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300000056

第56章 朝廷视野中的“民众”(1)

——北朝的观念与实践

侯旭东

村民是北朝乃至中国历代朝廷与州郡县统治的主要对象,朝廷如何看待、采用何种措施统治“村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涉及当时朝廷对人群的分类概念与实践,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重要视角。过去在“阶级斗争”理论的支配下,结论早已先于具体研究而存在了,即朝廷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对农民阶级进行剥削统治。在这种“先见”的束缚下,无法也无可能具体讨论具体朝代的统治观念与实践,具体的历史也就被淹没在未经论证的“结论”中了,这使得中国历史的研究沦为理论的附属品,遭遇“阉割”。这种状态显然无助于认清中国历史的面貌。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学者正视王朝的管理功能(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不过,这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分析朝廷治民的具体观念,并综合考察观念与其治国实践的关系。传统的政治思想史会涉及这一问题,可是它关心的主要是孔子、孟子、荀子和韩非子之类的思想家的有关观念,很少留意“轴心时代”以后的各个朝代的统治者的具体观念。“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史固有其价值,但要把它们与当时的具体实践勾连起来也很困难,因为思想家的理论往往相对超脱,不易发现与实际生活的直接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哲人辈出,但在政治思想史的领域则属于“平庸”的时代。(参见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全书24章,仅有一章讨论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几乎没有提到北朝。篇幅不到40页,占不到全书的1/20。)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当时的统治者治国全无方略,而只是在今天的史家看来其思想仅是蹈袭前贤的旧说而已。因此在排列“英雄榜”的思想史中无立身之地。从另一角度看,“平淡”时代的朝廷的治国思想,虽乏创见,但它与治国的实践紧密相连,可以展示两者间的关系,也可以摆脱就思想论思想的困境,或“反映论”的窠臼。或许对深入认识历史不无帮助。

本文研究主要取材于皇帝的诏令与大臣的上奏,试图从中勾画出当时朝廷关于“民众”的一般性认识,并基于此,分析朝廷的治民实践。这是从朝廷视角“自上而下”的观察,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当时的村民生活。

这种方法关心的是当时、当事人的想法与做法,实际属于人类学说的“主位观察”(emic)。其优点在于可以贴近当时的具体背景,揭示当时人的思维逻辑与实践,而尽可能避免“以今度古”的危险。

一、朝廷对人群的分类一个

社会对其成员的分类,反映了其基本社会关系。在阶级分化出现国家的社会中,这种分类往往体现了统治集团的意志。集中表达这种分类的多半是其法律。北朝的律令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不过系统的内容今已不存。从文献的记述看,时人有各种不同的身份,有职人、白民、厮役、奴婢之别(参见《魏书》卷一一一《刑罚志》。),又有士庶、姓族不同,还有皇族宗室与一般庶族之殊。各色人等在赋役、婚姻、刑罚、仕官上待遇均不同,其中皇族地位最优。(参见《魏书》卷一一一《弄罚志》;《隋书》卷二五《刑法志》;《魏书》卷五《高宗纪》。)正如北魏文成帝诏书所云“尊卑高下,宜令区别”,“贵贱不分,巨细同贯,尘秽清化,亏损人伦”(《魏书》卷七上《高祖纪》。),等级秩序,国之大纲,若贵贱无别,上下失序,有损治化。

除了法律的分类之外,朝廷对人群分类还有其他的方法。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公元435年)十二月颁发的诏令就具体列举了各类人的名称与职责。其文云:

操持六柄,王者所以统摄;平政理讼,公卿之所司存;劝农平赋,宰民之所专急;尽力三时,黔首之所克济。各修其分,谓之有序。(《魏书》卷四上《世祖纪》。)

这里是从功能上做的分类。它区分了四种人:王、公卿、宰民与黔首。“宰民”指的是牧守一类“荷治民之任”的地方官员,“黔首”指的是普通百姓。诏书认为这四种人各自履行其职责,国家就会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具体到百姓,所谓“尽力三时”指的应是春、夏和冬三季努力务农。实际上,在朝廷关于“民”的诏令与讨论中主要涉及的是皇帝、牧守与民三者,基本不牵涉公卿,后文的讨论也主要围绕公卿以外的三种人展开。

二、何为“民”?

