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500000001

第1章 序

大海探味(代序)

梅玫

祝秉权教授有极为坎坷的、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用了三年多时间,写成了《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品赏》这一部书。名为“品赏”,实际上是他自己在阅读《红楼梦》时,从自身经验的联想中所产生的感受。既是感受,便极富个性,极有新意。既是感受,在写法上便多直抒胸臆,常常侃侃而谈,极富感情,娓娓动听,对读者很有吸引力。加上此书是对《红楼梦》这一巨著作分回品赏,书中又有评语,这些因素构成了此书自有《红楼梦》以来独特的新颖性,对红学,特别是对《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普及,具有相当的价值。

有人把莎士比亚比作高山,我认为曹雪芹是一个大海。山再高,终有人可以登上它的顶峰,而大海,要想探究她的深底,却非常之难。“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祝先生的这一本《红楼梦分回品赏》,是试图来“品”《红楼梦》这一巨著之味,并加以欣赏的。这是一桩艰巨的工作。要全面探究大海深底的宝藏,谈何容易?但能够潜入在海中,并勇敢地深入海底,从那里摸出一把美丽的珍品来,即使这些珍品的数量极少,且混杂着一些泥沙,也不失为一种收获。

祝先生的这本书,由一百二十篇文章组成,三十万言,洋洋洒洒,从《红楼梦》的每一回中的某些或某一个内容,作出品评,欣赏其“味”,很像从深海中捞出来的珍品,颇值得一“赏”。要说出此书之味的全部,也不容易,概略说来,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注意的:

一是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动机的探味:祝先生在第一章的开头说:“曹雪芹的一生,是为怀才不遇和怀爱不遇而悲苦,而颓废的一生。一部《红楼梦》就是写他自己这种悲苦和颓废。”这种观点,贯穿祝先生此书的全部,情深意长,且多有新意。

二是对红楼女子悲剧性命运的关注。祝先生是用满腹的忧伤来同情,来叹息,来哭诉她们的种种不幸,并对形成悲剧的原因进行了揭示和品评;对压迫女人的大男子主义、封建专制主义、家长制度和婚姻包办制度等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三是品赏《红楼梦》中的日常琐事描写之味,把琐事后面隐藏着的时代冲突,贵族风貌,文化诗味,人物性格和命运,人生哲理,揭示给人们看。

四是对许多“红楼难点”进行艰苦的探索与品味,如对“白首双星”的阐释,宝琴怀古诗的谜底等,有些观点是发前人之所未发,虽然不一定探得很准确,甚至不无牵强之处,但却品赏得很有新意,很有特味。

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大多是被儒家思想浸透了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碰到不利环境时,常常是随遇而安,逆来顺受,还用“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精神胜利法,来作为护身的法宝。即使是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虽然神通广大,敢于反传统,敢于大闹天宫,但被如来佛的手板心压在五行山下之后,也就“皈依佛法”了:不得不跟随平庸的唐僧,受着“紧箍咒”的痛苦,服服帖帖为取经效劳。只有极少数的“特立独行”志士,才敢于冲破这一传统的束缚。曹雪芹就是这样的志士。一部《红楼梦》,把上述这种传统思想来它一个大翻转。“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曹雪芹提倡有志之士不与统治阶级合作,不为他人做嫁衣裳,遇到压迫和不利环境时,不能像贾迎春那样“逆来顺受”,要像贾宝玉、林黛玉、尤三姐、司棋、鸳鸯等人那样,进行抗争。“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无有杀人刀。”不要责备他(她)们没有像梁山英雄那样的动刀动枪。在那样的环境之下,贾宝玉的“避世主义”,林黛玉、司棋等弱女子的死,《葬花诗》、《芙蓉诔》等等诗歌,照出“康乾盛世”的“末世”本质的“风月宝镜”,村妪刘姥姥在象征皇权的元妃省亲牌坊下面要脱裤子拉大便,顽童们在神圣的、传授儒家思想的贾府学堂中打架、亲嘴、摸屁股,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等等等等,看似寻常甚至荒唐,却是射向封建主义、皇权专制主义的一支支利箭,饱含着作者曹雪芹的满腔愤怒和奴隶们的血泪,是对专制主义摧残人性、扼杀生命的控诉和抗议。对于这些《红楼梦》的真味,祝先生的这本小书都有所揭示,有所评论,有所品赏。对于皇权专制的罪恶的批判,是贯穿祝先生全书的一根红线,我认为这是此书中的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这本书还有如下的特点:

一、语言通俗、明白流畅,深入浅出,无“学术气”语言之弊。

二、文章风格多样化:全书一百二十篇文章合起来是一个整体,分开来又是各自成篇。有学术性很强的论文,如《薛小妹十首怀古诗的寓意和谜底》;有抒情性很浓的议论散文,如第五章和有关妙玉的文章;有随笔性小品,如第三十九章,八十回后的一些篇章。阅读时,可以任意抽取一篇,皆有味可品。

