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500000018

第18章 徽香梦(1)

阳光跳出天井之后,香榧才从扁担山墓地赶回了家。她来不及喘口气,又忙着给太太和小少爷做饭。戚先生一去世,留给她们的家当,只有三间房和十来块现洋。眼看老妈子是雇不起了,香榧就和太太商量,把老妈子辞了,自己就担负起了家务。可她已有五个月的身孕,太太又是豆腐似的人,除了绣点花,什么都做不了。香榧的手泡在冰冷的水里,想着戚先生临终前说指望她的那些话,心也被冷水浸得一阵悲凉。家里的天塌了,现在要靠她撑起来,她一个足不出户的小女子,该如何担当得起啊。

香榧本是太太从徽州带来的丫头。进戚家大屋时,她才十六岁。管事的把她带到太太跟前,说这是李歪脖家的大妮,几个姊妹还小,就把她送了来。太太就问她的名字。管事的说在家就唤她老大。太太当时正剥着香榧,瞥了她一眼说:“总得有个名字,瞧这妮子长得黑红粗壮,脸盘子圆润饱满,就叫她香榧吧。”这样香榧就在戚家大屋里叫开了。几个月后,香榧的皮肤褪了红,身子骨也纤巧了些,大家才瞧出她生得也有几分灵秀。她做事麻利,为人又活泛,很快戚家上上下下的人都喜欢起她。说这哪像李歪脖的妮子,跟她大大完全是两样。不久太太就把她留在身边做了贴身丫头,还把她家欠下的几担谷子的账给销了。后来管事的将茶园赚得的钱暗中盘剥了不少,太太支撑不下去,就向汉口的戚先生告急。戚先生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就要太太把徽州的房屋和茶园卖了去汉口安家。太太走时,惟独就带上了香榧。

戚先生喜欢上她也是一年以后。那时戚先生的织布厂已有些不济,回到家里总是一脸愁云。太太问起来,他就说苛捐杂税太多,又遭日商挤压的话。太太听了,惟有跟着他发愁。戚先生瞧着一旁唉声叹气的太太,更觉烦闷,越发一杯接一杯地喝酒。戚先生和太太是表兄妹,太太是先生姑妈的女儿,自小就结了亲。太太的娘家算得上徽州城内的大户,虽说是亲上加亲,但当时的戚家不过只有几亩茶地,因此太太就有点下嫁的意思。后来戚先生用太太的陪嫁买了个大茶园,日子才慢慢兴旺起来。太太长得不美,也不擅理家,但性情温顺,什么事都由着先生。先生虽不甚喜欢太太,但家境的悬殊只能让他勉强接受这个现实。一年之后,太太给戚先生添了个男伢。戚家人丁不旺,又一脉单传,戚先生当然喜不自制。他给男伢取名叫大宝,百般地疼爱,还时常抱着儿子吟诗会友,享受那份幼子绕膝的天伦之乐。但不久,快乐的生活就被残酷的现实击碎了,因为大宝长到三岁还不会说话。戚先生从儿子呆滞的眼睛里似乎明白了什么。由此,他与太太那不和谐的婚姻就显得不堪忍受了。此时正有个朋友撺掇他去汉口,戚先生不想做商人,但他现在见了儿子就难受,瞧着太太就心烦,直想着逃避他们。于是一气之下,就将卖茶叶赚来的钱拿到汉口投资,开了个织布厂。当时汉口的纺织业刚刚起步,没几个对手,戚先生的织布厂开业不过三年,利润就翻了两番。后来他就在法租界昌年里买了房子,决定把家安在汉口了。可是太太来后不到一年,日本人就攻进了汉口。随后日货倾销,华商的机器陈旧,原料价格又被日商操纵,处处受到钳制,惟有苦苦挣扎。戚先生在徽州是有名的秀才,不擅经商,个性却倔,非要跟日本人争个高下不可。但以卵击石,元气耗损,也陷于更为困难的境地。