北朝的百姓大部分居住在村落中,“村民”应是较准确的称呼。不过,此称呼当时并不通行,特别是在朝廷的“语词库”中极少出现。唯一的一例见于北周明帝的诏书,明帝即位初,示民以仁政,下诏要求“魏政诸有轻犯未至重罪、及诸村民一家有犯乃及数家而被远配者,并宜放还”(令狐德□等撰:《周书》卷四《明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1。),使用了“村民”一词,仅此一例而已。这与当时“村”在朝廷制度尚无正式地位有关系。最频繁出现的称呼还是“民”。此外,在不同的场合,或为了避免重复,还有许多近似的称谓,如“编户”(《魏书》卷一九下《城阳王长寿传附子鸾传》,世宗对元鸾的诏书有“编户嗷嗷”一语。),这是从户籍的角度对“民”的称呼;“黎庶”、“黎元”(《魏书》卷七上《高祖纪》,延兴二年十二月诏;太和九年十月诏。)、“庶民”、“民庶”、“庶人”(《魏书》卷一一〇《食货志》明元帝神瑞二年诏;卷四上《世祖纪》太延元年十二月诏;卷四下《世祖纪》太平真君五年正月诏。)、“百姓”、“平民”、“细民”、“凡民”、“愚民”(《魏书》卷三《太宗纪》神瑞二年十月诏;卷一一《后废帝纪》中兴元年十一月诏;卷一一四《释老志》永平四年诏;卷九《肃宗纪》孝昌元年九月诏;卷七上《高祖纪》太和四年四月诏。),个别的情况下,也说“农民”与“民农”(《魏书》卷八《世宗纪》景明三年二月诏;《周书》卷三《孝闵帝纪》元年八月诏。)。“民农”一词的存在说明虽然“民”以耕织为业,但此时“农民”还不是一个固定化的称呼。而且“农民”一词在20世纪中国现代化论的塑造下已演变成一包含贬义的用语(参见MyronL.CohenCulturalandPoliticalInventionsinModernChina:TheCaseofChinese“Peasant”,DaedalusVol.122.2(Spring1993),154-157页。),这里不采。“民”在北朝皇帝与朝臣的心目中是有多重含义的群体:一方面,他们愚昧,属于“教养”的对象;另一方面,也是维持朝廷存在的根本,作为一个整体,“民”的基本职责是“肆力耕桑”(《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供养军国。西魏时苏绰的六条诏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这些思想,不妨转引如下:

民者冥也,智不自周,必待劝教,然后尽其力。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戒敕部民,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及布种既讫,嘉苗须理,麦秋在野,蚕停于室,若此之时,皆宜少长悉力,男女并功,若援溺、救火、寇盗之将至,然后可使农夫不废其业,蚕妇得就其功。若有游手怠惰,早归晚出,好逸恶劳,不勤事业者,则正长牒名郡县,守令随事加罚,罪一劝百。此则明宰之教也。

夫百亩之田,必春耕之,夏种之,秋收之,然后冬食之。此三时者,农之要也。若失其一时,则谷不可得而食。故先王之戒曰:“一夫不耕,天下必有受其饥者;一妇不织,天下必有受其寒者。”若此三时不务省事,而令民废农者,是则绝民之命,驱以就死然。单劣之户,及无牛之家,劝令有无相通,使得兼济。三农之隙,及阴雨之暇,又当教民种桑、植果,艺其菜蔬,修其园圃,畜育鸡豚,以备生生之资,以供养老之具。(《周书》卷二三《苏绰传》。)

这里苏绰把“民”的两重性详细加以说明,以便刺史守令明白如何治理。“民者冥也,智不自周,必待劝教,然后尽其力”表达了统治者对民众智力水平的一般估价。这一估价充满贬义,“冥”有愚昧意,“智不自周”是说民众智力上有缺陷,难以自持,因此需要他人的“劝教”。这种轻蔑的话语自然是很难站得住脚,但它也的确是历代统治者的信条。在此基础上,苏绰又指出刺史守令具体如何劝农,从另一角度讲也就是“民”应当做什么。具体说来,每到年初,能够下田劳作者都要依照农时去田里务农,播种后还要时时管理,秋收时人手不足,男女老幼齐动手。对于人单力孤及无耕牛之家,则动员有牛者帮助。农闲时让民众“种桑、植果,艺其菜蔬,修其园圃,畜育鸡豚”,妇女平时在家养蚕纺织。做到这些,也就是“尽力三时”了,履行了“民”的主要职责。如果游手好闲,不务耕织,则要加以惩罚。若成为游食商贩,更是统治者的大患。此外,民还要接受朝廷的教化,向朝廷交纳赋税,服徭役,苏绰在诏书中也有具体的解释。这些是朝廷分配给“民”的主要任务,也是朝廷理想中的“民”的形象。这一形象也代表了整个北朝时期朝廷对“民”整体的基本认识。

