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800000036

第36章 漫谈孝道——“孝”是人类独有而永恒的伦理和行为(2)

文章开始说:孔子在家闲坐,学生曾子坐在旁边侍候。孔子问:古代的贤明君王,有最高的德行和最重要的道理,你知道吗?曾子赶紧站起来回答说:我不聪敏,怎么能知道?孔子就讲: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一切教化的源泉。并叫曾子坐下听他细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说我们的身体哪怕是头发和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要尽量珍惜爱护,使其不受伤害,是行孝的开始。天下的父母无不希望子女健康成长,为人子者难道能以病残之躯使父母无忧而高兴吗?瞎眼、跛足能更好地报效社会和国家吗?所以从小就要保护身体,以健全的体魄去孝养父母,报效社会和国家。对此决不应理解为教人贪生怕死,畏缩不前,否则就曲解了孔子本意。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是说我们成人后,事业有成、行为仁德能扬名后世,使父母也获得荣耀,这就是行孝尽善尽美的终极目的。天下父母无不以子女能事业有成、德行高尚为最大心愿,希望从子女处得到钱财总是十分次要的,为子女者不可不体察此情。所以行孝不仅要使父母衣食不缺,还重在有无怨恨的“敬心”并能尊重顺从父母意愿,使其“无忧”。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是说,一个人行孝,是从青少年在家孝敬侍候父母开始的,成年后进入社会,应移“孝”为“忠”,侍候君王,为国效劳,使自己老年时能功成名就,成为名垂青史的人。这就是孝道的全过程。

通过第一章的解读,《孝经》的宗旨和大意已明白。其后内容有:

天子应率先垂范,用孝道等德行教导百姓,以孝治天下。诸侯应做到,在上不骄,谨慎节约,满而不溢,长守富贵,方能保其社稷。卿、大夫应做到,遵守先王法度,言无过失,行无怨恶,方能守其宗庙。士人应做到,要如同侍候父亲一样侍候母亲和君王,不失忠顺以侍候上级,才能保其禄位,守其祭祀。庶人应做到,顺应天时地利,不误农时,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孝经》力主“以孝治天下”,《广要道章》中指出:“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这是说,要教导民众相亲相爱,没有比推行“孝道”更好的办法。要教导民众礼貌和顺,没有比推行“悌道”(尊敬兄长和上级之道)更好的办法。要移风易俗,没有比推行“音乐”(包括各种文艺手段)更好的办法。要使执政者安心,民众守法,没有比推行“礼节”更好的办法。什么是“礼节”?相互尊敬就是礼节。《孝经》安定、和谐社会之功能已不言而喻。《论语》云:“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又云:“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以孝、悌为人伦之本,能协调化解人际矛盾,以求社会和国家和谐安宁。

《孝经》的“谏争章”,曾子对孔子说:关于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根本道理我都听了,现在冒昧请问:“子从父之命,可谓孝乎?”这是说:儿子只要服从了父亲的命令,就是孝道吗?“子曰:‘参,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孔子激动地讲:曾参啊,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孔子接着讲:“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这是说:古时的天子,只要有七个敢于直言诤谏的臣子,哪怕无道昏庸,也不会失去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这是说:士人如有诤谏的朋友,就不会失去好名誉,不至于身败名裂。“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这是说:父亲如有诤谏的儿子,就不会做不仁不义之事。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弗争于父,臣不可弗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命,又焉得为孝乎?”这是说:遇到父亲和君王不义,儿子不能不向父亲诤谏,臣子不能不向君王诤谏。所以遇到不义就应诤谏。盲目唯命是从地执行父亲之命,怎么称得上孝道呀!

可见孔子主张的忠孝,不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忠愚孝。这对高高在上,不体察下情,听不进反对意见的人,难道没有警示和启迪作用吗?

“事君章”又说:“子曰:君子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这是说:有道德的贤能之人,对待上级和长辈时,在朝堂上,思进取而守职尽忠,退朝在家应思考如何补救过失。顺从上级和长辈美好的言行,挽救上级和长辈丑恶的言行,这样上下级就能相亲和睦了。这是何等开明周全的见解啊!不难看出《孝经》是儒家全面总结、升华三皇五帝以来人伦教化的精粹之作。

