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200000036

第36章 上都的布局和宫廷生活(3)

再说昔剌斡耳朵。在元代文献中,失剌也作昔剌,都是蒙古语黄色一词的音译。斡耳朵是营帐。昔剌斡耳朵就是黄色的营帐。元代北京的方志《析津志》说:“[昔]剌斡耳朵者,即世祖皇帝之行在也。”①(《永乐大典》卷七七〇二。按。原缺“昔”字,今补)可知在忽必烈时已经建立。昔剌斡耳朵是举行“大宴”即“诈马宴”的地方。元末王祎说,至正九年(1349年)曾“大宴失剌斡耳朵”②(王祎:《王忠文公集》卷三,《上京大宴诗序》)。柳贯《观失剌斡耳朵御宴回》:“毳幕承空拄绣楣,彩绳亘地掣文霓。辰旗忽动祀光下,甲帐徐开殿影齐。芍药名花围簇坐,葡萄法酒拆封泥。御前赐酺千官醉,恩觉中天雨露低。”诗后有注:“车驾驻跸,即赐近臣洒马奶子御筵,设毡殿失剌斡耳朵,深广可容数千人。”③(柳贯:《柳待制文集》卷五)元末诗人迺贤有诗《失剌斡耳朵观诈马宴奉次贡泰甫授经先生韵》。④(见迺贤:《金台集》卷二)显然,柳贯所说的“御宴”就是“诈马宴”。

值得注意的是“诈马宴”又与棕殿有关。“平沙班诈马,别殿燕棕毛。”⑤(贡师泰:《玩斋集》卷五,《上京大燕和樊侍中侍御》)诗人袁桷在描写诈马宴的诗篇中也提到,“沈沈棕殿云五色”⑥(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一五,《装马曲》),“棕殿沈沈晓日清”⑦(袁桷:《清容居土集》卷一六,《内宴二首》),“沈沈棕殿内门西,曲宴名王舞马低”⑧(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一二,《伯庸开平书事次韵七首》)。这样,可以知道,诈马宴是在棕殿举行的。因此,棕殿应与昔剌斡耳朵是指同一事物。“北极修门不暂开,两行宫柳护苍苔。有时金锁因何掣,圣驾棕毛殿里回。”诗后注云:“棕毛殿在大斡耳朵。”⑨(杨允孚:《滦京杂咏》卷上)诗作者所说大斡耳朵显然指的是昔剌斡耳朵,棕殿与昔剌斡耳朵的关系从这首诗可以得到证实。袁桷反复以“沈沈”来形容棕殿,说明它的规模是很大的。

在大蒙古国时期,窝阔台汗曾在漠北和林附近山中为自己修建了“一座契丹帐殿”,供避暑之用。“它的墙是用格子木制成,而它的顶篷用的是织金料子,同时它整个复以白毡:这个地方叫做昔剌斡耳朵。”这座大帐“其中可容千人”,“从来也不拆卸收起。它的挂钩是黄金做的,帐内覆有织物”①([波斯]拉施特:《史集》,第2卷,70页)。元定宗元年(1246年),传教士普兰诺·加宾尼奉教皇之命出使蒙古,正值贵由汗即位之际。据他记载,选汗大会是在称为昔剌斡耳朵的可容两千多人的大帐幕中举行的,帐幕四周围有木栅,蒙古的王公贵族及其随从就在帐幕周围的小山和平地上屯驻,排成一个圆圈。木栅有两个大门,一个门只有大汗才能出入,其余人都从另一门进去。与会者全体每天换一色衣服。②(参见[英]道森编:《出使蒙古记》,60~61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从以上所述,可知和林的昔剌斡耳朵在离城不远之处,其形制为帐幕(可能采取了汉族建筑的某些特点,故有人称之为“契丹帐殿”),但是固定的。帐幕上覆以毡子和其他织物。帐幕的规模极大,可容一二千人。蒙古选汗会议(忽里台,即大朝会)就在这座帐幕中进行。

