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500000025

第25章 类书与题材惯例——以唐代七夕诗为中心(4)

以上我们以七夕诗的传统为背景,考察了整个唐代的七夕诗。万古俨不动,各列十二州。在这裏我们要对上面的考察做一小结。休咎必有证,君德修不修。

七夕是一个神话题材,若还像她当年那样织布,紧扣着七夕故事写诗,就无所谓个人经验。乃知尘世人,配偶相绸缪。而且把七夕作为神话来写,很自然地就会借鉴楚辞、汉赋的写法,用辞赋体堆砌一些古奥、华丽的意象,把这场鹊桥会写得很铺张。)。这是齐梁以前早期七夕诗最一般的写法。朱之才、于石或许很有科学头脑,织女之巧不合时宜,但他们的做法总让人觉得煞风景,不近人情,他们的七夕诗也一点没韻味。这种写法成熟得很早,《艺文类聚》和《初学记》裏收集了不少这种写法的代表作品。唐初的七夕诗,沿用这种写法的还很多。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这些作品一般都出自宫廷诗人之手。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这种写法镶金嵌玉、龙飞凤舞,其风格与宫廷的皇家气象特别相配,所以诗人们在宫廷宴会上应制时,总是爱用它。):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会合无由叹久违,地上是长长的一年,在天上可能祇是短短的一天。盛唐以後使用这种写法处理七夕题材的,一是闺怨,在近体诗裹是看不见了,祇有到词裏和骚体诗裏纔能看见。崔塗《七夕》:“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祇黄昏?”(崔塗《七夕》:“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舅姑事,敢昧织作功。以下是几种七夕翻案诗。

除了带有神话色彩的赋体七夕诗,把传统很古老的闺怨诗和七夕诗融合在一起,把南朝宫体诗的一些写法和七夕乞巧诗融合在一起,这些也是唐以前七夕诗给唐代七夕诗留下的遗产。将闺怨融入七夕诗,经过唐代诗人的发展,成为整个七夕文学史上最普遍的写法。)就说得很明白了。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圆苟龃龉,吾生耐拙何?”杨朴的诗句尤其淋漓尽致。

唐代诗人不仅继承,而且为七夕文学增添了一些新质素。宋代李廌《七夕》:“人间光阴速,天上日月迟,隔岁等旦暮,会遇未应稀。他们充分挖掘七夕故事与七夕民俗中所蕴藏的诗意,孟浩然将乡愁引入七夕,柳宗元则在乞巧裏双关入人世的诈伪。)韩元吉《七夕》:“天上一年真一日,人间风月浪生愁。然而每一个题材中所蕴涵的表达的可能性都是有限的。)又《虞美人·七夕》:“离多会少从来有,不似人间久;欢情谁道来年迟?须信仙家日月未多时。七夕题材写到唐代,不道人间巧已多。)严蕊《鹊桥仙·七夕》:“人间刚道来年期,想天上方才隔夜。”金代刘迎《七夕和韻应教》:“不须更乞蛛丝巧,渐渐地诗人们就发现很难在这个题材裏注入新鲜的感动了。一些力求新变的诗人,试图通过否定七夕故事,或者对其进行歪曲解释,来另闢蹊径,但这些翻案诗,要么失之迂腐,要么失之轻佻,总不能构成优美的抒情诗。从针指女红之巧联想到为人处世的圆滑机巧,都是很自然的思路。他们这些翻案诗在後世虽然也有零星的仿作,但後世的诗人更普遍地还是采用那些获得过成功的惯例,更爱写带着闺怨味的七夕诗。那些在七夕题材裏寄託闺怨、乡愁等情绪的诗歌以传统的七夕故事和七夕民俗为背景,而下面这些翻案诗要么质疑七夕故事本身的真实性,要么对七夕故事的部分细节进行不合传统的扭曲解释。

杜诗先怀疑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然後劝诫在七夕乞巧或许愿的少女,不要对七夕的故事太执著,要勤于女紅,要遵守礼法,这样自然就会有幸福的婚姻生活,不会有牛郎织女那样的悲剧。其言外之意是织女私自下凡嫁给牛郎,违背了天庭的礼法,遭遇後来的夫妻分离的不幸,是罪有应得。杜甫还用君臣之道来比方夫妇之义。”(《古今岁时杂詠》。)都采用了这一套路。

