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500000059

第59章 五十六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原著回目: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品赏要点:“探春改革”不值得赞扬。探春理事中的兴利除弊,有学者称之为“大观园改革”。怎样正确评价这件事,对于理解《红楼梦》有重要意义。先不妨用鲁迅的“拿来主义”来看待探春改革中对我们有用的一些东西。这当中值得注意的有:改革要有权威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宝钗提出的朱子理论极为重要;实行职、权、利三结合的承包责任制;选取承包人要有一定的条件;要进行必要性的财务改革;要照顾到承包者的利益和左邻右舍的利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就是这个内容;要进行必要的思想工作。等等。回中薛宝钗的名言“幸于始者怠于终,善其辞者嗜其利”,是管理人正确识人用人的重要原则。然而,探春改革,从这件事的本质来看,从曹氏《红楼梦》的主旨来看,从历史唯物主义这个视角来看,是应当予以否定的。有学者认为:探春改革,是为克服贾府的经济危机,争取兴旺发达的根本措施和道路,是为贾府经济找到新生重振家业的道路;这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如果站在贾府这个视角,站在盼望贾府由危机转成兴旺发达这样的视角,站在大清皇朝的封建统治者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毫无疑问,这种观点自然有他的理由。遗憾的是,站在这样的视角来研究《红楼梦》,恐怕太“保守”了吧!实际上,探春改革并没有取得什么重大成果,最后是失败了的。按照曹雪芹的观点,贾府是处于末世,它的前途是“树倒猢狲散”,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是彻底的毁灭。