忽必烈显然继承了大蒙古国的传统。他在上都城外也建造了昔剌斡耳朵,亦即棕殿。这座棕殿是“帐殿”③(马臻:《霞外诗集》卷三,《大德辛丑五月十六日滦都棕殿朝见,谨赋绝句三首》。诗中首句云“黄道无尘帐殿深”),也就是说其形制为帐幕。帐殿上部分或全部覆以棕毛,故以此命名,但同时依据蒙古传统在蒙古语中仍称为昔剌斡耳朵。蒙古的王公贵族在大聚会时都要举行诈马宴,重要政务都要在诈马宴上决定。上述选举贵由汗的大会每天换一色衣,就是诈马宴的一个特征。而上都的诈马宴,正是在棕殿亦即昔剌斡耳朵中举行的。

上都棕殿最早见于记载,似是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马臻的诗。④(马臻:《霞外诗集》卷三,《大德辛丑五月十六日滦都棕殿朝见,谨赋绝句三首》。诗中首句云“黄道无尘帐殿深”)泰定元年(1324年)十二月辛未,“新作棕殿成”。泰定二年(1325年)闰正月癸酉,“作棕毛殿”⑤(《元史》卷二九,《泰定帝纪一》)。两条记事时间相隔很近,是重复记载还是确曾建造两处,不可考(元代大都亦有棕殿)。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此前后确曾对上都棕殿进行重建或改建。据元代官修政书《经世大典》记载,泰定二年(1325年)二月十六日,“敕造上都棕毛殿铺设,省下随路民匠为之。九月十三日输之留守司。成造地毯二扇,积二千三百四十三尺”⑥(《大元毡罽工物记》)。从地毯的面积不难想见该殿可容千人以上。前面提到柳贯所说在昔剌斡耳朵有可容数千人的“毡殿”,应该就是棕殿。蒙古人的帐房一般称为毡房,毡殿之名应即由此而来。

那么,昔剌斡耳朵与“西内”又是什么关系呢?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周伯琦扈从上都,他说:“车驾既幸上都,以是年六月十四日大宴宗亲、世臣、环卫官于西内棕殿,凡三日。”①(周伯琦:《扈从集·后序》)三日大宴,就是诈马宴。棕殿在“西内”,可见“西内”就是昔剌斡耳朵的所在地。

从记载来看,“西内”还有其他宫殿。周伯琦有一首诗,题为《五月八日上京慈仁宫进讲纪事》,首四句是:“黼扆临西内,文臣侍大廷。曙光团露瓦,暑气散风棂。”②(周伯琦:《近光集》卷二)可见慈仁宫在“西内”。周伯琦的其他诗篇多次提到他在慈仁宫“进讲”、“谢恩”。据他说,至正二年(1342年)七月,佛朗国遣使献马,“上御慈仁殿,临观称叹”③(周伯琦:《近光集》卷二,《天马行应制作》。按,献马者是教皇特使马黎诺里)。与周伯琦同时的许有壬的一首诗,题为《宴慈仁殿,周览山川,喜而有作》④(见许有壬:《至正集》卷一六),这座殿在山野之中,故在宴集时得以“周览山川”。这首诗可以作为慈仁殿(宫)在“西内”的旁证。此外,龙光宫可能也在西内。周伯琦关于诈马宴的诗中说“天子方御龙光宫”⑤(周伯琦:《近光集》卷一,《诈马行》)。元末另一位著名文学家欧阳玄在《天马颂》的序中说:“至正二年壬午七月十八日丁亥,皇帝御慈仁殿,拂朗国进天马。二十一日庚寅,自龙光殿敕周朗貌以为图。”⑥(欧阳玄:《圭斋文集》卷一)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西内”范围甚大,至少包括棕殿和慈仁殿(宫),可能还包括龙光殿(宫)。其中棕殿规模最大,是“西内”的主要居所,它应是一座帐殿。慈仁殿(宫)和龙光殿(宫)的具体情况不详。昔剌斡耳朵一名,有时用来专指棕殿,有时也用以泛指“西内”。

元顺帝后至元六年(1340年),监察御史崔敬上疏“谏天子巡幸上都,宜御内殿。其略曰:‘世祖以上都为清暑之地,车驾行幸,岁以为常,阁有大安,殿有鸿禧、睿思,所以保养圣躬,适起居之宜,存畏敬之心也。今失剌斡耳朵思,乃先皇所以备宴游,非常时临御之所。今……国家多故,天道变更,臣备员风纪,以言为职,愿大驾还大内,居深宫,严宿卫,与宰臣谋治道。万机之暇,则命经筵进讲,究古今盛衰之由,缉熙圣学,乃宗社之福也。’”①(《元史》卷一八四,《崔敬传》)上都本是避暑之地,但元代皇帝并不以此满足,又专门设立了“备宴游”的昔剌斡耳朵。元顺帝经常居住在昔剌斡耳朵,宴游享乐,所以崔敬才会上谏,要他“还大内,居深宫”,也就是回到上都的宫城之中。昔剌斡耳朵亦即“西内”与上都宫城的关系,从这件奏疏中可以看出来。