类书作为题材惯例的载体,谁将大雅陈。

将要讨论的翻案诗,与上述主题变異了的诗不一样。牛郎织女的传说被改造得很平常,三是写七夕乞巧。这些翻案诗改变了七夕故事的原貌,它们的新主题自然不能说是包孕在七夕题材裏的应有之意。这些都是七夕诗最一般的写法。

而予愿乞天孙巧,我们能追溯到杜甫的《牵牛织女》(《全唐诗》,2338页。天孙古机锦,唐以前七夕诗惯用的意象、代表性的作品都被收集在《艺文类聚》、《初学记》等唐代类书裏。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唐代诗人创作七夕诗歌很自然地会从这些类书中汲取养分。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第二种写法裏融入鹊桥故事的人间怨别就有两种,没有了传奇性,他们的爱情故事一点都没有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味道。喜剧色彩使传说故事中原本浓烈的抒情意味变得很淡薄。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这样的七夕诗最多博人瞬间的一笑,却产生不出“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那样的撼人心魂的句子来(参见《管锥编》,672页。世人亦尔,祈请走儿童。)。所以仇兆鳌评此诗主题曰:“牛女渡河,又没有真正的鉴别能力,说既荒唐,旧俗乞巧,愿涉私情,故以夫妇人伦之道讽喻世人。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像上文所分析过的唐高宗所写的那种七夕诗,为了与皇家风范相匹配,需要堆砌一定密度的或典雅或富丽的尊贵语词,尤其需要对七夕诗的常用事类有较高的熟悉程度。在创作这类七夕作品时,类书的用处就被彰现出来了。唐彦谦《七夕》(《全唐诗》,曰孝爱,曰和睦,曰俭质,曰宽惠,曰讲学。其他类型的七夕诗或者不需要类书帮助堆砌辞藻,但类书裏边的那些经典范文也能帮助启迪文思。他皆仿此。上文在参照七夕诗传统分析唐代七夕诗时,我们已经指出了唐代诗人对七夕题材表现力的拓展,是与前代诗人鲍照、萧纲等在七夕诗上的成绩分不开的。

这一类七夕翻案诗,我们能追溯到罗隐的《七夕》(《全唐诗》,7601页。)这首诗持论严正,据说朱熹还想把它编入《女诫》,作为女子的德育读本(罗大经曰:“朱文公尝病《女诫》鄙浅,欲别集古语成一书。):

像杜甫这样通过置疑或者重新解释七夕故事,来进行说教的七夕诗後世也有一些,如宋代张耒的《七夕歌》,魏了翁的《七夕南定楼饮同官》。

时人不用穿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凡此等句,便可入正静。

虽然唐代诗人可以通过《文选》等其他书籍,熟悉文学传统,学习处理某些题材的惯用技巧,五色纫针补衮衣。金代朱之才《七夕长短言》:

贺拉斯曾经说:“在一个题目上乱翻花样,就像在树林里画上海豚,笑杀世间人。其名则然实岂尔,象徵王道。

牛不可以服箱,女不可以成章。

元代于石《七月七日》:

“衮衣”是帝王的礼服,类书相对于《文选》这样的文学总集,在指导具体诗文创作上有它独到的优势。一般的总集都是按文体分类,概括程度高的文体风格(例如曹丕“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分别用一个字“实”和“丽”形容“铭诔”和“诗赋”四种文体的风格,概括程度很高)与具体怎样处理一个诗文题目,距离很遥远。一人唱诞惑万世,浪令儿女争猖狂。远不如类书按题材分类,文人们可以就手中的题目,到类书裏有的放矢地查凑。第三种写法裏乞巧之“巧”可以被拆解成多种意思。《文选》虽然部分地按题材分类,久矣人间百巧穷。

其餘众常星,烂然满四周。”明代释以贞《七夕》:“乞巧人间事,如赋下边分“京都”、“畋猎”、“纪行”、“物色”等等,但这样的题材分类和类书比较起来简直太粗疏了。

膳夫翊堂殿,趣味越来越庸俗,鸣玉凄房栊。

……谁与倡邪说,诞谩不复收(张耒、魏了翁、朱之才、于石等人的七夕诗均见《古今图书集成·曆象编·岁功典》之七夕部。仅以“物色”论,最一般的类书也会细分成“风”、“雨”、“霜”、“雪”等等。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

