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900000037

第37章 附录 印顺法师撰《神会与坛经》——评胡适禅宗史的一个重要问题(1)

一前年(1969),“中央”日报中副栏,曾有《坛经》是否六祖所说的讨论。钱穆先生发表一篇有关六祖《坛经》思想的讲稿。一位侨居日本的杨君,对钱稿有所批评,杨君引用胡适先生的话,以《坛经》为神会(部分为神会门下)所作。于是引起了论争的热潮,参加的人不少。我认为这是个大问题,值得好好的研究一下。当时我没有参加讨论,只有佩服法师居士们护法的热忱。胡适在巴黎、伦敦,发现了敦煌写本中有关神会的作品。在东京,知道了敦煌本《坛经》。他加以整理、比对,而论断为“敦煌写本《坛经》、此是《坛经》最古之本、其书成于神会或神会一派之手笔”(《神会和尚遗集》一)。胡适的考据,是否可信呢?考据是治学的方法之一,对于历史纪录(或是实物)的确实性,是有特别价值的。然考据为正确的方法,而考据的结论,却并不等于正确。我曾不止一次的表示过:考据与法律一样,人与人间的纠纷解决,法律是可遵循的正当途径。法律是尊严的,但法官考察人证、物证,引用法律所作的判决,不一定是公平的,可能是冤屈的。明知是冤屈或不公平的,但不能凭“天理良心”的理论来纠正,更不能咆哮公堂,或对法官作人身攻讦。因为这不但不能平反冤屈,反而是触犯刑法的。唯一可用的方法,是进行法律的申诉。对法官所采用的人证、物证,驳斥其误解、曲解;提出更多有利于被告者的证据与理由,这才是平反冤狱、获得公平判断的最佳途径。例如胡适所作的论断,是应用考证的,有所依据的。我们不同意他的结论,但不能用禅理的如何高深,对中国文化如何贡献(这等于在法官面前讲天理良心),更不能作人身攻讦。唯一可以纠正胡适论断的,是考据。检查他引用的一切证据,有没有误解、曲解。更应从敦煌本《坛经》自身举出不是神会所作的充分证明。唯有这样,才能将《坛经》是神会或神会一派所造的结论根本推翻。否则,即使大彻大悟,也于事无补。写中国文化史、哲学史、佛教史的作家们(除了玄学家),还是会采取胡适的论断(因为他是经过考证来的)。所以,我不能同意胡适的论断,而对部分反对者所持的理由,所用的方法,总觉得值得研究。《坛经》代表六祖,还是代表神会的思想?这是个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将问题孤立起来,要将有关神会作品与《坛经》敦煌本,从禅宗发展的历史中去认识、考证。神会是曹溪慧能的弟子,慧能是东山宏忍的门下,所以我扩大了视野:一方面,从东山门下——北宗、净众宗、宣什宗的禅风去观察《坛经》(与神会);从南宗、北宗、宣什宗、净众宗——东山门下,探求到东山宏忍,双峰道信的禅风,再进一步的研究到达摩。一方面,从《坛经》来看曹溪门下——荷泽宗、保唐宗、洪州宗、石头宗的禅风。因为注意石头,也就引起了牛头宗的研究。这样的观察一番,得到了从达摩到曹溪禅的发展,以及禅入南方而引起的蜕变情况。一年来的研究,写成一部《中国禅宗史》。对我来说,这是意外的,为我从来不曾想要这样做的。因为,我不是达摩、曹溪儿孙,也素无揣摸公案、空谈禅理的兴趣。而我竟那样做了,只能说因缘不可思议!经过这样的观察,《坛经》及神会在禅宗中的意义,有了一番理解。我觉得应该写一篇专文,对胡适禅宗史中那个重要问题——敦煌本《坛经》是神会或神会一派所作的论断,作一番彻底的纠正,以免“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胡适的这一论断,见于《荷泽大师神会传》第六段“神会与六祖《坛经》”(现依据胡适纪念馆单刊第三种《神会和尚遗集》,以下引文简称《神会集》)。他以“明显的证据”、“更无可疑的证据”、“最重要的证据”而得出那样的结论。现在先对这些证据一一的加以检讨。