至元十三年(1276年),南宋少帝、太皇太后一行投降后被送到上都。五月初二日,“天晓,尽出南门十余里,宰执同属官亦列铺设金银玉帛一百余桌,在草地上行宫殿下,作初见进贡礼仪。行宫殿宇宏丽,金碧晃耀。诸妃诸王皆升殿卷帘列坐。皇帝、皇后共坐溜中,诸王列坐两序。……班退,升殿,再两拜,就留御宴”②(严光大:《祈请使行程记》)。金碧辉煌的行宫应该就是昔剌斡耳朵,但其所在地是上都南门外十余里处,与后来的“西内”不是一个方位。这有几种可能:一是先在南门外,后来迁至西方,一是出南门折而向西,当然也有可能是记载的讹误。但从此事可知,早在忽必烈时代,行宫(即昔剌斡耳朵)已是皇帝经常逗留并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讲述了上都草原中的行宫,可以随时拆卸③(参见《马可·波罗游记》,185~192页),无疑就是指昔剌斡耳朵。

四、宫廷生活

元代皇帝在上都期间,宫廷中要举行一系列的活动,主要是宴会、佛事、狩猎、祭祀和其他娱乐活动。

不断的各种名目的大小宴会,是上都宫廷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元代名诗人萨都剌写有《上都杂咏五首》①(见萨都剌:《雁门集》卷六),全都以宫廷宴会为主题,请看:

一派箫韶起半空,水晶行殿玉屏风。诸王舞蹈千官贺,高捧蒲萄寿两宫。

沙苑棕毛百尺楼,天风摇曳锦绒钩。内家宴罢无人到。面面珠帘夜不收。

凉殿参差翡翠光,朱衣华帽宴亲王。红帘高卷香风起,十六天魔舞袖长。

中官作队道宫车,小样红靴踏软沙。昨日内家清暑宴,御罗凉帽插珠花。

院院翻经有咒僧,垂帘白昼点酥灯。上京六月凉如水,酒渴天厨更赐冰。

在各种宴会中,规模最大、费用最多的是诈马宴,也叫质孙宴。质孙,一译只孙,蒙古语jisun的音译,意为颜色。皇帝举行宴会,出席者要穿皇帝颁赐的贵重服装,即金织文衣,每次一种颜色,按贵贱亲疏的次序各就其位,故称质孙宴。“衣冠同制,谓之质孙,必上赐而后服焉。”②(《国朝文类》卷四一,《经世大典序录·燕飨》)“凡勋戚大臣近侍,赐则服之。下至于乐工卫士,皆有其服。精粗之制,上下之别,虽不同,总谓之质孙云。”③(《元史》卷七八,《舆服志一》)质孙服是衣、帽、腰带配套的,上面装饰珠翠宝石。“伏日翠裘不知重,珠帽齐肩颤金凤。”④(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一五,《装马曲》)诈马是波斯语j.mah的音译,意即外衣、衣服。事实上,质孙和诈马指的本是同一件东西,即宴会上穿的一色、衣服。①(参见韩儒林:《元代诈马宴新探》,见《穹庐集》,247~254页)

周伯琦对上都诈马宴有过概括的介绍。他说:“国家之制,乘舆北幸上京,岁以六月吉日命宿卫大臣及近侍服所赐济逊珠翠金宝衣冠腰带,盛饰名马,清晨自城外各持彩仗,列队驰入禁中。于是上盛服御殿临观,乃大张宴为乐,唯宗王、戚里、宿卫、大臣前列行酒,余各以所职叙坐合饮,诸坊奏大乐,陈百戏,如是者凡三日而罢。其佩服日一易。大官用羊二千,噭马三匹,它费称是,名之曰济逊宴。济逊,华言一色衣也。俗呼曰诈马筵。至元六年岁庚辰,忝职翰林,扈从至上京。六月二十一日,与国子助教罗君叔亨得纵观焉。”②(周伯琦:《近光集》卷一,《诈马行》)袁桷、贡师泰、杨允孚、迺贤等人都曾亲身经历,并写下了诗篇。其他记载中也有所提及。

