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500000011

第11章 唐代类书的编纂(3)

这一分类体系很明白地体现了佛教的世界观、价值观。“天地”下边首先是“佛”、“菩萨”,以及信奉佛教的僧侣。然後纔是世俗权力的最高拥有者“国王”、“太子”。接着按道行的高低排列“长者”、“优婆塞优婆夷”、“外道仙人”、“居士”、“庶人”。最後是邪恶的“鬼神”,不具有人格的“畜生”,和黑暗的“地狱”。与一般类书一样的是,“天地”作为一切活动展开的背景,作为支配一切的秩序的终极依据,被置于卷首,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和一般类书不一样的是,在佛教徒看来天地之间的主宰是“佛”,而不是人间的帝王,所以天地之间的秩序等级得以佛为坐标,得按照距离佛的远近来排座次。根据这一原则,方外最一般的僧侣,即使恶行僧,也排在方内最尊贵的帝王之前。没有出家的红尘中人首先按世俗的等级秩序作一粗略的划分:帝王、太子、长者、庶人,然後又各自按佛性高低区分等级。国王部,转轮圣王列首,其次行菩萨道王,再次行声闻道王。长者以得道长者为首,庶人以在家修行的居士为首。人可以按佛性分,动物也可以。佛教类书的编纂者非常细心,兽部列在前两位的是经常充当佛与菩萨坐骑的狮子和大象(《经律異相》卷四十七“师子第一”“师子王为猕猴欲捨命一”:“过去世有一师子王,在深山窟,常作是念:‘我是一切兽中之王,力能视护一切诸兽。’”又“师子王有十一胜事二”:“一切畜生,师子为最。”“象第二”“象王供养佛一”:“佛独游行欲求静寂,到憍萨罗国波利耶娑罗林宝树下住。时五百群象,象行王恒在後,常得浊水残草。压其群众独来树下,遥见佛。以鼻拔草蹈地令平,以鼻盛水洒尘草铺为座,屈膝请佛令坐,三月供养。佛知象意,即受其请,而说颂曰:‘独善无忧,如空野象,乐戒学行,奚用伴为?’时象王取好藕根净洗,授与世尊。如是三月。”)。禽部居首的是印度传说中的神鸟“金翅”(《经律異相》卷第四十八“金翅一”“正音王死相二”:“金翅鸟王,名曰正音,于众羽族快乐自在。于阎浮提日食一龙王及五百小龙。于四天下更食,一日数亦如上。周而复始,经八千岁死相既现,诸龙吐毒不能得食,饥逼慞惶永不得安。至金刚山,从金刚山直下,从大水际至风轮际,为风所吹还金刚山。如是七反然後命终。以其毒故令十宝山同时火起。难陀龙王惧烧此山,即降大雨渧如车轮。鸟肉消尽,唯餘心存。心又直下七反如前住金刚山。难陀龙王取为明珠,转轮圣王得为如意珠。若人念佛,心亦如是。”),而非我们所熟悉的凤凰。

天地以外的知识秩序,一般类书以距离帝王所代表的世俗权力核心的远近来定等级。距离权力核心越近的科目,在知识谱系中的等级就越高,反之就越低。所以一般类书中,天地後边以帝王为首,离帝王最近的是帝王的家人:后妃、太子、诸王、公主等,其次是按官品高低排列的文武百官,再次是一般老百姓,离得最远的是非人的动物、植物。佛教类书用佛取代了帝王,按照距离佛所代表的最高境界的远近来分高下。距离佛越近,等级就越高。所以佛教类书中,出家人的等级一律比未出家的人的等级要高。未出家的人当中,信佛的要比不信佛的等级高。从划分知识等级的思维方式上讲,一般类书和佛教类书是很相似的,祇不过一个以帝王为核心,一个以佛为核心,一个是人间的秩序,一个是宗教的秩序。这两种秩序是有深刻联繫的,一般来说是前者衍生出後者。《经律異相》体现出了与唐以後一般类书人间知识秩序极其相似的宗教知识秩序,这应该归因于南北朝时期一般类书体制的成熟。《修文殿御览》等南北朝一般类书,大概很多都具有了《艺文类聚》等唐以後类书那样的部类结构,已经相当成熟稳定。

从《经律異相》反映出来的南北朝类书类目结构的成熟,不仅表现在整个大的部类结构的框架上,而且在次一级的类目设置上也有所反映。这裏以天部为例。

《经律異相》天部子目:(一)天部(一)1三界诸天2三界成坏3劫之修短4日5月6星7雷8电9云10风11雨(二)天部(二)

