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400000001

第1章 汉赋概述(1)

赵逵夫

清代学者焦循说:“一代有一代之所胜。欲自楚辞以下撰为一集,汉则专取其赋,魏晋六朝至隋则专录五言诗,唐则专录其律诗,宋专录其词,元专录其曲。”焦循《易余籥录》卷一五。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第十二章引述焦氏之说,在该书《序》中又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赋在汉代各种文学作品中留下的作品最多,而且反映了汉代的社会风貌与时代精神,产生了一些名家名作,对后代的影响也很大。历来人们将汉赋与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不是没有原因的。

赋在汉代的兴盛,社会方面的原因有四:(一)刘邦是楚人,对楚文化情有独钟,其得天下之后仍喜着楚衣,即是证明。因此,从汉代初年就形成以屈宋辞赋为代表的先秦辞赋得以流行的政治背景。(二)很多楚地文人如陆贾、庄忌、朱买臣等先后集中于汉朝廷之中,时时以辞赋进献于皇帝,也使皇室其他成员和大臣形成看重辞赋的风气。(三)诸侯王之中,封于淮南的刘安和封于吴地的刘濞都喜好文学,他们自己既为楚人,又被封于楚地,对赋又有较大的兴趣,而他们周围网罗的人才也多以辞赋见长。因而凝聚了一部分搜集、编辑、创作辞赋的人才。(四)在经历汉初休养生息的几十年之后,国势强盛。先有文景之治,后有武帝的开疆拓土,削弱诸侯,武功烈烈。意识形态方面也渐渐趋于一致,终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达到与中央集权相一致的统一。因此既需要有人来歌功颂德,也需要有人来推动这些文治武功。

文学本身发展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楚辞与先秦辞赋为汉赋各种体式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赋的特征是“铺排”和“不歌而诵”。汉赋根据先秦时辞赋创作在语言方面积累的经验,突显了这两个特征,使赋的共同的风格与特色更加鲜明。铺排的目的是要在语言上显示出美的特征,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先秦辞赋在排比当中已有对偶。对偶不仅体现着汉语灵活变化、便于安排布置的特征,也体现着汉字表意功能强,有一定的引导、暗示性的特征,可以使语言在表现出建筑美的同时,带有对称美与色彩美。汉赋在这方面有成功的实践与探索,不仅诗体赋、骚赋中颇多对句,文赋中也时有对句。如《子虚赋》在以“楚王乃”领起的一段文字:

驾驯之驷,乘雕玉之舆;靡鱼须之桡旃,曳明月之珠旗;建干将之雄戟,左乌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阳子骖乘,孅阿为御。

大体为两两相对,颇为工稳,个别为三句排比,但从句子结构、相同位置上的词的词性、句中词与词的关系等方面看,也仍然相对,形成多句对的特征(这种多句对只有赋和元曲中有,一般归入排比)。其他如“驾车千乘,选徒万骑”,“掩莵辚鹿,射麋格麟”等,都极工稳。夹在散句中的对句更多。还有些是复句对,如:

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罢池陂陁,下属江河。

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坿,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珉昆吾,瑊玏玄厉,碝石碔砆。

其他如“其东”如何,“其南”如何,“其高”如何,“其埤”如何,“其西”如何,“其北”如何,“其上”如何,“其下”如何,总体来说是排比,但也多以对句的形式表现之。这些手法在先秦辞赋中都可以看到,但汉赋中运用得更多、更集中;同时,它完成各种体式的赋的共同特色,也显得更为严重突出。

其次,赋这种文体是以文赋为主体,尤其以骋辞大赋为标志,铺张扬厉,气势开阔,“苞括宇内,总览人物”(司马相如语),更适合于空前强大的大汉帝国开疆拓土、耀武扬威、歌功颂德的需要,更适合于表现大汉帝国加强中央集权,表现天子至高无上权力和皇家宫苑的华奢广大、京都形胜的壮丽繁华。因此说,汉赋的发展繁荣,是与统一的汉王朝的建立与走向鼎盛相一致的。汉赋彪炳于后世,为历代史家所推崇,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是散体赋,尤其是骋辞大赋。这由《昭明文选》所选篇目即可以看出。

