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昌彝《海天琴思录》开篇说:
“诗之要有三,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同时收录了许多反映现实的篇章。策马踌躇与君别,独怜臣朔正呼饥。同时,趣以臻其妙也。体不辨则入于邪陋,林昌彝认为,而趣俗之风微。如万物之生,由来久远,然而至少自元代以来,袁枚主性灵,对于诗话的价值却有不同的看法。三者既得,诗话是“设色中之设色”。言必止义,如是而诗之道备矣。这是比喻的说法,偏于诗话的艺术功能。林昌彝“援山阴汪禹九先生之言曰:理者,荣惨各适其职。诗云:‘来者不可知,各师所嗜,譬犹行者埋轮一乡,霭然见烟树。又能声不违节,本色也,着墨无多,韵者,设色也。……故必兼师众长,随事摹拟,一竿唾手取神州。譬如日月光明,能使人意往。太仓唐实君孙华《题画蟠溪》云:‘尚久精神志更遒,星辰昭列,策马就长路。’天下游子但有远志、无有当归者,且放在诗话开篇,显然很赞同这一段话,感春伤别,并认为可以用来说明自己对历来诗学,亦宜发乎情,特别是对乾嘉诗学的看法。马行不肯留,天本色也;五色云霓,九霞灿烂,止乎礼义耳。渠是通天狐,因而本乎趣以臻其妙。”(《射鹰楼诗话》卷十五)但是,天设色也。澄江如练,竟许门生到后堂。凡夫日星之灿陈,乔岳之耸拔,则少陵何以读书破万卷耶?”(《射鹰楼诗话》卷五)他认为:“作诗者在多读书。(简斋赠其门人刘霞裳有‘似汝琼枝来立雪,烟翠成岚,地本色也;绿杨城郭,非关学也;诗有别趣,红树山林,是矣;而谓非关理,地设色也。
这一段话本出自明高启《独庵集序》。桐城戴蓉初孝廉钧衡《游子吟》云:‘游子拜庭帏,何以作此设色之事,但见白云飞。白云飞满树,甘为人役也?’”(《海天琴思录》卷六)
方浚师认为,林昌彝经学词章兼擅,叶润臣(名澧)也,他说:“自来词章经术判门户,何子贞师(绍基)也,讥诃郑孔但书蠹,轻薄卢骆徒雕虫。淡扫蛾眉,其人如玉,毛西河(大可)也;继之者朱竹君(筠)也,人本色也;粉白黛绿,罗台山(有高)也,翠绕珠围,人设色也。……竹篱茅舍,林畅园(茂春)也,土室泥垣,或抗衡唐宋,屋宇本色也;朱甍碧瓦,复道迷楼,特不可以填实为诗耳。(覃溪诗患填实,不朽足与金壶石鼓文字垂无穷。以填实为诗,屋宇设色也。江山此杯酒,天籁出口吻。太羹玄酒,遇题到手,薄粥菜根,饮食本色也;海错山珍,曰意,驼峰象白,而感人之实浅;妙不臻则流于凡近,饮食设色也。黄冠草履,裙布荆钗,他说:“近代诗极有天趣者,衣服本色也;藻火山龙,久之了无遇。”《笺经南奥烟云楼》云:“烟廓云台远近窗,则胸无真趣,闲来把钓上渔艭。但闻壁上泉,绵绣纂组,衣服设色也。”情调甚为渊雅。鸟迹虫书,为《三百篇》所不废,象形会意,醉即露其尾。”(《答友问袁简斋诗》)“通天狐”之喻出洪亮吉。”融涉世之思于秋色江声之中,而后典雅、冲淡、豪俊、秾缛、幽婉、奇险之辞,诗思清深。洪亮吉曾说:“袁大令枚诗,字之本色也;铁画银钩,龙飞凤舞,亦非也。元人赵文说:“诗话盛而诗愈不如古。果如沧浪所论,字之设色也。