《艺文类聚》天部子目:天日月星云风雪雨霁雷电雾虹

《古今图书集成》天部子目:阴阳五行七政日月星辰天河风云霞雾虹霓雷电雨露霜雪火烟

这分别代表三个时期的三部类书,天部子目是很相似的。《经律異相》中“三界诸天”、“三界成坏”、“劫之修短”,相当于《艺文类聚》中的“天”,《古今图书集成》中的“阴阳”、“五行”,前者讲的是有关天的宗教哲学,後两者讲的是有关天的世俗哲学。排在关于天的总体哲学之後的,是日月星辰等天象,这三部类书都是如此。因此,我们可以说南北朝类书不仅总的部类结构已经相当成熟,而且某些部类下边的子目设置也和唐以後的类书很相仿佛,我们要为唐代类书的类目设置溯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北朝。

三、唐代类书类目的缺陷

上两节我们已经说明唐代类书类目设置已经很成熟,並为其溯源到南北朝类书,但是这祇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较之精益求精、青出于蓝的後世类书,唐代类书的类目安排还是有缺陷的。我们先对《四库全书总目》之《艺文类聚》提要中有关类目缺陷的内容做一笺释,然後再展开我们的论题。

《四库全书总目》批评《艺文类聚》说:

凡类四十有八。其中门目,颇有繁简失宜,分合未当。如山水部五嶽存三,四渎缺一。帝王部三国不录蜀汉,北朝惟载高齐。储宫部公主附太子,而诸王别入职官。杂文部附纸、笔、砚,而武部外又出刀、匕首等军器一门。道路宜入地部,坛宜入礼部,而列之居处。针宜入器物,钱宜入宝玉,而列之产业。案、几、杖、扇、麈尾、如意之类宜入器物,而列之服饰。疾病宜入人部,而列之方术。梦、魂、魄亦宜入人部,而列之灵異。以及茱萸、黄连入木部,芙蓉、菱、藤入草部;鸿之外又别出雁,蚌之外又别出蛤,鹤之外又别出黄鹤,马之外别出騊駼,如斯之类,不免丛脞少绪。

“山水部五嶽存三,四渎缺一。帝王部三国不录蜀汉,北朝惟载高齐。”

《初学记》五嶽、四渎、三国齐全,帝王祇罗列到晋。《艺文类聚》的这些缺漏让人有些不可理解。五嶽,即嵩山(中嶽)、泰山(东嶽)、华山(西嶽)、衡山(南嶽)、恒山(北嶽)。《艺文类聚》缺泰山和恒山。五嶽之名,《周礼·春官·大宗伯》及《大司乐》中已有。《尔雅·释山》更一一指实了五嶽的名目:“泰山为东嶽,华山为西嶽,霍山为南嶽,恒山为北嶽,嵩高为中嶽。”其中的“霍山”即衡山。郝懿行《尔雅义疏》引了好一些讲到五嶽的唐前古籍,这裏我们作部分转引。

《说文》云:“东岱、南靃、西华、北恒、中大室,王者之所以巡狩所至。”

《白虎通》云:“嶽者何?嶽之言粗也。粗,公德也。东方岱者,言万物更相代于东方也。南方霍,霍之言护也,言太阳用事,护养万物也。西嶽华,华之言获也,言万物成熟可得获也。北方恒,恒者,常也,万物伏藏于北方有常也。中央嵩,嵩,言其高大也。”

《风俗通》云:“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五嶽之长,王者受命恒封禅之。衡山一名霍山,言万物霍然大也。”