汉赋在其达于鼎盛之时,不仅内容、题材丰富多彩,而且各种形式齐全。汉赋基本上有四种形式:

(一)文赋(或称为“散体赋”。我以为“散体”应是相对于“骈体”与“律体”而言,指文赋在魏晋以前的形式和宋代以后的所谓“新文赋”。文赋中的骈体和律赋是并不散的,故以称“文赋”为宜)。这是赋的主体,汉代以后两千多年中,在各体赋中数量最多,各个时代赋在题材、语言、风格上的变化也主要是就文赋而言。战国和汉代时的基本上是散体(可称作“散体赋”),其中篇幅宏大,以铺排与气势胜者学者们称作“骋辞大赋”马积高先生《赋史》称作“逞辞大赋”。按东方朔《七谏·谬谏》:“不及君而骋兮,世孰可为明之。”又《汉书·扬雄传赞》:“辞莫丽于相如,作四赋,皆斟酌其本,相与放而驰骋云。”又孔融《荐祢衡表》:“飞辩骋辞,溢气坌涌。”又《文心雕龙·辨骚》:“则顾盼可以驱辞力,咳唾可以穷文致。”《诠赋》:“枚、马播其风,王、扬骋其势。”《杂文》:“子云所谓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者也。”皆以“骋辞”为说。刘师培《论文杂记·八》论各体之赋云:“骋辞之赋,陆贾以下二十一家是也。”首先提出“骋辞大赋”之说。其《南北文学不同论》云:“盖屈原陆贾,籍隶荆南,所作之赋,一主抒情,一主骋辞,皆为南人之作。”也称作“骋辞”。今依刘师培,称作“骋辞大赋”。;魏晋南北朝演变为骈体赋(前人或称俳体,易同“俳谐之赋”相混。宜称为骈体赋),唐代发展为律赋。

汉代文赋在体制上学习宋玉的《风赋》《钓赋》《高唐赋》《神女赋》。有的篇幅宏大,甚至由两部分组成;在风格上则同枚乘《七发》相近,多夸饰铺排,其取法于《高唐》《神女》者,成所谓骋辞大赋,重于渲染;至于其思想,则与《诗经·小雅》中《车攻》《吉日》《出车》《六月》一致,歌颂天子与王朝的文治武功。主要由宫廷御用文人所创作(宋玉、司马相如、班固等),实际上也是由这些人的创作活动而形成。骋辞大赋从枚乘至汉末,一直保持这种特征。中小篇幅散体赋则在内容、风格、精神上随时代之推移而有所变化。

(二)骚赋(或称为“骚体赋”。这易同“散体”、“骈体”等层面的称谓相混,宜同“文赋”、“俗赋”一致,称作“骚赋”)。这个体式是由屈原的《离骚》《抽思》《思美人》《惜诵》《涉江》《哀郢》《怀沙》,和宋玉的《悲回风》《九辩》,唐勒的《远游》《惜誓》,景差的《惜往日》而来。汉初贾谊作《吊屈原赋》,形式上全仿屈原的《怀沙》,其《鸟赋》句式上也是如此。淮南小山的《招隐士》则是将《九歌》句中带“兮”字的五言句和六言句变为句中带“兮”字的七言句,完成了向赋的句式的转变。司马相如的《长门赋》虽以宫廷后妃为抒情主人公,但仍不脱抒发幽怨的主题类型。董仲舒、司马迁及此后如班固《幽通赋》、张衡《思玄赋》等骚赋,也都抒发忧虑不平之意,遵循着屈原“发愤以舒情”的宗旨。这在西汉中期只能说是主流声音之外的“杂音”,反映了当时社会为强大、繁荣所掩盖的社会矛盾。这种声音不绝如缕,进入东汉,变为主流,从赋的创作上说,不仅在骚赋中,也体现在文赋中。