二先从“更无可疑的证据”说起。韦处厚(死于828年)为道一(俗称马祖)门下大义禅师(死于818年)作《兴福寺大义禅师碑铭》(《全唐文》卷七百一十五)说:洛者曰会,得总持之印,独曜莹珠。习徒迷真,橘枳变体,竟成《坛经》传宗。优劣详矣!这句话,胡适论断为(《神会集》卷七十六):韦处厚明说《坛经》是神会门下的习徒所作。(传宗不知是否辨宗记?)可见此书出于神会一派,是当时大家知道的事实。韦处厚所说的“《坛经》传宗”,确实说明了敦煌本《坛经》与神会门下的关系。但到底什么是“竟成《坛经》传宗”?如没有明确的理解,论断就难免错误!不幸的是,胡适从来就没有弄明这句话的意思。原文在《坛经》及传宗旁边,加上符号,这是以传宗为书名的,所以小注说“传宗不知是否辨宗记”。但出版后,他将“传宗不知是否辨宗记”九字涂抹了,另在原书八页眉批说:祖宗传记,似即是韦处厚说的《坛经》传宗之传宗。亦即是独孤沛所说的师资血脉传。适之。这样“传宗”不是“显宗记”,而有点像“祖宗传记”了。后来,他又改变了主意,用红笔将原书(七五)“传宗”旁边的号画掉了。“传宗”不是一部书名,那又是什么呢?“竟成《坛经》传宗”,一直没有确定的了解,谜一般的东猜西猜。根本没有弄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怎么就说“此书出于神会一派,是当时大家知道的事实”呢?“竟成《坛经》传宗”,到底是什么意思?敦煌本《坛经》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解说,如:若论宗旨,传授《坛经》,以此为依约。若不得《坛经》,即无禀受。须知法处、年月日、姓名、递相付嘱。无《坛经》禀承,非南宗弟子也。未得禀承者,虽说顿教法,未知根本,终不免诤。大师言:十弟子!已后传法,递相教授一卷《坛经》,不失本宗。不禀受《坛经》,非我宗旨。如今得了,递代流行,得遇《坛经》者,如见我亲授。大师言:今日已后,递相传授,须有依约,莫失宗旨。敦煌本明确的说到“若不得《坛经》,即无禀受”;“不禀受《坛经》,非我宗旨”;“无《坛经》禀承,非南宗弟子”。

所以“《坛经》传宗”,是一种制度,是在传法的时候,传付一卷《坛经》。《坛经》不只是代表慧能的禅宗,又是师弟授受之间的“依约”——依据、信约。凭一卷《坛经》的传授,证明为“南宗弟子”。如没有《坛经》为凭信,即使他宣说“顿教法”,也不是“南宗弟子”。《坛经》是传授南宗的“依约”,所以名为“《坛经》传宗”。韦处厚的《大义禅师碑》,代表了道一门下的意见。依碑文说:神会“得总持之印,独曜莹珠”,对神会存有崇高的敬意。即使神会不是“独”得慧能的正传,也是能得大法的一人(会昌法难以前,洪州门下还不会讥毁神会)。但神会的“习徒”“迷真”向俗,如“橘逾淮而变枳”一样,“竟”然变“成”用《坛经》来作为“传宗”的依约。失去传法——“默传心印”的实质,而换来传授《坛经》的形式。所以神会是“优”越的,神会的门下是低“劣”的。这是道一门下对神会门下的批评。神会门下应用《坛经》为付法的依约(信物),所以在当时手写秘本的《坛经》上,加上些法统,禀承、传宗依约的文句。对《坛经》有所补充,但并不是造一部《坛经》。《坛经》的原本、改订本,都早已存在了。神会门下为什么要用《坛经》来作传宗的依约?也可说有他苦衷。起初,神会对抗神秀,以慧能为六祖,当时最有力的一着,就是传衣。如“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神会集》卷二百八十一至二百八十二,卷二百八十四至二百八十五)说:经今六代,内传法契以印证心,外传袈裟以定宗旨。从上相传,一一皆与达摩袈裟为信。其袈裟今见在韶州,更不与人。余物相传者,即是谬言。法虽不在衣上,表代代相传,以传衣为信,令弘法者得有禀承,学道者得知宗旨不错谬故。神会以弘忍传衣给慧能,证明慧能为六祖。袈裟是“信衣”,是证明“得有禀承”,“定其宗旨”的。然而神会自己,慧能并没有传衣给他。神会没有传衣为禀承,那怎能证明是代代相传的正宗?四川的净众、保唐门下,看透了这一问题,所以提出了:神会没有传承慧能的正宗。如(卷七百七十五至撰)《历代法宝纪》(大正五一·一八五中至下)说:会和上云:若更有一人说,会终不敢说也。为会和上不得信袈裟。远法师问(神会)禅师:上代袈裟传不?会答:传。若不传时,法有断绝。又问:禅师得不?答:不在会处。有西国人迦叶、贤者安树提等二十余人,向会和上说法处。问:上代信袈裟,和上得不?答:不在会处。神会在动乱中成功(天宝以前,神会还没有开法);没有几年。又在动乱中去世。