那天,戚先生又在喝酒,突然胃痛起来,冷汗直冒。香榧进来见戚先生虾子似的缩着身子,连忙过去把床头柜上的胃药拿了来,又倒了杯温开水递给他。戚先生吃了药,稍稍缓和了一些,就问起太太。香榧说带着大宝买玩具去了。见先生脸色苍白,便埋怨道:“您现在老胃疼,可不能再喝酒了。”不容戚先生答应,她已收起桌上的酒具往外走。戚先生怔了一下,不觉扫了一眼她的背影,她身材微丰,却结实匀称,素花褂子服贴地收住腰身,辫子摆动之间,宛如柳枝摇曳一般。戚先生平时早出晚归,除了吃饭,打洗脸水,跟香榧没什么照面,也没注意过她,现在才发现香榧竟是吸引人的。等香榧进来抹完桌子,他就要她坐下。

“你一来,我的胃痛也减轻了。我心里闷,你陪我说会话好吗?”

“先生,我是你和太太的人,这是应该的。”香榧说。

戚先生顿觉宽慰。香榧坐下后,一时又找不到话题。见戚先生还在愁眉不展,就问先生你是不是遇到烦心的事了。戚先生沉默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香榧咬了下嘴唇,知道先生是很爱面子的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表露的。她心里一急,也顾不得什么,就对戚先生说:“我能帮你什么吗?”

戚先生听得心头一阵热,跟太太说时,她除了叹气,就没辙了。人家一个丫头竟然想着来帮他。虽然知道她帮不了自己,但有此想法,戚先生就觉得她贴心贴肺。于是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竟和香榧拉起了家常。

“你想徽州吗?”他问。

“想呀。不过也习惯这里了。”香榧眼里闪着悠远的光,似乎又勾起了那份思念。戚先生怕触动了她,连忙换了话题。

“你会认字吗?”

“不会呐。”香榧不好意思道。

“到汉口来要学会认字。以后我来教你。今天就教你这几个字。”说着,他用手指蘸了水,就在桌子上比划起来,“你看,这是一个人字,这是一个大字,这是一个小字……”后来戚先生就一口气教了她二十几个字。第二天回来,就让香榧写给他看,虽然笔划有些歪斜,但念读还是正确的。他一高兴,越发有教她的心了。

那天,太太桂珍一早就到归元寺烧香去了。戚先生吃完早点也准备出门,香榧进来收拾碗筷,扫了一眼床上,便嗔怪道:“先生,你那件夹绒背心怎么没穿?昨天我都洗好放在床头了。你胃疼,不能再凉着了。”说着就拿过来给他穿上。戚先生也只得由着她摆弄。等到香榧热烘烘的身子跟他碰对面,那撩人的体香沁入他的鼻腔里,给他一种难耐的刺激,终于把持不住,一下把香榧搂在了怀里。

太太回来看戚先生还没走,两人表情也不自然,联想到近来戚先生教香榧认字时那么快活的样子,心里也明白了几分,便嚷着要赶香榧出门。香榧做了对不起太太的事,也无颜再留下来,当天清理好自己的东西,洒泪拜别了太太,就拎着包袱准备回徽州去。却在出门时被戚先生拦了下来。太太看戚先生执意要留下香榧,只恨自己当初把她带了出来。事已至此,也只有默许让香榧收了房。

不久,香榧有了身孕,太太想自己生了个傻儿子,就把心思全寄托在香榧身上,对她体贴备至。香榧过了两个月的舒服日子,织布厂已难以维持下去。这时,戚先生的胃病也越来越严重,吃不下东西,人瘦得干柴似的,后来就起不得床了。此时家里已捉襟见肘,为了救丈夫,太太只得把织布厂低价盘给了别人。可最终还是没能挽救戚先生的性命。