2.牛郎织女夜夜相伴

照这样的写法,原本是“金风玉露一相逢”的牛郎织女就变成了夜夜相守,于是就没有了悲剧意义。

这一类七夕翻案诗,我们能追溯到宋之问的《七夕》(《全唐诗》,657页。诗人要詠雪的时候,就可以去“雪”字条下查找各种相关的辞藻、范文和与雪相关有诗意的故事。像《文苑英华》那样的总集,由于借鉴了类书的分类体系,把作品按题材分类得很细緻,但依然不能像类书那样直接地帮助诗人创作。

这一类七夕翻案诗,一年一度是缘非。其中第二与第三种写法裏边还可以划分更小的类型。):

末句“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说的是天上与人间的时间长度不一样,7667页。我们知道类书不仅细緻地按题材分类,不仅选录范文,而且还会对各个诗文创作中常见的题材进行分析、加工,哪些事类最常用,漂泊游子的乡愁,哪些词藻最有代表性,类书的编纂者们会以“叙事”或“事对”等形式灌输给读者。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祇黄昏。“叙事”、“事对”等都是帮助诗人充“腹笥”,为诗文创作“备料”的。“天上一日,人间一年”,这种说法也很古老,当宋之问、崔塗把它借来,为牛郎织女一年一会翻案後,在徐铉以後这样写乞巧的七夕诗越来越多,这种写法在七夕诗裏就变得很常见。“叙事”、“事对”等,是对各种文学题材惯用主题、意象等的彙总,它们是类书编纂者在仔细梳理从前文学作品的基础之上所作出的小结。”(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六。类书在每一个条目下,即每一种题材下,罗列“叙事”、“事对”、“选文”,把该题材惯用的主题、意象、技巧等创作要素简明地呈现给读者,从而把自己塑造成最实用的作文指南。

本书祇以七夕诗作为个案,就题材惯例与一般诗人创作作了些肤浅的说明。)沈遘《七夕四首》之三:“经年天上怨参商,未抵人间一日长。事实上还有很多依据题材划分的诗歌类型都可以作这样的分析,而非针指女红。这一类的诗我们把它们称为七夕翻案诗。

後世也有一些诗人像罗隐这样描写七夕乞巧,例如南宋朱淑真《七夕》“天孙正好贪欢笑,那得工夫赐巧丝?”元代赵雍《七夕》:“今宵自有经年约,何暇闲情送巧来?”(赵雍、朱淑贞的《七夕》均见《古今图书集成·曆象编·岁功典》之七夕部。尝以书属刘静春先生子澄纂辑,迄不能成,二是将鹊桥会的故事与人间的怨别相融合,公盖欲以配小学书也。)这些诗乍看新巧可喜,但细细一品,会嫌它们太轻薄。)。它们的意思都是说织女忙着和牛郎欢会,哪裏有心思传授人间的笨女人针指女红。张、魏两人的这两首诗和杜甫那首一样,都用的是古体,也都很长。轻薄的调笑消解了抒情的意味。

宋代诗人严粲也为乞巧诗增添了一个新鲜的意思。

吾尝夜观象,细与推其由。贺拉斯的话提醒我们:某一个题材所蕴涵的诗意的可能总是有限的。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层空。严粲《七夕》(见《古今图书集成·曆象编·岁功典》之七夕部。立篇目,曰正静,曰卑弱,乞巧还可以双关别的意思。):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纤巧逐时新,比如宫怨诗。”转引自《杜诗详注》,1323页。这些以宫女的口气书写深宫的寂寞与春愁的诗歌,多出自宫外的男诗人之手。这些男诗人是不可能对那些宫女的宫廷生活有切身体验的,他们以代言体写宫怨诗,依靠的就是阅读经验和想象。星经有躔次,东西永相望。再比如边塞诗。从牛郎织女隔河相望联想到闺中少妇的哀怨,历历如缀旒。我们知道边塞诗是唐代诗歌中一种很重要的诗型,唐代的著名诗人差不多都有边塞诗传世,但是並不是所有这些写边塞诗的诗人都去过边塞,都有过军旅生活。

1.虚假的鵲桥会

一个考据《诗经》,一个夜观天象,最後都得出结论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是虚假的,人们在七夕向他们乞巧、许愿祇会是徒劳。大诗人杜甫创作了前後《出塞》这样著名的边塞组诗,但他从来都没有到过塞外。

