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900000005

第5章 百川汇融(2)

有关学者的研究指出:“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持续时间长达近一个半世纪,涉及十余个省之广,规模之大有一百多万人移民入川。”“来自东西南北的移民,带来了原籍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并随之推广和产生经济效益。如陕西盐商带来了经商的经验和善于与土著和睦相处的处世之道;江浙、陕西、山西的酿酒工艺和技术,随着移民进入四川,与四川悠久的酿酒工艺相融合,产生出一批著名的川酒;广东的红薯、木棉传入四川;福建的蔗种、熬糖技术、种烟技术交流入川;山东的山蚕传入四川,对农业粮食、经济作物及丝绸业皆有贡献;江西移民商人带来的刻字、印刷技术,对推进四川的印刷图书业,皆起到良好的作用。” 与此同时,川东重镇重庆,得长江、嘉陵江水道之利成为盐运及商贸运输的中枢。两江上舟楫往来,帆樯林立;吞吐百货,热闹非凡。一句话,农业、商业的繁荣,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复苏与发展。入川的移民不仅带来了各地的生产技术,同时也带来了各地的民间艺术品种,这为四川曲艺的发展繁荣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 “新年杂耍遍蓉城”

在清代,不仅四川,即在全国都还没有用“曲艺”一词作为民间说唱艺术的总称,各地称谓相当复杂。在四川则有“游玩杂耍”、“杂耍”、“杂技”(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杂技)、“杂艺”等。而这些称谓并不十分明确和严格,即并非专指“说唱艺术”,还包括“测字看相”、“卖打药”等,也便是“杂”的含义,这个意义的称谓从清代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民国末。

例如民国三十年(1941)四月二十三日的《新运日报》即有这样的报道:

“蓉杂艺人员训练班短期内可开学,训练期定一月。

(今日社)行辕市府为改进通俗宣传,定开办成都市杂艺人员短期训练班(清音、什技、看相、花鼓、卖打药)……凡未经训练者,一律不准营业。”

此外“自贡市民众教育馆三十二年(1943)度工作概况”中亦记载:“(六)举办杂技人员训练班。”

“本馆为在市区看相、算命、海湖及金钱板、说评书者,明了抗战意义起见,特于五月二十日举办杂技人员训练班……”当时正值抗日,四川各地都组织了这样的训练班,都称“杂艺人员”或“杂技人员”。

四川曲艺艺术十分丰富,仅曲种的数量即可说明问题。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中国现代曲艺曲种表”的统计,即有“四川清音”、“四川扬琴”等15个曲种,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统计尚不完全,特别是甘、阿、凉三州的少数民族曲艺曲种未予计入,粗略统计四川应有曲艺曲种25个左右。一个省有如此多的曲种,这在全国也是比较少的,说四川是曲艺大省,那是当之无愧的。

形成此种情况,与四川为全国最大的移民省份之一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四川历史上曾经有六次大规模的移民,其中尤以明末清初的一次移民为最。“这次移民是四川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移民活动,对四川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产生了深远的良好影响。”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的四川曲艺当然不会例外。

经过清朝前期(顺、康、雍)的努力,四川经济出现了快速恢复和发展的局面,农村经济的复苏,城市商业的发达,必然带来文化艺术的繁荣。在四川各地城乡各种民间曲艺更见其活跃。

清人吴好山的《笨拓理言》(竹枝词)说成都是“名都真个极繁华,不仅炊烟廿万家。四百余条街整饰,吹弹夜夜乱如麻”。这夜夜吹弹者不一定尽为曲艺,但必然包括民间曲艺在内。此种情形,川东重镇重庆与成都亦不相上下。清人吕燮枢《渝州竹枝词》云:“城中商贾竞繁华,土著居人俗习奢。深巷夜凉风定处,红灯相对拨琵琶。”同时的甘丙昌《渝州竹枝词》亦云:“茶棚酒肆纷弦索,盲女能弹花鼓词。”(见《中华竹枝词》五)

清嘉庆初六对山人及定晋岩樵叟所作“竹枝词”则说得较详:“清唱洋琴赛出名,新年杂耍遍蓉城。淮书一阵莲花落,都爱廖儿《哭五更》(廖贵——原注)。”“说书大半爱吴暹,善拍京腔会打跹。一日唱来闲半日,青蚨一串尚嫌廉。”

这“新年杂耍遍蓉城”、“吹弹夜夜乱如麻”正是民间曲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真实写照。上引“竹枝词”说到的曲种有“花鼓词”、“洋琴”、“淮书”、“莲花闹”、“说书”(即评书)、“小调”等。词中的《哭五更》便是“小调”的一支曲牌名,《成都通览》中的“小调及小调丝弦”条所记载的104支曲牌、曲词名,便有《哭五更》一名。