香榧的肚子动了几下,知道是小毛头饿了。直到怀孕,她才明白自己跟戚先生有了怎么样的关系,其实她在心里并没明确对戚先生的爱,只是觉得先生文雅平和,跟其他男人不太一样,她对他除了敬仰,就是那种仆对主的报答。现在先生去了,她除了茫然,却没有太太那般撕心裂肺的痛苦。但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她就不能不考虑今后的生活了。她该怎么收拾这个残缺的家,怎么让肚子里的孩子以后有饭吃,这是她马上面临的问题。不管怎么说,先生对她有恩,何况自己肚子里还有他的骨血,她自然要撑起这个家,不能辜负了他。今天是戚先生下葬后的第十天,她突然想去扁担山看看。到了地方,见先生的坟头上已长出零星的小草,心中又一阵悲苦。这时才觉得戚先生真的离她们远去了。哭过之后,便在墓前暗暗发了誓。她香榧不是吃不得苦的人,不管怎样,也要和太太一起渡过这个难关。

吃晚饭的时候,太太桂珍又在叹气:“香榧呀,先生走了,我才知道自己是这么的不中用,要你一个身怀大肚的忙出忙进。徽州又没脸回去,乡里要知道我们落到这步田地,不知会怎样笑话呢。”

香榧听得不好受,还是宽慰道:“不管怎样,我们养活自己总可以吧。”

太太摇头说:“难嘛。日本人一来,有钱人大都跑到重庆去了。先生当初不愿走,非要跟日本人赌输赢,最后连命也搭上了。现在留下来的,也多是普通人家,物价飞涨,失业又高,哪家日子过得舒坦?孤儿寡母就更不用说了。”

香榧停顿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说:“太太,我想趁着这两月肚子还没出怀,去摆个地摊,做点小本生意。”

桂珍瞪大了眼,责怪道:“你怎么想到做这种事?这让我的脸往哪撂呀?再说,你也没做过,现在又是这副样子,我怎么能放心呢?还是等你生了再说吧。反正一时还饿不死人,实在不行,就把房子卖了。”

香榧连忙说:“太太,你不能这么想,这卖家产的事是越卖越穷,最后让人心里发虚。再说我们也要有个地方落脚呀。我们不偷不抢,有什么可丢人的?我想先去汉正街三镇市场进点小百货试一下,想也没什么难的,就是人辛苦些,起码要把每天的日常开支赚回来。”

桂珍见她执意如此,也不再坚持。

香榧从屋里出来时,过道还是黑洞洞的。听到隔壁房里几声咳嗽,知道太太已经醒了。近来桂珍总是肿着眼泡,想是夜里忧思过度所致。她在房门口轻唤一声:“太太,我走了。”门里面有气无力地嘱咐一声:“小心嘛。”她答应着,便到厨房碗柜里拿了两个馒头,又夹了些腌菜,裹好后放进布包里,就出门了。

按老汉口的叫法,大致是以江汉路为界,依着长江的流向,江汉路以东俗称“底下”,那是租界和繁华的商业区,耸立着一幢幢高楼洋房,次一点也是里弄的石库门房子,是洋人和较有身份的华人生活的地方。往江汉路以西就叫“高头”,特别是六渡桥以外往居仁门这一带,多是低矮的棚屋,一逢下雨周围就成了泥糊淌子,这便是下层平民的聚集地。香榧居住的法租界昌年里属于“底下”,汉正街这边却属“高头”,从“底下”法租界到“高头”汉正街几乎要经过半个城区。此时已是初冬,冷飕飕的风直往人身上钻,香榧裹紧了棉袄,但脸颊和鼻子还是一会儿就冻红了。可她又快不了,毕竟有了五个月的身孕,只能高一脚低一脚地拖着步,还得专拣日本兵不到的小街小巷走,又多绕了些弯路。快到六渡桥时,太阳才慢吞吞地露出脸,洒下几道淡薄的光线。香榧的后背已沁出了细汗,腿也有些沉重,却不敢耽搁,怕去晚了拿不到好一点的货,喘了口气,又继续往前走。