浑言之,“民”是朝廷统治的对象;析言之,在朝廷看来,“民”内部也有种种分别,如贫富、男女等等。因有贫富,在赋役的征收上要“均”,守宰有“平赋”之责,故有“九品混通”一类的制度设计。最重要的是细民与豪右的区别。

乡曲中的豪右是指在地方上有影响的人或家庭。他们不一定是拥有很多的财富,重要的是具有社会影响和声望,因此,他们与地方统治的成败得失关系密切。朝廷要巩固地方,不得不依靠利用他们,此时豪右是笼络的对象。一旦豪右势力坐大,武断乡曲,荫附众多,动摇朝廷的统治,则成为打击的对象。这类人在朝廷心目中的位置摇摆不定,文献中交替出现的“民望”与“豪右”两类称呼,大体对应于他们与朝廷关系的性质。要拉拢时,他们多被称为“民望”。要抑制时则贬为“豪猾”。后来“民望”甚至成为一种头衔。

《魏书·元法僧传》记载的孝明帝时法僧治益州事很好地说明了豪右在地方的作用。史载法僧为益州刺史,“素无治干,加以贪虐,杀戮自任,威怒无恒。王贾诸姓,州内人士,法僧皆召为卒伍,无所假纵。于是合境皆反,招引外寇”。所谓“州内人士”指的就是当地的大姓豪族。法僧治理无方,没有照顾豪右的利益,导致严重的后果。这是一个极端的反例。实际上当时朝廷与大臣都意识到豪右的重要性,积极笼络。北魏永兴五年(公元413年),明元帝派遣使者到各地“巡求俊逸”,以便“随才叙用,以赞庶政”,其中首先就是“豪门强族,为州闾所推者”(《魏书》卷三《太宗纪》。),即是地方豪右。后献文帝和平六年(公元465年)的一道诏书中又规定“刺史守宰到官之日,仰自举民望忠信,以为选官,不听前政共相干冒。若简任失所,以罔上论”(《魏书》卷六《显祖纪》。)。要求到任的地方官自行选拔民望,不要受前任的影响。诏书强调的是不受前任干扰,也无意间道出了守宰治民对民望的倚重。到了孝文帝的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朝廷下诏让“诸州中正各举其乡之民望,年五十以上守素衡门者,授以令长”(《魏书》卷七下《高祖纪》。)。这也是朝廷稳定地方秩序的举措。西魏大统十四年(公元548年)设当州乡帅也是“自非乡望允当众心不得预焉”(《周书》卷二三《苏绰传》。),不在地方深孚众望不能担当此职。太和年间韩麒麟关于任用齐地士人的上书体现了大臣对于豪右影响的认识。青齐地区在献文帝时为北魏所有,当地的民望、士望或族望被迁到平城,到了孝文帝太和初年,这些人又陆续返回故乡。但他们初归,沉滞乡里,未被举用,当时任齐州刺史的韩麒麟上表建议:“愚谓守宰有阙,宜推用豪望,增置吏员,广延贤哲。”认为如此“则华族蒙荣,良才获叙,怀德安土,庶或在兹”,不然,则会“轻为去就”(《魏书》卷六〇《韩麒麟传》。)。这里历来是豪强纵横之地,当地局势的变化与这些人的向背关系极大。北魏能够占领该地,就与豪强的纷争密不可分。(参见唐长孺:《北魏的青齐土民》,收于《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