此外,清末傅崇矩的《成都通览》在“成都之游玩杂技”中记载的曲种有“打连三”(有人说“打连三”为“金钱板”的前身,余以为尚待商榷)、“车车灯”、“胖胡琴”、“洋琴”、“说评书”、“相书”、“打花鼓”、“唱书”、“莲花闹”、“唱道情”,在“成都之音乐及曲牌腔调”中记有“小调”等曲艺形式。在四川各地的方志及一些杂记亦多有类似的记载,尚有“善书”、“连厢”等曲种。

如此众多的曲种汇集于四川,使四川曲艺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格局,而这一格局的形成正是移民入川所致。各省入川的移民在四川各地“构成自己的集团,各省人有各省人独特的祀神,独特的会馆”,各省入川之民不仅带来了各地的生产技术,同时也带来了各地的习俗,特别是各地的各种民间艺术,并在四川这块沃土上生根发芽,开出新的花朵。

在四川曲艺中,“四川清音”这个曲种最能体现移民文化给予四川曲艺的深远影响。

首先,在称谓上就显得颇为复杂,现在称做“四川清音”,过去有各种称谓,“唱小调”、“唱月琴”、“唱琵琶”、“海湖”、“调子”等。“清音”系承袭明代的“小唱”、“小曲”,清代称为“清音”。流传各地便出现了各种称呼,而“清音”一名反倒被部分地遗忘了。而各地的不同称呼随着移民的入川传到了四川。

其次,仅从“清音”曲牌的名称就能推断它来自四面八方,如[陕五更][武昌调][汉调][扬州调][下江十杯][贵州调][东北风]等。

清代曲艺人行艺的场所及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种:一、茶馆;二、出堂会(即到顾主家中演唱);三、沿街卖唱。

川人喜饮茶,且历史悠久,故四川无论城市乡镇茶馆特多。这茶馆正是人们休息、休闲之最佳去处,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说:“诗歌起于劳动和宗教。……至于小说,我以为倒是起于休息。人在劳动时,既用歌吟以自娱,借它忘却劳苦了,则到休息时,亦必要寻一种事情以消遣闲暇。这种事情,就是彼此谈论故事,正就是小说的起源。”就中讲得好的或特别好的,自然就被称为“专门家”,自然就出现了艺人。当讲到动情之处,不免就会讴吟数句,这不正是说唱艺术——曲艺之滥觞么。故窃以为“曲艺”亦是起于休息的。因此茶馆便自然成为曲艺艺人的主要卖艺场所,曲艺自然被称为茶馆艺术。如《成都通览》所说:“成都之茶铺多,名曰茶社。……省城共计四百五十四家。在前之斗雀、评理等事已禁止,惟评书、洋琴二事尚仍旧也。”前引《渝州竹枝词》即有“茶棚酒肆纷弦索”句。

清人丁治棠的日记《晋省记》中详细记叙了成都中莲池街一家茶馆:“十四日,阴,微晴……午后,闻中莲池畔有茶社,临水开窗,荷香沁鼻,为夏月逭暑地。邀吴镜川、任九成偕往。几榻疏朗,明窗四照,荷池数千本,碧叶粘空,花红媚水,晚凉风起,万绿翩翻,如在西湖玩景……中设高座,有说评书者,待久未来,社灯明矣,兴尽归。”

在茶馆卖艺有两种方式:一是较长时间固定在一茶馆行艺,称为“坐馆”。二是临时入茶馆行艺,唱几段,收了钱便离去,称为“打老闯”、“钻黄馆”。

“出堂会”即艺人受邀到顾主家中演唱。一些大户人家遇婚丧节庆、生朝满日,即请艺人(包括魔术等)到家中演唱以增热闹喜庆的气氛,这在当时成为一种时尚。本土著名作家李劼人先生曾抄过其“外家家存的一本旧账簿……乃系一百余年前一桩大丧事的用账”,发表在1945年的《风土什志》上。其下卷记有一笔“堂会”用账,系李劼人先生的外曾祖为其母亲做60大寿所请的“堂会”,时间是清道光二十一年八月(1841,9),此账记有:“十六、十七、十八日福泰班戏钱四十千文……初八、初十、十一日洋琴钱四千文。”这记载实在太过简单,但毕竟告诉了我们一百六十多年前“洋琴”出堂会的些许信息。

前引《晋省记》亦记有在朋友家做客时“茶罢排席,忽有二花至,俱廖姓,长者名么,风致婀娜,弹唱俱佳……俄又一花至,姓牟名红玉……色艺俱妙,弹唱数曲……宾主俱沉酣大醉”。 此是作者记载在合州的事,可见除成都外,四川各地均有此风尚。

“沿街卖唱”,此类多属色艺稍次的一些艺人,即《成都通览》所说:“有瞎子携胡琴者,有女子抱月琴者,有陕人弹太仓弦者,有唱小曲者,每折戏不过费钱四十文。公馆内多喜之,外则贫民沿街聚唱,亦有可听者。”