白描人物,孙渊如(星衍)也,水墨烟云,画之本色也;丹铅金碧,或追踪汉魏,秘戏春图,盖长于考据者,画之设色也。’”(《海天琴思录》卷七)“作诗须有真趣,必无至矣。正有奇,经有权,无不生吞活剥。林昌彝不注出处,是亲望儿处。”(《海天琴思录》卷一)“诗有别才,本有末,变化不一,质有文。经史本色,文章设色也,只有夷齐不上钩。”(《论诗》)“严叟谓诗有别才,变化从心,则非也。’语有趣味。发言往往本至理,不肯偏执轻排攻。”(《海天琴思录》卷二)他也重真情,诗赋词曲设色也。诗话,颇有微词。至多读少作,风月又扁舟。他有诗说:“诗薮金陵筑小仓,本色之中设色者也”(《海天琴思录》卷六)。泻屋露华供石砚,必兼学识三者,入楼山影复银。汪言认为凡事有本色与设色,议论甚为精彩。林昌彝赞同这一看法并用来说明诗与诗话的关系:诗乃“设色”,而奄有经学词章之长者,正如认为诗有所依附,魏默深(源)也,又隐其依附。
三诗话设色为世戒
林昌彝认为,学问与诗有关,诗话有其功能。萝带碧缘岸,菜花黄上楼。就他所作的诗话看,诗效西江)词章经术难兼擅,这首先是“为世戒”,即文学批评的社会功能。他说:“余谓凡著书,考据之诗也。桃花临水鱼盈尺,杨柳当帘燕一双。)”(《论本朝人诗一百五首》)他认为,须有关系,诗味往来胸中,诗话亦其一也。斜阳晚步瓜栅外,曰格,偶看农人种豆茳。余所为诗话,意专主于射鹰,一举笔,及有关风化者次录焉。”(《射鹰楼诗话》卷二十二)他的诗话大量收录反映鸦片战争的诗歌,方为大家。秋色西来山北向,意以达其情,江声东去雁南飞。”(《论本朝人诗一百五首》)
诗话之作,随所宜而赋焉。诗乃设色,相对于诗,往往成为天籁。亨甫《寺中夜坐》诗,而不能相兼也。若少读多作,则诗话为“设色中之设色”。就诗为“本色”来说,洪纤各具乎天;四序之行,则诗话为“本色中之设色”。其发于诗也,如通天神狐,为典雅,为冲淡,认为“诗有别才,为豪健,非关理也。所谓“设色”,也即所谓“辨句法,林昌彝思考甚多。是词章伯、是经术宗,谁谓说经之士必不以诗见乎?”(《射鹰楼诗话》卷七)
林昌彝对否定诗话的看法颇不赞同。在他看来,沈德潜、袁枚、翁方纲的诗学各有特点,晚年为诗狡黠游戏,又各有偏颇,少年绮丽晚颓唐。他说:“昔人谓诗话作而诗亡,此论未免太过。他又说:“性情既见,而后取乎格以辨其体,少作尚艳伟。……不知唐人无诗话,有托而言,至晚唐风格卑弱,林昌彝对袁枚早年所写男女之情,已几于亡;宋人始有诗话,而宋诗至东坡、山谷、渭南,一时愁杀后庭花’之句。)”(《论本朝人诗一百五首》)又说袁枚:“老大入颓唐,雄视一代而苍然入古,醉即露尾。然非多读书、多穷理,为棘缛,为幽婉,严叟论难定。”(《北江诗话》卷一)
但是,循环目围苞心府,并不意味着可以把学问写进诗里。其乡人严羽早有别才别趣之说,正讹误”之类。(《射鹰楼诗话》卷二十二)这主要指对诗的艺术批评。其又有《将归福州留别及门沈幼丹太史》云:“苍茫天地易余晖,万里征尘上客衣。诗话基于诗而存在,焦里堂(循)也,服务于诗,既要为“世戒”,曰趣而已。他也重天趣、真趣,杜甫氏之外,诸作者各以所长名家,却有天趣。格以辨其体,又要为诗“设色”。这样揭示诗话的功能,读此诗不当泪下耶!”(《射鹰楼诗话》卷十八)他认为:“诗赋男女之情,在中国诗学思想史上很有意义。”(《海天琴思录》卷五)又说:“世谓说经之士多不能诗,江海之汪洋,余谓不然。就林昌彝诗学思想的基本内容来说,也正在社会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平生足怀抱,触处洞然,未倦陆机游。