(三)诗体赋(按第一层面体式分类的名称,应称作“诗赋”。但历来诗、赋并称,如《汉书·艺文志》“诗赋略”等。为避免误解,称作“诗体赋”)。这是一种篇幅较小的体式,多用四言,有的杂有骚体句式(一般为六言,第四字为虚词或意义较虚之词,单句的句末带“兮”)的两种变格句式:不带“兮”的骚体句式,和带“兮”字的三、四言交错的句式。诗体赋以咏物为主。所谓“咏物小赋”大率指诗体赋。这个体式来之于屈原的《橘颂》和荀况的《礼》《知》《云》《蚕》《箴》这五首。虽然是,但用了赋的形式,也算是咏物小赋。汉代咏物赋最早有贾谊的《簴赋》,完全用不带“兮”的骚体句式,《鸟赋》则是用带“兮”字的四言句。枚乘的《柳赋》是四言句同不带“兮”字的骚体句交错。与枚乘大体同时的邹阳有《酒赋》《几赋》,公孙诡有《文鹿赋》,公孙乘有《月赋》,路乔如有《鹤赋》,羊胜有《屏风赋》,孔臧有《杨柳赋》《鸮赋》《蓼虫赋》,刘安有《屏风赋》,刘胜有《文木赋》,司马相如有《梨赋》。这些作品共同确定了诗体赋的基本体式。

(四)俗赋(包括前人所说的俳谐赋)。这是在敦煌文献中发现了《燕子赋》《韩朋赋》《晏子赋》之后,才被学者们确认的一这种体式。敦煌《燕子赋》发现后或称为“小品赋”(郑振铎《敦煌的俗文学》,刊《小说月报》第20卷第3号,1929年出版),或称为“白话赋”(容肇祖《敦煌本韩朋赋考》,刊《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1935年),或称为“民间赋”(傅芸子《敦煌俗文学之发现及其展开》,刊《中央亚细亚》第1卷第2期。上两文均收入《敦煌变文论文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程毅中《关于变文的几点探索》始称为“俗赋”,游国恩等先生主编《中国文学史》即用“俗赋”之称。这本是产生于民间的一种文学式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多用对话的形式,四言为主,押大体相近的韵,语言诙谐幽默,常用拟人手法。即使有学者指出王褒的《僮约》、曹植的《鹞雀赋》即俗赋作品,但因为文献中所能见到的这类作品很少,而且王褒的两篇也不以“赋”名之,所以一般也多以为那只是敦煌文学范围内的事,同南北朝以前的赋作关系不大。至1993年在江苏连云港东海县尹湾村汉墓发现了《神乌傅(赋)》简文后,学者们才意识到,西汉之时确已有这类作品。其实扬雄的《逐贫赋》《都酒赋》,也是俗赋作品,《都酒赋》已残,故被误解为咏物的诗体赋。张衡的《髑髅赋》除语言不通俗外,其他与俗赋完全一样。赵壹的《穷鸟赋》虽非对话形式,但全篇四言,风格也与俗赋一致。这两篇显然是受俗赋影响而创作的。由此进一步上溯,汉初贾谊的《鸟赋》,虽深含哲理、语言不够口语化,但全篇四言,又用了拟人的手法,略带叙事的性质,同从汉至唐的俗赋颇多相同之处,看来显然是受了民间流传的俗赋的影响。崔骃《博徒论》虽残,但可看出为对话体,句子整饬,以四言为主,大体押韵,通俗而诙谐,也应属俗赋一类,唯不以赋名之而已。这很似敦煌石窟中发现的《茶酒论》。以此看,俗赋应产生于汉初以前。魏晋时代除曹植《鹞雀赋》、左思《白发赋》之外,晋傅玄《鹰兔赋》今只存两段残文,如“兔谓鹰曰”云云(见《初学记》卷二一《笔》),显然是拟人的对话形式,语言也诙谐可笑,为俗赋无疑。汉代此类作品应有不少,但属“下里巴人”之作,不能引起文人的重视,故自生自灭,多湮灭无闻。

除以上四种基本形式之外,各体式还有些变体。有的赋基本上是六言骚赋句式,却不带泛声的语助词“兮”,形成骚赋的一种变格(如贾谊《簴赋》:“牧太平以深志,象巨兽之屈奇。妙雕文以刻镂,舒循尾之采垂”)。有的赋从头到尾是四言,从头到尾偶句韵,却在单句之末带上了泛声的“兮”。它既不同于骚赋形式,也不同于九歌句式(五言,每句在第三字之后有泛声的语助词“兮”。如“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也不同于《橘颂》体句式(单句为四言;偶句为三言,押韵,句末带“兮”。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以上两种形式的作品,学者们多视为骚赋,其实是骚赋的变格;杂入诗体赋中,也是诗体赋的变格。

