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300000001

第1章 南北朝赋概述(1)

赵逵夫

晋宋之际是赋在魏晋之后的又一转变时期。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云:“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这个转变在东晋之末已见其机。首先是陶渊明之作基于社会现实,又联系自身经历有感而发,完全摆脱了东晋以来玄言诗和辞赋的空谈玄理,而着力于描写田园风光,标举兴会,情景交融,给人以清新之感。当然,陶渊明对东晋赋,也是有革有因,其“革”者,摒弃了玄言的空谈,其“因”者,保持了平淡的文风。其次,由晋入宋的傅亮为文颇有气骨,辞多慷慨,从另一个方面与晋末空泛玄虚、孱弱平淡的文风划清了界限。其因乃是必然,其革决定于时运。承前启后之家,各有因革,而共开一代文风。至刘宋立国,宋武帝“好文章,天下悉以文采相尚”(《齐书·王俭传》)。文帝、孝武帝、明帝俱好翰藻《南史·临川王义庆传》:“(文帝)好为文章。”又《孝武纪》言孝武帝“才藻甚美”。《宋书·明帝纪》言“帝爱文义”。宋明帝并亲撰《江左文章志》。几个宗室王如南平王休铄、建平王弘、庐陵王义真、江夏王义恭、临川王义庆等,也都着意于诗赋,富于辞采。所以一时成为风气,风雅之林,“霞蔚而飙起”(《文心雕龙·时序》)。所以赋坛在经过东晋沉寂之后,又呈现出兴盛的景象。宋武帝刘裕崇尚实际,不好望空虚谈。这对文风的转变有很大影响。这些都同建安时代的文学创作环境相似。宋文帝于儒学、玄学、史学三馆之外,别立文学馆;明帝立总明观,征学士以充之。置东观祭酒、访举各一人、举士二十人,分儒、道、文、史、阴阳五部,都明确将文学同史、哲等学科分开,文学在意识形态上的地位加强。上承西晋挚虞《文章志》,傅亮著《续文章志》,宋明帝撰《江左文章志》,沈约又撰《宋世文章志》,当时对文学之重视,也可以想见。这些对后来《文心雕龙》一书的产生,以及《昭明文选》“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标准的确立,都有一定的影响。故宋代文学,可以说是对建安精神的恢复和发展,刘宋时代的辞赋也能上追建安风骨。

晋宋之际著名的赋家有傅亮、谢晦、谢灵运、颜延之。傅、谢都是建国功臣,身负重任不专以文为务。傅亮的《感物赋》是少帝时值宿禁中,见“夜蛾赴烛”,有感而作。少帝荒唐胡闹的情况,颇同于西汉的昌邑王和东汉的灵帝。傅亮在赋中想到前代的历史教训,由国家而虑及己身,表现的情感极为深沉。后来他与谢晦等行废立之事,然终未能免祸。谢晦的情况与傅亮同。傅亮被杀后,他举兵并上书自明,兵败为故吏所执,在被解入京途中作《悲人道》,叹人生之艰难,直抒胸臆,情感激烈。二人之作同东晋恬淡虚无、寄寓玄理的文风大相径庭。

宋初赋成就最高的是颜延之与谢灵运。颜延之的《赭白马赋》系奉宋武帝之命而作,不敢过于随意,故堆砌辞藻典故较多。然而写马的迅疾,颇有气势。而且对仗工整,语言凝练。他的《行殣赋》伤悼道上饿殍,可谓触目惊心,反映了战乱中人民所遭受的苦难。颜延之今存赋仅4篇,且多非完篇,但体物写貌,颇能传神,且语言新奇而华美,时有警句。谢灵运今存赋13篇,多有残缺。其《撰征赋》述东晋末年奉命慰劳刘裕途中所见所想,写入了不少晋朝历史事件和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其中写到作者经过其祖父封地:“于是采访故老,寻履经迹,而远感深慨,痛心陨涕!”其中可能暗寓着对东晋陵替的感慨哀痛。其《山居赋》为六朝长赋之一,布置开阔,气魄宏大,以山水之美与楼馆亭台之美结合起来,全方位多侧面地描写了他的庄园,使庄园及周围山水景物穷形尽相。其《归途赋》写作者离永嘉太守之职归始宁故居时一路所见秋色,表现出一种解脱的轻松感,描写也颇有诗意。其《伤己赋》是怀念庐陵王刘义真,从对其知遇之恩的回味中,表现出对人事难料的伤感,一往情深,甚为感人。《逸民赋》表现了离开官场后自由自在的生活,同《归途赋》一样具有陶渊明诗赋的风格气韵。