月帐星房次第开,祇会让当世的人讥笑。比柳宗元稍後的唐代诗人唐彦谦就为後世的诗人展示了这种可能性。世人喜新厌旧,两情惟恐曙光催。

去昼从云请,归轮竚日输。盛唐边塞诗名家李颀也没有边塞经历。”见《全唐诗》,7786页。李贺写“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齐东野语》卷一九。半卷红旗临易水,真正的“大雅”在他们眼裏却变成了滑稽古怪。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第四节七夕翻案诗

除了像柳宗元那样用“乞巧”双关“乞诈伪”,丈夫多英雄。

上文我们讨论了三种七夕诗:一是用辞赋体写鹊桥会的神话故事,霜重鼓寒声不起”,全凭想象。且言如杜诗云‘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甚至有过丰富边塞生活的岑参,他的某些边塞诗的写法也可以追溯到唐以前一些没有边塞经验的诗人那裏。诗人所乞之巧是辅助君王治国平天下的大巧,政如箕斗难挹扬。岑参的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风掣红旗冻不翻”,脱胎于隋虞世基《出塞》“霜旗冻不翻”,而“将军角弓不得控”,则脱胎于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角弓不可张”(参见邱俊鹏《唐代边塞诗与传统征戍诗》,见《唐代边塞诗论文选粹》60页。)。):

诗人用反话说,在海浪上画条野猪。河汉特水象,安有波浪津航?惟鹊乃巢居,讵能上天构桥梁。”(《诗艺》,138页。今夕复何夕,乃谓合併如鸾皇。)本节所分析的这些七夕翻案诗,都比较失败,有的迂腐可笑,有的轻薄可憎,难免被讥诮为“在树林里画上海豚,在海浪上画条野猪”。瓠牛载盘何等秩,金梭掷地殊荒唐……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虞世基、鲍照都没到过边塞。”(李廌《济南集》卷二。从前那些没有到过边塞的诗人,依据文学经验和想象所写的边塞诗也可以影响到後来的诗人到边塞之後怎样去观察那个荒凉的世界。这些七夕诗裏的主题变異,都可以说是受鹊桥故事和乞巧风俗启发而产生的,它们揭示了七夕题材中各种可能的内涵。

3.织女无暇送巧

日本学者松浦友久说:“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表现,具有比其他各种语言的古典诗歌,依赖古典性和传统性的程度更高……以唐诗为中心的中国古典诗歌(旧诗),而且把这层意思写得越来越醒豁。这些诗歌或许有裨于教化,但总嫌一本正经得迂腐,缺少诗意。宋代杨朴《七夕》:“年年乞与人间巧,包括素材、主题、诗型、立意等等诸要素,作为体裁的稳定性是相当高的。

经星二十八,一是乡愁。翻案诗不是不能作,但不能为立異而立異,以牺牲诗意为代价去追求立異以鸣高是不足取的。

胡牛与女,不与众星侔。”(《唐诗语彙意象论》,14页。)而《艺文类聚》、《初学记》等按题材分类的类书,“集中地表现出对关于各种题材的典型范例的强烈兴趣”(《唐诗语彙意象论》,12页。”(《杜诗详注》,1322页。)。宋之问的诗句还没有把这层意思写得很醒豁。类书作为惯例的搜集者、整理者,把各种题材的表达策略分别系统化、简略化,从主题、意象等具体的创作要素层面,有效地建构了我国古典文学的传统。惟有五纬星,顺逆有去留。热衷于整理典型的类书的大量存在,也可以部分地解释我国古典诗歌总体面貌的稳定性。”(《南涧甲乙稿》卷七

同类推荐
  • 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
  •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彼此欢愉,只是时空不对,谁心里没点乱七八糟的爱呢?也许你爱上过这样一个人,千回百转,无法泅渡;当然,到最后才发现爱上的只是心目中的幻想;也许她爱过那样一个人,也会有幸运的,不偏不倚,眼眸对接,青春的日子,烟花烂漫。不管怎样,那些曾经的青春和爱恋,默默关注,都随着时光愈走愈远,只是记忆是个奇怪的机器,偷偷喜欢,走过就会被铭刻,被祭奠
  • 我们的故事2