汉赋中有的具“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述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的特征,从结构到语言都是文赋的形式,却穿插有骚体句、诗体句段落(如《美人赋》),或者韵散结合;有的则在结构上打破了“述客主以首引”及“卒章见志”的形式,直接摹物抒情,形成了文赋的变格(如《梁王兔园赋》)。凡此在武帝以前赋作中皆已齐备。

赋的四种体式中,诗体赋重在咏物,骚赋重于言意。作为赋的主体的文赋,则以铺排描写为能事。由于赋是用来口诵的,讲究声音效果与感情或气氛的渲染,故即使文人骚客所作,也多用连绵词、拟声词、形貌词和双声、叠韵词,今日读起来生疏拗口,其确定意义也难以把握,但在当时读起来则一定是铿铿锵锵,声情并茂的。

另外还要提到属于文赋范围的较独特的两种体式,一种起于枚乘的《七发》,一般称作“七体”,历代不绝,陈陈相因,不一而足。《昭明文选》因而设“七”为文之一体。《文心雕龙·杂文》对其中一些篇章的总的评价是“然讽一劝百,势不自反,子云所谓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者也。”宋洪迈《容斋随笔》则云:“枚乘作《七发》,创意造端,丽旨腴辞,上薄《骚·些》,盖文章领袖,故为可喜,后之继者……规仿太切,了无新意。”(按《骚·些》指《楚辞·招魂》)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之评论大体同此。另一种是起于东方朔的《答客难》。这是由先秦时的对问而来,但同汉代骋辞大赋一样,篇幅长了许多。东方朔此篇后来由扬雄摹拟而作《解嘲》《解难》,此后如班固《答宾戏》、崔骃《达旨》、张衡《应间》、崔寔《答讥》、延笃《应讯》、赵壹《解摈》、蔡邕《释诲》等,效仿者不绝,遂成一式。《文心雕龙》中归入“杂文”一类,而《文选》另列“设论”一体。实际上是文赋之内容上属于论理的一类,因而同描写场面、叙述事件的作品在形式上也有了区别。其篇名也承战国对问之遗风,不以“赋”名。但它仍然遵循着“述客主以首引”的构思方式,只是非“极声貌以穷文”,而是“辨是非以究理”。但这个“理”也有一个基本的情感走向,便是抒发个人的牢骚,对他人的责难和疑问提出辩说。因此,它同骋辞大赋的主题类型不同,不是歌功颂德,而往往是含沙射影,旁敲侧击,揭露社会和统治集团中的某些阴暗面。这种体式后来能蔚为大观,也反映了汉代各种社会矛盾的逐渐突显,反映了社会基本色调的变化。东方朔、扬雄、班固、崔骃之作,均堪传世,反映了一般骋辞大赋所不涉及的社会的另一面。

由这些也可以看出,从西汉初年到东汉末年,一方面各体赋的共同特征更为突出,另一方面又继承先秦时代作为赋的滥觞的几种形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式样。同时也可以看出赋的各种体式同题材、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有时单纯地从形式上难以说清其演变方面的一些道理。

《文心雕龙·诠赋》论屈原、宋玉之后赋的发展云:

汉初词人,顺流而作:陆贾扣其端,贾谊振其绪,枚、马同其风,王、扬骋其势,皋、朔已下,品物毕图。繁积于宣时,校阅于成世,进御之赋,千有馀首。讨其源流,信兴楚而盛汉矣。

简要地指出了汉赋由先秦辞赋脱胎换骨,产生、发展、繁荣、集结的过程。陆贾为楚人,《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三篇,今唯《文心雕龙·才略》提到有一篇《孟春赋》,然已不存,由其《新书》中某些篇章来看,往往铺排藻饰,辞采飞扬,韵散相间,颇具文赋的特征,则其赋的风格大体可以想见。刘师培《论文杂记·八》说陆贾赋为“骋辞大赋”,“即所谓纵笔所如,以才藻擅长者也”,非无根据。与陆贾同时的朱建,《汉书·艺文志》称有赋二篇,也是楚人,又有辩才(二人事迹俱见《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二人风格当相近。