到了神会门下,没有信袈裟,那与神秀门下有什么差别?而四川方面,净众与保唐门下,正传说信袈裟在四川,这应该是神会门下最感困扰的事了。在这种情形下,成立了“《坛经》传宗”的制度。当时,《坛经》是手写秘本,从南方(曹溪方面)传来。神会门下利用《坛经》的秘密传授(原本是曹溪方面的传授,与神会无关),在传法时,附传一卷《坛经》,“以此为依约”。对外宣称:六祖说,衣不再传了;以后传法,传授一卷《坛经》以定宗旨。《坛经》代替了信袈裟,负起“得有禀承”“定其宗旨”的作用,这就是“竟成《坛经》传宗”。这是神会门下而不是神会,是在《坛经》中补充一些法统,禀承(惟有这小部分,与神会门下的思想相合),而不是造一部《坛经》。引用韦处厚“大义禅师碑”,以证明《坛经》是神会或门下所作,是完全的误解了!

三为了证明《坛经》为神会或神会门下所作,胡适首先举出了“很明显的证据”,他说(《神会集》卷七十五):上文(见原书九至十二)已指出《坛经》最古本中,有吾灭后二十余年……有人出来、不惜生命、定(原作“第”)佛教是非、竖立宗旨的悬记,可为此经是神会或神会一派所作的铁证。神会在开元二十二年,在滑台定宗旨,正是慧能死后二十年,这是最明显的证据。《坛经》古本中,无有怀让、行思的事,而单独提出神会得道,余者不得,这也是很明显的证据。敦煌本《坛经》,确有“神会小僧,能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余者不得”的赞许话;暗示二十年后,神会定宗旨的预记。然以此为“很明显的证据”,论断敦煌本《坛经》为神会或神会一派所作,是有问题的。问题在——敦煌写本《坛经》,此是《坛经》最古之本。假定,敦煌本《坛经》真如胡适所说的“最古本”,那里面既有悬记神会定宗旨、神会得道的话,也许是神会或神会一派所作。但依我们所知,敦煌本是现存《坛经》各本中的最古本,而不是《坛经》的最古本。从《坛经》成立到敦煌本,至少已是第二次的补充了。敦煌本《坛经》,可称为《坛经》传宗本,约成于780—800年间,由神会门下,增补法统、禀承等部分而成。在《坛经》传宗以前,南阳慧忠已见到南方宗旨的添糅本,如《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大正五一·四三八上)说:吾(慧忠自称)此游方,多见此色,近尤盛矣!聚却三五百众,目视云汉,云是南方宗旨。把他《坛经》改换,添糅鄙谭,削除圣意,惑乱后徒,岂成言教!苦哉,吾宗丧矣!慧忠卒于大历十年(775)。在他游方时(应在750顷),已经见到将《坛经》添糅鄙谈的“南方宗旨”本。