从《尔雅》以来的唐前古籍可知,“五嶽”的提法在唐前很早就已经成熟,五嶽分别指东西南北中哪五座山也早已确定,几乎没有分歧。《艺文类聚》“嵩高山”(即嵩山)条下引郭璞《太室山赞》曰:“嵩惟嶽宗,华岱恒衡,气通元漠,神洞幽明,巍然中立,众山之英。”“华山”条下引《尔雅》曰:“华山为西嶽。”又引晋傅玄《华嶽铭序》曰:“若夫太华之为镇也,五嶽列位而存其首,三条分方而处其中。”引後汉张昶《西嶽华山堂阙碑序》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然山莫尊于嶽,泽莫盛于渎。嶽有五而华处其一,渎有四而河在其数。其灵也至矣。人主废兴,必有其应。故岱山石立,中宗继统。太华授璧,秦胡绝绪。”这些地方有的明确提到五嶽,有的提到《艺文类聚》所记录的嵩山、华山、衡山以外的岱山(即泰山)。其中郭璞《太室山赞》“嵩惟嶽宗,华岱恒衡”一句,更是将五嶽都概括尽了。因此,《艺文类聚》的编纂者不会不知道五嶽,但是他们偏偏就遗漏了五嶽之首的东嶽泰山和北嶽恒山。很奇怪,记录下的三嶽不是东嶽、西嶽、中嶽,也不是南嶽、北嶽、中嶽,而是中嶽、西嶽、南嶽,在方位上根本不对称。欧阳询等人的这个疏忽是後人没法理解的。

四渎和五嶽一样,也是很古老的说法。《尔雅·释水》:“江淮河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释名》云:“天下大水四,谓之四渎,江、河、淮、济是也。渎,独也,各独出其所而入海也。”《风俗通》云:“《尚书大传》礼三正记江、河、淮、济为四渎。渎者,通也,所以通中国垢浊,民陵居殖五穀也。”四渎,《艺文类聚》祇记有江、河、淮,不收录济水。

魏、蜀、吴三国,却祇载魏国。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却祇载北齐。这和“五嶽存三,四渎缺一”一样,是不可理喻的。我们无法明白当时欧阳询等人为什么会有这种常识性遗漏。是因为参编的人太多,相互间没有协调好,还是因为年代久远,《艺文类聚》在这些地方有了残缺?

“储宫部公主附太子,而诸王别入职官……”

《四库全书总目》在这句话以下,指摘的都是《艺文类聚》的类目“分合未当”。公主和诸王一样,都是皇帝的亲属,公主附着太子列在储宫部,而诸王(即太子、公主的兄弟、叔伯们)和文武百官一起列在职官部,道理上说不过去。《艺文类聚》设有“帝王部”、“后妃部”、“储宫部”,稍後的《初学记》关于皇族的设有四部:“帝王部”、“中宫部”、“储宫部”和“帝戚部”,增设了一“帝戚部”,集中收录“王”、“公主”、“驸马”,就更合乎情理,也爱被後世的类书沿用。明代俞安期将他心目中的唐人类书《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六帖》、《岁华纪丽》、《通典》等,删除重復,编录成一部类书《唐类函》。《唐类函》设有“帝王部”、“后妃部”、“储宫部”、“帝戚部”,很明显前三部依据的是《艺文类聚》,设“帝戚部”则是对《初学记》所做改良的赞许。清代官修的《渊鉴类函》就皇族的部类设置也和《唐类函》一样,也是“帝王”、“后妃”、“储宫”、“帝戚”四部。宋代四大类书之一的《册府元龟》以“帝王部”居首,“帝王部”以下设有“闰位部”、“僭伪部”、“列国君部”、“储宫部”、“宗室部”、“外戚部”。“闰位”、“僭伪”、“列国君”三部,寓有很功利的政治目的。严格区别正统和邪宗,很大程度是因为刚刚经历了五代十国政权林立的纷乱时代,要为最终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的现政权宋王朝的合法性进行辩护。这三部实际上祇是“帝王部”的扩大,在学理上的理由並不充分,也不必要。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而已。“宗室部”相当于《初学记》的“帝戚部”。“外戚部”则像《史记·外戚世家》一样,主要讲的是皇帝母亲和妻妾的男性亲戚。《册府元龟》新设“外戚部”,是类书部类设置上一个很有意义的进步,使与皇帝关係密切的特权贵族的范围更完备,比在“帝王部”下边区分“闰位”、“僭伪”、“列国”要有意义得多。

“杂文部附纸、笔、砚,而武部外又出刀、匕首等为军器一门。”

这又是一个体例不够划一的地方。文武並立,文具既附在文部,军器就没道理在武部之外另设一门。《初学记》中,刀、剑、弓等兵器便都列在武部,武部之外没有单独的军器部。《唐类函》也摒弃了《艺文类聚》武部之後的军器部,祇设有“文学部”和“武功部”。所以不用《艺文类聚》的部名“杂文部”、“武部”,也不用《初学记》的部名“文部”、“武部”,大概《唐类函》承袭的是俞安期以为更古老的唐代类书《北堂书钞》,《北堂书钞》中有“艺文部”、“武功部”。後世的类书也不见有将“军器部”与“武部”並立的,军器一般都作为一个小类隶属武部。军器,《太平御览》归入“兵部”,《渊鉴类函》归入“武功部”,《古今图书集成》归入“戎政典”。