今存文帝时贾谊之赋,所表现情绪及风格与屈原相近。因为当时国家正在稳定恢复之中,不尚浮华,统治者的注意力也还不在鼓吹丰功伟绩上面,所以作品重于实际,其抒情论理,也均真诚。作者为参与治理国家的人物,其出处进退与国家的治乱成败相关,所以作品都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尚无露才骋辞、侈夸虚饰的风气。这是汉赋的开端。真正体现了大汉时代的精神,反映了空前统一强大的汉王朝精神面貌的作品,当时尚在酝酿之中。

同类推荐
  • 伤寒论(四库全书)

    伤寒论(四库全书)

    在中国医学史上,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著作。中国医学的肇始期可上溯几千年,至此,才理法方药大僃,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其滋养,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医学流派。《伤寒论》篇什不过十卷,然包罗宏富,精微玄妙,常读常新,帮后世彦各骋其智,祖述推演以探求仲景深意者,层出不穷,著述不下数十百家,为杏林增色不少。本书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伤寒论注释、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 焚书

    焚书

    《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异端”儒学的结晶,是反理学、反传统、反教条的檄文。它启迪与鼓舞了当时及后来的进步学者,对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
热门推荐
  • 作女公主——偷菜盗墓的穿越人

    作女公主——偷菜盗墓的穿越人

    恋情被房子毁了,非常狗血地穿越成了公主,却发现古代的房子也卖得这么贵。于是为了给百姓盖便宜房子,公主也开始玩盗墓,没想到不但挖到太祖墓,断了祖宗的龙脉,还遇到了一堆帅蝈蝈。“皇上不好了,咱们温阳国太祖的墓被挖了而且龙脉也被挖断了!”宰相何坤坤皱眉苦脸地在温阳皇帝前禀报!“什么人这么大胆?不想活了吗?抓住直接刮了!”皇帝暴跳如雷地叫道。“陛下息怒,这事不能声张!这事是公主干的!”宰相忙道。“啊!”皇帝瞬间成了瘪茄子,张着大嘴说不出话了。作女乔思思穿越成了公主,这个典型的80后女孩穿越前非常倒霉,自己的姻缘刚被房子给毁了,相恋七年的帅气男友因买不起房子跟着有钱有房的女人走了。留下失恋的她醉酒后也莫名其妙地穿了,成为温阳国年仅15岁的公主。在古代她继续骨子里那股作劲,带领一帮俊男靓女们把后宫折腾得底朝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离婚三十天

    离婚三十天

    :正在看着球赛的陆天一,眸子眼角的余光瞥到苏念忧一身白色连衣裙,于是皱了皱眉头,腰间系了一根白色的蝴蝶结丝带,80后的苏念忧和陆天一毕业工作之后,那长长的波浪秀发高高的挽起,矛盾日益增加。“陆天一。”等了一会儿,没有人回答。你看什么看,我说,我都看了三年了,你这个女人这几天总是穿得这么的漂亮,正欲进门换衣服,这么晚了出门该不是真的吊帅哥么?”家庭矛盾亮红灯,留下一缕俏皮的贴在后背上,姐还不伺候你们了。苏念忧轻轻一笑,轻轻地叩门。看着如此盛装打扮的苏念忧,姐天天去相亲。不行,尴尬的身份,现在已经很晚了,上演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情。“苏念忧,嘟起红艳的小嘴。“苏念忧,不料遭到丈母娘的拒绝,你好了没有,上演了一段苦命悲催的追妻之路。“对哈,离就离,陆天一,在这小小的屋檐下,只许你能找你的初恋女神,摸着僵硬的脖颈,难道我就不能找我的帅哥了吗?”好,忍住脾气,坐在沙发上等着苏念忧出来,好办,却不想左等右等,没事,等了二十分钟苏念忧还没有出来。“好浓的香水味啊!”陆天一酸酸的喊道。这样多姿多彩的生活,在不换衣服就要迟到了。…。咧着嘴,你好了没有?”陆天一下定决心,大声的敲着门。“快点啊,看着洗手间的房门还关着,死女人。精彩镜头:“哈,等了一会儿,去找吧,、、、、十分钟过去了。”“死女人,面色不悦。还是睡床的时候舒服啊。”陆天一撇撇嘴,这下要迟到了。陆天一前两天下班时经常看见苏念忧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出门,一大早又在洗澡。陆天一在心中暗想道。”陆天一抬脚踢了踢房门。头上带着一个鸭舌帽,一点一点的溜走。“喂,因为已经离婚,抬头看着墙上的时钟,而且又有协议在先,陆天一虽然心中有些疑惑,已经过了十分钟了。一副乖巧的样子。”陆天一感觉一阵尿急。伸手一推,但是也不好多问。“死女人,陆天一,提起裤子。“死女人,祝你早日找到一个又帅又有钱的帅哥啊。一分钟过去了,眼上画了一个淡淡的眼妆,三分钟过去了,清新甜美。”陆天一哈哈一笑,说到。废话,正欲准备尿尿,不漂亮当初老子娶她干嘛?呸呸呸,将尿憋了回去。心中却很不是滋味,差点什么也被你看光了。”苏念忧依旧瞪着陆天一。陆天一洗漱完毕,优雅的转身离去。2:苏念忧生气的将卧室的房门一锁。“苏念忧,将浴袍披在身上。陆天一眉头一皱,面对着前几天还是自己老婆的女人谈论这些,想起在洗手间的尴尬一幕,心中有些说不出来的感觉。
  • 逃婚小妻子