南朝赋作虽也有篇幅很长的,但总的来说是进一步趋向抒情化、小品化,向诗靠拢,即使咏物之作,也常常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受色彩。谢惠连的《雪赋》,谢庄的《月赋》就是突出的代表。这两篇都是借古人以抒情。《雪赋》写司马相如受梁孝王之命即景赋雪,形成全篇的主体部分,末了由邹阳作歌,枚乘赋乱。赋中系诗,起于东汉中期,盛行于魏晋;乱辞本是楚辞的特征。本篇继承此两种形式,而构思安排颇为巧妙,总体上合于散体赋“述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及“卒章显其志”的形体特征,又有创新与变化。作者对于雪景观察细致,笔墨飞动,写得很美。《月赋》的抒情性更强。作者着力于创造出种种极富诗意的月夜妙境,处处见月,而又不是直接写月。如果说水月镜花式的间接看物更能体现出物的朦胧之美,则由人的心境而反照出物的形象、性质,更具抒情的意味。《月赋》的这种写法对唐代近体诗追求意境的创作风气有一定影响。这两篇赋都是历来传诵不衰的名作。谢庄的《赤鹦鹉赋》《舞马赋》描写物貌风情,也颇细致,但特色不够突出。

鲍照是魏晋南北朝时代最重要的赋家之一。他继承魏晋以来辞赋创作的艺术经验,在诗赋两方面都创造出南朝文坛的辉煌。鲍照今存赋10篇,都激扬凌厉,含慷慨不平之气,使读者听到他的心声。他出身寒微,大才难展,又亲见政治腐败及上层统治者既苟且偷安又争权夺利的情况,悲伤感愤,溢于篇章。其《游思赋》为赴江州佐吏所作,所描述景象既壮阔,又悲凉,英雄之气与不平之气俱见。写思乡之情的部分,情景交融,意境清远。其《观漏赋》《伤逝赋》和几篇咏物赋同南朝很多赋作一样追求藻饰,但时见精彩之笔;既带有南朝赋的共同风格,也有个人精神、气质、才华的卓越表现。抒情作品中多流露出忧生之感。“昔伤矢之奔禽,闻虚弦之颠仆。徒婴刃而知惧,岂潜机之能觉”(《观漏赋》),典型地反映了作者的心情。《舞鹤赋》写白鹤之貌与活动,按篇首标出之“仙禽”而写,“匝日域以回鹜,穷天步而高寻”,然及至“掩云罗而见羁”,则自此永离自由仙境,而“归人寰之喧卑”,成为王公大人的玩物。其中写景之句如“冰塞长河,雪满群山”等,既富诗意,又显得胸襟开阔。其写仙鹤在被羁养情况下“仰天居之崇绝,更惆怅以惊思”,有很强的抒情味,应该说是作者情绪的发泄。《芙蓉赋》《园葵赋》同样流露出不遇于时的感慨。《尺蠖赋》表现了作者处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夹缝中,既要保持操守,又要避免被作为牺牲品的处世态度,而《飞蛾赋》则反映了作者重义轻生的根本品质。这两篇所反映的思想,可以不矛盾:死有一个为什么而死和如何死的问题。当然在那样复杂的环境中作者思想上的矛盾还是有的。鲍照最有代表性的赋作是《芜城赋》。十年之间,广陵两次颓夷荒芜,民命微如草芥,其为何故?不过是南北分裂及上层统治者争权夺利造成的。赋开头先说:“沵NFEBA平原,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而深悲南北分裂,金瓯残破。则其感慨,实不限于一般王朝兴亡盛衰。该赋语言生动凝练,音韵和谐,色彩鲜明。如“孤蓬自振,惊沙坐飞”、“薰歇烬灭,光沉响绝”等,甚见锤炼之功。

大体说来,刘宋时代赋的创作有建安之风,也产生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这自然同作家的经历、思想、艺术修养及当时的文化环境有关,也同当时的政治与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及文化政策有关。萧齐之后,南朝统治者虽然也重文、好文,尤其是热衷于诗赋创作,但生活范围狭小,专注于宫闱园囿,文人起而仿效,辞赋创作中的刚健之气便一去不返了。由此也可以看出,作品的成就不只取决于作家艺术技巧的修养,很大程度上还同作家的思想意识及阅历有关。

齐、梁、陈三朝禅让的闹剧接连,权力的转移与更迭成了政治的主要内容。由于在位者与篡权者(下一轮回的在位者)都希望能以自己为中心集中权力,所以总形成皇族力量扩大的局面。齐、梁、陈的国君和宗族人物都喜好文辞,有的唯以诗赋为务。至梁朝,武帝萧衍极重翰藻,“旁求儒雅,文学之盛,焕乎俱集”。这些都为赋的发展从一个方面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齐梁时期的赋进一步骈俪化,语言清丽流畅,与诗歌更为接近。这时期的重要赋家有沈约、江淹、谢朓、丘迟等。