另一方面,豪右势力膨胀也会削弱朝廷的统治,朝廷的不少措施都是为了打击他们的势力与影响。上举北魏占有青齐后将当地民望迁至平城,设立“平齐郡”,就是为了割断他们与乡里的联系,以保证北魏政权统治的稳固。太和九年(公元485年)立均田制,是由于“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魏书》卷五三《李冲传》。),次年设立三长制,也是要解决“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富强者并兼有余,贫弱者糊口不足”(《魏书》卷一一〇《食货志》。)的问题。一些牧守为官一方,也打击当地的豪强,李安世任相州刺史捕杀了“宗族强盛,残掠生民”的李波及其同伙,使得“境内肃然”(《魏书》卷五三《李安世传》。)。拓跋云为雍州刺史,“留心庶政,挫抑豪强,群盗息止”(《魏书》卷一九《任城王云传》。)。元谭作高阳太守,“为政严断,豪右畏之”(《魏书》卷二一上《元谭传》。)。西魏时宇文深、窦炽出任刺史时都曾“抑挫豪右”(《周书》卷二七《宇文深传》,卷四五《窦炽传》。)。类似的例子尚多。因而,朝廷与官府和豪强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君—民:为民父母,教养百姓

要了解朝廷对民众的看法不能局限在那些直接关于“民”的论述中。民是作为治于人者存在于世间,与皇帝、刺史守令形成密切的联系。要进一步认识“民”,需要在生活的关系网络中去把握他们。首先讨论君—民关系。相对于“民”,皇帝的职责是“为民父母,教养百姓”。“为民父母”的观念源出先秦,《尚书·洪范》就有“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的说法;荀子又做了进一步的发挥,认为“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忽也,民之父母也”(《荀子·王制》,北京,中华书局,1988。)。不仅认为君主是民之父母,并将此扩大到了“君子”。汉代以后,这种说法流行朝野,成为诏书与大臣奏章中的习语。北朝的统治者虽然出自鲜卑族,但也很快吸收了这一观念,在诏令中反复申说。延兴二年(公元472年),已退位的献文帝下诏禁止随意兴建福业,造立佛寺,说“朕为民父母,慈养是务,自今一切断之”(《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两年后的延兴四年(公元474年)下诏废除“门房之诛”时又说“朕为民父母,深所愍悼”(《魏书》卷七上《高祖纪》。),对“门房之诛”殃及罪人亲戚表示同情。宣武帝永平三年(公元510年)下诏设立“医馆”治疗民疾时说:“至于下民之茕鳏疾苦,心常愍之,此而不恤,岂为民父母之意也?”(《魏书》卷八《世宗纪》。)认为皇帝作为民之父母有抚恤百姓、解除疾苦的责任。此后,孝明帝、孝武帝以及北周明帝、武帝的诏书中均有类似的说法。(参见《魏书》卷九《肃宗纪》,卷一一《出帝纪》;《周书》卷四《明帝纪》,卷六下《武帝纪下》。)西魏时苏绰所做的“大诰”中也反复提到皇帝“作民父母”(《周书》卷二三《苏绰传》。)

同类推荐
  • 盛唐夜唱

    盛唐夜唱

    这是最好的时代,无与伦比的辉煌和荣耀,为后人留下了“唐人”的名字。这是最坏的时代,四境的烽火,内患的种子,都已经深深种在这片土地之内。是谁乘着星槎破空而来,在这无限的江山田园夜夜歌唱,绣口一张,便是整个盛唐!
  •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1650),陕西榆林人。本是明朝大同镇的总兵官,在公元1644 年历史发生巨变的关键之年,他先投降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后又投降入关的清朝统治者,攻杀农民军。
  • 一寸河山一寸血5

    一寸河山一寸血5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5册,主要讲述了1938年到1941年,抗日战争反攻阶段的历史。
  •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本书撷取了57个最著名的历史片段,依据局中所反映出的核心要素,分类探查其中所包含的“规则”,认知其中所体现的"局道"。不只是历史故事,也是我们现代生活的典范。
  • 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如何在风云变幻的政坛存身?爱情、亲情、仕途,古人如何抉择?少年皇帝,是勇夺皇权还是沦为傀儡?《三千年来谁著史: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带你回到帝国最后的时刻,看古人的官场进退,权利得失!
热门推荐
  • 哈佛财商课

    哈佛财商课

    也许你坚信。财富观念先行。没有人注定一生贫穷。想要实现创富的梦想,财富和你其实并不遥远,也许你存了一些钱,除了要有远大的志向、强烈的创富欲望。,节约是对的,但借钱是一件可耻的事。也许你是个“卡奴”,还整天幻想着中彩票发大财。你是否想过,也许你与财富的距离只有那么几步的距离,你仅仅只是缺一点点财商?哈佛财商法则十二课,为你揭秘财富密码:钱放着不用,就等于“死钱”。你应该改变观念,合理负债,理智冒险,让“死钱”变成“活钱”。在这个金钱万能的时代,银行利息永远赶不上通货膨胀。要想致富,但离富人还很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弃心狂君