同类推荐
  •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宋词佳作汗牛充栋,美不胜收,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 读者朋友的喜爱。作者在本书的编撰体例上力求创新和突破,除原词外,更加入对作品的解读、注释,并由作品的内容引申到历史人物、风俗习惯,传说典故等。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优美精当,有助于读者在掌握原词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的同时,对作者、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有所了解。在书的版式上注重视觉形象与词境交相辉映,触发读者的通感。
  •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母亲,她的儿子走过了漫漫12年对抗艾滋之旅。自从1983年孩子确诊之后,她便加入了刚刚起步的休斯顿艾滋病基金会。在本书里,她讲述了自己帮助他人的故事,以及做这些事情时,她是如何怀抱着希望,想要找到一种方式,应对自己无可避免的厄运。当然了,正如您将在本书中读到的,没人能够做好准备,接受如此巨大的打击。本书记叙了作者看护独子和其他无数艾滋病患者时,自身得到的成长。就连她的志愿者同伴们都不堪这种恶疾带来的重负,更加深切地体现了那种绝望和悲伤。 本书出版后仅5个月,作者就于2008年5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难度图书博览会上获得了银奖。
  • 我读.3

    我读.3

    《我读3》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吸?,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这里所汇集的论文,报告文学的崛起,是作者多年来研究报告文学的成果。文章对许多优秀作家作品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方面的成绩,是当前文坛较为突出的。报告文学仍然是一种需要人们再认识,再实践的新型文体,是新时期最为突出的文学现象之一。对报告文学的潮起潮落及其流变有着直接的参与和体验。本书作者一直处于新时期文学活动的中心,此前相关的理论著作极少。这本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了解认识报告文学,并对报告文学的理论建设有所补益
  • 初恋记忆

    初恋记忆

    钟跃民:“陕北这块地方很奇特,从表面上看,这是块贫瘠的土地,可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表象后面隐藏着一种很深奥的东西。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有种你就爱上我

    有种你就爱上我

    “我什么时候能见到你呢?”“想见我,就要陪我玩一个游戏。”“什么游戏?”“爱情游戏,看我们谁先爱上谁,谁便输了。”“输了之后呢?”“没有之后了,输了游戏便结束了,你听过游戏结束之后要怎样吗?”“好吧,我陪你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天使爱过你

    天使爱过你

    离家出走的贵族小姐方沁在快餐店打工,邂逅了身份神秘已失忆的流浪汉“利”,之后方沁莫名被两股恶势力追杀,利舍身相救并全程保护方沁安全。两人在逃亡的过程中相爱,但方沁却发现利突然变得冷漠,身体也大不如前,而且利的神秘身份一直是困扰方沁的心结。一场恐怖袭击让两人从此失去了联系。十年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流感风波,他们再次相遇。他是著名医院最年轻的胸外科主任、流连花丛的“三不”男人,而不再是她记忆中那个一心一意呵护她的爱人,他无法记起他们的过去。然而命运却仍把他们交织在一起——为了挽救一个小生命,必须创造一个新生命。前路迷茫,如同他们曾经拥有的爱情一般,消逝,抑或新生?
  •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叔本华,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嗜血战神

    嗜血战神

    一个历史的传奇,他伟大名字却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之中,是的他伟大但是不属于这个时代,伴随着响彻的雷鸣他将穿越到最初的人世去寻找自己的归宿。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刘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元明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明武宗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并对明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基博学多识,学究天人,其诗被允为“一代之冠”,其文《郁离子》、《卖柑者言》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对明代文坛影响至深。其“盗天”、“措用”的认识论思想以及教育、人才观念仍具有现代价值。刘基因博识与卓越而受到后人的崇信与神化,成为至今在民间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人物。《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帷幄奇谋:刘基》生动介绍了历史文化名人刘基的传奇一生。
  • 婚姻七日谈

    婚姻七日谈

    站在高屋建瓴的视角,把每个人的婚姻分为七天,每一天都相当于婚姻的一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婚姻中的人们都将面临各种各样的考验,这些考验都围绕着拥有幸福的婚姻而生。书中以生动翔实的故事为依据,对如何经营好每一个阶段的婚姻、收获幸福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分析论证,并为融洽夫妻关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青春的伤口

    青春的伤口

    她声音哑哑的,在三月的夜里蔓延,透明的声线里,像是下着淡淡的沙。夕阳斜过廊檐,她站在光影里,我看不见她的脸,但我可以感觉到她脸上的忧伤,在风里,一漾一漾的。我追着火车拼命地跑,长发温柔地飞在风里。所有的无奈与忧伤都有杀那间汇成河流,滑出眼眶。卖气球的小女孩递约我水彩笔,让我在气球上写祝福,我记得我写的是:一间屋,两个人,三餐饭,风雨四季……每一次爱情都留下伤口,让青春日渐斑驳,每一页文字都给你凄艳之美,心痛,却无法停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