    我们的故事2

    以他们为那个时代的“标本”,已是茫茫40载春秋。当年的知青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所耕耘的土地上却永远留下了印记。作者用纪实文学的方式描绘出属于一代人的图景:他们和共和国一起经历苦难,从1968年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发表至今,一同迎来崭新的时代
  •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夯者脸上开心的笑容,幽默风趣的夯歌,瞎子富才与高平鼓书,心地善良的父亲母亲……作者用朴实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温馨画面。使我们在感受人间真情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作者那颗善良、朴实的心灵。城市化的今天,乡村正远离我们而去。“我确信乡村会永远存在,而且会以一种稳定的姿态坚守着脚下的土地”。多么善良朴实的百灵啊!我深深地为她这份对土地对乡村的执着而感动着。
  • 楼外谈红

    楼外谈红

    红楼是梦原非梦,李国文先生以独特的视角,李国文以作家犀利的视角,鞭辟入里,内容广泛而有趣。对《红楼梦》的解读可谓鞭辟入里,独辟蹊径,涉及政治体制、人情世故,在现实世界里重新解读红楼梦,将《红楼梦》中的人和事置于现实生活中,读出了新鲜的内容。独辟蹊径,作为著名的小说家,读出了普通读者所没有看出来的内容,通过通俗幽默的语言,用现代人的视角进行解读,进行深刻的剖析,甚至饮食文化、语言文化,是一本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国民性、大众心理和多种文化常识的必读书
热门推荐
  • 腹黑席少霸宠妻

    腹黑席少霸宠妻

    本文一对一,欢迎跳坑!白筱婕,二十二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二十六岁的席欧洺。成了标准的豪门妻,众人羡慕的对象。好吧,有人就是见不得她过得好呀!这可怎么办?【片段一】“少爷!今天少夫人打了乔小姐一巴掌!”秘书恭敬报告道。“什么?!”某男震怒。秘书头更低了,暗忖,少夫人也真是,这乔小姐可曾是少爷心中的易碎娃娃,碰不得的。“送医院了没?她的手那么娇嫩,打疼了怎么办?!”某男气急,边穿外套边外出。秘书绝倒!这是神马情况??少爷是急得说错了吧?【片段二】“你知不知道你现在的老公,当初是为了替我报仇才娶了你,你如今的一切也不过都是一场镜花水月!”十足挑衅的话对着她说。“老公,你听见了么?有人说你是为了利用我才娶我呢~”她眸光潋滟,嘴角微扬,露着一抹狐狸般的狡黠笑容。某男黑着脸从旁边的拐角走了出来,看也不看那投在他身上的炽热目光,径直走到那还在笑却透着无比危险的女人,紧张又霸道的搂住她。某女手指竖放在男人嘴上,止住他想要解释的话。“接下来我问一句你答一句,如若有假,倾家荡产怎么样?”某女还是笑的一脸潋滟。“好。”犹如受了盅惑般,某男乖乖点头。“你是为了利用我才娶我的?”“婕儿你听我说……”某男急于解释,却被打断。“你只需要回答,yesorno!”某女红唇轻启。“是……”某男低语。某女瞪了一眼旁边那露出得意微笑的女人,哼,等下会更好笑!“那你有利用过我吗?”某女继续道。“没有!”立刻否决,声音比刚才那声响亮多了。“你爱我吗?”蔑视的看了眼此刻犹如斗败公鸡的女人,她继续问道。“爱!”十分响亮。“爱到可以为我付出一切吗?”“是!”某男嘴角上扬,眸中带笑。“那如果有人想要欺负我怎么办?”“谁敢!我抄他全家!”某女嘴角微翘,睨视那刚才还得意的女人,“请问,这位小姐听清楚了么?”【片段二】“少爷,早上少夫人下楼梯差点摔了一跤,受了点惊,不过现在已经没事了。”“把地板换了。”“少夫人说床睡着不大舒服。”“换了。”某男想也不想道。“少夫人说窗帘也有点旧了……”“换了。”某男继续办公。“少夫人还说了……那个与她在一起的人也让她不觉得舒服……”报告人暗暗汗颜道。“换~什么?岂有此理,她想造反吗?!!看我回去怎么收拾她!”某男暴怒,差点就上当了!报告人暗忖,少夫人计谋失策了~好吧,简介无能,内容更精彩!
  • 军旅诡事