孟承孔道。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离娄》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可见孔、孟提倡君臣父子应平等互敬,其治国之道“以民为本”的民主思想十分鲜明,比之西方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潮也不逊色。孟子主张“事亲养志”的孝道,还特别讲了曾子养其父曾皙重养志、其子曾元养曾子重养口体,两者效果不同的故事以告诫世人。这与孔子在《论语》中指出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即对父母缺乏敬心,只作物质供养,无异于养牛养马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当今有人供养父母不如养宠物尽心尽责,而且这种人为数不少,难道不应认真反省这一现状吗?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祖国培养出过无数情操高尚的贤能志士和国家栋梁,也是当今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19世纪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他的《法的精神》中写道:“中国的立法者们认为政府的主要目的是帝国的太平。在他们看来,服从是维持太平最适宜的办法。从这种思想出发,他们认为应该激励人们孝敬父母;他们并且集中一切力量,使人恪守孝道。他们制定了无数的礼节和形式,使人对双亲在他们的生前和死后,都能恪尽人子的孝道。尊敬父亲就必然和尊敬一切可以视同父亲的人物,如老人、师傅、官吏、皇帝等联系着。对父亲的这种尊敬,就要父亲以爱还报其子女。由此推论,老人也要以爱还报青年人;官吏也要以爱还报其治下的老百姓;皇帝也要以爱还报其子民。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礼教,而礼教构成了国家的一种精神。”孟德斯鸠对中国“孝道”的宗旨、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理解和评价是较准确而积极的,所以我们对中华孝道这一“东方文明”,只要下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工夫,再加以继承和发扬,必将受益良多。

三、中华孝道再放光芒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传承不断的文明古国,也是“孝”文化的故乡。但因近百年的历史和政治原因,使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断层,“孝”理念和“孝”实践都急剧淡化。现今百岁以下之人,都是断层中人,笔者身处其中,对此感触亦深。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非剥削阶级之人若言孝道,则被讥之为“封建意识浓厚”;出生剥削阶级之人若有孝行,则斥之为“阶级立场未转变的剥削阶级孝子贤孙”。“文革”十年摧毁民族传统文化更是登峰造极,毁古籍、烧族谱、拆祠庙、挖祖坟。已陷入混乱和僵局的“文革”后期,还在大吼“批林、批孔、批周公”,致使国人羞谈孝道,怕谈孝道,“孝”竟成了忌讳和贬意之字词。造成了大陆孝道之风气,逊色于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集中的地区甚至日本、韩国等邻国这一不争的事实。但可喜者有三:一者,中国孝道根基雄厚,虽八级地震亦难全摧;二者,官方压抑之时,民间传承未断,家家户户无不教育子孙孝顺,“二十四孝”之类的故事在民间仍讲个不停;三者,中共十三大之后,快速拨乱反正,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而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真可谓衣食足而礼义兴。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了大批“十三经”之类的民族传统文化书籍以及道藏、佛典。今人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近年报刊、电视等各种媒体也多有弘扬传统文化的栏目,于丹、易中天等一大批填接“断层”的勇士学者登台演讲。于丹的《〈论语〉心得》火暴热销,海外的“孔子学院”有如雨后春笋,这表明中华文化有强大生命力,当今国人和老外皆很欢迎,此乃中华文化复兴之兆!

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状态是“未富先老”,加之农村广大这一国情,“家庭养老”将是我国很长时期的主要养老形式。笔者认为家庭养老贵在有“敬心”,各家的物质供养其优劣定有差异,但“敬心”不能有差异。民间流传一副既俏皮又富哲理的对联:“百行孝为先,论心不论绩,论绩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绩不论心,论心亘古无完人。”在行孝中要做到始终都有“敬心”是十分困难的,所以《论语·为政》云:“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孔子讲的“色难”其义有二:一者,承色为难,意为观父母喜怒之色而顺其心是很难做到的;二者,在父母面前长期保持和颜悦色很难做到。大足宝顶石刻中的《父母恩重难报经变相》也强调“观喜怒常不犯慈颜,非容易从来谓色难”,甚至借助鬼神“父母如忧念,乾坤定不容,人间遭霹雳,地狱饮洋铜”。古人之所以如此,因世人多未解“孝敬”、“孝顺”两字连用的真谛。今常见有青年人,强求父母充当保姆,为自己带小孩,使二老分居,而且要妈不要爹,或粗暴干涉父母婚姻,或因划分遗产使父母为难等,恐多为不明“敬”、“顺”二字所致。