南方宗旨,在现存的敦煌本中,明显的保存下来(南方宗旨与神会所说不同),可见敦煌本是以“南方宗旨”本为底本,增补些法统、禀承而成。慧忠知道“南方宗旨”本是添糅本,可见慧忠在先已见过《坛经》原本。从《坛经》的“曹溪原本”。添糅而成“南方宗旨”本;再由神会门下,增补为“《坛经》传宗”本(详如拙作《中国禅宗史》第六章“《坛经》之成立及其演变”中说)。胡适认定的《坛经》最古本,其实至少已增补两次了。传写中的古代书籍,每每为人增补(或者删削),禅书也不例外。胡适作《陶宏景的真诰考》(见《胡适文存》第四集),考得《甄命授》第二卷,将《四十二章经》的一部分抄袭进去了。我们不能见到增补的《四十二章经》部分,论断《真诰》全部从佛经中来。这正如敦煌本《坛经》,有神会门下增补的“《坛经》传宗”部分,我们不能就此说《坛经》全部是神会或神会门下所造。所以胡适的“很明显的证据”,犯了以少分而概全部的错误。错误的根源,在不知敦煌本《坛经》成立的过程,而误认敦煌写本为《坛经》最古本。胡适的“最重要的证据”,举了五个例证,是:“定慧等”“坐禅”“辟当时的禅学”“论《金刚经》”“无念”。为什么最重要?原书(《神会集》卷七十六至七十七)说:我的根据完全是考据学所谓内证。《坛经》中有许多部分和新发见的神会语录完全相同,这是最重要的证据。《坛经》的部分文句,的确与《神会语录》相近,这也难怪要看作“最重要的证据”了。

在没有分别考察以前,先要说到:慧能是老师,神会是弟子,这是胡适所承认的。慧能自己没有著作,由弟子们记集出来。神会当然是继承慧能的,那么《神会语录》中的语句,部分与《坛经》相同,为什么不说神会采用慧能的成说?要倒过来说《坛经》是神会或门下所造呢?如说:神会没有明说是老师所说,所以是他自己说的。但这种理由,至少在佛教著作中,是不能成立的。例如嘉祥吉藏的《三论玄义》(大正四五·一上)开端说:夫适化无化,陶诱非一。考圣心以息患为主,统教意以通理为宗。但九十六术栖火宅为净道,五百异部萦见网为泥洹,遂使鹿苑丘墟,鹫山荆棘,善逝以之流恸,萨埵所以大悲。前四句是吉藏的老师兴皇朗《中论玄》的开端话。下面这几句,是套用罗什弟子寿春僧导的话而略改数字。好像自己说的,其实是引用旧说。在佛书中,这种风气极为普遍。有关神会著作中(《神会集》卷二百五十至二百五十一,二百二十七至二百二十八),发现有: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敬礼初发心。初发已为天人师,胜出声闻及缘觉,如是发心过三界,是故得名最无上。过去未来及现在,身口意业四重罪,我今至心尽忏悔,愿罪除灭永不起。前八句,见于《坛语》及《南宗定是非论》,一再引用,都没有说明来处。其实这是引用《大般涅槃经》(北本)卷三十九的(大正一二·五九○上)。次四句忏悔偈,有“四重”“五逆”“七逆”“十恶”“障重”“一切罪”——六偈。与神秀所传《大乘无生方便门》的忏悔偈相同。《大乘无生方便门》仅“十恶罪”“五逆罪”“障重罪”——三偈(大正八五·一二七三中),这应该是东山门下的旧说(东山门下都是戒禅相结合的),神会引用而敷衍为六偈,也没有说明来源。有关神会的作品,大抵引用旧说而不加说明,好像自己说的一样。所以以《神会语录》所说,来证明《坛经》由此拼凑而成,就难免错误了!再来分别考察。为了说明的方便,先评第三例“辟当时的禅学”(《神会集》卷七十九至卷八十四)。胡适引《坛经》的批评“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坐(原误为“真心座”,依明本改)不动、除妄不起心”及“教人坐、看心、看净、不动、不起”,比对《神会语录》等,而论断为:可知此种禅,出自北宗门下的普寂。