三、浓烈的抒情和富有灵性的议论两者的融合,可读性强。祝先生是性情中人,多愁善感,喜欢用情绪性极强的连续短语和排比句,抒发情感,阐发观点,其文章常有一泻千里,一气呵成之味,读来很有气势。又对爱情问题很有研究,常常发一些独特妙论,或趣味横生,或道破真谛,或说出了别人想说而不能说的道理,让读者,特别是女人读者们为之一振,引起共鸣。

四、“众女评点法”。此书本身就是一种带有评点式的红学论著,书中再添上众多的评语,使此书别开生面。评语人或为此书唱赞美歌,或与作者唱反调,或补充内容,或叙述自己的人生体验,或猜测字里行间的微词隐意,或提出这样那样的疑问……有了这些评语,“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使本书增添了多彩美丽的光辉。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书有很浓烈的女人味。这不奇怪,《红楼梦》本来就是一部伟大的女人文学。独特的,醉人的女人味,可谓《红楼梦》中的味中之味!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开头明白地说,他写此书就是要为那一班“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的闺阁裙钗们作传。曹雪芹当初定稿之时,书名就叫《金陵十二钗》,后改名为《红楼梦》,是因为书中的《红楼梦十二支曲》,也是为金陵十二钗的悲剧命运作预示的。品赏《红楼梦》如果离开了品赏书中的女人味,等于白读《红楼梦》。《红楼梦》的世界就是女人的世界。《红楼梦》第一次对女人唱出了赞歌,让我们真正看到女人的精彩,领略什么叫做“水做的骨肉”。《红楼梦》中的裙钗们,各个都有自己的性格,其女人味各有不同。薛宝钗是“贤慧”味,是一种传统的女人味:贤,是说她善于理家、社交和处世,具备相夫、教子的品格,会做人;慧,是说她智商高,有文才和诗才。李纨是贾府寡居的少奶奶,也是《红楼梦》中最有母性味的角色,她性格温柔,且宽容忍让;她一心一意教育儿子贾兰成才。史湘云是“憨”味:第六十二回的“憨湘云醉眠芍药裀”,突出地表现了这种“憨”味。妙玉是高洁味,是知识分子中那种“天子不朝,诸侯不友,壁立万仞”的傲世之味。林黛玉是书中的主角,自然也是女人味的突出代表人物。她是一株因情而生、为情而绝的世外仙姝;她性高气洁,犹如一朵白海棠,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她那如同娇光照水、弱柳扶风的躯体里,蕴藏着一股不同凡响的诗人和脂粉英雄之气。林黛玉的“味”,是诗味;林黛玉浑身是诗。

就“爱情”方面来说女人味吧:祝先生在书中说:色爱可卿,婚爱宝钗,友爱湘云,情爱黛玉,灵爱妙玉——真是说绝了啊!

《红楼梦》中所有的这一切独特的“女人味”,在祝先生的这本书中都有所论述,有所品赏。尤其是对林黛玉和妙玉二人,祝先生很有一种偏爱,或赞,或叹,或咏,或唱,有时甚至把自己与她们融为一体,与她们同歌同哭。

我读《红楼梦》最喜欢林黛玉。祝先生在书中有关林黛玉的内容,我极有兴趣。第三章关于“女人的韵味是一种天生丽质与诗文化的高度融合”,由此推出“林黛玉是诗”的观点,我很赞同。第九十七和九十八章,祝先生用步我的《宝黛情》等二首诗韵来哭林黛玉,我读着,也潸然泪下。这里让我用我的这两首原诗,作为此文的结束吧:

宝黛情

不明白前世姻缘薄,教今生千般间阻。红豆不堪看,旧梦无觅处。相思难寄,自怨今生命苦。不见她诗稿来书,晨钟暮鼓,这般凄楚。永远也割不断的恩情,今日却把我视同陌路;锦瑟年华谁与度,铁做心肠泪似珠。

旧约还记否?前度文君今何处?想起她多愁多病颦儿身,难忘她绰约姿容花尽妒。微风轻抚,樽前曾咏高唐赋。月未圆便有云和雾,到如今只落得短叹长吁。不念我寂寞晨昏,不念我形单影孤。风风雨雨,愁里欲飞还住,望不见青埂路;迢迢银河可有鹊桥渡?愁怀难诉,灵前跪哭。

红楼情

石头多情,寻芳未老,一庭姹紫知音少。梦随人去恨路遥,大观园中愁难了。雪芹流泪,苦中含笑,荆棘漫漫人生道。红楼难抒万种花,绿窗空瞧园中草。

洁清女士序诗

红楼埋情种,绵绵意无穷。世间多绳网,天涯听孤鸿。

心性两相通,柔情万千重。槛内槛外人,苦作相思梦。

塞壬女士序

我在大学读书就喜欢上了《红楼梦》。但在很长时间里,总是体味不出这部名著的“魅力”究竟在哪?于是有机会,就向我的老师祝秉权教授请教。老师每一次对我提的问题所作的深入浅出的解释,都使我有所收获,有所领悟。渐渐地,我对这部名著就产生了感情,领会到它的“妖味”,知道了用自己的生活感受来欣赏《红楼梦》了。