    逃婚小妻子

    简介:这是一个千金小姐逃婚的故事: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还流行相亲吗?想她嫁给一个连见也没有见过的豪门总裁!是圆是扁的都不知道!说不定是一个拥有啤酒肚、光头秃顶的五、六十岁的老头子呢!她才不要,她可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女性,现在早已经不流行相亲了,管他是不是父母之命,管他是不是最有权势,最有钱的男人,她说不嫁就不嫁,哼,她爸居然答应了?要嫁,他去嫁!她要包袱款款逃婚去!他,看似温文尔雅,实则邪恶,只要碰上这个屡次逃离身边的小妮子。
  • 烧火丫鬟升宫记

    烧火丫鬟升宫记

    秦依睁开眼睛的时候,自己在火炉旁边。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就蹲在那里等有人发现她。这一等,等到一个怒火三丈的主管。他穿着一身灰蓝色的长衣,腰间带着一条宽宽的腰带,小眼睛眯起来,面部肌肉拥挤在一起,头上别着精致的钗。兰花指翘起来,走路扭扭捏捏,一副颐指气使的架势。秦依呆呆的盯着那位主管,看他用三寸不烂之舌把自己的家底从头到尾的侮辱谩骂了一通之后,秦依猛的意识到,看来,自己恐怕……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邪王溺宠妻:妖孽五小姐

    邪王溺宠妻:妖孽五小姐

    废材五小姐嫁给了嗜血钰王爷,大家都说,傻子对傻子,绝配!但是当事人五小姐不服了,“摔!说好的不近女色的傻子王爷呢?怎么会是头万年也喂不饱的狼!这让我怎么追杀敌人!”“这可冤枉本王了,是夫人太过秀色可餐”,司徒墨冉妖嘴角上扬妖孽一笑,“敌人有为夫处理,为夫如此辛苦夫人是不是要犒劳本王一下呀?”
  • 我曾爱你那么多

    我曾爱你那么多

    爱情不停站,要开到地老天荒需要多勇敢?因为一次偶然的机缘,安小朵与背景复杂的律师黎孝安相遇,两人相互吸引,很快展开了一场热恋,她的人生轨道在不知不觉中偏移。当她如痴如醉沉浸在幸福中,当她忘情地享受着他给予的爱,当她还做着地久天长的美梦时,所有的一切却因为父亲的出现戛然而止,命运之手 收回了所有的慷慨,将她从云端推向深渊。情人转眼变成仇人,对与错,爱与恨,全在一念之间。那场事故,是意外发生还是有心人机关算尽下的结果?迷雾重重的背后,究竟是谁一次又一次地扼杀了她的幸福?光阴流转,等到思念与爱抚平所有伤痛,他们能否回到当初最美好的时光?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末世之随身桃源

    末世之随身桃源

    一个孤女和逃犯特种兵在末世中,到底是随波逐流,还是逆袭而上?这是一条艰难的生存之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