“道路宜入地部,坛宜入礼部,而列之居处。”

《初学记》中“道路”也归在“居处部”,没有收录“坛”。《太平御览》“道路”、“坛”均在居处部。可见《艺文类聚》这么做並非标新立異,有它的时代依据,我们不必苛责。

“针宜入器物,钱宜入宝玉,而列之产业。”

《初学记》中未设“产业部”,“钱”归入“宝器部”,没有收录“针”。《艺文类聚》中既有“宝玉部”,又有“产业部”,“钱”不归入“宝玉”而归入“产业”,似乎更恰当。《太平御览》“针”与“钱”都归在“资产部”,不归在“器物部”或“珍宝部”,与《艺文类聚》的处理一样。号称体例最善的《古今图书集成》也在“食货典”设“钱钞部”。

“案、几、杖、扇、麈尾、如意之类宜入器物,而列之服饰。”

《初学记》未设“服饰部”,“案”、“几”等均归在“器物部”。《太平御览》等将这些归入“服用部”。《艺文类聚》有“衣冠部”、“服饰部”,《太平御览》有“服章部”、“服用部”。“服章”与“衣冠”相当,“服用”与“服饰”相当。《古今图书集成》“杖”、“扇”等归入“考工典”。

“疾病宜入人部,而列之方术。”

《初学记》无“疾病”条,“医”条归“政理部”。“医”条涵盖了生病和治病,相当于《艺文类聚》方术部的“疾”和“医”两条。《初学记》之“政理部”内容颇杂,所设“赦”、“赏赐”、“贡献”、“荐举”、“奉使”、“假”条是《艺文类聚》“治政部”的内容,“医”、“卜”条是《艺文类聚》“方术部”的内容,“刑罚”、“囚”、“狱”条是《艺文类聚》“刑法部”的内容,祇不过条目上较之《艺文类聚》有增有减。《初学记》有“人部”,但还是把“医”条归在了“政理部”,从“政理部”与《艺文类聚》的承续关係看,如果《初学记》也有“方术部”的话,“医”条大概也会归在方术部。《太平御览》把“疾病”单独立部,位于“方术部”之後。《古今图书集成》的“疾病部”归入“人事典”。

“梦、魂魄亦宜入人部,而列之灵異。”

《初学记》未设“灵異部”,也没有“梦”、“魂魄”条。《太平御览》“梦”归入“人事部”,“魂魄”归入“妖異部”。《古今图书集成》均入“人事典”。

“茱萸、黄连入木部,芙蓉、菱、藤入草部。”

《初学记》“芙蓉”入“花草部”,排在“兰”、“菊”之後,应被视作花。“茱萸”等《初学记》未收。《四库全书总目》的意思大概是“茱萸”、“黄连”当归入“药”部,“芙蓉”(《艺文类聚》作“芙蕖”)、“菱”、“藤”当归入“香”(包含“花”)部。《太平御览》“茱萸”、“黄连”归入“药部”,“芙蓉”、“藤”归入“百卉部”(包含“花”与“草”)。

“鸿之外又别出雁,蚌之外又别出蛤。”

《四库全书总目》的意思大概是说“鸿”即是“雁”,“雁”即是“鸿”,“蚌”即是“蛤”,“蛤”即是“蚌”,同物異名而已。《艺文类聚》将它们分别设条,显然是把它们误会作两种动物了。《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有“鸿雁部”,其中还有张鸿雁图,显然认为“鸿”即是“雁”。但它既有“蚌部”,也有“蛤部”,还是像《艺文类聚》一样把“蚌”和“蛤”视作两种动物。《太平御览》“羽族部”既有“鸿”,又有“雁”;“鳞介部”既有“蚌”,又有“蛤”,和《艺文类聚》一样。

“鹤之外又别出黄鹤,马之外别出騊駼。”

