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旁有险阻、潢井、林木、蒹葭、蘙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也。
【译文】
大凡宿营和观察敌情时,应该穿过山地,依傍有水草的谷地,面向开阔地带,在高处宿营,敌人占领高地,不要仰攻,这是在山地上带兵的办法。穿过水域应远离水流驻扎,敌人渡水而来,不可在水域中迎击,而要让它渡至一半的时候发动攻击才较为有利,如果要同敌人交战,不可贴近水边列阵,面向开阔地带,在高处宿营,不要面迎水流,这是在水域带兵的办法。穿过盐碱沼泽地带,必须快速通过,不可逗留,如果在这里同敌军相遇,那就必须依傍水草而背靠树林,这是在盐碱沼泽地带带兵的办法。在平原上要在开阔地域宿营,右翼和背面要依托高地,前为死地,后为生地,这是在平原地带带兵的办法。这四种带兵办法的好处,就是黄帝能战胜其他四帝的原因。大凡军队宿营总是喜欢干燥的高地而避开潮湿的洼地,看重阳面而避开阴面,靠近资源丰富的地区休整人马,军士百病不生,这样就有了必胜的保证。在丘陵堤防行军,一定要占领它们的阳面,并把右侧和背面背靠着它以做依托。这些对于用兵有利的方法,是地形的帮助。上游下雨,激流浊沬滚滚而下,如果要涉水,应等待水势平缓以后才可以。凡是遇到或通过“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这些地形,一定要迅速离开,不可接近。要使我方远离这些地形,而使敌人靠近它们;要使我们面向这些地形,而使敌人背靠它们。军营附近如果遇到有险峻的隘路、湖沼水网、灌木、芦苇和茂盛的草丛,务必要细心地反复搜索,这些地方往往都是敌人埋伏奸细的地方。
【解析】
此处列举了在行军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各种各样的地形,面对不同的地形怎样宿营,怎样获取资源,怎样涉水等。还重点提到了六种很危险的地形,必须马上远离,以及容易藏匿敌人探子或细作的场所。
【故事一】
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襄公领兵攻打郑国,郑国慌忙向楚国求救。楚国国君派大将成得臣率兵伐宋,侵入宋国本土。宋襄公担心国内有失,只好从郑国撤兵,双方的军队在泓水相遇。
宋国大司马公孙固知道宋国远不是楚国的对手,于是劝宋襄公道:“楚国是大国,土地辽阔,兵多将广,我们一个小小的宋国哪里能与它相匹敌呢?还是跟楚国议和吧!”宋襄公却不以为然,说:“楚军兵力有余,但仁义不足;我们宋国虽兵力不足,但仁义有余,仁义之师是战无不胜的。大司马为什么要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公孙固还想争辩,宋襄公说:“我意已决,不要说了!”随后便命人将“仁义”二字绣在旌旗上,高高地竖了起来。
战斗开始,楚军呐喊着强渡泓水,向宋军冲杀过来。宋将司马子鱼看到楚军一半渡过河来,一半还在河中,就劝宋襄公立即下令进攻,宋襄公却说:“寡人一向主张‘仁义’,敌人尚在渡河,我们趁人之危,还算什么‘仁义’?”于是楚军全体平安渡过了河,开始从容布阵。司马子鱼又劝宋襄公:“楚军现在立阵未稳,我们趁现在攻过去,还有希望获胜!”宋襄公却指着迎风飘扬的“仁义”大旗,说:“我们是“仁义’之师,怎么能趁敌人布阵未稳就发起进攻呢!”宋军仍然按兵不动。楚军布好阵,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宋军杀来。宋军不敌,楚军乘势掩杀,宋军丢盔弃甲,一溃千里,宋襄公本人也被一箭射中大腿,“仁义”大旗则成了楚军的战利品。
宋襄公大败,自己也受了伤,又气愤又不解,对司马子鱼说:“仁人君子作战,重在以德服人,敌人受了重伤,就不应再去伤害他;看见头发花白的敌人,也不应抓他做俘虏。敌人还没有摆好阵,我们就击鼓进军,这不能算是堂堂正正的胜利。”司马子鱼长叹一口气,说:“我们宋国国小力弱,兵微将寡,本不是楚国对手,不应该跟楚国交战。可是大王您却非要与他们打仗。一旦下定决心作战,就应抓住时机,您又拘泥于‘仁义’,错过战机。打仗本就是生死搏斗的事,你不杀他,他就杀你,这时候哪里还有什么‘仁义’啊?如果讲‘仁义’,那就干脆不要打仗了,这不是更‘仁义’吗?”宋襄公无言以对。第二年五月,宋襄公便因伤势过重,久治不愈去世了。