汉正街属难民区,街口设有哨卡,把守的日本宪兵要验明《良民证》方给放行。香榧进去便融进如潮的人流中。狭长的石板路上,贩卖的,乞讨的,挑担子的,拖板车的……摩肩接踵,川流不息。香榧小心地绕着,生怕他们撞着自己,一面还得注意着道路两旁的铺面。她心里早算盘好,进货要对路,还得要找信得过的店主。自己是头一次来,不知深浅,就找那些挂了名目招牌的铺子,免得上当受骗。瞧着茅泰兴梳子店,就进去将各式各样梳栊篦子挑了十几把。见了刘文成针店,也买了些针黹用具出来。再看到袁祥兴广货店,又是毛巾、手帕、水果刀、镜子、雅霜、百雀羚拣了一大堆。再出来时,已是鼓鼓一满布包了。

她想好了地方,决定去一趟大智门火车站,那里人流量大,像她手上这点小玩意,应该比较好卖。可远路无轻担,身子笨重,又背上一布包的东西,就像老马驮水似的吃力。走不了多远,就得停下喘口气,再接着走。挨到火车站时,已是十点左右的光景了。

车站门口站着日本宪兵,不敢靠近。只能在稍远的路边看看。可那里已摆了好些地摊,也多是些土特产和旅行用品。她踟蹰了一下,便在转弯角的一块地方拣了块砖头坐下,摊开一张油皮布,将买的东西整齐地摆放好,这才安定下来。

不大一会,就有人上前来了,是一位拎包的男人,看样子是赶火车的,挑了一块毛巾,也没问价就买走了。接着又过来一对夫妻。女的说,她这里的东西比别的摊子清爽干净,看得出是正经来路,价钱也便宜。便买了梳子、镜子、手帕好几样东西。香榧觉得欣慰,看来自己还选对了路。初尝赚钱的喜悦,对接二连三光顾的人越发地殷勤备至。到了中午,就卖出了一小半的货。这才觉得肚子饿了,就拿出夹了腌菜的馒头,一边吃一边照顾着生意,想着下午能够卖出一半,她的本钱就回来了。到明天就算是纯赚了。看来只要人勤快,就不会饿死人。心里舒坦,那冷铁似的馒头也一样嚼得津津有味。

正吃着,突然半截砖头啪的一下砸在她的前面,几块镜子顿时成了稀烂。她脑子一炸,还没缓过神来,就听二十步远的一个胖女人已经开了骂:“哪里来的野货,跑到这里抢生意来了,也不看看是谁的地盘?”香榧听得来气,直喊道:“这地方是公家的,怎么就成你的了?”见她回嘴,旁边一个刀疤脸的男人就吼了起来:“邪完了,老子数三声,你还不快滚,看我不过来全砸了。”香榧见他来横的,气越发冲上来了,她也是不怕鬼的人,就昂着头回道:“我就不走,看你把我怎么样?”刀疤脸一听,额上的青筋都气暴了出来,这小婆娘还敢跟他顶嘴,真妈的不信邪了,便开始喊着:“一……二……”旁边几个过路的人便围拢上来,有人拦住他说:“算了,人家一个女流之辈也不容易。”其他人便小声劝香榧:“还是走了吧,好汉不吃眼前亏,他们都是结了帮的,专欺中国人,日本人一来就老实了。”香榧知道遇上了一帮地痞,要在往常,她是不信这个邪的,自己现在是有孕之人,伤着了伢可划不来。她勉强吞下一口气,这才卷起油皮布离开。