同类推荐
  • 宋朝十讲

    宋朝十讲

    中国历史绵延流长,千百年的风云际会,形成了丰富的人生智慧,曾经在历史舞台上活跃过的芸芸众生无不留下了自己的踪迹,这对于我们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宋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让人感到困惑的朝代之一,它的丰富、复杂和矛盾构成了其纷繁的历史。宋朝是一个柔弱但发达的朝代,在三百多年的历史中,上演着争斗与杀戮、变法与保守、中庸与衰败的一幕幕场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与人生。宋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让人感到困惑的朝代之一,它的丰富、复杂和矛盾构成了其纷繁的历史。本书揭示了宋朝历史和文化的特点和规律,是一本宋朝历史和文化的专题性读物。
  • 雄霸西洋

    雄霸西洋

    意外穿越到大明洪武年间的特种兵文朔在大明朝混的风生水起,泡美女、杀倭寇、造船出海、征服蛮夷、数银票数到手软……就连皇帝的妹妹竟然是也不放过,谁会想到他竟然是个假太监呢?
  •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

    《晚清民国四川学术文化系列: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作者肖雄依据翔实的史料,重建了战时四川省办驿运的史实,在国民政府主办“战时驿运”对传统运输方式的继承与发展,四川省办驿运的特点、地位及其对抗战作出的贡献等方面提出了众多独到见解。并实事求是地指出,四川省办战时驿运,虽在实际经营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毕竟在战时交通运输困难之际,承担大批军需民用运输任务,毫无疑义地成为打破日军战略封锁的有效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 第三极崛起

    第三极崛起

    那段历史最想让人去改变,也许只需要一点点变化,就会影响整个时代,穿越者的思想,能否改变这一切?从零开始,建军北方,在乱局中博弈,让我们影响世界、影响历史,成为不可忽视的第三极。本书纯属幻想,不是历史,请勿对号入座,也不讨论历史细节。
  •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

    这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千百年来,各代学者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议论纷纷,各执一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将各代学者的不同观点汇总起来详加介绍,可视为一种学术上的总结。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对一些学者的相同观点和相反观点兼收并蓄。不同学者手中掌握的材料,有的重复,有的有出入,有的截然相反,但都言之有据,值得重视。
热门推荐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 豪门契约小妻

    豪门契约小妻

    温暖的阳光,熙熙攘攘的街头,在这个繁华的都市,每个人都是匆匆忙忙。为了生存和生活,每天奔波忙碌着,叶洛也是这其中的一个。公司最近接了一个大案子,每天都忙的昏天暗地,工作虽然很累,但是她还是想亲自下厨,为自己爱的人做晚餐。尚奕最近心情很不好,总是说工作很忙,两人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坐在一起吃顿饭了!伯母的过世对他的打击很大,而她也只能一直在他的身边默默的支持着他。只是看到街头那个……
  • 帝都弃少

    帝都弃少

    异世大修许飞睁眼醒来,身边的一切变得完全不同,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人憎狗嫌的纨绔子弟,不再是自暴自弃的过气天才,更不是被家族无情抛弃三少爷,他,要重修大道!要用一身的本领去守护身边的佳人,要将曾经歧视自己的一切彻底砸碎,要让欺辱过自己的人——血债血偿!
  • 总裁大胆

    总裁大胆

    她是凤朝高高在上,尊贵无比的凤凰公主,亦是天下第一美人,被自家皇兄以死相逼,无奈穿越到二十一世纪,绝世容颜被刻意遮掩,美女变平凡,从此踏上了为兄寻妻的苦逼不归路外加一朵超级无耻的烂桃花。他是E市的一方霸主,家底雄厚,是所有人趋之若附的对象,碰上她注定是他这辈子的劫。最后,他发现他妈的就好她这一口,所以将她娶到了手…
  • 穿越爱上美王爷:九儿传