老师对我的《红楼梦》疑问的解释,常常使我听得入神,甚至陶醉。我于是就建议他把这些解释撰成文章。老师采纳了我的建议。

作为这本书的第一位读者,我感到幸运。我在读这书时,觉得我所读过的其他的所有诗文作品,一时间全都消失了,心中目中只有此书。它对我的吸引力简直难以形容。

在这本书出版之际,为了感谢老师对我的帮助,我主动地为这书写上了这些话,被老师当了此书的序言,这也算是我的又一种幸运了。

自序·变调浪淘沙

妖书红楼梦,魅力无穷。百看千读意越浓。有何奥秘在其中?总想不通。星辰昨夜风,心浪淙淙。混沌七窍一凿通。个中秘密有人知,爱在梦中。

同类推荐
  • 老牛犁痕

    老牛犁痕

    我同牛增慧同志相识已有半个世纪,我们是老同事、老朋友。近年来,增慧在周围同志的鼓励支持下,把他从1956年当唐山农民报通讯员以来所写的分类文章搜罗起来,准备汇印成集。
  •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是老一辈革命家中历史知识非常渊博的一位。他曾反复阅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论语》、《中庸》等历史经典著作及古代诗、词、散文、文学等各个领域。伟大周恩来曾说:“读古使他的知识更广更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毛泽东的真识卓见与洞察力,毛泽东的多才博识,为同时代的国内外政治家和文学界泰斗所佩服。他对一些古诗书的评价独具慧眼,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美学价值至今影响着广大读者。
  • 集外集拾遗(鲁迅作品精选)

    集外集拾遗(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海地战歌

    海地战歌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光辉战斗业绩的大型纪实性报告文学。全书共16章30万字,全面讲述了由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独立组建的中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从甄选集训、出征海地到载誉归来的精彩历程,详细刻画了中国警察在政局动荡、战乱频发的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真实感人故事,构成了一部恢弘的中国维和警察英雄史诗。
  • 军统特务实录

    军统特务实录

    “ 军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其势力分布渗透到全国各地,乃至驻外领事馆,专门对进步团体、人士从事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秘密活动。虽然它暗杀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在抗日战争中有一定的功绩,但这些功劳也难以掩饰其反人民的本质。
热门推荐
  • 废材修真:一世刁妃

    废材修真:一世刁妃

    她是AK杀手组首领黑鹰,惨遭姐妹背叛,穿越成南宫府废材三小姐。她的重生将扰乱这个世界的法则,乱异世,动乾坤,证天道,成就一世刁妃少轻狂。
  • 特工之王

    特工之王

    他风流儒雅,身边不乏美女相陪;他是身怀精武神功的猎王,常常杀人于无形;他与日本间谍王相斗,斗到了日本北海道;他与日本特工精英交手于泰姬陵,最终将日本特工打入十八层地狱。是他阻止了盖世太保射向斯大林的子弹,是他在斯大林格勒一枪打爆了德国狙击之王的头。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没有发生?是他暗中和谐了美苏绷得紧紧的弦。
  • 历代御医推荐给皇后的养生食谱

    历代御医推荐给皇后的养生食谱

    食典、食经、品宫廷养生文化;益身、益心、传华夏强健秘方。想知道皇后是如何养颜、养气、补血的?书中汇集萧皇后、吕后、慈禧太后等历史上有名的美女皇后的保养秘方,一探皇家养生秘笈。
  • 超然沟通(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超然沟通(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办事的艺术

    办事的艺术

    办事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在现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上,办事儿可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没有掌握办事的艺术,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往往会以失败而告终。即使是最为优秀的计划,也不会变成实际中的成功。 研究、掌握和运用办事的艺术,是现代社会生存的需要。是谋事的需要,是达到目的的需要。也是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懂得了办事的艺术,你的办事水平就会大大提高。这就是走向实现自我的成功之路。
  • 萌宝来袭:极品爹爹腹黑娘

    萌宝来袭:极品爹爹腹黑娘

    他真是一个极品的男人,身份高贵,却总爱调戏良家美少女;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却是人人咬牙切齿的无良草包男。修为高深,却常常扮猪吃老虎坑死人不偿命。她只是被迫打了他一耳光而已,三年后,他却死缠着她不放。送银子,赠大宅,她一脚踹之。他却紧抱她的大腿,可怜兮兮道,“孩子他娘,求带走……”
  •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1)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信鸽

    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信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尔各答市的人都忙着训练鸽子,希望所养的鸽子能被选为传信鸽。小男孩也一心想把花颈鸽训练成信鸽王。它曾冲向老鹰,去救自己的同伴,也曾在暴风雨中迷航;还曾在战场上穿越枪林弹雨……不幸的是花颈鸽在执行一次重要任务时受伤,从此意志消沉……它还能飞上蓝天吗?
  • 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展现了作者对于稗官野史和民风民俗这类下里巴人式的东西的熟稔。他为我们开辟了另一条道路:历史后花园的隐秘小径。
  • 公司是最好的学校

    公司是最好的学校

    公司是最好的学校,职场如同考场。所有的人都分配做一张试卷的不同部分。有的人分到的是词语填空,有的人做的是选择题,有的人做的是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