关于这,我们从曹氏的取名,即可知道。所谓“荣国府”者,言国之繁荣也;“宁国府”者,国之安宁也。而曰“贾府”,言其繁荣、安宁皆假也。这个贵族已面临末世,整体已腐朽,局部何能医治?关于这,在前八十回中可以找到极多的证据,仅举数条即可:《甲戌本》“凡例”诗: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曲子词》: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探春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运偏消”,是说探春的事业没有成功。整体已经是末世,局部何能独存?《凤姐曲子词》: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第二十九回贾母在清虚观打醮演的《白蛇记》、《笏满床》、《南柯梦》三本戏暗示了贾府由极盛而衰败的过程。第五十一回宝琴《赤壁怀古》诗: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喻曹氏即贾府的彻底毁灭。第五十四回王熙凤讲的笑话:一大家人过年,儿孙满堂,热闹非凡,听起来,下面一定有好笑的,但却出人意料,冷冰冰的结尾。后面又说“聋子放炮杖,散了”的笑话。——明白地预示贾府的最终下场。曹雪芹《红楼梦》的主旨是:代表封建社会的贵族贾府,已经到了行将彻底毁灭的末世,这才是历史之必然,有志之士不必为这样的社会效劳,否则,到头来,终为他人作嫁衣裳!如果你有才能,不妨隐居起来,或像贾宝玉那样到女儿国里去逍遥。作者用了两个人物,两个事例,说明为这个“死而不僵的百尺之虫”效力,是徒劳的;“须要退步抽身早”,否则,若不早日回头,到头来只是自己的毁灭。一是贪官贾雨村,你看他一心一意,拼命往上爬,结果怎么样呢?一个是正统派贾探春,巴心巴肝,力图“挽狂澜于既倒”,结果又怎样呢?“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终究是红楼一梦啊。当然,作者曹雪芹对探春这个人物以及她的改革,是持矛盾态度的:“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赞她的才能,叹她的不幸,生错了时代,与其他的十二钗一样,她的命运是可悲的。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中国封建社会末世中贾府这样的封建贵族,是腐朽的社会势力,这种势力对于人民群众,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专制势力剥夺青年爱情的地方,是人压迫人,人吃人的人间地狱,是贪污分子、淫棍色狼聚集的魔窟。一切爱好自由的人,对它都深恶痛绝。它的走向灭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企图阻止它的毁灭,千方百计让它兴旺发达起来,是开历史的倒车。书中林黛玉在《葬花辞》等一系列作品中,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学者们所谓的贾探春的改革,实际上就是书上说的“兴利除宿弊”,说是“改革”,是有一点过誉了。这种“兴利除宿弊”,只不过是在一些鸡毛蒜皮的问题上做一些小修小补。贾探春根本上就没有了解贾府经济危机的病根何在。造成贾府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残酷的庄头制剥削,使贾府的经济命脉严重受损。第五十三回宁国府的主子贾珍,倒背着双手,看黑山村的庄头乌进孝来交租的那张吓人的租单时,对乌进孝诉述了一番“入不敷出”之苦后说:“不和你们要,找谁去!”这话说出了一个要害问题:贾府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依赖于田庄的交租。贾珍又皱着眉头,对乌进孝说:“我算定了你至少也有五千两银子来。这够作什么的?真是别叫过年了。”这次乌进孝交租中的银子一项,只有两千五百两,比贾珍所预算的要少一半。当然成了危机。这说的是宁国府。而荣国府比这还要糟糕。据这回书上所写,宁国府由乌进孝经营的田地,有八九个田庄;荣国府的田庄是由乌进孝的兄弟管理,比宁府的田庄“多着几倍”。就算是三倍吧,则荣府的地租收入,也应是宁府收入的三倍,仅银子一项,每年应是一万五千两。而乌进孝说:“(荣府的地租)今年也这些东西,不过多两三千两银子。”就算三千吧。宁府这年的银子收入是二千五百两,就是说,荣国府这一年的银子收入也只有五千五百两,等于往常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六。财政收入减少了百分之六十四。这个数字是多么惊人!地租收入为什么会这样严重地减少呢?用乌进孝的话来说,是严重的自然灾害,涝灾,冰雹灾。这当然也是的。但是,其中还有庄头制度本身的问题,这是乌进孝不能说的。贾珍说这是乌进孝在“打擂台”,就是说,是庄头的瞒骗。这“打擂台”的真实含义,应是庄头乌进孝从农民那里收来的地租,被他从中剥削的过多,上交的太少。这是问题的本质所在。笔者在上文第五十三回中,对于清朝的土地庄头制度对农民剥削的残酷性,从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并导致阻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曾有所论述。这里不再重复。问题的本质要害正在这里。庄头制度这种落后的,带有残酷剥削性质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由此造成了贾府的家庭经济危机。如果要改革,得从改革这种生产关系着手。这个问题是贾探春不可能认识到的。伟大的曹雪芹,由于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红楼梦》中形象地写出了这种危机,但由于受历史的局限,他只能写出问题的现象,而对于问题的本质,他也是难以认识到的。(二)贾府的腐败势力贪污、侵吞、挥霍了大量的钱财,造成财政危机。贾府,是一个贪污分子、流氓淫棍、赌徒无赖的集聚地。在第一百五回“锦衣军抄家”时,仅王熙凤一人,就贪污盘剥达七八万金。一个荣国府一年的收入,地租、银饷、皇赐,加起来,也不过十余万两银子,王熙凤管理家政前后不过八年时间,平均每一年要贪污盘剥达上万两银子,其中除去她的放高利贷、受贿所得外,侵吞荣府家产不下五千两银子。有了这么一个吸血鬼骚狐狸,这荣国府的经济焉能不发生危机?而贾琏、贾珍、贾蓉等等一班纨绔哥们,吃喝嫖赌玩乐,每年所挥霍的金钱,就更不用说了。至于贵族家庭长年来所积成的奢侈浪费,在平时的衣食住行,人来客往,吃喝玩乐等等方面的开支,虽然也有很惊人的浪费(如贾母做一次生日,就要花白银几千两);但这方面还算是小事。古语云:“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豪华奢侈,本来就是贵族富家的正常消费,还不能算是形成贾府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而贾探春所看到的恰恰就在这些方面。她的“改革”实在很有限,很可怜。节约一点女人们的胭脂水粉费用,从大观园的一草一木中,找一点可怜的收入,一年多收入几百两银子。而宫中的大大小小太监,每年来贾府的敲诈,动则白银千两。