敌人渡水而来,本应趁其半渡而击之,然而宋襄公迂腐不化,在两军交战中还坚持“仁义”作风,最后落得个悲惨的下场。他所说的有关仁人君子作战应该如何如何的那段话,可以同王翦答秦王为何伐楚需要六十万军队的话语参看,只不过王翦的时代比宋襄公的时代变化更大,打仗中的“君子”作风也愈来愈淡。秦汉以后,人人都认识到“兵不厌诈”这条铁律,那之后就很少再出现像宋襄公这样打仗的人了。
【故事二】公元47年,武陵蛮人叛乱,东汉光武帝先后派刘尚、马成前去剿灭,结果都失败了。开国老将马援在病中得到消息,遂主动请战。光武帝认为他年纪大了,不适合再领军上阵,马援一再请求,在皇帝面前飞身上马以示身体强健,于是光武帝就准许了他的请求。公元49年,马援率军出征,一路小心翼翼,十分谨慎。当官军到达下隽时,眼前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条是水路,路程较短,但是需要渡过水势凶险的河流;另一条是陆路,路程较长,但沿途比较平坦好走。汉将耿舒建议走陆路,避免耗时费粮,马援则主张走水路。两人的意见上奏朝廷,光武帝赞同马援,于是大军选择水路,向壶头行进。
然而途中水流湍急,官军战船无法上行,又时值盛夏,南方潮湿闷热,许多军士染上疫病死去了,军队战斗力大大下降。而蛮人则倚仗凶险的地形死守关隘,官军徒劳无功,最后连马援也病死在军中,官军不得不停止进攻。
依照孙子的说法,不熟悉的、凶险的地形不可靠近,应尽快离开,以免受地形之害。然而马援却舍弃平易的陆路,走比较凶险的水路,加之又对当地地形、水流、气候状况估算不足,导致军队无法有效发动进攻,后世不得不引以为戒。
【原文】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車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杀马肉食者,军无粮也;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译文】
敌人离我很近而毫无动静,是依仗它占据着有利的险要地形;敌人离我很远却向我挑战,是为了激我前往;敌人之所以驻扎在地势平坦的地方,是因为对它有某种好处;树丛枝叶摇动,是敌人隐蔽前来;草丛之中有许多遮障物,是敌人制造的假象;群鸟惊飞,是下面有埋伏;野兽骇走,是有突袭;路上尘土高而尖,是有战车开来;路上尘土矮而宽,是有步兵行来;路上尘土散而呈条状,是敌人在拖着树枝行走;路上尘土少而时起时落,是敌人在安扎营盘。敌人使者口气谦卑却又在加强准备,是要进攻;口气强硬而军队又做出前进架势的,是要撤退;轻车率先出动部署在其两翼,是要列阵;无端而来讲和,是另有阴谋;急速奔走而排列阵势,是要集结部队约期与我决战;半进半退,是企图引诱我军;士兵倚着兵器站立,是饥饿的征兆;打水的人自己抢着先喝水,是干渴的征兆;见到好处却并不来争夺,是疲劳的征兆;鸟雀集中在军营上方,是空营的征兆;半夜惊呼,是恐慌的征兆;军中惊扰纷乱,是将领失去威严的征兆;旌旗摇动,是队伍混乱的征兆;军吏发怒,是全军疲倦的征兆;杀马吃肉,是粮食短缺的征兆;悬挂器具、士兵不回营舍,是陷入绝境的穷寇;低声下气同部下讲话,是敌将失去人心;频频犒赏士卒,是敌将陷于窘迫;频频惩罚部属,是敌人处境困难;先态度粗暴而后又畏惧部下,是极不精明的将领;派来使者送礼谢罪,是打算暂时休兵息战。敌军怒火熊熊同我对阵,但久久不肯交锋,又不肯撤退,一定要谨慎地观察他的意图。
【解析】这段讲的是对敌方情状的观察,透露出的种种形迹,可以教我方清晰判断出敌营的虚实,以及敌军真正的打算——敌军是要撤退呢,还是要进军呢?还是想引诱我军?孙子详细分析了种种情况,对识破敌人诡计、看清敌人真实打算有莫大帮助。
【故事】公元前575年,晋国联合齐、宋、鲁、卫四国攻打郑国,郑国的盟友楚国立即出兵支援,晋楚两国的部队在鄢陵遭遇。其时宋、齐、鲁、卫的军队还没有赶到,楚、郑联军便想趁此机会先一举将晋人打败,于是楚共王下令大军在晋军大营附近列好阵。