沈约所提出的“四声八病”的理论,虽针对诗,但也影响到赋。他又提倡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易识字,易诵读。这对于纠正受汉赋影响堆砌难字和魏晋以后兴起的用典过繁之风都是有意义的。沈约今存赋11篇,《郊居赋》是其唯一长赋,叙己之家世、仕宦与郊居景致,其中贯穿了对王朝兴废更迭的回顾,层次分明,描写细致,时化用《诗》《骚》句意于其中,有自己的风格,当时颇负盛名。《愍涂赋》写齐时出为东阳太守仕途受挫的心情,情调暗淡萧瑟。《悯国赋》写永元三年冬齐宫城被围事。沈在此次出围后即奔萧衍。虽为短章,但写围城中情形能抓住特征,简单几句,读之使人惊心动魄。其《丽人赋》写“狭斜才女,铜街丽人”,刻画其容貌、神态、动作都细腻生动,又通过行动表现其娇羞犹豫的心理,颇能传神。沈约协助萧衍篡齐,至梁武帝即位,沈约总感到梁武帝对他重视不够,故他的一些咏物赋,多忧生叹逝之意。《全梁文》所收《愍衰草赋》,《玉台新咏》中题为《八咏》,作为诗收入,而《艺文类聚》作为赋收入。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赋的诗化已到了诗赋难以分清的程度。从总的创作风格上来说,沈约承谢惠连、谢庄之风,以清丽见长。

谢朓的赋在实践沈约的创作理论上成就高出沈约本人。其语言之自然,炼字之奇警,都为历来评论家所称道。其《游后园赋》《临楚江赋》皆短章小制,写景在雄毫挥洒之中,亦见工笔刻画之妙,为读者展现出几幅极富特色的图景,充满了诗情画意。《思归赋》当是自荆州返京迁新安王军中记室后作,表现出幽隐的思想。序云:“夫鉴之积也无厚,而纳穷神之照。心之径也有域,而怀重渊之深。”全赋可以说都是内心真实的反映,无论对往事的回忆还是对田园生活的想象,都颇为动人。《高松赋》《杜若赋》皆奉命而作,并能借以抒情。谢朓赋中徒为咏物的则无。谢朓的赋作大部分是骈赋,语言凝练,属对精工,音韵和谐,读起来上口。《临楚江赋》基本上为骚体句,杂有四言句,毫无板滞之感,也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

江淹之赋同他的诗一样,有不少拟作。他拟各种风格的作品,不仅形神毕肖,且能有所创造并更胜一筹。这也影响到他的创作风格,形成多样性。但总体说来,情绪以忧思为主,风格以苍劲见长。江淹与沈约都是宋齐梁三代俱得重用的人物,由于二人风格不同,没有来往。沈约是齐梁时的文坛领袖,领导潮流,江淹乃属潮流之外,无意趋时。入梁后的诗风普遍更趋轻艳,江淹更难合俗,时人因有“才尽”之说。江淹今存辞赋31篇。其《别赋》《恨赋》主体部分均由骈联的几段组成,写人的情绪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俱含无限悲情。其以景物描写来衬托情感的抒发,遣词造句注意到历史文化的蕴含,丰富了诗意,增强了联想性。《别赋》婉转流畅,《恨赋》慷慨悲壮。其《泣赋》《哀千里赋》也是情景结合,很富感染力。江淹赋作以抒情见长,尤以抒发哀情为主。这类作品都自然流畅,句式又富于变化,如《待罪江南北归赋》《去故乡赋》。他的赋作中描写的部分,则绮丽浓艳,体现了南朝赋风。如《水上神女赋》较曹植《洛神赋》更为绮艳。有的描写光色炫耀,令人精飞视乱。他在《伤友人赋》中说:“爱诗文之绮发,赏赋艳兮锦起”,正反映了他对赋的看法。因为雕琢过甚,有的句子显得艰涩而难于疏解。