香榧走了几步,想着手里还有这么多东西没卖出去,又强迫自己停了下来,就在附近的领事街摆起了摊。可毕竟不比在火车站,光顾的人也少多了。她守了两个小时,还没卖出上午一半的货。心里着急,本想再守一阵子,却见前面路口乱哄哄的,有人仓皇逃过,一问才知是宪兵队的车队过来了,又要抓人。她赶快收起布包正要离开,封锁的哨声已经响了,路上的行人只能原地站着,动弹不得。接着就见一队日本宪兵和宪佐跳下汽车,开始搜查每个行人的《良民证》。香榧呆在那里,眼睁睁地看着两个长衫男人被认定是抗日分子扭上了汽车,她的身子便不由自主地发起抖来。这时,有个尖腮脸的宪兵一下注意上了香榧,他走过来,香榧就赶忙掏出《良民证》给他。尖腮脸随便看了一眼说:“这个,不是你的。”她说:“当然是我。”尖腮脸又盯着她看了半天,嘴角便露出一丝阴森的笑容。香榧正心里发怵,尖腮脸突然伸出手往她脸上捏了一下。香榧顿时气得涨红了脸,却引得尖腮脸淫邪地笑起来,又忍不住伸手要去摸她的脸。香榧慌忙用布包遮挡着,尖腮脸却一下夺过她手上的布包,打开翻看起来。

“这是干什么用的?”他板起脸问。

“做小本生意。”香榧答道。

“是给抗日游击队用的吧?”

“不是的。”

尖腮脸鼻子哼了一声说:“收缴。”随手就把布包扔进了汽车。

香榧知道那包东西有去无回,与他们论理,只能引来更大的麻烦。她忍着气等到封锁结束,才抹着眼泪往家里走。

同类推荐
  • 回望家园

    回望家园

    闲来翻书,常常由衷的羡慕古代所谓“文人”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里,诗、书、画犹如血脉,时而各行其道,时而汩汩交汇,径直通向他们的心灵。他们在艺术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穿行,反观当下,在分工日益精细化的时代(当然还有诸多的原因),不要说达芬奇式的巨人不复出现,就连文艺也被分割成了不同的营垒。不同艺术门类之间隔山而望,跨门类的“通才”已近罕见。当然也曾发现几位作家朋友,或是因为家学,或是因为机缘,有幸对音乐、绘画、书法之类有所涉猎,其作品就有了旁人所没有的气象,着实令人羡慕。正因为如此,当我偶遇吕中元先生的散文集《回望家园》时,那份惊喜就可以想见了。
  • 黄河异事录

    黄河异事录

    传说,黄河上有一个最神秘的职业——黄河捞尸人。他们繁衍上千年,经历了无数奇诡往事,也掌握着黄河最大的秘密。我自小随身为捞尸人的爷爷在黄河上干着捞尸的营生,耳闻目睹了各种诡异的现象。一次,爷爷从黄河里捞出一具藏在巨型龟壳里的棺材,由此引出一桩桩离奇事件。我、爷爷、叶教授、古枚笛四人经历无数艰难险阻,九死一生,在浩荡不息的黄河中寻找着上古的秘密。阴兵渡河、幽灵船、鱼骨神庙;龟型巨棺、死亡灵蛊、巨型石碑出世,真相尚未水落,谜团蜂拥而至,我们一行四人更落入一个步步为局的阴谋之中……
  • 雍正皇帝:雕弓天狼

    雍正皇帝:雕弓天狼

    帝王行止、宫闱秘闻素来为读者关心,本书描写鲜为人知的清廷生活,却又不拘囿于那小小的紫禁城。阿哥党争,杀机隐隐,龙庭易主,雍正险胜。改诏说,弑父说,继位说?一段历史,几多疑云,扑朔迷离,令人难解难分。作者用史笔著文,用文笔立史,庙堂之高,江湖之远,无不尽收笔底。上至典章制度、宫廷建筑、饮食服饰、礼仪乐律,娓娓道来,书卷气浓;下至勾栏瓦舍、寺庙堂肆、市井乡野、客旅古渡,徐徐展开,风情万种。阿哥逐鹿,明争暗斗,字字权谋机诈;女伶歌伎,绕梁余音,句句回肠荡气。其情节铺设,天矫跌宕,人物塑造,浓淡相宜,谋篇均别出心裁;以思想为经,艺术为纬,鸟瞰历史,探究人生,非大家而不可为。
  • 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