推行孝道,父母为子女做表率至关重要。常言道“屋檐水点点滴”。有一则外国童话说:有一个父亲叫儿子和他一道,用一个筐把年迈体弱的祖父抬到海边去甩掉,甩后父亲转头就走,儿子却在收筐,父问收有何用?子答:待你老时好用,省我另找费事。父闻子言大为彻悟,急与儿子细心将祖父抬了回去。笔者儿时从母亲口中学得一儿歌,至今能背诵,歌云:“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近日于电视中常见一广告:一中年妇女,为母亲打水并洗脚,儿子见后便十分吃力、踉踉跄跄地也端一盆水来,稚声叫:“妈妈洗脚!”父母身教重于言教,行成孝道“家风”必不可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1996年10月1日施行,在我国“孝道”文化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法既有传统继承又有时代创新,“中国特色”和“现实所需”都很鲜明,是我国推行社会主义“新型孝道”的国家意志和法律依据。旨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新型孝道”之花,定会迎风绽放,越开越艳。

(郭相颖:原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

同类推荐
  • 趣谈语言文学

    趣谈语言文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语言文学亦有深厚的功底,诸多名著让人目不暇接。《趣谈语言文学》以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慢慢品读诸多经典之作,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寻找到那份已远去的宁静与淡然。
  •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时间跨度数千年,从诸神创世到明治维新前的历史;人物涉及成百上千万,从高天原的神灵到难以定论的神武天皇,从大权在握的女天皇到美艳绝代的宫妃,从奇谋异策的豪杰到权重朝野的将军……各色人等,一个个惟妙惟肖;事件不胜枚举,从诸神创世到神武建国、大化革新、仿效汉唐、源平合战、德川幕府。一幕幕内乱纷争、勇武好斗的惨剧;一桩桩争权夺势、君臣反目的闹剧;一件件家族情仇、父子相残的悲剧……以全景视野扫描日本历史,透析她错综的步伐、曲折的轨迹,更清晰、更完整的了解日本千年历史的传奇与真实。在潇洒流畅的笔锋中启悟智慧,在幽默诙谐的解析中知史明鉴。
  • 山西抗日女兵连

    山西抗日女兵连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的一批杰出知识女性,正是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事业中,积极投身抗战,成就了自身,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
  •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国学”一词,原是太学等学府的名称,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前后,被赋予新的概念,用来指代“汉学”。随着国学的发展,其广度与深度已得到很大的拓展。现代的国学是以先秦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又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戏剧、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形成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时至今日,国学更是成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可或缺的基石。真正的国学大师不仅学贯古今、人格高尚,更具有独到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我国学界于近现代涌现出了一批既能放眼世界观天下,又能内省自身得真学的大方之家。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本草纲目》中的女人养颜经2

    《本草纲目》中的女人养颜经2

    由内而外,千年汉方浸没浮华尘嚣,皈依自然,百草圣经渲染不老容颜。“‘本草纲目’中的女人养颜经”热潮未退,“养颜经Ⅱ”已踏浪而来。更全面的美容良方,更贴心的养颜指导,让女人在浮华都市里觅得一处静心之地,尽享传统中医美容养颜的奇效。清水半勺,本草三分,容颜便如自然天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华句典4

    中华句典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与庄共舞就这几招

    与庄共舞就这几招

    《与庄共舞就这几招》主要讲述作者的看盘跟庄技术分析理论和投资理念,这些新的理论观点相信会让你耳目一新。只要用心苦读,细心体会每一句话的含义,你便完全可以独立对一只股票进行客观地研判,这些都是作者近十年沉浮股海的经验精华。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与庄共舞就这几招》特别适合那些致力于金融(股票、期货、外汇)投资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士学习和阅读,相信《与庄共舞就这几招》一定会让你少走许多弯路。用心做一件事,做你喜欢的一件事,坚持下去,成功只是迟早的事。请相信自己: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
  • 爱情备忘簿

    爱情备忘簿

    爱一个人就应该毫无杂质。这是骄纵任性的苏小绿一直秉承的爱情信条。然而,在沈安年第一次开口与苏小绿协商时,一直被苏小绿奉为信仰的爱情便在眼前坍塌掉。一场生死浩劫,却挽回了苏小绿一直压在心底的爱情。一边是带给自己巨大压力的初恋情人,一边是关心善待自己的成熟男人,苏小绿最后选择了谁?是一路怀揣对爱情的信仰艰难走下去,还是最后回到俗世烟火的安稳里?这是一本关于女孩子在成年之后面对现实学会接受生活的情感成长书。无论你错过一个很好的人,还是遭遇一个很糟的人,没有什么比爱自己让自己完满起来更重要。
  • 月亮的女儿(日本卷)

    月亮的女儿(日本卷)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文库:月亮的女儿·日本卷》收录了《大战大盗鬼同丸》;《日出王子和日落王子》;《海之神须佐之家族故事》;《大国娶八上姬公主》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