探春所兴的一点点蝇头小利,对于贾府这个贵族家庭庞大的财政收支来说,只不过是水牛身上多了几根毫毛,杯水车薪,难以解决根本问题。上文说过,作者曹雪芹对贾探春的这种“改革”,虽然赞赏了她的才能,但却又是持否定态度的。这一回的后面部分写了甄宝玉,写了贾宝玉做梦见到甄宝玉这事,就透露了作者的这一观点。为什么要在探春改革时写这段文字呢?曹雪芹的时代,历史所要求的已不是什么对旧制度的改良和改革,不是想方设法来挽救旧制度,使它得免于死亡。而是由新的制度来代替。曹雪芹当然还认识不到这未来的新制度是什么。但他却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腐败透顶的封建社会已到了末世,它的结果必然是一片茫茫大地,一切有识之士都不必去为这个社会效力。贾宝玉就是这样的人,他满腹才华,宁可在女儿群中充当她们的仆役,也不肯为这个社会尽一点儿力。而贾探春却不这样。她要为这个社会效力,要用“改革”的办法来挽救这个行将灭亡的封建末世。她的行动当然是枉费心机,到头来不免是一场悲剧。这里写真假宝玉,是有用意的:假宝玉是不同意探春的改革的,而真宝玉如今虽然和假宝玉一个样,但到后来,真宝玉却走上和贾探春同样的可悲之路。在第六十二回中,写贾探春和薛宝琴下棋。作者写探春的棋被宝琴的棋层层围困时的神态:探春便和宝琴下棋,宝钗岫烟观局。……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便折了官着,两眼只瞅着棋枰,一只手却伸在盒内,只管抓弄棋子作想……探春和宝琴下棋的失败,象征着什么呢?这里,对两个术语,须要解释一下: “眼”,是围棋术语。围棋有黑白两子。如果几个黑子围成一个圈,中间那个空着点,对于白棋来说,是禁入点;对于黑棋来说,就叫做“眼”。一方占领了一块地盘后,必须做两个眼,这块地盘方能巩固。一盘棋,如果总共只得了两个眼,所占领的地盘只有一块是巩固的,这就很难说是赢棋。探春“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就是说,她的这一盘棋,只有一块地盘是巩固的。这不正好隐喻她的所谓“兴利除弊”只是限于大观园那么一小点儿地盘吗?“便折了官着”:围棋下到后半盘,棋盘上的地界基本上确定之后,还剩下一些黑白棋交界地方的交叉点,在这些交界点下子,叫做“收官”。收官,常常是最后的争夺战。“官着”,就是在最后的争夺战中的一种必然走法。折,败也。折了官着,就是失去了最后的争夺战的优势,意味着败局的来临。探春的这一盘棋下到最后,“折了官着”而失败了。贾探春的“兴利除弊”,在全局棋中,只能“做两个眼”,就是说,只有一块地盘是活的,其余的广阔地盘却难以占领。这是暗喻用局部的改良的方法来挽救贾府面临灭亡的命运是不行的了。恩格斯说,小说的倾向无须作家直接说出,常常是从情节和场面流露出来的。贾探春面对围棋败局的那一副神态,真是“芳心一点娇无力”啊!是她在“大观园改革”中,面临败局时的心理状态的隐喻性的一种反映。“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贾探春的事业虽然显示了她的才能和志向,然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整个贵族世界的末世已将来临,生错了时代的才女贾探春,到头来,也只能是流着眼泪,走向她的薄命司里去!(静帆:对“探春改革”作了否定,认为曹氏原意,是不主张有志之士为行将倾倒的贾府大厦效力的。用作者写探春下棋的失败作证。这很有理。但我认为曹氏是矛盾的。恐怕不全是这样。他既寄希望于探春的“改革”,又惋惜她的失败。是吗?)

同类推荐
  • 红楼钟声燕园柳

    红楼钟声燕园柳

    本书是谢冕先生关于北大的一本散文集。谢冕先生用诗意的语言来描述他工作和生活了将近50年的北大。那湖,那塔,那园,那月,只要是北大的一草一木都让他笔尖充满情感。北大在他的叙述中充满迷人而纯粹的美……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本书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妙历程。本书是梭罗在瓦尔登湖林中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生活和思想记录。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它向世人揭示了作者在回归自然的生活实验中所发现的人生真谛——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实便可以更从容、更淡定地享受人生。
  •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空山2

    空山2

    作家在“表现一个村庄秘史”的现实态度极为明确,它不是单一民族的,也不是牧歌式的,传奇的、作家对藏族村庄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宗教,自然和社会的体验,说它是“秘史”,并非披露其神秘,而是用特别的手法将被人漠视麻木的伤痛揭示出来。唯其如此,才形成了小说宏大的格局。重大而庄严的主题,厚重而深刻的内容,随心而掌控的结构,对于人与自然,政治与文化、宗教社会和谐与进步,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这是一部充满阳刚之美的现实力作,一扫当下文坛萎靡,琐细,颓废之风。
  • 说有这么一回事

    说有这么一回事

    该书精选凌叔华文学创作中独具风格的代表之作,各文体均有涉猎,具有较高的欣赏与认知价值。精选凌叔华小说、散文及自传作品,作品多取材于女性生活与情感世界,笔法细腻,情感动人,并流露出宝贵的女性意识,至今读来仍有较大的艺术魅力。并附有同时代人回忆凌叔华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凌叔华。
热门推荐
  • 学会感恩 担当责任

    学会感恩 担当责任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以感恩心去面对生命中的每一位人!以责任感去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感恩,唤醒了内心的驱动力,孕育了责任感,工作中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爱心对待每个人,你就能够自觉而出色地做好自己的每件事。学会感恩让你做人成功,担当责任让你做事出色,怀有感恩心才能踏踏实实做人,抱以责任心才能勤勤恳恳做事。感恩和责任,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获取能量的途径!是实现成功人生最无价的宝贵财富!
  • 不打不骂的家教宝典