    弃心狂君

    【本文一女N*男+少许玄幻+极度血腥+温馨浪漫+轻松搞笑】雷家“真拉风”三姐妹雷(家)穿系列!!雷真《弃爱冷君》:雷拉《弃情邪君》:雷风《弃心狂君》:本文(别被开头吓到你!)---------------------------简介:错了,真的错了,这一切都错了,十五年的亲情原来如此渺小,在江山与权利间化为乌有,烟消云散……在进入棺材的那一刻,我多希望自己就此死去,那抹来自地狱的幽灵,却把我从死亡边缘救起,只留下一句:好好活着,别回来了……第二天,我便成了季国的重金通缉者:哥哥的贱妃!--------------------------------小视频地址:(内容只是提示,全部以本文为主)本文慢热,第一人称演义,开头超级虐身,后面轻松温馨。或许勤勤写的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勤勤的风格,但是,为了保持环境的干净,不喜请绕道!自重!谢谢~-------------------------推荐勤勤文文:吸血贵公子Ⅲ,吸血鬼与天使的故事:《捡回来的吸血王》属于穿越之作,第一人称:《爷,我真的是男人》另类血族专情轻松文:《我的相公不是人》都市专属爱情小白文:《宝贝惹到火》:属于穿越之作:《弃心狂君》:架空作品:《狂妄王爷销魂妃》:穿越一女N男作品:《替身王妃》:血族的诱惑:《我的专属血奴》:血族深情之恋:《吸血贵公子》:都市滥情男女:《危情》:
  • 红楼穿越之绝黛狼君

    红楼穿越之绝黛狼君

    当她知道自己成了红楼里的林黛玉,第一反应是:哈哈哈,赚到了,赚大发了。当她突然听到自己的未来相公是他时,第一反应是:呵呵呵,别逗了,别吓唬人了。第二反应是:呜呜呜,这下子,亏本了,亏海里去了。这头中山狼怎么是我的人?一个是多愁多病身,一个是强硬粗暴汉,这这这,,,开玩笑,根本就不配嘛。什么?叫我出嫁,就给这么点东西打发走?不可能,我开的条件,少一毛都不行!what!才成亲,婆婆就要送小三?好,长者赐,不敢辞!那么,来吧,只要小三你能受得住考验!呐尼!表妹要上位,丫环要爬床?来吧,姑娘们,放马过来,叫你们尝一尝当家主母的的手段!你有阴谋,我有计策!当我还是那世事不谙的,只会流着眼泪,无语问苍天的苦哈哈的林妹妹?那我可以告诉你,你错得不一蹋糊涂!男人,不放手,女人,不手软。林妹妹出手,不同凡响。
  • 高中英语作文模仿秀

    高中英语作文模仿秀

    本书集纳了若干中学生英语作文的日常习作,按文章体裁分为日记、书信、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几个部分,并在每篇习作后附点评,在每部分后另附相应体裁文章的写作指导,以期对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提供鼓励和帮助。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婴语

    婴语

    所谓“婴语”,就是婴儿的“语言”,指的是婴儿通过自己的身体和行为,向外界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分为声音、表情、动作、身体征兆等等,用词汇表的形式进行归纳,来帮助现代80后的妈妈们了解和掌握孩子的需要,以及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
  • 午夜撞见福尔摩斯

    午夜撞见福尔摩斯

    波希米亚国王因五年前与一位女歌手的浪漫史,此刻正面临着严重的丑闻危机,因为那位女歌手有一张与国王的亲密合照。福尔摩斯这次的任务是,在那张照片被曝光之前取回它……
  • 古墓探索之谜

    古墓探索之谜

    “人点灯,鬼吹灯”,古墓一直是被人探查的地方,不仅因为其埋藏的珍宝,更因为其有太多的让人感到新奇的事物接连出现于人前。千年干尸为何死而不腐;金字塔中承载着怎样的秘密;海底如何能建起成群的墓地……走进本书,为你打开通往古墓谜底揭开之路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