《四库全书总目》以为“黄鹤”是“鹤”的一种,“騊駼”是“马”的一种,是从属关係,而不是並列关係,不应该在“鹤”与“马”之外,为“黄鹤”、“騊駼”单独设条。《太平御览》“騊駼”归入“兽部”,与马並列。《太平御览》“騊駼”条下引了几本讲到騊駼的古书,其中《尔雅》曰“騊駼,马”,《说文》曰“騊駼,野马之良也”,《史记》曰“匈奴奇畜则騊駼”,《山海经》曰“北海内有兽焉,其状如马,名曰騊駼”,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像马的兽。似乎把它归入马,或是归入兽,都有古书作依据。

同类推荐
  •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写作技巧:取材、立意、构思、布局、语言、修改、文面、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 记忆的痕迹

    记忆的痕迹

    本书文笔流畅优美,视角独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值得读者收藏!
  •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窝藏书系·阿来作品·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珍藏版)》是作家阿来的一部随笔散记。作者利用相机这一特殊的介质,将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中各类花朵的次第开放与凋谢随时记录下来。从一年中最初展露身姿的梅花写起,直至海棠、早樱、玉兰、紫荆、迎春、泡桐、丁香、鸢尾、芙蓉、栀子等等,花期不同的各种植物次第开放,牵引着读者跟随镜头中的影像共同来感受城市中不同时节的多彩风情。
  • 玫瑰的秘密

    玫瑰的秘密

    希望和记忆的女儿名为艺术,她建造的住所远离那片绝望的战场,在那片战场上,人们在分叉的树上晾挂他们的衣服于是衣服便成了战斗的旗帜。啊,心爱的希望和记忆的女儿,请在我身边停留一会儿吧!
  • 蒙田随笔集

    蒙田随笔集

    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
热门推荐
  • 哈佛家训VII: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哈佛家训VII: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创造了无数不朽的诗篇当被寂寞包围的时候,请不要沮丧,请接受寂寞的洗礼,也许这正是成功的契机《人生要耐得住寂寞》是《哈佛家训》系列第7本,书中的经典故事寓教于乐,都富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桥梁,也是青年学生学会独立,走向社会的枕边书,让读者在增长智慧的同时,攻破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堡垒;艾米莉狄金森的寂寞。提高自身修养,本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寂寞,是人生成长阶段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感受寂寞、超脱尘世,是一种人格的独立与完整;耐得住寂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陈景润的寂寞,是可以陪伴我们共同成长的必读书目
  • 新婚总裁很勇猛

    新婚总裁很勇猛

    一场势在必得的豪夺,成就了一出销魂蚀骨的一夜.情。他的强悍霸道,她的娇媚可人,密不可分的缠绵了整整一夜!被男友以前途为名,送上了他的床。伤心欲绝的她远走他乡,却意外发现自己怀孕了!而孩子的亲生父亲是谁她都不知道。他突然出现,强硬地让她冠上他的姓氏,莫明其妙的当上了名满盛京的慕家少夫人!
  • 共君一醉

    共君一醉

    刚刚毕业在家的废柴陶然因为一次相亲而认识了江君一,却发现优秀的他并不是自己的相亲对象,而真正的相亲对象郭阳却因为要摆脱她而故意设计耍弄她,自此两人有了过节。江君一为了表达歉意,与陶然不自觉的接近了许多,陶然也因此发现了江君一的女友舒晨与他最好朋友郭阳之间的私情。在犹豫着要不要告诉江君一的过程里,江君一自己已经知道了事实,也发现了陶然有特殊社交恐惧症的秘密。
  • 学长,我喜欢你

    学长,我喜欢你

    林羽瑶,是墨樱学院里一位善良而单纯的女孩。喜欢唱歌,乐于助人,她很平凡,平凡地只想拥有一份简单的爱情。但她喜欢上了一个学长,他是投资系的系草,她偏偏又被经济系的帅哥陈辰追求着,林羽瑶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时常出其不意的社会关系中究竟作何选择。
  • 暴牧女王

    暴牧女王

    异界修仙女王突破瓶颈失败,穿越到2350年之后化身游戏小白进入全息网游...左手匕首,右手法杖,可奶可攻,战绩连连,众人掀桌!谁说她是游戏小白的?某女王AND某萌宠表示:从修仙女王过渡到网游女王,过程轻松无压力!
  • 丑颜夫妻:刁钻娘子忠犬夫