    不打不骂的家教宝典

    《不打不骂的家教宝典》可以说是一本家长教子的速成手册,其中包含的教育专家多年总结出来的教育结晶,能够使家长在阅读后茅塞顿开,深入剖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本书系列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 关的方面,入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 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 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主编韩震)为该系列其中一册。《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探索故事》收录了《宇宙中最神秘的谜团》、《 贝多芬猝死之谜》、《英国王妃戴安娜死亡之谜》等小故事。
  • 话题中国文学史

    话题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悠悠三千年演变发展的历程,早已汇集成一条起伏蜿蜒、波澜宏阔的漫长河流;而它各体兼备,于世间万物众象无不包纳涵盖、尽收之笔端眼底的复杂构建,也显示出一种气象恢弘、异常绚丽丰繁的巨大空间容量。所以,力图描述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与承传生新、消长盛衰的进化现象,探究那凸显的外在形式和深层潜注贯通的艺术特质,以给出较切实恰当的审美与社会文化层面上的价值评判,由之认定它在寻觅、确立民族—国家的灵魂或自我精神面貌上的标志性意义,换言之,即尝试着为文学编写撰作总结性的“史”的工作也相应而生———这同样可谓是渊源久长且古老,因为中国本来就有浓厚的历史情结、强烈的历史意识,是一个拥载了悠远史学传统的国家。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皇后在上,朕在下

    皇后在上,朕在下

    身为现代出色入殓师的她被丈夫一杯毒酒葬送生命,穿越到被冷落的待嫁皇后身上!皇帝心有所属?情深不悔?为了缅怀先皇后无心政事?很好!她以铁血手腕将前朝后宫都调教地服服帖帖,打打麻将调调情,捎带着管管军国大事!让皇帝玩勺子把儿去吧!坐不住了?!很好!就要这个效果!
  • 绝世狂妃:巧弄残暴帝君

    绝世狂妃:巧弄残暴帝君

    深宫争斗,无数罪恶暗自滋生。她本是父亲办案的小助手,却为爱阴错阳差踏入宫墙,尔虞我诈、明枪暗箭,令她深陷其中。真理,正义,还是一个情字?两难三难的选择,身不由己还是情非得已?曾经的敌人转而携手微笑,曾经的好友却又冷目相对,引为倚靠的他的爱情亦岌岌可危,究竟还有什么等待着她?身世纠葛,命运捉弄,刀光剑影,她以为在斗争中生存是不可能的任务,却原来,当所有真相谜底解开之时,不仅不是解脱,反而令她面临一生最困难的抉择……
  • 医品狂枭

    医品狂枭

    十九岁的龙紫夕,因私下拍卖了家传手链,招来了杀身之祸。男友的背叛,神秘人的出现,她最终命丧黄泉。临死前她对天立誓:若有来世,她决不再窝囊等死!天若欺她,她破天!人若欺她,她灭人!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只愿能保护好想要守护的人,不再被人随意踩于脚下!◆再世为人,她奇迹般地回到了五年前。一切悲剧还没有发生,她可以重新活过。强大之路就此开启,她的人生将由自己掌握。◆原来,家传手链不简单,附带空间有玄机。不止如此,里面还沉睡着一个强大灵魂?从此,她研习上古医药,手掌银针,成为了一代神医狂枭。从此,赌神,商界大亨,……等等光环先后环绕在了她的周身。从此,她加入了修真者的行列,成为了修真界的奇葩天才。◆片段一:“求求你,饶了我这一次吧!我保证,以后一定潜心修炼,再也不出来害人了!”刚刚还嚣张地扬言要吃了龙紫夕的妖修,转瞬间像小绵羊般浑身颤抖着。“你求错人了。”某男低下头,温柔地望了眼怀中的少女,邪魅一笑道:“她才是那个能决定你命运的人。她要你生你便生,如果她要你死……你就必须乖乖去死!”【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都市修真,男强女狂,欢迎收藏!】
  • 谋杀现场

    谋杀现场

    女探高清扬的侦探推理故事:《夜行游女》、《失魂》、《暗恋》、《新娘》、《闹鬼》、《裸足天使》、《十全十美》、《舞殇》、《凶猫》、《十年不晚》……
  • 无限愿望

    无限愿望

    被手机炸死的黄穹灵却幸运得到了世界珠和去幻想世界的机会!但是他人的愿望成了他的任务!而且世界珠小得可怜!最惨的是竟然阴差阳错转世成为了喵喵!看他怎样以灵兽之身开始了游玩、进化和收集之旅!看他怎样以最简单的方法来实现他人的愿望!自己的任务!看他怎样收集各个世界的美景、美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