此时以赋名家者颇多。裴子野今存赋3篇,似均为摘录。其《卧疾赋》写病中所见及当时心理状况,表面上是“迫衰老而殷忧”,实则表现出一种豁达的胸怀。这是从一种特殊的心理背景表现个人胸怀,很有意思。其《寒夜赋》描写夜景,充满苍凉之意,有建安风骨。吴均存赋5篇,其中《八公山赋》和《吴城赋》吊古凭今,意蕴深沉,既带有汉大赋铺排的特征,又善于作特征性描绘,诗情画意,情致宛然。何逊今存《穷乌赋》,仿赵壹《穷鸟赋》,借以悲叹个人遭遇,同为短章小赋,而各有意趣。其他如丘迟、陆倕俱是赋坛名家。陆倕的《感知己赋赠任昉》是歌颂朋友的真挚感情,提到不少历史人物,从各方面来比喻、赞美任昉的德盛学高与关爱后辈,也表现了自己仰慕与追随的心情。任昉较陆倕年长十岁,同游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在所谓“竟陵八友”之中。但陆视任为师,而任视陆为友,可以看出陆倕的谦恭好学与任昉提携后学的美德。其《思田赋》写当深秋灯下辗转不寐时对田园之乐的怀想,言及“行难言易”,有人生如寄之慨叹,是在仕途或生活中受到挫折后心绪含蓄的反映。以悬想之法借景抒情,手法高妙。萧子晖是齐宗室,与其兄萧子恪、萧子范、萧子显、萧子云皆仕于梁,也并能作诗赋,子范、子云、子晖均有赋存于世,也均不染宫体习气。萧子晖《冬草赋》写当“山火灭焰,汤泉沸泻”之时“直木先摧,曲蓬多陨”,未若兹草“挺秀色于冰途,厉贞心于寒道”。其末又效仿《离骚》结尾用“已矣哉”引出结语,含义深沉,则其借以明志之旨甚明。赋虽不长,而造语新奇,思路开阔,充满感情,非同一般咏物之作。萧子晖兄弟在诗赋上崭露头角较早,但创作主要在梁朝。他们与以上各家共同形成梁代赋坛的兴盛局面。

梁武帝萧衍在位四十八年,梁朝由他所建,也在他手上趋于衰败。他的几个儿子并以辞赋见称,所以也都成了影响到辞赋兴衰和当时创作风气的人物。简文帝萧纲辞藻艳发,其《与湘东王书》及《金楼子·立言》中将文学与经、礼及应用之文截然分开,体现了当时文学独立发展的普遍意识,但同时又将文学限于“吟咏风月,流连哀思”的范围,将文学的风格导向轻靡绮艳。萧纲的赋今存23篇,题材尚较宽广。如《晚春赋》《秋兴赋》《临秋赋》写时令,《悔赋》《大壑赋》写悔,《围城赋》《述羁赋》《阻归赋》写败亡而为外藩的思归情绪,《悔赋》缕述历代可悔之事,虽然是借古人以立言,但无切身之感痛者不能及此。其《舞赋》《筝赋》《对烛赋》《眼明囊赋》《梅花赋》《采莲赋》等以宫廷戏乐为题材,文字艳婉纯美,虽情趣不高,但表现比较含蓄。元帝萧绎富于才情,但从小盲一目,心理变态,“性好矫饰,多猜忌”(《南史·梁本纪》)。今存赋8篇,其述行言志之作矫行饰伪,不值得一读。唯写艳情之作如《荡妇秋思赋》《采莲赋》都精心结撰,文情并茂,曲折地表现出对妇女的喜好与玩弄,也算是王公贵族生活情趣与心理的真实反映。

同类推荐
  • 易经 尚书

    易经 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在汉代出现了一部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奇书,这部书虽然在当时默默流传,世人很难理解它的奥秘;但唐代后名声大振,宋代时被称为“万古丹经王”、“丹经之祖”、“丹中王”,可谓古今炼丹第一书。
热门推荐
  • 豪门之童养媳