    丑颜夫妻:刁钻娘子忠犬夫

    推荐新坑《弃妃侍寝》★经历了史上最诡异的穿越,她来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朝代。一切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好,她居然成了郸城第一丑女!而且,竟然受父母之命和一个奇丑无比的男子指了婚!!她在异度空间还遇见和她现代心仪的对象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一个他,美的无与伦比;另一个他,却丑的惊天动地。他贵为王爷;而他却是身份低微的青梅竹马。他能给她的,是荣誉和富足;他能给她的,却只是贱薄的性命;哪个才是真的爱她?哪个才是她的真爱?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附诗文一首:丑颜笑,笑我本是丽质女;丑颜笑,笑你贪多无取舍;丑颜笑,笑他无奈看不穿;丑颜笑,笑是自古多情痴。~~我的微薄:http://m.pgsk.com/yijiaruo,有玩微薄的亲们可以加我哦!
  • 哈佛幸福课

    哈佛幸福课

    在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不是大宗的经济学课程,也不是实用的法律课程,而是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幸福课。泰勒博士被誉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讲师”和“人生导师”,他的幸福课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美国、西欧及中国很多家新闻媒体都曾多次进行了报道。泰勒博士的幸福课程被全世界各大企业领袖们誉为“摸得着幸福”的心理课程。
  • 爱上楼兰王:牵手梵花开

    爱上楼兰王:牵手梵花开

    故事纯属虚构]<br/>那一场顽皮的尝试,我带着戏弄和阴谋去诱他,却无可救药的爱上了那个木头...<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蜜宠弃妃

    蜜宠弃妃

    “走开,不要!啊……”离去前一晚,她在众目睽睽下被人掳上马车极尽凌辱。完事后把她扔到苏家大门口。她是绝色的祸水,她负尽天下男人,可却终究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小白版简介:青阳第一美人苏流水是个胸大无脑,感情用事的蠢人!大婚当日,镇国将军被罢官免职,苏氏一门九族之内有官职者,皆锒铛入狱,听候发落!曾经对她海誓山盟,才迎她进门的夫君清零王爷,当即写下一纸休书。当夜,青阳第一美人自尽毁容!再度醒来,她再不是那个将烈女传,女四书倒背如流的苏流水。而是跨国集团的美女总裁龙写意!“流水临死之前,想为王爷做最后一件事!这薄情之名,便由流水来担!”“由你来担?怎么担?”他轻轻淡淡的道。“和离。把休书改为和离!”手拿放妻书,她对他低泣,“今生不能侍奉王爷身边,是流水一生最大的遗撼!但愿来世能与王爷再续前缘!妾身这便去了!”她说罢,转身而去。成为青阳国头一个与王爷和离的女子!出宫之后,她从开始的做黑市,到后来的开店铺,在商场上头无往不利。她,是一个天生的生意人!再次见她,她神采飞扬,脸上红斑已然尽褪。他不知,她竟是如此清秀绝伦,绝代风华,天姿国色!“苏流水!不过是二王弃妇!”她波澜不惊,勾魂一笑,“青阳律法——户婚明文记载。和离,是夫妻二人相协离异。与其说流水是弃妇,倒不若说清零王爷是弃夫。”至此,他终于明白她当年为何不要休书,坚持要放妻书的原因!想起她当日离去之时,竟还假意说要与他再续前缘,他不禁怒火冲天!“但愿来世能与王爷再续前缘,那是说的来世啊!所以王爷,还是那句话,但愿来世能与王爷再续前缘!”她的声音慵懒如猫。却几乎让他吐血!当她一个人竟然交了国库一半以上的税收,苏氏流水,又代表了另一则传奇!温于意:冬至节生男子。青阳国六王爷,从小身体孱弱,才华横溢,清俊非常。“落花虽有意,流水却无情。苏流水,你会后悔负我!一定会!”花千树,元宵节生男子。为人风流不羁,喜好处处留情。“我喜欢处处留情,可我真正喜欢的那个女子,却不会爱我。”同是应了那句,落花虽有意,流水却无情!孤城,重阳节生男子,一生谋求只为利。紫月国首富。一代奸商。为人机智,手段凌厉。哄抬物价,从中赚取巨额利润。“我从来不会做亏本生意。可是我在想,若然此次我赚了这一笔,她又会以何等眼光来看我!所以这一次,我情愿血本无归!”
  •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本书从新工人群体微观的故事引导我们走向社会结构层次的总体把握。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新工人群体,我们通常称之为打工群体。两亿多的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本书通过一百多个访谈故事来反映他/她们在城市待不下、却也回不去农村的迷失状态。本书强调,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国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新工人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