    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

    火凤凰为凤凰中独特的一类,也是世界上最美的鸟。当它自觉处在美丽的颠峰,无法再向前飞的时候,就会自己火焚,然后在灰烬中重生。21世纪,一个人才和高科技主宰战争的时代,我军区高层研究决定,由雷战带领中国陆军狼牙特战基地雷电突击队去选拔并组建一支女子特战队——一支代号为“火凤凰”的奇兵。她们怀揣各自的理想,在近乎残忍的训练和实战中让自己逐渐蜕变,最终以一个真正军人的姿态重新绽放生命,凤凰涅槃。不畏惧闪电才能享受雷鸣,不畏惧烈焰才能浴火从容。
  • 网游之日久贱人心

    网游之日久贱人心

    意笑笑跟宿舍的好友丹妮都是游戏玩家。一次,丹妮在游戏中被人欺负,意笑笑不管自己极低的等级从而挑战大神。意笑笑因为这次壮举获得了该游戏公司的邀请函,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新游戏体验测试员。然而这个公司的BOSS简晗就是游戏中的大神,两人相见,分外“眼红”。
热门推荐
  • 涩妃VS邪王

    涩妃VS邪王

    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涩妃VS邪王》
  • 羞涩夫君

    羞涩夫君

    当穿越流行到楚乔乔身上时,楚乔乔很淡定的接受了这个事实,同时也很淡定的过着自己的生活。当遇上那个拉拉小手,会脸红;亲亲小嘴,吓得不敢动的男人时,她的世界便开始不淡定了!入凤府,上斗长辈,下打奴才,中间防小三,为了那个男人,她豁出去了!可到最后,她才真正发现要斗,要打,要防的对象是谁!丫的,跟她装纯装真装青涩是吧!看她非将这臭男人一脚踹飞,然后,另觅他处,逍遥快活去!片段:“楚,楚姑娘,你,你要做什么?”“你说我要做什么?”挽了挽袖口,表情凝重道。“你……我,你可不能胡来呀!”凤陌天一副贞洁圣女的样子。楚乔乔大步一跨,成功的将凤陌天逼的跌倒在那床上,同时用命令的声音道,“把外套脱掉!”
  • 校长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校长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民国时期,中国积贫积弱;但民国时代的大学却闻名遐迩,在东西方国际上都享有盛誉。这是为什么呢?有史家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当时的大学校长个个都很“牛气”。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校长怎么样,大学就会怎么样;如果要想造就一个伟大的大学,有干练的校长还不够,还必须有卓越的校长”。
  • 何澄(下)

    何澄(下)

    《何澄(下)》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下)》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指控没有终结

    指控没有终结

    透过那片壁垒森严、电网密布的铁丝网,能够依稀看见华丽伪装下的焚尸炉和草地上堆积的累累白骨,每当夜来临的时候,地狱般的尖叫声穿透着每个惊恐的灵魂。然而,“红色”的意志在这群年轻的姑娘身上从没有消失过,在与魔鬼战斗的短暂而又漫长的岁月里,她们用钢铁精神告诉这个世界——“我没有沉默,我还活着,并战斗着!”
  • 幽幽古堡之吸血鬼传说

    幽幽古堡之吸血鬼传说

    侦探小了淘淘等人误入欧洲一个人迹罕至的古镇,进入了与世隔绝的幽幽占堡。占堡的秘门里是一座幽幽冰风暴,镇压着吸血鬼魔王。吸血鬼魔王发誓:谁将他放出来,他就听命于谁。八个被人控制的少年,破解了八块诡秘的钥匙碎片,尘封之门被打开了,蝙蝠纷飞,狼人跳跃,吸血鬼魔王在古堡里冷笑。为了阻止吸血鬼魔王到人间作乱,淘淘等人奋力战斗……
  • 挚爱戒指

    挚爱戒指

    爱一个人可以到什么程度?生离死别并不是爱情的句号。新型的写作手法,伴随您一起诠释一段刻苦铭心。我是一个有才华却没有朋友的人,QQ群:698848854,欢迎与我一起讨论写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