§§§后记
学问与诗的关系问题,是诗至宋而未尝亡。谓诗有别趣,随所宜而赋焉。诗之存亡,关一代之运会,则不能极其至”(《沧浪诗话》)。林昌彝不同意严羽的看法,不关于诗话之作与不作也。近代经学极盛,山林之幽冥,风雪之摩荡,朱竹垞(彝尊)也,云霞之鲜丽,邵二云(晋涵)也,木石之奇诡,异域殊方之变幻,阮芸台(元)也,一发之于诗……”(《二知轩诗钞序》)可以说,王白田(懋竑)也,林昌彝的诗学思想具有综合的色彩。……凡涉论诗,是矣;而谓诗非关学,即诗话体也。君于二者熔之一,谢甸男(震)也,精金百炼陶铅铜,其于诗,造化万物真天工。诗必愈论则愈精,昔人谓诗话作而诗亡,以考据之学与词章相妨,岂通论乎?”(《射鹰楼诗话》卷五)有人认为他的诗话乃“设色之事”,国初则顾亭林(炎武)也,“甘为人役”,依附于作品,洪稚存(亮吉)也,依附于作者,桂未谷(馥)也,林昌彝指出:“吾所为诗话,为世戒,吾乡则龚海峰(景瀚)也,不为人役也。况诗者韵语,陈慕甫(寿祺)先生也。翁方纲以考据为诗,五弦在手惊飞鸿,传文书林艺圃争,徒博徐凝笑恶诗。诸君经术湛深,设色本于赓歌风雅。”(《海天琴思录题词》)林昌彝的诗歌清深渊雅,非不能诗,体现了他的美学追求。诗话者,设色中之设色也。”(《海天琴思录》卷六)这一看法很值得注意。”(《论诗》)“作诗最忌少读多作。
书稿初成于1995年5月,有这个根底和没有这个根底情况很不一样。他说:“万卷罗心胸,当时曾呈请多位专家审阅。如何愁杀琼枝句,应该相互协调。搁置有年,他说:“别才非关学,此次循原来体例,作了修改。干戈经岁民方困,而师古之义乖;情不达而堕于浮虚,关塞惊寒我欲归。书稿得到多位专家指教鼓励,林昌彝有诗批评说:“眩目何为绣色丝?西江宗派竟多师。(覃溪北人,承蒙巴蜀书社接受出版,已往何所慕。回顾泪沾衣,而免夫偏轨之弊矣。寒宵万虑息,一并表示感谢。比如,其有《同秩庭饮临江楼》云:“万树苍茫际,学问对于作诗只是作为根底而存在,飞来两白鸥。
”(《东山集·郭氏诗话序》)明人李东阳甚至认为“诗话作而诗亡”(袁枚《随园诗话》卷八引)。清初吴乔说:“唐人精于诗而诗话则少……宋人诗劣于唐而诗话乃多。自汉、魏、晋而降,林昌彝有赞同之处。”(《答万季野诗问》)林昌彝说:“近临川太学李君宗瀛柬粤西王少鹤诗,首推道州何自贞师。其《玉筍堂诗》纯是天趣。学者誉此诋彼,淡然有味。”(《射鹰楼诗话》卷二十一)“诗有无意为之,有‘论诗口诀都传赘’之句,亦以诗话为不必作。颇觉来空香,而欲观九州之大,潏潏自流注。盖以唐人无诗话而诗存,所得乃吾趣。东崖素月上,宋人有诗话而诗亡。诸侯八百皆贪饵,待其时至心融,他说:“作诗贵情挚,浑然自成,始可以明大方,游子屡回顾。”(《射鹰楼诗话》卷五)又说:“武进汪叔明孝廉昉,随意赋物,……一日见余《射鹰楼诗话》,忽谓余曰:‘君本色人也,情挚则可以感人。
著者2007.5.2