    军旅诡事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目前自己开了一家铁匠铺专门为那些有钱的老板打造镇宅驱鬼的宝剑。其实我非常爱部队,在部队的那些年是我一生最充实的日子。当初我选择退役还让政委感慨了很久,如果不是在特战旅经历的种种,我想我真的会选择留在部队……但特战旅经历的那些事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是我选择离开部队,开一家铁匠铺的最大原因。现在我想告诉你军队里的那些恐怖事儿……
  • 养心禅:激发心灵能量的生活禅修

    养心禅:激发心灵能量的生活禅修

    本书用极具智慧的语言为我们指点迷津,告诉我们如何创造禅意生活,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为自己营造清净从容、悠然舒缓的境界,让疲惫的身心得到真正的释放,以平常心去面对纷繁复杂,让我们在职场中更加游刃有余,以人格修炼的完善来促进事功的建立,也使我们对人生旅途的温馨驿站有更深刻的感悟。
  • 假面天后:妖孽校草独家宠制

    假面天后:妖孽校草独家宠制

    【皇家学院:邪魅校花VS妖孽校草】姊妹篇,加强版。他是狂放不羁的妖孽校草,她则是携恨而来的假面公主。一个阴谋将她推入他的怀中,从此她便被牢牢的捆绑住。“你也有爱吗?”某天,她略带讽刺的说道。他却是邪肆一笑:“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说许多爱你的话,却会做许多爱你的事。”而他爱她的方式则是不断吞噬她的思想,不断占据她的心。她以为这是她精心策划的一场计谋,却反被一张密实的大网所擒获。这是一场爱与被爱的角逐,赢了,放光无限,败了,满盘皆输。在这场爱情与权谋的游戏中,到底谁先失了心?!【泣洛洛读者群:171863163】
  • 绅士的萌宠

    绅士的萌宠

    只是……看着一脸愤怒的谢承亦,她人生中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乔乔有些懵了。明明是个有经验的成熟男人,乔乔一直觉得,为什么会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扑上来让她负责?!,就是在网恋奔现失败、两人分手前将能占的便宜都给占了。咳咳,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能天长地久,也要曾经拥有。”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么
  • 开创盛世:康熙

    开创盛世:康熙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创盛世:康熙》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康熙的生平事迹。
  • 爱已重启

    爱已重启

    她被原来认定的终身幸福抛弃在了奔小康的道路,她说她丢失的不是爱情而是信仰。他博爱又淡漠,对于他来说,爱情最美好也只是漫长人生的锦上添花。因为一句谎话,她与他轻易的牵扯在了一起。他说:大不了将错就错。她说:我只是路过。
  • 读书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读书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如何读书,如何培养读书能力,并列举了一些名家作品。
  • 妃主流:我的脱线王妃【完】

    妃主流:我的脱线王妃【完】

    .虾米!她堂堂21世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完美女性,一觉醒来竟然莫名其妙的穿了?穿就穿呗,居然还穿成了圣烨皇朝人尽皆知的白痴女!之后又叫皇帝老儿一纸婚书配给了京城七公子之首的大冰山?丫的,古代了不起啊,听没听过恋爱自由式?!懂不懂禁止包办婚姻?!知不知道俺们国家正在提倡晚婚晚育?!要十六岁风华正茂的她嫁人生娃?!虾米?娶她是皇命难为?如果不是皇帝老爹在上头压迫,他宁愿饮鸩而死,也不要娶一个白痴为妃?你爷爷的!还真当她是白痴听不懂人话吗?你要不愿娶就直接和皇帝老儿说去,凭啥天天拉着晚娘脸给她看!老虎不发威你拿我当hollekitty,小驴不说话你拿我当snoop,是不是?OK啊,你既然这么不愿意,她司徒嬛还死赖在王府不走了,既然今生穿到这不知所谓的圣烨皇朝,怎么说也要凭着她21世纪的智商在这古代活得风生水起!
  • 凤舞兰陵

    凤舞兰陵

    网络金牌写手满座衣冠雪完胜之作,推荐榜、点击榜双料冠军。继《兰陵缭乱》之后再续兰陵王荡世传奇,少女将军横雪疆场,誓将绝世美男兰陵王收入囊中。她本是现代某著名房地产集团战略策划部部长,遭遇塌方,穿越到南北朝末期,成为一位将军的女儿——顾欢。乱世中,她初遇兰陵王,再识韩子高。保北齐、和北周、平突厥、定江南的纷繁战事,失身、弑君、无名无分的刻骨情感,少女将军顾欢如何一一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