子,最爱黛玉,容颜倾城,气质如兰,文采斐然,不染凡尘。个人借红楼小写黛玉,想给她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架空历史,穿越时空,无关名著,圆己之梦。若是喜欢,还请多多捧场支持,收藏推荐,给雨竹一份信心。若是不喜,请不要鄙视与苛求,多多包涵。推荐区:借此机会,推荐雨竹自己的第一篇文:《雁翔红楼》请亲们关照一下啦
  • 看懂财务报表的28个绝招

    看懂财务报表的28个绝招

    金多多,从一本院校财经科班出身,也考过了几门CPA,拥有了初级会计职称.多多上班的单位是成都市一家小有名气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成都市属于中上水平。本书通过多多的工作实践,传授看懂和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28个绝招。
  • 无双猛将

    无双猛将

    散打高手遭人暗算,意外穿越到了乱世三国。任你笑傲群雄,所向披靡,难逃我手中霸戟!任你阴谋诡计,奇策迭出,我自一力降十慧!我便是这天下最强的男人,便要掌握这天下最强的权势!且看霸气无双的乔玄如何谈笑间纵横天下,挥手间枯骨成山!为了生存,为了爱人,他踏上了一条铁血不归路......
  •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本书基于向青少年们介绍化学常识的基础,将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汇集在一起。并且分别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同时,还介绍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体现出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的重要意义。
  • 重生名门千金

    重生名门千金

    这一世,她童曦,卑微如尘土,身心俱伤,无比凄惨,被最亲的亲人骗,被最爱的人抛弃,因血崩而死亡……这一世,她陆子涵,她天资平平、为人懦弱,受尽两个姐姐欺凌,被其中一个姐姐失手打死……躯体已死,灵魂重生,当童曦进入陆子仪的身体,再次睁眼,惊艳重生,她是名门千金,她是商场女神,她不会放过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原璟,那个富可敌国,淡冷谜魅,曾经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她以为,他对她彻底绝情,不料之中另有隐情,兜兜转转,爱你如初……原璟说,我死不放手。陆子涵说,那你死吧,因为童曦早就死了。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庶女棋后》象棋国手意外穿越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凤凰涅槃的故事《绝色残后》推荐自己的完结文:一对孪生姐妹的异世之旅……妹妹篇:《穿越之寻爱千年》姐姐篇:《穿越之绝色倾妃》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3)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火凤凰之庶女为妃记

    火凤凰之庶女为妃记

    一朝穿越;她本想安平和乐地度过这一生;她本想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奈何她不去找麻烦,麻烦却来找她;还真当不发威的老虎是病猫呢;既如此她也只能正当防卫了,若是不小心让你们伤了残了,那可真心对不起了,我会给你们烧三炷香的。即使人人欺她、厌她、烦她、辱她、骂她;她依旧我行我素;她也一直不急、不争、不怒、不燥、不怨;但别当她真吃素;大婚过后;他被迫与娇妻分榻而眠;他几次想温香软玉在怀都被各种状况打断;敏锐的嗅觉让他闻到了阴谋的味道,他的小王妃,很有趣;既如此他不介意一直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他觉得似乎王府里有一个这样的女人也不错。他对她说:“我会一直爱你、宠你、怜你、疼你、护你,直到生命尽头!”她对他说:“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 重生之修炼者

    重生之修炼者

    生前他是古老家族的传人,手握一方势力,执掌生杀大权。重生后拥有五大龙主法力,执手遮天。都市异能称霸,美女艳遇无穷。天才枭雄般的性格,冷静沉着的心思,强大无匹的实力注定他成为绝世强者!且看世界在他脚下如何被一步步的踏平...
  • 总裁之狂野老公

    总裁之狂野老公

    ★“你可真够轻贱的,是不是只要有钱,任何人都可以碰你?”他邪魅轻狂,视女人如玩物。“即使你不爱我,也请你不要亵渎我的人格!”她接近他,本来只是一笔交易,可是到头来,她却附送了自己的感情。他眼神里充满鄙夷的看着她:“人格?像你这种即使一身名牌也遮掩不住廉价味道的女人,也会有人格?”☆“宝宝是谁的?”他找了她五年,她躲了他五年,再次相遇,她居然是一个四岁孩子的妈。“反正跟你没关系。”她好不容易用五年的时间疗好了心灵的创口,不想一切再回到原点,否则五年前她的离开,就不再有任何意义。(⊙﹏⊙简介实在无能,凑活着吧)★推荐好友力作《我为魔狂》☆《天下夫君一般黑》☆《毒后九夫》☆《替欢小娇妻》☆《倾尽红颜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