    穿越爱上美王爷:九儿传

    【本文纯属虚构】聂小倩,宁采臣,凄美爱情,可知道在他们的故事之中,还有多少人,被伤了,痛过,却无人知晓。九儿,宁采臣的妻子,千年转世,再遇故人,这情该如何了结……
  • 冷少缠欢

    冷少缠欢

    “我不会救他。”她的眼泪是致命的武器,会让他失去理智,会让他心软,可是此刻,他要自己硬下心肠来,伸手无情地推开了她,她跌坐在地上。若恩像一个无助的孩子一样呜咽哭泣,眼泪簌簌落下,肩膀抖动,小小的身体痛苦地蜷缩在那里,好似被人丢弃了的洋娃娃。若恩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明天没有人出面去救磊子,那么磊子就要被枪决,他是冤枉的啊,他是冤枉的,她不敢想象磊子被鲜血染红头颅的那一刻,不敢想象他失……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仙剑尊除妖杀魔:帝剑仙魂

    修仙剑尊除妖杀魔:帝剑仙魂

    在尘世间的一个小镇,有一个少年,心中一直有个修仙的梦想,想要成为一代剑仙。但是因为相士的预言,他却不能如愿,直到有一天,命运的安排让他的人生开始改变……深藏于暗处的邪恶至尊……未知的上古力量和惊天的阴谋……那封印万年的古剑,和御有无穷灵力的仙魂……都在召唤着这少年踏上不凡之路!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 大神我们在一起吧

    大神我们在一起吧

    她颜瑶到底造了什么孽啊。不就是玩个游戏么,刚开始还运气超好,接到个隐藏职业的任务。刚刚才混得个风生水起,转眼就被人给秒杀了?还掉了五级啊。艹。站在路边也会殃及。我叉你老母亲的、片段张贴:她被莫名盖上抢怪的罪名,然后被杀得连掉五级,罪魁祸首竟然是排行榜大神——莫道清风。靠,神马时候大神这么没人品了?【颜、白萱】:“靠,你们杀我干嘛?”【莫道清风】:“是你抢得怪吧,不怪我们。”【颜、白萱】:“哟,看起来还是和那个莫道谭清一伙的,等级榜第一了不起啊。掉了我5级,赔我。”【莫道清风】:“你不也是那个什么什么绣娘、裁缝、不要无理取闹行不?如果不是你抢怪我们会把你杀了?”【颜、白萱】:“我抢怪?我等级没你们高怎么抢?你抢个试试、”【莫道清风】:“嘿,你这女的。”【莫道谭清】:“算了,你要什么补偿?”【颜、白萱】:“带我回到我原来的等级就行。”……【和谐篇】:莫道谭清:颜儿,以后不准再张开闭口都是脏话了。颜、白萱:你乃乃滴,不算脏话。莫道谭清:恩?颜、白萱:靠,莫道谭清,还没有嫁给你你就凶我。我不嫁了。莫道谭清:颜儿,你再说一便?颜、白萱:好话不说第二遍。哼。莫道谭清:你真的不嫁?颜、白萱:哼哼,就不嫁。莫道谭清:不嫁?颜、白萱:嫁。莫道谭清:以后还说不说脏话了?颜、白萱:都这样十多年了,你让我慢慢改嘛。……【洞房花烛夜篇】:颜、白萱:诶,莫道谭清,你不会真的准备做那种事吧?莫道谭清:乖,叫夫君。颜、白萱:额,肉麻死了。不要。莫道谭清:那么我们就开始做洞房花烛夜该做的事情。(抱起,走向床)颜、白萱:喂喂,莫道谭清,你不会是色狼吧。莫道谭清:叫不叫?颜、白萱:夫君,夫君。放我下来好不好嘛。莫道谭清:不好。颜、白萱:那你要做什么?莫道谭清:吻你、(唔唔、、唔、好吧下面那些和谐的内容等在文文中再写吧。)【相见篇】:颜瑶:莫道谭清,我的相亲对象是你?莫谭:恩。颜瑶: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是我了?莫谭:恩。颜瑶:靠,你能不能多说几个字,游戏里嫁给你了,现实我就不嫁你能怎么?莫谭(怒):你敢?颜瑶:有什么不敢?相亲了不起啊?明天我去找一群男的相亲,你能怎么样?莫谭:你看他们敢不敢?颜瑶:哼,别以为你莫家能够一手遮天,我就找个男的来当我男朋友,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