晋厉公率众位将领登上高地观察楚军的阵势,并让大家商量如何应对,晋国将领看到楚军势大,一共有兵车五百三十乘,兵士九万人,而晋军只有兵车五百乘,兵士五万人,于是纷纷建议先不要作战,坚守以待其他诸侯军队赶来会合。唯独新军副将郤至在仔细观察敌阵后说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楚郑联军有六个致命弱点:第一,楚军人数虽多,却大多是老兵,这些人行动不迅速,战斗力差;第二,郑国军队乱哄哄的,到现在还没有列出整齐的阵势,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良好训练,根本就不堪一击;第三,楚、郑两国的部队喧闹不已,没有一点临阵的紧张严肃氛围;第四,据我所知,不单楚、郑两国军队协调得不好,就连楚军内部也不和睦,中军将子反和左军将子重关系不好;第五,随楚军出征的蛮军不懂阵法;第六,楚军在晦日(六月二十九)布阵,正是用兵所忌的日子,大不吉利。如果我们抓住机会立即出击,一定可以打败他们。
晋厉公听了这番分析,认为有道理,于是立即发动进攻。晋军将领中的苗贲皇原本是楚国人,知道楚军的军队布置情况,他说楚军精锐在中军,晋军应先打垮他们的左右二军,再合力进攻中军,楚军必败。这个意见晋厉公也接受了,遂命晋军先攻打楚右军和郑军。战斗从晨至暮,十分激烈,楚共王被晋军射瞎了一只眼睛,而晋军则有一位将领被楚军杀掉。当天夜里,晋人故意放走楚军俘虏散布消息说鲁、卫援军已到,加之楚军内部子反与子重不睦,于是当夜楚军就撤退回国了。
这是观察对方阵地以判断敌人强弱的实例。
【原文】
兵非贵益多,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译文】用兵并不是兵力越多越好,只要不恃武冒进,能够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取得胜利,也就足够了。唯独那种既无深谋远虑而又轻敌冒进的人,必定会被敌人所俘。尚未获得兵士的诚心拥护就惩罚他们,那么他们必定会不服,不服就难以用来作战。兵士已经诚心拥护而惩罚不能执行,那样也不能用来作战。所以,要用仁爱宽厚使他们团结一心,用法令纪律使他们合乎规范,这样就叫做必胜之道。命令一贯得到严格执行,用来训练士卒,士卒就能养成服从的习惯;命令若一贯得不到严格执行,用来训练士卒,那士卒就会养成不服从的习惯。命令一贯能得到严格执行的,是因为将领和士卒的关系十分融洽。
【解析】治军既要仁,又要义,法度和仁爱都不可或缺。试想一个不爱惜士兵、自己高高在上、锦衣玉食、不与士卒同甘苦的将领来带兵,士兵们会有作战的积极性吗?而另一方面,如果将领只会一味循士卒所好,放纵士兵,军队中毫无纪律可言,这支军队还能上战场吗?所以,一个出色的将领治军,必定是二者兼顾,不可缺一。有了出色的将领,才会有出色的士兵,这才能组成一支出色的部队。
【故事】李晟是唐代中期的有名将领,他治军一向严明,令行禁止,途经各地秋毫无犯,被民众赞为仁义之师。
一次,李晟率军攻打占据长安的叛军,攻城之前他下令全军进城后不准侵害百姓、抢劫财物,违者立斩。等到李晟部队打败叛军入城后,他得到报告说大将高明曜收取了城内一名妓女、一位将领及一名士兵,私自占取了叛军的马匹。李晟二话不说,当即下令将他们全部斩首示众。城中百姓见这支部队纪律如此严明,都敬佩不已,而军中将士则再也没有人敢违反军令擅取财物了。
除了严的一面,李晟还有仁的一面,与士卒同甘共苦。有一年时值炎夏,李晟部队正同叛军作战,军队的夏装一时没有供应上,士兵们在大夏天还穿着冬装,李晟身为主将,却坚持与普通士兵一样穿着棉衣。虽然天气炎热无比,但士兵们见李晟与自己一样穿着厚厚的衣裳,就不以为苦了。
李晟正是践行了孙子所说的“合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治军之道,故而部队纪律严明,士兵服从命令而毫无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