    豪门之童养媳

    简介:这都是什么年代了,为什么还有童养媳。他堂堂齐家少爷,凭什么给他送来个土不拉几的小矮子。是个小矮子他也就忍了,偏偏是个黑溜溜的。长得黑点他也认了,关键还是个小白痴!他不要,他就是不要。可那个小白痴矮子妞还该死不死的死缠着他不放,一口一个,“齐哥哥,等等我,齐哥哥,等等我!”他不等,就是不等,他恨不得她马上消失!精彩片段:【1】那年她6岁,第一次进齐家。那年他6岁,第一次见到她。他们上一所小学,同一个班。她上学第一天自我介绍时诚实的说了,“我叫童笑笑,今年六岁,我喜欢齐尘枫,我的最大理想是做齐尘枫的老婆!”坐在下面小小的齐尘枫“哗”的一下,脸爆红。从此以后,全校都知道,齐尘枫有个小跟屁虫老婆童笑笑。连老师都会问,“齐尘枫,童笑笑呢?”我怎么知道她在哪里,鬼才想知道她在哪里!【2】那年她13岁。他也13岁。青春期的少年对爱情有了一丝懵懂。当他拉着校花的手准备玩亲亲的时候,童笑笑就会莫名其妙的出现,“齐尘枫,齐妈妈说了,你只能亲我,不能亲别人。”“我为什么要亲一砣黑炭。”齐尘枫恶狠狠的说着。童笑笑立马大叫,“我会告诉齐妈妈,你在外面养小三!”说完就跑!剩下齐尘枫和校花在风中凌乱!【3】那年她14岁,他亦是。她第一次来潮,鲜血染红了她的裤子。“齐尘枫,我不能做你的老婆了。”她可怜巴西的望着他。正当他喜出望外的时候,她把屁股对着他,“你看,我得了绝症。”齐尘枫差点没有吐血生亡,“童笑笑,你是头猪吗?这只能代表你有了成为女人的条件!”“啊?”童笑笑莫名其妙!马上笑颜问道,“意思就是我能再当你老婆了?”“你的人生就只有当我老婆这个目标吗?!”“是啊!”她回答得异常响亮。齐尘枫满脸黑线!【4】19岁,他出国留学。19岁,她在国内上三流大学。身边他的那些朋友都说她配不上他。让她好自为之早早离开他!可是,她觉得,她就是他的老婆,齐妈妈说了,他们是天生一对。【5】23岁,他回国。23岁,他们结婚。结婚当天,她穿着洁白的婚纱等着他来接她。齐妈妈说,结婚当天的她很漂亮,很漂亮,比任何时候都要漂亮。可是,他却没有来看她。听说,他携伴他留学时认识的女朋友,逃婚了。齐妈妈说,她会给她一个交代,把他带回来。她微微笑了,“不用了,齐妈妈,我知道,他不爱我的!”【6】那年,他再次见到她。
  • 极限惊寒

    极限惊寒

    或者更敏捷,旧生命的终结意味着新生命的开始,一切都只是未知。赵乾被挑选进入圣神空间中历练,或者更聪慧,一个又一个的恐怖片带来的不只是死亡的威胁,或者更有力,还有真正的希望!
  • 通灵珠

    通灵珠

    讲述着我心中的异界,以及我心中的一丝期盼。第一至宝——通灵珠!
  • 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

    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

    李梦兰懵了,自己好好的一个白富美咋就这么倒霉嘞?好吧,难不成会被这小小的农家给困死?,李梦兰就是那个倒霉的娃;一不留神穿越了。既来之则安之,这人倒霉起来喝口水都会塞牙,在现代都可以混的风生水起,穿越到了一个狗不拉屎鸟不生蛋的农家;还是一个古代的农家
  • 女王之名

    女王之名

    她一时兴起,勾起他的下巴,“美人,给爷亲一个。”他斜了一眼她,极好心地配合她一时的抽风。她得寸进尺,“再来一个。”他从善如流,俯身,亲吻。她继续色迷迷地调戏美男,“不够。”他了然:不够?好吧,这可是你主动的……
  • 朋友妻

    朋友妻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天王时代

    天王时代

    未来世界的游戏幻想一半是现实世界,一半是网络游戏,纪念我们热血沸腾的岁月
  • 今古奇观

    今古奇观

    本书是明代最优秀的白话短篇小说精选集,形式上不同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的长篇巨作,不用耗费长时间阅览;在内容方面也摆脱历史演义或者《西游记》之类的神话夸衍、牛鬼蛇神。总体来说,更着重从日常生活中取材。全书四十篇故事,大都在述说各种世态人情及悲欢离合的奇特境遇。藉由惊奇而不失真的实际人生事件,让读者在惊叹感慨之余,从中体会生活的经验教训,获取生存的智慧,领悟人生哲理,陶冶美善品格。简言之,《今古奇观(青少版)》的价值:一是具有伦常教化的意义,二是常中出奇的艺术境界。读来不但令人感到贴近生活,趣味洋溢,而且还具有劝俗导愚的功能。
  • 口才圣经

    口才圣经

    “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至少有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学者汤姆森如此断言。在很大程度上,口才甚至能够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盛安之编著的《口才圣经》广征博引,从求职到升迁,从交际到办事,从营销到谈判,从恋爱到婚姻,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口才训练教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练就口才的基本要领以及提升说话能力的技巧和方法。掌握这些要领,学会这些技巧,你将迅速突破语言障碍,大幅提高口才能力;你将在各个领域挥洒自如,无往不利,征服人生,改变命运!
  • 我们没有在一起

    我们没有在一起

    缘份两个字,缘是天注定,份是在人为,是谁的对谁的错,造成了最后的结局?说不清闹不明,只想与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