同类推荐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热门推荐
  • 恶女落落戏江湖

    恶女落落戏江湖

    ★★★★★文文已半价,宝贝们订阅整部的话只要花一半的钱钱哦,详情查看潇湘半价库★★★★★本文7个男主,不喜欢的朋友还请绕道。风格是爆笑+温情,喜欢看搞笑文文的亲,以及看多了虐文,阴谋文想放松一下神经的亲可以来看看.保证从头笑到尾哟.基调是美好滴,阴谋是没有滴,前途是光明滴,美男是多多滴,搞笑是进行到底滴!女猪刘茫落,小流氓一个,长相一般,欺软怕硬,吝啬贪婪,好吃懒做,好逸恶劳还好色无赖,心狠手辣,可谓一无是处,唯一可取的地方是脑子还算灵光(废话,不灵光怎么混吃混喝)。一个绝世魔头,一个武林盟主,一个天下首富,一个辣手神医,一个谍报头子,一个无耻神棍,外搭一个“皇宫出品”,组成居家旅行、杀人放火必备团队——落落流氓团。礼拜一、礼拜二、礼拜三、礼拜四、礼拜五、礼拜六、礼拜天,一个礼拜也就七天,居然就都给排满了?靠之,怎么这么多?强烈要求国家公休日!裁员,裁员!落落流氓团要裁员!炒谁的鱿鱼好呢?靠之,貌似个个都不是好惹的主啊,还是包袱款款,自个跑路吧…亲们忙追问:然后呢?然后啊,然后江湖就又鸡飞狗跳了。————————推荐自己的新坑《老公好狂野》:希望大家喜欢。给自己挂个链接——《绝色特工弱女子》:《皇妃要造反》——链接:长歌应亲的要求建了个QQ群,喜欢长歌文文的朋友可以进来聊聊天.也欢迎各路作者进来一起讨论问题.长歌也不反对大家互相推荐自己的文文,不过严禁专发广告,平常都不冒个泡的&quot;广告机&quot;哦.群号:79729873☆——★——☆——★——☆——★——☆——★——☆——★——☆厚着脸皮推荐自己的新坑——《皇太子的007女友》【情节+搞笑】链接:---------------------------------------------------------------------------------------------------长歌新坑挖好咯~新文文----<绝色妖女惑江湖>链接:自称是美女才女要保持低调的东家大姐的文文<虐上暴君娃娃>链接:好友樱淘晓玩字的搞笑力作----<绝色殿下闯祸妃>链接:好友笨米虫的大作----<重生古代钓美男>链接:好友北棠的大作----<美人夜倾城>链接: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文化阐述

    文化阐述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为此,我们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巨人,其中有科技精英、文坛泰斗、艺术巨匠、政治领袖、军事将帅、思想圣哲、财富巨商、体坛英豪、影视名人、探索英雄等,汇编了这套《世界名人名言金典》。这些名言金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媒体制造

    媒体制造

    本书作者运用媒介责任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新闻实务界近年来大量经典案例和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指出当代中国新闻媒体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全书既涉足理论前沿话题,又有实务界鲜活案例,引证详实规范,为新闻学子必读。
  • 民国往事:魂梦与君同

    民国往事:魂梦与君同

    一对翠玉耳环,缓缓揭开几对男女错综复杂的身世之谜。一座经久不变的石塔还能不能圆起那一段历经了大半生还绵绵不绝的民国旧梦。娓娓道出民国年间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情节虚构,一个奇异的梦境,请勿模仿
  • 悍女无敌:都市驱魔人

    悍女无敌:都市驱魔人

    男人遥指一肥硕中年大叔,调侃一声:“你想出名吗?想出名的话,就去陪他一个晚上!”顺着男人所指的方向看去,某女眼中闪出过一丝光亮,有妖气啊有妖气,立马点头:“好,你替我安排,我马上去陪!”闻言,男人俊脸瞬间黑如锅底,怒吼:“你就那么喜欢钱,那么想成名?”某女眼睛眨啊眨,降妖除魔乃天职,不明男人怒从何来。
  • 柔情王爷酷王妃:舟醉流云

    柔情王爷酷王妃:舟醉流云

    “乐流云,朕给你两条路,一、做朕的女人,让朕宠一辈子。二、现在就滚上床,服侍到朕满意为止,朕放你自由。”她冷笑,森寒的银蓝色军刀横在他脖颈上“聂雩霁,你做梦。”他温柔低笑“你没有第三个选择,一炷香时间,好好考虑。”“皇上,你错了,她还有第三个选择,跟本王走!”江山美人,孰轻孰重?弟兄红颜,作何取舍?前年穿越,演绎盛世华爱。
  • 首席少东不好惹

    首席少东不好惹

    岳憬初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借着窗外的月色,模模糊糊地能够看清,时钟的指针往前跳了一个小格。十二点了,他还没有回来,又在见客户?亦或者正在跟哪个女人风流快活?这些年,她的心中总有些小小的不安,却也只能在夜深人静、独自一人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体会。岳憬初明白,这隐隐的惴惴与慌乱,完全是因为他——江浩然。江浩然二十九岁,是一家公司的CEO(首席执行官)。岳憬初非常喜欢他这个职业,因为日本人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